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汽車行業國際貿易地位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汽車行業國際貿易地位

發布時間: 2023-02-05 06:07:26

1、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范圍的地位

按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的規定,我國將於2005年起取消汽車及其關鍵件的進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對汽車產品的三年過渡期保護措施今年年底到期。在三年保護期內,我國汽車產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汽車產量三年翻一番,汽車市場由賣方轉為買方,汽車價格不斷趨於合理,400萬家庭提前圓了轎車夢,我國汽車產業成為世界汽車產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汽車市場被認為是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

應對得當促進發展

汽車產業被認為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最易受沖擊的一個產業。加入世貿組織三年以來,由於應對得當,進口汽車嚴重沖擊國內汽車產業的情況並未出現。在汽車進口連年大幅增長的同時,國內汽車產業重組和外資進入明顯加快,出現了高速增長、產銷兩旺的好勢頭。2003年,我國汽車產量首次超過400萬輛,其中轎車產量超過200萬輛,成為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2004年,在國內車市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我國汽車產量有望首次突破500萬輛大關。比上年增長15%左右,在全球汽車產銷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這一增長幅度十分可觀。

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中,開放汽車市場是談得最艱苦的內容之一。經過艱苦努力,爭取到了寶貴的三年過渡期。即從2002年至2004年繼續實行汽車進口的配額許可證管理,汽車及其關鍵件的進口配額在2000年60億美元的基礎上每年遞增15%。同時,逐年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整車關稅從2001年的70%(排量3升以下)和80%(排量3升以上),降到2006年7月1日的25%。

按照承諾,自2002年1月1日以來,國家三次下調汽車進口關稅,排量3升以上和3升以下的進口汽車關稅分別由入世前的80%和70%下調至今年的37.6%和34.2%,分別下調了42.4個百分點和35.8個百分點。

進口需求轉移國內

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認真分析承諾內容和我國汽車產業的承受能力,以及如何利用以履行承諾為契機促進國內汽車工業發展,提出了總量控制、有序競爭、優化結構、保證滿足國內生產需要的工作思路,有效化解了加入世貿可能對我國汽車工業的過度沖擊。有序、從緊的進口管理政策,迫使汽車跨國集團擴大或加快對中國的投資步伐,並誘發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井噴」,把對進口汽車的需求轉移到了對國產汽車的需求。

由於措施得當,有效抑制了進口汽車的過度增長,同時促使進口汽車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使進口汽車成為國內汽車市場有益的補充。據海關統計,2003年我國汽車整車進口(含2.83萬輛成套散件)達到172683輛,比入世前的2001年增加了10萬輛,其中轎車進口首次超過10萬輛。今年前3 季度,進口汽車整車僅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

在進口整車中佔比例最高的進口轎車,在國內轎車銷售中所佔的比例比三年前有所下降,從6%下降到不到5%。同時轎車進口出現了三大特點,一是檔次越來越高,平均進口單價超過3萬美元;二是排量越來越大;三是基本上是國內不能生產的車型。

在分配汽車進口配額時,主管部門安排了一部分用於生產配套的成套散件和關鍵件的進口,滿足了國內生產企業及時推出新車產品的要求,新車產品的推出替代了部分進口汽車,提升了國內汽車企業的製造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國產汽車的檔次,為國內汽車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擴大了就業。

三年努力七大變化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年來,一直受到高度貿易壁壘保護的中國汽車工業,通過政府有關部門有效管理和產業界的共同努力,營造了逐步、有序開放的市場環境,為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汽車工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是汽車產銷高速增長,汽車產量三年翻了一番。二是汽車產品結構更加合理,轎車比重大幅提高,從2001年的不到30%提高到現在的接近一半。三是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四是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五是新產品不斷推出。六是汽車產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長。七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與此同時,國內汽車市場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一些前兩年需要排長隊,甚至加價才能提到現車的國產轎車,如今不那麼緊俏了。加價售車的現象成為過去。二是私人購車成為當今市場消費主流。包括貨車、大中客車和轎車在內的私人購車比例超過50%。轎車私人購買比例超過80%,北京私人購買轎車的比例達到90%。三是進口汽車在國內市場由原來的數量補充作用轉變為品種調劑作用。

雖然入世三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整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2005年後我國汽車工業總體上仍不具備國際競爭能力。不能適應市場開放後的國際競爭。有分析表明,目前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綜合指標僅為美國的41.7%、德國的47.3%、日本的42.4%和韓國的61.6%。因此,保護期結束後,建立健全進口汽車預警機制,鼓勵國內廠家提高自主開發能力,推動國內整車廠家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推動零部件廠提高核心競爭力,對於盡快提高中國汽車工業的競爭力十分重要。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各位來賓,下午好。我發言的題目是《新階段、新瓶頸和新途徑》。

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誕生50周年,作為一個目睹和參加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進程的學者,感慨良多。1986年在長春一汽召開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研究了轎車發展問題。會上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泰斗孟少農先生提出:造卡車是上小學和中學,造轎車是上大學。如今那次會議的許多人都已經作古,但是對於我來說,言猶在耳。

我們談論的主要議題已經是轎車。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從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來談談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一、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我認為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中國汽車工業1953誕生到1978年改革開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汽車產品從無到有。第二個階段,1978年到20世紀末。中國汽車工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從載重汽車到轎車,開始全面發展。這一階段是我國汽車工業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轉型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商用汽車發展迅速,商用汽車產品系列逐步完整,生產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開發能力。重型汽車、輕型汽車的不足得到改變。轎車生產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礎。我國汽車工業生產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政府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企業自主發展、自主經營,大企業集團對汽車工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汽車工業企業逐步擺脫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存在的嚴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縛。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對汽車工業進行宏觀管理。通過引進技術、合資經營,使中國汽車工業產品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摸索了對外合作、合資的經驗。第三個階段,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汽車工業在中國加入WTO後,進入了一個市場規模、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車工業體有如下的特點。

中國汽車工業的規模進入迅速擴張期。2002年是中國加入WTO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裡,汽車工業呈現出迅速增長的趨勢。全年累計生產汽車32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8%;銷售汽車324.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7.1%。其中轎車產銷均突破百萬輛,分別達到109萬輛和112.6萬輛,比2001年分別增長55%和56%。商用汽車的增長也很可觀。

從中國汽車工業的產量看,已經居於世界第5位,明年可能進入第4位。轎車產量居於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產規模與世界第1、2位相差甚遠。2001年居於世界第1位的美國汽車產量為1142萬輛,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車產量為977萬輛。 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國汽車工業產量中以CKD、SKD方式組裝的汽車在增加。

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以轎車為主要推動力的發展時期。加入WTO後中國出現對轎車的爆發性市場需求。今後中國汽車工業迅速增長的部分無疑是轎車。汽車市場的擴大;發揮汽車工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無疑將主要通過轎車工業的發展體現出來。

中國汽車工業基本上實現了國內各企業間的充分競爭。隨著中國加入WTO,政府解除了對外資、民間企業進入轎車生產領域的規制以及其他規制;逐步降低關稅壁壘;大幅度放寬了對合資企業經營的規制;允許外資的咨詢、金融企業進入汽車工業;大幅度地降低了關稅;擴大了地方政府對於合資企業的審批權;中國汽車市場上的競爭更加自由、激烈。民營企業正在加速進入轎車工業。轎車合資企業在迅速增加。跨國公司在2002年大規模進入中國轎車市場,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專業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中國的大汽車公司專業化程度與國際大汽車公司相比仍然較低。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仍然主要是圍繞某一集團發展的,規模較小,尚未形成面向全行業甚至國際市場的大汽車零部件生產集團。2002年這一情況有了較大變化。中國主要汽車公司開始按照車型組織專業化的汽車公司,中國汽車工業全面融入國際汽車工業體系。

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世界汽車工業巨頭大舉進入中國。2002年隨著中國政府落實加入WTO的有關承諾,世界汽車工業巨頭加速進入中國。一汽與豐田、馬自達公司聯手;東風與日產全面合作,提升了與PSA的合作層次。韓國現代汽車公司與北京汽車控股公司合資。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初始投資規模都比較大。

韓國兩大汽車生產商--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分別計劃在2005年和2006年向其中國合資企業投資4.3億美元和3億美元。目前排名世界汽車工業前15名的國際轎車生產商已經全部在中國找到了合作夥伴。已經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都在原有規模上,擴大了投資,增加產量。廣州本田預計其2004年生產能力將翻兩番達到24萬輛,而日產汽車和東風汽車的合資企業也將2006年產量提高到55萬輛。本田和豐田公司都把佔領中國汽車市場10%的份額作為其戰略目標。馬自達公司則把佔領中國5%的市場作為其戰略目標。

主機廠進入中國的同時,跨國公司集團內的汽車零部件廠也加速進入中國市場。世界上絕大部分著名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也已經通過獨資、合資等方式進入了中國。豐田、大眾、通用等跨國公司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幾十家至上百家汽車零部件廠。隨著本田公司進入中國,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也在廣州成立,年產發動機12萬~24萬台。汽車零部件的合資在向高技術領域發展。例如,中日合資成立了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車用GPS導航系統的公司--艾迪菲導航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世界汽車工業巨頭全部進入中國,跨國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競爭日益激烈,大眾、通用公司原來佔有明顯優勢的市場地位,發生了動搖。跨國公司加速進入中國汽車工業,使中國汽車工業重組不斷加速。中國汽車工業與國際汽車工業的融合不斷深化。中國汽車企業在跨國公司全球體系中的地位發生變化。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汽車生產企業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中國汽車生產企業日益發揮其比較優勢,成為跨國公司全球戰略的重要環節。中國汽車生產企業在整車生產、零部件生產等方面開始提升自己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從簡單的組裝廠向某些產品的製造基地,某些零部件的重要供應者轉變。

(1)開始成為跨國公司的區域性製造中心。20世紀90年代,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主要戰略目標是佔領中國汽車市場。21世紀初,跨國公司開始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戰略部署中的區域性製造中心。其典型代表是,本田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廣州汽車集團合資在廣州設立了本田專門向亞洲、歐洲出口產品的加工生產基地,產品100%出口。

上海通用已經開始大量向菲律賓出口別克GL8,向加拿大出口發動機,這是中國第一次向發達國家出口大排量的汽油發動機。1中國作為跨國公司的生產製造基地,初露端倪。跨國公司在中國生產汽車並出口銷售到其它國家和地區,促使中國汽車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

(2)汽車零部件以較大規模進入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體系。汽車零部件全球化采購早已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潮流。跨國公司通過零部件全球化采購,降低成本,減少風險,降低技術開發投入規模。中國汽車工業企業生產的汽車零部件正在加速進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體系。例如,福特公司2002年4月在上海建立了采購中心, 2003年有望在中國采購10億美元的零部件,用於福特在歐洲和北美的市場。如果順利,2005年在中國采購可達100億美元。中國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全球第二大國家。2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的合作中,日產承諾將上海、十堰、襄樊等地汽車零部件供貨商納入其全球采購體系。

(3)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全球擴張的戰略重點。在2002年全球汽車市場不太景氣的情況下,飛速發展的中國市場顯得尤為突出,全球主要的汽車公司都把中國汽車市場作為其擴張的戰略重點。

越來越多的汽車工業跨國公司把地區總部設在中國,標志著中國在跨國公司全球戰略中的地位不斷提高。2002年沃爾沃公司決定其亞洲地區的總部設在中國。根據沃爾沃公司的全球戰略,歐洲、北美、亞洲是其3大戰略重點。亞洲地區的總部設在中國,就意味著沃爾沃公司在亞洲立足於中國發展。2002年12月18日,德爾福、霍尼韋爾等8家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通過了上海市外經委和外資委的認定,獲得了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的認定書。

跨國公司在2002年紛紛宣布了他們在中國的戰略目標。豐田、本田公司把佔領10%的中國市場作為其戰略目標。日產計劃2004年在中國銷售30萬輛汽車。大眾和通用則把中國市場作為他們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力圖保持已經具有的優勢。比較晚進入中國市場的馬自達公司也宣布,中國是其"新千年計劃的重要部分"。

(4)中國汽車企業開始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圍優化資源配置。

(5)中國低廉的技術人力資本開始得到利用。

(6)合資方式發生變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對外開放進程中,投資是單向的,即外國企業向中國汽車工業投資。2002年中國汽車生產企業開始向外國企業投資。上汽集團持股韓國大宇10%,開了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世界汽車資本市場的先河。標志著中國汽車企業也開始積極主動地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上海通用作為一家合資企業以50%的股權重組煙台大宇,創造了國內汽車兼並的新模式。

合資方式也由雙方變成了多方。五菱、上汽集團、通用汽車公司共同組成了新的汽車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廣州汽車公司、本田汽車公司共同組成了本田的汽車出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江蘇悅達汽車公司、韓國起亞汽車公司合資組成了"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

合資企業中有些實際上是外資佔有控股地位。如"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中,東風汽車公司佔25%股份,江蘇悅達汽車公司佔25%股份,韓國起亞汽車公司佔50%股份。目前已經形成了中國3大汽車公司分別與多家跨國公司合作的局面。

二、 21世紀初中國汽車工業在國際汽車工業體系中的地位。第一,從產業規模、企業規模、技術水平、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看,中國汽車工業仍然是一個從整體上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第二,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在跨國公司的全球分工體系中,從整體看位於加工製造環節,盡管與單純搞組裝的國家相比,處於較高層次,但是仍然屬於比較低的層次。第三,由於中國汽車工業有著巨大的、迅速發展的市場,低廉的勞動力,中國完整的、較強的製造業配套能力,較強的、較完備的技術開發體系,因此中國汽車工業可以在21世紀取得比較迅速的發展。規模、技術水平、競爭力都具有迅速提高的條件與可能。

第四,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對跨國公司有著較大的依賴,但由於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具有種種有利條件,中國汽車工業有可能最終成為具有獨立開發能力、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第五,經過一段較高速度的增長,到2010年前後,中國汽車工業可望成為世界主要汽車製造基地之一,其後逐步成為全球商用汽車的主要生產基地,面向發展中國家和某些發達國家的商用汽車、中低檔轎車的主要供應者,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某些汽車零部件的製造中心。

三、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中遇到的新瓶頸。(一)技術瓶頸。1.開發能力和技術的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的商用汽車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經驗,由於沒有完整的轎車自主開發能力,中國的主要轎車產品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在汽車零部件的技術開發方面,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在某些中低附加值產品方面具有相當的開發能力;在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開發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甚大。

2、知識產權的制約與控制。隨著日本等發達國家日益把知識產權作為制約中國企業的一個利器,中國汽車工業企業也必將日益感到這一點對於自身發展的限制。這一點在汽車工業後起國家中有過深刻的教訓。韓國的現代、大宇等公司在與歐美大公司分手後,就曾經在若干年內由於知識產權的限制,難以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知識產權還制約著中國汽車企業成為自主開發的企業。

3、技術標準的影響。由於從多國引進產品技術;諸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使中國汽車工業面臨著一個技術標準的整合問題。繁雜的技術標准體系,將影響中國汽車工業的資源配置;影響中國大汽車生產企業通過兼並重組在內部優化資源配置;影響中國汽車工業零部件體系的形成;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

(二)汽車零部件瓶頸。 汽車零部件工業薄弱,影響著中國成為世界汽車製造中心,影響著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行為;影響著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汽車生產鏈條中的地位。

(三)資源整合瓶頸。在新的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中,跨國公司可以利用進入中國的咨詢服務、金融機構為自己提供類似母國的全面服務,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中國汽車工業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全方位的。

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科研開發能力弱;市場銷售、服務方式落後;在物流管理、汽車租賃、金融服務等方面更是薄弱。在中國汽車工業界,由於長期存在的各級政府的行政干預,在零部件配套、原材料供應、物流等方面,存在著畫地為牢的現象。在面對跨國公司全球采購的態勢時,中國汽車工業企業有必要進行生產、供應流程的再造。通過生產、流程的再造,進一步提高競爭力。

四、中國汽車工業在21世紀發展的新途徑。概括起來,在21世紀初期乃至中期,中國汽車工業要想真正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就必須實現以下幾個轉變。

由汽車生產大國、汽車製造中心,向生產與部分產品的研究開發中心轉移;由國內市場為主,向逐步開發國際市場轉移;由國內配置資源為主,向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轉移;由汽車零部件開發生產弱國向全球汽車零部件生產中心轉移;由重視從生產環節獲得利潤,向通過全價值鏈獲得利潤轉移;由面向一個市場,向面向兩個市場轉變。

首先,中國汽車工業要把獲得自主開發能力作為21世紀初期的主要戰略目標。中國政府和中國汽車工業企業都應當知識到,沒有中國的汽車工業不行;中國汽車工業沒有自己的產品開發能力也不行。如果沒有自己的產品開發能力,僅僅滿足於做一個組裝加工基地,一旦中國旺盛的市場需求過去,中國市場上汽車產品的價格、利潤降低,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中國就會走東盟某些國家走過的老路。跨國公司在全球尋找低廉的勞動力,技術資源的轉移是很容易的,而全球汽車工業中真正稀缺的是技術。

其次,中國政府要高度重視汽車零部件工業的發展。只有具備了強大的汽車零部件工業,跨國公司在可能不斷加大在中國生產與采購的比重,中國汽車工業才可能在開放的進程中逐步成為世界製造中心之一。

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是中國汽車工業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但也是最有希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環節。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跨國公司把相應的生產基地向中國轉移,把更多的車型、更多的汽車零部件轉移到中國生產,是可以預期的。中國汽車工業的零部件將更多地進入跨國公司的全球采購系統,中國汽車工業將成為跨國公司某些整車產品的重要加工生產基地。

中國的大汽車企業要進一步推進轉業化,把自己的零部件廠變成面向全行業,進行系列化生產的專業零部件公司。再其次,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在新的、更加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應當重新考慮在全球范圍內如何配置和利用資源,如何確定自己的發展戰略、生產經營戰略。最後,政府對於汽車工業仍然要有適度的保護政策。
選我

2、別小看汽車貼牌出口 這是「中國製造」全球化的一大步

易車原創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汽車」這個詞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並不陌生,只要想買車,多少錢都能買到。但是「汽車產業」這個詞,大部分人可能只有個表面的理解,「不就是車廠和4s店嗎?」,這是最多人給我的回答。

但其實汽車產業遠不只是表面這么簡單,我國的汽車產業自2010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已經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近幾年的汽車銷量都能達到全球汽車總銷量的30%左右,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性產業。

而且汽車產業是目前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生產一輛汽車的零部件供應鏈可以遍布全球各個國家,遍布各行各業,所以汽車產業的發展,會推動工業化進程、推動製造業創新發展、增加就業以及促進消費升級。

一個國家的汽車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基本可以代表這個國家製造業在國際上的總體地位,汽車製造業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所以,中國製造的汽車,一定要走出國門。

自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都挺順風順水,畢竟可以和一流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合作,老百姓也能買到心儀的進口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一些貿易畸形。

從最近幾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國內對海外商用車的需求在逐漸降低,但是乘用車進口額一直處於高位,這也和國民的經濟水平提升有關。

整車出口方面,我國其實一直在穩步提升,其中商用車出口額提升較緩,而乘用車以及新能源汽車則是呈現翻倍增長,不過出口額與進口額依然存在較大的逆差。

不僅如此,2020年中國的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7.93萬億元,而汽車出口額只有1.2697千億元,占總出口額的0.7%,盡管近年來我國的汽車出口貿易額在穩步增長,但是汽車出口額相比於德國、美國、日本來說只佔別人的零頭,而且與國內汽車的總產能比例也較低,還有許多工廠處於不飽和的狀態。

在交易額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隱形的問題,中國出口的車型大多屬於平價車,並沒有高價值的豪華產品,而德國、日本都有相當大比例的豪華車出口,一輛車的交易額可以抵我國好幾輛車的出口額。

只有當更多的中國製造的汽車走出去了,才能在國際製造業上站住腳。

此外,越來越開放的市場環境也倒逼著中國的汽車產業一定要走出去。在這里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特斯拉。

眾所周知特斯拉是一個超大的跨國企業,旗下的產品目前可以說遍布了世界各地,它在中國也有建廠,帶來好的處也非常顯而易見,那就是只需要花20萬出頭就能買到一款性價比極高的電動車。

這個看似利好的現象背後,其實是對中國本土汽車產業的一大沖擊,讓很多原本選擇國產品牌的消費者選擇了特斯拉,而特斯拉又是獨資品牌,相當於名利都被它全拿了。

更甚者,如果特斯拉利用海外市場的利潤進一步降低中國在售車型的售價,進一步壓迫中國的本土汽車企業,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大家都不願意見到的。

只有中國的汽車也能走出去了,真正能做到與世界級車企正面博弈,才不會讓這種最壞的情況發生。

「國產車」要適應海外的標准

汽車製造中涉及著非常多的標准,有製造標准也有質檢標准,雖然我國的汽車製造業發展得晚,但是目前大多數標准都能符合國際市場的標准。

但是這也抵不住某些地區的特殊標准,例如美國就會要求車側面一定要有獨立的轉向燈,還有一些國家會要求標配ESC(車身穩定系統)、E-CALL(緊急救援系統)、日行燈等,如果這款車要應對海內外市場,無疑會增加開模的成本。

中國汽車品牌海外知名度低

即便中國的車能出口,到了當地還要與當地的本土品牌以及成名已久的國際品牌對抗。雖然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廣汽傳祺等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挺高,但是在海外,它們都是名不見經傳的「雜牌」,想要消費者放心買,非常困難。

海外新建經銷商和售後體系成本非常高

汽車在全世界范圍內都不屬於快消品,產品的使用周期都在10年甚至以上,如果要在海外站穩腳跟,經銷體系和售後體系一定要跟上,甚至零部件還要求延期生產20年左右,這對剛走出去的國產車企來說是一個大負擔。

中國品牌貼牌出口並不是新鮮事,五菱早就有貼雪佛蘭表的車出口印尼,MG甚至直接掛原廠標就能出口,這背後其實都有外方的幫助,五菱在生產時就依託了通用的技術,甚至在國外的經銷渠道都是通用的渠道;而MG更不用多說,它本來就是英國的品牌,在簽署收購合作時就可以把引進作為條款列入其中。

但是傳祺GS5,是一款完全由廣汽傳祺自主研發的汽車,從車輛研發到生產都是由廣汽傳祺獨立完成,雖然出口時掛了道奇的標,但是它可以說是真正的中國製造。

本次出口的傳祺GS5是作為墨西哥市場道奇JOURNEY的換代車型,而JOURNEY中國曾經也有引進,名字叫酷威,是一款中型SUV,當年的售價高達27萬起。從JOURNEY在海外的定位來看,它也並不算低端,和福特的ESCAPE(差不多)。

在後期,購買了換標GS5的墨西哥消費者可以通過Stellantis集團的經銷體系獲得廣汽集團的售後支持。

在這背後,更是廣汽集團的整套產業體系以及傳祺GS5的產品品質受到了Stellantis集團(前PSA標致雪鐵龍集團與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合並)的認可,要知道,Stellantis集團可是擁有瑪莎拉蒂、克萊斯勒、阿爾法·羅密歐、Jeep、DS等諸多品牌的大型跨國汽車集團。

更值得一提的是,廣汽傳祺旗下的產品其實早就獲得了國際品牌豐田和本田的認可,AION S進入豐田體系換名iA5在售賣;進入本田體系換名為繹樂售賣,而豐田也視廣汽傳祺為重要的合作夥伴,在第二代GS8上搭載了豐田最新的THS混動技術。

這些都足以證明,廣汽集團目前擁有滿足國際化標準的生產質檢體系、國際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編輯點評

當前,我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基地。快速發展的經濟、工廠建設的智能化、較強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富有競爭力的產業政策、廣闊的國內市場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再加上外資長期投資所培育的產業基礎,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未來的競爭中,只有更好地利用全球技術、製造、資本、人才、市場等資源的企業,才能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唯有「走出去」實現汽車產品、技術、製造、服務的國際化才能真正培育國際化的、有競爭力的中國汽車品牌。

當然也歡迎各位行家與我討論!

3、汽車行業前景如何?

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人均車子現在一家部,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4、關於汽車市場發展前景的論文

這個你看看~~好的話加分哈~
有人對世界汽車巨頭瓜分中國市場提出了自己的憂慮,認為中國汽車若不能獨立發展,而只是企圖以市場換技術,最後只能淪為世界汽車巨頭的加工廠,永遠不可能在世界市場上與其並駕齊驅。更嚴重的是,以低廉的勞動力換來的投資必將不會長久,一旦出現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市場,跨國巨頭馬上就會進行產業轉移,那時,中國汽車業就會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未來,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
一、中國汽車面臨諸多挑戰
雖然,「入世」對汽車生產與消費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六年裡,中國本土的汽車工業並沒有迅速成長壯大。盡管入世後中國汽車市場空前活躍,汽車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躍式發展,中國汽車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數字背後的隱憂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汽車產量在5年內增長3倍,世界排名從第8位躍至前3位。中國國內汽車貿易出口額自2001年起每年增長15%,2005年達200億元。2005年,中國汽車進口貿易額超過180億美元。目前,中國的汽車和零部件合資合作企業已有800多家,累計資本約960億美元。2006年7月1日,我國進口汽車關稅從28%降低至25%,我國加入世貿時有關汽車及其零部件降稅的承諾已經全部兌現,並成為世界汽車工業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汽車企業有充分理由對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2006年前三個季度,雖然自主品牌的國產車銷售量近兩年逐步提高,但自主品牌轎車仍只佔市場的兩成左右;加上產品都是中低檔轎車,銷售額占市場不到一成;我國汽車進口量遠遠大於出口量,可出口額只有進口額的1/10。目前國際汽車巨頭依然佔領了3/4的中國市場,這些喜人的數字背後依然存在著不足,繁榮景象背後暗藏憂患:盡管汽車產量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日本,中國仍不是一個汽車強國。
(二)自主創新成發展短板
入世後,我國汽車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繁榮的市場,但在5年間,用市場換技術並未讓中國汽車得到更多的實惠,中國汽車產業仍不能自立。我國汽車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主要體現在載貨汽車上,而轎車方面的自主品牌缺乏競爭力。自主創新的匱乏,依然是目前我國汽車的短板。
中國汽車製造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必須提升自主產品開發能力,必須逐步積累完善產品開發流程。當前,國內生產和銷售的轎車大部分是依靠技術引進和合資開發的國外品牌,實質上只是世界汽車巨頭的「組裝車間」。
2000年我國汽車工業的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達到最高,為1.9%,2001年下降為1.38%,之後幾年變化不大。面對如此低的自主研發經費比例,有專家認為,入世後汽車零部件的價格更便宜,企業可以實行全球化采購,並且通過與跨國公司開展合作,用最低的成本獲取先進的技術,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但若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就只能掌握在外方手裡。
(三)品牌未能形成競爭力
汽車銷量在經歷了5年的「井噴」之後,中國將迎來第一次的換車高潮。面對日益繁榮的市場,中國汽車的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依舊沒有形成,品牌忠誠度已成為國產車的現實之憂。
「在車市井噴的2002年,汽車廠家降價至少有29次;2003年,先後60餘次的降價涉及了國產車的全部品牌,近三分之二的進口車也大幅降價;如今降價的頻次早就超出了消費者的預期。」汽車市場專家且小剛說。
降價的幅度不斷的加大,消費者無疑嘗到了不少甜頭。同時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卻削弱了。「降價太頻繁,不注重培養品牌忠誠度,只能是得到眼前的利益,提高暫時的銷量。對於汽車企業來說提高客戶的忠誠度,這意味著更高的收入和更低的風險。」且小剛說。
(四)出口規模亟待翻番
入世後,中國汽車出口也迎來了機遇。從2006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情況來看,經過5年的蓬勃發展,我國汽車出口正在改變以國有企業為主渠道的局面,中外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汽車出口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
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國有企業汽車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佔比分別為56.8%和47.7%;2005年為59.5%和59.4%。民營企業名列出口金額佔比12.7%,出口數量佔比12.6%,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國外一些研究機構也認為,盡管目前中國汽車還不能和歐洲、美國汽車形成競爭,但這種競爭的形成只是個時間問題,中國汽車批

5、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是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對主要的貿易國家都有貿易順差;中國是貿易大國,但還不是貿易強國。貿易產品集中在服裝、電子產品等低端製造產品上,在汽車、機床、軟體等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不具備競爭優勢。

加入WTO的利與弊:好處:使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更快成長,使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國內法制化進程,更快走向市場化經濟道路。弊端:開放一些國際競爭力較弱的行業,造成了行業的衰弱。

6、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動力鋰電池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動力鋰電池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億緯鋰能(300014)、國軒高科(002074)、澳洋順昌(002245)、鵬輝能源(300438)、欣旺達(300207)。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動力鋰電池出貨量與裝機量、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中國加氫站數量

1、動力鋰電池呈現快速發展,但仍存在諸多痛點待解決

——疫情影響下,動力鋰電池需求保持增長

鋰離子電池是當前動力電池的研發重點,具有能量損失小、轉換效率高、加速快等顯著優勢。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供需規模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國動力鋰電池裝機量為154.5
GWh,同比增長142.9%;出貨量為220 GWh,同比增長175%。

——續航短、充電慢、安全問題為主要痛點

電氣化是雙碳願景下交通動力的主要發展方向,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比內燃機汽車排放的廢氣更少,若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便是交通領域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

然而,鋰電池作為交通動力存在續航短的劣勢。相較於燃油汽車而言,純電動汽車存在的最大痛點便是續航里程,傳統燃油車加滿一箱油可以開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純電動汽車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續航里程可達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純電車則將面臨價格難以下調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溫天氣,動力鋰電池受環境影響明顯,純電動汽車實際續航里程還會進一步下降。

其次,充能耗時較長也是動力鋰電池的一項短板。對比來說,傳統燃油車僅需幾分鍾便能將油箱加滿,而純電動汽車即使是快充,充電至滿格也需耗費一個小時左右,慢充耗時更是長達6-8小時。大幅上升的充能時間使得純電動汽車使用體驗感降低,是抑制動力鋰電池需求增長的一大阻礙。

此外,安全隱患使得消費者望而卻步。根據電動汽車用戶聯盟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一共發生過72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個品牌車企,38款不同車型,包括乘用車、客車,貨車等多個不同用處車型。除了電池的自燃隱患外,電動汽車的智能化技術應用也存在諸多事故風險,例如「智能化」核心技術的自動駕駛系統失靈及輔助駕駛功能過度營銷帶來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2、氫燃料電池技術難度大,與鋰電池互補為最佳發展方向

——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

氫燃料電池在動力鋰電池存在的續航短、充能耗時長、安全隱患等問題上均具有顯著優勢,而且氫燃料電池的回收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認為是未來交通動力低碳化的一大發展方向。然而,氫燃料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面臨著技術難度大、催化劑成本高昂等問題。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在交通領域落地的重要載體。從目前的銷量情況來看,截至2021年底,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僅有9246輛。可見,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市場剛剛起步,市場仍不成熟,處於幼稚期。據工信部於2021年初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預計,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左右。

——中國加氫站建設慢,規模化應用困難

2016-2021年,中國加氫站數量逐步增長,但整體建設規模仍然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國加氫站有180座在運營、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設,148座規劃建設。我國現有加氫站中多數投資規模超過1200萬元,上海驛藍金山加氫站甚至耗資高達5500萬元。高昂的建設運營成本和較長的投資回報期是我國加氫站規模化發展的最大障礙,現階段多數加氫站還處於虧損狀態,存在終端用戶用氫難、用氫貴的問題,終端需求增長乏力必然又反過來制約加氫站的建設與擴張。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礎設施規模化建設困難,也是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的一大障礙。

註:餅圖數據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數據。

——氫燃料電池在專用運輸領域具備優勢

分析發現,無論是動力鋰電池還是氫燃料電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痛點,如何解決或規避痛點、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成為新能源交通動力發展的關鍵。尋找各自最合適的應用場景便是優勢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徑,從銷量結構來看,目前商用車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重點。2021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新增銷量1894輛,商用車為絕對主力,其中客車1042輛、重卡777輛。

與燃油相比,氫燃料電池具有零碳排放、轉化效率高等比較優勢;與鋰離子電池相比,氫燃料電池具有續航里程長、充能耗時短、安全隱患可控等比較優勢。這些比較優勢決定了氫燃料電池在長距離、連續工作時間長、載重大等應用場景的適用性較高。而針對加氫站建設成本高的問題,氫燃料電池發展可從應用場景清晰、行駛路線固定的專用車入手(例如物流車、環衛車等),利於加氫站的布置和建設。

——氫燃料電池在航空運輸領域大有可為

民用航空碳排放規模占交通運輸排放總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區釋放氣體,對環境的影響是類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見,航空是交通動力降碳減排的重要抓手。

相較於鋰離子電池而言,航空運輸也是氫燃料電池的優勢領域之一。氫能源的質量能量密度遠超其他能源,且一個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推進系統可以比同等質量的電池電力系統多儲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電池系統的能量供應,除了通過技術研發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還可通過擴大電池體積的方式實現,然而,飛機對動力系統的質量和體積均存在較大限制,動力電池在航空領域應用困難,而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具有顯著優勢,可作為鋰電池的有利互補。

總體而言,未來氫燃料電池將在長距離運輸、專用車領域及航空領域發展較快,與鋰離子電池形成良性互補。

3、燃油份額將逐步減少,但在短時間內難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標下,燃油動力份額下降為必然趨勢

「雙碳」願景下,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降碳減排」相關目標規劃,對新能源汽車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確的規劃,未來燃油作為交通動力的份額必然呈現下降趨勢。

——同款燃油車指導價普遍低於同款新能源車補貼價

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還存在諸多障礙,高生產成本帶來的高售價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來看,從低價低端到高價高端,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混動汽車,其補貼後的價格普遍高於燃油版同款車型的指導價。以長安逸動以及逸動新能源為例,燃油版逸動的指導價為7.29-10.39萬元,而逸動新能源(純電)的補貼後指導價為12.99-14.99萬元,即使政府對新能源車有補貼,新能源版的售價也比燃油版高出5.7萬元。

註:指導價查詢時間為2022年3月。

——煤電主導的大環境下,電車的真實環保效益有限

相較於燃油車而言,電動汽車的一大競爭優勢為「綠色環保」。雖然純電動汽車在排放上的絕對優勢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電能生產過程中的排放不可視而不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電力格局仍以火力發電為主要途徑,其中煤電發電量佔比在六成以上。在煤電主導的大環境下,電動汽車的部分排放被轉移到了上游。

此外,電池的循環利用壽命較低,大量廢舊電池處理過程中也會對環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據綠色和平發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車電池循環經濟潛力研究報告》中數據顯示,2021-2030年,中國退役的動力電池將超過700
GWh,雖可通過有效地梯次利用減少部分碳排放,但電池回收端帶來的污染仍不可忽視。

可見,電動汽車的清潔環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階段,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電車的真實環保效益有限。

——傳統汽車廠商仍然在內燃機技術研發上持續發力

與此同時,內燃機技術也在不斷地朝著高效化、低碳化方向進步,發動機熱效率提升是燃油車減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徑。目前,全世界主流發動機的熱效率在30%-38%的范圍內,少數發動機的量產熱效率突破了40%。比亞迪推出的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了43.04%,超越豐田、本田、馬自達成為當前全球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汽油發動機。熱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車節能減排,未來隨著內燃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燃油動力與新能源的環保效益差距有望縮小。相較而言發展更為成熟和穩定的內燃機技術,或許仍會更受商業應用的青睞。

綜上所述,未來傳統燃油車可能會逐漸減少,但基於燃油車的價格優勢和不斷進步的內燃機技術,真實環保效益存疑的鋰電動力在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燃油動力。

4、未來或將形成燃油、鋰電、氫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於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戰略研究院認為,燃油動力基於其長久以來積淀的穩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時間內不會被新能源動力完全取代。鋰離子電池和氫燃料電池在各自的比較優勢領域發展,可形成良性互補。未來幾十年,交通動力市場或將由燃油、鋰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三足鼎立」。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7、世界上汽車製造大國是哪些?

其中,我國依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家,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由去年同期的1178.37萬輛增至1209.50萬輛,產量攀升了2.6%。同時中國是上半年唯一超千萬輛的汽車生產國,產量約為排名第二美國產量的兩倍。

居於第二、第三的美國和日本,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均在400萬輛以上。美國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增長3.0%至612.06萬輛,而日本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實現465.10萬輛,與去年同期506.63萬輛相比,下滑了8.2%,較去年同期與美國的差距,有所上升。

其他國家汽車產量與前三國相比,差距較大,均有百萬輛的差距。德國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量微漲0.6%至308.48萬輛,排名第四位。而以232.18萬輛排名第五的韓國與去年同期234.26萬輛相比,產量下跌了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