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貿前沿 » 貴州對外貿易產品經濟發展情況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貴州對外貿易產品經濟發展情況

發布時間: 2020-10-21 07:01:53

1、我國2005年以來對外貿易發展狀況

(一)對外貿易發展的有利因素

世界經濟的基本面尚好。2004年世界經濟增長5.1%,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高點。目前全球范圍內長期利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公司利潤增長。

美國內需依然強勁,亞洲和拉美經濟快速發展。預計2005年世界經濟將保持4%以上的較高增長水平。

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5%,全年經濟有望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能源、基礎原材料、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總體短缺的格局,將推動進口繼續增加。

國際產業對華轉移進程仍在繼續。一季度中國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34億美元,增長9.5%,表明外商仍然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隨著國際產業轉移的加快,公司內貿易、產業內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跨國公司服務外包的興起,將進一步促進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

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熱情進一步高漲。除了全面放開對外貿易經營權的因素外,今年中國政府出台了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民營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體制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

(二)對外貿易發展的不利因素

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還在發展。今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度突破每桶58美元,目前仍在50美元以上,全年將繼續在高位波動。美國過高的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難以持續,美聯儲有可能在連續7次提高利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息。歐元和日元升值對主要依靠外需拉動的歐元區經濟和日本經濟沖擊較大。

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將削弱中國的出口競爭力。當前,中國煤炭、電力和運輸供求仍然偏緊,國內市場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一季度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6.1%,月環比漲幅逐月擴大。價格上漲出現了從上游產業向下游產業傳導的情況,特別是鋼材價格上漲將對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船舶、集裝箱、家電等產品出口產生較大影響。

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繼續升溫。紡織品貿易一體化是烏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應該享受的權利,但是一些國家仍然試圖對中國紡織品實施新的進口限制措施。美國頻頻以知識產權保護為名對中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國會和一些行業協會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人民幣匯率、紡織品等問題橫加指責。歐盟也可能對中國產品發起新的反傾銷調查。

出口退稅地方分擔壓力更加突出。新的出口退稅機制運行情況總體良好,但出口增長較快的地區財政負擔加重。據測算,今年地方財政負擔的出口退稅將是2004年的3.3倍。為減輕財政壓力,一些地方開始限制出口和出口型外資項目的引進,將對外貿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對外貿易連續3年快速增長形成的較高基數,也將使今年快速增長的難度加大。

綜合以上分析,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環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約因素有所增加,全年進出口增長速度將比2004年有所回落。預計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將超過1.3萬億美元,增長15%左右,其中出口約6820億美元,增長15%左右;進口約6510億美元,增長16%左右。

2、貴州農業生產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據測算,上半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546.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4%,高於上年同期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第二產業增長12.2%,第三產業增長8.9%。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的要求。

綜觀上半年經濟的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農業經濟的平穩增長,為上半年經濟增長貢獻0.5個百分點。

全省農業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在夏糧出現一定程度減產、油菜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通過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效益,農業增加值增長3%,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成果。

第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快速增長,分別為上半年經濟增長直接貢獻4.2和1.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在結構調整、效益提高的基礎上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3.6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是1997年以來同期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輕工業增長10%,重工業增長13.8%,均保持較快增長。煤炭、鐵合金、鋁等產品銷售形勢較好,6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累計為98.6%,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產銷率的提高,為工業經濟效益狀況的明顯改善,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凈利潤總額10.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1.2%。

由於「西電東送」建設力度不減,部分重大建設項目進入投資高峰期,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大幅增長。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48.72億元,同比增長40.4%;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5.96億元,同比增長35.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9.28億元,同比增長41.6%。以「西電東送」為重點的能源建設進度加快。1-6月,全省用於電力的建設投資同比增長42.4%,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高28.2個百分點。

第三,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使第三產業為經濟增長貢獻3.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83億元,同比增長9.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我省雖然未發生非典疫情,但非典對旅遊、航空、鐵路和公路客運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上半年旅遊總收入僅為26.92億元,同比下降32.3%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

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4.08億美元,同比增長30.8%,其中出口2.33億美元,增長13.5%;進口1.75億美元,增長64.2%,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有較大提高。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38.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4%,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工薪收入增加幅度較大。

全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608.2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1元,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農民現金收入增幅下落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上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大部分地區由於糧食等農產品減產,農民出售農產品的收入減少;二是土地徵用補償的收入下降,上半年農民人均土地徵用補償收入同比減少了44.8%。

第四,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金融機構對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11.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56.57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4%和22.7%。財政總支出為119.52元,同比增長11.9%。在財政收入中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銀行貸款增加。6月末,全省各項貸款余額1546.98億元,比年初增加142.81億元。

第五,價格回升,一定程度刺激了經濟的增長。

今年以來,受鮮菜、鮮果、糧油及部分服務項目價格上漲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開始逐月回升。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上升0.1%。由於投資強力拉動,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省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5%。

二、經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要高度重視「非典」的滯後影響

總體上看,「非典」疫情對我省上半年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不明顯,經初步測算,影響GDP增長0.3個百分點左右。但它對我省經濟產生的滯後影響需予以重視,特別是對生產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後期。據省企業調查隊於5月底在全省范圍進行的快速調查,47.5%的企業認為影響時間會持續3個月以上。

(二)高度「三農」問題

一是旱情較重影響了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今年我省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乾旱,受災較重的地區夏糧減產達近3成,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糧食產量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兩年減產,力爭和確保全年糧食的增產,是一個必須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

二是農資價格問題。今年以來,我省農資特別是化肥價格上漲幅度大,至5月底,尿素價格每包同比上漲8元。尿素價格上漲對農作物的增產,農民投入成本的降低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是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問題。由於糧食產量連續兩年減產,我省農民出售農產品減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幅回落。另外,「非典」也給農民收入造成了一定影響。據省農調隊對32個縣勞動力迴流的調查,截止5月15日全省反鄉民工人數30多萬,其中39.3%的民工是因「非典」而返回的。我省民工回鄉人數雖只佔外出民工人數的10%,但在疫區的民工由於企業減產或歇業等原因,收入有所下降。

(三)電力等部分生產要素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近年來,我省電力工業以「西電東送」為契機發展很快,去年末,全省裝機容量達到590萬千瓦,今年以來又有4台新機組共102萬千瓦投產,到五月底,貴州電網裝機容量已接近700萬千瓦。但由於向外輸電大幅上升和省內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雙重壓力,電力生產供不應求的矛盾較為突出。據了解,全省九個市(州、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業用電緊張情況,不少地方仍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供電不足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制約影響較大,要千方百計協調好電力供應緊張的矛盾。

(四)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據對二季度城鎮勞動力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省城鎮調查失業率達7.9%,比上年末上升1.17個百分點,增加失業人口5.3萬人。特別是隨著普通高校擴招後第一屆畢業生就業,再加上歷年沉澱沒有就業的畢業生,總數為3.1萬人左右,使得就業形勢顯得更為嚴峻。

三、對全年經濟的看法

今年下半年隨著國家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位,全省經濟工作力度繼續加大,經濟運行將會出現進一步向好的態勢,經過努力,全年經濟增長9%的預期目標可望實現。

農業方面。農業下半年的形勢若不出現意外,可能好於上半年。大秋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加之端午前降雨量充足,大秋作物基本實現滿栽滿插,烤煙又完成種植合同,如無大的自然災害,農業可望獲得豐收;畜牧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發展。預計今年農業增加值可望實現全年增長目標。

工業方面,隨著水電生產的逐步恢復,特別是下半年還有6到7台新機組投產,電力問題能夠在9月份得到緩解,工業預期目標有望實現。

投資方面,如果在建項目後續資金有保障,新增項目能夠順利推進,正在進行前期准備工作的大中型項目能按計劃開工建設,全年投資建設將會有良好的表現,實現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是可期的。

第三產業方面。上半年非典影響了旅遊、餐飲等部分行業,由於這些行業的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較小,不會對第三產業增速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下半年如果沒有大的調資政策出台,第三產業要實現全年預期目標難度較大。

圍繞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加大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確保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加強水稻、玉米、烤煙、大豆等秋收作物的田間管理,確保農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氣象部門加強適時監測,在目前的降水集中期,各級要注意防治洪澇災害以及水災之後可能出現的伏旱;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二是協調好電力部門與其他工業企業的關系,幫助重點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解決好企業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促進企業效益的改善。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避免盲目生產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隨著非典的控制,要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大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要下大力氣抓好現有工業品市場的鞏固和擴大工作,繼續鞏固和提高工業產銷水平。

三是要抓住貴州未發生非典的機遇,及時啟動旅遊市場,以旅遊業的大發展帶動第三產業的大發展。

3、貴州經濟形勢走向?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據測算,上半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546.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4%,高於上年同期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第二產業增長12.2%,第三產業增長8.9%。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的要求。

綜觀上半年經濟的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農業經濟的平穩增長,為上半年經濟增長貢獻0.5個百分點。

全省農業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在夏糧出現一定程度減產、油菜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通過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效益,農業增加值增長3%,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成果。

第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快速增長,分別為上半年經濟增長直接貢獻4.2和1.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在結構調整、效益提高的基礎上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3.6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是1997年以來同期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輕工業增長10%,重工業增長13.8%,均保持較快增長。煤炭、鐵合金、鋁等產品銷售形勢較好,6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累計為98.6%,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產銷率的提高,為工業經濟效益狀況的明顯改善,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凈利潤總額10.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1.2%。

由於「西電東送」建設力度不減,部分重大建設項目進入投資高峰期,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大幅增長。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48.72億元,同比增長40.4%;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5.96億元,同比增長35.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9.28億元,同比增長41.6%。以「西電東送」為重點的能源建設進度加快。1-6月,全省用於電力的建設投資同比增長42.4%,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高28.2個百分點。

第三,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使第三產業為經濟增長貢獻3.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83億元,同比增長9.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我省雖然未發生非典疫情,但非典對旅遊、航空、鐵路和公路客運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上半年旅遊總收入僅為26.92億元,同比下降32.3%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

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4.08億美元,同比增長30.8%,其中出口2.33億美元,增長13.5%;進口1.75億美元,增長64.2%,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有較大提高。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38.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4%,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工薪收入增加幅度較大。

全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608.2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1元,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農民現金收入增幅下落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上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大部分地區由於糧食等農產品減產,農民出售農產品的收入減少;二是土地徵用補償的收入下降,上半年農民人均土地徵用補償收入同比減少了44.8%。

第四,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金融機構對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11.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56.57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4%和22.7%。財政總支出為119.52元,同比增長11.9%。在財政收入中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銀行貸款增加。6月末,全省各項貸款余額1546.98億元,比年初增加142.81億元。

第五,價格回升,一定程度刺激了經濟的增長。

今年以來,受鮮菜、鮮果、糧油及部分服務項目價格上漲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開始逐月回升。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上升0.1%。由於投資強力拉動,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省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5%。

二、經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要高度重視「非典」的滯後影響

總體上看,「非典」疫情對我省上半年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不明顯,經初步測算,影響GDP增長0.3個百分點左右。但它對我省經濟產生的滯後影響需予以重視,特別是對生產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後期。據省企業調查隊於5月底在全省范圍進行的快速調查,47.5%的企業認為影響時間會持續3個月以上。

(二)高度「三農」問題

一是旱情較重影響了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今年我省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乾旱,受災較重的地區夏糧減產達近3成,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糧食產量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兩年減產,力爭和確保全年糧食的增產,是一個必須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

二是農資價格問題。今年以來,我省農資特別是化肥價格上漲幅度大,至5月底,尿素價格每包同比上漲8元。尿素價格上漲對農作物的增產,農民投入成本的降低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是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問題。由於糧食產量連續兩年減產,我省農民出售農產品減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幅回落。另外,「非典」也給農民收入造成了一定影響。據省農調隊對32個縣勞動力迴流的調查,截止5月15日全省反鄉民工人數30多萬,其中39.3%的民工是因「非典」而返回的。我省民工回鄉人數雖只佔外出民工人數的10%,但在疫區的民工由於企業減產或歇業等原因,收入有所下降。

(三)電力等部分生產要素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近年來,我省電力工業以「西電東送」為契機發展很快,去年末,全省裝機容量達到590萬千瓦,今年以來又有4台新機組共102萬千瓦投產,到五月底,貴州電網裝機容量已接近700萬千瓦。但由於向外輸電大幅上升和省內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雙重壓力,電力生產供不應求的矛盾較為突出。據了解,全省九個市(州、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業用電緊張情況,不少地方仍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供電不足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制約影響較大,要千方百計協調好電力供應緊張的矛盾。

(四)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據對二季度城鎮勞動力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省城鎮調查失業率達7.9%,比上年末上升1.17個百分點,增加失業人口5.3萬人。特別是隨著普通高校擴招後第一屆畢業生就業,再加上歷年沉澱沒有就業的畢業生,總數為3.1萬人左右,使得就業形勢顯得更為嚴峻。

三、對全年經濟的看法

今年下半年隨著國家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位,全省經濟工作力度繼續加大,經濟運行將會出現進一步向好的態勢,經過努力,全年經濟增長9%的預期目標可望實現。

農業方面。農業下半年的形勢若不出現意外,可能好於上半年。大秋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加之端午前降雨量充足,大秋作物基本實現滿栽滿插,烤煙又完成種植合同,如無大的自然災害,農業可望獲得豐收;畜牧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發展。預計今年農業增加值可望實現全年增長目標。

工業方面,隨著水電生產的逐步恢復,特別是下半年還有6到7台新機組投產,電力問題能夠在9月份得到緩解,工業預期目標有望實現。

投資方面,如果在建項目後續資金有保障,新增項目能夠順利推進,正在進行前期准備工作的大中型項目能按計劃開工建設,全年投資建設將會有良好的表現,實現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是可期的。

第三產業方面。上半年非典影響了旅遊、餐飲等部分行業,由於這些行業的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較小,不會對第三產業增速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下半年如果沒有大的調資政策出台,第三產業要實現全年預期目標難度較大。

圍繞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加大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確保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加強水稻、玉米、烤煙、大豆等秋收作物的田間管理,確保農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氣象部門加強適時監測,在目前的降水集中期,各級要注意防治洪澇災害以及水災之後可能出現的伏旱;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二是協調好電力部門與其他工業企業的關系,幫助重點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解決好企業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促進企業效益的改善。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避免盲目生產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隨著非典的控制,要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大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要下大力氣抓好現有工業品市場的鞏固和擴大工作,繼續鞏固和提高工業產銷水平。

三是要抓住貴州未發生非典的機遇,及時啟動旅遊市場,以旅遊業的大發展帶動第三產業的大發展。

4、貴州近兩年的經濟狀況如何

貴州經濟較落後,不過現在發展的很快。來貴州做服裝生意批發能做活,貴州的消費能力還是可以的。人多的地方,貴州三大城市貴陽,遵義六盤水這幾個地方各項指數都排在省里前列。其他的興義的城市人口也很多消費能力也不錯,交通也很好。貴州省主要城市城區人口(2011年底)貴陽220萬 遵義80萬 六盤水60萬 興義40萬 凱里35萬 安順35萬 都勻30萬 銅仁25萬 畢節25萬 這是城區常住人口哦

5、貴州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如何?

貴陽城市經濟圈及安順市——加快打造以煙草、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磷化工、鋁工業、現代中葯、特色食品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都市型經濟中心區和產業集聚區;統籌規劃、科學定位,推動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加強工業園區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環境綜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環保設施與園區其他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建設發展總部經濟,促進金陽新區開發開放。
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黔西南州——圍繞能礦資源開發,加快發展能源、以煤化工為主導的優勢原材料等優勢產業,重點建設一批電力、煤及煤化工、黃金等工業項目和循環經濟生態型工業示範基地。
遵義市——加強與成渝經濟圈、貴陽城市經濟圈的聯合與合作,重點做大做強名優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機械電子、家用電器和竹紙一體化等優勢產業。
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地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加快發展特色食品、民族葯業、林紙一體化、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綠色產業和水電、特色礦產資源加工。

6、貴州經濟發展怎麼樣?

第一部分 貴州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施開發帶動戰略,使貴州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增長幅度基本上保持在9%左右,全省生產總值(註:國家統計局規定,自2004年開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改稱「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46.62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1344.31億元,增長28.8倍。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56.16元增加到2003年的3600元,增長23倍多。從縱向比較,貴州經濟發展快速,成績很大。從橫向比,我省與周邊省市及鄰國還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奮發努力。第一,以2003年為例,貴州除人口總數居第15位外,其餘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等主要經濟指標仍居全國掛末地位。第二,由於貴州區位偏離對外開放前沿地帶,長期飽受對外開放區位劣勢之苦,至今仍是我國西部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第三,近年來經濟增長幅度雖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但好些主要經濟指標越來越落後。第四,在全國31個省(區、市)新經濟「座次」排序中也位居滯後地位,但比人均生產總值排序前進4位,表明只要政策措施得當,還會給落後的貴州帶來新的希望。其次,將貴州與東盟10國進行比較,貴州經濟發展水平遠低於東盟的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尼,與越南不相上下,比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略高。第二部分 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迫在眉睫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貴州是我國經濟技術落後的內陸近海省份之一,資金和技術缺口尤為突出。為了加速貴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更需要大力發展外貿,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以及擴大多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我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力度不夠,以開放帶動經濟發展的力度不大。應當看到,貴州經濟的較快發展主要是內需主導型經濟的發展。由於受制於內需主導型經濟弊端諸多因素的制約,經濟開放度低,致使貴州經濟的地區競爭力與企業競爭力弱這里,以2003年為例分析貴州經濟開放度。經濟開放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即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程度。為近年來一些歐美學者和國際經濟組織的專家所提出。測量這一指標的要素主要是市場准入。在國家對關稅與非關稅措施,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貿易壁壘等政策統一實施的情況下,分析考察經濟開放度的指標體系主要有貿易開放度、資本開放度和服務開放度等3個重要指標。(一)貿易開放度(即對外貿易依存度)貿易開放度指一國(或一個省區)在一定時期的對外貿易總額與其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率。貴州2003年的貿易開放度為6.03%,同期全國的貿易開放度為60.27%。按照國際劃分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是開放經濟的起碼標准,貿易開放度大於10%者為開放經濟,小於10%為封閉經濟的話,貴州至今乃屬封閉經濟。在改革開放已達20多年的今天,我們把它叫做內需主導型經濟為好。貴州貿易開放度很低,表明對外貿易在貴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小,地位低、尚未將對外貿易作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開放帶動戰略尚未落到實處。我們用定量方法,計算出2003年貴州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2.13%,進口對GDP的貢獻率為1.53%,僅相當於全國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對GDP貢獻率的15%(二)資本開放度資本開放度,一般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利用外資總額占其GDP的比率。2003年全國實際利用外資535億美元,同期貴州僅為0.56億美元,約佔全國利用外資的0.1%。全國資本開放度為3.8%,貴州為0.34%,約相當於全國的1/10。從開放經濟學的定量方面進行分析,貴州利用外資的業績指數很小,其作用不很明顯。一個省(區、市)利用外資的業績指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該省(區、市)利用外資的流入量佔全國外資流入量之比除以該省(區、市)GDP佔全國GDP總量的比例。如果指數值等於1,表明該省(區、市)利用外資的比例與其佔全國GDP的比例相當;指數大於1,表示該省(區、市)利用外資高於其GDP規模,業績大;反之,業績小。根據上述利用外資業績指數含義,得出利用外資業績指數公式:式中:K為利用外資業績指數; fdi為該省(區、市)利用外資流入量; FDI為全國外資流入量; gdp為該省區的生產總值; GDP為全國GDP總量。據以上公式計算,貴州在1995年的業績指數為0.140,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列23位;1998年貴州業績指數為0.089排列28位;2003年貴州業績指數為0.053,排列第29位。可見,貴州利用外資的業績指數接連下降,確實值得認真反思!為了分析研究貴州利用外資的前景,我們引入了利用外資潛力指數這個開放經濟學的定量分析指標。所謂利用外資的潛力指數是指一個省(區、市)未來吸引外資的競爭力和潛力。這里選擇7個變數作為評價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標,它們是:人均GDP,過去10年GDP增長率,出口依存度,每千人擁有電話數,人均電力消費量,研究和發展佔GDP的比例,受高等教育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通過計算,得出1995年貴州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為0.062,在全國排名29位,2003年為0.050,在全國排名31位。貴州在我們繪制的全國務省(區、市)利用外資業績和潛力指數分布圖中屬於落後省份。貴州不可能對所有行業和項目的投資都具有相同的吸引力,應該找准貴州在利用外資中的比較優勢,積極吸引適合貴州投資環境的外資,才能提高自己利用外資的業績和引進外資的潛力。(三)服務開放度一般以反映國際化水平指標較高的國際旅遊服務外匯收入占其GDP的比率表示。它指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占其GDP的比率。由於2003年遭受非典的嚴重影響,不能反映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客觀現實,特選擇2002年的指標來分析我國和貴州旅遊業的開放度。2002年全國實現國際旅遊對外匯收入203.85億美元,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為1.65%。同期貴州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795億美元,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為0.59%,即僅相當於全國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的1/3。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名28位。為了對貴州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進行定量分析,我們引入了開放經濟學的國際旅遊服務率和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業績指數兩個指標。所謂國際旅遊服務率,是指一定時期,一國或地區從事國際旅遊職工人數同接待國際旅遊者人數之比率。由於資料可獲得性的限制,一般採用國際旅遊接待率和人均創匯額這兩個指標進行定量分析。以2002年為例,計算出全國的國際旅遊服務接待率為413%,即每位職工接待外國旅遊者4人以上,人均創匯22.9萬美元。同期,貴州國際旅遊接待率為315%,即每位職工僅接待3人,人均創匯只有10.98萬美元。一個省(區、市)國際旅遊外匯收入的業績指數,指在一定時期內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佔全國國際旅遊外匯收入的比率除以該省(區、市)的GDP佔全國GDP總量的比率。指數大於1,表示該省(區、市)收入了相對於其GDP規模更多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其業績優秀;反之,其業績差。我們據此,分別計算出1998年和2002年兩個不同時期全國各省(區、市)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業績指數。貴州業績指數1998年為0.358,排名15位,2002年為0.1739,排名下降到22位,說明貴州雖擁有一定的旅遊資源比較優勢,但由於投入不足,經營管理不力等原因,致使旅遊競爭力越來越低下。通過上述經濟開放度三個主要指標的定量與定性深入分析研究,說明貴州經濟開放度很低。開放經濟學(Economics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認為,貿易開放度必須大於10%以上(2003年貴州只有6.03%,經修正調整後低於2%),資本開放度和服務開放度都必須大於1%(貴州2003的資本開放度為0.3%,2002年服務開放度只有0.55%),才算開放經濟。可見,貴州至今還算不了開放經濟,而屬封閉經濟范疇,在我國經濟正融入世界經濟的今天,我們還是叫其為內需主導型經濟為好。所謂內需主導型經濟,是指經濟活動和各類企業的建立都是為了滿足國內,特別是本省各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幾乎沒有或很少考慮產品面向國際市場,通過國際交換實現價值增值等問題。因此,貴州經濟的地區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都弱,產品難以進入國際市場和參與國際競爭。因此,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第三部分 對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建議一、全省上下要提高對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全面、准確地理解省委和省政府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總體部署,並將其落到實處。二、提高貴州經濟開放度是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關鍵和具體內容。1.提高貿易開放度,就是要擴大對外貿易規模,使外貿總額占貴州GDP的比率達20%以上(相當於修正調整後的10%以上)。2.提高資本開放度,就是要大力引進外資,使利用外資總額占其GDP的比率達1%以上。3.提高服務開放度,就是要加快國際旅遊服務業等的發展,使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占貴州GDP的比率達1%以上。三、認真分析入世後的新形勢、熟練利用WTO的原則,規章、例外條款和保障機制,將入世後的機遇變為現實,化解風險,應對挑戰。四、抓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給貴州帶來的發展機遇,將其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突破口。五、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統籌國內、省內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全面理解對外開放政策的含義,認真貫徹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總體部署和對外開放的三個層次。六、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已從2004年1月1日開始實施,要認真研究它給貴州帶來的發展機遇與沖擊,積極探尋應對措施。七、全面貫徹落實2004年3月11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和2003年8月《貴州省政府關於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實施意見》。八、政府應盡快出台相關政策,支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開展跨國經營活動。九、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升產業層次,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十、大力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涉外人才,為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提供人才支撐。

7、貴州經濟、文化的主要特點及發展潛力。

近幾年貴州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提高。工業持續快速健康增長。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貴州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實施開發帶動戰略,使貴州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增長幅度基本上保持在9%左右,全省生產總值(註:國家統計局規定,自2004年開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改稱「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46.62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1344.31億元,增長28.8倍。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156.16元增加到2003年的3600元,增長23倍多。從縱向比較,貴州經濟發展快速,成績很大。從橫向比,我省與周邊省市及鄰國還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奮發努力。第一,以2003年為例,貴州除人口總數居第15位外,其餘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等主要經濟指標仍居全國掛末地位。第二,由於貴州區位偏離對外開放前沿地帶,長期飽受對外開放區位劣勢之苦,至今仍是我國西部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第三,近年來經濟增長幅度雖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但好些主要經濟指標越來越落後。第四,在全國31個省(區、市)新經濟「座次」排序中也位居滯後地位,但比人均生產總值排序前進4位,表明只要政策措施得當,還會給落後的貴州帶來新的希望。其次,將貴州與東盟10國進行比較,貴州經濟發展水平遠低於東盟的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尼,與越南不相上下,比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略高。第二部分 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迫在眉睫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貴州是我國經濟技術落後的內陸近海省份之一,資金和技術缺口尤為突出。為了加速貴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更需要大力發展外貿,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以及擴大多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我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力度不夠,以開放帶動經濟發展的力度不大。應當看到,貴州經濟的較快發展主要是內需主導型經濟的發展。由於受制於內需主導型經濟弊端諸多因素的制約,經濟開放度低,致使貴州經濟的地區競爭力與企業競爭力弱這里,以2003年為例分析貴州經濟開放度。經濟開放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即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的程度。為近年來一些歐美學者和國際經濟組織的專家所提出。測量這一指標的要素主要是市場准入。在國家對關稅與非關稅措施,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貿易壁壘等政策統一實施的情況下,分析考察經濟開放度的指標體系主要有貿易開放度、資本開放度和服務開放度等3個重要指標。(一)貿易開放度(即對外貿易依存度)貿易開放度指一國(或一個省區)在一定時期的對外貿易總額與其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率。貴州2003年的貿易開放度為6.03%,同期全國的貿易開放度為60.27%。按照國際劃分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是開放經濟的起碼標准,貿易開放度大於10%者為開放經濟,小於10%為封閉經濟的話,貴州至今乃屬封閉經濟。在改革開放已達20多年的今天,我們把它叫做內需主導型經濟為好。貴州貿易開放度很低,表明對外貿易在貴州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小,地位低、尚未將對外貿易作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開放帶動戰略尚未落到實處。我們用定量方法,計算出2003年貴州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2.13%,進口對GDP的貢獻率為1.53%,僅相當於全國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對GDP貢獻率的15%(二)資本開放度資本開放度,一般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利用外資總額占其GDP的比率。2003年全國實際利用外資535億美元,同期貴州僅為0.56億美元,約佔全國利用外資的0.1%。全國資本開放度為3.8%,貴州為0.34%,約相當於全國的1/10。從開放經濟學的定量方面進行分析,貴州利用外資的業績指數很小,其作用不很明顯。一個省(區、市)利用外資的業績指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該省(區、市)利用外資的流入量佔全國外資流入量之比除以該省(區、市)GDP佔全國GDP總量的比例。如果指數值等於1,表明該省(區、市)利用外資的比例與其佔全國GDP的比例相當;指數大於1,表示該省(區、市)利用外資高於其GDP規模,業績大;反之,業績小。根據上述利用外資業績指數含義,得出利用外資業績指數公式:式中:K為利用外資業績指數; fdi為該省(區、市)利用外資流入量; FDI為全國外資流入量; gdp為該省區的生產總值; GDP為全國GDP總量。據以上公式計算,貴州在1995年的業績指數為0.140,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列23位;1998年貴州業績指數為0.089排列28位;2003年貴州業績指數為0.053,排列第29位。可見,貴州利用外資的業績指數接連下降,確實值得認真反思!為了分析研究貴州利用外資的前景,我們引入了利用外資潛力指數這個開放經濟學的定量分析指標。所謂利用外資的潛力指數是指一個省(區、市)未來吸引外資的競爭力和潛力。這里選擇7個變數作為評價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標,它們是:人均GDP,過去10年GDP增長率,出口依存度,每千人擁有電話數,人均電力消費量,研究和發展佔GDP的比例,受高等教育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通過計算,得出1995年貴州吸引外資的潛力指數為0.062,在全國排名29位,2003年為0.050,在全國排名31位。貴州在我們繪制的全國務省(區、市)利用外資業績和潛力指數分布圖中屬於落後省份。貴州不可能對所有行業和項目的投資都具有相同的吸引力,應該找准貴州在利用外資中的比較優勢,積極吸引適合貴州投資環境的外資,才能提高自己利用外資的業績和引進外資的潛力。(三)服務開放度一般以反映國際化水平指標較高的國際旅遊服務外匯收入占其GDP的比率表示。它指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占其GDP的比率。由於2003年遭受非典的嚴重影響,不能反映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客觀現實,特選擇2002年的指標來分析我國和貴州旅遊業的開放度。2002年全國實現國際旅遊對外匯收入203.85億美元,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為1.65%。同期貴州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795億美元,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為0.59%,即僅相當於全國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的1/3。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名28位。為了對貴州國際旅遊,服務開放度進行定量分析,我們引入了開放經濟學的國際旅遊服務率和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業績指數兩個指標。所謂國際旅遊服務率,是指一定時期,一國或地區從事國際旅遊職工人數同接待國際旅遊者人數之比率。由於資料可獲得性的限制,一般採用國際旅遊接待率和人均創匯額這兩個指標進行定量分析。以2002年為例,計算出全國的國際旅遊服務接待率為413%,即每位職工接待外國旅遊者4人以上,人均創匯22.9萬美元。同期,貴州國際旅遊接待率為315%,即每位職工僅接待3人,人均創匯只有10.98萬美元。一個省(區、市)國際旅遊外匯收入的業績指數,指在一定時期內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佔全國國際旅遊外匯收入的比率除以該省(區、市)的GDP佔全國GDP總量的比率。指數大於1,表示該省(區、市)收入了相對於其GDP規模更多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其業績優秀;反之,其業績差。我們據此,分別計算出1998年和2002年兩個不同時期全國各省(區、市)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業績指數。貴州業績指數1998年為0.358,排名15位,2002年為0.1739,排名下降到22位,說明貴州雖擁有一定的旅遊資源比較優勢,但由於投入不足,經營管理不力等原因,致使旅遊競爭力越來越低下。通過上述經濟開放度三個主要指標的定量與定性深入分析研究,說明貴州經濟開放度很低。開放經濟學(Economics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認為,貿易開放度必須大於10%以上(2003年貴州只有6.03%,經修正調整後低於2%),資本開放度和服務開放度都必須大於1%(貴州2003的資本開放度為0.3%,2002年服務開放度只有0.55%),才算開放經濟。可見,貴州至今還算不了開放經濟,而屬封閉經濟范疇,在我國經濟正融入世界經濟的今天,我們還是叫其為內需主導型經濟為好。所謂內需主導型經濟,是指經濟活動和各類企業的建立都是為了滿足國內,特別是本省各族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幾乎沒有或很少考慮產品面向國際市場,通過國際交換實現價值增值等問題。因此,貴州經濟的地區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都弱,產品難以進入國際市場和參與國際競爭。因此,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第三部分 對貴州省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建議一、全省上下要提高對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全面、准確地理解省委和省政府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總體部署,並將其落到實處。二、提高貴州經濟開放度是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關鍵和具體內容。1.提高貿易開放度,就是要擴大對外貿易規模,使外貿總額占貴州GDP的比率達20%以上(相當於修正調整後的10%以上)。2.提高資本開放度,就是要大力引進外資,使利用外資總額占其GDP的比率達1%以上。3.提高服務開放度,就是要加快國際旅遊服務業等的發展,使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占貴州GDP的比率達1%以上。三、認真分析入世後的新形勢、熟練利用WTO的原則,規章、例外條款和保障機制,將入世後的機遇變為現實,化解風險,應對挑戰。四、抓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給貴州帶來的發展機遇,將其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突破口。五、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統籌國內、省內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全面理解對外開放政策的含義,認真貫徹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總體部署和對外開放的三個層次。六、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已從2004年1月1日開始實施,要認真研究它給貴州帶來的發展機遇與沖擊,積極探尋應對措施。七、全面貫徹落實2004年3月11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和2003年8月《貴州省政府關於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實施意見》。八、政府應盡快出台相關政策,支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開展跨國經營活動。九、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升產業層次,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十、大力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涉外人才,為進一步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提供人才支撐。 貴州的發展潛力主要在貴州煤化工產業,旅遊業等服務型行業,

8、尋求貴州省經濟發展報告。(內容最好齊全)

「十五」發展情況和2005年工作情況

及2006年工作安排

貴州省中小企業局

貴州省非公有制經濟辦公室

「十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把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使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迎來了歷史上發展的最好時期。在國家大力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指引下,貴州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全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不斷增強,企業規模逐步擴大,經濟運行的質量明顯提高,從而使貴州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在「十五」期間保持了協調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十五」貴州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

(一)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明顯上升。

2005年1—11月,我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4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4%;實現工業增加值310.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的63%和62%;中小企業實現銷售總額654.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工業總產值28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7億元,分別佔全省全部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的19.4%和9.7%。在全省新增就業崗位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繁榮市場和擴大就業的生力軍,是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行業分布不斷拓展,結構不斷優化。

至2005年三季度止,全省工商注冊企業總戶數已達93632戶,個體工商戶47.71萬戶,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7%和10.2%;我省符合企業新劃型標準的大型企業僅有23戶,中小企業佔99.98%以上,涵蓋了一產、二產、三產業,在行業分布上,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由製造、建築、運輸、商貿和服務業等領域為主,開始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重化工等領域拓展。一方面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嚴重虧損,不適應市場競爭的國有中小企業退出市場,而一些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利用自身優勢,採取改制、重組、聯合、「退二進三」、兼並、租賃、承包經營、託管、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積極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的改革重組,推進了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並向多元投資主體的公司制企業發展,促進了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在規模結構上正在從以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為主,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企業、大集團靠攏。同時,隨著貴州省優惠政策的實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一批省外、境外、國外企業落戶貴州,有力地推進了貴州省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三)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龍頭企業迅速崛起。

隨著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資本積累的增加和發展機制的不斷完善,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實力進一步增強。2004年,全省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達661戶,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31.04%,成為制葯、食品、礦產品加工、房地產、商貿超市等新興產業的主體,並形成了神奇集團、益佰制葯、老乾媽、北京華聯、星力百貨、大昌隆、市西路小商品市場、遵義苟家井市場、三橋綜合批發市場等一批主業突出、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非公有制企業。其中西洋肥業、神奇集團、益佰制葯年銷售額都已超過10億元,西洋肥業銷售額達13.5億元,進入全省23家大型企業行列;益佰制葯成為省內首家上市的非公有制企業;老乾媽公司納稅額達到7800多萬元;紅華家電營業額超過5億元,並把經營業務拓展到了鄰近省區。

(四)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區域特色初步形成,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

我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已逐步形成一批以專業化、規模經營為特徵的具有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如貴陽的制葯業、遵義的辣椒、仁懷的白酒業、赤水的竹業、余慶的苦丁茶、湄潭的米、福泉和開陽的磷化工、六盤水的煤及煤化工、銅仁地區的電解錳等。全省3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非公有制企業已成為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的中堅力量。如「老乾媽」公司的辣椒製品,其生產原料每年就帶動了20萬農戶增收;信邦制葯公司的中葯材基地建設,帶動了羅甸、施秉等縣的農民致富;「牛來香」公司生產牛肉製品,帶動了1萬多農戶養牛致富;遵義縣蝦子辣椒市場2003年交易達5萬多噸,交易額3.5億元,帶動了周邊10多個縣的農民致富;貴陽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2003年交易量達10多億公斤、交易額13億多元,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五)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我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首先是在企業戰略發展規劃方面具有了科學性,合理地確定企業定位、產品定位、市場定位,從整體策劃上提高了戰略眼光;其次是企業發展貼近了貴州經濟發展主線,產業選擇、產品選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貴州特色經濟發展方向,確定了迅速將貴州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產業發展模式;再就是企業更加註重技術進步,通過採用高新技術及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大了高新技術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比例;還有一點就是企業的市場意識大大提高,很多企業都充分認識到:必須從企業質量、技術管理、信息化技術採用、營銷策略制定、人才引進及培訓、企業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等方面作出努力,才能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

二、2005年貴州省中小企業局主要工作情況

2005年,省中小企業局(省非公辦)按照工作職責,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經濟工作方針,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指導下,以創造公平發展環境和促進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重點,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支持、引導和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一)全面宣傳貫徹國家方針政策,認真部署各項工作。

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推進全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省中小企業局(省非公辦)還分別召開了「全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工作會議」「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工作座談會」「全省典當行業工作會」和「全省擔保行業工作會」,統一部署各項工作;並通過電視台和在《貴州日報》開辟專版等,邀請省領導和組織各有關部門、單位、企業廣泛宣傳,為我省加快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二)以優化發展環境和完善服務體系為重點,研究制定有利於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

組成《貴州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起草小組,完成了省人大的立法調研。為貫徹落實國務院3號文,按省政府要求和省經貿委黨組的指示,組成調研工作小組,通過實地考察、召開多種形式座談會、發函徵求意見稿等形式,完成《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送審稿)》,已於10月26日報省政府審議批准。

(三)加大了對我省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服務體系建設等,扶持了一批優勢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2005年,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實施,共拉動投資13.97億元,共計安排項目104項,其中,貼息36個項目758萬元,補助68個項目1242萬元。為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制定了《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005年項目申請指南》。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10項,安排資金630萬元。另外,組織了500萬元額度技改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共計26個項目。初步建立了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庫,第一批有500多個項目入庫,為項目跟蹤、項目服務創造了基礎條件。

(四)建立和完善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005年2月初,開通了「中國中小企業貴州信息網」,為全省中小企業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點擊率已超過了25萬次。配合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啟動「貴州省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對各類人員進行有關宏觀經濟政策、企業經營管理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舉辦24期培訓班,共培訓3224人。指導幫助各地因地制宜建設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已建立13個縣級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服務中心。聯系、指導中介組織為非公有制經濟搞好服務。通過省非公有制經濟投訴中心,受理非公有制企業的一些投訴,幫助協調,積極為非公有制經濟開展法律咨詢、維權服務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統計測算體系。

與省統計局聯合作制定了《貴州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統計體系建設方案》,已於2005年下半年開始試運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開展貴州省非公有制經濟現狀調查,並撰寫出《貴州省非公有制經濟現狀調查研究報告(初稿)》。

(六)積極開拓市場並加強交流合作。

組團參加「第二屆中國中小企業博覽會」,貴州代表組織了51家企業參展,共設42個展位,總成交額達4.5億元,省中小企業局還獲得中博會組委會頒發的優秀組織獎。組織我省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企業參加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教育部組織的「2005年第三屆全國中小企業網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招聘活動」。截止6月活動結束,我省已有160餘家企業在網上招聘,設立360個工作崗位,招聘了近1500人,在全國排名第15位。

(七)幫助、支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解決融資難、貸款難和擔保難問題。

加快我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工作,加強擔保機構、金融機構與政府間的密切合作,幫助擔保機構利用國家有關政策合作開發信用擔保等金融產品,切實解決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加大對典當行業的規范管理和行業服務,使其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起到積極補充作用。

三、200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貴州省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工作要緊緊圍繞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圍繞全面建設貴州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堅持積極扶持、加強引導、完善服務、保障權益、加快發展的方針,強化服務為宗旨,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營造發展環境,加大工作力度,建好服務平台,維護公平競爭,保護合法權益。著力解決貴州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企業活力問題,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成長型中小企業,為今後的全面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一)繼續以優化發展環境為重點,推進法規體系建設。抓緊《貴州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草稿)》的地方法規立法調研工作,爭取2006年進入省人大立法程序。力爭出台《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切實貫徹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協調機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做好「十一五」貴州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科學組織,加強協調,扎實推進,認真制定好我省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十一五」戰略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統計監測體系統,及時掌握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配合省減負辦,治理向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切實減輕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企業負擔。

(三)推動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扶持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推動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聯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信息化,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強對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的規劃和引導。支持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市場,參加各種投資展銷會,提高市場競爭力。圍繞旅遊支柱產業的發展,積極籌備2006年「多彩貴州」旅遊商品設計大賽、旅遊商品能工巧匠選撥大賽和旅遊商品展銷大會(簡稱「旅遊商品兩賽一會」)。對全省重點貧困縣、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進行調研,制定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

(四)培育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社會化服務體系,改進和拓寬服務手段。重點圍繞信用擔保、投融資、創業輔導、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信息、法律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著力推進全省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堅持突出重點,充分發揮社會民間組織、科研機構的作用,整合資源,構建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服務平台。繼續實施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和貴州省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提高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素質。

(五)著力推動和解決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融資難問題。規范、推動和扶持信用擔保業及典當業的健康發展,探索設立再擔保機構。鼓勵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上市融資,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的金融產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建立創業投資機制,支持中小企業投資機構的設立和發展。

四、意見和建議

(一)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銀河培訓工程」等項目,在我省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企業中反響很大、很好。但我們認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數額太少,希望中央財政大幅增加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並且積極與各省(市、自治區)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管理部門進行項目合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持作用。

(二)建議國家繼續擴展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融資途徑。利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推動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完善擔保的風險分擔及補償機制,加強監督管理。要求各金融機構改進金融服務,轉變服務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簡化審貸手續,完善授信制度,擴大信貸比例,提高工作效率,開發適應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

(三)建議建立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制度。現行統計體系中沒有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統計口徑,難以獲得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完整數據。建議國家統計部門建立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統計體系,加強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的統計核算和動態監測,以便系統、全面、准確的掌握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為促進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四)鑒於西部地區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普遍存在總量小、企業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技術水平較低、就業壓力大的問題,建議國家加大對西部地區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創業輔導體系建設、服務體系建設和企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對西部地區的資金支持力度,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安排及培訓、考察上給予傾斜,適當從優。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加大中、東、西部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相互交流的組織力度,促進各地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9、貴州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

貴陽城市來經濟圈及安順市——加自快打造以煙草、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磷化工、鋁工業、現代中葯、特色食品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都市型經濟中心區和產業集聚區;統籌規劃、科學定位,推動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加強工業園區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環境綜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環保設施與園區其他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建設發展總部經濟,促進金陽新區開發開放。
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黔西南州——圍繞能礦資源開發,加快發展能源、以煤化工為主導的優勢原材料等優勢產業,重點建設一批電力、煤及煤化工、黃金等工業項目和循環經濟生態型工業示範基地。
遵義市——加強與成渝經濟圈、貴陽城市經濟圈的聯合與合作,重點做大做強名優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機械電子、家用電器和竹紙一體化等優勢產業。
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地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加快發展特色食品、民族葯業、林紙一體化、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綠色產業和水電、特色礦產資源加工。

10、貴州近兩年的經濟狀況如何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據測算,上半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546.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4%,高於上年同期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第二產業增長12.2%,第三產業增長8.9%。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的要求。

綜觀上半年經濟的運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農業經濟的平穩增長,為上半年經濟增長貢獻0.5個百分點。

全省農業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在夏糧出現一定程度減產、油菜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通過結構調整提高農業效益,農業增加值增長3%,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成果。

第二,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快速增長,分別為上半年經濟增長直接貢獻4.2和1.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在結構調整、效益提高的基礎上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3.6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是1997年以來同期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輕工業增長10%,重工業增長13.8%,均保持較快增長。煤炭、鐵合金、鋁等產品銷售形勢較好,6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累計為98.6%,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產銷率的提高,為工業經濟效益狀況的明顯改善,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凈利潤總額10.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1.2%。

由於「西電東送」建設力度不減,部分重大建設項目進入投資高峰期,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大幅增長。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8%。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48.72億元,同比增長40.4%;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5.96億元,同比增長35.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9.28億元,同比增長41.6%。以「西電東送」為重點的能源建設進度加快。1-6月,全省用於電力的建設投資同比增長42.4%,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高28.2個百分點。

第三,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使第三產業為經濟增長貢獻3.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83億元,同比增長9.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我省雖然未發生非典疫情,但非典對旅遊、航空、鐵路和公路客運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上半年旅遊總收入僅為26.92億元,同比下降32.3%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

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4.08億美元,同比增長30.8%,其中出口2.33億美元,增長13.5%;進口1.75億美元,增長64.2%,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有較大提高。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38.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4%,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工薪收入增加幅度較大。

全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608.2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1元,考慮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農民現金收入增幅下落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上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大部分地區由於糧食等農產品減產,農民出售農產品的收入減少;二是土地徵用補償的收入下降,上半年農民人均土地徵用補償收入同比減少了44.8%。

第四,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金融機構對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11.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56.57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4%和22.7%。財政總支出為119.52元,同比增長11.9%。在財政收入中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銀行貸款增加。6月末,全省各項貸款余額1546.98億元,比年初增加142.81億元。

第五,價格回升,一定程度刺激了經濟的增長。

今年以來,受鮮菜、鮮果、糧油及部分服務項目價格上漲的影響,居民消費價格開始逐月回升。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上升0.1%。由於投資強力拉動,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省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5%。

二、經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要高度重視「非典」的滯後影響

總體上看,「非典」疫情對我省上半年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不明顯,經初步測算,影響GDP增長0.3個百分點左右。但它對我省經濟產生的滯後影響需予以重視,特別是對生產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後期。據省企業調查隊於5月底在全省范圍進行的快速調查,47.5%的企業認為影響時間會持續3個月以上。

(二)高度「三農」問題

一是旱情較重影響了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今年我省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乾旱,受災較重的地區夏糧減產達近3成,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糧食產量自2000年以來,已連續兩年減產,力爭和確保全年糧食的增產,是一個必須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

二是農資價格問題。今年以來,我省農資特別是化肥價格上漲幅度大,至5月底,尿素價格每包同比上漲8元。尿素價格上漲對農作物的增產,農民投入成本的降低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是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問題。由於糧食產量連續兩年減產,我省農民出售農產品減少,家庭經營性收入增幅回落。另外,「非典」也給農民收入造成了一定影響。據省農調隊對32個縣勞動力迴流的調查,截止5月15日全省反鄉民工人數30多萬,其中39.3%的民工是因「非典」而返回的。我省民工回鄉人數雖只佔外出民工人數的10%,但在疫區的民工由於企業減產或歇業等原因,收入有所下降。

(三)電力等部分生產要素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近年來,我省電力工業以「西電東送」為契機發展很快,去年末,全省裝機容量達到590萬千瓦,今年以來又有4台新機組共102萬千瓦投產,到五月底,貴州電網裝機容量已接近700萬千瓦。但由於向外輸電大幅上升和省內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雙重壓力,電力生產供不應求的矛盾較為突出。據了解,全省九個市(州、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業用電緊張情況,不少地方仍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供電不足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制約影響較大,要千方百計協調好電力供應緊張的矛盾。

(四)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據對二季度城鎮勞動力進行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省城鎮調查失業率達7.9%,比上年末上升1.17個百分點,增加失業人口5.3萬人。特別是隨著普通高校擴招後第一屆畢業生就業,再加上歷年沉澱沒有就業的畢業生,總數為3.1萬人左右,使得就業形勢顯得更為嚴峻。

三、對全年經濟的看法

今年下半年隨著國家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位,全省經濟工作力度繼續加大,經濟運行將會出現進一步向好的態勢,經過努力,全年經濟增長9%的預期目標可望實現。

農業方面。農業下半年的形勢若不出現意外,可能好於上半年。大秋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加之端午前降雨量充足,大秋作物基本實現滿栽滿插,烤煙又完成種植合同,如無大的自然災害,農業可望獲得豐收;畜牧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發展。預計今年農業增加值可望實現全年增長目標。

工業方面,隨著水電生產的逐步恢復,特別是下半年還有6到7台新機組投產,電力問題能夠在9月份得到緩解,工業預期目標有望實現。

投資方面,如果在建項目後續資金有保障,新增項目能夠順利推進,正在進行前期准備工作的大中型項目能按計劃開工建設,全年投資建設將會有良好的表現,實現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是可期的。

第三產業方面。上半年非典影響了旅遊、餐飲等部分行業,由於這些行業的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較小,不會對第三產業增速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下半年如果沒有大的調資政策出台,第三產業要實現全年預期目標難度較大。

圍繞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加大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確保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加強水稻、玉米、烤煙、大豆等秋收作物的田間管理,確保農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氣象部門加強適時監測,在目前的降水集中期,各級要注意防治洪澇災害以及水災之後可能出現的伏旱;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二是協調好電力部門與其他工業企業的關系,幫助重點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解決好企業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促進企業效益的改善。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避免盲目生產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隨著非典的控制,要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大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要下大力氣抓好現有工業品市場的鞏固和擴大工作,繼續鞏固和提高工業產銷水平。

三是要抓住貴州未發生非典的機遇,及時啟動旅遊市場,以旅遊業的大發展帶動第三產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