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貿易戰對國際貿易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貿易戰對國際貿易

發布時間: 2021-10-25 07:18:50

1、請問現在是全球貿易戰還是中美貿易戰?

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對鋼鐵和鋁製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打響中美貿易戰第一槍。

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USTR)公布《中國貿易實踐的301條款調查》,認定中國政府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相關的行動、政策和實踐是「不合理或歧視性的,對美國商務形成負擔或限制」。3月23日,作為對美國加征鋼、鋁製品關稅的報復,中國政府公布了價值30億美元的加征關稅的美國產品清單。

4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基於301報告結論,公布將於7月6日對1333種、總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4月4日,中國宣布對106種、總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增25%的關稅,其中包括了大豆和波音飛機。

4月5日,特朗普要求USTR考慮加征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4月5日,中國就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的232措施,向美方提出WTO磋商請求,正式啟動WTO爭端解決程序。同日,中國也就301措施提出WTO磋商。

4月18日,美國表示已同意就征稅措施與中國在爭端解決機制下磋商。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宣布對中興實施制裁。

5月2日,美國代表團抵京。在中美第一次談判中,美國實施特朗普的「瘋人戰略」,對中國漫天要價。其具體要求主要為:

(1)從2018年6月開始,每12個月至少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逆差。到2020年底,同2018年底相比,至少減少2,000億美元對美貿易逆差。

(2)立即取消對《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10個高科技製造業部門的補貼和其他政府支持。

(3)取消對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的投資限制,包括外國公司在中國本地合資公司的股權上限;在2018年7月1日前發布改進後的外資投資全國性「負面清單」(所謂的「負面清單」是指對外商投資完全關閉或有條件開放的產業部門,所有在這個清單中沒有提到的經濟部門都將對外國投資開放)。在清單公布的90天內,美國將核查依然存在的對美國不公的投資限制。中國在接到美國的問題清單之後,將根據中美共同決定的時間表積極消除這些限制。

(4)中國於2019年1月1日前停止有關知識產權的特定政策和做法(強制技術轉讓、合資企業要求等)。

(5)中國於2019年1月1日前撤銷《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中美國在WTO磋商所指認的條款,並根據美國要求修改上述條例。

(6)中國於2018年7月1日前撤迴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的磋商要求。

(7)對美國基於301調查的案件而採取的任何措施,中國不可採取任何形式的報復並避免做出任何報復行動。

(8)同意立即停止對美國技術和知識產權的網路、經濟間諜、仿冒和盜版活動,對實施以上措施的進展進行季度評估;如果中方完不成承諾,美方可以施以關稅懲罰;同意遵守美國的出口管製法。

(9)不反對、挑戰和報復美國對中國對美技術和國家安全敏感部門投資實行的限制。

(10)2020年7月1日前,中國將把非關鍵(non-critical)部門所有產品的關稅降到不高於美國同類產品的水平。中國認可美國可能將對關鍵部門產品(包括同中國製造2025有關的產品)進口施加限制或徵收關稅。

(11)中國若未能履行本協議,美國將會對中國進口征稅並採取其他適當措施,中國承諾將不會對此採取報復措施。

對美國的漫天要價,中國代表團的反應是有節制,但也是堅定的:

(1)中國將降低從美國進口汽車和其他產品的關稅,並大量進口美國的貨物和服務,條件是美國採取如下後續行動:一是撤銷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禁令,尤其是集成電路產品的出口限制;二是向中國的IT產品開放美國政府采購;三是在2018年5月31日之前恢復中國對美國的熟制禽肉出口,等等。

(2)通過以下措施增加雙邊服務貿易:雙方成立服務貿易工作組;在海南自貿區向外資開放服務業(醫療保健、養老、建築設計、環境保護等);在15個地區開展跨境服務貿易試點;擴大中國對美國電影的進口。

(3)加強與美國的知識產權合作,但中國在其入世協議下對合資和股比政策不應被視為「強制性技術轉讓」。

(4)修訂美國對中興通訊的限制,確保半導體行業的全球供應鏈。

(5)要求美國停止使用「替代國」作為對中國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基準(換句話說,實際上承認中國在WTO下的市場經濟地位)。

(6)終止301條款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的調查、並撤銷調查下的任何關稅計劃;承諾在未來不對中國發起任何301條款調查。

談判的最終結果不得而知,但可以猜到,中國代表團拒絕了美方的無理要求,但為了避免貿易戰,也做了必要的讓步。會談公報表示:「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知識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5月15日至19日,劉鶴率團赴美進行第二輪談判。達成的協議包括採取有效措施以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中方將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雙方就擴大製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進行了討論,同意為上述領域達成共識創造有利條件。中方將推進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雙方同意鼓勵雙向投資,將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繼續保持高層溝通。外電則透露,中國拒絕了美方要求中國減少貿易逆差2000億美元的要求,但同意增加能源和農產品進口,進口額接近700億美元。中美並未解決所謂的「知識產權盜竊」問題。中國拒絕了美國提出的中國在國企改革、產業補貼、強迫技術轉讓、產能過剩四個領域做更實質性改變的要求。

5月20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中美貿易戰已經「停戰」。

5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他將讓中興在實現「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改組管理層和董事會,購買美國零部件以及繳納13億美元罰款」之後恢復業務。

5月29日,白宮發表聲明稱將在6月15日公布限制對華貿易的具體措施。中國商務部立即指出這一聲明顯然有悖於不久前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

5月30日至6月2日,中美進行了第三輪談判。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和中國副總理劉鶴在結束兩天的討論後沒有發表聯合聲明,美國代表團沒有發表評論就啟程回國。新華社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表示,羅斯和劉鶴取得了「具體的進展」,但沒有詳細說明。但新華社也警告稱,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按原計劃於7月6日執行對中國進口商品加稅25%。數分鍾後,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對美國出台「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征稅措施,雙方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

6月16日,針對美國6月15日的決定,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對美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商品,自今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對美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114項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6月18日,特朗普又宣稱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並威脅如果中國反擊,美國將對另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追加額外關稅。

6月19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美白宮6月18日聲明發表談話,如果美方喪失理性、出台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嚴格說,中美貿易戰還沒有真正打起來。從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對鋼鐵和鋁製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到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率團來華同劉鶴副總理進行中美之間的第三次貿易談判,這之間所發生的一切都只是戰前交鋒。只有當美國對中國實施如加征關稅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且中國實施報復措施之後,中美貿易戰才算正真開打。中國方面目前仍在盡最大努力,爭取避免一場沒有勝者的貿易戰。美國方面也不一定希望中美雙方爆發一場貿易戰,但試圖以貿易戰相威脅,爭取從中國榨取最大利益。由於中國出口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打貿易戰中國損失可能更大,這正是美國有恃無恐的原因。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也不是完全有恃無恐。打還是不打?如果要打,打到什麼程度?雙方政府肯定在不斷進行推演,以決定自己的最佳策略。美國希望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中國則希望在損失最小的情況下,避免貿易戰。

在經過三輪會談之後,中美貿易戰一度出現停戰跡象。但是,6月15日特朗普不顧此前達成的諒解,執意宣布執行4月4日對中國50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的計劃。6月15日(美國公布數分鍾之後)中國不得不宣布:將對美國出台「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征稅措施,雙方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中美貿易戰已經基本不可避免。

美國要同中國打貿易戰,其可以擺到桌面的理由不外乎三條:一是中國對美長期保持大量貿易順差;二是中國不遵守WTO承諾;三是中國通過不公正手段取得美國技術。美國政府內部,或因利益不同或因認知不同,對上述三點的側重各有不同。例如,特朗普在前期強調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而納瓦羅和萊特希澤等則始終強調所謂的「結構性」問題,如中國以「不正當手段竊取美國技術」等。

中國已經宣布全面開放製造業,並加快金融、電信、醫療、養老等領域的服務開放,中國在服務貿易中也一直處在逆差地位,對美國也是如此。中國在這些領域的開放也將讓世界各國獲得新的機會。這種開放是多贏的機會。一方面中國消費者以低成本獲得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外國投資者獲得新的機會,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紅利。而中國相關產業也將在開放競爭中提升其自身的能力。兩國的政治家更需要承擔起責任,以全球化和開放思維,為兩國的企業家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大的可能。

2、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3、中美貿易戰對國際稅收的有何影響

中美貿易戰豐富了國際稅收活動內容。說白了貿易戰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商場如戰場,國際稅收由於貿易戰而顯得重要。

4、美國貿易戰對國際物流有何影響?

在貿易問題上,美國執意要和中國較勁。意識到會將本國農民送上貿易戰前線當「炮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以為開幾張「空頭支票」,就能彌補貿易戰在美國造成的「傷害」。 然而,特朗普想得太簡單了。

5、中美貿易戰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政治。一定的政治是對一定的經濟的反映。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中美貿易戰,反映了國際社會中第一大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政治關系,關繫到兩國根本利益,關系兩國和各自所聯系的相關國家的國家利益;
關繫到國際政治格局和未來走向,國際陣營的分化組合,國際經濟政治力量中心的博弈與較量,直接影響著多極化趨勢與進程。

6、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各有什麼影響

一、經貿摩擦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可以用「有影響,可控制,需應對」來概括。

1、從宏觀經濟層面看,經貿摩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經濟的外部風險和下行壓力。

2017年經濟增長中內需貢獻超過90%;貿易依存度下降到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僅就經貿摩擦本身來說,這種沖擊是有限的。

2、從企業層面看,經貿摩擦對部分外向型企業有沖擊,可能帶來成本增加、訂單下降等問題,企業面臨減產歇業、調整重組的挑戰。電子通信、電氣機械、木材加工、化學產品等行業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同時要看到,我國商務部已明確表示,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將主要用於受損企業及員工、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等,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下半年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這也充分反映出中方對經貿摩擦的充分評估和積極應對。

二、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很大: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轉化為對自己企業的「制裁」。因貿易戰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已開始減產或裁員,有的企業正在謀劃把生產線遷出美國。美國商會發出警告稱,共計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可能面臨風險。

中國對等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後,美國農業遭受較大損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給農場主補貼。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加征關稅,美國汽車對華出口受到影響,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

(6)貿易戰對國際貿易擴展資料:

中國在貿易戰過程中,一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一方面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一是調整改善與周邊國家關系,加強雙邊經濟合作。

二是將爭端訴諸世貿組織,尋求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輿論支持。

三是在反制美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的同時,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國家大豆和動物飼料的進口關稅。

四是繼續推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2002年以來,我國已經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與10個國家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研或升級聯合研究。

7、中美貿易戰會對國內有什麼影響

影響如下:
第一,直接的影響,可能帶來物價上漲風險,當外匯儲備的減少,原油、糧食價格啟動,形成輸入型通脹,老百姓生活成本將會不同程度地增加。例如中國進口美國的大豆因為稅率調整而漲價,那麼以豆油為主的食品;以豆餅為飼料的豬牛羊雞鴨鵝肉價格肯定有一定程度上漲。
第二,可能造成工薪階層實際收入下降和失業風險,因為美國強征高額關稅,出口企業為了保持價格競爭優勢,必須大幅降低生產、物流、銷售各環節成本,企業員工收入有下降風險,有可能減產或倒閉,造成員工失業風險。
第三,可能造成老百姓消費水平降低,可能我們的房貸、車貸都會受到影響,整個社會的消費也會受到影響,還有可能會造成人民幣貶值,使老百姓的錢袋子在購買進口商品和服務時面臨直接縮水。
但是我們中國,中國的老百姓也是不挑事,不怕事,美國執意要打,那我們就奉陪到底!我們中國人歷史上經受多少欺凌,還是堅強的站起來了,啟是一個貿易戰就屈服的。

8、國際貿易大戰是什麼意思?

國際貿易爭端(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是指各種國際貿易交往或者各種國際貿易活動中產生的爭端。是一個經濟貿易領域的學術名詞。

含義相近的說法還有國際貿易爭議、國際貿易摩擦、國際貿易糾紛。

國際貿易主體的范圍很廣泛,包括私人,國家(地區)和國際經濟組織。

一般來說,國際貿易爭議比較多的使用在私人、法人之間產生的業務糾紛中,規模或者經濟貿易量不是很大;國際貿易爭端則較多用在大型的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國家地區之間產生的貿易糾紛中,涉及的范圍、行業廣泛,經濟規模和貿易數額較大,而且國際貿易爭端往往含有政治干預、貿易保護等因素。而國際貿易大戰則是國際貿易爭端的升級。

(8)貿易戰對國際貿易擴展資料:

近年來,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雙邊貿易摩擦也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貿易不平衡、紡織品特保、對華反傾銷等問題構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內容。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的爭奪、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迴流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等是雙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貿易摩擦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以微觀經濟摩擦為主,但還會擴大到其他領域。2003年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是宏觀經濟摩擦,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正如「入世」並沒有減少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入市」也難以保證中國會面臨少的多的限制。未來的中美貿易可能擴展到包括勞動標准、補貼、衛生檢驗標准、安全問題、貿易不平等、與投資和貿易有關的制度安排等多領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貿易爭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美貿易爭端

9、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嗎?

中美貿易摩擦近日升級,中國成為又一個被美國裹挾進貿易戰漩渦的受害國。此間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的被迫應戰,本輪由美國挑起的全球貿易戰已呈愈演愈烈之勢,將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甚至引發經濟衰退。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連續對鋼鋁產品加征關稅、對中國等主要夥伴發起貿易戰,相關經濟體也陸續開始反制。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為已成為影響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復甦的最主要風險。

董希淼進一步指出,如今中國被迫加入戰局,考慮到中美兩國經濟體量大,貿易規模也大,中美兩國開啟貿易戰,就如同兩頭大象在瓷器店裡打架,對全球貿易乃至全球經濟都將產生巨大沖擊。

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亦表贊同。王有鑫指出,展望下半年,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美國發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日前WTO(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二季度全球貿易景氣指數出現明顯回落,這與當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密切相關。此外,WTO還預測,2018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將由2017年的4.7%降至4.4%。

王有鑫強調,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對全球貿易的負面影響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步顯現,並給全球經濟帶來破壞性影響。

WTO總幹事羅伯特・阿澤維多近日亦警告稱,全球貿易體系正在開始動搖。如果關稅水平恢復到多邊貿易框架簽署前的水平,那麼全球貿易額就會猛烈縮水六成,全球經濟也會下滑2.4%。這樣的衰退將會超越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世界各國民眾都將嘗到生活水平下降的苦果。

實際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指出,從歷史上看,當國內經濟出現問題時,美國就會發起貿易戰,以鄰為壑,希望通過貿易戰「轉嫁」問題,比如大蕭條時期以及上世紀80年代發起的貿易戰等。但每一次都引發了其它貿易夥伴的反制措施;最終不僅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還會將全球經濟帶入衰退。

姜超進一步指出,以大蕭條時期的貿易戰為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貿易順差出現逐年縮窄,激起了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情緒。當時的美國胡佛政府大幅提升進口關稅,這一高關稅措施遭到了歐洲多國的強烈反對,多個國家開始實施報復措施,導致全球貿易宏觀稅率從10%左右上升到20%。最終美歐兩敗俱傷,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貿易保護並沒有給美國經濟帶來回暖的動力,反而進一步將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拉入深淵。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的全球經濟發展態勢來看,美國經濟似乎表現良好。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中美貿易研究課題組負責人、高級研究員哈繼銘表示,從宏觀經濟層面來說,如果貿易戰升級,中國的報復政策會影響美國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進一步上升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加息的速度比許多市場參與者預期的要快。這可能對美國經濟,尤其是美國股市沒有幫助,也會傷害金融穩定,並最終傷害美國自身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