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與信息革命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與信息革命

發布時間: 2023-06-15 01:07:16

1、全球化與信息化的關系是什麼?

信息化是促進全球化的一種手段。
對全球化起到加速和推動作用。
全球化包括了文化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等等,信息化只是作為科技代表的一種知識信息交換聯系和溝通手段。

2、全球化的兩面性

所謂全球化,就是在現代條件下國家之間就像人群一樣,其相互關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更加密切與復雜,這些關系體現在全球信息空間、世界資本市場、商品和勞動力市場正在形成;體現在工藝技術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種族和宗教沖突及安全問題都趨於國際化等方面。

目前,學術界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理解和內涵尚無統一的觀點。

眾所周知,在前蘇聯及其體系解體之後,多年來被「戰勝」的資本主義在一片批判聲中仍然存在,盡管它並沒有克服原有的「自身缺點」和許多新問題。因此,由資本主義衍生出來的「全球化」曾被當作解決所有災禍的靈丹妙葯,被認為是保障所有國家和人民走向富裕、繁榮和社會民主的良方。

有人認為,現階段全球化的粗放形式已明顯地接近尾聲,寬度方向的發展實際已經完成,開始進入深度發展的階段。全球化正在向自身的強盛階段過渡,「信息革命」成了主要的加速器。更廣泛更綜合的全球化問題已出現並與日俱增,許多問題的解決已不能靠單獨的國家和地區性的國家聯合,而要求全人類的共同力量。例如,環境保護問題,保證地球人口所需的糧食生產問題,尋找新能源問題,保護核武器時代人類的生存問題等。

這種全球化的趨勢在發達國家深受歡迎,而在發展中國家卻引起嚴重的擔憂。據聯合國估計,在1980~1993年期間約有15個國家實現了經濟騰飛,使15億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而在這段時間里有113個國家出現了經濟不景氣,約有16億人口的收入下降。有些國際分析家斷言:「如果現在的趨勢一直維持下去,那麼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將從不公正變為不人道。」全球化將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和社會的兩極化。世界勞動組織第81次會議的報告中援引的數據表明,1960年時佔全球20%的富裕人口佔有的資源比另外20%最不發達地區人口佔有的資源多29倍,而到1990年這個差距擴大為58倍。誰都不可否認,全球化的過程在刺激所謂新經濟和新市場走向財富積累的同時,將加深富裕國家的繁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貧困之間的鴻溝。

同時,不僅在發展中國家,就是在發達國家,全球化也使一些社會政治問題更加尖銳化。例如,發達國家內部生產結構的調整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向外轉移,就嚴重地打擊了本國的傳統產業,導致許多企業倒閉和失業人員增長。

很明顯,市場和信息空間的一體化、工業與財經的全球化肯定將是一個不平坦的過程,1997~1998年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機就是全球化過程中的第一個危險信號。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必然導致所有部門都走向集中,其中一些壟斷部門掌握的資本幾乎相當(甚至超過)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總產值。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發展中國家,例如,去年「愛立信-移動」聯合企業的營業額(210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瑞典經濟的總量(2280億美元),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營業額則超過了丹麥的國民總產值。達沃斯經濟論壇創始人和主席克拉烏斯·史瓦勃警告說,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應該「給大多數人民帶來好處,而不僅僅是為大壟斷企業和投資者帶來好處」。國際貨幣基金主席指出,財富分配中的不平等已越來越嚴重地威脅著政治和社會的穩定。

英國著名國際經濟學家拉格曼前不久在倫敦出版的著作《全球化的終結》中指出:「全球化思想的內涵本身不準確——在統一的世界市場中的自由貿易過去不存在,現在也不存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實際情況是,生產和分配都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全球化也只是地區性的現象,而非全球性的。」他認為,今天不可能找到確切證據來證明存在著全球的資本主義體系。相反,跨國公司的國際商務活動主要集中在某些國家。大多數關於全球化的論點有兩個錯誤:一是研究後工業化世界多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有誤,他們假設研究對象的相互作用必然觸及到所有其他國家;二是到目前為止全球化的概念尚無嚴格的定義,這是一個不小的原則性錯誤。按作者的意見,至少有三條理由說明所謂的全球化過程是沒有意義的。第一,任何全球性的變化都是由當時最發達的經濟體制引發的;第二,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些變化都沒有消除分隔世界經濟和政治空間的壁壘,反而強化了這些壁壘,政治上的分歧使得經濟上的壁壘更難克服;第三,所有這些看似客觀的過程都貫穿著某種經濟企圖,所獲得的最終結果都隱瞞了政治目的。所以,全球化是一種有助於形成「單極世界」的理念。

有些研究人員指出,評價全球化的正面作用和負面影響還為時過早:所謂全球化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全球經濟,因為幾乎還有一半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封閉經濟」狀態,它們既未涉及國際合作,又未實行國內的經濟自由化和一體化。

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已導致兩種傾向:一是世界經濟以美國為中心的力量被加強了,並為經濟中心向政治中心轉變創造條件;二是經濟全球化越來越依賴於美國的科學技術以及各類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很明顯,以上對全球化正反兩方面的分析對於俄羅斯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談到俄羅斯的優勢領域——礦產資源(礦物原料基地)全球化問題時,我們既要看到全球化加速了礦業國家之間的競爭,可促進礦物原料的生產;又要看到全球化也對穩定本國礦產資源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世界金屬產業大國加拿大為適應全球化過程制訂了「加拿大政府關於礦物原料和金屬方面的政策」,及時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全球化引起的變化,強調了在貴金屬、有色金屬和其他有用礦產的儲備和開采方面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理念。

3、全球化興起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啊

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在生產 相關圖書
的各個環節 (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第二,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第三,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第四,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4、全球化進程的三個歷史階段

談經濟全球化的三個階段及其意義
經濟全球化是近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宏觀大勢,目前已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商品經濟的全球化。這一階段全球化肇始於英國工業革命。由於地理大發現和遠洋航海事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的商品遠銷世界各地,並給自身帶來巨量社會財富,推動世界進入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在這一階段,商品生產中心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廣大發展中國家則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全世界經濟活動受這一中心的支配。
第二階段是資本經濟的全球化。這一階段全球化肇始於電力革命。由於電力的普遍使用,發達國家經濟又有了指數級的增長,並推動世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資本在世界范圍內流動,哪兒能賺錢,資本就去哪兒。世界的中心是掌握巨量資本的帝國主義國家,各國經濟活動均處於帝國注意國家的控制之下。
第三階段是信息經濟的全球化。這一次全球化肇始於二十世紀中期的信息革命,信息網路的建立則是其發展的高級階段。在這一階段,世界的中心是那些掌握了信息網路的國家,誰掌握了信息網路的控制權,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的經濟活動,並能獲取巨量社會財富。但由於社會主義中國的信息網路科技迅速發展,目前發達國家信息網路控制中心地位正在受到沖擊,既由實行霸權主義的美國中心開始轉移到中國中心,而中國5G網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則使這一對美國中心的沖擊加大,中心轉移也加速。由於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信息網路技術服務於全世界,因而它必將極大增強世界各國的發展能力,而削弱帝國主義國家實施霸權的能力,因此也必然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和支持,而遭到帝國主義中心國家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近期挑起的封鎖「華為」之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其目的則在於維護自己的全球化控制權,以便繼續剝削和稱霸世界。由此可見,在第三次經濟全球化之中,信息霸權與各國人民反信息霸權之爭必將是十分激烈的。我們應該對此有充分准備,並保持信息網路優勢,為自身和世界人民發展經濟服好務。
總之,經濟全球化趨勢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其本質是資本主義經濟不斷向世界擴張並攫取世界財富的過程,而信息經濟全球化則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藉助科學技術的力量反對帝國主義霸權的過程。今後還會繼續發展,內容會更新,意義會變化,其特徵亦需人們不斷給予關注。當然,經濟全球化的新階段並不是說就把以往階段的內容完全拋棄了,而是會保留下來,使其繼續發揮作用,所以目前階段的經濟全球化是保留了前兩個階段內容的綜合全球化,只是信息全球化為主要特徵罷了。現階段的經濟全球化將帶來百年未遇的「大變局」,推動世界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也許會以美國霸權的衰落為特點

5、為什麼信息革命促進全球化經濟

信息革命使得全球的交流通信更加便捷、高效,特別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更讓全球范圍內的資金、消息的流動成為可能,進而也就使得經濟全球化成為可能。

6、為什麼說信息革命促進了經濟全球化

21世紀初,人類將全面邁向一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革命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和橋梁,是促進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技術革命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新亮點。信息技術將使人類能夠進一步把潛藏在物質運動中的巨大信息資源挖掘出來,把世界變成一個沒有邊界的信息空間,以微處理機進入億萬辦公室和家庭、超級計算機問世、衛星通信與光導通信的發展,特別是網路化的迅速發展為標志的,信息技術革命不僅以最為便捷的方式溝通了各國、各地區、各企業、各團體以及個人之間的聯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由於這次新科技革命主要是從美國興起,日本和西歐各國隨後迅速推進,形成了一個強大的中心區和三角地帶,所以約阿吉姆·比朔夫甚至列出了這樣一個公式:「全球化=世界中心區域的緊密網路化」,但由於新科技革命的發展需要雄厚的科研力量、昂貴的設備器材、巨額資金和良好的革礎設施,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普追較低,不僅難以跟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腳步,而且被西方國家越拉越遠,從而在全球化進程中也就被進一步邊緣化。
國際互聯網的普及提供了加強各國經濟聯系的新紐帶,信息的快速搜集、加工、儲存和傳遞,使各國政府、公司企業和個人能便捷地獲取信息。信息的這種透明性(公開性)和流動性,有利於各國政府和人民間的相互了解、有利於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有利於政府和企業的科學決策,從而必然有利於各國間的經濟合作.國際互聯網將不斷提高金融、貿易、企業全球經營的效率和質量.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國際互聯網可以及時處理幾乎無限的信息,這就為全球居民提供了參加國際經濟合作的手段:銀行可以每天處理1.5萬億美元的貨幣交易:證券市場每年可以處理幾十萬億美元的證券交易:海陸空運輸可以從容地把數億個集裝箱送往世界各地:跨國公司可以了如指掌地指揮全球的分廠在流水線上按顧客的需要生產出同一牌號、不同個性的產品(如汽車)。企業在新世紀里的競爭力將取決於它對於網路的運用,企業若不利用網路,則會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處於劣勢、甚至會被排斥在商務圈之外。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企業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它要求企業實行集成管理,將上游和下游的環節形成一個整體,通過網路對全球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只有放眼世界,才有可能在未來的信息時代求得生存和發展。
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將在21世紀大大促進全球實務經濟和服務業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知識將成為對世紀生產要素中的一個獨立成分。哪個國家能在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個國家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20世紀的歷史表明,單靠不斷增加資本、人力和原材料的投入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可能在因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只有稗於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國家,才能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素質的公民和讓每個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社會環境。顯然,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需要知識,而全體國民知識水平的提高需要發展教育。然而,一個國家國民教育的高水平,並不等於這個國家就善於進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就一定能夠嵌得國際競爭的勝利。前蘇聯就是一個國民教育水平很高但沒有贏得國際競爭的國家,更重要的是要創造讓全體公民充分發揮自己才智的社會條件。在21世紀,哪些國家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做到了這一點,這些國家就會在國際競爭中成為強者。
但是,全球生活在貧困之中的人尚難得到信息革命的實惠。
聯合國的資料顯示,在發達困家,信息產業正成為朝陽產業,而窮國和富國在網際網路用戶數量方面的差距比其在國民收入方面的差距更為懸殊。55個信息技術領先國家投入信息技術產業的資金佔全球信息技術投資的990/0,世界上93%的互聯網用戶生活在發達國家,在全世界數億網民中,收入最低的1/5人口中只擁有全球網際網路用戶的0.2%。美國所擁有的計算機數量多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由此可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使不同國家之間以及不同地區之間信息化的差距逐漸拉大。「信息貧困」和「數碼鴻溝」會在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之間築起。

7、經濟全球化與科技革命有什麼內在聯系?

科技革命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如果從經濟全球化的萌芽——15世紀末的航海大發現算起專,那麼我們可以看屬到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進而強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科技革命對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作用集中體現在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飛躍上,因為它們決定了經濟活動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在多大的范圍內進行。因此,我們認為交通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具體而言,近十多年來的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就是新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

8、 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在自然經濟時代,人們就地而食,有山吃山,有海靠海,人們的生產非常簡單,生活非常簡陋。只有到了商品經濟時代,才有了物物交換,人們的關系開始復雜起來,彼此開始產生依賴。市場經濟的來臨,更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顯得高效,區域內的技術進步、生產發展的有限,以及資本追逐利益的本性,使得這種依賴性的交往范圍擴大,並在不自覺中超出了國界。跨國的經營卻又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需要、實際上也已經付出了代價。

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本質,我國學術界基本上存在三種不同的看法(人民日報,2000)。一種意見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歸根結底在於社會生產力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另一種意見把經濟全球化的成因歸結為三個方面:市場的作用范圍在全球擴大;以西方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為基礎的跨國公司加速擴張;信息技術的進步促使全球經濟循環中的交易成本下降。第三種意見則強調,追求「世界性」、「全球化」的趨勢是資本的固有本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提出和論述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認為這三種觀點綜合起來都很好地說明了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在此,我們想就兩點作一些重點的闡述。

一、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是經濟全球化的本質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過程。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經濟主體對經濟利益的追求。

二戰後,歐洲的經濟已經脆弱到了沒有美國的援助便難以復甦的境地。1947年,《馬歇爾援助計劃》獲得通過,但馬歇爾計劃有一個前提,就是美國的經濟援助必須面對整個歐洲,而不能只對某一個國家。為了得到美國的經濟援助,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負責制定歐洲經濟恢復計劃和醞釀成立歐洲自由貿易區。為便於貿易,這一組織很快就發展成為歐洲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其成員幾乎遍布世界。從二戰結束到1949年僅僅數年,歐美各國或者在經濟上,或者在軍事上結成同盟,而當時的蘇聯集團亦在形成之中,從而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兩大利益集團,冷戰時代隨之而來。從地域上看,冷戰分界正好在原東、西德之間,當時的西德還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但經濟的恢復卻十分迅速。把西德納入西歐聯盟,有利於西歐的安全與繁榮。1951年,在法國外長舒曼的倡議下,比利時、法國、西德、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六國簽訂了《巴黎協議》,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對煤炭和鋼鐵實行統一管理,比如價格和產量等。在當時的條件下,如果控制了煤炭和鋼鐵這兩大戰略物質,任何人都無法發動戰爭。英國出於自身的利益沒有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照樣成功運行,使西歐六國大喜過望,以至在後來的數年裡,反而幾次拒絕英國要求加入的申請。195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國在義大利首都簽訂了《羅馬協議》,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旨在使歐洲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參與國際事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歐洲人的才智和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建立縱覽歐洲事務的共同市場,以制訂統一的經濟政策,共同開發歐洲的資源,全面提高歐洲人的生活質量。1965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三大組織合並為歐洲共同體。整個20世紀60年代,歐洲大陸經濟繁榮,歐共體的作用日益顯現,與英國於1973年達成協議,給予英國7年的過渡期,之後成為完全的成員國,英國一旦進入歐共體,其作用便顯現出來,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英國政府積極推動歐洲單一市場方案的實施。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東歐形勢巨變,整個歐洲經濟蕭條,產業結構重組,失業率居高不下。80年代中,《歐洲單一法案》應運而生,該法案把建立單一市場的時間表定在1992年。單一市場的目標是實現成本、勞務、服務與商品自由化。單一法案還包括環境、衛生、勞保、技術開發、經濟、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規。1993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歐盟發展至今,形成了十分獨特的組織性質,即大大超出了傳統政府間合作組織而又遠未形成獨立的國家實體;從一體化的角度而言,歐洲一體化採取的是經濟上的新職能主義與政治上的聯邦主義相混合的模式。歐洲聯盟三大支柱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支柱——經濟貨幣聯盟,就是從超國家集權性質很強的經濟共同體演變而來的,而另外兩個支柱——外交防務政策與內務司法合作,則仍停留在較為鬆散的政府間合作的框架之內。

面對歐共體統一市場和歐洲經濟圈形成後的巨大壓力,歐洲以外的國家,無論是美日等發達國家,還是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只有兩種戰略選擇:一種是盡一切可能打入統一市場分享其經濟利益,另一種是組建自身的區域性組織以獲得一體化的效益。正是後一種戰略抉擇推動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范圍的區域集團化熱潮,世界經濟格局逐步形成了歐洲、美洲、亞洲三大經濟圈,集團角逐正在補充或替代大國爭斗而成為國際經濟競爭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歐共體統一市場建設的順利進展,使美國決心加快組建自身的區域性集團,作為抗衡歐共體統一市場的重要手段。1986年美國同加拿大開始談判組建自由貿易區,至1987年10月即達成協議,1988年1月正式簽署美加自由貿易區協議。此後,美國又將墨西哥納入,三國於1992年12月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形成使拉美國家面臨嚴峻的挑戰,於是紛紛發展區域性集團以加速一體化進程,如安第斯集團決定在原來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實行共同對外關稅,組建關稅同盟;南錐體共同市場也就共同關稅達成協議等。同時,拉美國家也提出了參加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要求,而這也正好符合美國的目標。目前,美洲國家已經確定了在2005年建立整個西半球自由貿易區的計劃。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三國貿易障礙的取消,美國對加、墨兩國的出口分別增長了17%和9%,2000年,美國對墨西哥的出口達到700億美元,為國內市場增加20萬個就業機會。

為適應歐共體一體化的發展,歐共體與美國於1990年簽署了《歐共體與美國關系宣言》,形成了以歐共體代表其全體成員國整體利益的對美新關系。然而,隨著冷戰結束以後歐美對來自蘇聯的共同威脅的消失,歐盟日益謀求與美國建立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1995年,歐美把建立新的跨大西洋聯盟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並於12月簽署了《跨大西洋新綱要》,制定了《歐美共同行動計劃》,這是旨在修補歐美關系、在新國際格局下加強跨大西洋聯合的重要步驟。《跨大西洋新綱要》的簽署使美歐之間擺脫了冷戰以安全防務為主的傳統關系,開始進入一種面向全球的政治、安全、經濟全方位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強調雙邊經濟貿易領域的合作。涉及150多項議題的《歐美共同行動計劃》的宗旨是將歐美合作從協商轉向聯合行動。

美國廣泛捲入亞太多邊合作進程,積極推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也有著類似的戰略考慮與目標。自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召開第一次部長級會議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18個亞太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一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這個組織雖然是一種鬆散、開放、非機制性的經濟論壇,但是卻受到美國的異常重視。原因之一就是過去20多年亞洲(主要是東亞)經濟迅速崛起,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方。1993年7月柯林頓總統在訪問日本和韓國時提出「太平洋共同體」的構想。當年11月他積極撮合亞太領導人在美國西雅圖舉行首腦會議。會上柯林頓提出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建議,目的是把亞太經合組織由協商性質的論壇發展成為地區多邊貿易談判的機構,推動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1994年11月又在印尼茂物舉行了第二次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簽署了2020年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協議,各成員國承擔義務在2020年前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美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通過該組織更多地參與亞太事務,影響並支配亞太地區,加強其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中的發言權,以謀取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美國的用意不僅是把歐洲排除在外,而且希望利用這一區域組織在世界貿易談判中同歐盟抗衡。歐洲正式提出希望通過亞歐首腦會議這一機制尋求同亞洲加強合作與對話,來對亞太經合組織一體化的發展及美國對這一進程的影響作出反應。

二、貿易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

第一,貿易自由化已成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綜觀世界經濟史,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是並行發展,此消彼長的。二戰以後,整個世界被分為兩大陣營,形成了「冷戰」局面,「冷戰」主導國各自又形成了自己的支持國家,也就是那些受這兩大陣營主導國保護的國家,兩大陣營之間幾乎互不往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結束,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國紛紛向市場經濟過渡,實行了對外開放政策,世界經濟市場化越來越明顯,全球性質的合作與交流便開始了。這種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後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各國實行的非關稅壁壘將予以關稅化,而關稅水平將不斷降低。1997年,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降至3.8%,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降至12.5%(南方日報,1999)。我國平均關稅到2005年將降到10%以下(陸燕,2001),從商品的類別看,農產品、汽車等重要機械產品、化學品的關稅降幅很大,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到2005年將降為零。其他發展中國家與我國一樣,必須逐步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否則,被獨立在世界經濟貿易秩序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將很難得到全球資源配置的好處,當然,也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因此,貿易自由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世界市場更加統一,全球經濟逐漸融合。

第二,技術進步與區位優勢下的國際分工,使得行業內部國際貿易佔領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國際分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同世界技術革命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和國際勞動分工;第三次技術革命則產生了大量的新產品、新材料、新原料,涌現出了大量的新興工業部門,並推動了原有的工業部門的發展。一方面,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另一方面,大大推動了生產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把一種產品的各個部件交給分布在不同國家的子公司進行生產和裝配,擴大了國際間的生產專業化;同時,跨國公司以世界市場為其投資產品銷售的目標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投資和銷售,使國際分工有了嶄新的內容。首先,先進國家的許多新產品處於相近的競爭水平上,更多的產業內部分工得到發展;其次,科技革命使同一產品的零部件生產乃至工藝上要求合作,各國之間的競爭,已不只是產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在同一產業的某個環節上取得區位比較優勢,從而得到國際貿易的利益。因此,行業內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由此使得國際貿易的內容更加深化,國際資本流動更加活躍,經濟全球化的范圍更廣。

第三,信息革命促進了世界貿易的信息化,為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貿易信息系統已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建成,它是指電子商務、EDI(電子數據交換)國際貿易方式及網路貿易的建成、實施和推廣。電子商務是實現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前提條件,而EDI則開創了世界范圍內實現商業文件標准化、電子自動處理和交換的新型貿易方式,使國際貿易能夠按照國際統一的貿易程序交往及商務處理。網路貿易突破了服務業的時空限制,使服務業中長期以來難以或完全不能從事貿易的行業獲得了解放,獲得了「可貿易」的物質條件。1999年美國國民經濟凈值為5000億美元,而網路零售一項就佔了160億美元;很多著名的網路公司競相提供各種商業信息,如在全球享有盛譽Yahoo網路公司早就開始以13種語言在25個國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雷涯鄰,2003)。這種信息化的貿易系統使得全球貿易信息幾乎沒有阻隔,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