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陈文玲一带一路全球化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陈文玲一带一路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23-05-26 05:23:56

1、陈文玲的创新理论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现代流通、现代物流、国际经济、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造诣尤为深厚,在陈文玲研究员衡陵孙最近几年提出的学术观点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新理论。这个研究成果被全国20多家重要报刊刊登,并出版了专著《流通新论》,该著作被中国社科院作为在校研究生的选修课,并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这部著作的许多观点是对流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突破,是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流通理论研究和深化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创新之处咐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三是在研究流通一般的基础上,作者在国内首次提出社会化大流通的理论,包括其概念、内涵、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向。作者提出的所谓社会化大流通,就是涵盖一切进入流通可以用于交换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载体与非物质载体以及交换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化大流通条件下,除了在流通一般阶段所形成的以有形的、刚汪友性的要素禀赋为主的市场体系,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流动着的、更高级的要素禀赋进入了市场;不但使有物质载体的流通迅速扩张、分化和整合,而且使更多的非物质载体的流通加速膨胀,使流通的空间容量和密度产生了极大的发展趋向,流通进入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高智能化和混沌化的时代。按照作者的思路流通一般阶段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对独立的形态逐渐隐退,社会的分工和交易都将被流通的“囊袋”所“吞食”。这就使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新经济现象从理论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

2、近年来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腰上的重大事情很多,但是具体的还要应该由外交部门来进行解释。

3、初中世界大势指的是什么

就是世界必然会朝某个结果发展。
《世界大势:把握新时代变化的脉搏》会集了张蕴岭、 张宇燕 、 陈文玲 等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从国家发展战略、地区战略、全球战略入手,分析国际战略大格局演变和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解析周边未来大战悄喊略、海洋强国大计,启前野悔誉研判中美关系,对保障军事安全、推进“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进行全方位剖析。

4、如何看待中美贸易谈判

先说结果吧, 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贸易让步(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全面开放对美国的农贸市场,而特朗普放宽了对中兴的制裁。可以说结果是美国得到胜利,而中国得到时间。

中国唯一的棋子是特朗普的中期选举,由于特朗普的选民有很多农民,所以中国抓住这一点来稳住了特朗普。 而美国抓住的是中国的整个通讯行业命脉,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向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而美国对中国的通讯行业的制裁狙击了中国进军制造业2025的脚步,也会对中国整个科技产业的泡沫进行致命冲击。

这次谈判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也是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决定。可以参考日本80年代和美国贸易冲突的下场。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特别是宣传部门。 首先中国科技行业还没有达到先进国家的标准,中国现在存在大量的泡沫科技产业(共享单车,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 这些并不是核心技术,中国即便有不少技术已经领先世界,但是还是要看到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不是唱厉害了我的国,因为谦虚使人进步。另外不要大力渲染制造业2025和一带一路,因为这些都是水到渠成,所谓闷声发大财,而不是一味的制造对手。中国韬光养晦搭上了美国倡导的全球化,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发展速度让世界瞠目结舌,现在却大肆宣扬国力,实在不是聪明的举动。
最后, 自信来自于理智,我们不需要精神上的鸦片。 我们国人谦虚勤劳,国家稳定繁荣,完全有直面挑战的自信。

5、2018中国经济该如何破局攻坚?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如何破局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2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举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政府经济主管部门领导、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智库代表等汇聚一堂,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直面挑战把握战略机遇期

此次年会发布了题为《2017-2018年世界经济企稳向好 需重视防范和化解不确定性风险》的报告。报告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企稳向好。2018年世界经济向好的趋势将继续,但不确定性风险仍不容忽视。全球经济复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经济的战略选择包括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注入新动力;研究制定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构建全球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朋友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主动作为参与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体系发生深刻演变,我国外贸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要推动外贸从数量的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要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转变;从依靠模仿向依靠创新创造转变;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优势的产品向更多发挥综合优势转变;从国际产业低端向中高端不断提升。

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我国已经不具备高增长的客观条件,若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追求高增长,带来的风险可能比增加的GDP还要多。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若再追求高速增长反而会加剧不平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当前,我国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优质商品的短缺、大国工匠精神的不足、创造质量财富的智力资源缺乏等,都影响了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统计指标体系。去年以来,国家统计局配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将抓紧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说,党的十九大对金融工作作出部署,包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等。这些都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出发点,也是金融工作要回归的本源。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展望未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只有加快我国经济向主要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才能为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重大突破,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新一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不断发展,很多技术创新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未来,要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拓进取,在基础科技、原创性重要技术和产品发展上寻求突破。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说,明年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广度扩展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市场主体活跃发展;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取得新突破,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加强消费维权工作上取得新突破,更好的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品牌战略上取得新突破,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在维护统一大市场上取得新突破,扩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根本遵循。要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确保明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

2018年会更来更好的。

6、学者如何解析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又会在哪些方面重创世界经济?28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110期 “经济每月谈”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对中美贸易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她认为,贸易讹诈式的战争是不可持续的,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时间在中国一边;从秉持的理念来看,道德道义在中国一边;从两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来看,成功在中国一边。

陈文玲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给我们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启示。首先,当今世界冷战思维、民粹主义正在回潮,这种回潮给世界秩序、国际规则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直接破坏了国际秩序。

其次,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不是简单的贸易的加减乘除,是贸易顺差和逆差来计算得失的,而是道德之战、道路之战、理念之战、规则之战和人类命运之战。在陈文玲看来,美国切断贸易联系、退出TPP等做法都是和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道而驰的,而中国一个是坚持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为更多的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在共享发展中获得发展机会搭建了新的平台,开辟了新通道。

再次,中美之间贸易战既是遭遇战,也是持久战,时间站在中国一边,中国人顿悟的能力会成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新动力,实现快速发展的新动力。陈文玲称,我们不能被外部的环境所干扰,在某一个核心零部件上被一剑封喉,须要有掌控能力,核心的创造能力,核心的技术。

最后一点启示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打-压其它的国家永远保持第一。世界产业的转移和科学中心的转移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一种客观的规律。”陈文玲指出,世界上差不多80年左右有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1920-年在美国是第五次,下一个科学中心肯定在中国。她的依据是,2016年美国的研发费用高达5103亿美元,中国的研发费用2378亿美元,国家的投入加上企业的投入,我们的研发经费会爆破性的增长。

陈文玲认为,贸易摩擦会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同时,美元霸权以及美元的调整,汇率的调整,也会对世界的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外,贸易摩擦对世界制造业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在全球的产业已经形成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格局下,有很多高端的核心零部件在美国,美国切断之后不是切断和单一企业的联系,而是一个整个的产业链。

最后,美国贸易战贸易讹诈不可持续。“从历史的长周期看,时间在中国一边;从秉持的理念来看,道德道义在中国一边;从两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来看,成功在中国一边。”陈文玲说道。

孰是孰非,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7、“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该怎么做?

从过去200年全球经济大国的兴衰逻辑来看,一个经济大国一定是资本输出大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无一例外。

“现在,中国企业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无论是已经走出去了或者是计划走出去的,国际化、全球化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舞台。”近期,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一场中国企业全球化沙龙上,学院院长李铭俊说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创办于1994年,是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创办的商学院,在2017年《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MBA课程排名中,中欧位居第11位,亚洲第1位。

作为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也成为中欧与生俱来的办学特色。学院自2013年成立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跟踪研究了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鲜活案例。近日,李铭俊院长和中欧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高教授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跨越,结合学院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大国担当

无论是作为一位前外交官,还是当前这所亚洲一流的商学院院长,李铭俊对全球化有关的议题都保持着密切关注。对上月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李铭俊表示,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全球共享”,这代表了一个大国的担当,是中国领导力的体现。

在李铭俊看来,正因为中国提出了“共商、共享、共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沿线国家来说,参与进来都会找到一些新的商机。李铭俊说,“一带一路”既为中国自身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抓住中国机遇、积极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困途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更好地走出去,要求商界领袖要具有两个素质,“国际化的视野的和全球化的经营能力”,李铭俊表示。

企业“走出去”需练好“基本功”

什么是国际化视野?首先要做好基本功,做到有的放矢。李铭俊列举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国内某企业的小案例。

“当时这家企业为了借世博会向各国代表团宣传企业洽谈合作,专门为来参观世博会的各国家客人在上海设置了一个展示厅,为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团针对性地准备了PPT。由于接待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充分研究了所在国的商业、法律和文化,方案成熟,商谈效果就非常好,有的当场就谈下来了。这就是一家企业国际化的体现。”李铭俊回忆道。

“我们很多企业没有沉下心来做这个准备工作。当你需要走出去的时候,准备是不足的。”王高教授补充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王高 

王高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中国企业全球化中心联合主任,他参与撰写了《全球化之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整合》一书,书中收录了大量中国企业全球化中心跟踪研究的企业并购案例。

在王高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环境,但是国内企业家们也应该清醒看到,与那些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产品和人才的双重挑战,如何弥补“外来者劣势”,是企业家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走出去的“三段式创新全球化路径”

由五位中欧教授联合编撰的《全球化之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整合》一书中,提出了中国企业有别于西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三段式创新全球化路径”,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先积累国际化的业务与经验,第二步是 将在海外获得的资源与能力应用于中国市场,提升产品价值,第三步再通过国际化进行海外市场拓展。

“中国企业把钱投到海外,实际上是为了提高了我们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再返回到中国市场。”王高将其称之为中国企业的“能力升级路径”。

王高教授列举了某奶粉企业的出海案例,这家企业通过在法国收购奶源,成功巩固了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地位,实现了将其海外资源与中国市场的融合,最终带来了中法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得益于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创新全球化路径带来的不仅是合作共赢,更是弥补了中国企业在产品、核心技术、品牌上的不足,最终,企业本身的市场价值也在追求品质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王高教授说,“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将加快这一进程。

人才缺乏是“走出去”最大短板

“大家感到走出去遇到最大的困难、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我看了一下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的调查结果,56%的企业说的是缺乏国际化的人才。”李铭俊说道。

在李铭俊看来,人才是企业全球化的“生命线”:“一个企业要走出去,你有非常好的人才,也有好的项目,那成功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你有全球化的人才,项目暂时还不是非常完备,我想也是有希望的;但如果没有全球化的人才,哪怕有了好的项目,我觉得风险也很大。”

“中国企业真正在海外市场开展运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人才是奇缺的,这个可能是下一步最大的挑战。”王高说,“语言就是第一个障碍。另外你懂不懂当地的法律、文化,能不能跟当地的人有效地沟通?”

对此,李铭俊表示,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海外经营人才对于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合作区的顺利运营都至关重要,要尽早地规划人才的储备,这是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人才培养不是一时可以达到的,要做相当多的工作。中欧今年就将开设‘全球化中国企业核心人才’课程。因为我们发现企业对此是有很大需求的,中欧也希望通过中欧的国际化平台和教授资源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全方位培养全球化人才,避免企业多交不必要的‘学费’。”

8、衢州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经济总体情况


2. 建设现代化城市


截至2019年,衢州市的GDP总量达到了3391.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7.6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83.3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80.7亿元,同比增长8.1%。从产业结构来看,衢州市的第二产业仍是经济的支柱,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衢州市将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好胡旁现代化。加强城市做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


1. 传统产业


衢州市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衢州市经济融入全球化。友橡

9、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我国该如何应对当前全球化的逆动形势?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