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對外貿易 » 如何對外貿易戰談敗選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如何對外貿易戰談敗選

發布時間: 2022-10-05 15:58:31

1、作為一名大學生,如何對待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是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界關注的輿論焦點。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我們要冷靜分析面對,做好自己的工作,為祖國建設發揮自己的力量。

1、努力學習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大學生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在大學時期努力充實自己,儲備知識,應對將來國家和社會的需要。

2、加強自我修養

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人生就是為若干多個目標而努力奮斗的過程,讓自己內心更加豐富古語說修養莫遲遲。

3、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人們能夠用自己的實現目標的行為來約束自己,自我管理能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能,如果事事都放縱自己,焉能達成目標。

4、提高生存能力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是自己活下去能力,而不是依靠父母國家社會如何。

5、提高分析能力

 應該學會分析能力,遇到任何緊急情況都不要跟風,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2、如何看待2018中美貿易戰,中方有何立場和決策?

貿易戰是美在挑戰全球貿易規則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表示,「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沒有充分的經濟理論上的合理性。我們需要從更廣泛、更全面的角度來評估兩國企業和消費者在雙邊關系中的利益問題。中國和美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價值鏈,兩國的貨物貿易不平衡反映了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不同的地位。」
「價值鏈貿易是當今世界貿易非常重要的特點,與過去建立在比較利益基礎上的貿易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企業,比如蘋果之所以能有這么好的盈利狀況,是因為與成千上萬的廠商建立了信任關系,其穩定供應鏈已經建立。再如建造一架飛機需要200多萬個零件,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自己完成,這就需要合作、需要產業鏈。而產業鏈能夠正常運作,就要遵守規則、守信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說。
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廖凡表示,美國挑起貿易戰的行為是對全球貿易規則的挑戰。當前,我們堅決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這一規則體系當年是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來的。世貿組織為解決成員間的貿易爭端提供了公平的框架,為處理新出現的問題提供了談判的平台,美國對中國以及其他世貿組織成員採取的單方面行動顯然違反了現行的規則。

美國言而無信終將成為最大輸家

美國在全世界實行貿易霸凌主義,四處挑起貿易戰,這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看到了其言而無信和反復無常的一面。5月19日,中美雙方曾經達成重要共識,並且發表了聯合聲明。但是5月29日美方單方面發表聲明,背棄共識。6月初雙方曾就能源和農業領域的具體合作達成共識,6月15日美方又一次背棄共識,並於7月6日公然挑起貿易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李雪松認為,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導致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盡管特朗普宣稱短期美國經濟強勁,但這並不利於美國和全球經濟中長期的發展,也增加了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
「貿易沖突本身沒有贏家,但誰是最大的輸家呢?那就是美國。」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瑾表示,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遠大於其對中國的出口,中國是供給方,美國是需求方。中國的產品不賣給美國可以賣到其他國家,也可以內銷甚至可以有庫存;但美國是需求方,如果其找不到第三方替代,不僅影響人民的生活,對產業影響也非常大。而且美國還對土耳其、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等挑起貿易爭端,如果所有的國家都反制它,美國產業和人民生活可以承受得住嗎?

3、如何理性的看待中美貿易戰?

中美經貿關系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中美經貿合作內容廣,利益交融深,難免會出現經貿摩擦,但以往的這類摩擦並沒有影響中美經貿合作大局。雙方在經貿合作中有各自關切,中方關切美方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十五條義務、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和歧視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等問題。

美方關切貨物貿易逆差、知識產權保護、產能過剩、產業政策等問題。兩國談判磋商,回應關切,解決經貿摩擦,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向前發展。然而這一次美方拋棄雙方達成的合作協定,出爾反爾,採取單邊主義措施,悍然發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戰,威脅繼續擴大加稅范圍幅度。

貿易戰沒有贏家,對雙方的出口、就業都會帶來沖擊,也會增加雙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生產生活成本,還會沖擊全球生產價值鏈正常運行,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3)如何對外貿易戰談敗選擴展資料:

從維護國家發展環境的大局出發,應對好中美貿易摩擦。隨著美國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系將發生深刻調整。作為兩個大國,中美合作與競爭是常態,合作並不意味著沒有矛盾,競爭也不意味著全面開戰。

既要丟掉幻想,堅定應戰;又要保持理性,努力維護大局穩定。要充分認識中美貿易摩擦的復雜性,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堅持「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立場。中方堅持不打第一槍,但針對美方單方面挑起貿易戰的行動,必然要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理性認識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

4、鑒,中國當採取哪些措施,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戰

第一,保持戰略定力,辯證看待中美貿易沖突對我國經濟的負面效應,努力爭取化危為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堅持審慎原則,實行穩定、謹慎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穩步推進金融自由化進程。
第三,深化對外開放,營造穩定有利的貿易環境。其一,提高對美貿易雙向開放對稱程度,主動化解摩擦風險。進一步放寬外商准入,逐步加快金融領域等服務業對外開放步伐;結合國內對外消費需求,降低相關美國進口產品關稅,縮窄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減少兩國矛盾。其二,繼續推進與不同經濟體和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建設。
第四,未雨綢繆,做好應對貿易戰的准備工作。
積極應對潛在貿易戰。其一,准備好反制舉措,加強應對性和報復性措施的研判,提前制定報復清單。其二,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規則,聯合維護全球化大局的國家,商討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三,針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中違反國際規則行為,聯合有關國家向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提起訴訟。其四,如果美國依然一意孤行堅持貿易摩擦擴大化,中國應當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提出報復性措施。

5、中國應如何應對美方貿易戰?

作為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面對著美方發起的貿易戰,必須要有勇有謀。據報道,在7月2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威脅將對5000多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對於美方執意挑起貿易戰,中方「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立場非常堅定、明確。

對於如何解決中美經貿關系中的一系列問題,此前中方一直表現出極大的善意與誠意。除了去年上半年的百日計劃與下半年特朗普訪華時雙方達成的高達253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今年三輪磋商後,中國還同意從美國大量進口農產品和能源,給美國帶來巨大商業機會。

三輪談判後,中美兩國就解決經貿爭端達成規范共識,但特朗普卻出爾反爾。在國際社會看來,這樣做過度消費了美國的國家公信力。一旦美國沒有了國家公信力,世界各國對於美元、美股、美債乃至美國的信任感就會打折扣。

特朗普做事情像是「餓虎撲食」,但美國經濟卻不總是給特朗普長臉。

首先,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在很大程度上會傷及自身。事實上,由於232調查導致美國進口鋼材價格上升,美國汽車工業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不僅增加了下游消費者的成本,而且也會因此而損失大量就業機會。難怪美國剛剛開始對從中國進口價值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後沒幾個時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宣布,尋求為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豁免關稅的企業將有90天時間提交申請,一直到10月9日。看來,美方已經對制裁中國的「後坐力」有些不那麼自信了。

其次,面對著美國發起的加征關稅清單,中國也在反制過程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出台了包括農產品、水產品和汽車在內的對美產品加征關稅清單。面對著來自中國的反制,美國接得住招嗎?眾所周知,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進口國。中國進口的大豆中有34%是從美國進口,而對華出口佔美國大豆出口的60%左右。顯然,中國對美國大豆的依存度小於美國大豆對中國市場的反依存度。中國的反制措施還沒有生效,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就已經當了一回「晴雨表」。在過去的2個月中,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大約跌了18%,美國的農民因此受到巨大的損失。

再次,面對著中國為經濟全球化溢出的更多機會,美國的企業很可能乾瞪眼看著眼饞。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宣布了四點重大開放舉措,特別強調了擴大市場准入和擴大進口的舉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會向世界溢出更多的發展紅利,但這種紅利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有機會抓住的。

不難看出,面對著美方發起貿易戰的咄咄逼人攻勢,我們必須要兵來將擋。當下中國遇到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美方加征關稅清單生效對我們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是我們進行反制所要付出的成本。

相比美方發起貿易戰帶來的壓力與中方反制帶來的成本,要看到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共性,特別是都要在國內市場與其他國家市場上分散壓力,爭取東方不亮西方亮,同時也要看到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現階段,應對美方發起貿易戰所帶來的壓力需要在下游多做文章,特別是要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轉變製造業以及外貿發展方式,提高中國製造的不可替代效果。同時,中方也要在上游尋求突破口,化解好反制帶來的成本壓力,避免被國外「卡脖子」。

作為當今世界上的貿易大國,面對著美方發起的貿易戰,必須要有勇有謀。這也正是中國朝貿易強國目標邁進所需要做出的「規定動作」。 

來源:新京報

6、樓繼偉如何談中美貿易戰?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在由中國經濟50人論壇組織的「2018中美圓桌研討會」上,對中美的貿易摩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樓繼偉認為,美國貿易逆差是必然的,中美貿易問題的根源是美國的政策選擇;在現行體制下,美國已經優先了,想「贏者通吃」是不現實的;中國已經全面履行了入世承諾並且超越承諾,擴大了開放;貿易戰會對美國自身的利益造成損害;對不懂孔夫子的人,不必溫良恭儉讓;歐洲和日本休想搭中美貿易摩擦的便車。

以下為樓繼偉發言:

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中美經貿關系:夥伴、對手還是敵手?」我先做一點觀察,最後再做結論。我的觀察是我們中美兩國都面臨著國內難題,應該主要靠結構性改革來解決。同時,由於所處的國際地位不同,中美對外部世界觀察的角度會不同,採取的政策也會不同,但都應當承擔起積極的外部責任。特朗普總統最近的幾項聲明表明,美國政府通過對外部世界的觀察,認為有三個問題對美國是不公平的:一是巨額貿易赤字使美國失去大量的就業機會;二是現有的WTO規則對美國是不公平的;三是美國占據全球高科技領先地位,其他國家從美國的技術貿易獲益是不公平的。而且,美國認為這三個不公平主要來自於中國,或者中國在其中得益最多。

我想先講對前兩點的看法。第一,美國貿易逆差是必然的,中美貿易問題的根源是美國的政策選擇。我認為,美國現政府的立場或者說特朗普總統的立場是有問題的。我上周六參加發展高層論壇談及中美貿易問題時,曾經提到了特里芬悖論,在座各位都是學者和專家,對此不會陌生,但我還是要做一說明。特里芬悖論是指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國家面臨的兩難困境:要保持儲備貨幣國家的地位,要求經濟必須堅固穩定,但同時國家必須保持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用資本輸入來平衡國際收支,否則它的貨幣就不可能成為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國際儲備貨幣和金融避險貨幣。但是,這種地位反過來又會侵蝕經濟的堅固性和穩定性,這就形成了悖論。

目前占據這樣地位的國家是唯一的,這自然就帶來一些優勢,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低的居民儲蓄和高的貿易赤字,相當於美國人民通過透支美元的全球信用,享受了更高水平的生活。也就是說,美元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使美國人民得到了好處;第二個優勢是適度的財政赤字是可以持續的,相當於美國政府通過透支美元的全球信用,可以安排更多的資源。

沒有其他國家有美國這樣的優勢地位,但是沒有免費的午餐,有優勢就要承擔責任。根據特里芬悖論,這種透支是有限度的,如果嚴重到影響美國經濟的堅固性和穩定性,將對自身和全球經濟造成災難。美國的居民儲蓄率從上世紀90年代的約8%降到了2006年的1.75%,2007年上半年一度為負。美國聯邦債務率從1994年的49%降到了2000年的34%,而到2006年上升到70%。過度透支美元的全球信用,再加上華爾街的高水平創新,最終導致了全球金融危機。

因此,美國政府應當認識到,美國的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是必然的,是特權,沒有其他國家有這種優勢,但是這種特權不能濫用。去年美國的居民儲蓄率又降到了3.6%,聯邦債務率超過100%,在我看來又處於過度透支的狀態,但是特朗普總統不這么看。他所稱的8000億美元的美國貿易赤字都是別國造成的嗎?實際是美國過低的居民儲蓄率和過高的聯邦債務率造成的。

第二,擁抱和推動全球化是美國的利益所在。只有更多的國家參與國際貿易體系,加強金融深化,美元的國際結算、支付、交易和儲備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美國才可能更多地獲得全球發鈔國的優勢。包括WTO在內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美國是有利的。WTO規則被特朗普總統認為不公平,要認識到這個規則是國際廣泛共識的結果,也是全球公共品,試圖單方面強行修改,只會受到大多數成員國的抵制,是行不通的。

在現行體制下,美國已經優先了。比如WTO規則中的知識產權條文,即TRIPS,實際是源自美國 301條款,只不過是為照顧發展中國家利益,在共識基礎上,WTO做一定修改後的版本。這實際反映美國已經占據了優先地位。如果還要尋求額外優先,想「贏者通吃」是不現實的。我還可以舉個例子,提示美國的全球責任。剛才提到2000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率降到了34%,那是柯林頓政府執政的後期,當時財政盈餘達到2370億美元,佔GDP的2.5%。這種情形下,美債的發行規模就不足以滿足全球儲備資產和風險對沖資產的需求。為此,美國在自身融資需求之外,額外發行了一筆1000億美元的債務並支付利息。這就是美國作為儲備貨幣國在履行全球責任。

我再講講中國方面怎麼看。第一,在貿易和開放領域,中國的入世承諾是高水平的,超過了發展中國家的一般水平,而且已經全面履行了承諾並且超越承諾,擴大了開放。

首先是高水平的承諾。中國加入WTO時最高的約束稅率是65%,遠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比如美國的最高約束稅率是300%,韓國800%,日本260%。入世後2002年中國第一次履行降稅義務,平均關稅水平就從15.3%降為12%。中國入世承諾農業補貼水平不超過本國農業產值的8.5%,而其他發展中國家平均為10%。中國承諾開放100個服務貿易部門,現在開放水平遠遠超過承諾,已接近發達國家,遠高於發展中國家,達到120個。到2010年,關稅減讓義務履行完畢,關稅總水平從15.3%降到了9.8%。在貿易體制方面,中國政府對3000多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做了清理,地方政府則清理了9萬多件,形成了更加透明規范和可預見的貿易體制。

此外,中國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即不征稅的加工貿易佔比大。從2017年進口結構看,一般貿易進口佔比59.1%,加工貿易佔23.4%,其餘為對低收入國家免稅的進口以及免稅設備進口等。進口征稅主要針對一般貿易,如果按照關稅收入對進口總額的比值計算,實際征稅率為2.4%,已經接近或低於部分發達國家。中美貿易更為特別,加工貿易佔比更大,2017年中美加工貿易順差占總貿易順差的比例達59%,表明對美國的實際征稅率更低。因此,在貿易和服務方面,中國並沒有過度的保護。

第二,美國最近掀起的貿易戰,當然我認為是打前哨的,是虛張聲勢還是真打也不清楚,反正現在已經開始。

首先,理論上美國現政府是站不住腳的,而且會對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害。巨額的逆差是自己的政策造成的,居民儲蓄率過低和財政赤字過大,在濫用發鈔國的特權。同時,又藉此將國內視線引向國際,是民粹主義炒作。

其次,美國應當擁抱全球化,包括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議程。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當然也會造成結構性失業和收入分配不公,這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和政策解決。中國也面臨同樣的難題。比較優勢的轉移,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製造業轉移到海外,工作崗位流失,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失去了城市工作。我們正在通過一系列結構性改革和政策解決這個問題。目前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佔GDP的比例不足1.5%,貨物貿易順差佔比只有3%左右。這個比重在過去五年大致穩定,而同期消費貢獻率已從54.9%上升到58.8%,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從45.3%上升到51.6%,說明中國經濟更多依靠內需,而且在依靠內需中減少了對投資的依賴。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中國現在就這么在做。

最後,美國應當平等待人,有事情可以磋商、講道理。如果動輒訴諸貿易戰或使用大棒,對中國是無效的,而且也是無禮的。一方面要求中國更為市場化,一方面又用計劃經濟下達指標的方式,要求中國壓減對美1000億美元順差。中國已經越來越淡化增長數量指標,比如GDP的增長率過去是計劃增長的,後來改成預期,並且預期的語氣越來越弱,從要求增長預期7%以上,然後改為6.5%和7%之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又調整為預期6.5%左右,轉而更強調失業率指標,降低失業率,擴大就業。

美國還用了一個所謂的「鏡像關稅」,這也不符合常識。舉的例子是中國對汽車進口收了25%的稅,而美國的稅率非常低,應該如同鏡子兩邊一模一樣才對,這是完全不顧發展階段的差距。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關稅水平已經低於巴西等同等發展中國家,甚至低於韓國,韓國可不是發展中國家。美國如果搞鏡像稅,可以同德國、日本去鏡像,不要同中國。這個道理在座各位都清楚,我也不用再多說,美國有些做法確實沒有道理。中國人的看法,對不懂孔夫子的人,不必溫良恭儉讓。應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孫子兵法的至理名言。如果美國逼迫中國違反入世承諾,那我們就沒有辦法了,只能以牙還牙。

知識產權問題與特里芬悖論無關,對雙方最重要,可以坐下來談,以消除誤解,達成共識。美國方面認為中國政府幹預了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運營,限制了美國企業談判權利等。我理解美國方面的想法。對技術轉移的問題,中國方面是這么認為,美國通過巴黎統籌委員會,聯合盟友封鎖對中國的技術出口。一方面,美國包括西方在中國巨大的市場上獲取利潤,一方面不轉移技術,甚至中美合資企業中的技術也要從美國的母公司去購買,不斷地付費,知識產權不斷地付費是不公平的。美國財政部牽頭的外資審查委員會的規則是高度不透明的,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方面例子太多了,我在中投就遇到很多。中國的產品甚至含有中國股份的美國企業法人的產品,在美國受到了不平等的對待,我也就此做過很多的磋商。美國用國內法高於國際規則而直接干預別國,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看法,保護知識產權是中國內在的需求,否則我們就無法建立信用社會並取得技術進步。這方面中國的進步是巨大的,美國人也觀察得到,但為什麼不說?據統計,外國公司在中國提起的專利侵權案的訴訟,勝訴率已經達到了80%。國家規定的賠償額度從以前的1萬到100萬,提高到10萬到500萬,還成立了三家知識產權法院。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又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與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職能整合在一起,有利於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取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問題,而且要求今年前完成機構改革任務。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取得的明顯進展,但也仍有一些難題沒有解決。比如知識產權法院專業性不足,有地方保護傾向等,美國的301調查報告也講到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國家治理體制上的問題。為什麼搞成這樣?也是因為我們沒有經驗,還在探索,我認為應該走得再快一點。我在財長任內曾經推動解決了一些問題,使得中美雙方在經濟關繫上都更為公平,特別是在中國方面還促進了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們可以雙贏,但是要有意願。

總結發言:

第一,我作為經濟學家,又曾經是政府官員,與美國政府方面溝通很多,中美還是應該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我們是非常尊重美國的,在制度等方面借鑒美國很多。但是我在同美國人打交道時,深深地感受到他們有優越感,但美國人的優點是,你只要給他把道理講清楚了,你比他還明白,他就服你,他就接受。但是不能威脅,不能要求中國立刻消除1000億美元順差。美國曾經這樣威脅過日本,而且奏效了,但對中國是無效的。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談判上,這一點我們可以做到。

第二,其他國家怎麼看?大家怎麼看現在的中美關系?美國人民對特朗普總統從開始的不習慣到逐步習慣,但是不見得心裡都很習慣。歐洲、日本一開始也不習慣,現在慢慢習慣了,但還是不見得心裡習慣,不見得服氣。這就會形成一種心態,希望中國和美國打一打,壓一壓美國的氣焰。第二個心態,中美打了以後,大家預期貿易會更公平,知識產權會更公平。這是對的,但我想提醒歐洲、日本,你們別想搭便車,如果搭公平的車不叫便車,但是我們中美打起來你得好處那不行。比如,歐洲人對平台經濟是很有意見的,對Amazon、Facebook、Twitters、Google等加以處罰。如何打破新型壟斷,還沒有破解。這些平台很大一部分是美國的,現在中國也進來了。歐洲人希望打擊它們,希望對它們有一定擠壓。但是美國還專門說,平台經濟擴展下去成本會越來越低,中國人想搶美國人飯碗,不是這么回事,這點大家都明白,應當大家在一起尋求解決辦法。

最後,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問題我們自己很清楚。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我們在談判的時候應該互相理解,有些事情不是中國有意的。我們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對中國有好處,對美國也有好處,對全世界都有好處。

7、面對國際貿易摩擦,我國應該怎樣面對

我國面對貿易摩擦應對辦法:

1、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力,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勠力同心,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化壓力為動力,充分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努力維護國家發展的國際環境,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

2、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應對美國挑起貿易戰的行為,關鍵是不受對方干擾,保持戰略定力,避免犯顛覆性錯誤。

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提升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

4、堅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全力增強創新能力。牢牢把握新技術革命的戰略機遇,加速技術追趕,加強前沿技術研發,用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6、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對接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分工地位,建設貿易強國。

(7)如何對外貿易戰談敗選擴展資料:

貿易摩擦背景:

2009年,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加劇,中國連續14年位居全球貿易摩擦目標國榜首,全年共有21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116起,涉案金額27億美元。從涉案產品看,鋼鐵、輪胎、鞋、玩具、鋁製品等已成為貿易摩擦的「重災區」。

經濟貿易領域的矛盾和摩擦,成為我國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矛盾和摩擦最集中的領域,且在我國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中有較突出的表現。

近年來,我國摩擦產品種類一直在不斷增加,機電、高科技產品出口增長迅速,成為新的摩擦熱點,例如汽車、醫葯產業等。並且大有從單一產品延伸到整個相關行業之勢。

8、辯論賽中辯論貿易戰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如何去辯,我方是不利

(與外貿有關的)生產企業和就業崗位,近幾年一直是我國快速增加而美國快速減少,這也是美國政府不滿的原因之一,特朗普總統出於國內選票考慮,十分強硬地要求增加國內就業崗位,目前已經不惜破壞自由市場經濟的慣常做法,開始硬性要求通用汽車公司把生產線和就業崗位從中國搬回美國。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國與美國的矛盾很大,我國十分直接地面臨特朗普的怒火,很有可能因此丟掉一大堆工作崗位。退一步講,即使工作崗位不回到美國,也可能離開中國前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因為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產業結構變化方面,我國正在去產能、調結構、提質量、促轉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結果這個 節骨眼上跟美國政府發生了矛盾,特朗普公開表示要阻撓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實現,副總統彭斯在演說中明確指出一旦中國實現這個計劃,將對整個西方相關高端產業造成沖擊。美國的危機感很強。所以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打壓是不遺餘力的,在貿易戰中,在具體加關稅項目中,在打擊華為、中興、5G競標中,在晶元禁運中,在制裁福建晉華中,都體現出美國意圖破壞中國產業升級的意圖,這個意圖具體實施就是靠貿易戰或其配套措施來實施。我國首要目標是實現自身發展,不是跟美國對著干,假如能通過談判,化解貿易戰,令美國不幹擾我國產業升級計劃,那是最好的,而在貿易戰中打敗美國從而硬性實現產業升級計劃,那是次一等的。正如孫子兵法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

9、結合對外開放的知識談談對貿易戰的看法

①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美國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是逆經濟專全球化屬的表現。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經濟聯系在一起,中美貿易戰會殃及全球經濟。③中國繼續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培育對外競爭新優勢,轉變對外發展方式,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推動國際經濟朝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