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外貿風險金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外貿風險金

發布時間: 2021-02-26 01:48:11

1、外貿出口收匯風險有哪些

出口收匯風險是指一國出口本國產品後,未能按合同金額收取相應的貨幣,其中包括本幣和外幣,從而導致對外債權流失的可能性。
出口收匯風險可分為一般風險和特殊風險。一般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環境風險和政策性風險等。而特殊風險一般主要是指出口逃匯。
(一)一般風險
1.市場風險,是指由於國際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變動,使出口企業無法收匯或無法全額收匯。如中國五礦大連貿易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利用銀行貸款,以進料加工方式向荷蘭寄售出口價值203萬美元鉬鐵。由於受國際市場鉬鐵需求下降的影響,國際市場鉬鐵價格持續下跌,由USDl0.5/kg降至目前的USD6.1/kg,現在已無法出售,只能將貨物存放在鹿特丹倉庫,期待價格回升。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迅猛發展,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對供求關系的反應越來越敏感,變化越來越快,市場風險有逐步加大的趨勢。
2.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象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結算約定而發生的收匯風險,它包括商業信用風險和銀行信用風險。如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12月向阿聯酋出口襪子,合同金額1.43萬美元,以即期信用證結算。貨到目的港後,先是客戶要求降價,未獲我方同意後,對方開證行即以箱單無序列號為由提出了不符點,拒付貨款。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一方面隨著全球貿易量的擴大,大量中小貿易公司紛紛涌現,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出口是這些公司實現的,這些企業實力不均,信用良莠不齊,欺詐案件時有發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缺乏調查客戶資信的有效渠道。據有些出口企業反映,目前主要是通過代理行和保險公司調查客戶資信狀況,渠道比較單一。對發達國家客戶資信調查較為可靠,對發展中國家客戶進行資信調查比較困難,可信度也較低。
3.操作風險,是指出口企業或有關銀行在辦理出口業務時,因操作失誤而導致的出口收匯風險。例如有的企業急於出口,麻痹大意,遷就客戶苛刻的要求,採用了不恰當的結算方式。有的出口企業和銀行經辦人員因業務不熟練,出現了貨物質量、信用證項下不符點等問題。如1999年8月,某公司向甲銀行提交了一筆信用證項下全套單據,金額為6.8萬美元。甲銀行審單,單證相符,並將該套單據寄往開證行索匯.不久,開證行電傳通知甲銀行單證不符:提單沒有信用證號,單據因此被拒付。經過調查,開證行拒付是因為某企業製作單據質量不高和甲銀行審單不嚴造成。
4.環境風險,是指在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不利於出口商的變化時,如匯率波動或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引起的出口收匯風險。例如遼寧省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於1998年5月向俄羅斯出口價值13萬美元的電話機散件,先是載貨船隻發生爆炸,貨櫃滯期兩個月才到達目的港。後來客戶以到貨晚為由拒付貨款。在經過反復協商,客戶同意分期付款後,又逢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盧布大幅貶值,客戶損失慘重,最後只支付了2.4萬美元。環境風險中匯率風險發生加劇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國際貿易賴以生存的金融環境有所惡化,舊的國際金融體系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要,新的國際金融體系尚未建立,巨額短期資本頻繁惡意的流動,對一些國家的貨幣造成嚴重沖擊,貨幣大幅貶值,金融危機爆發,我國出口企業因此蒙受了較大損失。
5.政策風險,是指由於在制定和執行出口政策上的偏差,而導致的出口收匯風險。如一些地方和部門片面強調出口指標,使得一些企業「重出口,輕收匯」,為完成出口任務,忽視出口產品質量,甚至做違規代理業務,給出口收匯帶來潛在風險。
外企業主要承受的是一般風險,而國家則是在承受了一般風險的基礎上,還將承受特殊風險。
(二)特殊風險
特殊風險主指出口逃匯。出口逃匯是指為逃避國家對出口收匯的監管,擅自在境內外截留出口應收外匯的行為。出口逃匯的目的是:
1.逃避境外投資管理規定,以出口商品或出口貨款作為資本,在境外直接投資。
2.少數外商投資企業為抽回資本,當產品出口後,擅自在境外截留出口貨款。
3.少數出口企業非法炒匯牟利。有的企業將出口貨款在境外炒匯牟利;有的將外匯匯入非出口收匯賬戶,或匯入到個人外匯賬戶,伺機在外匯黑市上賣出;有的截留出口收入的現鈔直接拿到外匯黑市卜炒賣。
4.個別涉外業務人員中飽私囊,指示國外客戶,將出口貨款匯入到國外或國內的個人賬戶上。
出口逃匯的手段主要有:
1.編造不收匯理由,偽造相關單據。人為偽造貨損單據,偽造國外質檢證明,逃避出口收匯核銷監管。
2.採取低於實際成交價報關。有的將差額部分截留境外;有的將多餘的外匯用來核銷一些無法核銷的核銷單。
3.偽造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
4.虛報出口收匯核銷單丟失。

2、外貿收匯風險都有哪些?

你可以百度C周刊裡面過於 外匯風險的一篇文章大概分為這幾點:1、出貨規格、日期與合同規定不符造成收匯風險。2、單證質量差造成收匯風險。3、信用證規定的陷井條款所造成的風險。 4、沒有一套完整的業務管理制度。5、與代理制相悖操作造成的風險。6、使用D/P、D/A遠期付款方式或寄售方式造成的風險。

3、外貿收款風險有哪些來自哪些國家

受到美來國或聯合國制裁的國家源都算外貿收款風險國家或地區。

聯合國制裁國家清單:伊朗、剛果(金)、賴比瑞亞、蘇丹、伊拉克、象牙海岸、黎巴嫩、獅子山、厄利垂亞、朝鮮、索馬里、剛果(民)、利比亞、幾內亞比索、中非共和國(新增)、阿富汗(新增)
美國制裁國家清單:巴爾干(BALKANS)、白俄羅斯(BELARUS)、緬甸、古巴、達爾富爾、朝鮮、剛果、伊朗、伊拉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索馬里、蘇丹、敘利亞、辛巴威

4、外貿業務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一、出貨規格、日期與合同規定不符造成收匯風險

出口方未按合同或信用證規定交貨,一是生產廠誤工,造成晚交貨;二是用類似規格的產品代替合同規定的產品;三是成交價格低,以次充好。

二、單證質量差造成收匯風險

出貨之後,交議付行的單據沒有做到單單相符、單證相符。這時即便買方同意付款,卻白白支付了昂貴的國際通訊費用和不符點扣款,且收匯時間大大推遲,尤其對數額較小的合同,七扣八折下來會出現虧損。

三、信用證規定的陷阱條款所造成的風險

某些信用證規定,客檢合格證是議付的主要單據之一。買方會抓住賣方急於出貨的心理,故意挑剔,但同時提出種種付款的可能,迫使企業出貨。一旦放貨給了買方,買方極可能故意驗貨不符,拖延付款,甚至錢、貨兩空。信用證規定運輸單據出具後7個工作日內在國外到期等等。這類條款議付行及受益人都無法保證做到,必須認真審證。一旦出現陷阱條款,應及時通知修改,千萬勿貪一時省事,給日後埋下風險隱患。

四、沒有一套完整的業務管理制度

出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且兩頭在外,易出現問題。如果企業沒有完整的業務管理辦法,一旦出現官司,會造成有理打不贏的局面,尤其對那些只注重電話聯系的企業。其次,由於每年企業的客源在擴大,為了企業在貿易中有的放矢,必然要對每一個客戶建立業務檔案,包括資信度、貿易量等等,逐年進行篩選,降低業務風險。

五、與代理制相悖操作造成的風險

對出口業務來講,代理制的真正做法是代理方不向委託方墊付資金,盈虧由委託方承擔,代理方僅收取一定的代理費用。而現在實際業務操作中,不是這樣。其原因一是自己本身客戶少,收匯能力差,又要力爭完成指標;二是想多盈利,嫌代理費少。一種是收購販賣式,工廠取得安全收匯。一旦出現買主問題,預借款必將成為泡影。另一種是「賣單」業務。如代理商不認真對工廠進行跟蹤,也會出現與客戶串通出貨,欺騙「賣單」人。

六、使用D/P、D/A遠期付款方式或寄售方式造成的風險

延期付款方式是一種遠期商業付款方式,如出口方接受了這種方式就等於給進口商融資優惠,雖然開證人自願支付延期的利息,表面上僅需出口商墊款、放款,實質上是客戶等待貨物到港後查驗到貨的數量。如市場變化銷路不暢,進口商可申請銀行拒付。有些公司放貨給國外做生意的同學、朋友。以為是關系客戶,不存在收不了匯的問題。一旦出現市場銷售不暢,或客戶問題,不但錢收不回,貨也可能收不回。

5、什麼叫國際貿易風險?

有人認為國際貿易風險是國際貿易流程中存在的風險,也有人認為國際貿易風險是指在國際貿易中,與國際貿易有關的某些因素在一定的時間內發生始料未及的變化,導致國際貿易主體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或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發生的不一致,從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信息不對稱是國際貿易風險產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以國際貿易海上貨物風險為例,在CIF價格屬於成交的進口業務中,通常會遇到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以及運輸欺詐等風險。 自然災害是指惡劣氣候、雷電、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而意外事故則是指船舶擱淺、碰撞、沉沒、失蹤等現象;運輸欺詐是指貨物運輸的過程中,由於合同一方當事人或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故意隱瞞事實,而是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或失去其收益的行為。 可見,在地球上某一海面發生自然災害的信息對於一家從事進口的企業來講,基本上是不能確切掌握的。運輸貨物的船隻會在何時何地擱淺、碰撞、沉沒、失蹤同樣也是難以掌握的信息;而是否船方簽發了假提單、是否會無單放貨,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賣方是否裝運了劣質貨物、是否與承運人合謀,這些情況對於一個善良的合同當事人無法得到充分、必要的信息。 但是對於賣方和承運人來講,信息較為充分。具有豐富經驗的船長會了解很多的與航線有關的自然、氣候、地理條件、航線狀況、船舶性能等,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會通過堆場、運輸公司、倉庫等渠道了解到貨物、裝運、船舶行駛狀況,賣方會很了解產品的質量、包裝、通關、結匯等情況。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買方所能掌握的信息很少,而賣方和承運人掌握的信息較多,信息出現了不對稱現象,而恰恰是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國際貿易中的風險。 將國際貿易風險從風險的不同角度進行了分類,如從本身性質角度,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從產生原因角度,分為自然風險、社會風險和經營風險;從表現形態角度,分為有形風險和無形風險;從作用強度角度,分為高度風險、中度風險和低度風險。等等。 還有人將國際貿易風險分為國家性風險、市場性風險和欺詐性風險三個大類;也有從市場風險角度進行深入分類的:國際市場區域選擇與進入時機風險、價格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政治局勢風險。針對出口業務的經營風險,一般認為應分為:交貨風險、收匯風險、付款風險、市場風險、國內客戶資信風險、國外客戶資信風險等六類。 國際貿易風險應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國際貿易風險進行劃分。從宏觀層面看,國際貿易風險應包括本國和目標市場國家的政治風險、社會風險、政策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和文化風險,即營銷環境中PEST結構化的風險。從微觀層面看,國際貿易風險則應包括企業經營戰略和經營策略方面的風險,後者最為常見,如合同風險、運輸風險、結算風險、價格風險等。 對國際貿易風險的管理 1、識別國際貿易風險。首先要通過國際貿易中的風險分析和因素分解,將國際貿易中復雜的現象分解成為構成風險影響的一系列要素,並找出這些要素對國際貿易帶來的風險大小。在識別國際貿易風險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樹、決策樹等,還可以採用德菲爾法、專家會議法、情景分析法等。 2、度量國際貿易風險。首先使用概率來度量風險可能性,其次度量風險後果的嚴重程度。當然風險發生的概率主要是靠主觀估計來確定的。 3、制定應對措施。國際貿易風險的識別和度量的目的就是為制定應對措施服務的,因此在對國際貿易風險進行識別和度量後,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制定應對措施。在制定應對措施的過程中,通常採用效用理論、雙因素集成控制方法與多目標決策等方法,還要用到成本效益分析等經濟分析法。 4、控制國際貿易風險。國際貿易風險控制工作應根據市場和業務的發展與變化的情況,不斷重新對風險進行識別和度量,不斷尋找、發現和更新風險應對措施,以保證業務的順利進行和不斷發展擴大。 國際金融風險管理的最主要目標是,在識別與衡量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進行控制和准備處置方案,以防止和減少損失,保障貨幣資金跨國籌集與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國際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一般包括兩部分,即損失發生前的管理目標與損失發生後的管理目標,兩者結合在一起,才形成風險管理的完整目標。 1.損失發生前的管理目標 (1) 管理成本最少的目標,又稱經濟目標,是指風險管理者用最經濟節約的方法為可能發生的風險做好准備,它要求風險管理人員用最合適的、最佳的技術手段來降低管理成本。同時,嚴格核算成本和費用支出,注意成本與效益的分析,保證經濟目標的實現。 (2)減少憂慮心理和恐懼心理,提高安全保障。風險給參與者帶來精神上、心理上的緊張不安,而這種心理上的憂慮和恐懼會嚴重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無效率。損失前的管理目標之一就是要減少人們這種焦慮和不安情緒,提供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有利生產生活的寬松環境。 (3) 履行有關義務。與其他各種管理一樣,實施風險管理也必須履行有關責任和義務。這包括必須遵守政府法令和規則及各種公共准則,履行必要的社會責任,全面實施防範計劃,盡可能消除風險損失的隱患。 2.損失發生後的管理目標 (1)維持生存的目標。這是損失發生後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為了使跨國經濟主體乃至整個社會不致因金融風險的發生而倒閉、破產和發生大的震動,維持生存成為風險損失發生後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標。一項成功的風險管理,有助於涉外經濟主體在損失發生後承受住打擊並度過難關,繼續生存下去。 (2)盡快恢復正常的資金籌集和經營活動秩序。很顯然,風險事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給涉外經濟主體以至整個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和危害,而實施風險管理則能提供經濟補償,並為恢復資金的籌集和經營活動秩序提供條件,從而使涉外經濟主體在損失發生後迅速恢復正常的借貸和投資活動。 (3) 盡快實現穩定的收入。在成本費用不增加的情況下,盡快實現穩定的收入有兩種方式,即維持經營活動和提供資金以補償因經營活動的中斷而造成的收入損失。 (4) 實現資金籌集與經營業務的規模和范圍持續增長。實施風險管理,不但使經濟組織在遭到損失後能夠求得生存,恢復原有水平;而且應促使其在受損後,採取有效措施,繼續堅持並盡快實現持續增長的計劃,以求得經濟組織的連續發展。 (5)履行對社會的職責。國際金融風險常常會對一國乃至世界經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道德責任觀念和社會意識要求是上述風險事件對其他人員或地區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實施風險管理時,應盡可能減輕損失給其他經濟主體和整個國際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以保持經濟組織在公眾中的良好聲譽。 國際金融風險對中國的影響第一,中國面臨的外部經濟、金融壓力在逐步擴大。近期,多邊國際機構的態度轉變值得注意,它們開始指責發達國家的金融問題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幷缺乏金融監管的透明度。但是,它們卻對包括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給予了更多的肯定。 這種肯定也增加了中國經濟在未來應當承擔責任的壓力,同時也引起了外部世界高度關注對中國的投資與投機機會。其實,全球性流動性過剩風險,導致未來中國所面臨的風險不是在減小反而在上升。因為,當前中國的一些經濟現象有點類似於1994年墨西哥爆發金融危機前夕的某些特徵,即國際經濟、金融機構對墨西哥經濟模式和貢獻的過度追捧和贊揚。 因此,當目前中國已獲得國際輿論肯定和贊揚時,包括關注和認可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經濟發展作用及對全球經濟的帶動作用等,中國所面臨的國際輿論壓力反而也在擴大。例如,隨著美元貶值和歐元升值,從歐元區13個國家到G7大國聯手指責,這預示著未來中國的金融壓力將更為顯著。 第二,對未來中國金融風險不可掉以輕心。從當前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狀況來看,盡管中國經濟仍處於較高增長周期,經濟增長質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與影響都已得到了外界的高度關注。但是,目前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幷非是一個經濟發展強國。這主要體現為:中國經濟平均水平低於發達國家,在市場機制、市場運行及市場規模上,也難以形成對發達國家的競爭格局。這就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一些基本特徵。 但是,正是由於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成熟特徵,也容易吸引外部資金進入,以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從這個角度分析,易於獲取財富及投資收益的特徵,也賦予了外部資金更多的投資與投機機會。但這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卻意味著它們所面臨的未來風險在擴大。泰國、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教訓值得吸取。 第三,國際金融風險也值得提防。當前,中國經濟、金融改革開放的趨勢是難以改變的,幷且有跡象顯示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普遍表示樂觀。然而,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存在較大變數,特別是難以預期和駕馭由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全球金融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我們在樂觀預期中也依然應當保持足夠的理性。 對此,我們應該理性認識中國經濟所面對的各種機遇與挑戰。例如,美國次級債危機的爆發,雖然反映了美國自身經濟結構的矛盾與壓力,但經濟全球化又促使這一危機波及到國際金融市場中。在這一外部經濟金融背景下,我們如何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政策與策略,來應對美國次級債危機可能構成對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諸多挑戰,幷根據中國經濟和金融的利益要求與經驗積累,來實現中國經濟、金融的自身調整目標。這要求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來認知當前與未來中國經濟金融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看清自己的位置,把握住自身的發展機遇,以規避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

6、外貿付款方式.L/C,T/T,D/P,D/A的區別和風險

一、T/T,L/C付款方式
T/T (Telegraphic
Transfer) 電匯,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申請,拍發加押電報/電傳或SWIFT給在另一國家的分行或代理行(即匯入行)指示解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方式.

LC
是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證

T/T與L/C的區別
(1)在T/T方式下,進口商不需向銀行申請開發信用證,有關於信用證部分的流程都可省去。
(2)出口商在辦完報關等手續後,不再採用"押匯"方式向銀行交付單據,而是在"單據列表"頁面中直接將單據送進口商。
(3)進口商收到單據可直接辦理相關手續,可銷貨收回資金後再付款給進口商。
(4)進口商付款後,銀行才能通知出口商結匯。


二、D/P,D/A付款方式
1.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s,簡稱D/P)
付款交單是指出口人的交單是以進口人的付款為條件。即出口人發貨後,取得裝運單據,委託銀行辦理托收,並在托收委託書中指示銀行,只有在進口人付清貸款後,才能把商業單據交給進口人。
按付款時間的不同,付款交單又可分為即期付款交單和遠期付款交單。
(1)即期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t sight,簡稱D/P at sight)即期付款交單是指出口人發貨後開具即期匯票連同商業單據,通過銀行向進口人提示,進口人見票後立即付款,在付清貸款後向銀行領取商業單據。


(2)遠期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fter sight,簡稱D/P after sight)遠期付款交單是指出口人發貨後開具遠期匯票連同商業單據,通過銀行向進口人提示,進口人審核無誤後即在匯票上進行承兌,於匯票到期日付清貨款後再領取商業單據。
以上說明,不論是即期付款交單或是遠期付款交單,進口商必須在付清貸款之後,才能取得單據,提取或轉售貨物。


利弊:D/P是付款交單,我們發貨後准備好我們的議付單據,通過我方銀行交單至客戶方銀行,客戶銀行提示客戶單據已到,客戶付款後銀行交單。
D/P:一般是出貨後將提單等單據送銀行,進口商付了貨款後銀行將提單等單據交進口商清關提貨.因為提單是有價單據,通俗地說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對出口商來說有一定風險。如果貨到進口國後,進口方資金出現問題貨或市場發生變化,進口方可能會不到銀行贖單,對出口方來說,如何處理貨物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所以,在D/P付款條件下,最好要爭取30%左右的電匯(T/T)預付款。這樣有相對的保障。


D/A則是承兌交單,也是通過我方銀行交單給客戶銀行,不同的是客人只需承兌我方單據,就可以拿走正本單據,到期後再付款。


T/T是電匯(單據一般是我方直接郵寄給客戶,無需通過銀行),如果我們跟客戶用T/T付款方式,一般的做法是客戶先要給我們30%的預付款,剩餘70%一般保險的方法是,貨裝船後,客人憑我們傳真的提單正本付款,等款到帳後再郵寄整套正本單據給客人。



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證付款方式屬於銀行信用,很保險的一種付款方式,但開證行信譽一定要好,單證人員審單要認真仔細,公司業務、儲運、單證部門要協調一致,避免單據出現不符點。


O/A(OPEN ACCOUNT) 記帳方式,賒銷,記帳貿易.
該種貿易方式通常是交易雙方達成協議,由Seller先行向Buyer發運貨物,貨款一季、半年或一年結算.以該方式結算貨款時,貨物價格及付款時間均是確定的。此支付方式,屬於商業信用,出口方是否能夠安全收到款項,完全基於進口方的信用。


總體來說,L/C比D/P(D/P SIGHT)安全;D/P(D/P SIGHT)比D/A 安全。其實最主要是要看我們客人的信用情況、自己的產品質量、市場行情好不好,在實踐中會慢慢有所了解的!

7、誰知道常見的幾種外貿中的付款方式,分別風險是多少。

主要有三種

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
電匯 T/T(Telegraphic Transfer),
付款交單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
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較少。
我們先來介紹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
信用證是目前國際貿易付款方式最常用的一種付款方式,每個做外貿的人早晚都將會接觸到它。對不少人來說,一提起信用證,就會聯想到密密麻麻充滿術語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書。其實信用證可以說是一份由銀行擔保付款的S/C。只要你照著這份合同的事項一一遵照著去做,提供相應的單據給銀行就必須把錢付給你。所以應該說信用證從理論上來說是非常保險的付款方式。信用證一旦開具,他就是真金白銀。也正因為如此,一份可靠的信用證甚至可以作為擔保物,拿到銀行去貸款,為賣方資金周轉提供便利,也就是「信用證打包貸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信用證有的時候也不是那麼保險。原因是信用證中可能會存在很難然你做到的軟條款,造成人為的不符點。
第二種常見交貨方式為電匯 T/T(Telegraphic Transfer)。這種方式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分為前T/T,和後T/T,前T/T就是,合同簽訂後,先付一部分訂金,一般都是30%,生產完畢,通知付款,付清餘款,然後發貨,交付全套單證。不過前T/T比較少見一點,在歐美國家出現的比較多。因為歐美國家的客戶處在信譽很好的環境,他自己也就非常信任別人。最為多見的是後T/T, 收到訂金,安排生產,出貨,客戶收到單證拷貝件後,付餘款;賣家收到餘款後,寄送全套單證。 T/T訂金的比率,是談判和簽訂合同的重要內容。訂金的比率最低應該是夠你把貨發出去,和拖回來。萬一客戶拒付,也就沒有什麼多大損失。 T/T與L/C比較,就是操作非常簡單,靈活性比較大,比如交期吃緊,更改包裝,等等,只要客戶同意,沒有什麼關系。如果是信用證,就相當麻煩,必須的修改信用證,否則造成不符點(discrepancy),客戶就可以拒付。T/T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成本比L/C要低。銀行扣費比較少,一般都是幾十美金。而信用證有時會多達幾百美金。所以有的工廠做T/T報價比L/C要低一點。不過一般而言,信用證如果單證做得好,比T/T要可靠,收款有銀行擔保,憑著信用證,就可以去銀行打包貸款,資金壓力很小。但是銀行信用不好,或者外匯管制很嚴格的國家,信用證風險很大,如印度。 T/T和L/C各有優缺點,T/T和L/C如果結合起來做,那就相當保險,30%T/T, The balance L/C.
另外還有幾種用的比較少的付款方式: D/P 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是跟單托收方式下的一種交付單據的辦法,指出口方的交單是以進口方的付款為條件,即進口方付款後才能向代收銀行領取單據。 分為即期交單(D/P at Sight)指出口方開具即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進口方見票後即須付款,貨款付清時,進口方取得貨運單據。 遠期交單(D/P after sight or after date),指出口方開具遠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經進口方承兌後,於匯票到期日或匯票到期日以前,進口方付款贖單。
D/A 承兌交單(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是在跟單托收方式下,出口方(或代收銀行)向進口方以承兌為條件交付單據的一種辦法。 所謂「承兌」就是匯票付款人(進口方)在代收銀行提示遠期匯票時,對匯票的認可行為。承兌的手續是付款人在匯票上簽署,批註「承兌」字樣及日期,並將匯票退交持有人。不論匯票經過幾度轉讓,付款人於匯票到期日都應憑票付款。 以上除即期交單(D/P at Sight)還可以做,其他的都風險較大(相對L/C 而言),但也存在客戶因市場價格等問題而不付款贖單,如果要做,只能做信譽較好、長期交往的老客戶。 D/P付款(即:付款交單)、D/A付款(即:承兌交單)等付款方式採用得較少。主要由於這兩種付款方式屬於商業信用,即出口公司能否收到貨款,完全取決於進口商的信用。進口商能否按時、按質、按量收到貨物也取決於出口商的信用。對於信用好的進口商,一般不會出現不付貨款的現象,遇到信用差的進口商,常常發生拖欠或拒付貨款現象。因此,這兩種付款方式多用於信譽比較好的進出口商。 D/P分險很大,但是如果和T/T結合起來,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交貨方式。因為有些國家,有些公司喜歡用D/P.那麼打個比方30%T/T in advance, 40% after shipment, the balance D/P。這比做後T/T還要保險

8、外貿付款方式有哪些?對賣家來說風險從低到高怎麼排?

外貿常用的付款方式有三種:
一、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簡稱L/C),種類繁多;
二、匯付,主要包括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簡稱T/T)、信匯(Mail Transfer,簡稱M/T)和票匯(Demand Draft,簡稱D/D)三種。
三、托收(Collection),主要包括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簡稱D/P)和承兌交單(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簡稱D/A)兩種。

D/P是付款交單,我們發貨後准備好我們的議付單據,通過我方銀行交單至客戶方銀行,客戶銀行提示客戶單據已到,客戶付款後銀行交單。

D/A則是承兌交單,也是通過我方銀行交單給客戶銀行,不同的是客人只需承兌我方單據,就可以拿走正本單據,到期後再付款。

T/T是電匯(單據一般是我方直接郵寄給客戶,無需通過銀行),如果我們跟客戶用T/T付款方式,一般的做法是客戶先要給我們30%的預付款,剩餘70%一般保險的方法是,貨裝船後,客人憑我們傳真的提單正本付款,等款到帳後再郵寄整套正本單據給客人。

托收付款D/P,D/A
D/A 承兌交單,核銷退稅,物流貨代D/P和D/A的區別是,D/P必須付款買單,先交錢後交提單,如銀行私自放單,責任在銀行;D/A進口商在匯票上承兌XX天後支付貨款,即可取提單,如逾期不支付貨款,銀行無責任。

D/P 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是跟單托收方式下的一種交付單據的辦法,指出口方的交單是以進口方的付款為條件,即進口方付款後才能向代收銀行領取單據。分為即期交單(D/P Sight)指出口方開具即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進口方見票後即須付款,貨款付清時,進口方取得貨運單據。

遠期交單(D/P after sight or after date),指出口方開具遠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經進口方承兌後,於匯票到期日或匯票到期日以前,進口方付款贖單。

D/A 承兌交單(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是在跟單托收方式下,出口方(或代收銀行)向進口方以承兌為條件交付單據的一種辦法。

所謂「承兌」就是匯票付款人(進口方)在代收銀行提示遠期匯票時,對匯票的認可行為。承兌的手續是付款人在匯票上簽署,批註「承兌」字樣及日期,並將匯票退交持有人。不論匯票經過幾度轉讓,付款人於匯票到期日都應憑票付款。6T)V+y.p5A+c9D)E

以上除即期交單(D/P Sight)還可以做,其他的都風險較大(相對L/C 而言),但也存在客戶因市場價格等問題而不付款贖單,如果要做,只能做信譽較好、長期交往的老客戶。

D/P 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是跟單托收方式下的一種交付單據的辦法,指出口方的交單是以進口方的付款為條件,即進口方付款後才能向代收銀行領取單據。
分為即期交單(D/P at Sight)指出口方開具即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進口方見票後即須付款,貨款付清時,進口方取得貨運單據。
遠期交單(D/P after sight or after date),指出口方開具遠期匯票,由代收行向進口方提示,經進口方承兌後,於匯票到期日或匯票到期日以前,進口方付款贖單。
D/A 承兌交單(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是在跟單托收方式下,出口方(或代收銀行)向進口方以承兌為條件交付單據的一種辦法。
所謂「承兌」就是匯票付款人(進口方)在代收銀行提示遠期匯票時,對匯票的認可行為。承兌的手續是付款人在匯票上簽署,批註「承兌」字樣及日期,並將匯票退交持有人。不論匯票經過幾度轉讓,付款人於匯票到期日都應憑票付款。
以上除即期交單(D/P at Sight)還可以做,其他的都風險較大(相對L/C 而言),但也存在客戶因市場價格等問題而不付款贖單,如果要做,只能做信譽較好、長期交往的老客戶。
D/P付款(即:付款交單)、D/A付款(即:承兌交單)等付款方式採用得較少。主要由於這兩種付款方式屬於商業信用,即出口公司能否收到貨款,完全取 決於進口商的信用。進口商能否按時、按質、按量收到貨物也取決於出口商的信用。對於信用好的進口商,一般不會出現不付貨款的現象,遇到信用差的進口商,常 常發生拖欠或拒付貨款現象。因此,這兩種付款方式多用於信譽比較好的進出口商。
D/P分險很大,但是如果和T/T結合起來,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交貨方式。因為有些國家,有些公司喜歡用D/P.那麼打個比方30%T/T in advance, 40% after shipment, the balance D/P。這比做後T/T還要保險。

O/A:賒帳交易(open account trade,o/a),買賣雙方約定賣方先將貨物交付買方,買方在約定的時間內付款。這屬於貿易信用的付款方式,完全取決於買賣雙方的本身的信用,主要用 於定金,貨款尾數,以及傭金,費用等的支付,所蘊含的收匯風險非常大。是各種結算方式中收匯風險最大的。
電匯T/T付款

T/T(Telegraphic Transfer)電匯,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申請,拍發加押電報\電傳或SWIFT給在另一國家的分行或代理行(即匯入行)指示解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方式.

(1)在T/T方式下,進口商不需向銀行申請開發信用證,有關於信用證部分的流程都可省去。
(2)出口商在辦完報關等手續後,不再採用"押匯"方式向銀行交付單據,而是在"單據列表"頁面中直接將單據送進口商。 0v s/y1L#r&c.W&H
(3)進口商收到單據可直接辦理相關手續,可銷貨收回資金後再付款給進口商。
(4)進口商付款後,銀行才能通知出口商結匯。
TT是電匯,L/C是信用證(可撤消和不可撤消)還可以分遠期和近期.

做TT通常會先打過來一定百分比的訂金,如30%。這樣能幫助企業有一個項目的啟動資金。但是LC的話,收匯通常都在交貨後,已經拿到各方的單證了,備妥後去銀行交單壓匯。

電匯是匯出行應匯款人的申請,拍發加押電報或電傳(Tested Cable/Telex)或者通過SWIFT給國外匯入行,指示其解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結算方式。
電匯以電報、電傳作為結算工具,安全迅速、費用也較高,由於電報電傳的傳遞方向與資金的流向是相同的,因此電匯屬於順匯。

電匯是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種匯款方式,其業務流程是:先由匯款人電匯申請書並交款付費給匯出行,在由匯出行拍加押電報或電傳給匯入行,匯入行給收款人電匯通 知書,收款人接到通知後去銀行兌付,銀行進行解付,解付完畢匯入行發出借記通知書給匯出行,同時匯出行給匯款人電匯回執。

電匯時,由匯款人填寫匯款申請書,並在申請書中註明採用電匯T/T方式。同時,將所匯款項及所需費用交匯出行,取得電匯回執。匯出行接到匯款申請書後,為 防止因申請書中出現的差錯而耽誤或引起匯出資金的意外損失,匯出行應仔細審核申請書,不清楚的地方與匯款人及時聯系。

匯出行辦理電匯時,根據匯款申請書內容以電報或電傳向匯入行發出解付指示。電文內容主要有:匯款金額及幣種、收款人名稱、地址或帳號、匯款人名稱、地址、 附言、頭寸撥付辦法、匯出行名稱或SWIFT地址等。為了使匯入行證實電文內容確實是由匯出行發出的,匯出行在正文前要加列雙方銀行所約定使用的密押 (Testkey)。

匯入行收到電報或電傳後,即核對密押是不是相符,若不符,應立即擬電文向匯出行查詢。若相符,即繕制電匯通知書,通知收款人取款。收款人持通知書一式兩聯 向匯入行取款,並在收款人收據上簽章後,匯入行即憑以解付匯款。實務中,如果收款人在匯入行開有帳戶,匯入行往往不繕制匯款通知書,僅憑電文將款項收入收 款人收戶,然後給收款人一收帳通知單,也不需要收款人簽具收據。最後,匯入行將付訖借記通知書(Debit Advice)寄給匯出行。

電匯中的電報費用由匯款人承擔,銀行對電匯業務一般均當天處理,不佔用郵遞過程的匯款資金,所以,對於金額較大的匯款或通過SWIFT或銀行間的匯劃,多採用電匯方式。

TT,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費用低,現在在世界的外貿付款方式中很流行.
一共有幾種方式吧,
1.100%前TT,這種方式很少見,如果你的客人在下單的時候給你100%TT過來,那麼你走運了.這個客人應該是老客人或者金額比較小才會這么做.
2.100%後TT,這個有一定的風險性,除非是老客人,否則我們就太被動了,隨時都有可能錢貨兩空,付不付款全靠客人的信用.
3.30%前TT(作定金),70%後TT,見提單付本付款,這種是最為常見的.

Letter of Credit:信用證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簡稱L/C)是一種開證銀行根據申請人(進口方)的要求和申請,向受益人(出口方)開立的有一定金額、在一定期限內憑匯票和出口單據,在指 定地點付款的書面保證。信用證是開證行向受益人作出的付款承諾,使受益人有了收款的保障,因此是對受益人有利的支付方式。但是受益人只有在按信用證規定提 供了信用證要求的單據時才能得到款項.因此信用證是銀行的有條件的付款承諾。 信用證分為光票信用證和跟單信用證兩類。跟單信用證是指附有指定單據的信用證,不附任何單據的信用證稱光票信用證。簡單地說,信用證是保證出口商收回貨款 的保證文件。請注意,出口貨物的裝運期限應在信用證的有效期限內進行,信用證交單期限必須不遲於信用證的有效日期內提交。
對外開立信用證一般須經過以下幾個環節:
(1)買賣雙方就交易的商品簽定正式的買賣合同,並在合同中註明使用信用證方式結算;
(2)進口方根據合同規定填寫開證申請書,連同合同副本及「進口付匯備案表」(如需)提交當地外匯指定銀行,同時將信用證項下所須對外支付的資金足額存入銀行的保證金帳戶中,向銀行提出對外開立信用證的申請;
(3)如只能存入部分保證金,不足部分可向銀行申請辦理備用貸款;與銀行簽訂備用貸款合同;
(4)開證行根據申請書的內容,開立正式信用證,並通過合適的國外代理行,將信用證正本通知給出口商,同時將一份信用證副本交給進口方;
(5)銀行根據信用證的金額和期限向開證申請人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信用證雖然是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但它並無統一的格式。不過其主要內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大體包括:
1.對信用證自身的說明:信用證的種類、性質、編號、金額、開證日期、有效期及到期地點、當事人的名稱和地址、使用本信用證的權利可否轉讓等;
2.匯票的出票人、付款人、期限以及出票條款等;
3.貨物的名稱、品質、規格、數量、包裝、運輸標志、單價等;
4.對運輸的要求:裝運期限、裝運港、目的港、運輸方式、運費應否預付,可否分批裝運和中途轉運等;
5. 對單據的要求:單據的種類、名稱、內容和份數等;
6.特殊條款:根據進口國政治經濟貿易情況的變化或每一筆具體業務的需要,可作出不同的規定;
7.開證行對受益人和匯票持有人保證付款的責任文句

銀行保證函L/G
銀行保證函(banker's letter of guarantee),簡寫為L/G),又稱銀行保證書、銀行保函、或簡稱保函,它是指銀行應委託人的申請向受益人開立的一種書面憑證,保證申請人按規定履行合同,否則由銀行負責償付款。

外貿收款
外貿收款事關外貿交易活動的正常運轉,事關外貿資金流暢通的靈活性。有些外貿客戶選用對了,外貿收款的資金非常流暢到位;而有些因為做出合理性的規劃
,外貿交易的貨款遲遲不能迴流,影響自身資金的周轉。有關各種外貿收款方式的利與弊在各大外貿論壇眾說分壇,在這里我只是從我的許多客戶的經歷,來談
談對於小額外貿收款平台的選用方法。
一. 看準目標客戶群體
看準目前客戶群體,選對收款方式是最重要的。例如一些payease客戶的做服飾、手錶、珠寶等外貿行業的外貿客戶主要集中在歐美和中東一些國家,這些國家經
濟發展較為發達,人們整體生活水平較高,思想意識較為前衛,接受新的事物也容易,所以他們一般崇尚快捷、便利、高效、時尚的生活方式。同時他們國家信
用卡發行數量較高,幾乎每人一張含有VISA、或者是Master字樣的國際信用卡。對待這樣的目標客戶群體,一定要選用有利於他們的生活方式,例如信用卡外貿

收款,就是一種目前來說較為流行的支付方式。

二、查看自身交易單額
一般來而言,外貿交易額如果超過1500美金的話,那麼選用電匯T/T、信用證T/C

等收款方式較為適合;如果你的每筆交易額在幾百美金的話,信用卡收款、

paypal、西聯等是你理想的選擇。主要由於信用證成本較高,操作較為麻煩,並

不是一個簡單的外貿商戶所能承受的,而且在整個收款時間方面也相對比較漫長

,不利於回款時間的縮短。同時國外客戶,或者是采購商一般也不會為了幾百美

元的支付,而花費他大量的時間和財力成本。

三.選用自己熟悉的收款方式
外貿收款事關自身的切身利益,如果在這一環節掉以輕心,那在整個外貿交易的

過程當中將是前功盡棄。所以選用自己熟悉的收款方式,來保證外貿收款能夠及

時有效的迴流。在福步論壇上面我們看到許多的由於不熟悉Paypal外貿收款,在

注冊、提現、解凍等方面出現許多的問題,導致延長了外貿收款時間,有些甚至

外貿收款收不到的情況。出現這個原因主要是paypal的條條框框太多,所以如果

有誰知道就感覺成了專家人物。
在選收款平台方式上,我們一般都遵循這樣一個原則「易操作、好收款、低成本

」,而小額收款方面信用卡是一種最為理想的方式,像當當的@@信用卡收款

、阿里巴巴推出的小額收款、敦煌網的在線收款等大型平台推出的信用卡收款服

務,也恰恰說明了小額信用卡收款方面極具有發展潛力。
四.合理分散收款成本
隨著全球經濟的變化,外貿需求環境也跟著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許多中小外貿企

業之前總是靠著大單來生存,而環境的變化帶來訂單量的改變,大訂單改為小訂

單就成了當前企業的面臨的情況,但是許多的企業未能及時有效的改變外貿收款

,直接導致產品價格極也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適當把傳統的收款成本,靈活轉

變、縮減成本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適合小訂單外貿收款方式,如信用卡收款、

paypal收款、西聯收款等方式。我曾接觸過一位做工藝品的外貿客戶,當時我們

聊的時候他告訴我單筆只是幾百美金,然後我問他用什麼收款,他告訴我是用信

用證,出現這樣的選擇實在不該。所以別一味的把收款風險放在同一個菜籃,否

則將會承擔的成本將大大提高。

以上的幾種選擇方式我們可以綜合的運用,每一種收款方式固有各自的優缺點,

只要是符合自身實際的方法,加快外貿收款時間、降低外貿收款成本,最終讓外

貿收款難這個問題不在出現。

9、外貿風險有哪些?該如何規避?

目前,國際貿易的結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即匯款、信用證、托收、保函和保理等。那麼,究竟選擇何種國際結算品種對於成交最有利呢?這主要取決於國際經貿活動的內容、融資需求,風險保障程度以及銀行服務范圍等因素。在這里僅就各種結算方式一些操作上的問題進行分析,供客戶根據自身的要求量體裁衣。

1.匯款

匯款是一種古老的結算方式,今天在外貿活動中仍得到廣泛的運用。「匯款結算」又根據其性質,分為「前T/T」(PAYMENTINADVANCE)和「後T/T」(DEFFERREDPAYMENT)兩種。

所謂「前T/T」,即「預付貨款」,就是賣方在發貨前就已經收到了貨款,然後,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發給買方的一種結算方法。「後T/T」又稱「貨到付款」,就是在簽署合同後,賣方先發貨,買方收到貨物後,再付款的結算方式。

顯而易見,「預付貨款」是一種對於出口商較為有利的結算品種。因為出口商在發貨前就已經收到了貨款,實際上等於得到了進口方的無息貸款,其出口的風險程度已經得到了控制。換言之,出口商已經接受了進口方的「購貨擔保」,從而掌握了出口的主動權。

也可以說,「預付貨款」是一種對進口商較為不利的結算品種,因為(1)貨未到手就付了款,等於向對方提供了無息貸款,造成了利息損失;(2)進口商實際承擔了貿易中的風險,即,出口商可能在收款後,不按時、按量、按質地發貨,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而「後T/T」,即「貨到付款」,則剛好相反,是一種有利於進口商,而不利於出口商的結算方式。所以,「匯款」的交易方式實際上完全處在買、賣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因而,被稱為「商業信用」。當前,在進、出口貿易中,還有一種沿用「國內貿易」的結算辦法(在浙江省的義烏、柯橋等地使用得最為廣泛),即,買賣雙方在簽訂合同以後,由買方先付50%~60%的訂金。工廠先開工生產,等到貨物出運後,再以交付提單為憑據(即,象徵性「交貨」),支付餘下的40%~50%的貨款。

一般而言,這種貿易結算辦法,所付「訂金」數額的多寡,要視買、賣雙方的信任程度而定,有相當的伸縮餘地。如果雙方是「老客戶」,對方所付訂金也可在30%~40%之間。不少出口商甚至允許進口商在收貨、驗貨之後,再支付餘下的貨款。

「分批發貨、分批收匯」,可以降低結匯風險程度。在實務中,是一個可以考慮「規避風險」的結匯模式。

2.托收

國際貿易中「托收結算」方式程序較為簡便,這個「簡便」是相對於信用證結算方式而言,但是其中的風險也是不言而喻的。「跟單托收」(DOCUMENTARYCOLLECTION)的具體做法,是由出口商開立跟單匯票,連同一整套貨運單據交給出口地銀行,委託銀行通過其在國外的代理行,向進口商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

托收又可以根據其性質,分為「D/P即期」和「D/A遠期」兩種。「D/P即期」就是出口國的托收行收到單據,審核無誤後,寄給進口國的代收行,由代收行通知進口商前來付款贖單。因此,「D/P即期」手續較簡單,風險相對也較校「D/A遠期」的具體做法是,托收行將單據寄到對方銀行,進口商前來銀行取單。但是,這次進口商並不需要付款,只是向代收行簽署一個「托收承兌書」,保證到期付款,就可以把代表貨物的單據取走。

因而,「D/A遠期」的風險也是可想而知的。此時,如果進口商取單後不來付款,或者拖延付款,或者少付款,甚至不付款,對此,出口商毫無辦法。因為托收結算方式,進口商是否付款,完全是依據進口商的信譽來完成付款行為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商業信用」,從理論上來說,銀行對此並不承擔責任。

國際貿易中「托收結算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手續迅捷、簡單。在跟單托收中,出口商以控制「貨權」的單據來控制貨物。托收銀行以交付代表「貨物」的單據來代表「交貨」。而銀行的「交單」,又以進口商的「付款」或「承兌」為先決條件。

但是,「托收結算方式」對於出口商來說,就較為不利了。因為賣方能否按時收回貨款,完全取決於進口商的信用。假如進口商因商情變化,到時拒「不付款」或者拒「不承兌」,買方就有可能遲收貨款、收不到貨款的危險。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托收銀行和代收銀行,對此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所謂「商業信用」的風險性也就在這里。特別是當採用「空運交貨」方式時,「托收結算方式」更應謹慎從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做「D/P即期」比選擇做「D/A遠期」較為安全。因為「D/P即期」,一般銀行一定要等買方付了款之後,才交出代表貨物的「單據」,賣方是不會落得「財貨兩空」的境地。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買方未付款,貨運單據仍在銀行,那麼,貨權仍歸賣方,賣方仍可將貨物轉賣給他人或者運回。由此可見,在外貿結匯中,如果使用「匯款」或「托收」結算方式時,同時選擇「續做出口信用保險」,不失為一個規避風險的最佳選擇。

3.信用證--以銀行信用做擔保的信用證結算方式

正因為「匯款」和「托收」結算方式存在著諸多弊病,為了解決買、賣雙方的互不信任問題,「信用證」結算方式也就應運而生了。「信用證結算」是當前國際貿易中,使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結匯方式。它的主要特點是,把原來由進口商履行的「憑單付款」責任,轉由銀行來承擔。即,通常所說的「以銀行信用取代商業信用」。因為,銀行信用更加可靠、更加穩健,而且,銀行的資金也更加雄厚,使得買賣雙方都增加了安全感,從而大大地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因為有了開證行所作的「付款承諾」,進、出口雙方在與他們相關的銀行打交道時,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得到銀行的資金融通。如,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證後,可以做「打包貸款」;交單、議付時,可以做「押匯」等。此一資金融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商人資金周轉的困難,有利於他們的外貿拓展。

有的進口國存在著「外匯管制」,該國的一切進出口業務,都要報請當局批准。但是,如果他們開得出信用證,也就意味著該項貿易已經通過外匯管理部門的批准了。但是,任何一種結算方式都不可能完美無缺,「信用證結算」也不例外,其主要弱點有:

(1)由於信用證結算方式是一種純粹的「單據買賣」行為,只要「單證相符」,開證銀行就一定要付款,進口商也一定要「付款贖單」。因而,進口商有可能得到與信用證規定完全相符的單據,可是並不一定能得到與單據條款完全相符的貨物;

(2)信用證業務中,有可能存在欺詐。無良商人利用信用證的上述特點,進行不法活動。如,提供無貨單據、假冒單據等;

(3)出口商在履行信用證條款時,由於種種原因,造成「單證不符」,導致開證行的拒付;

(4)開證行和進口商可能無理拒付或無力支付;

(5)開證行在開立信用證時,通常向進口商收取一定數目的押金,由於信用證結算的周期較長,該資金被銀行佔用;

(6)信用證的手續過繁、費用過高;

(7)開證行可能在信用證中列出一些「軟條款」,使信用證失去了其「保證付款」的功能等等。雖然信用證結算有以上不足之處,但是,由於信用證結算方式,「銀行承擔了第一性的付款責任」,實際上,已經成為現代國際結算影響最大、應用最廣的結匯方式。今天,各國經貿交往日趨密切,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這些「游戲規則」,而且,還要在貿易風浪中,對「游戲規則」運用「游刃有餘」。


我是做外貿的,希望這些對您有用
09年更是要規避風險,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