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中國與日本對外貿易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中國與日本對外貿易

發布時間: 2021-10-25 23:14:21

1、日本與中國的貿易

中日貿易目前是中國逆差 不過中國的總貿易順差卻得益於這種貿易
中日間的貿易是很密切的
中國向日本出口大量生產的輕工產品
像紡織品 塑料製品 電器這類東西
日本向中國出口電子電器產品 除去成品外也大量出口零件
另外日本向中國出口精密機械和重工業產品和原料
比如除去出口汽車外 還出口鋼材 石化產品等
日本的材料工業比較發達 中國則有大量勞動力
所以現在 日本從海外進口原物料
經過加工 再出口到中國製造或組裝成成品
產品在中日兩國和全世界銷售
這種產業鏈很普遍 所以中國出口從其他國家產品
很大一部分是使用從日本進口的原料和零件製造的

2、中國與日本貿易現狀

日本是我們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日經貿關系有很大發展,從1980年的只有94億美元發展到2004年的1678.9億美元,增長了將近十七倍。從1993年開始到2003年連續十一年日本一直是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日雙邊貿易從2000年只有94億美元,發展到中日雙方的貿易之所以發展得這么快就是因為雙方互補性強,大家互有需要。另外,這些年來,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也飛速增長,目前日本在中國已設立了三萬多家企業,實際投資金額已經達到400多億美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深化,我們國內的一些企業也開始對日本進行投資,截至到去年底,在日本投資的企業已經有130家,所以兩國企業之間的經濟合作也發展得很好。 另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向我們提供的開發援助資金(ODA)達三萬多億日元,建立了20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於日本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和擴大雙方的經濟貿易關系。剛才我說兩國貿易從94億美元到去年的1678億美元這樣大幅度的增長,與兩國企業相互投資的增加以及在資金上的合作有直接的關系。另外,這些年來,中日兩國的技術合作開展得也很好,日本是我們引進技術的主要國家之一。但是自2000年以來,中日經濟貿易也出現了新的問題。由於受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再三參拜靖國神社的影響,致使中日關系政治冷,經濟也開始變涼,首先表現在兩國的增長速度變慢,比如2000年到2004年的這五年期間,我們對外貿易年均增長26%以上,而中日貿易增長只有20.8%,另外我們和主要貿易夥伴國的貿易關系也都有很大的發展,比如我們和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貿易發展年均增長25.2%,同現在我們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的貿易增長22.9%,東盟32.1%,韓國增長30.1%。所以相比來講,同日本貿易往來的增長速度就低了一些。因此從去年開始,日本已經從我們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下降到歐盟、美國之後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對於中日貿易的這種發展變化,是由於兩國政治關系比較冷,所以經濟貿易關系也開始變涼了。這種涼的主要表現一是剛才講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另外,中日貿易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也在下滑,比如2000年中日貿易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是17%以上,2004年已經下降到14.5%,下降了將近三個百分點。

3、中國是日本最大經濟貿易夥伴嗎

中日經貿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自對外經貿關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據日方統計,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日本則為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
日本是個出口型的國家,大量產品像電子類的,汽車類的在我國都熱銷。日本軟銀公司在中國有許許多多投資,像阿里巴巴,校內等都是軟銀投資的,所以日本離不開中國。

4、日本對外貿易的特點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太平洋沿岸的東京、橫濱、大阪 、名古屋等,都是優良海港,海上交通便利,利於發展對外貿易。日本進口原材料多,出口工業產品多。

(4)中國與日本對外貿易擴展資料

戰後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夠高速發展,是其固有基礎、特殊條件和機遇等多種主客觀原因、國內外各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日本充分利用被美國獨占和美國將大量加工製造業搬進日本之機,大力吸收美國的資金,學習、借鑒美國的先進工藝、科技和管理經驗,並加強仿製、模仿和創新工作,使日本成為世界上對外國技術、工藝消化、吸收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日本從1950-1975年共引進了25000多項技術,並用不到30年時間、花了僅60億美元左右,就把美國等西方國家用了半個多世紀、花了2000多億美元的研究成果學到手。

5、日本貿易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中日貿易總體情況及特點分析1、一季度中日貿易再創新高,日本對華出口增長高於進口。據日本財務省統計,一季度中日貿易總額378.12億美元(不含香港),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其中:日本對華出口165.82億美元,進口212.30億美元,分別增長22.7%和14.2%;貿易逆差46.48億美元。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對日形成"中國特需"效應。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9.7%的高增長,鋼鐵、汽車、房地產領域投資過熱導致相關礦產資源、建材、生產性機械設備的需求旺盛,對日產生"中國特需"效應,拉動鋼鐵、機械設備、機床、汽車零部件、木材對華出口激增。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資源型商品需求增長強勁,今年起中國停止對日出口原油,大幅削減對日出口煤炭、木材、石油製品數量。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兩國經濟的互補性使雙方貿易依存度進一步加深,即日本繼續成為中國第一出口市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日本第一大進口國。中日貿易在日本對外貿易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2、中國對日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機電產品出口占據主導地位,農產品出口保持增勢,原料性初級產品所佔比重繼續下降。根據日方統計,日本自中國進口大類商品:機械機器(動力機械、辦公機械、音像機器、半導體部件)9407億日元,佔全體41.2%,比去年同期增長28.1%;纖維製品4855億日元,佔全體21.3%,增長4.5%;食料品(肉類、小麥、玉米、蔬菜等)1716億日元,佔全體7.5%,增長7.1%;金屬及金屬製品(鋼鐵,銅、鋁合金製品等)1014億日元,佔全體4.4%,增長28.8%;礦物性燃料(原油、煤炭液化石油氣等)740億日元,佔全體3.2%,比去年同期下降12%;化工產品670億日元,佔全體2.9%,增長9.9%。原材料(大豆、木材、鐵礦石等)390億日元,佔全體1.7%,增長1%。統計顯示,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已經成為中國對日出口的主打產品,服裝鞋帽類輕工產品和食品等傳統對日出口產品所佔比重不同程度下降,我對日出口的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3、隨著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增加,"投資拉動型"貿易特點進一步突出,兩國經濟融合度加深。據日方統計,日本對華出口的大類商品是:電器機器(重電機器、音像器材、半導體部件)4512億日元,佔全體25.3%,比去年同期增長16.4%;一般機械(辦公機器、金屬加工機械、建築礦用機械)4219億日元,佔全體23.7%,增長33.4%;化工產品2284億日元,佔全體12.8%,增長18.7%;金屬及金屬製品(鋼鐵、非鐵金屬)1764億日元,佔全體9.9%,增長28.7%;精密機器922億日元,佔全體5.2%,增長46.4%;運輸機械(機動車、轎車、汽車部件)1083億日元,佔全體6%,下降5%。其中,汽車零部件577億日元,同比增長17.3%;鋼鐵196.3萬噸,同比增長25.2%。汽車24,867輛,同比下降21.9%。日本擴大汽車、家電、機械製造等領域的對華直接投資,帶動日本機電設備、零部件產品對華出口大幅增加,同時,在華日資企業生產的低製造成本的產成品、零部件對日出口也大幅提升,成為日本企業獲益的重要手段。

6、中國與各國貿易額排名

(1)歐盟繼續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與其全球貿易領跑地位相當。

(2)美國豎起貿易壁壘,在全球貿易和中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比重逐年下降。

(3)中國-東盟與中國-美國之間的貿易差已不足8%,東盟GDP總量只有2.9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的14%左右,出口導向型明顯。

(4)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日本增幅最小,與其GDP的低增幅相匹配,貿易大國日本衰退速度遠超美國。

(5)韓國雖然GDP只有日本的1/3左右,但其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正逐步擠掉日本貿易地位。

(6)澳大利亞是一個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資源出口型大國,GDP與西班牙相當,然而近幾個月與中國爭端不止,已使得澳大利亞經濟遭遇成長瓶頸。

(7)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使得俄羅斯逐步填補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爭端帶來的資源空擋,成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增幅最大的國家,為被美國全面制裁的俄羅斯贏得巨大生存和發展空間。

(8)巴西也是一個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資源出口大國,但其整體貿易實力並不強,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貿易總額已被越南超越。

2018年中國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

世界旅遊國度排名

(9)印度雖然GDP增速較快,GDP總量已經與英國、法國不相上下,但其貿易規模在全球影響依然不大。

(10)加拿大的貿易嚴重依賴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總額不及與美國一國貿易額,其經濟結構已在美國新的貿易壁壘中遭遇嚴重瓶頸。

(11)「一帶一路」正迅速成為全球合作重要平台。

7、中國對日出口 什麼出口比例最多? 一旦中國抵制日貨 中國什麼行業將最受打擊?

中日貿易,誰佔得便宜多?這本身就是個可笑的問題。在我們正在進入"世界製造工廠」的過程中,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很值得玩味的。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日本在我國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不懂的朋友,去問問懂得的人就行了,實在不行,就去查資料,看看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數據的力量是驚人的,強似在這里鳥辨。這是2000年中日貿易的圖表,因為統計口徑的不同,中日各說各話,互相說對方出超,所以,就有了不同的結論。但是,有個事實不容分辨,這就是中日貿易額是巨大的,誰也不可以忽視,更不敢玩蛋,如果誰敢玩蛋,就是自取滅亡。經濟就是這么嚴酷無情。

日本早就成為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這個貿易夥伴是互補型的,是雙方都不可或缺的。中日貿易,發展了中國,也發展了日本,所以,任何政治家或者政客,都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但同時,大家又都明白,經濟問題不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否則就是自殺。就連台獨氣焰高漲的陳水扁,也不得不認了「經濟問題不跟政治問題掛鉤」這個真理,所以只能放下所謂的「經濟南下」戰略,轉而重視兩岸貿易,也不敢公然地圍堵台資上岸。這些,都是政治玩不爽的所在,畢竟,經濟的往來,往往是不隨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日本已連續多年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為日本第二大貿易對象國(美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日本是中國吸收外資、技術引進的主要來源國之一,也是向中國提供政府貸款和無償援助最多的國家。2001年中日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857億美元,佔到了日本對外貿易總額的10%以上;其中日本對華出口30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0%;對華進口553億美元,增加29%,這些都是近20年來增長最快的。這個數據表明,我們是出超的,也就是說,這一年,我們對日本貿易順差是49億美元(去年雙方貿易總額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日本對我出口390多億美元,對我進口600多億美元,這是日本方的統計口徑)。從貿易內容來看,日本對華出口的一半是電器、機械、半導體等電子製品;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中,纖維紡織品佔到30%、機械類產品佔26%、食品佔11%。在日本的對外進口總量中,中國纖維服裝製品占其進口量的70%、蔬菜類占其進口量的50%,兩國經濟關系密切程度可見一斑。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中日貿易摩擦加劇,主要是雙方統計口徑不同,產業保護方向不同,產生了很大的問題。但是,雙方還是理智的,最後比較理性地解決了問題,促進了中日貿易良性發展。那個時候,就有一種聲音出現,把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強行地跟經濟問題掛鉤,幸好沒有形成勢力,不然我們就得跟這些無關疼癢的經濟外行喝西北風。

日本還是對華投資的大國,雖然所佔的比例並不大,但是,並不是可有可無。同時,日本還是向我們提供貸款和無償援助的大國。從1979年至2001年,中國共利用了四批日元貸款,累計金額達26461.37億日元,占外國政府向中國承諾貸款額的50%,居首位。項目數為165個,涉及能源、環保、交通等。1999年度貸款協議於2001年3月簽署,金額1926.37億日元,項目19個;從1981年至2001年,中國共接收日本無償援助約1120.63億日元,居外國向我國提供無償援助的第一位,約佔25%左右;項目數為98個,涉及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1999年度日本對華無償援助金額為43.5億日元,項目為6個。

日本的技術一直是世界領先的。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為了從技術上封鎖紅色世界,早就推出了巴統條約,阻止西方發達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高技術產品和技術軟體。但是,這個條約也出過問題。80年代,蘇聯的潛艇噪音很大,美國潛艇離得很遠就能聽到蘇聯潛艇的聲音,而蘇聯卻不能。後來日本的三菱公司秘密賣給蘇聯一些先進的銑床,用來生產潛艇推進器槳葉,結果,蘇聯潛艇大幅度降低噪音,雙方差一點在白令海峽相撞,把美國人差一點氣死,後來狠狠地處罰了三菱公司。

熟知技術的朋友知道,日本的很多技術世界領先,其中機床、設備製造技術跟德國不相上下,甚至超過了美國。比如日本的造紙設備——如日本大昭和造紙設備,就是世界一流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和日本這家公司的技術媲美。我們國內的很多一流造紙企業,為了在國際市場競爭,不得不選用日本的設備。正是依靠了日本的技術,我們的造紙產品,才能夠在國際市場展開競爭。而競爭的對手之一,就有日本。

所以,愛國主義不能發昏,不能代替經濟往來。什麼是愛國?有利於國家發展才是愛國。抵制日貨是老話題了,也是最沒有頭腦的話題。每當這個聲音出現,我就備感一些人的愚蠢。不懂經濟,不了解世界,那就閉上鳥嘴,不要胡言亂語。如果誰膽敢亂來,就是對中華民族不負責任,是典型的害國行為,是要堅決批判的,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