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中國對外貿易與產業轉移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中國對外貿易與產業轉移

發布時間: 2020-10-30 15:41:19

1、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外貿行業行業憑借優越的人口紅利,以低成本優勢完成了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在上世紀末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和虛擬經濟盛行時代,中國外貿行業更是在全球引領風騷。

2、產業轉移與產業對接之間的關系?

由於東西部地區產業集群發展的差距,基於產業梯度轉移的西部大開發設想專在目前並沒有取得屬預期的績效。實施產業集群戰略是西部地區走出「產業對接」困境的必然選擇,其意義在於扭轉西部地區 「落後的增長」、彌補地區發展的根基不足、改善招商引資的績效、引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實現區域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的結合等。西部地區要積極、努力地創造條件,改善產業集群發展的「鑽石」結構狀態,培育和提升本地的產業集群。

3、中國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一、對外貿易在一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國際貿易已成為一國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一國國民經濟整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對外貿易在一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1)對外貿易,是一國的對外商品交換。(2)對外貿易對一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各國發展對外關系的紐帶和手段。具體講,對外貿易的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互通有無,調劑餘缺。第二,節約社會勞動,增加生產總量。第三,可以阻止利潤率下降趨勢。第四,是發展對外關系的紐帶和手段。對外貿易是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在一定情況下,對外貿易也可以成為各國進行政治斗爭的重要手段。

4、我國如何迎接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

積極迎接新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

——「第六次產業革命和產業發展問題探討」簡要小結孫明泉

這是一次參與面廣、爭論激烈、備受國內外經濟學界關注的學術爭鳴。在歷時一年之久的討論中,國內數十所著名高校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及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的經濟學人參與了討論,甚至遠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中國學者也投來了稿件。截至今日,我們已從百餘篇來稿中選發了三十組近四十篇,劉國光、肖灼基、劉詩白、胡培兆等老一代經濟學家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熱情關注,認為討論的主題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為探討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路徑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准備;魏傑、呂政、劉世錦、程恩富、黃泰岩等知名中青年經濟學家也通過電話或互聯網等途徑同「第六次產業革命」論題的提出者張其佐博士進行交流和探討;眾多中國經濟學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並實踐著他們的社會責任。

這也是一次討論話題「漸行漸遠」,且備受新聞媒體廣泛關注的學術討論。此次討論的主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深化,在諸多方面交鋒激烈,有印證,有呼應,有補充,有商榷。《新華文摘》曾一次轉載了本次討論的四篇爭鳴文章,《經濟學家》今年第三期用七個版頁介紹了此次討論的部分觀點,《文匯報》「論苑」版、《中國青年報》「思想者」專刊前不久也分別介紹了本刊已發表的相關討論要點,《報刊文摘》等十餘家文摘類報刊對此次討論的學者觀點也及時作了報道。

為何由一個學術觀點偶然引發的討論如此備受注目?此次討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指導意義體現在哪裡?這里僅就本刊已發表的相關文章作一簡要綜述,從中您或許能找到部分答案。

一,歷史經驗和理論研究均表明:新的產業革命和新的核心技術興起之時,也給各個國家提供了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它使後進國家通過發展新的主導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和經濟趕超成為可能。而這正是「第六次產業革命和產業發展問題探討」的深意所在

眾所周知,去年以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字樣頻頻見諸報章,但新聞報道中對為何有此「戰略機遇期」大多語焉不詳。通過這次討論,人們看到,新世紀前二十年的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非常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正逢其時。

戰略機遇期是指基於國際視野的、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主客觀條件都較為成熟、具有大好發展前景,甚至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特定歷史時期。學者們認為,一個歷史時期能否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體上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是該國與周邊國家關系良好,區域國際環境相對穩定,世界主要國家之間沒有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二是國內社會穩定,經濟健康發展,政策有較強的連續性,謀求快速發展成為人們的共識;三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該國具有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也能為一國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四是出現能夠促發生產力跳躍式發展的重大發現與發明,該國能在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中佔有一定的優勢地位。縱觀本次討論,學者們普遍認為,對新世紀的我國發展而言,前三個條件目前已基本具備,第四個條件,即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革命的機遇我們如果也能緊緊抓住,實現跨越式發展就是完全可能的。而這一點,也正是此次討論的重要意義所在。

重大技術突破引發產業變革,進而強勁拉動一國經濟發展,這是一次重要的戰略機遇。問題是,這次機遇是不是遙不可及?我們是否趕上了這樣一次重大機遇?堅信「第六次產業革命已曙光初現」的中國國際經濟學會副會長、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博士,在對世界經濟近二百年的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走勢進行了深入分析後,對此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他指出:從工業革命到現在,世界經濟有規律性的周期變動已有五個長周期,先後發生了以紡織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以鋼鐵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二次產業革命,以石油和重化工及電力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以汽車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和以IT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五次產業革命。每個長周期總是與一次大的產業革命緊密相聯。產業革命是技術革命大規模集中的浪潮。技術革命包括新的關鍵技術和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新產業、新的基礎設施及其新的制度和管理的創新。技術創新和技術革命必然會演變為產業革命,在原有技術創新逐漸衰落時,新的技術創新周期又蘊育並導致新的產業革命,新的經濟周期也就被啟動。他認為,目前,IT產業已由創新階段進入成本競爭階段,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減弱;經濟發展的內在沖動會激勵技術創新,突破性技術及其由此帶來的第六次產業革命即將來臨。他還認為,在21世紀上半葉,最有可能成為主導產業的將是延長人類生命周期的產業,新技術革命的重點領域將是與此密切相關的生物、生命和基因技術(參見本刊2003,1,28《第六次產業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現》)。

正是張其佐博士這一具有原創性和開拓性的觀點引發了此次歷時一年之久的學術討論。在此次討論中,人們對IT技術是否再無力拉動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對未來可能爆發的產業革命劃分為第六次產業革命是否准確,對新技術革命的突破點是生物、生命和基因技術,還是納米技術、新能源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等問題上,有明顯的甚至激烈的意見紛爭。參與討論的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各陳其理。但有幾點是基本達成共識的,這就是:技術創新活動目前已受到了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新的技術革命已曙光初現;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或重大進步都會導致一次大的產業革命和結構調整,從而推動一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大發展和大跨越;新的產業革命和新的核心技術興起之時,也是後進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絕好時機,它給各個國家提供了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使落後國家通過發展新的主導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和經濟趕超成為可能。正因為如此,已曙光初現的新的產業革命,將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一次非常難得的戰略機遇。

學者們認為,光明日報組織的這一討論既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既然新產業革命是後進國家「後來居上」的歷史契機,我們目前的現代化建設,就不僅要關注經濟數字的增長,更要關注經濟數字增長背後的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必須把加速現代化建設與積極推進新科技革命、新產業革命有機地結合起來。人們相信,抓住了新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就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上,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華民族曾經領先了四千五百多年。只是近幾百年我國才明顯落後了。但新中國成立後短短五十多年時間里,「兩彈一星」的發射成功、人工結晶牛胰島素的提取、「神舟五號」的上天、巨型向量計算機的研製、水稻基因圖譜的精確繪制,無疑向世人再一次展示了中國人的實力和智慧。學者們還認為,按照日本、韓國的經驗,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目前正處在一個「趕超期」、「起飛期」、「自主創新期」,只要我們緊緊抓住這一機遇,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夠實現民族復興的宏圖大志。

二,產業革命發生和轉移路徑的歷史考察能給我們哪些啟迪?我們是否有必要也有實力去搶佔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制高點?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選擇,是自主創新為主,是技術引進為主,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討論相持不下的焦點之一

新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是否會不請自來?有學者認為,從歷史上多次產業革命轉移的路徑考察發現,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由島國,向半島國家,再向大陸國家和地區漸次擴張的。在亞洲,先是日本、新加坡等成功崛起,接著是韓國、泰國、中國香港等半島國家和地區經濟騰飛。目前,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所顯示出來的強勁勢頭,正吻合這一發展潮流.應當說中國發展有此機遇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工業化浪潮正在由島國向半島國家,進而向大陸國家和地區「翻滾」的表現。

針對這一「唯象科學」層面上的觀點,有學者立即提出商榷意見,認為,這樣就會把一國經濟的發展鎖定在「地域決定論」和由此帶來的「等待觀望」等認識上,更談不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揮後發優勢去實現一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了。事實上,考察歷史上產業革命轉移路徑的歷程就會發現,產業革命的轉移路徑是多樣化的,地域流變只是表象,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結合,以及經濟技術發展的模式變革才是產業革命決定性轉移的根本路徑。

如何積極迎接新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多數學者認為,在有可能引發新產業革命的生物工程等新技術方面,我們與發達國家的距離並不太大,基本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我們應當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發,搶佔新技術革命的高地。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實施以技術進步為核心的科技戰略創新,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科技創新,在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但也有學者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我國沒必要也沒有實力去和發達國家一爭高下。因為,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想要靠自己的研發取得新技術,在最前沿的技術上和發達國家競爭,成功和失敗的概率頂多和發達國家一樣。但是,發展中國家如何籌措那麼巨大的資金如果發展中國家依靠引進技術,最貴的方式是買專利。根據一些研究,即使是買專利,成本一般只要這項專利技術研發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引進的必然是有商業價值的技術,可以避免自主研發所可能遭遇的99%的失敗。所以,發展中國家以引進技術為主來取得技術創新,成本會遠低於發達國家自己發明技術的成本,取得新技術發明專利的數量雖然比發達國家少,但是技術創新的速度卻可以比發達國家快得多。

有人對此針鋒相對。他們認為,從當前世界市場的競爭來看,一些發達國家正在利用標准化這個武器來壟斷技術、高築技術壁壘。如果說資本主義初期,是以商品輸出、商品壟斷為主要形式,後來又以資本輸出、資本壟斷為主要形式,那麼現在已經轉入到以技術輸出、技術壟斷為主要形式,設法以技術霸權謀取超額利潤。它們決不甘願讓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全面引進先進技術而趕上它們。這就決定了我們沒有主要靠技術引進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客觀條件。

有人則明顯「中庸」,主張「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們認為,在關系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產業技術領域,必須不惜代價,立足於自主研發;在一般技術領域,可以通過技術貿易,引進、消化,從而達到再創造;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要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方面,要把有限的人力、財力集中起來,優先解決那些對工業化發展能產生重大帶動作用的戰略技術;跟蹤世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在那些對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科技領域不斷進行自主創新,盡可能地使自主技術創新與世界科技新趨勢保持同步。

三,產業革命具有擴散和輻射的規律,多數學者認為,我們應積極把握現有產業國際分工重組和擴散轉移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但不同地區應有不同的發展重點,對主導產業的選擇也應有所為有所不為

產業革命具有擴散、輻射、加速效應的規律。積極迎接新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自然也包含著迎接現有產業國際分工重組和產業擴散轉移的機遇。學者們認為,隨著全球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各主要市場「空間—距離—可達性」的提高,各國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經濟社會關系越來越緊密。在這種背景下,全球性的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演進,由單一或多個生產要素的重組、單一或多個產業的轉移,演變為全要素優化組合、多層次產業轉移。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是在第六次產業革命即將到來之際的背景下發生的,它為我國提供了實現跨越式、趕超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

中國如何迎接國際產業轉移和產業重組的機遇?有學者指出,我們應當積極迎接第六次產業革命浪潮的到來,但總體而言,中國的產業變革只能屬於混合型的模式,既要打基礎,補四、五次產業革命的課,積極提升已有的產業,還要在新興產業上有所突破,從而整體推進。只有認清這點,才能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從發展的區域看,台灣、香港、上海、深圳等地,可能要推進第五次和第六次產業革命,中部則要推進第三次和第四次產業革命,西部可能要花大力氣補第一次和第二次產業革命的課。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對研究和開發進行投入,要形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五次產業革命和第六次產業革命的關鍵部分,以在世界產業革命中佔一席之地。

多數學者力主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他們指出,盡管我國的產業結構有相對的完整性和自我配套性,但是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必須參與國際競爭並把產業結構作為國際分工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加之我國產業結構演化的特殊性,主導產業的選拔未必完全遵循從低到高的順序化原則;也未必一下要求主導產業群是一個基於「緊密」的產業關聯關系的群體。主導產業群可以包含多種類型或層次的產業,只要它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簇群即可。在一定時期的發展過程中,也未必要求整個主導產業的發展,可以著力發展其中有重要作用的「子產業」或「片斷」,有所為有所不為。

此次討論之所以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正如有的學者在來稿中所言,這主要和兩個方面的原因有關,一是中國正處於轉軌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有利的機會來推動改革的深入進行;二是中國的繁榮昌盛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強烈願望,中國知識分子為此而進行理論上的探索義不容辭。

此次討論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進行深入探討的重大問題還很多,中國經濟學人任重而道遠。

5、中國對外貿易現狀和前景

國對外開放的現狀及前景

外經貿部外資司副司長 孫鵬

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

很榮幸能夠藉此機會向各位介紹一下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現狀及前景。

對外開放伊始,中國服務業的部分領域即開始引入外資。中美合資的建國飯店,即是我國首批批准設立的3家外商投資企業之一。此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領域日益擴大。目前,中國服務業的絕大多數領域,外國投資者均已不同程度地參與了投資。截至2001年底,以服務業為中心的第三產業累計合同外資額2680億美元,佔全國合同外資總額的35.97%。2001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額外金額114.11億美元,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24.35%。正是由於中國政府積極、合理、有序地引導外商進入中國服務業市場,才促進了中國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下面,我著重介紹一下中國銀行、保險、電信、商業零售以及旅遊等領域吸收外資的一些基本情況及政策。

一、銀行

中國從1982年開始銀行領域吸收外商投資的試點工作。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銀行吸收外資試點城市由原來的13個擴大到24個,1999年又擴大到全國所有中心城市。目前,外國金融機構可以在中國所有城市開設營業性金融機構,投資形式包括:外資銀行分行、獨資或合資銀行,獨資或合資財務公司、合資投資銀行。截止2002年6月底,外商在華設立的營業性外資金融機構(保險除外)共167家,其中分行147家,合資銀行7家,獨資銀行6家,外商投資財務公司7家,代表處233家。1996年12月我國開始允許外資銀行試辦人民幣業務,截至2000年底,經人民銀行批准可以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已達32家,其中上海26家,深圳8家。2001年底國務院頒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主要修改內容是:允許外資銀行不受地域和服務對象的限制,全面開展外匯業務;取消現行人民幣業務市場准入對外資金融機構設定的業務規模數量指標要求;不再要求合資銀行或財務公司中方合營者必須是金融機構;對人民幣業務將按入世承諾的時間和地域逐步放開,直至5年內將全部取消地域和服務對象的限制。

二、保險

1992年,中國開始有條件地開放保險市場,允許外國保險機構在上海試點舉辦保險分公司和合資保險公司。1995年又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廣州。截至2001年底,共有29家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設立了44家營業性機構。最近,加拿大的合資保險公司光大永明和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分別在天津和北京正式開業。外資保險機構在我國主要開展境內外商投資企業財產保險及與此相關的信用險和責任險、外國個人付費人身保險以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等業務。去年底,國務院頒布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於今年2月1日起實施。該條例明確了外商向保險業投資的資格條件、設立程序、業務范圍、法律責任。保險業的進一步開放,將嚴格按照中國在入世服務貿易減讓表中的承諾在入世2-3年內逐步實施。

三、電信

加入WTO前,電信經營業務屬於國家禁止外商投資的領域。入世後,根據中國加入WTO的承諾,電信業開始有步驟、有限制地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並在入世後的5年內逐步放寬地域、外資比例和業務范圍等方面的限制。為此,2001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信息產業部和外經貿部聯合頒布了《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明確了外商投資設立電信企業的條件、程序,並在2002年4月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取消了外商投資於電信運營業的禁令。2002年3月22日,美國AT&T公司和上海市電信公司、上海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我國第一家電信運營企業--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相信中國的電業將在外資的推動下獲得更大的發展。

四、商業零售

1992年國務院決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大連、廣州、青島及5個經濟特區各試辦1-2家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之後又決定在北京和上海共試辦2家合資連鎖商業企業,在內地試辦幾家與台商合資的商業零售企業。1999年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聯合下發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將試點地域擴大到了所有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並對中外方資格條件、中外方股權比例等予以了明確規定,同時國家正式開始了外商投資於批發業的試點。

目前為止,經國家批準的合營商業零售企業共計49家,商業批發企業1家。上述49家企業共設立分店482家,項目總投資29.38億美元,累計注冊資本總額6.03億美元,其中外方累計注冊資本總額5.14億美元。歐美著名的跨國連鎖企業,如沃爾瑪、麥德龍、歐尚、百安居等均已在華投資設店,開展連鎖經營,其中美國沃爾瑪已在華設立了13家分店,德國麥德龍設立了15家分店,法國歐尚設立了4家分店,英國百安居設立了12家分店。

與此同時,國家有關部門正在依法對地方自行批準的277家外商投資商業企業進行清理、整頓。目前,已有近50家完成了整改工作,其它企業的整改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為進一步促進國內商業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推動國內市場建設,按照我國的入世承諾和商業領域利用外資的發展規劃,有關部門正著手重新修定《外商投資商業企業管理暫行辦法》,不久即將公布。新辦法擬將商業領域利用外資工作由試點轉為正常開放,並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條件。

五、外貿

中國政府規定,外商可以在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深圳福田、沙頭角、汕頭、廈門、海口、大連、天津、青島、張家港、外高橋、寧波、福州、廣州等保稅區內成立貿易企業,在保稅區內從事轉口貿易和為保稅區內企業代理生產用的原材料、零配件的進口及產品的出口

1996年9月,外經貿部頒布了《關於設立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試點暫行辦法》,允許在上海浦東和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經營除國家組織統一聯合經營的出口商品和國家實行核定公司經營的1進口商品以外的其它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從而開始了我國外貿領域吸收外商投資的試點。

目前,經批准可以從事外貿進出口業務和部分外貿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外商投資外貿公司

共計批准設立了5家合資外貿公司。近期外經貿部正在修改外商投資設立外貿公司的試點辦法,擬放寬設立條件、取消試點地域和數量限制。有關修改方案現已上報國務院。

2、外商投資性公司

根據外經貿部1995年頒布的《關於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暫行規定》及1999年和2001年頒布的兩個補充規定,在中國境內投資設立的投資性公司可以以代理或經銷的方式銷售其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並可以在境內收購不涉及出口配額、出口許可證管理的商品出口。允許投資性公司購買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系統集成後在國內外銷售,如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系統集成需要,允許其在國內外采購系統集成配套產品,但所購買的系統集成配套產品的價值不應超過系統集成所需全部產品價值的50%。同時,在投資性公司所投資企業投產前或所投資企業新產品投產前,為進行產品市場開發,經批准,可允許投資性公司從其母公司進口少量與所投資企業生產產品相同或相似的非進口配額管理的產品在國內試銷。

3、年出口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生產型企業

根據外經貿部2001年下發的《關於擴大外商投資進出口經營權有關問題的通知》,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生產型企業經批准可以從事非配額許可證管理、非專營商品的收購出口業務,並可以參加自產產品的出口配額招標。據統計,目前,出口額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外商投資企業達2073家,出口總金額為857.82億美元,占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總值(1332.35億美元)的64.4%。

此外,根據現行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外商投資商業企業也可以從事國內產品的采購出口和自營商品的進出口業務;根據《關於擴大外商投資進出口經營權有關問題的通知》,外商投資研發中心可以為進行其研發產品的市場測試進口並銷售少量其母公司生產的高新技術產品。

六、旅遊

1998年以前,中國只允許在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內設立中外合資的旅行社。按此規定,中國政府批准設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旅行社---雲南力天旅遊有限公司。1998年底,外經貿部與國家旅遊局聯合頒布了《中外合資旅行社試點暫行辦法》,進一步擴大了旅行社的對外開放,改變了過去外商只能在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設立合資旅行社的狀況。2002年1月,國務院公布了《旅行社管理條例》,進一步降低了合資旅行社的注冊資本金標准(外商投資旅行社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400萬元),取消了一家外國投資者只能設立一家旅行社的要求。中外雙方只要符合《旅行社管理條例》中規定的條件,即可申請設立合資旅行社,經營入境旅遊業務和國內旅遊業務。與此同時外經貿部也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准備提前在部分地區試點,允許外資設立獨資旅行社。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批准了10家外商投資旅行社。

七、運輸及國際貨運代理

在道路運輸方面,目前中國已批准設立700多家中外合營道路運輸企業。外經貿部與交通部與2001年11月出台了《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管理規定》,對外商投資道路運輸公司(客運與貨運)的設立條件,審批程序等予以了明確規定。

在水路運輸方面,目前中國已批准設立了60多家從事國內沿海和內河運輸的中外合營航運企業,60多家從事國際海運的中外合營航運企業。國務院於2002年底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對外商投資國際海上運輸及其輔助業務做出了原則性規定。

在航空運輸領域,日前國家公布了《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暫行規定》,進一步放寬了外資從事民用航空業的條件。截止2000年,外商在民用航空業投資累計達4.2億美元,共設立企業64家。

在國際貨運代理領域,2001年底,外經貿部公布了《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定》。按此規定,外商可在中國境內設立合營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並按入世承諾三年內允許設立獨資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目前,我國已批准設立了約300多家外商投資國際貨代企業,這些企業在國內其它城市設立了近200家分公司。

八、會計服務

為促進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健康發展,縮小我國會計、審計行業與國際同行的差距,從1992年起,我國開始有條件地允許國際知名的會計公司與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舉辦會計師事務所。目前,我國已經批准設立了9家中外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可在規定的經營范圍內為國內外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此外,我國還允許外國會計師事務所在國內投資設立了6家成員所,4家發展聯系所。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允許獲得我國執業注冊會計師資格的外籍會計師與我國執業注冊會計師設立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並准備制定外商投資會計師事務所的有關規定,明確外商投資會計師事務所的形式、審批程序,規范此領域的外商投資。我們將積極引進國外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進入我國會計服務市場,以促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與國外的接軌。

九、法律服務

目前中國尚不允許外商投資設立律師事務所,但經批准,外國和香港地區的律師事務所可以在國內設立代表處,開展不包括中國法律事務的相關業務。此類代表處現已設立110家。

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務院於2001年頒布了《外國律師事物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按入世承諾取消了原有代表處設立的地域限制和數量限制,允許外國律師事物所在境內設立多個代表機構。

除上述服務領域以外,資產評估、出版、印刷、建築、房地產及物業管理、音像製品、餐飲及娛樂、維修、咨詢、廣告、醫療、教育、租賃、商檢、工程設計等領域均已不同程度地向外商開放,而且凡是對外資准入有限制的領域均已制定相應法規,中國已建立起服務業外資准入的法規體系。由此可見,中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已由過去的個別領域、少數部門發展到了多領域、多部門,基本形成了整體開放的新格局。

十五期間,我們將按照「發展現代服務業,改組改造傳統服務業」的原則,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繼續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服務業的整體對外開放。要把吸收外資與我國服務業的結構調整相結合;要鼓勵並正確引導外商投資從事現代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積極推進旅遊業的對外開放;放寬外商投資會計、法律、管理咨詢、工程咨詢等中介服務的限制;探索並試行吸收外資發展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審慎推進金融、保險、電信、證券的對外開放。開放中,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服務領域外資市場准入的法規體系,使服務業的開放公開、公正地健康發展.

中國的投市場日益受到世界各國和地區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未來的幾年裡,中國服務業更將成為投資者的聚焦點,我們相信,致力於中國服務業的外國投資者必將與中國的服務業獲得共同發展。

這篇文章應該對你有幫助,我是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的網站上。

6、國際產業轉移概念

國際產業轉移是指某些產業從一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等多種方式轉移到另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過程。
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特點
1. 國際產業調整轉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務化方向發展
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轉移的重心。同時,發達國家的金融、保險、房地產、商務服務業等為生產服務的知識密集型新興服務業和發展中國家的商業、酒店業、交通業和通訊業等傳統服務業,成為各自服務業發展的主流。
2. 國際產業間分工、國際產業內分工日益向國際產品內分工延伸,國際產業結構調整轉移日益體現為國際產品內工序環節的調整和轉移
根據工序分工理論,可將價值鏈增值環節劃分為技術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國際產品工序調整和轉移表現為:在全球的價值鏈分工體系中,以發達國家為主體,由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轉移;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在生產環節中由下游生產環節(終端的加工組裝)向上游生產環節(關鍵零部件的生產)轉移。
3. 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日益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兩大主要方向,發展中國傢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然發起向發達國家的逆向產業轉移
《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為9160億美元,其中流向發達國家為5420億美元,占總量的59%,而且90%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南亞、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流入FDI為1650億美元,占總量的18%,其中65%屬於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鋼鐵和石化等製造業,發展中國傢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已然發起向發達國家進行產業轉移。西亞地區流入340億美元,占總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業;非洲為310億美元,占總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為1040億美元,占總量的11.4%,其中製造業占流入FDI的40%,服務業佔35%,農業和採掘業佔25%。
4. 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原有產業的整合升級和國際轉移
跨國公司的技術創新全球化加速了國際間的技術轉移與擴散,促使各國的相對技術優勢發生變化,強化了國際產業的集聚效應,並不斷提升產業結構的高度和虛擬化程度,新的產業不斷出現,並促使原有產業在結構升級中整合、轉移。
5. 跨國證券投資和並購日益成為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的主要方式,服務業外包發展迅猛
證券投資和跨國並購方式日益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別佔全球資本流動的75%和跨國直接投資的60%。服務業外包發展迅猛,聯合國貿發會《2005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服務外包最多的是美國,約佔全球項目外包市場的2/3,歐、日約佔1/3。承接最多的是亞洲,約佔全球外包業務的45%。印度、墨西哥、東歐分別成為亞洲、北美和歐洲的服務業外包承接中心。
6. 發達國家進行調整和轉移的產業領域重點分明
發達國家均根據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在不同產業領域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
中國產業發展的突出特點
當前我國產業發展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為四個不匹配:
1. 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與一、二產業發展升級需求不匹配
我國服務業的發展雖然處於穩步上升態勢,但整體上還與其他新興工業國家存在一定差距,與一、二產業發展升級需求不匹配。同時,從服務業內部增加值構成來看,農林牧漁服務業、郵電通訊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呈逐年上升趨勢;地質勘查和水利服務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金融保險業等呈下降趨勢,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尤為滯後。
2. 我國產業發展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不匹配
從我國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比較來看,依據2005年數據:一是2005年國內可貿易品中(即國內產業結構),初級產品約佔13.7%,工業製成品約佔42.4%,而出口的初級產品在全部出口產品中只佔6.4%,工業製成品佔了93.6%,我國出口產品結構嚴重傾向於工業製成品,且與國內產業結構不對稱;二是在工業製成品內部,我國出口結構嚴重偏向於機械及運輸設備和雜項製品兩類,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占我國出口產品的比重達到46.2%,雜項製品達到25.5%,而這兩類行業在我國國內可貿易品中所佔的比重僅分別為16.9%和3.2%。由此可見,我國國內產業結構與對外貿易結構呈現「兩張皮」現象,說明內外經濟關聯度不緊密。
3. 外資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態勢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戰略和外貿戰略難以匹配
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未來的主導產業,近些年在製造業和GDP中的比重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但是,從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來看,外資企業占較大比重。這樣,國有或內資企業不能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微觀發展主體中居主導地位,如何促使外資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走向與中國對該產業的戰略規劃相匹配必將成為無法迴避的現實難點。同時,外資(尤其是外商獨資企業)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中也佔主體地位。這樣,在高新技術產品的對外貿易中,雖然外資日益以加工貿易方式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該產業中高增值環節轉移到國內甚少,國內工序仍多為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環節,這也難以同我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出口產品質量,走向貿易強國的發展戰略相匹配。
4. 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政策待遇不匹配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將吸引外資作為主要的政績指標之一,由此對外資的超國民優惠政策此起彼伏,大大增加了內資企業的競爭成本,擠佔了內資企業在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以2005年分行業外資工業在我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來看,外資工業的總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平均比重已逾30%,超過平均比重的行業有16個行業,尤其是在6個比重超過50%的行業中,除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屬於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外,其他均屬於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在上述行業中,外資比重如此之大除其自身優勢之外,超國民待遇「居功甚偉」。

7、近年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近年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有:

1、歐盟

中國與歐盟貿易近年來穩步發展。歐盟對中國出口商品主要是工業製成品,其中技術領先的機械、電子產品、運輸車輛、成套設備、核心零部件和精密元器件等在中國市場頗具競爭力。

2、美國

中國與美國貿易有著堅實的發展基礎。中國出口豐富多樣的消費品適應了美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不斷擴大自美國的電子、航空、生物、醫葯、農產品以及服務貿易進口,也滿足了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

3、日本

中國與日本貿易具有地緣相近的有利條件。中日貿易促進了兩國產業的持續合作和進步,也帶動了東亞區域經濟分工與合作的深入發展。

4、東盟

中國與東盟全面實施自由貿易,90%的商品實現零關稅,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東盟雙邊貿易迅速增長。中國與東盟各自有特色和競爭力的商品自由進入對方市場,適應了雙方多方面的需求。

5、韓國

中國與韓國貿易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兩國相互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十分寬廣。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近年來快速增長,帶動了各自優勢產業的強勁發展,顯示了新興經濟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7)中國對外貿易與產業轉移擴展資料

中國對外貿易的相關情況

1、調整國內資本結構

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下,產品優勝劣汰,所以在對外貿易中的優勢產業必然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報酬,形成循環的產業鏈。

2、提高中國的勞動生產總量

世界范圍內的商品流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劑餘缺,節約成本,讓可利用的生產要素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創造更多的社會生產總量,提高國家工業生產的效益,為國內經濟增長提供必不可少的條件。

3、促進國內市場競爭

對外貿易不單單是出口貿易,中國也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產品,這樣的國際市場競爭必然影響到國內市場,給國內相關企業造成壓力,從而促進其改革發展。

4、加強國內各經濟部門聯系

隨著國際貿易范圍的擴大,對外貿易擴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國內圍繞自身優勢產業的上下游產業也被帶動起來,各個產業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最終形成今天中國對外貿易多角度全方位的戰略格局,不再只是單單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來實現對外貿易的。

5、外資引入

國外資本的引入不僅解決了國內資金不足的問題,也帶來了就業的機會,使得勞動力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也讓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在國內落戶,這對於發展中的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8、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是什麼?

改革開放前:

197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為355億元;2017年,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已經達到27.79萬億元,是1978年的782.82倍。其中,進口額由1978年的187.4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5.33萬億元;出口額由1978年的167.6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2.46萬億元。

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人民幣,僅為同期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

改革開放後:

2018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年度全球貿易報告顯示,中國商品貿易出口繼續位居世界第一位,佔全球份額的12.8%,而中國商品貿易進口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位。

與此同時,根據2017年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國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達到1961.5億美元,蟬聯全球第二大投資國地位,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規模的比重首次超過10%。

此外,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新的貨幣籃子,從而獲得國際主要貨幣的地位。

(8)中國對外貿易與產業轉移擴展資料

中國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日益龐大的貿易規模,中國經濟自身的轉型升級同樣對全球經濟與貿易的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基本占據世界第一,按照不變美元價格計算,近幾年的年均貢獻率可達到23.4%。顯然,中國市場已經日益成為全球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8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指出,中國的經濟結構改革對全球貿易增長將產生積極影響。世界貿易組織認為,中國經濟從主要依靠投資向消費的轉型,從長期來看將有助於中國更強勁的可持續經濟增長,從而支持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