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0-10-30 14:07:53

1、關於保護環境的故事

故事一:

《千年井,不反唾 》

古時候,在我國江南某地有一個小官吏。一天,他接到一個出差的任務,是到當時的京城去送文件。他騎著一匹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個旅館里。旅館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涼,還有一絲淡淡的甘甜。小官吏喝著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勞減輕了不少。

這口井為南來北往的人增添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但這個小官吏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離開旅館時,順手便把馬吃剩下的殘草敗根倒在了水井裡。

過了一個月左右,小官吏從京城辦完事回來,又來到這家旅館。他趕到這里時,天已完全黑了,經過一天的長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從水井裡打水上來喝。由於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夠嗆,喝起水來如同牛飲一樣,結果喝進去一根草桿。

草桿卡在小官吏的喉嚨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會兒,小官吏就一命嗚呼了。而這草桿正是他前次來的時候,倒在水井裡的。 古人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訓,便告誡後人說:「千年井,不反唾。」這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弄臟水源的意思。

故事二:

從前,有個小男孩,他每天要用好多紙巾。吃過東西,他用紙巾擦擦嘴,再用紙巾擦擦手,還用紙巾擦擦衣服。

這天,爸爸買回一筒紙巾。爸爸說這是「神奇牌」紙巾,跟以前的不一樣哦。小男孩想看看,紙巾究竟神奇在哪裡。他拉出一截,沒什麼神奇;他把紙巾拉到陽台上,也沒什麼神奇;再把紙巾拉到樓梯上,還是沒什麼神奇;紙巾被拉得長長的,一直拉到小區外面;再拉到市民廣場,繞過一棵棵粗粗的樹。小男孩跑呀跑,拉呀拉,紙巾怎麼也拉不完……跑呀跑,拉呀拉,小男孩回頭一看,樹林不見了!

他扔了紙巾,驚叫著跑回家:「爸爸,爸爸,樹林沒有啦——」爸爸說:「製造紙巾要用樹木做原料。你用掉了這么多紙巾,樹林當然就沒有啦!」為了讓樹林回到市民廣場,小男孩又跑回去,一邊跑,一邊卷……跑呀跑,卷呀卷,紙巾全都卷了回來,市民廣場的樹林又回來了。

小男孩真高興呀!小朋友們,木材是製造紙巾的原料,紙巾用得越多,耗費的樹木就越多。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多用毛巾,節約紙巾。

(1)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擴展資料

人們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20千米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不僅僅是這些,一些農田為此受損。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

2、自然資源稟賦對國際貿易有何影響

自然資源的豐歉與分布等。這些因素的綜合,對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貿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貿易行為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島國如日本,氣候適中、海運便利,這些成為其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但國土狹窄、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形、極其貧乏的礦產資源,又是制約其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因素,權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貿易」這一立國的基本國策。特別是在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揚長避短,執行了一條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運(全國有1085個港口集中分布於三灣—海地區,其中有100多個是對外貿易港,它們往往也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大城市),形成「臨海型」的工業布局。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級產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業製成品,使其「出口主導型」的經貿戰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到60年代末,日本國民經濟總值僅次於美、原蘇聯;到80年代初,超過原蘇聯僅次於美國,且保持至今。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事實,充分說明日本人在正確認識自身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成功的運用了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並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了輝煌的經濟奇跡。

3、怎樣注冊個體戶?注冊需要什麼條件?

一,個體戶需要到當地工商分局進行注冊,也就是對注冊資金實行申報制,沒有最低限額基本要求。但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申請人必須具備與經營項目相應的資金、經營場地、經營能力及業務技術。

2.申請的對象包括:有經營能力的城鎮待業人員、農村村民以及國家政策允許的其他人員。

3.個體工商戶辦理登記,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登記費,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二,個體戶注冊的辦理時效及流程:

1.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予以登記;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的,當場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2.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性內容進行核實的,依法進行核查,並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予以登記的決定。

3.不符合個體工商戶登記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告知申請人說明理由,告知申請人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

4.予以注冊登記的,登記機關應當自登記之日起10日內發給營業執照。

(3)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擴展資料:

個體戶注冊需要提交的材料:

1.申請人簽署的《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身份證明;

3.經營場所證明;

4.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注意個體工商戶登記事項包括經營者姓名和住所、組成形式、經營范圍、經營場所。個體工商戶使用名稱的,名稱作為登記事項。

4、中國那裡的野生動物種類最多?

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冢之一,約佔世界總種數的10%左右.復雜的地形、多樣的氣候、古北界和東洋界兩大動物地理區在我國交匯、我國未遭受第四紀冰川覆蓋,是形成我國野生動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在世界受危動物中,我國受危的獸類有128種,占我國獸婁的25.6%;鳥類183種,占我國鳥類的14.6%;爬行類96種,占我國爬行類的24.6%;兩棲類29種,占我國兩棲類的10.4%,對野生動物的過度的捕獵和對野生動物生境的破壞,是造成我國野生動物受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主要是通過對野生動物物種的保護、生活環境的保護和法律保護等途徑來實現的.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現狀透視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shtml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於1988年,1997年林業部准備適當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我不是消息靈通人士,並不知道其進展,誰要是知道,請告訴我。我現在仍然使用老的名錄,只是把可能的變化提一下。新的名錄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最近中國有一些新發現的物種或新被鑒定的物種,它們很有可能被列入新的名錄。比如說爪哇野牛(白臀野牛),最近記錄於西雙版納勐臘縣,比現有的一類保護動物白肢野牛更加稀有;矮岩羊,曾被定為岩羊的亞種,後被承認為獨立的物種僅分布於金沙江附近地區;大紅鸛,1997年發現於新疆,是否在國內繁殖尚不清楚,是我國唯一的一種紅鸛;莽山烙鐵頭,1989年發現,1990年定名,分布范圍只有幾千公頃。另外有一些原來未被列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種類有可能被列入新的名錄,如沙狐,白鼬,豹貓,黑嘴鷗,紅嘴相思鳥等觀賞鳥類,新疆北鯢,溫泉蛇以及其它一些蛇和龜鱉類等。 我把現有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分成了三部分: 哺乳動物 鳥類 其它動物 http://www.zjhaigao.net/sw/zhuanti/swtd/gjzhdbh/http://www.pearlcollege.com/animal/public/sort.htm 我國地域遼闊,具有多種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動植物資源豐富,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保護計劃的數據,我國的哺乳類動物有499種、鳥類1186種,爬行類動物376種,兩棲類動物279種,魚類20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種類的12.5%、13.1%、6.0%、7.0%、12.1%。由於各種原因,我國的野生動物資源同樣呈下降趨勢,有許多種類已處於滅絕或瀕危狀態。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野馬、豚鹿、葉猴、冠麻鴨等10多種珍貴動物已經滅絕或基本絕跡。另外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海南坡鹿、東北虎、華南虎、亞洲象、野駱駝、白鰭豚、朱繯、黑頸鶴、黃腹角雉、揚子鱷等二十多種珍稀動物瀕臨滅絕。 我國已參加《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該公約規定保護的700多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和亞種,我國就有100多個種(類)和亞種,佔1/7.根據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的紅皮書,對受威脅的物種劃為滅絕、瀕危、漸危、稀有、未定等級別。我國按保護的級別區分為兩級,分別稱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統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國目前公布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8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 91種。由於這些被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通常均處於食物鏈或食物網的頂位,其它野生動物是它們生存的食物,所以我國規定對其它野生動物也應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其資源

5、新中國有什麼日新月異的變化?

1、新中國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經過70年的奮斗,我國經濟總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00多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新中國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我國實現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跨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重大成就。

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更加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大力弘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創造力和活力競相迸發,「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動景象成為新時代的社會標識。

3、新中國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分量越來越重,影響力越來越大。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多個增加到現在的178個。中國堅持正確的對外方針和政策,廣泛開展雙邊和多邊外交,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還是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無論是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還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彰顯了中國外交的大國特色、大國風格、大國氣度,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5)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擴展資料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新中國「新」的含義意思是現在的社會制度相對於之前的封建制度和奴隸制度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

1、創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開辟,無論在中國革命史上,還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土地革命,是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這條路線,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的勝利。

3、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家政治上翻了射,經濟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他們積極參軍參戰,努力發展生產。

6、如何引導外資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處理和協調好對外貿易發展與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關系。

1. 貿易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環境是貿易的一個不可缺的因素, 貿易是商品和服務的交換,而商品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自然環境。貿易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貿易能促進自然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進一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自然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也會保證貿易得以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反之,如果貿易破壞生態平衡、無視環境損害為代價,那麼必將受到來自環境的懲罰,其結果是制約了貿易的發展,造成了生活質量的下降和經濟增長的停滯。

2、貿易對環境具有雙重性(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

負面影響:
①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是在本國經濟不斷擴張基礎上發展和擴大的,經濟擴張不可避免的會增加物資投入量和廢物排放量,並且改變某些資源的使用狀態(如綠地變為工廠、房屋、道路),從而增加生態環境的壓力。
②由於大多數參與國際貿易的貨物價格通常未包括環境成本,環境退化沒有反映在產品交易的成本中,這引起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大量的廢物的產生。
③在國際貿易中,政府和企業處於國際競爭壓力下,他們優先考慮的是最大限度的佔有市場份額,對環境的關注通常是對外在壓力的一種被動反映,因而導致各國向低環境標准看齊,忽視對環境高標準的要求。

正面影響:
①在當今世界中,多邊貿易體制對促進國家間環境政策及環境政策與貿易政策的協調起了積極地推動作用。區域貿易協定越來越多涉及環境的條款。
②多邊貿易體制鼓勵使用國際標准,從而有助於提高環境保護水平。
③對外貿易擴展了對環保有益的產品的市場規模,增加了為保持生態環境的環境技術在全球市場擴散的機會,因而推動和促使環保行業的迅速發展和成長。

3、環境保護對貿易的影響也是雙向的

一方面環境保護對貿易提出了新的要求,為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機遇。環保時代的到來,全球出現了一個由環保產品、環保技術、環保服務和綠色食品等構成的巨大綠色產品市場,環保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環保產品的貿易。
另一方面,環境保護措施逐步成為貿易保護的手段,這些環境壁壘已被大多數發達國家所用。於是一種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借口的貿易保護主義得到廣泛的運用。
從短期來看,嚴格的環境措施加大了生產成本,影響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但從長期來看,國際市場的壓力也帶來了通過提高環境管理水平、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改善生產工藝、減少排污,從而提高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有了提高競爭力的機遇。

三、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從對可持續發展概念含意的理解以及貿易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我們可以將外貿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應能夠促進全球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促進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
實現這一基礎的途徑為:
①合理使用和開發資源,限制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和出口;
②通過國際間資源調節,做好國際貿易的資源轉換,以利於改善自然資源利用率,從而有助於改善一些國家的資源和能源的結構;
③通過國際間的技術交流和轉讓,改善不發達國家的環境保護工作,從而有助於改善全球的生態環境。
(二)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應注意發展對外貿易的綜合效益,其中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應當系統地考慮和關注對外經濟貿易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促使貿易政策和環境政策協調發展,共同為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三)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應改變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的觀念,努力尋求與可持續發展相互協調的外貿發展規模與速度。
n 依靠科技興貿和技術進步,積極開拓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
高新技術產業是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為基礎,使自然資源能得到科學、合理、有效的使用,它能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同時可以大力控制和改善對外經濟貿易行業對環境與生態的消極和不利影響。
(四)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應在出口商品質量管理中,密切注意一系列環境要求,如環境標志、清潔生產、質量認證、環境質量管理體系制度。
當今,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商品質量的重要內涵。商品質量的內涵已經擴大,商品質量已延伸到生產過程、消費和廢棄之後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
(五)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應通過國際間商品、勞務、技術、信息、資本的交換,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社會的共同發展。
n 這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國際貿易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實現國際環境保護的前提。
Ø 貧困是生態環境的最大破壞者,建立在兩極分化基礎上的國際社會,是不能做到生態環境保護的,也就沒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也不可能有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Ø 要實現國際社會共同富裕,發展中國家需要進行不懈努力,同時也需要發達國家承擔起道義和援助的責任。

第二節 中國對外貿易面臨的環境挑戰

一、環境壁壘問題
n 【環境壁壘】又稱綠色壁壘,是指進口國政府以保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以及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為由,以限制進口保護貿易為根本目的,通過頒布復雜多樣的環保法規、條例,建立嚴格的環境技術標准,制定繁瑣的檢驗、審批程序等方式對進口產品設置貿易障礙。
n 環境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環境保護法規 、綠色環境標志 、綠色技術標准 、綠色包裝制度 、綠色衛生檢疫制度, 此外,還有綠色補貼制度、市場准入制度和環境管理體系標准等等。
n 環境壁壘作為一種外源性的貿易限制措施,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約束性是很大的,是不可忽視的。
Ø 由於我國產品不符合進口國環境標准要求;由於進口國為環境保護實施某種新的強制性規定和標准;由於進口國為限制進口而實行雙重環境標准;以及進口國實施強制性的檢驗檢疫制度等都必將限制我國商品的出口。
Ø 同時由於我國產品沒有獲得國外的環境標志,或者我國的環境標志低於國際標准也必將極大地降低我國產品的競爭力。

7、介紹香港的資料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眾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7)自然資源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擴展資料

香港的名稱來歷: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後來,村裡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

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8、社會政策與國際貿易和投資有何相互影響關系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
王見定

【摘要】 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聯合國在1990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作過分類,蘇聯、美國、中國也作過類似分類。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分類大致相同。
經過多年的仔細考查,我們發現,行業的分類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資源。為了應用方便,我們引進「自然資源指數」,記為N(A),0<1.其中A是行業名稱,N是英文自然資源的首字母,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強,N(A)越接近「1」;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弱,N(A)越接近「0」。
跟據這種原則,我們把國民經濟的各行業粗略地進行量化如下:
1-0.9:糧食作物種植業,蔬菜瓜類種植業,果樹種植業,特種作物種植業,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保護、天然林場經 營管理、牲畜飼養、水產養殖、水產捕撈業
0.9-0.8:金屬礦業、非金屬礦業、木材采運業
0.8-0.7: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和供應
0.7-0.6: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縫紉、皮革、木材加工、傢具、造紙、化學工業、治金工業
0.6-0.5:金屬製品、非金屬製品、機械、電氣、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
0.5-0.4:建築業.地質堪探
0.4-0.3:商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
0.3-0.2:住宅、公用、服務
0.2-0.1: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
0.1-0: 金融業、國家機關、社會團體
以上分類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某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注釋:
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
自然資源的投入
計算公式:N(A)= ——————(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
總投入
(1)自然資源是指土地、森林、礦產、能源等被人類利用進行生產從而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天然物質的統稱。
(2)由於一些行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如各種種植、養植業、故計算比較簡便。對於大多數行業都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如煙草、造紙、治金工業,當然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就更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這時分母的總投入很容易計算,但分子自然資源投入的計算則要從本行業的物質投入中逐次減去人力資源的投入。
(3)為了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一般價格固定在某一年份,並採取平均價格。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15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第157—159頁。
{9}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