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世界石油生產分布與國際貿易分析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世界石油生產分布與國際貿易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1-29 09:54:56

1、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貿易集團是()A.歐洲聯盟(UN)B.世界貿易組織(WTO)C.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EU)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ies) 發展而來的,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歷了6次擴大,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8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2萬億美元,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貿易集團.
故選:A.

2、基於進出口總量均衡的國際原油價格形成模型

4.3.2.1 模型結構

傳統經濟學商品價格的形成是當該商品的供給等於需求時,市場達到均衡,由此供給(或需求)量所決定的價格就是該商品的均衡價格。通常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為產量,需求量為消費量。但由於石油市場受戰爭、意外事件的影響較大,戰爭和意外事件可能造成石油供應中斷,由此對全世界經濟生產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現在很多國家都建立了相應的石油儲備。由於有存貨,當年的消費量不等於當年的石油需求量。同樣地,以往的一部分儲備有可能轉化為供給,因此當年的石油產量也不等於當年的供給量。所以考慮原油市場均衡價格不能直接利用供給(產量)等於需求(消費量)平衡式。如果將國際石油市場看作一個虛擬的商品市場,該市場的流入就是國際石油的總出口,流出就是國際石油的總進口。由於是虛擬市場,因此市場一定會出清,所以每年國際石油市場的總進口等於總出口。

從這個角度來說,可將從國際市場的流出(進口)視為需求(包括當年的消費和儲備),將流進(出口)視為供給。國際石油市場出清,意味著進口等於出口,此時國際石油市場達到均衡,由此確定了國際原油價格。在變數的選擇上,需求(進口)設定為國際原油價格、世界經濟活動水平(實際GDP)和OECD國家石油儲備量的函數。供給(出口)方程的因變數為國際原油價格,設國際原油價格為石油出口量、OPEC上期原油產量的函數。當世界經濟處於上升時期,各部門擴大生產使得對石油的需求增多,各國增大對石油的進口,即進口量與世界經濟活動水平(實際GDP)存在正向變動關系;同樣OECD國家增加石油儲備需增加石油進口,而減少石油儲備,意味著動用一定量的石油儲備滿足國內需求,這會導致石油進口量的減少,所以OECD石油儲備量與國際石油進口量之間也存在著正向變動的關系。對供給方程而言,國際石油出口量越多,表明國際石油市場的石油供給量越多,供給增多,油價走低;反之,國際石油出口量減少,表明供給減少,油價走高。所以國際原油價格與國際石油出口量成反向變動關系。由於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OPEC的產量政策通常作為油價變化的一個指標,增加產量會使油價下跌,減少產量會使油價上升;另外市場對產量變化有一個滯後期,所以OPEC上期原油產量與國際原油當期價格之間存在反向變動關系。

本節石油進出口量數據來自英國石油公司BP網頁,世界實際的GDP值來自http://genderstats.worldbank.org/query/,OPEC原油產量、國際原油價格和OECD 石油儲備量數據來自美國能源網站,時間跨度都是從1989~2003年的年度數據。

4.3.2.2 國際原油價格形成模型

(1)需求函數(表4.4)

表4.4 需求函數表

續表

lnIM=0.006lnPC+0.954lnG+0.316lnSO-0.022  (4.1)

式中:IM為國際石油進口量;PC為國際原油價格;G為世界實際的GDP; SO為OECD國家石油儲備量。

從模型結果來看,所得回歸方程的系數符號與前面的分析相一致。世界經濟活動水平(實際GDP)對世界石油總出口量(需求)的影響比較顯著,其次OECD國家石油儲備的變動對石油總出口量的影響也較顯著。相比較而言,原油價格變化對石油總需求的影響不顯著。這個結論從長期來看是比較合理的,因為石油是一種需求價格彈性較低的商品,其消費量受價格的影響較小。

(2)供給函數(表4.5)

表4.5 供給函數表

lnPC=9.077lnEX-10.714lnQO(-1)+17.276 (4.2)

所得回歸方程的系數符號與前面的分析相一致。國際原油價格受到國際石油進口總量和OPEC國家上期產量的顯著影響。

(3)市場均衡

IM=EX  (4.3)

即國際石油市場總出口量等於總進口量,國際石油市場出清,供需達到了平衡。

據此整理得

lnPC=9.147lnG-3.206lnSO-11.326lnQO(-1)-1.14 (4.4)

PC=α·G9.174·SO3.206·QO(-1)-11.326 (4.5)

運用上式可以模擬OPEC產量變動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例如OPEC原油產量減少4%,假設世界經濟活動水平不變(即值不變),OECD國家需動用約14%的石油儲備才能穩定國際原油價格。因為:

PC=0.96-11.326.0.863.206.PC*=PC*

PC*為基準情形時的國際原油價格。。

類似的,如果世界經濟年增長率為3%,在其他因素都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OPEC上期需增加約2.4%的產量,恰好可以穩定國際原油價格。因為:

PC=1.039.174·1.024-11.326·PC*=PC*。

4.3.2.3 修正後的國際原油價格形成模型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各國貿易量將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石油產品由於其分布的地緣性和主要消費國與主要產油國在地理位置上的分離等特殊性,將使石油產品貿易更依賴於國際市場,所以石油產品貿易量佔世界經濟(GDP)的份額有增大的趨勢。石油產品貿易額佔世界GDP的比重越大,國際石油市場越繁榮,這對國際原油價格的產生將起到一定的影響。具體地說,由於國際總進口與總出口相等,所以石油進口開放度增大,意味著石油進口量和出口量同時增加。由於需求和供給同時增加,所以國際原油價格的漲跌由供給和需求的價格彈性確定。供給價格彈性大,原油價格將降低;需求價格彈性大,原油價格將上升。無論何種情況,一般都會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形成。下面我們將引入石油進口國開放度概念,進一步研究在進口國開放度變化的情況下各影響因素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

石油進口國開放度,指國際總的石油進口量與石油出口量的和佔世界實際GDP的比例,用TRI表示。即TRI=(石油總出口+石油總進口)/世界實際GDP。

考慮石油進口國開放度指標後的石油供給函數如表4.6所示。

表4.6 石油供給函數表

lnPC=9.092lnEX-10.727lnQO(-1)+4.592lnTRI+11.88

所得回歸方程中石油進口開放度的系數為正,表明進口開放度增加,國際原油價格將上升。其餘變數的系數符號與我們預期的結果一致,即上期OPEC原油產量與當期的原油價格成反比,進口國開放度與國際原油價格成正比。且這3個量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在15%的顯著性水平下都是顯著的。

在供給函數中引入石油進口國開放度後,擬合指標R-squared和調整的R-squared等各項指標都有所改善,因此引入石油進口國開放度指標有助於更好地擬合原油供給函數。根據市場均衡條件IM=EX,整理得:

PC=α·G9.179·SO3.04·QO(-1)-11.351·TRI4.859 (4.6)

石油進口國開放度的增加表示石油進出口量的增加,反映進口國對石油需求的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增加的國際石油產量而保持國際原油價格不變。如:

PC=1.021-11.351·1.054.859·PC*=1.001PC*

3、中國石油消費,進出口圖表

1978到1990年是中國經濟平穩增長時期,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石油的消費量從78年的9130萬噸增長到1990年的11030萬噸,年均增長158萬噸,年均增長率為1.6%。
在這十幾年裡,中國國內的情況是原油供大於求,而外匯儲備緊缺。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高德利告訴記者:80年代中國每年有1/4原油用於出口。為了增加外匯儲備,小平同志還專門提出過「石油換外匯」的說法,1993年以前外匯的主要來源是靠輸出石油換來的。
從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統計資料中也可以看到這一點:80年代中國在世界貿易國排名比其他任何國家都上升得快,主要的原因在於80年代出口資源的轉移。
從1977年至1985年,增加的石油出口占增加的中國出口總收入的1/3。1985年之後,紡織品和其他工業品出口數量逐漸增加,到1991年,佔到了出口產品比重的3/4。
對此,美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評價說:「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的出口額洶湧上升,大半緣於中央政府所做的決定,其中最具特殊意義的也許是關於增加中國石油出口的決定」。
1991年開始,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石油消費量也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石油消費量從1991年的1.18億噸,增加到2003年的2.67億噸,平均每年增長1170萬噸,年遞增為7.1%。
據中國官方統計,2003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為2.67億噸,國內年產量1.7億噸,進口石油將近1億。今年,中國的石油消費將增加到3億噸左右,進口石油約1.2億噸,佔全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4—5%。
而能源機構的預測顯示,2010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可能在3.5億噸左右,國內產量1.8億噸,需要50%要從國外進口;2020年,中國最低石油需求估計為4.5億噸,國內產量比較有把握的是1.8億噸,需要進口2.7億噸,對外依存度為60%;如果2030年至2040經濟持續增長的話,國際能源機構預測,中國原油產量大概能剩下1億噸,需要進口5億噸之多,那意味著對外依存度將達到87%。

中國原油進口佔世界比重
http://news.online.sh.cn/news/gb/content/2004-10/20/content_993570.htm
中國石油凈進口
http://www.sagawa.cn/news/31/2004917170457.htm
中國石油消費佔世界比重
http://www.oilnews.com.cn/gb/misc/2004-09/16/content_586611.htm
中國GDP與石油消費的關聯圖
http://www.oilnews.com.cn/gb/vguyb/2005-07/27/content_625555.htm

4、中國油價與國際油價的區別,以及原因

在2004年即將走進歷史的時刻,許多國家的研究機構像往年一樣都紛紛發表報告,分析2004年世界經濟的基本態勢,並展望2005年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應該說2004年世界經濟的發展軌跡比經濟學家早期的預測還要好些,在眾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其經濟表現仍可圈可點,讓世人欣喜;與此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概括地說,2004年世界經濟呈現以下較為突出的特點:

一、世界多數地區和國家經濟強勁復甦,其經濟表現普遍好於上年,使世界經濟處於周期性高點

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世界各國和全球經濟表現的重要綜合指標,從各方的預測分析看,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高於4%。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10月聯合召開的年會上,與會代表普遍認為,近一年來全球經濟趨於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會前曾預測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高達5%,高於4月預測值的4.6%,是30年來的最高增速,與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4.75%的預測值相接近。世界銀行11月16日發布的《2005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其預測值為4%,雖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但認為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強勁,呈現同步性復甦和增長:首先看美國,從2002年下半年起,在超低利率和大幅度減稅等政策的刺激下,美國經濟重新走上復甦之路,其經濟增幅逐年提升。2004年美國的增長率將超出4%,美國政府在7月30日公布的年中預算回顧報告中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高達4.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月的預測為4.5%,世界銀行11月的預測值為4.3%。其次看日本,日本經濟在2002年步入周期性回升,但其反彈力度不強,2003年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取得了2% 的增長,世界銀行預測2004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為4.3%,大大高於日本央行3.1%的預測值。這使人們聯想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去年底曾做出的預測,亦即2004年全球多數國家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唯有日本經濟可能出現反復,經濟增長率降為1.4%。但今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次調高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盡管目前各方的預測值不盡相同,但日本經濟好於上年己成定局,日本政府認為它的經濟「正以穩健的步伐復甦」。再看歐盟,歐盟經濟雖然擺脫了上年零增長的疲軟狀態,但與美、日相比仍有遜色,由於高昂油價和強勢歐元的雙重擠壓,下半年的經濟增長率低於人們的預期,為此,歐洲央行和歐盟己下調了其增長率,全年經濟增幅約在1.8—2%之間,在世界經濟三強中的排序,歐盟仍陪敬末席。

從對世界經濟的上拉作用看,除美國外主要是中國。中國經濟在宏觀調控和局部降溫形勢下,仍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保持了「快、好、穩」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長率高於9%,沒有出現有人所說的中國經濟將會「硬著陸」的局面。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中國經濟現已成為預測亞洲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不得不考慮的要素。實際表明,近兩年來,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只有美國和中國。由於美、日、歐及中國經濟總量基數大又表現不俗,使全球經濟總量在年內增加了數以千億美元。除中國外,包括印度等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大國仍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態勢,因此,2004年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經濟增速仍高於發達國家。世界銀行《2005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2004年可望成為1974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最高的一年,預計增長率為6.1%,其中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高達7.8%,南亞次大陸為6%;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為4.7%;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為3.2%;中東和北非地區為4.7%。在發展中國家中,東亞地區仍一枝獨秀,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東亞的強勁增長屬於出口拉動型,特別是本地區眾多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日趨增多。二是受益於全球整體經濟復甦的拉動。三是世界高科技出現周期性反彈,對高科技產品,特別是數碼電器產品需求增加。四是東亞國家加速融入區域經濟和全球經濟的步伐,進一步拓展了對外經貿合作更為廣泛的空間。俄羅斯於1999年扭轉了經濟負增長的局面,此後五年因原油出口增多、原油價格見漲、居民實際收入增加、居民消費需求出現積極變化,使其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其中2003年為7.3%,2004年上半年達7.4%,全年仍可超過7%。

世界經濟進一步普遍好轉和復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在因素的作用,也有外部因素的拉動。其共性因素是得益於「六個增加」,即國內消費需求增加;對外產品出口增加;工業生產增加;企業利潤增加;工業設備投資增加;區域經濟整合數目及其力度增加。

二、全球貿易急驟攀升,雙邊和多邊貿易依然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據世貿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貿易額增長率,2001年為2.5%,2003年為4.5%,2004年預計為7.5%。聯合國貿發會發表的2004年度世界貿易和發展報告指出,2003年全球商品生產和貿易普遍恢復增長,2004年全球貿易將繼續加速增長,可望達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水平。全球貿易迅速回升的導因,首先是由於美國人己經成為全球的終極消費者,美國的消費能力遠遠超出美國的生產能力,兩者間的缺口是由那些生產能力遠遠超過國內需求的國家來補充的,美國一年花費一萬多億美元從這些國家進口各種各樣的消費品,換言之,這些國家源源不斷地給美國人送去吃的、穿的和用的。其次是中國入世三年來不斷降低關稅稅率和減少非關稅壁壘,加上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進而導致農礦原料及設備等進口的大幅增加。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等在對美國出口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其經濟的恢復與增長主要依賴對中國出口的增加。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躍居世界第三位,貿易總額達到1.1萬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500多億美元,這種增長幅度在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也是罕見的,實踐表明,中國己從所謂的潛在的貿易大國成為現實的貿易大國。可以說中國經濟的良好運行及進口的大幅增長,為許多國家的企業創造了商機,增加了就業機會,進而拉動了其經濟增長。

全球貿易雖然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但制約全球貿易發展的因素並不少,主要表現為主要發達國家之間在國內消費需求方面仍存在巨大差異;主要經濟集團之間貿易發展的不平衡正在加劇。這兩大因素導致了以反傾銷、反補貼為主要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據世貿組織的統計數據,自1995年世貿組織正式運作至2004年6月以來,各成員方共發起了2537起反傾銷調查,預示著世界進入了貿易摩擦的多發期。貿易摩擦增多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劇下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這種貿易摩擦不僅體現在發達國家之間,也表現在發展中國家之間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但當前的國際貿易沖突與矛盾仍主要發生在貿易大國之間,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貿易大國,自然成為其他國家反傾銷、反補貼的重要對象。但國際經驗表明,美、歐、日之間的所謂「貿易戰」雖然此起彼伏,但從未中斷相互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國際貿易總是在摩擦與斗爭中尋找國家利益的平衡點,推動國際貿易不斷向前發展。因此,對其他國家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我們必須理智地加以應對,保持平常心態,而不要把貿易摩擦政治化和情緒化。

三、國際資金流量增多,外國直接投資處於恢復性增長

外國直接投資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200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達到1400億美元的高點,但在此後三年,外國直接投資逐年減少,2001年下跌41%,2002年下降17%,2003年又減少了18%,只有560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各國經濟不景氣及投資安全系數下降,使投資慾望不振,2003年流入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較上年銳減25%,僅為3670億美元,而發展中國家吸納的外國直接投資則同比增長了9%,共計達1720億美元,但其分布不均,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為1070億美元,其中中國為530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吸收國。

聯合國貿發會議9月22日發表的《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認為,2004年外國直接投資開始復甦反彈,預計外國直接投資在亞太地區和中東歐地區等將會持續上揚,尤其流入中國、印度和波蘭等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將出現攀升之勢。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美國仍為世界第一大投資國,2003年為1520億美元,歐盟和日本則有所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了兩大變化,其一是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資本輸出國,2001—2003年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比例維持在7%左右,2003年,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累計為8590億美元,約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存量的10%。預計200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將超過7000億美元,但仍處於恢復性增長階段。其二是外國直接投資逐漸向服務業傾斜,而對製造業的投資則呈下降趨勢。20世紀70年代初,外國直接投資在服務業領域僅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25%,1990年增至50%,目前則上升為60%以上,製造業所佔比例己下降至34%。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轉向服務業,體現了服務業在整體經濟中地位的提升,為此,世界各國己紛紛放寬了外國直接投資進入服務業的規定,允許外國直接投資進入以往只對國內開放的服務行業。盡管2004年國際資金流量增多,但許多國家仍在繼續改善投資環境,以滿足投資者的三性要求,即安全性、獲利性、變現性。因此,爭取更多國際資金的流入以彌補發展資金不足的缺口,依然是各國所追求的目標,爭奪資金的競爭將更為加劇。

四、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發展和推進

盡管世界銀行分析指出,全球在新的貿易體制下可望通過自由貿易,發達國家每年削減3000億美元對農業的補貼將會每年給予全球的貿易總收入增加5200億美元。但這一誘人的「大蛋糕」,並沒有消除各成員方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導致2003年7月坎昆會議以失敗而告終。2004年8月,147個成員雖然己就「多哈回合」的主要議程達成了框架協議,但距離完成新一輪全球多邊貿易談判,尚需走很長的路程,在2005年1月結束「多哈回合」已是無法實現的願望和目標了。

全球多邊貿易談判進展遲緩及區域經濟一體化能夠避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現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以雙邊和多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建立自由貿易區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出現了新的發展態勢,從而把國際經貿合作關系推向了更高的高度及更廣的廣度。區域內貿易現已佔全球貿易總額的50%,其中歐盟相互間的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70%,北美自由貿易區為40%,而亞洲區域內貿易僅佔20%。這表明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較為緩慢,使亞洲在世界經濟格局中處於不利地位。為此,進入21世紀以來,亞洲特別是東亞在各國共同推動下,加快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東盟自由貿易區及東盟經濟共同體、「10+3」合作、「10+1」合作以及中、日、韓三方合作對話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尤其是在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通過實施「早期收獲計劃」安排及分兩階段全面取消所有關稅等措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東盟貿易的發展,表明雙方之間的經貿合作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近兩年來,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擴大了對中國的出口貿易,而對歐美的出口份額卻明顯下降。2004年雙邊貿易總額已提前一年實現了1000億美元的目標。隨著中國經濟繼續健康發展及東亞各個經濟體之間日趨增大的互補性,東亞乃至亞洲仍有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出口的空間。東盟秘書長王景榮認為,到自由貿易協定完全落實之際,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將高達1400億美元。屆時,東亞內部貿易所佔比例將會明顯上升。

世界經濟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各國面對的經濟問題千差萬別,有的經濟增長低迷,有的經濟增長過熱;有的通貨緊縮,有的通貨膨脹;有的消費需求旺盛,有的消費需求乏力,等等。世界經濟也向來是在光明中有暗點,在黑暗中有亮點,2004年世界經濟形勢同樣如此,既有喜訊又有憂慮。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2004年9月11日刊登了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滕的一篇文章:《世界經濟:世界經濟未來風險》,此文集中闡述了世界經濟面臨的五大風險,亦即美國經常賬戶赤字急劇上升、美國財政預算失控、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經濟增長過熱可能導致硬著陸、石油價格繼續高漲。伯格斯滕所說的五大風險的確是制約2004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五個重要因素,如果處理不好,應對失誤,也將影響2005年世界經濟發展的走勢。此文所說的五大風險,美國就占居了前三個。美國2004財政年度的赤字為4130億美元,美國的進口是出口的兩倍,其貿易赤字高達6000億美元。美國「雙赤字」問題空前惡化,又使美元外於長期貶值態勢。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分析,美元貶值有利於美國擴大出口、糾正貿易失衡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財政赤字增加及國民儲蓄下降,又迫使美國政府加速向外舉債,因而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債務國。由於美國的外債絕大部分是以美元計價的,因此,美元貶值實際上意味著債務負擔的減輕,並使其他國家購買的美元債券受損失。由此可見,美元貶值對美國具有多重意義,這就是美國口頭上說要「維持美元的強勢地位」,而實際上任由美元貶值的原因。由於政府財政赤字大幅度上升,又勢必引起利率不斷上升。因此,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己四次調高聯邦基金利率,將其利率從1%提高到2%,並有繼續加息的空間。利率不斷上調勢必增加企業生產成本,進而影響消費和經濟增長。然而,美國經濟存在的種種問題目前還沒有使美國經濟脫離基本正常的軌道。但如果美元繼續貶值將會動搖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它所採取的任何經濟政策對其自身和其他國家都會產生正反兩面作用,如果美元反彈升值,進口進一步增加,貿易赤字繼續竄升,美國政府就會採取更加嚴厲的市場保護措施,其他國家對美出口就將面臨更多的困難。美元匯率走向是一個利弊權衡的問題,因此,盡管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早就美元匯率問題,取得了「匯率過度波動和無序運動不利經濟增長」的共識,但美元仍處於弱勢狀態,歐盟與日本盡管批評美元貶值,而至今並沒有採取聯合干預行動,這說明弱勢美元尚未對美國、歐盟、日本經濟造成致命性的打擊。2005年,美國政府將從何處著手解決經濟發展的瓶頸,推動其經濟持續發展,仍有待觀察。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政府減少財政赤字是降低巨額經常項目赤字的最好方法,而減少國內投資和壓低消費等其他選擇都不是積極的長期措施。為此布希宣稱在其第二個任期內,將把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削減一半,但目前尚缺少可行的有效應對措施。上述美國存在己久的三個老問題在2005年仍難以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伯格斯滕提出的第四個所謂「中國經濟因素」,即中國經濟過熱,宏觀調控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進而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實際上沒有成為現實。相反2004年中國的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繼續對世界經濟發展發揮著拉動作用。然而,仍有人預言2005年中國經濟將會出現硬著陸,這一預言也難以變成為現實。國際社會把「中國經濟因素」作為分析與預測世界經濟的要素,這是一件好事,表明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

至於第五個風險—石油價格上漲問題,的確是2004年乃至2005年國際社會關注的大問題。農礦原料,特別是油價上揚對世界眾多國家經濟發展造成沖擊和威脅,油價上漲是多種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國際原油市場供求關系緊張;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數量變動;國際突發事件影響原油正常供應;原油期貨市場投機活動,等等,因而促使每桶原油價格曾一度突破55美元的大關。但總體看,由於石油交易主要是以美元支付,美元大幅貶值,使實際油價基本上處於尚可承受的價位區間,因此,油價上漲對石油消費國及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大。自12月以來,國際市場油價趨於下滑。然而,國際社會對2005年油價是繼續上浮抑或下調,其看法依然不盡相同。基於越來越多的石油消費國採取節約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加上石油供求關系出現緩解跡象以及油價上漲過猛、過高對其產油國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預計2005年國際油價可能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

鑒於上述分析,2005年世界經濟仍將持續增長,國際貿易繼續擴大,國際資本流量繼續增多,國際經貿合作繼續拓展,各國對自身存在的經濟瓶頸將進行政策性的調整,以應對內外部環境面臨的各種挑戰,以降低經濟發展的成本和代價。因此新的一年裡,世界經濟將會持續增長,但與2004年相比,有的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將略有減緩。全球經濟增長率有可能降至4%以下。美國經濟存在已久的三個老問題及美聯儲將繼續採取的加息措施,預計將使美國經濟增長率減至3.7%左右;歐盟三分之二的貿易集中在其內部,使用歐元交易,因而受美元貶值的影響不大,在德國經濟進一步復甦的帶動下,歐盟經濟甚至可能將略好於2004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歐盟的經濟增長率將從上年的2%上升為2.5%;日本經濟開始步入自律性復甦階段,其經濟增長率有可能穩定在2—3%之間。俄羅斯作為經濟轉軌國家由於油氣價格低於上年,其經濟增長率也將有所放緩。亞、非、拉三大發展中群體中,拉丁美洲由於出口增加和原料價格上漲,拉動經濟已連續兩年好轉,但出口產品附加價值低、國民儲蓄率紙,因而難以確立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同時政局較為動盪,因此,其經濟復甦只是陷入低谷後的恢復性反彈,與2004年相比,經濟增幅將減少一個百分點左右。非洲大陸內在過去五年間年均經濟增長率為3.1%,低於人口增長率,貧困問題依然是所面臨的主要挑戰。這一點與東亞地區不同,在過去五年間,東亞的貧窮人口減少了2.5億人,中國、越南和泰國等國家在改善人民生治和消除貧困方面取得了國際社會公認的變化。由於非洲大陸加速推動內部改革和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國家內亂及地區沖突減緩,因此經濟增幅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動,仍可維持5%左右的經濟增速,但由於經濟總量甚微,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限。亞洲經濟前景看來將依然光明,整體經濟增長率大體維持在6.5%左右,其中南亞在印度的帶動下,將取得6%左右的經濟增長,東南亞將略高於5%。東北亞、東南亞、南亞經濟的同步強勁增長,將進而帶動亞洲內需的增強,使其整個亞洲地區經濟持續增長,並增強區域內經濟的進一步整合。

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給出了正確的客觀結論,會議明確指出,總的看,和平、發展、合作是形勢的主流。從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及其發展趨勢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仍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但總體上還是機遇大於挑戰。全黨和全國人民只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認真貫徹和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各項主要任務,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就能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繼續對世界經濟發揮可持續的積極推動作用。

5、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

石油危機
石油危機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世界石油綜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匯石油標價權,並將其擊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根據info.news.hc360.com 2004-06-1 整理
石油資源的分布與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求關系
石油資源和水資源在國計民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現代文明社會,如果沒有了能源,一切現代物質文明也將隨之消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面臨經濟發展與能源緊缺的雙重壓力。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為世界性問題,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世界石油資源的地區分布是不平衡的,許多國際矛盾和沖突由此引發。從石油資源來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分布為,中東地區探明儲量995.8億噸,佔全球總探明儲量的57.4%。主要集中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達和敘利亞等國,這些國家的儲量達849.3億噸。該地區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4%。北面地區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297.6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7.2%,其中,加拿大的儲量為245億噸,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蘇聯地區,獨聯體國家累計探明石油儲量為106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6.11%,其石油產量為4.9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4.5%。其中俄羅斯石油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此外,亞太地區探明石油儲量52.4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5%;非洲地區為11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6.6%;南美地區探明石油儲量134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7.7%。(參見http://info.news.hc360.com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區消費量與石油資源擁有量存在嚴重失衡現象,而石油資源在國家發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此全球圍繞油氣資源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歐、亞太三個地區的石油探明儲量不超過世界總量的22%,而其石油消費卻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近80%,於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說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其中60%來自中東;歐盟7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除了從中東進口石油外,歐盟藉助非洲許多國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優勢」,在非洲石油開發中已領先一步。西方大國對石油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和爭端和不斷加劇,資源戰略成為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強危機處理能力,經歷過石油危機的西方大國先後立法、以確保石油的戰略儲備。如美國制定的《能源政策與保護法》,日本有《石油儲備法》、德國有《石油及石油製品儲備法》、法國制定的《關於工業石油儲備庫存結構的58-1106號法》,都明確規定了儲備目標和規模。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法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於本國158天、169天、117天和96點的石油消費。中國正加快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力爭在幾年之後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夠達到180天的安全消費量。
石油與國際政治
從近幾十年來國際關系的現實可以看到,石油資源和水資源是國家間發生戰爭和沖突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製成為國際斗爭的焦點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非洲一些國家的內戰、日本阻撓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項目,以及涉及中國主權的南沙群島問題等,其背後都存在著深刻的資源因素。過去半個世紀中,僅僅由水引發的沖突就達到500多起,其中20餘起演變為武裝沖突。隨著石油和水資源的日益緊缺,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將更加突出,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全球能源爭奪戰也將愈演愈烈。
國際石油市場新動態
(摘自環球時報2004年12月29日第915期)
●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
2004年,國際油價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國普遍關注。今年1月初,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居然達到了每桶55.67美元,漲幅達73%!
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給世界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率下降約0.3百分點。高油價給消費者帶來了影響,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減其他開支。油價持續上揚還使得企業成本上升,盈利空間縮小,尤其是航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日子更加難過。在居高不下的有油價面前,盡管亞洲經濟增長沒有明顯的減緩,但由此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已顯而易見,亞洲經濟潛伏著滯脹的危險。
● 尤科斯公司解體
2004年7月,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稅款按進入司法程序。迄今為止,俄稅務部門要求尤科斯公司償還的稅款已超過了275億美元,該公司目前只償還了39億美元。
由於事關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決尤科斯的巨額債務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是2月19日喜,鮮為人知的神秘買家貝加爾金融集團以2,607.5億盧布(約合93億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76.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後僅3天,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就被證實為尤甘斯克的真正買家。俄專家認為,由於尤科斯公司解體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國有化,俄羅斯政府重新恢復了因蘇聯解體和國有企業民營化而喪失的對石油天然氣領域的管理能力。
世界石油市場現狀綜合分析
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一詞可點破其中的根本特徵。也正是由於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產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一個明證。
由地區紛爭與戰爭引起油價波動的幅度不斷變大。歷史上曾於2004年10月22日達到油價(輕質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為歷史。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

6、國際經濟貿易地理填空

1.國際貿易最早開始於封建社會,當時的主要商品是絲綢和瓷器 。古代最早的國際貿易中心地區位於地中海 沿岸。對國際貿易運輸關系最大的兩大國際運河是蘇伊士運河和 巴拿馬 。石油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產品,當今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國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委內瑞拉
(以上填寫五個石主要出口國)
2.世界高科技產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美國舊金山附近有著名的「矽谷」。法國著名旅遊城市尼斯附近有歐洲最大的高科技工業園,日本的 是日本最大的集成電路生產基地築波,被稱之為「硅島」,德國 巴伐利亞 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微電子中心,被稱為德國的「矽谷」,英國的矽谷地帶集中在雷丁鎮,  被稱為「東南亞的矽谷」。
3.海運中最大宗的貨物是 石油,其次為煤炭和鐵礦石 。龍目海峽位於龍目島和巴厘島之間,溝通了巴厘海和印度洋。
4.礦產品是國際貿易重要商品。非洲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在世界上,南非 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 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亞灣沿岸的石油也豐富。
 北非是本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地。石油輸出第一位的國家是 埃及 ,
世界上鐵礦石主要出口國為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南非 等。

7、中國石油進出口量?

?

8、石油貿易是什麼

國際石油貿易發展的新趨勢
全球經濟發展的區域結構變化將推動國際石油貿易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因為,一方面,國際石油貿易的區域分布格局和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隨著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高速增長和對石油消費需求規模的擴大,供需地域不平衡的矛盾會更加突出,國際石油貿易規模會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與石油貿易量逐步擴大和石油貿易日漸活躍相伴隨的是貿易主體的多元化和貿易方式的多樣化,國際石油貿易將成為石油公司盈利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石油貿易方式不斷向多樣化、體系化方向演變。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石油實貨交易中心的規模化、功能化日益突出,形成了包括現貨合同、遠期合同、中長期合同等在內的體系化交易方式;另一方面石油紙貨交易規模增長迅速,尤其是石油期貨在整個石油市場交易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金融市場、金融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套利交易、現金交割以及期貨轉現貨、期貨轉掉期和差價合約等新的衍生工具在石油交易活動中的應用日益廣泛。
國際石油貿易基準油價格形成過程中的金融屬性日益突出。盡管現貨市場仍是形成國際石油貿易基準油價格的基礎,但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並能大大增加交易的流動性,通過標的原油品種的交易,對世界原油價格變化起到了主導作用。金融屬性在世界原油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石油價格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油價漲勢。
亞洲交易中心地位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同時以重酸為特徵的基準油可能會成為三大基準油之一,亞洲有望成為全球三大原油定價中心之一。隨著國際石油市場中重質高硫原油市場份額的不斷增加,建立一個有別於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和布倫特油能反映重質高硫原油市場供求關系的、相對獨立的石油市場交易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而圍繞這一新的定價中心的爭奪將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
我國參與國際石油貿易面臨的挑戰
第一,參與國際石油貿易主體需要進一步多元化,貿易公司競爭力亟待提升。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需要逐漸打破國有貿易一統的局面,允許更多有資質的企業參與進來。另一方面,從事原油、成品油貿易的企業受體制與人才的制約,目前還只能以保障國內石油供應為其主要使命,全球石油貿易業務還不足以成為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也無法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展開全面競爭。
第二,石油進口只能被動接受以美國和歐洲為主導的石油供需形成的價格,國際價格形成過程中沒有客觀、合理地反映我國石油的供需變化。雖然我國石油貿易量增長迅速並逐漸成為國際石油貿易中的重要部分,但這一因素在基準原油價格中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體現。中國需求因素常常被錯誤的預期所誇大,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國際石油價格,而我國卻只能被動地接受國際石油價格。
第三,適應多元化貿易方式的體制和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起來,風險管理遠遠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國際石油交易機制。一方面,在目前形勢下對企業從事國際石油交易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管,只能對企業參與國際石油衍生品交易實施限制;另一方面參與石油貿易活動的石油公司靈活運用衍生產品進行交易的機制也沒有建立起來。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企業只能被動地接受價格風險而無法主動、有效管理風險。
第四,支持國際石油貿易的軟硬基礎設施尚不能為企業贏得有利的貿易機會提供保障。目前國內具有權威性的信息發布和研究機構還沒有建立起來,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石油市場的能源金融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硬基礎設施不足以保障國家應對突發事件而導致供應中斷所面臨的風險,也不能滿足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的需要。另外,石油貿易過多地依賴海上運輸和「馬六甲」通道也是制約中國石油貿易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五,參與多邊國際能源合作機制的框架還不足以保障我國石油貿易的安全。國際能源合作機制中,石油是核心。我國有重點地參加了一些多邊能源合作機制,但礙於時間、制度、政治等因素的制約,目前還未完全建立起穩定、有效的能源合作框架,影響了安全、穩定、可靠的石油貿易戰略的實施。
我國參與國際石油貿易的戰略選擇
完善國內石油市場體系,提高中國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話語權。
隨著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中國國內石油市場已經成為世界市場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國應該從世界石油市場的高度出發來看待國內市場建設對保障國內供給的作用。我國應在借鑒國際石油貿易市場多層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多元性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國內實貨交易市場,有步驟地推進紙貨市場的建設,形成現貨、遠期、期貨為重點的多層次、開放性的市場體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允許國際大石油公司、金融機構和機構投資者等參與國內石油期貨市場的交易,提高國內石油市場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的地位,爭取成為全球性石油定價中心之一。
營造有利的國內外合作環境,構建穩定、可靠、多元化的進口來源渠道。
發揮國家在爭取國際石油供應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國際能源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揮中國經濟崛起的優勢,將石油合作納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性的各種對話和交流。此外,在合作的產油國開展先進技術展示,進行產業交流,以市場換取穩定的石油供應,也是穩定與產油國關系的重要方式。在穩固現有石油進口來源渠道的同時,也要逐步拓寬石油進口來源地,以降低由於石油進口集中度過高可能帶來的風險。
提升石油企業國際化和獲取權益油的能力,保障國際石油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競爭的市場環境是培育企業競爭力最為有效的手段,我國應逐漸打破國有貿易一統的局面,在競爭中促進我國企業國際貿易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我國石油企業在國外也應積極獲取權益油,當然,在國外取得權益油並不是直接的國際石油交易,也不意味著必須將取得的權益油運回國內,但這提供了一種關鍵時刻的戰略選擇,會提升中國石油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討價還價能力。
加快石油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靈活、發達的石油運輸網路體系。
運輸方式要實現多元化,尤其是增大海運能力和管輸能力。海運仍將是石油運輸的主要方式,應改變我國油輪運力小和油輪噸位小的現狀,建設一支能基本確保我國石油供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遠洋油輪隊伍,降低運輸成本。通過西北、東北、西南三個渠道建立或擴建輸油管道,形成海陸相得益彰的運輸通道。目前,要充分利用已建或在建的陸地輸油管道,著重擴大中亞、俄羅斯至中國管線的運輸能力。
推進體制和法規建設,提高政府對國際石油貿易的監管能力。
積極推進體制、法規和石油市場信息披露機制的建設,為政府調控和企業參與國際石油貿易提供製度和信息保障。近20多年來,發達國家的石油市場信息披露機制為穩定其國內石油市場和保障安全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信息披露機制建成之後,政府可及時檢測國內及世界石油市場的變化趨勢,並對國內有關石油的信息公開和統一披露進行有效的管理。此外,還應該加強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建設,我國在參與國際貿易過程中,交易信息的安全管理和信息的公開披露要建立一套制度,統一口徑,以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造成的損失。

9、我國石油的基本流向什麼

摘 要:當前,隨著世界經濟和國際形式的不斷發展,世界能源市場出現了以發展中國家市場地位上升為代表的新變化,世界石油貿易流向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我國石油貿易流向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石油貿易;貿易流向;優化及保障
一、世界石油貿易流向綜述
(一)石油貿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貿易流向的概念
貿易流向是指貿易的地區分布和結構,通常表示為某地區貿易量在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油貿易流向就是某地區石油貿易量占石油貿易總量的份額,因我國是以石油進口為主的國家,研究石油貿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區石油進口量占我國石油總進口量的比重。另外,貿易流向包括兩個不可分的因素:貿易的方向以及貿易的規模,在討論石油貿易流向問題時,必須兼顧量的差別。
2.石油貿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價較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的貿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並有各自的特點。戰略導向型,即國家根據自己長期發展戰略的需要來選擇貿易夥伴、地區及貿易量;經濟導向型,即出於經濟考慮,如考慮能源運輸成本或本國產業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選擇貿易方式;地緣導向型,即在擴大貿易夥伴時,更多考慮地理位置臨近或者有著地理運輸優勢的國家作為潛在或現實的貿易夥伴。
(二)國際石油貿易整體環境
宏觀環境是研究問題的出發點,作為石油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石油貿易流向必須結合當前國際石油貿易的整體背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全球經濟的區域結構變化助推國際石油貿易;(2)石油金融市場對現貨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3)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呈現多元化態勢;(4)替代能源引發石油貿易格局演變。
(三)世界石油貿易流向未來趨勢
當前,世界石油貿易流向在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多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整體看來,歐佩克的統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世界石油貿易逐漸向俄羅斯、非洲等非歐佩克國家偏移,正確分析世界石油貿易流向趨勢可以避免無謂競爭,有利於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的優化。主要表現在:(1)歐佩克石油貿易份額將有所降低,但總份額及發展潛力仍很大;(2)俄羅斯是未來石油貿易流向的重點地區;(3)裏海地區貿易量增長潛力與障礙並存;(4)拉美國家石油貿易前景廣闊;(5)非洲是各國實現石油貿易流向多元化的重點地區。
二、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現狀分析
(一)世界石油儲量分布及發展趨勢
1.現有儲量分布
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除在陸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來海底石油的探明儲量增長很快,現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儲量已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資源大都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其分布規律為西半球多於東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亞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極不均衡,僅中東地區就佔55.58%的可采儲量,美洲、非洲、東歐及前蘇聯、亞太地區,分別佔24.78%、8.72%、7.45%、2.53%。
2.能源發展趨勢及未來油氣生產預測
從未來世界經濟、能源、環境協調發展的角度,從能源發展的資源基礎和技術發展的可能性出發,預測油氣生產和其他能源的發展結構,可以比較科學地反映客觀規律。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氣則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將成為21世紀的主力能源。
(二)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狀況分析
1.貿易來源。中國近年來雖努力分散原油進口來源,大力實施石油貿易來源多元化戰略,但進口來源單一的狀況並未得到有效改善。具體到國家來講,2007年我國主要從沙特、俄羅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國進口原油,自每個國家進口的原油量,均超過了1 000,合計為9 069萬噸,占當年原油進口總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別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貿易方式。當前,參與國際石油貿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現貨、期貨、長期合約及獲取份額油等,我國的石油貿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現貨,期貨很少參與,長約及份額油的獲取都非常少: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石油貿易中,份額油只佔進口石油的不足20%,現貨采購達50%,長約油僅為50%(日本高達90%);我國缺乏充足的儲運設施,期貨市場剛剛開設燃料油期貨,原油期貨仍未啟動。國際油價的定價權在期貨,我國雖然是國際石油市場的「戰略買家」,但仍無定價權。
3.運輸狀況。相較而言,海運石油的成本較低,管道運輸相對可靠,鐵路運輸雖然運量有限,但是陸地線路對於國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我國目前的石油進口方式,主要以海運為主,採用管道運輸的石油主要來自中亞,而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基本是通過鐵路運輸。
4.小結。綜合以上分析,整體看來,我國非洲、南美地區的石油貿易份額逐漸增大,石油貿易流向進一步多元化,但進口來源仍較為集中,主要是中東和非洲,而與我國有著良好地緣關系的俄羅斯中亞地區的貿易份額則相對不足,甚至呈現縮減趨勢。具體來講,我國目前的石油貿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風險:(1)運輸風險。(2)中東作為貿易主流向有一定風險。(3)與美國可能產生較大沖突。
三、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優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優化策略
1.石油貿易來源多元化。從地理位置上看,我國北依俄羅斯,西臨中亞,與我國接壤的東南亞地區也有很豐富的油氣資源,我國獲得充足的油氣供應,有很強的地緣保證。同時,隨著我國進一步健全運輸管線建設,中東海灣地區的石油輸送安全性也將大大提高,我國與中東地區的石油合作也將進一步加強。
2.石油貿易方式多元化。國際石油貿易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分成油、長期供貨合同和現貨期貨貿易。為了提高我國石油貿易方式的合理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為了保證中國對石油資源獲得的穩定性,進口原油的貿易方式應以長期合同為主,應佔60%以上。(2)國家間貿易多樣化。(3)大力發展石油期貨貿易,參與石油金融市場,規避石油進口和價格風險,爭奪石油的定價權。我國可在借鑒國際石油貿易市場多層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多元性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國內實貨交易市場,有步驟地推進期貨市場的建設,形成現貨、遠期、期貨為重點的多層次、開放性的市場體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構建「蜘蛛網」式戰略運輸線路。海運作為我國的主要石油運輸方式,其運輸能力和風險抵禦能力都不足以滿足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結合我國的地緣特徵和世界石油儲量分布,我國要保障石油運輸線路安全,應以石油管線為主,大力構建「蛛網式」戰略線路,有效解決我國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分依賴和我國周邊陸路運輸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具體講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獲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構建俄羅斯、中南亞陸地運輸體系。
(二)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優化保障措施
1.提高國內供給能力,適當控制國內需求和適度進口。提高國內石油供給能力是未來解決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議我國優先加強國內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後備儲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給率;鼓勵中國海上合資原油銷往國內。在控制國內需求方面,應適當控制一次能源消費中石油比例增長的速度,大力發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稅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費。適度進口應是實現油氣資源進口盡可能地滿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
2.充分利用當前經濟危機,提高石油貿易主動性。經濟危機下,很多國家需要資金救市,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找到了有效的投資渠道。一是可以對政治友好國家進行經濟援助,為石油貿易創造良好的國際關系;二是可以用外匯與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開展油氣資產交換,比如我近期實現的中俄「貸款換石油」交易,為保證本國能夠擁有長期穩定的油源供應奠定了基礎,並正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國際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
3.和諧發展國際關系,保障石油供應穩定性。發達國家與我國的石油競爭,最終要通過石油輸出國來實現。我國應該繼續發揮能源外交優勢,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揮中國經濟崛起的優勢,將石油合作納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性的各種對話和交流,特別是與國際能源機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交流,深化原油資源合作,提高對資源的獲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規體制,推進石油產業市場化。歐美等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在立法的基礎上,通過政府制定政策、監管機構統一監管、企業商業化運作等途徑,形成了普遍認同的石油管理體制,實現了規范的能源產業市場化運作,也為我國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市場化建設方面,引入競爭機制,取消上下游領域和南北海陸地域的限制,形成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為石油企業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結論
我國的石油貿易流向關繫到我國能源安全,關繫到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研究的過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結論:(1)由於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貿易流向的研究不應該僅僅局限於石油進口來源地,也應包括石油貿易方式和運輸方式,石油貿易流向的優化也必須從這幾方面展開。(2)石油貿易流向的研究必須緊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觀念。(3)「石油衍生品」市場地位空前提高。(4)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多元化應是貿易來源、貿易方式及運輸路徑的系統多元化,相關策略制定應該充分結合地緣特徵,構建以俄羅斯—裏海及東南亞地區為主的貿易多元化體系。

10、世界原油進出口比例

我只知道原有這種東西有國家出口就不怕沒有國家進口,基本上供求關系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