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技術差距促進國際貿易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技術差距促進國際貿易

發布時間: 2022-11-27 16:12:17

1、如何評價技術差距論?

技術差距理論

技術差距理論(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又稱技術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 Model)是把技術作為獨立於勞動和資本的第三種生產要素,探討技術差距或技術變動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由於技術變動包含了時間因素,技術差距理論被看成是對H-O理論的動態擴展。 技術差距理論產生於1961年,代表人物為美國學者M.V.波斯納(Michael V. Posner)他在《國際貿易與技術變化》一文中,提出了國際貿易的技術差距模型。該理論認為,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生產要素,並且實際的科技水準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個國家的發展水準不一樣,這種技術上的差距可以使技術領先的國傢具有技術上的比較優勢,從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隨著技術被進口國的模仿,這種比較優勢消失,由此引起的貿易也就結束了。 技術差距論認為,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工業品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以技術差距的存在為基礎進行的。技術差距論認為,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工業品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以技術差距的存在為基礎進行的。通過引入模仿時滯(Imitation Lag)的概念來解釋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可能性。在創新國(Innovation Country)和模仿國(Imitation Country)的兩國模型中,創新國一種新產品成功後,在模仿國掌握這種技術之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可以向模仿國出口這種技術領先的產品。隨著專利權的轉讓、技術合作、對外投資或國際貿易的發展,創新國的領先技術流傳到國外,模仿國開始利用自己的低勞動成本優勢,自行生產這種商品並減少進口。創新國逐漸失去該產品的出口市場,因技術差距而產生的國際貿易量逐漸縮小,最終被模仿國掌握,技術差距消失,以技術差距為基礎的貿易也隨之消失。創新國逐漸失去該產品的出口市場,因技術差距而產生的國際貿易量逐漸縮小,最終被模仿國掌握,技術差距消失,以技術差距為基礎的貿易也隨之消失。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運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美國電影業的出口模式。即一旦某個國家在給定產品上處於技術領先的優勢,該國將在相關產品上繼續保持這種技術領先的優勢。1966年,蓋·瑞·胡佛鮑爾(G..C.Hufbauer)利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合成材料產業的貿易模式。即一個國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場的份額,可以用該國的模仿時滯和市場規模來解釋。當他按照各國的模仿時滯對國家進行排序時發現,模仿時滯短的國家最新引進新合成材料技術,並開始生產和模仿時滯長的國家出口,隨著技術的傳播,模仿時滯長的國家也逐步開始生產這種合成材料,並逐步取代模仿時滯短的國家的出口地位。對技術差距理論的經驗研究,支援了技術差距論的觀點,即技術是解釋國家貿易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 ]技術差距理論的前提 1、最初的技術進步必須建立在存在於某國經濟中的一系列制度性內生變數的基礎之上 所謂制度性內生變數(Systematic and Endogenous variables),是指一國同他國相比能夠引發技術進步的諸多他國所不具備的因素。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為例,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居於世界科學技術水平的領先地位,主要就是得益於諸如美國擁有雄厚的總體經濟實力、較高的人均國民收入、國際競爭能力強勁的大型和特大型公司企業、充足的科技投入和龐大的科技隊伍、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等一系其他國家無法望其項背的有利條件。這就是美國經濟中獨有的制度性內生變數。這些因素或者從需求的方面提出了技術創新的要求,或者從供給的方面保證了技術創新的現實可能性。如人均國民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費就越是傾向於能帶來較高層次的多重滿足的高科技新產品,因而刺激了技術的發展與創新。 同時,全社會較高的工資水平又使這些高科技新產品能夠較為順利地進入市場,並通過市場進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再如實力雄厚,隊伍龐大的科技人員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大軍以及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使技術創新的機會不斷萌生。同時,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各行各業的大公司、大企業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另一方面,隨著各行業公司和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的積累,它們也有能力增加投入,從事大規模的研究與開發,進而使技術創新轉化成為一系列的高科技新產品,並使之商品化。可以說,正是基於這樣一些制度性的內生變數的作用,才使美國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的發祥地。 2、技術成果的國際傳遞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難以順利進行。所以,在一定時期內,能使率先完成某項技術創新的國家,即所謂技術創新國,能較為穩定地保有因技術創新帶來的技術差距比較優勢 技術成果所以難以在國際間迅速地傳遞,一般說來是基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由於技術成果本身是獲得巨額利潤的源泉,因此在完成某項技術創新以後,技術創新國必然採取技術壟斷和技術封鎖等多種措施,首先充分地享受該項技術創新的創利效益,直到該項技術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來已經成為了一種相對成熟的技術以後,技術創新國才有可能願意考慮該項技術成果的轉讓問題。 2)技術成果本身同時又是耗費巨大的現實資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產物,而且,技術創新投資從本質意義上看是一種高風險投資。所以,在國際間進行技術轉讓的過程中,技術成果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也體現著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其使用價值表現為項技術成果創造利潤的能力,其價值表現為研究完成該項技術成果的過程中全部投入和所承擔風險的價值總和,以及該項技術創利能力的價值表現。因此,技術成果的價格既要包括研製過程中的全部現實投入和風險投資及其回報,又要包括該項技術成果轉讓後在剩餘的使用年限內繼續為其所有者創造利潤能力的一定比例。所以,以「專利轉讓費」或「生產特許權轉讓費」的形式出現的技術成果的轉讓價格一般相當昂貴。這就從需求的方面制約著技術成果的迅速轉讓。 3)與上述兩方面因素相聯系,非技術創新國也可能試圖通過自身的研究與開發取得某項技術成果,實現變相的技術轉移。但極有可能受到該國自身的諸多制度性內生變數的制約,遇到多方面的困難和障礙,使其在短期內難以實現掌握某項技術成果,並將之用於現實生產的目的。

2、技術差距論的基本觀點是什麼?如何認識技術外溢的影響

技術差距論以科學發明、技術創新的推廣過程中創新國 和摹仿國之間版的技術發展不平衡來權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的 原因的理論。又稱創新與摹仿論。由美國經濟學家M.V.波士納 在《國際貿易和技術變化》(1961)一文中首先提出。 這一理論認為,新技術是通過對研究與開發活動的投資產生 的;某個國家發明一種新技術或新產品後,由於國外尚未掌握,便 產生了國際間的差距。由於技術創新國在世界市場上暫時居於壟 斷地位,因而產生以技術差距為基礎的出口貿易。但是,通過貿易 示範效應、轉讓技術專利及跨國直接投資,技術逐漸會被其他國家 所摹仿,技術差距將趨於消失,貿易將持續到摹仿國的生產能力能 夠充分滿足該國的國內需求時為止。 波士納將創新至摹仿的時間 差距稱作「摹仿時滯」,它由三階段構成:①國內反應時滯,即國 內其他生產者試圖摹仿所需用的時間;②國外反應時滯,即國外生 產者試圖摹仿所需用的時間;③需求時滯,即國內外消費者接受創 新產品所需的時間。反應時滯與需求時滯越長,技術差距所持續的 時間也就越長;反之則越短。反應時滯的長短取決於規模經濟、關 稅、運費、國外市場規模、需求收入彈性和收入水平等因素。

3、技術差距大小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技術進步會使得成本降低,使我國總供給增加,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從而增加國民收入,並且降低產品價格。在國際匯率不波動的情況下,使得我國商品出口更有競爭力,出口額更大~

4、技術差距,主要是指兩國之間的什麼差異

技術差距理論編輯
產生於1961年,代表人物為英國學者M.V.波斯納(Michael V. Posner)他在《國際貿易與技術變化》一文中,提出了國際貿易的技術差距模型。該理論認為,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生產要素,並且實際的科技水準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個國家的發展水準不一樣,這種技術上的差距可以使技術領先的國傢具有技術上的比較優勢,從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隨著技術被進口國的模仿,這種比較優勢消失,由此引起的貿易也就結束了。

技術差距論認為編輯
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工業品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以技術差距的存在為基礎進行的。技術差距論認為,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工業品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以技術差距的存在為基礎進行的。通過引入模仿時滯(Imitation Lag)的概念來解釋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可能性。在創新國(Innovation Country)和模仿國(Imitation Country)的兩國模型中,創新國一種新產品成功後,在模仿國掌握這種技術之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可以向模仿國出口這種技術領先的產品。隨著專利權的轉讓、技術合作、對外投資或國際貿易的發展,創新國的領先技術流傳到國外,模仿國開始利用自己的低勞動成本優勢,自行生產這種商品並減少進口。創新國逐漸失去該產品的出口市場,因技術差距而產生的國際貿易量逐漸縮小,最終被模仿國掌握,技術差距消失,以技術差距為基礎的貿易也隨之消失。

哥·登·道格拉斯編輯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運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美國電影業的出口模式。即一旦某個國家在給定產品上處於技術領先的優勢,該國將在相關產品上繼續保持這種技術領先的優勢。1966年,蓋·瑞·胡佛鮑爾(G..C.Hufbauer)利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合成材料產業的貿易模式。即一個國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場的份額,可以用該國的模仿時滯和市場規模來解釋。當他按照各國的模仿時滯對國家進行排序時發現,模仿時滯短的國家最新引進新合成材料技術,並開始生產和模仿時滯長的國家出口,隨著技術的傳播,模仿時滯長的國家也逐步開始生產這種合成材料,並逐步取代模仿時滯短的國家的出口地位。對技術差距理論的經驗研究,支援了技術差距論的觀點,即技術是解釋國家貿易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

技術差距理論的前提編輯
1、最初的技術進步必須建立在存在於某國經濟中的一系列制度性內生變數的基礎之上
所謂制度性內生變數(Systematic and Endogenous variables),是指一國同他國相比能夠引發技術進步的諸多他國所不具備的因素。
2.技術成果的國際傳遞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難以順利進行。所以,在一定時期內,能率先完成某項技術創新的國家,即技術創新國,能較為穩定地保有技術創新帶來的技術差距比較優勢。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為例編輯
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居於世界科學技術水平的領先地位,主要就是得益於諸如美國擁有雄厚的總體經濟實力、較高的人均國民收入、國際競爭能力強勁的大型和特大型公司企業、充足的科技投入和龐大的科技隊伍、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等一系其他國家無法望其項背的有利條件。這就是美國經濟中獨有的制度性內生變數。這些因素或者從需求的方面提出了技術創新的要求,或者從供給的方面保證了技術創新的現實可能性。如人均國民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費就越是傾向於能帶來較高層次的多重滿足的高科技新產品,因而刺激了技術的發展與創新。

全社會較高的工資水平編輯
同時,全社會較高的工資水平又使這些高科技新產品能夠較為順利地進入市場,並通過市場進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再如實力雄厚,隊伍龐大的科技人員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大軍以及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使技術創新的機會不斷萌生。同時,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各行各業的大公司、大企業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另一方面,隨著各行業公司和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的積累,它們也有能力增加投入,從事大規模的研究與開發,進而使技術創新轉化成為一系列的高科技新產品,並使之商品化。可以說,正是基於這樣一些制度性的內生變數的作用,才使美國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新一輪科學技術革命的發祥地。
2、技術成果的國際傳遞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難以順利進行。所以,在一定時期內,能使率先完成某項技術創新的國家,即所謂技術創新國,能較為穩定地保有因技術創新帶來的技術差距比較優勢

技術成果所以難以在國際間迅速地傳遞原因編輯
一般說來是基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由於技術成果本身是獲得巨額利潤的源泉,因此在完成某項技術創新以後,技術創新國必然採取技術壟斷和技術封鎖等多種措施,首先充分地享受該項技術創新的創利效益,直到該項技術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來已經成為了一種相對成熟的技術以後,技術創新國才有可能願意考慮該項技術成果的轉讓問題。
2)技術成果本身同時又是耗費巨大的現實資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產物,而且,技術創新投資從本質意義上看是一種高風險投資。所以,在國際間進行技術轉讓的過程中,技術成果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也體現著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其使用價值表現為項技術成果創造利潤的能力,其價值表現為研究完成該項技術成果的過程中全部投入和所承擔風險的價值總和,以及該項技術創利能力的價值表現。因此,技術成果的價格既要包括研製過程中的全部現實投入和風險投資及其回報,又要包括該項技術成果轉讓後在剩餘的使用年限內繼續為其所有者創造利潤能力的一定比例。所以,以「專利轉讓費」或「生產特許權轉讓費」的形式出現的技術成果的轉讓價格一般相當昂貴。這就從需求的方面制約著技術成果的迅速轉讓。
3)與上述兩方面因素相聯系,非技術創新國也可能試圖通過自身的研究與開發取得某項技術成果,實現變相的技術轉移。但極有可能受到該國自身的諸多制度性內生變數的制約,遇到多方面的困難和障礙,使其在短期內難以實現掌握某項技術成果,並將之用於現實生產的目的。

5、技術進步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技術進步與國際貿易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技術進步影響到國際貿易產品的結構和貿易的格局。 貿易出口國基本上是發達國家和新型工業化國家,而初級產品生產國在國際貿易中處於越來越不利的地位。

6、技術差距理論在當代的國際貿易中給我們的啟示?

技術差距理論(TechnologicalGapTheory),又稱技術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GapModel),是把技術作為獨立於勞動和資本的第三種生產要素,探討技術差距或技術變動對國際貿易影響的理論。 由於技術變動包含了時間因素,技術差距理論被看成是對H-O理論的動態擴展。由於技術變動包含了時間因素,技術差距理論被看成是對H-O理論的動態擴展。
技術差距理論產生於1961年,代表人物為美國學者波斯納(M.V.Posner)他在《國際貿易與技術變化》一文中,提出了國際貿易的技術差距模型。 技術差距理論產生於1961年,代表人物為美國學者波斯納(M.V.Posner)他在《國際貿易與技術變化》一文中,提出了國際貿易的技術差距模型。 該理論認為,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生產要素,並且實際的科技水準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個國家的發展水準不一樣,這種技術上的差距可以使技術領先的國傢具有技術上的比較優勢,從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該理論認為,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生產要素,並且實際的科技水準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個國家的發展水準不一樣,這種技術上的差距可以使技術領先的國傢具有技術上的比較優勢,從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 隨著技術被進口國的模仿,這種比較優勢消失,由此引起的貿易也就結束了。隨著技術被進口國的模仿,這種比較優勢消失,由此引起的貿易也就結束了。
技術差距論認為,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工業品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以技術差距的存在為基礎進行的。 技術差距論認為,工業化國家之間的工業品貿易,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以技術差距的存在為基礎進行的。 通過引入模仿時滯(Imitation Lag)的概念來解釋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可能性。通過引入模仿時滯(ImitationLag)的概念來解釋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可能性。 在創新國(Innovation Country)和模仿國(Imitation Country)的兩國模型中,創新國一種新產品成功後,在模仿國掌握這種技術之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可以向模仿國出口這種技術領先的產品。在創新國(InnovationCountry)和模仿國(ImitationCountry)的兩國模型中,創新國一種新產品成功後,在模仿國掌握這種技術之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可以向模仿國出口這種技術領先的產品。 隨著專利權的轉讓、技術合作、對外投資或國際貿易的發展,創新國的領先技術流傳到國外,模仿國開始利用自己的低勞動成本優勢,自行生產這種商品並減少進口。隨著專利權的轉讓、技術合作、對外投資或國際貿易的發展,創新國的領先技術流傳到國外,模仿國開始利用自己的低勞動成本優勢,自行生產這種商品並減少進口。 創新國逐漸失去該產品的出口市場,因技術差距而產生的國際貿易量逐漸縮小,最終被模仿國掌握,技術差距消失,以技術差距為基礎的貿易也隨之消失。創新國逐漸失去該產品的出口市場,因技術差距而產生的國際貿易量逐漸縮小,最終被模仿國掌握,技術差距消失,以技術差距為基礎的貿易也隨之消失。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運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美國電影業的出口模式。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Douglas)運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美國電影業的出口模式。 即一旦某個國家在給定產品上處於技術領先的優勢,該國將在相關產品上繼續保持這種技術領先的優勢。即一旦某個國家在給定產品上處於技術領先的優勢,該國將在相關產品上繼續保持這種技術領先的優勢。 1966年,蓋•瑞•胡佛鮑爾(G..C.Hufbauer)利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合成材料產業的貿易模式。1966年,蓋•瑞•胡佛鮑爾(G..C.Hufbauer)利用模仿時滯的概念,解釋了合成材料產業的貿易模式。 即一個國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場的份額,可以用該國的模仿時滯和市場規模來解釋。即一個國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場的份額,可以用該國的模仿時滯和市場規模來解釋。 當他按照各國的模仿時滯對國家進行排序時發現,模仿時滯短的國家最新引進新合成材料技術,並開始生產和模仿時滯長的國家出口,隨著技術的傳播,模仿時滯長的國家也逐步開始生產這種合成材料,並逐步取代模仿時滯短的國家的出口地位。當他按照各國的模仿時滯對國家進行排序時發現,模仿時滯短的國家最新引進新合成材料技術,並開始生產和模仿時滯長的國家出口,隨著技術的傳播,模仿時滯長的國家也逐步開始生產這種合成材料,並逐步取代模仿時滯短的國家的出口地位。 對技術差距理論的經驗研究,支援了技術差距論的觀點,即技術是解釋國家貿易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對技術差距理論的經驗研究,支援了技術差距論的觀點,即技術是解釋國家貿易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
外貿易是世界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是各國加速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各國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推進器」,進出口也從原來的逆差轉變為順差,豐厚的外匯儲備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定心丸」。當然,隨著貿易順差大量產生,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海關統計是國民經濟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一張一張進出口報關單累加、審核、統計出來的,其准確性、權威性國際公認。通過對海關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貿易順差問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增強。198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027.9億美元。此後,經過6年的發展,於1994年再邁一個千億美元的台階。1997年,外貿總值突破3000億美元,並首次躋身世界10大貿易國行列。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外貿易更是煥發出勃勃生機,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2004年對外貿易進出口規模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6年對外貿易進出口高達1.76萬億美元,進一步縮小了與第二大貿易國的差距。入世5年間合計進出口總值已超過從改革開放到「入世」之前23年的總和。2006年外匯儲備突破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

對外貿易的良好發展,對於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乃至對世界經濟的推動,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改善我國經濟結構,加速了工業化進程。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通過擴大出口,利用獲得的資金,引進工業生產所必需的資本品、原材料、技術等,改變了傳統產業格局,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總體競爭力。

二是推動國內技術進步,體現了「後發優勢」。對外貿易是我國獲得技術的重要渠道,知識產權的跨國交易本身就構成了現代國際貿易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生產線,實現了產品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推動了國內技術進步,這種「後發優勢」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增強了經濟的抗風險能力。通過出口國內生產相對過剩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可以緩解國內供求矛盾,提高經濟效益。當前我國手機、電冰箱、電視機、摩托車、服裝鞋帽類的出口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70%以上。而國內經濟發展所需的緊缺原料,也能夠通過對外貿易得以補充,2005年我國已成為世界鐵礦砂、氧化鋁進口第一大國和原油進口第三大國。進出口的良性運作,不僅彌補了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結構失衡,提高了總產出水平,而且逐步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增強了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四是促進資本積累,提升了規模效益。多年來,我國貨物貿易的順差一直是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重要來源。2001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超過2000億美元,2006年底突破1萬億美元,同期貨物貿易順差累計達到3675億美元,相當於同期外匯儲備增量的43%。貿易順差為企業的資本積累提供了資金來源,提高了生產廠商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刺激了投資需求,提升了企業的規模效益。

五是促進經濟增長,帶動了國內就業。外向型經濟的日趨活躍,帶動了國內就業水平的提高。據有關專家分析,2006年我國外貿依存度達到70%左右,有效帶動了國內就業。200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184萬人,是近年來新增就業人數最多的一年。

六是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產生了積極作用。與許多國家相比,中國的發展更具開放性,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更大,多年來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長。據有關專家分析,2003—2005年間,中國對外貿易增長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對全球經濟的全面復甦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貿易順差是我國積極利用外資政策和特有貿易結構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內經濟長期健康快速發展的正常表現

長期以來,我國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近幾年世界經濟全面增長,則為我國積極利用外資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以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體的我國特有的貿易結構。這是我國對外貿易長期保持順差的主要因素。

一是加工貿易發展勢頭迅猛。一方面,因為我國擁有良好的工業配套能力和大量廉價勞動力,使得全球製造業加速向我國轉移;另一方面,由於加工貿易實行保稅政策,對於外資投入加工貿易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長期以來加工貿易成為我國外貿的「半壁江山」,中國因此被稱為「世界加工廠」。加工貿易是一種增值的貿易形式,必然產生貿易順差。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總額為1775億美元。其中,進出口為逆差的貿易方式有:外商投資企業設備進口逆差278億美元,保稅區、保稅倉庫進出口逆差600億美元。此外,還有其他貿易方式也有部分逆差。進出口為順差的貿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貿易進出口順差831億美元,而加工貿易進出口順差則高達1889億美元,超過了貿易順差總額。由此可見,當前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持續增長。2006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達630億美元,已經連續3年保持在600億美元以上的水平,其中近7成投到了製造業。目前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超過190個,全球500強已有480多家在華投資,我國已成為一些重要工業品全球製造業的中心。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鞏固。一方面,外商投資企業面向國內市場生產,替代了部分進口需求。鋼材、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尿素等產品進出口態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市場有限,外商投資企業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占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態勢。

除上述兩個長期因素外,我國貿易順差問題也與下面3個短期因素有較大關系。

一是部分企業在出口退稅率調整前突擊出口。近兩年,國家對「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相繼調低或取消出口退稅率。企業往往根據政策調整日期提前出口或突擊出口。如2006年鋼材、服裝等產品集中突擊出口現象較為明顯。

二是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促使企業加快出口步伐。截至今年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相比匯改前累計升值幅度已達6%。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將會帶來好處,而對以出口為主、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則會帶來沖擊,如電子、紡織、機械等行業。為了減小或避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沖擊,許多企業紛紛加快出口步伐,而對進口采購則持觀望態度。

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價格。由於近年來國內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價格上升,導致企業出口成本上升,許多企業通過提高出口價格轉嫁部分成本。與2005年相比,2006年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上升4.2%,而進口價格總體僅上升3%。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打擊出口騙稅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企業守法自律意識的不斷加強,企業出口騙稅違法行為逐步減少。導致出口價格總體水平提升的直接因素是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出口成本總體上升。因此,從海關統計角度分析,所謂「大量出口高報價格以騙取出口退稅,導致巨額虛假貿易順差」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除此以外,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對我國實行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出口封鎖,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所急需的技術及其設備進口不足,這也是造成大額貿易順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必須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貿易順差大幅增長帶來的新問題

我國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和特有的貿易結構,決定了我國貿易順差現象將長期存在。國際上判斷貿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貿易順(逆)差額與當年進出口總額相比,在10%以內的為基本正常,這個「10%」也可稱為貿易失衡「警戒線」。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1775億美元,約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10.1%,剛剛觸及「警戒線」。從當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德國的情況來看,自1952年到2005年(2006年統計數字尚未公布)的54年間,對外貿易均為順差,2002年貿易順差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過1900億美元。其中貿易不平衡度超過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達12.7%,超過我國目前的貿易不平衡程度。因此,我國目前存在的大額貿易順差基本是正常的。

但是,大額貿易順差也給我們帶來新的問題。如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大,出口企業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風險增大;我國外匯管理面臨更加放開的國際壓力;國內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潛在風險等。對此,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既積極又穩妥的辦法,確保經濟健康發展。

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要在外貿領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領域動腦筋;不但要在轉變出口增長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擴大進口、增加內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發展國內消費市場,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刺激內需,改善國內消費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通過擴大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的產品目錄,對「兩高一資」等產品的加工貿易進行政策調整。再次,對利用外資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由「招商引資」轉為「選商擇資」、「養商育資」等。第四,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合理引導升值預期。第五,在調整出口結構和擴大進口方面做一些具體的工作,特別是要促使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放鬆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對我國出口的限制,使進出口結構更趨優化,緩解順差上升過快的壓力。

總之,面對大量貿易順差產生的新形勢,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視貿易順差問題帶來的外部失衡和內部影響,也要正確認識貿易順差的客觀必然性。只要我們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積極穩妥地處理問題,我國對外貿易就能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7、技術差距對貿易的機制中存在規模效應嘛

1961年,波斯納在一篇題為《國際貿易與技術變化》的論文中,首次提出這一種思想:國與國之間同一種產業技術發展水平的差距,是產生互利貿易的重要原因

8、國際貿易理論對國際貿易實踐的指導意義

1、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關知識能讓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外貿實踐中的原產地證書;
2、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相關知識告訴你在外貿實踐中海關的一些基本游戲規則;
3、國際服務貿易的相關知識能讓你在學習一些非商品貿易的支付方式(如L/G,Standby L/C)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