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近五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近五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

發布時間: 2021-02-26 16:14:35

1、中國近五年對外貿易進出口情況?

近五年國家挺重視對外貿易出口的,出台了許多輔助性政策,同時成立了國企性質的對外貿易平台,很多事情都可以簡潔點

2、分析: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有多大?

該比例也是判斷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 2001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約為5000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11000億美元的45%,也就是說中國的外貿依存度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其中出口約為2600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排世界第七位。從上述數字看,的確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相當大,同時也說明,改革開放後,特別是近10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和發展成績斐然,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融合、依存關系加深。 但是,我們切不可以被上述數據產生迷惑和誤導。因為中國決不是一個外向的國家,更談不上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國家。如果按該比例來判斷分析中國國民經濟結構以及對外經濟關系,由此制定發展國民經濟的目標和對外經濟對策的話,那麼必然會引向失誤並有可能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中國對進出口貿易額的統計以及GDP的統計方法與國外的計算方法存在差異。比如來料加工,在統計上進口方面也算,出口方面也算,有不少屬於重復計算,實際上出口就只有一個附加值,此外還有香港轉口的問題。又如中國的GDP在計算第三產業時,有許多沒有計算上去。另外是否存在一定的匯率因素。 目前,美國的進出口額度佔GDP的比例12%,比例雖然不高,但它的進出口總額基本上在世界上都排第一位,它稱得上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這表明美國經濟實力的雄厚。同時也表明,美國經濟的重心在國內,經濟增長主要靠國內消費,國內市場需求的拉動。 那麼中國的進出口額佔GDP的比例究竟是多少?究竟什麼比例能真正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這對中國制定對外經濟發展戰略尤為重要。筆者認為,中國的主要市場在國內。為什麼跨國公司青睞中國12億人口的潛在大市場?他人對中國投資也好,擴大商品貿易也好,加大技術人員交流也好,其目的都想從這個市場中獲取利益和回報。因此,我們決不能被當前中國進出口貿易占國民生產總值接近一半的數字所迷惑誤導,從而過分強調外貿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過分著重外貿出口對拉動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我們仍然應該立足於國內經濟的發展,立足於國內的廣大市場。當前應加強擴大內需的力度,調整經濟結構,增加就業的機會,加快電子信息高新科技的發展,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金融產業的改革和發展。 有些國際組織按著他們的統計方法,認為中國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例也就只有11%—12%,認為中國實際對外開放程度比目前的數字要低得多。我認為,這個比例大體是符合中國現實狀況的。當然,這一結論是否正確,值得認真研究。總之我們應該重視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研究,得出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比例。至少我們應該了解當前中國的數據與發達國家的統計存在哪些差異,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出的,要做到心中有數。

3、目前我國 對外貿易依存度處於何種水平

前不久,一位教師講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問題的習題講評課,該教師先通過多媒體出示「我國和世界上創新型國家的情況比較」表,從「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貢獻率、對外貿易依存度、研發投入佔GDP總量」 等幾個角度把「目前我國」、「世界上創新型國家」、「2020年中國」進行了多角度的量化比較,在組織學生分析圖表揭示的經濟現象後,教師進而引導學生歸納指出: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研發投入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而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升高,勢必造成經濟運行的高風險、也會影響我國擴大內需方針的實現。筆者聽後,覺得有些提法過於片面和絕對化,應該具體辯證地加以分析。以下就較高的外貿依存度問題談點粗淺認識:

一、外貿依存度升高具有必然性

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它不僅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同時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程度。自從加入WTO之後,我國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急劇攀升。1980年只有12.5%,到1990年已經超過30%,2000年達到44%,2002年為48.8%,2003年為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於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外貿依存度略有降低,約為63.9%。根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且遠高於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那麼導致我國外貿依存度升高的原因何在呢?

1、 國際背景

首先,世界經濟回升為我國外貿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近年來,世界經濟在復甦中發展,貿易量也逐漸回升。據世界銀行統計預測,2001-200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3%、3.0%、3.1%,世界貿易止跌回升,由2001年的下降0.5%轉為2002年上漲3.0%和2003年增長4.6%,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和外貿也明顯回升,極大地拓展了我國進出口特別是出口的空間。

其次,.美元一定程度的貶值改善了我國的貿易條件

面對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及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美國放棄強勢美元政策,導致美元貶值。自2002年2月以來,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已經貶值26%以上,其中2003年對歐元和日元分別貶值20%和10%。這就使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更加明顯,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的出口。

2、國內原因

要看到制約外貿依存度基本因素的變化。外貿依存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出口增長率、GDP 增長狀況和匯率的變動。

首先,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大、增長快。對外貿易總額作為外貿依存度計算的分子,其增長速度是影響外貿依存度變動的重要因素。作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形式,加工貿易的快速崛起對提高外貿依存度具有巨大影響。20世紀80年代初,加工貿易還是一片空白。而到了2004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接近5500億美元,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方式。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6905.1億美元,增長25.6%,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8.6%。近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已佔加工貿易的四分之三左右,成為我國加工貿易的主體。這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貿易方式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快速上升,當GDP 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外貿依存度則越高。200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長速度高達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長速度高出16個百分點,這是造成我國外貿依存度急劇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GDP的增長狀況和結構。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外貿依存度計算的分母,其增長率也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變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告別了封閉型模式,走上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道路,中國抓住三次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GDP總量。但從GDP的構成看,一般情況下,一國GDP構成中第三產業所佔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就越低。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我國僅為33%左右。這也是我國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我國的GD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這也是造成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之一。

再次,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從我國經濟運行看,人民幣匯率與對外貿易依存度存在著相關性。人民幣匯率對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影響通過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和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實施來體現。總體上看,人民幣低估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 外貿依存度升高存在不實成分

目前我國外貿依存度是否真正達到了危險的程度?我覺得正確看待這一問題,以下因素值得關註:

第一,看對外貿易結構

我國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2005年加工貿易占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為48.6%,幾乎是半壁江山。由於對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繳費,沒有過多的附加增值,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即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組裝之後再出口到國外。這一進一出匯總後再除以當年的GDP,使得外貿依存度明顯地有虛增的成分。

第二,看國際分工模式

在國際分工模式方面,美、日等發達國家是全球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他們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投資主要採用垂直分工模式,把當地工廠作為生產基地,投資方提供設計、關鍵原料、設備等,發展中國家提供勞動力和其他生產條件進行生產,產品有相當一部分出口到投資國或其他國家。相反,在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中,主要以水平分工為主,把東道國主要作為銷售基地、地區總部、研發基地。即使作為生產基地,也以本地銷售為主。這種分工模式下即便是同一個生產活動,從東道國角度計算和從投資國角度計算出來的外貿依存度存在明顯差異。

第三,看國內產業結構

國內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是我國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相反,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導致發達國家外貿依存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在發達國家產業構成中,服務業佔主要份額,由於服務產品的流動性較差,發達國家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比例一直很低。盡管美國、日本均為貿易大國,但由於國內經濟總量巨大,國際商品貿易佔GDP的比值自然偏低,所以這些國家的外貿依存度仍然不高。

第四,看外商投資狀況。

我國外貿依存度高也是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依賴過大這一經濟結構的必然反映。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77%;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中,外資企業佔62%。從外貿依存度這一比率的分子來講,我國巨額外貿的一大部分實際上是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所創造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大於其他企業的出口額,所以,外商投資企業「大進大出,兩頭在外」這一經營行為,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因此,在對外開放政策造成外貿依存度必然提高的背後,還有許多因素影響和誇大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那種認為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非常高,甚至達到了危險的程度的觀點是不符合實際的。

三、 外貿依存度升高風險未必會隨之升高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低估

談到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和風險,這里需要回答並解決以下兩個方面問題:

第一,經濟開放度越高,是否風險就越高,開放經濟還是封閉經濟的風險更高

對於封閉經濟的風險,我們有切身的體驗:清朝的閉關自守,使我們這個幾千年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國淪落到落後挨打的境地;冷戰時國際格局導致的被迫封閉,使我國僅3年自然災害就導致餓殍遍野。但在經濟開放的今天,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系統論研究表明,開放的系統比封閉的系統更具活力。開放的經濟可以使我們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比在一國之內或個別區域內配置資源具有更大的迴旋餘地,資源配置的效率更高,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更好。目前我國在很多種商品的世界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外貿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意味著我國在世界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任何別國針對中國採取行動的成本都將提高,可能導致兩敗俱傷。從這個意義上講,外貿依存度提高並不必然帶來風險的提高。相反,對一個貿易大國而言,甚至有可能降低一些人為的風險。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開放經濟有著與封閉經濟不同的風險源。對於開放經濟而言,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可能傳遞到國內,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國際熱錢的大規模進出,會對貨幣當局的貨幣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管理失當,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對外部戰略資源依賴程度高,國際市場上的風吹草動可能影響到國內經濟的正常運轉。這是封閉經濟沒有而開放經濟所特有的。世界經濟近幾十年發展表明,經濟或金融危機發生頻率最高的國家,並非經濟開放度最高的國家,而是開放進程過快、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的國家。這說明經濟開放度高本身並不意味著風險更高,而風險防範機制能不能及時跟上開放步伐才是能否帶來風險的原因所在。

反思我國,目前防範風險的機制大多是針對封閉經濟設計的,對於開放經濟的風險,我們的認識還不全面,還缺乏防範開放經濟風險的知識與經驗,所以,當務之急應該是深入研究開放經濟的風險形成機制,盡快建立和完善適應開放型經濟的風險防範機制。

第二,外貿依存度偏高,會對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外貿依存度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意味著我國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從而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表現在:

首先,對外貿易摩擦加劇。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每年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平均超過50起,屢屢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品的方式。所以,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不可避免地使我國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其次,影響國家經濟安全。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再次,影響國內產業發展。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

此外,惡化貿易條件。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我國是一個大國,一旦大量進口,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三、外貿依存度升高不會影響我國經濟擴大內需的方針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化,意味著未來外貿依存度還有升高的可能。對此,有必要調整國內需求與國際需求的權重,把經濟發展的立足點放在擴大國內需求上。

如何看待依靠內需與擴大出口的關系。作為一個大國,中國依靠擴大內需來發展,無疑是正確的。但目前一些人存在著模糊認識,即一提到依靠內需,似乎就要降低出口增長。實際上依靠內需並不意味著要減少出口,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按照全球分工的要求配置資源,比局限於一國之內配置資源的效率更高,即使對大國而言也是如此。針對勞動力豐富而其他資源相對短缺的基本國情,要求我國有必要通過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換取資源密集、技術密集產品的進口,以確保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產品結構的演化,已經體現了這一基本國情的要求。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專門為國際市場生產的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為我國擴大內需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是為國內產業升級提供了外匯;二是為進口國內短缺的資源、能源提供了支付能力;三是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擴大內需提供了購買力。因此,不能一遇到國際貿易磨擦或開放的風險,就對擴大出口的戰略產生動搖,很多為國際市場生產的產品在國內是找不到有效需求的。擴大內需不是要放棄國際市場,而是要與擴大出口相互促進。

4、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1 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國際比較

經濟學理論認為, 對於中小國家來講, 一方面由於資源總量限制和為了實現規模經濟, 有必要把資源集中起來, 用於少數行業或產品生產, 因而不具備建立門類齊全的國民生產體系的條件;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市場對單一產品的需求有限, 本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無法完全在國內實現銷售, 結果是, 中小國家大多走外向型經濟發展道路, 即通過產品和原材料的大進大出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國民收入最大化。因此, 中小國家的外貿依存度往往較高。而對於後起大國來講, 由於其一般具有比較豐富的自然資源, 且人口多,潛在國內市場容量大, 故能在工業化過程中比較容易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並能在許多行業達到規模經濟。因此, 後起大國沒有必要, 也不應該像小國那樣完全依賴對外貿易來解決大部分產品的出路問題, 一般應該通過內向型發展戰略來實現經濟騰飛。無論從理論上抑或從經驗上來推論,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和經濟大國, 外貿依存度理應較低才是。然而, 從上面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在不斷地上升, 尤其是加入WTO之後, 中國的對外貿易呈現出了小國經濟才有的特徵。
從橫向比較來看,以2004年為例,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大國中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了。如上表所示,2004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不僅高於世界平均水平(45.6%),而且遠高於美國(20.1%)、日本(22.1%)。從印度、俄羅斯、巴西和中國比較來看,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依然是最高的。俄羅斯由於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出口依存度相對較高31.5%,但進口依存度只有16.5%),其外貿依存度相對較高(48%),但也大大低於中國的70%;印度和巴西的外貿依存度則更低,都是25%左右。外貿依存度超過100%的國家都是小國,如馬來西亞、泰國和荷蘭等。除此以外,只有一個中等國家的外貿依存度(韓國70.4%)達到了與中國齊平的水平。如果拿2000年與2004年之間(中國入世前後)世界各主要國家外貿依存度的變化情況對比來看,除了中國、日本和巴西之外,其他國家的外貿依存度都是下降的。世界總計下降4.3%,其中不少國家的外貿依存度下降達到兩位數。列表國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馬來西亞,降幅為32.1%,隨後是加拿大、英國和俄羅斯,分別下降25.5%、20.3%和20.1%。與此相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上升幅度最大,4年間上升了25.8%。巴西和日本的外貿依存度上升也分別只有3.9%和1.9%。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一直在不斷的增高,已經遠遠超過合理的外貿依存度的百分比。這是必須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

2 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受世界經濟影響的風險也在逐步變大。如果一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過高,不易正確把握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主動權,容易導致過度保護政策或過度開放政策,不利於經濟的長遠發展。因此,需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利用外貿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努力達到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貿易結構最優化和貿易主體合理化,既要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內經濟的良性循環,又要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和國內經濟的協調發展。
同時,2008是對世界經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和沖擊。我國在如此高的外貿依存度的情況下,全球的經濟不景氣對我國的外貿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2.1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國家經濟安全就是一國最為根本的經濟利益不能受到傷害。由於我國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外部需求的波動越來越成為影響我國經濟運行中不得不面對的風險。世界經濟發生的劇烈變動,對於對國外需求依賴程度不斷增強的我國經濟將有難以預測的沖擊。由於我國對高科技產品的進口依存度很高,當世界經濟發生較大波動時,中國將在經濟、科技等方面遭受損失。由於我國對某些重要商品的進口的市場較集中,一旦因為政治或其他原因引起特定出口國禁止對我國的出口,引起的損失將不可估量。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佔主要地位,能源的消耗超出我國的可產出量,導致我國不得不進口能源、原材料等。如果世界經濟發生較大波動,中國經濟必將受到影響。尤其是當前中國進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果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動盪或蓄意作梗,我們將不能有效防範風險。例如,近幾年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2006年進口的原油占國內原油消費總量的45%,這些進口石油的一半以上來自動盪不安的中東地區,大約4/5的海上石油運輸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所使用的船隻大部分租用國外油輪,一旦在此受阻,我國的石油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2.2 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勞動力市場的穩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貿結構有了明顯的優化。初級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工業製成品出口競爭力不斷上升,製成品占出口產品比重已提高到了91.2%。但是在工業製成品中,中國出口競爭力高的產品依然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競爭力格局依然表現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強、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弱。中國外貿除了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外,其他要素密集型產品的貿易基本上都是逆差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僅彌補了這一逆差,還使中國外貿總體上出現順差。由此可見,盡管中國近年來產業結構有了一定的提高,外貿商品結構出現了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有了突破,但從總體上講,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仍然只有勞動密集型產品,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占較大比重的有紡織服裝、鞋類、玩具之類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過高的外貿依存度使我國勞動力市場極容易受到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造成勞動力市場的波動
2.3 增加了我國出口的貿易摩擦
由於我國出口的特點是市場狹小集中、產品結構單一,使得主要貿易夥伴國內的經濟發展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對該國的外貿出口。在我國的主要出口對象中,影響最大的是美國。不但其經濟的繁榮與否對我國的出口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其對整個世界經濟的負面作用也將間接地影響到我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出口。美國從2000年穩居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我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也正是如此高的對美貿易依存度,成為近年來中美之間不斷發生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傳統的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數量的平穩增長外,其他貿易救濟措施如保障措施等和貿易壁壘措施調查如技術壁壘調查等也被主要的目標出口國頻繁使用,作為抵制中國產品的手段。從1979年至今,我國出口共遭遇國外反傾銷調查420多次,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隨著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給我國出口持續發展帶來重大威脅。2.4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也就是說,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且我國是一個大國,一旦大量進口,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3 高外貿依存度下我國的應對策略和措施

從理論上講,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一國參與國際經濟的廣度和深度。而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利用國內外不同資源和市場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盡管國際上對於外貿依存度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標准,但從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基本情況出發,應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為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現階段,我國的產業結構仍然不合理,長期忽視現代服務業發展,使我國在金融、商貿等現代服務貿易發展滯後。第三產業產值在GDP中比重僅為1/3略多一點,而發達國家都在70%以上。由於我國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較低,這也構成了我國外貿依存度高位攀升的原因。我國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高其在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這樣可以把一部分過剩的勞動力和資金吸引到發展服務貿易上來,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對外貿易結構,增加利潤的來源渠道,降低由於加工貿易造成的高依存度,從而降低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同時也可以提升服務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增加分子的比重,達到降低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的目的。
3.2 促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截至2004年底,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總值5103.8億美元,佔到全國出口總值的52.67%。但是我國加工貿易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大進大出,即原料從國際上進來,產品從國內出去。由於這種模式的加工貿易迅速擴張,使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隨之迅速上升。由於國內加工企業只是進行簡單的加工裝配,加工貿易中國產原料、零部件使用率低,使得加工貿易在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沒有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也沒有因為加工貿易的發展而得到升級和進步。一旦我國失去人力資源優勢,外貿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政府在制定發展加工貿易政策時,應當從對本國產業的帶動作用出發,減小加工貿易帶來的負外部性,促進加工貿易由簡單的加工裝配逐步轉向采購、加工製造、分銷服務、售後服務、研發、信息咨詢等升級。通過加工貿易促進、拉動內需的擴大,使得加工貿易成為連接國內產業鏈和國際產業鏈的紐帶。
3.3 優化進出口的商品結構
我國在出口產品中佔主要地位的是勞動密集型工業產品,如鞋、成衣、玩具等,這類產品的對特定市場依賴大,受其影響和制約較大。我們應當推進外貿市場的多元化和出口商品結構的多元化戰略,從而降低對特定貿易夥伴和特定進出口商品的依賴程度,保證國家經濟穩定。由於我國經濟在以往的高速增長中未轉變「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而我國的自然資源現在處於相對貧乏的狀態,很多礦產資源是從幾個礦產資源出口國進口的,因此對外界環境依賴程度高。同時,我國又將大量的資源性產品用以出口創匯,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我國的很多珍貴的生產原料外流。所以,在提倡節能、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有必要控制自然資源的出口,從而減小外貿依存度。
3.4 加快科技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
受國內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出口產品占優勢的只有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很少。同時,在我國進口的產品中佔主要地位的是高科技產品,而高科技產品的價格很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加快科技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一方面減少了對國外高科技的進口依賴,另一方面可以創建自己的世界品牌,在對外貿易中占據主動優勢。對於我國依賴進口的原料、原材料,比如石油等,更應該加大科技投入,早日研究出其替代品,減少進口,避免受制於人現象產生。

參考文獻
[1]

5、中國近年來對外貿易狀況如何?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數字,2006年,中國外貿出口總額是969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7%,而進口增長20%,總額達到7920億美元。在中國高達1770億美元的貿易總順差中,中國對於美國貿易的順差占據了很高的比例。而美國近年來一直指責中國政府故意壓低人民幣匯率,從而在外貿出口中取得了價格優勢。由於全球對於中國商品的巨大需求,中國對外貿中國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貿易順差2005年翻了三番,再創新高。2005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1019億美元,而2004年中國順差為320億美元。2005年,中國出口額達7620億美元,同期進口額為6600億美元,增長1易順差很有可能在2007年超過2000億美元.自韓國進口768.2億美元,增長23.4%,高於進口總體增速5.8%,韓國成為中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東盟為中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地,歐盟、美國和日本是中國的三大貿易夥伴.

6、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

1、對外貿易依存度又稱為對外貿易系數(傳統的對外貿易系數),是指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2、進口總額佔GNP或 GDP的比重稱為進口依存度,出口總額佔GNP或GDP的比重稱為出口依存度。

3、對外貿易依存度反映一國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

(6)近五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擴展資料

1、經濟規模,也即一國GDP的大小。一般而言,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小國的貿易依存度大於大國,其主要原因是小國本身的資源和市場都有限,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進出口。相比之下,大國由於本身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廣闊等因素,對外部經濟依賴程度不大,外貿依存度相對較低。

2、國民收入的構成。三次產業變動對外貿依存度有很大影響,而產業結構又與一國發展階段有關。處於經濟初級發展階段的國家,由於農業比重較大、製成品比重不高、出口競爭力不強等原因,一般外貿依存度較低。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中可貿易程度較小的第三產業(服務業)佔有較高比重,因此它們的外貿依存度通常也不高。

3、經濟發展戰略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外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外貿依存度的重要因素。採取出口導向發展戰略的國家,如亞洲四小龍,常常通過低估本幣匯率、採取出口獎勵等政策手段壓低出口部門的生產成本,使國內資源更多地流向對外部門,同時這些國家又受本身市場、資源等限制,為保證出口增長還需要進口原材料等上游產品,因此這些國家外貿依存度會更高一些。

4、匯率水平的影響。匯率水平對外貿依存度的影響分為直接和間接影響兩種。直接影響是,由於匯率水平影響到國內外價格比,所以它對外貿依存度的分子、分母都產生影響。

7、近幾年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經歷了什麼變化?反映了什麼問題?

隨著經濟危機發生,我國加大了內需的刺激,近兩年來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下降了,內需成為了刺激經濟增長的主發動機。這反映了中國政府為良好應對未來不可預見的經濟危機而減小對外國需求的依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