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中國對外貿易救濟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中國對外貿易救濟

發布時間: 2022-05-23 02:43:47

1、中國的對外貿易有哪些法律法規要求?

中國的對外貿易法律法規要求:現行外貿法包括總則、外貿經營者、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外貿易秩序、對外貿易調查、對外貿易救濟、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和附則幾部分。

2、我國對外貿易救濟措施

1.反傾銷措施 反傾銷措施包括臨時反傾銷措施(臨時反傾銷稅、現金保證金、保函或其它形式的擔保、預扣反傾銷稅等形式。)、價格承諾和反傾銷稅。 例: 以價格承諾為例。首先你要知道什麼叫傾銷,簡單來說就是,如果A過出口到B國商品的價格明顯低於B國國內同種商品的價格,就構成傾銷。假設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棉花一噸才賣200美元,但是美國本土價格要300美元,美國經過調查就可以認為存在傾銷,那麼,美國可以讓中國政府實行價格承諾。承諾之後出口的價格必須是300美元,或者高於300美元。這就是反傾銷措施。這樣就削弱了中國產品競爭力。 2.反補貼措施 反補貼措施 包括臨時反補貼措施、價格承諾及反補貼稅。以反補貼稅為例,假設印度政府通過補貼降低該國茶農的出口到美國的成本,茶農就會大量出口茶葉到美國。美國為了保證本國茶農的權益,而已通過反補貼稅來提高針對印度進口茶葉的關稅,這樣就增加了印度茶農出口的成本,抵消了印度茶農的補貼優勢。 3.保障措施 臨時保障措施採取提高關稅的形式。保障措施可以採取提高關稅、數量限制等形式。例子,提高關稅和剛才反補貼稅一個道理。說說數量限制吧,同樣假設印度政府通過補貼降低該國茶農的出口到美國的成本,茶農就會大量出口茶葉到美國。美國為了保證本國茶農的權益,採取數量限制,一般是以進口許可證的形式出現。這樣就只有持有進口許可證的印度茶農才有權出口到美國了。這樣也保證了美國茶農的利益。

3、貿易救濟措施

貿易救濟的措施:為維護公平貿易和正常的競爭秩序,WTO允許成員方在進口產品傾銷、補貼和過激增長等給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不受損害。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針對的是價格歧視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障措施針對的是進口產品激增的情況。中國入世後,WTO的其他成員的國內產業針對中國產品的進口又多了一種貿易救濟手段,即:特別保障措施。貿易摩擦的發生是世界經濟運行中的常態,然而從WTO成員在對華貿易中頻頻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和製造貿易摩擦來看,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摩擦的最大受害國。
法律依據
《對外貿易法》第四十一條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傾銷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已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的,國家可以採取反傾銷措施,消除或者減輕這種損害或者損害的威脅或者阻礙。

4、貿易救濟措施的保障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於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3月進行了修訂。
(一)採取保障措施的基本條件
如果根據保障措施條例進行的保障措施調查,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並對生產同類產品或者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產生嚴重損害威脅,可以採取保障措施。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國內產業受到損害、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是採取保障措施的三個基本條件。進口數量增加指進口數量的絕對增加或者與國內生產相比的相對增加。適用保障措施要求的產業損害程度重於反傾銷或反補貼要求的損害程度,即嚴重損害而不是實質損害。
(二)調查的發起
與國內產業有關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保障措施條例,向商務部提出保障措施的申請;必要時,商務部在沒有收到此類申請時,也可以立案調查。保障措施條例對申請人,不存在反傾銷條例或反補貼條例中的產業支持量的要求。一般保障措施調查,由商務部負責;涉及農產品的,由商務部會同農業部進行。商務部根據調查結果,可以作出初裁決定,也可以直接作出終裁決定。
(三)進口產品數量增加
進口產品數量增加,是指進口產品數量與國內生產相比絕對增加或者相對增加。進口產品增加這一條件的關鍵是增加的確定。國內主管機關應對進口產品增加提供合理的充分說明。由於存在相對增加這一情況,增加並不僅僅是一個量的概念。不僅要求證明數量的任何增加,而且還要證明以造成嚴重損害或威脅的數量和條件進口,這要求必須評估以絕對和相對條件進口增加的比率和數量。用於比較的時間點、調查期間內的增長趨勢,都是考慮因素。調查期限內進口數量的暫時下降,對進口產品增加的確定不起決定作用。
(四)損害的調查與確定
在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時,應當審查下列相關因素:進口產品的絕對和相對增長率及增長量;增加的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中所佔的份額;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包括對國內產業在產量、銷售水平、市場份額、生產率、設備利用率、利潤與虧損、就業等方面的影響;造成國內產業損害的其他因素。對嚴重損害威脅的確定,應當依據事實,不能僅依據指控、推測或者極小的可能性。國內產業,指中國國內同類產品或者直接競爭產品的全部生產者,或者其總產量占國內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全部總產量的主要部分的生產者。
(五)進口產品數量增加與國內產業損害間的因果關系
商務部就根據客觀事實和證據,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與國內產業損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進口增加以外的因素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不得歸因於進口增加。
(六)保障措施的實施
有明確證據表明進口產品數量增加,在不採取臨時保障措施將對國內產業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害的緊急情況下,商務部可以作出初步裁定,並採取臨時保障措施。臨時保障措施採取提高關稅的形式。
終局裁定確定進口產品數量增加,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採取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可以採取提高關稅、數量限制等形式。保障措施應針對正在進口的產品實施,不區分產品來源國(地區)。採取保障措施應限制在防止、補救嚴重損害並便利調整國內產業所必要的范圍內。終裁決定確定不採取保障措施的,已徵收的臨時關稅應當予以退還。
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不超過4年。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的,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可以適當延長,但一項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及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10年。保障措施實施期限超過1年的,應當在實施期間內按固定時間間隔逐步放寬。這些都不同於反傾銷措施或反補貼措施。
對同一進口產品再度採取保障措施的,與前次採取保障措施的時間間隔應當不短於前次採取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並且至少為2年。符合下列條件的,對一產品實施的期限為180天或更短的保障措施,可以不受前述時間間隔的限制:自對該進口產品實施保障措施之日起,已經超過1年;自實施該保障措施之日起5年內,未對同一產品實施2次以上保障措施。
另外,根據修訂後的對外貿易法,在進口產品增加損害國內產業時,除採取清除或減輕損害的保障措施外,還可以對該產業提供必要的支持。

5、對外貿易的救濟制度有哪些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和入世後過渡期的到來,我國開始進入貿易摩擦多發期近年來,國外對我出口產品使用的貿易救濟措施種類越來越多除世貿組織成員之間普遍相互使用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外,一些世貿成員還開始頻頻發起專門針對我國的特保措施和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調查針對我國的337調查也迅速增加以技術性貿易壁壘為核心的新的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認識這些貿易救濟措施,有利於公平貿易工作。

為規范各成員政府採取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和保障措施,經過關貿總協定的多輪談判,達成了WTO現在的《反傾銷協定》、《補貼與反補貼協定》和《保障措施協定》,這是世貿組織維護公平貿易的三個重要協定。

6、哪些是wto允許的合法貿易救濟措施請闡述wto關於這些措施的國際慣例

1,反傾銷,反傾銷是三種國際貿易救濟措施中被採用最多的救濟措施。

2,出口價格的確定。出口價格是指出口商將產品出售給進口商的價格。

3,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之間的比較。

貿易救濟的三種措施在我國對外貿易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了解三者間的差別不僅對我國企業及政府制定出口戰略方針和對策,避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我國政府正確選擇和合理運用相應的制度保護國內產業提供了重要依據。


(6)中國對外貿易救濟擴展資料:

貿易救濟措施是為了保護本國貿易安全而制定的措施。中國的貿易救濟措施主要包括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此外,中國對外貿易法還規定了其他救濟措施,如適用服務貿易的保障措施,針對進口轉移的救濟措施,其他國家未履行義務時的救濟措施,反規避措施,預警應急機制等。

關於貿易救濟措施應稅產品停止執行進口減免稅政策的通知:

經國務院批准,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從境外進口的特定產品作出貿易救濟措施征稅決定後,所有此類產品從貿易救濟措施征稅之日起停止執行進口減免稅政策,由海關按規定恢復徵收進口稅。

7、急求!~我國對外貿易救濟措施

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保障措施 ,可以減輕進口傾銷商品對國內產業的損害。
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針對的是價格歧視這種不公平行為,而保障措施針對的是進口產品數量激增的情況。
具體執行手段有:徵收反傾銷稅、臨時反補貼措施、承諾及反補貼稅、提高關稅、數量限制。
你不給分數啊?算了,忙碌了好一會的成果就不刪了,算是便宜你了

8、貿易救濟的定義及主要手段是什麼

貿易救濟」就是指對在對外貿易領域或在對外貿易過程中,國內產業由於受到不公平進口行為或過量進口的沖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各國政府給予他們的幫助或救助。貿易救濟法律包括國內法和國際法兩部分,作為國內法的貿易救濟法律是國內法律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國際法的貿易救濟法律是世貿組織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世貿組織有關規則是在各國貿易救濟法律制度基礎上,通過討價還價之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是貿易救濟的主要方式。

為維護公平貿易和正常的競爭秩序,WTO允許成員方在進口產品傾銷、補貼和過激增長等給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不受損害。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針對的是價格歧視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保障措施針對的是進口產品激增的情況。
中國入世後,WTO的其他成員的國內產業針對中國產品的進口又多了一種貿易救濟手段,即:特別保障措施。貿易摩擦的發生是世界經濟運行中的常態,然而從WTO成員在對華貿易中頻頻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和製造貿易摩擦來看,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摩擦的最大受害國。成員在對華貿易中頻頻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和製造貿易摩擦來看,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摩擦的最大受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