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亞洲國際貿易狀況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亞洲國際貿易狀況

發布時間: 2020-10-21 08:15:39

1、北京泛邑亞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泛邑亞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08月1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土特產品、農副產品、畜牧產品、建築原材料及其相關產品批發、進出口業務、傭金代理(拍賣除外)等。
法定代表人:李安民
成立時間:2006-08-11
注冊資本:5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02951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8號和喬大廈A座211F

2、用所學的國際貿易分析指標,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現狀

王子先認為,外部危機向我國傳遞和帶來沖擊的機制是復雜多變的,用簡單的線性分析方法往往並不可靠,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正確認識外部危機形勢並理性應對我國外貿發展中的問題至為關鍵

一場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很大沖擊,各方面風險和挑戰不斷加大,特別是對外貿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貿易下降逐步成為外部危機向我國傳遞的主渠道。海關總署5月12日發布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今年1~4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5994.1億美元,下降24.3%。其中出口3374.2億美元,下降20.5%;進口2619.9億美元,下降28.7%。在此形勢下,如何正確認識外部危機形勢及理性應對至為關鍵。日前,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我們必須深刻領會中央千方百計穩外需的精神,在以擴內需為基本立足點的同時,絕不放鬆出口。我們各方面的思想認識也應逐步統一到這一精神上來。針對社會上流行的幾種觀點,王子先一一進行了分析並闡明了自己的看法。

一、關於我國是否存在過度依賴出口的外向型經濟模式

記者:目前社會上有兩個觀點:一是我國經濟本來就存在過度依賴出口的深層次結構問題,沒有外部危機也會出問題,國際金融危機只是加快了問題的暴發;二是我國經濟受到外部危機重大沖擊,都是外貿惹的禍,表明外向型經濟模式存在巨大風險,我們更要趁機調整,減輕依賴。請談談您的看法。

王子先:大家知道,除了個別堅守計劃經濟的封閉孤立的國家外,世界各國經濟都日益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地球村」時代已經來臨。中國作為「地球村」的一員,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獲益者,國際貿易與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很自然,發生外部金融經濟危機,我們不可能置身其外、獨善其身、一枝獨秀,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承受外部沖擊的壓力和損失。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我們正確的選擇就是,勇敢面對壓力與挑戰,做好預警和全方位應對工作,盡力減少損失、防範風險,確保安度危局,爭取率先復甦,並抓住危中之機,迎接新一輪繁榮周期。決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和挑戰就慌了手腳、亂了陣勢,放棄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政策和經驗,特別是動搖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動搖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逆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流而重歸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老路。

30年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是,我國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向開放型經濟的轉變,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國實現了貿易自由化,與多邊規則全面接軌。對外開放特別是貿易開放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成為一種制度性安排,並不存在基於重商主義和優惠政策基礎上的出口導向模式,同樣也不存在迥異於其他國家的外向型經濟模式。過去流行的出口導向和外向型經濟的內涵已發生根本性制度變化,很大程度上變成一種口號和形式。

國際金融危機是通過金融、貿易、價格和心理預期等多種渠道向我國傳遞的,貿易只是其中一種渠道;而且,貿易渠道的傳遞是與其他渠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世界經濟貿易突然陷入劇烈衰退,與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心理恐慌也有很大關系,世界消費需求在短期並沒有出現那麼大幅下降,由於對危機驟然升溫的恐慌導致人們不敢投資、不敢借貸、停止生產、消化庫存、減少交易、減少訂單等,使世界經濟特別是世界貿易發生了自由落體式的墜落。世界經濟危機的歷史證明,這種直線式墜落是暫時的,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而且此次危機經過三至五年的調整有可能會進入新的發展周期。外部危機向我國傳遞和帶來沖擊的機制是復雜多變的,用簡單的線性分析方法往往並不可靠,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

這場危機從反面證明了我國保持外貿政策穩定和長期平穩發展的重要性,也說明了當前「穩外需、保出口」的緊迫性。出口短期內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可能減弱,但對外貿易作為世界與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發動機作用並未發生根本改變。「二戰」後,世界貿易總體上以高於世界經濟2倍的速度增長,待世界經濟恢復正常後這種趨勢還將持續。

二、關於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保出口會不會收到效果

記者:在外部危機的形勢下,外部市場需求下降,我們花費一定的投入「穩外需、保出口」,會有效果嗎?

王子先:按照經濟學一般原理,在外部市場需求下降情況下,促進出口措施的價格彈性總體趨於下降,通常效果會差於經濟繁榮期。但是,並不能由此得出促出口不管用的結論。一是在世界各國都採取各種措施促出口的情況下,我國如果聽之任之,將會加劇我國出口競爭力的下降,遭遇更大的損失,而出口下降0~5%與下降10%~20%對經濟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二是在危機形勢下各國消費者和采購商更把價格作為第一位考慮因素,我們必須把出口退稅等可用該用的政策用足,同時改善公共服務、降低行政交易成本,千方百計為企業化解成本壓力,才能保住更多的市場和客戶。三是在國際市場總體需求下降的同時,由於存在「土豆」效應和「口紅」效應的作用,中低端價廉物美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仍有一定市場空間,有些還逆市上揚,例如去年底以來我國一些輕紡生活消費品對美、歐市場的佔有率反而有所上升、出口逆市反彈就是證明。而我國目前在國際產業鏈中總體上以中低端製成品為主,這恰恰是我國保出口的產業優勢。四是在外部危機特殊形勢下,我出口還遭遇到貿易融資、收匯安全、貿易保護、支付結算等等新的困難,對很多行業和企業這些是更大的制約因素,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幫助企業化解種種難題,特別是加大出口信貸、信用擔保和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五是一些周邊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市場有很大需求空間,但缺乏支付能力,通過擴大買方信貸、加快走出去以及人民幣貿易結算,就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既帶動我出口,又更好地促進了互利共贏,恰恰成為我們的危中之機。

因此,在外部危機形勢下,「穩外需、保出口」花費一定的投入,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一是盡可能減少出口損失,為擴內需、克時艱、度危局,贏得時間和空間。二是挽救大量遭遇危機沖擊的行業和企業,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服務,也為扭轉財政收入下降穩住稅基、培育新的稅源。三是可以保住市場、留住根基,特別是保護遭遇沖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機電產業,為自己下一步產業轉型升級和迎接新一輪世界經濟繁榮周期創造條件。四是通過加強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關系,為全球逐步擺脫危機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關於保出口會不會導致貿易條件惡化和國民福利損失

記者:學術界一直有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出口存在貧困化或流血出口,出口導致國民福利的凈損失,其依據是過去一個時期我國出口價格指數走低、貿易條件惡化。您是怎樣認為的?

王子先:其實,這是明顯的誤讀。起碼在以下方面是得不到實證分析的支持的:一是貿易條件指數是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從全球廣泛比較看該指數不僅反映了進出口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受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影響。就中國而言,由於我國出口中工業製成品比重迅速上升並已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世界貿易中製成品價格指數大多數年份都是下降的;另一方面,我國進口以初級產品和能源、原材料為主,而世界初級產品貿易價格在多數時候是上升的。因此,一些年份貿易條件指數總體上有所走低,並不能證明我國外貿的效益在惡化,更談不上「流血」出口。二是從廣泛的國際比較可以看出,80年代以來,我國貿易條件指數有些年份低於發達國家,但有些年份卻好於發達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情況也大體類似,並不支持「中心-外圍」論中發展中國家貧困化增長的論點。三是亞洲「四小龍」、「四小虎」通過出口導向型戰略不僅大大加快了工業化現代化步伐,而且也大幅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了國民福利,貿易不僅成為增長的發動機,還成為促進社會公平、增進國民福利的利器。四是我國30年開放實踐證明了,貿易的開放與發展不僅成為推動現代化的重要動力,也有力促進了人均收入水平和國民福利的改善,特別是巨大的人口包袱轉化成巨大的人口紅利,解決了大量農民工和城市勞動者的就業問題,也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內權威專家已經通過系統的調查和實證分析證明了這一點。

有人完全拋開社會再生產過程和初級分配過程帶來的巨大就業、收入和福利效應,僅從順差增加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帶來國民福利凈損失角度考慮問題,是非常片面的,以此來推斷和決定貿易政策更是一種誤導。

因此,簡單用貿易條件指數變化來分析貿易的效益和福利效應存在很大局限性。一些國際機構和國內權威學者建議,用綜合性出口價值指數的變化來分析更加合理,即出口價格指數×貿易量來綜合衡量更為合理。衡量一項貿易政策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出口價格指數變化,更要看出口價值量指數綜合變化,如果出口價值量保持合理較快增長,就說明這種投入是合理的。從實際觀察,世界各國都把擴大出口作為政府大力推動的目標,出口可以帶動就業、增加收入和國民福利實際上已成為國際常識。美國總統就常常充當美國出口的最大推銷商。

四、關於保出口可能不利於「優結構、促轉型」

記者:目前中國製造總體上還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位置,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轉型的任務還很艱巨。保出口是否不利於「優結構、促轉型」?

王子先:我們要看到,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和全球製造業基地,發達國家把很多製造環節已經轉移到我國,很多名牌產品也在我國生產製作。這恰恰是通過30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們在國際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總體處於低端位置,主要不是製造業本身的問題,而症結恰恰在於與製造相關的研發設計、物流供應鏈、市場營銷、金融等生產性服務環節嚴重滯後,是整個產業鏈的優化重組問題。這總體上是由我國工業化現代化所處階段決定的,其解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按工業化現代化客觀規律辦事,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作為後起國家我們可以力爭有所跨越,但不能寄希望於發達國家在長達二三百年實現的目標,我們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可以達到。

應該承認,外部危機的壓力確實對部分有條件的企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附加值、提升自主創新水平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些企業將轉型升級作為化解內外部成本壓力、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政府對這些企業轉型升級確實應給予大力支持。但是也應該看到,外部危機對大多數企業負面影響居多,特別是讓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甚至一些大企業也面臨很大挑戰。

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理性選擇是「控成本、保市場、抓管理、優服務、求生存」,也就是探索外部危機下的生存發展之路,減少破產倒閉,控制虧損,盡力保住市場和客戶,為未來轉型升級留下根基。我國經濟向服務經濟和投資、出口、消費協調拉動轉型的長期目標不能改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等戰略方向必須毫不動搖,但這與政府目前反周期、抵禦危機、救助產業和企業的短期任務並不矛盾,而是必須合理結合,並把應對危機和安度危局作為短期重點任務。我們要充分利用世界經濟危機下的「土豆」效應和「口紅」效應,抓住中低端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相對穩定甚至逆市上揚的市場空間,發揮我國勞動力的長期比較優勢,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時,更要正視遭遇重大外部沖擊的IT等高端產業,千方百計幫助其緩解各種困難,共渡難關,保住3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也為迎來新的發展周期和產業升級留住根基。

3、中國國際貿易的現狀及特點是什麼?

商務部4月30日發布了春季《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報告指出,從今年一季度情況來看,我國進出口仍處於正常范圍,對外貿易運行總體良好。同時,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趨緊,不確定因素還在進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

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放緩是首要因素

「世界經濟和貿易形勢的變化將是今年我國出口形勢所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性。」商務部綜合司副司長劉海泉在媒體發布會上說。

根據《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美國次貸危機還在進一步加深和蔓延,已經開始向消費、投資等實體經濟縱深發展。「如果美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下滑的態勢還將持續。」

2007年,歐盟、美國、日本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據劉海泉介紹,目前美國占我國直接出口額的17.5%,算上轉口貿易在內,我國對美國出口仍要佔到我國出口額的五分之一以上。從世界貿易結構看,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那麼歐盟、日本的經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將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4.1%調降至3.7%,為2002年以來最低增速。其中預計美國經濟增長今年將回落至0.5%,歐元區和日本回落到1.4%。

我國成為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承擔者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說,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進口成本,構成通脹壓力。同時,也將使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繼續增加。通常情況下,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競爭激烈制約,工業製成品價格漲幅遠遠落後於初級產品,靠提價轉移原材料成本上升會越來越困難。

「作為製造業大國和貿易大國,中國成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承擔者,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將受到擠壓,盈利水平將下降,經營壓力增加。」報告說。

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原油、成品油、鐵礦石、大豆、食用植物油的進口價格分別增長了66%、60.6%、80.6%、77%和69.3%。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雨時說,我國勞動密集型行業、小企業的利潤不斷下滑,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壓力非常大。他認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應當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換代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國內人民幣升值加快等影響更加明顯

目前國內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有,人民幣升值加快、原材料漲價、勞動力和環保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以及去年外貿政策調整等因素產生疊加。

報告稱,從近期來看,企業結構調整和消化成本上升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可能影響企業利潤。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步伐加快,今年1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超過4%。同時,今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8%,比去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多的進出口企業感受到流動資金緊張和資金成本壓力增加。

許多企業反映,消化成本上升的空間相當有限,在國際市場低迷的條件下通過提價轉移成本越來越困難,出口利潤率下降甚至虧損。許多出口企業出現了有單不敢接或長單改短單的情況,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尤為明顯。

報告指出,由於紡織輕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利潤率較低,消化成本上升的空間非常有限,調低輕紡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些行業的出口競爭優勢,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4、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是什麼?

改革開放前:

197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額為355億元;2017年,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已經達到27.79萬億元,是1978年的782.82倍。其中,進口額由1978年的187.4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5.33萬億元;出口額由1978年的167.6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2.46萬億元。

1978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人民幣,僅為同期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

改革開放後:

2018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年度全球貿易報告顯示,中國商品貿易出口繼續位居世界第一位,佔全球份額的12.8%,而中國商品貿易進口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位。

與此同時,根據2017年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國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達到1961.5億美元,蟬聯全球第二大投資國地位,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規模的比重首次超過10%。

此外,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新的貨幣籃子,從而獲得國際主要貨幣的地位。

(4)亞洲國際貿易狀況擴展資料

中國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日益龐大的貿易規模,中國經濟自身的轉型升級同樣對全球經濟與貿易的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6年,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基本占據世界第一,按照不變美元價格計算,近幾年的年均貢獻率可達到23.4%。顯然,中國市場已經日益成為全球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8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指出,中國的經濟結構改革對全球貿易增長將產生積極影響。世界貿易組織認為,中國經濟從主要依靠投資向消費的轉型,從長期來看將有助於中國更強勁的可持續經濟增長,從而支持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

5、中國幾種主要水果貿易狀況及國際比較分析

分享到:
收藏推薦 中國水果的主要品種也是蘋果、柑橘、梨、香蕉、葡萄和熱帶水果,2004年這些水果的產量共占水果總產量的82.5%。中國的第一大水果品種為蘋果,2004年產量2216萬噸,占當年中國水果總產量的27.5%。柑橘產量占水果總產量的18.2%,梨佔12.8%,香蕉佔8.0%,葡萄佔6.9%,熱帶水果佔9.2%。那麼中國的幾種主要水果參與國際貿易的狀況如何呢?(一)蘋果從出口量看,世界上最大的蘋果出口市場在歐洲,其次是亞洲和南美洲,主要的蘋果出口國有法國、義大利、中國、智利、美國、荷蘭、波蘭、比利時、南非、紐西蘭和阿根廷等。蘋果是中國產量最大的水果品種,也是中國主要的出口品種。近20年來,中國蘋果的出口量增長很快,年均增長率是14.83%,遠遠高於年均3.06%增長率的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上出口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蘋果出口量佔世界比重已經由1985年的1.7%上升到2003年的9.8%。盡管如此,中國蘋果出口量占產量的比重還是非常低,2003年也僅僅達到2.9%。

6、請簡單談談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特別是我國的對外貿易形勢。

對這方面的形勢分晰,網站上面都有好多的,你可以查下的: 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對外貿易領域所受到的影響更加嚴重,外貿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在此情形下,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外貿形勢,把握一切有利時機,採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國外貿事業發展,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筆者僅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我國對外貿易的形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一直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進出口總額和外貿順差的增長速度很快,外匯儲備在2008年末已經達到了1.9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之一的外貿,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不斷提高。海關總署2008年10月13日發布的我國前三個季度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表明:2008年1至9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67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5.2%。其中出口10740億美元,增長22.3%;進口8931億美元,增長29%。累計貿易順差1809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6%,凈減少49.2億美元。進入到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凸顯出來,進出口貿易形勢呈現惡化的趨勢。由於前三個季度形勢較好,因此,2008年全年的總體情況還可以。海關總署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5,61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出口14,285.46億美元,增長17.2%;進口11,330.86億美元,增長18.5%。累計貿易順差2,954.59億美元。進入到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外貿形勢進一步惡化。國家海關總署2009年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2009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249.48億美元,連續四個月同比下降,比一月份下降25.7%。2月份外貿順差為48.41億元,比1月份下降100多億美元。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目前尚未到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擴大,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這種下滑趨勢還將延續一段時期。具體什麼時候能終止下滑趨勢並轉為上升趨勢,目前還不能確定,筆者估計,2010年下半年的可能性最大。二、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對外貿易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機的打擊下,對外貿易領域也受到了較大沖擊,以前所固有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若干新問題也浮出水面,形成了諸多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局面。筆者認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對外貿易增長速度趨緩,個別行業出現衰退趨勢自2008年11月份起中國外貿形勢急轉直下,月度進出口總值出現了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此後逐月進出口總值持續負增長,且跌幅不斷加深。就行業來看,我國紡織與成衣產品所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衰退跡象。國家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前9個月,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累計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0.8個百分點,出口增幅連續8個月回落。2008年1-9月紡織與成衣產品累計出口值約1,402.85億美元,同期成長8.03%,創2003年以來新低。9月份單月出口值為184.04億美元,較8月份有所下降。由於出口銳減,許多外貿紡織企業受其影響,開工不足,乃至倒閉。據統計僅2008年上半年就有超過1萬家紡織服裝廠倒閉,2008年1-5月全國紡織業實際就業人數減少4.6萬人,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2月仍然延續了這種情況。進口方面,2008年1-9月進口141.94億美元產品,同期增長1.13%,增長速度趨緩。其中紡織品進口為124.26億美元,呈現-1.28%的負增長;成衣進口為17.67億美元,同期增長22.07%。 (二)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我國產品遭遇的反傾銷案件急劇增加隨著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的不利影響的進一步加深,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阻止外來的競爭,紛紛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印度於2009年1月23日正式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禁止進口中國玩具,禁令在2月份開始生效。日本已經頒布了相關的規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對出口到日本的醫療保健器械實行新的標准,不僅要求出口商具備ISO13485的認證,還需要進口商也要具備相應的資質。歐盟在2008年10月也出台了最新的玩具安全指令,該安全指令在玩具的設計、標識、生產、進口商責任、市場監管等方面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這些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實施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隨著世界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又面臨著嚴峻考驗,一些發達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市場,想方設法阻止中國低價產品的進入,無端指責中國產品的低成本與低價格是政府補貼的結果,要對這些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結果專門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迅速增加。這使我國外貿企業產品的出口更加困難。(三)世界市場需求銳減,產品價格下跌,大大降低了我國出口企業的創匯能力 金融危機形勢下的各國經濟發展普遍放緩,有一些國家如英國、日本等還呈現出經濟衰退的趨勢。美國和歐盟的一些國家相當數量企業倒閉,還有大量企業經營萎縮,失業率上升,失業人數增加,國內外需求不足。由於世界范圍內需求不足現象的廣泛存在,使得世界市場產品和勞務價格也隨之大幅度下降,這給我國產品的出口和勞務的輸出帶來了嚴重困難,使我國企業的出口創匯能力大大削弱,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7、為何會認為2021年世界貿易的復甦將由亞洲市場來引領?

因為目前亞洲的各個國家都屬於新興經濟,而新興工具在未來的經濟空間有很大的增長趨勢,所以世界貿易復甦才會主要由亞洲市場所領導。


這一次指出世界經濟復甦將由中國等亞洲新興市場所引導的報告是由義大利對外貿易協會所發布的,此項報告先是對義大利的外貿情況進行了通報,表明義大利在出口中2019年發展的比較好,取得了2.3%的增長率,但是由於這次疫情的影響,全國的經濟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所以在2020年義大利的外貿出口額下降了12%,但是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下的情況下,義大利在未來兩年將分別迎來7.4%~5.2%的增長率,所以如果疫情控制的良好,在2022年義大利的外貿出口額能夠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在眾多西方國家裡,義大利算是經濟復甦水平比較良好的國家了,西班牙算是眾多國家裡面恢復最為良好的。


同時報告也指出,2021年的世界經濟復甦將主要由亞洲的新興市場所領導,因為這個很好理解,所謂的新興市場其實就是指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的新型市場能夠吸引眾多的外資投資者的目光,這不僅僅是針對中國而言針對印度,越南等多個亞洲國家同樣是如此。且由於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的較好,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在裡面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


並且通過總體分析可以看出亞洲的市場比較年輕,歐洲市場顯然已經較為成熟,發展空間急劇縮小,且亞洲人的年齡普遍屬於中低年齡,而歐洲的年齡已經屬於老齡化較嚴重的現狀,所以較為年輕的勞動力直接能夠保證未來的經濟增長趨勢。在未來的發展中,亞洲有更大的動力能夠進行經濟復甦。

8、國際貿易新形勢指的是

(一)與我國相關的貿易摩擦的總體情況

(1)我國運用貿易救濟措施情況

面對激烈的國際貿易摩擦形勢,貿易救濟手段也成為中國應對貿易摩擦的手段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對進口產品共發起反傾銷調查43起,保障措施調查1起。案件涉及化工、鋼鐵、輕工、紡織、電子五大行業共35類產品,其中2/3以上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業。國內參與案件申請的企業已近200家,遍布全國25個省區市。在國際貿易摩擦中,我國政府和產業界以及中介組織等逐漸學會了運用國際通行規則,加強了對自身的合法保護,同時也有效地遏制了國外對我國發起的貿易摩擦。

(2)我國遭受國外貿易救濟措施情況

近10年來,中國已經連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而且一些國家還越來越多地利用技術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等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商品設限。根據世貿組織統計,1995~2004年,中國始終是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1979~2004年,已有30多個國家(地區)發起了700起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調查近600起,反補貼調查5起,保障措施調查50餘起,特保調查10餘起,涉及商品4000多種。2004年,共有17個國家(地區)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了59起「兩反一保」(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調查。10年來,累計涉及我國出口近3000億美元,而且影響還在積累和擴大。

(二)我國2/3的機電出口產品將受到歐盟環保雙指令影響

2003年2月13日,歐盟頒布了ROHS指令和WEEE指令,並於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下半年開始實施。歐盟雙指令的實施將對我國2/3的機電出口產品造成重大影響。我國政府也於2005年7月28日正式發布《電子電器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行業標准》,該系列標准於2006年1月18日起實施,以幫助我國企業盡快提高和適應新的國際貿易環境。這是國際上首批發布的應對歐盟兩指令的行業標准。該系列標準的發布,有利於規范我國出口產品的檢測工作,促進和優化電子電器產業的技術更新和產品出口結構。由於該系列指令的干預度不大,主要依靠企業自主應對,因此出口企業應聯合起來,集體委託歐盟特別是東歐國家的回收企業代理回收,以降低報廢設備回收成本。

(三)美國將收緊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

美國商務部透露,依照近期將出台的新出口法,美國將收緊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禁運范圍,同時「出口許可證」的受限范圍也將從目前佔全部出口的1。5%升至10%以上。

(四)中美鋼鐵業爭端

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剛結束,中國鋼鐵又因對美出口激增而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前不久向中國鋼鐵企業發出美國可能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預警。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5年1~4月,中國對美鋼鐵出口同比增長247%。在中國等7個有「傾銷」嫌疑的國家中,巴西、加拿大已經受到傾銷指控。美國商務部開始就中國鋼材「擾亂」美國市場搜集證據。

(五)中美知識產權保護爭端

知識產權壁壘是阻礙中國產品出口的另一隻「攔路虎」。以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為主的美國「337條款」已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威力,2005年上半年,已有7種中國產品被立案調查,包括DVD、拖拉機、葯品、汞電池、油墨列印機等。337調查耗時短、打擊面廣、應訴復雜、訴訟費用高(一般都在百萬美元以上),單個中國企業應訴難度較大。而不應訴就視為敗訴,產品將受阻於美國市場。
(六)反傾銷應訴不斷有新成果,這將增強我國企業反摩擦的信心

最近,歐盟對我國的鑄鐵產品,主要是井蓋類鑄鐵產品作出反傾銷終裁。我國河北等地有5家企業獲得了市場經濟地位並得到零稅率。另有5家企業獲得了18%~37%的單獨稅率。涉案企業積極應訴取得了良好效果。

(七)總體貿易摩擦態勢仍在加劇

在我國進出口貿易繼續快速發展的同時,與美、歐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2005年上半年,我國遭受的貿易救濟措施已經超過了2004年同期。而且總體貿易摩擦態勢仍在加劇,形勢更加復雜化,花樣也不斷翻新。技術標准、檢驗檢疫、環保要求、社會責任、勞工福利、動物福利等都成為國外對我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的借口。貿易摩擦除了針對產品及其價格外,已經開始涉及到中國的體制和制度,最突出的是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攻擊,體現出貿易摩擦有深入和升級的趨勢。這些摩擦從表面看是競爭激烈引起的貿易摩擦升級,深層次看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受制約程度加深,因此,國內企業應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大環境並不完全是機遇,還有挑戰、遏制和限制。中國企業了解這種環境是非常必要的。

9、山東 和青島的 國際貿易狀況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20多年來,山東省始終把發展對外貿易作為振興經濟的戰略選擇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對外貿易工作取得較大發展。 「入世」後,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山東省只有在正確認識自身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才能繼續把對外貿易工作向更高層次推進。

--------------------------------------------------------------------------------

關鍵詞:外貿發展現狀 進出口商品結構 市場多元化戰略

一、山東省對外貿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