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23 09:07:55

1、國際貿易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生產力的發展
2.社會分工的擴大
3.國家的形成
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要求一定的形式與其適應。社會分工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沒有分工就沒有交換,沒有交換就沒有貿易。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超越了國界,國際貿易就產生了。具體而言,國際貿易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經濟條件,另一個是政治條件。前者是指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能夠提供交換用的剩餘產品;後者是指開始出現各自為政的國家實體。因此,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出現,社會分工的擴大以及國家的形成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共同基礎。

2、國際貿易爭端產生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經濟全球化之後,國際貿易的形式多樣化,商品結構復雜化,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化,所以各國家為了獲得利益,提高競爭力就會採取各種方法,比如在國際貿易中出現不等價的交換,發達國家利用壟斷地位,控制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一方面降低發展中國家產的初級產品的世界市場價格,另一方面提高發達國家生產的工業製品的世界市場價格,擴大初級產品價格與工業製品價格的剪刀差,以此從廣大發展中國家身上獲得利潤 謝謝採納

3、國際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

一、引言
進入到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迅猛,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西方國家出於各種目的,試圖通過貿易摩擦來遏制我國的發展。其中,美國就是我國最習以為常的貿易爭端國。進入到2018年,美國跟我國的貿易摩擦不斷,不僅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給我國的政治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本文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進行分析,對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進行分析。
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特朗普在2018年對中國進口商品設置的關稅壁壘以及貿易投資限制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今年第一次提高關稅的商品價值就達到了600億美元,這也是歷史上美國單筆最大的貿易制裁。美國採取了一系列的貿易限制手段對我國產晶元、製造業、機電行業發展是存在明顯的負面影響的。
(二)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股市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A股的影響最大。今年3月份和4月份連續多天股市明顯下滑,貿易戰的開始會讓股民對股市產生一定的悲觀情緒。但是總的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股市的影響有限。在貿易摩擦爆發之後,國內一些上市公司紛紛公布了貿易戰對本公司業務可能的影響,總的來看,大部分企業不會受到相關政策波動的干擾,但是個別高新技術企業會受到沖擊。
(三)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
中美近期頻繁的貿易摩擦會使得我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減少,但是由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布局,總體來說我國對外投資受到的影響並不會產生多大的波動。我國政府在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開始時,就已經宣布我國將繼續擴大開放,在這一措施下,我國對外投資在短時間內不會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四)對居民生活和社會生產的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不僅對國家會產生影響,對於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產也會產生影響。比如,很多中國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會選購一些進口的商品,而貿易戰的開始則會導致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從而導致一些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變高。而且由於貿易摩擦導致的股市的波動,也會對一些居民的投資收益產生影響。
三、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分析
(一)政治特徵愈發明顯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政治特徵越來越明顯。進入到21世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外貿易日漸頻繁,加上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很多國家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一些壓力。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後認識到了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在這種和平與發展理念的影響下,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厚。從整體上來說,中美貿易是日漸平穩的,但是雙方,政治層面的摩擦必然會體現在貿易方面。
(二)貿易摩擦形式更加多元化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形式多種多樣。在以往,美國主要以反傾銷手段來跟中國進行貿易爭端。近年來,美國開始變換貿易摩擦的形式,不單單在使用反傾銷手段,還會使用產品技術指標等手段,以產品技術超出指標范圍為由來限制產品入境。而且從2018年美國採取的相關措施來看,美國還採取增加進口稅率、嚴格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標准等措施來開展貿易爭端。
(三)貿易摩擦領域不斷擴大
貿易摩擦領域不斷擴大主要體現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不僅僅集中在貿易領域,在服務領域、匯率領域中也開始涉及到。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長期擁有美國大量的國債,為了轉嫁自己的經濟危機,美國長期以來試圖逼迫人民幣升值,提高人民幣匯率,這也造成了兩國經濟之間更大的矛盾。而且從服務業的角度來說,我國服務業當前的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服務產業結構也正在優化升級中,但是美國的服務行業已經相對完善,這必然會對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形成打壓之勢。
(四)摩擦程度不斷緩和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無論是從國際關系還是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貿易摩擦都必將不斷緩和。尤其是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認識到了加強經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未來中美貿易摩擦也必然成緩和之勢。
結論
通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的經濟、資本市場、中國對外投資、對居民的生產生活都會產生影響。從未來來看,中美貿易摩擦未來的政治特徵愈發明顯、貿易摩擦形式更加多元化、貿易摩擦領域不斷擴大、摩擦程度不斷緩和。考慮到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環境,中美貿易摩擦雖然一定是一種常態,這要求我國要積極採取措施加以應對,將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4、.要素稟賦學說認為產生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要素稟賦學說中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是區域貿易或國際貿易的價格差別,是成本的國際絕對差;比較成本差異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條件,兩國國內各種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不同國家不同的成本比例,源於各國國內生產要素的不同價格比例,而不同生產要素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生產要素價格的不同之比,是因為兩國生產要素的供求關系存在著不同之比。各國生產要素供給的不同,是因為各國所賦有的各種要素的數量、種類和質量的不同,國際貿易就是建立在各國各種生產要素不同和價格不同的基礎之上的。即使生產要素的供給比例是相同的,由於各國對生產要素的需求不同,也會出現生產要素不同的價格比例,從而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條件。

5、要素稟賦學說認為產生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要素稟賦理論核心認為國際貿易的直接原因是國家之間要素的豐缺,出口本國要素豐富的產品,進口本國要素缺少的產品。

6、如何理解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國際貿易是世界目前著名的學科之一,隸屬於經濟學的范疇,國際貿易的產生有經回濟發展的必答然性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性,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國際貿易是在世界經濟發展中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歷史條件,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能力進一步加強,促進形成國際貿易的發展。這是促進國際貿易的一個趨勢。
第二、個人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促進國際貿易的一個內因。個人的生產力不斷加強,促進整體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剩餘產品不斷增加,貿易的范圍就會擴大,進而逐漸形成國際貿易。
第三、國家的形成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國家產生之後,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必然第一個結果。如此一來國家之間的貿易,就會產生越來越復雜的經濟結果,國際貿易就自然形成。
總結來說,人類個人的生產能力增加,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而國家逐漸的出現,慢慢的就會產生出用於交換的剩餘商品,這些剩餘商品會慢慢的發展為,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貿易。

7、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幾個主要因素
(一)世界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
世界經濟已擺脫連續4年的增長緩慢和不景氣狀態,並開始步入新一輪的經濟上升周期,世界經濟增長率在1991年下降到―0、4%的基礎上,1992年提高到0、8%,1993年為1、7%,1994年上升到3、1%,預計1995年可達3、5%,90年代下半期大體可保持3%的增長率,略高於80年代2、9%的水平。1
(二)「烏拉圭回合」談判圓滿結束,世界貿易組織已正式成立
世界貿易組織於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並開始運轉。世界貿易組織是獨立於聯合國的負責管理監督全球貿易秩序,協調貿易關系、制定貿易政策的一個永久性國際經濟組織,為今後的全球貿易提供最基本的規則,負責實施多邊貿易協議,定期審議各成員的貿易政策,統一處理貿易爭端,加強與其他國際機構的合作。它不僅強化了關貿總協定原有的規則,管理協調的范圍更加廣泛,還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貿易爭端調解機制,可以說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意味著世界貿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大發展,國際經濟合作新時代的開始。
(三)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1993年11月1日,歐洲聯盟正式啟動。1994年1月1日成立的歐洲經濟區,是一個比歐共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更開放的一體化組織,它不僅是工業品的自由流動區,也是人員、勞務、資本的自由流動區。從1995年1月1日起,奧地利、芬蘭和瑞典正式成為歐洲聯盟成員國,歐盟組織的擴大,使西歐的競爭實力大為增強,從而有力地促進區內投資和貿易的發展。
 在東盟經濟部長第26屆年會上,一致同意把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時間,從原定15年縮短為10年,目前,亞太地區的「成長三角」,作為次區域經濟合作的一種補充模式進展比較順利。
(四)科學技術進步的加速
90年代是以微電子、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等領域為中心的高新技術、繼續加速發展、而且日趨走向實用化、產業化的時代,隨著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國際化分工的深化,產品質量性能的不斷提高,產品種類、規格的不斷變化,產品的生產同期將大為縮短。由於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必將促使各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向更高層次發展,使國際間的相互依賴和滲透進一步加深,從而推動國際商品范圍和貿易量的不斷擴大。使商品生產的內容、形式以及組織等方面都將發生變革。國際貿易的發展也越來越多地和新技術聯在一起,使國際商品生產和貿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為減少,而技術、知識密集度卻大大提高。由於社會消費需求向多樣化發展,通過商品交換,促進行業內部貿易的發展。
(五)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
進入90年代後,跨國公司發展尤為迅速,並正在不斷改變著世界商品生產和流通的格局。目前,全球跨國公司約有1、2萬家,控制著世界出口貿易總額的2/3,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已佔國際貿易的40%。隨著生產國際化的新發展,跨國公司將在更大程度上控制著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技術轉讓等經濟活動。製成品貿易,特別是高技術貿易和資本貨物貿易在跨國公司內占的比重也將越來越大,在發達國家的製成品貿易中,由於規模經濟的作用,使同一行業內部的雙向性國際商品流動發展很快,並成為貿易效益的主要來源,據1992年有關部門的調查,發達國家的產業內貿易約占國際貿易的60%,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產業內貿易約占國際貿易的45%。
隨著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企業進入國外市場更為困難。為了繞過東道國的貿易壁壘,為了有利於降低研究、試制、生產成本,擴大市場,實現優勢互補,從80年代起,一些大型跨國公司已開始走向無國界化,但是直到近幾年,大企業間締結國際戰略聯盟的工作才得到迅速發展。跨國公司聯盟可以利用自身和他國的不同優勢,通過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共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

8、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國際貿易作為一種經濟現象,也屬於歷史范疇。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並伴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國際貿易的產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一是要有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二是國家或政治(社會)實體的形成。從根本上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是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