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是如何識別的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是如何識別的

發布時間: 2023-06-13 21:24:00

1、如何認識經濟全球化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應該積極的去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在應對時,引進外資,經驗,技術,還得努力的去防止全球化下的文化侵略,等等。對於發達國家來講,則利益較大,而且對於他們來說,可以將污染的產業更加便利的轉移到經濟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所以,對於經濟全球化,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要積極的應對,也要做好最大的防備。

2、如何區分多國化戰略,全球化戰略,跨國化戰略

全球化戰略的特徵是向全世界推銷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在比較有利的國家集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經驗曲線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全球化戰略強調高度集權,成本比較低,因為在全世界推銷標准化的產品,形成經驗曲線和規模經濟效益,但是適應性比較差。

多國本土化戰略能夠滿足各地個性化需求,適應性強;成本結構較高,無法獲得經驗曲線效益和區位效益,高度分權。特點是注重國外市場的當地需求(產品在當地生產和當地銷售,當地具有決策權;不同國家生產銷售的產品不一樣)。

跨國戰略是全球化戰略和多國本土化戰略的集中,既能夠運用經驗曲線效應,也能夠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

(2)全球化是如何識別的擴展資料:

全球戰略的目標及其管理

全球戰略的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是指在日趨復雜的環境下從全球范圍考慮公司的市場與資源分布,提高競爭能力,增強競爭地位,最大限度地去實現總體利益。這一戰略總目標可細分為:

①核心目標:最大限度地在一些新的領域與較強的競爭對手競爭並取得進展,即使這些領域是不熟悉的。核心目標決定能否贏得優勢的壟斷優勢。

②基礎目標:使公司當前的經營活動在總體水平上有效益,並能適當地管理由於這些效益而可能導致的經營風險。基礎目標決定能否在一定時期內生存下去,同時還能為進一步發展創造基礎。

③發展,並使自己有能力適應未來環境的挑戰。發展目標是公司保持和提高全球競爭實力的關鍵。

④優先目標:在戰略評估的基礎上,確定輕重緩急的順序,優先實現事關公司全局的經營。優先目標體現了突出重點、解決主要矛盾的指導思想。

全球戰略管理首先就是對上述目標體系的管理,通過對這些目標以及各個目標之間相互作用的管理,減少分目標之間的沖突,使得它們的組合效用最佳,亦即使得戰略總目標的實現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有著百年經營史、在世界所有能源公司中最具全球性的荷蘭殼牌石油公司對戰略目標的管理很有特色:為了對付世界不穩定,例如戰爭和即將發生戰爭的可能,殼牌公司用了三道防線,樹起三個目標,即地理上分散、產品的多樣化和迅速適應變化。

它在大約50個國家裡銷售石油,某個地方發生政治或經濟動亂對該公司的其它部分不會有多大影響。在政治氣候特別微妙的國家裡,殼牌公司通常通過在該國市場取得壟斷權,來確保自己獲得非常高的收益。



3、如何理解全球化的概念

目錄部分1:理解這個定義1、通過上下文(語境)理解這個詞彙。2、從專業(領域)角度來理解全球化。3、要知道這只是無限循環的一部分。4、看看它是如何編織起來的。5、了解這張編織網的各部分內容。部分2:從你身邊的事物去領會全球化1、查看網頁。2、仔細看看周圍的事件。3、看看通信給人類事物所造成的全球化影響。4、從行為中去領悟全球化。5、做一些額外的閱讀。部分3:形成一個觀點1、想想全球化的好處。2、想想全球化的缺點。3、設想未來。4、要知道全球化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人們對於全球化的討論越來越頻繁,但似乎並沒有人急於去定義它。在廣義上,這種現象在全球范圍內影響著人類的活動,通常認為,全球化是一種無政治邊界、經濟邊界或者地理邊界的趨勢。它影響著我們的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科技,甚至是生物(例如疾病的蔓延)。此外,以上所有領域並非在真空中運行的——相反,它們每天都在互相影響著。參見下文的步驟1,你將開始理解這個幾乎全方面的、無限的概念。
部分1:理解這個定義
1、通過上下文(語境)理解這個詞彙。正如其他詞彙一樣,「全球化」的含義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所改變——事實上,如果沒有特定的語境,這個詞很可能是模稜兩可的。全球化這個詞包含了現代生活的許多方面,那麼它「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傑瑞?本特利認為全球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迪恩紐鮑爾則認為全球化是一種最新發展趨勢——很顯然,這是兩碼事。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去理解它呢?從時間先後順序角度來理解這個詞(或者將其看作一個時代)。一些科學家認為,全球化是後工業化時代(打個比方,你身上所穿的T恤比你自身流傳得還要更廣),甚至是後互聯網時代。然而,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全球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可以回溯到遠古時代。
從地理學角度來理解這個詞(或者將其看作一種空間)。從前,全球化是蒙古人征服歐洲的過程;全球化是絲綢之路的過程;全球化是從毛伊島到歐胡島的越島作戰過程;全球化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過程。當我們發現火星上存有生命跡象的時候,「全球化」甚至都成了一個不恰當的詞彙!
2、從專業(領域)角度來理解全球化。科學家傾向於從現代意義上去定義全球化;而歷史學則從歷史意義上去定義全球化,但他們並沒有跳出各自所在領域框架。所以當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等人討論全球化的時候,他們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他們會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去定義全球化:經濟學:貿易、金錢、公司、銀行、資本
政治學:政府、戰爭、和平、政府間組織 (IGOs)、非政府間組織(NGOs)、政治制度
社會學:團體、沖突、階級、民族、協議
心理學:個人作為全球行動的主體和客體
人類學:文化重疊、適應、沖突、融合
通信學:將信息作為知識和工具——IE瀏覽器,網際網路
地理學:每件事物(假設其能被固定在某個空間上)在一定程度上,每個專業(領域)對全球化的理解都構成整體的一部分。正如人類學家研究人類,心理學家也研究人類,但他們都只是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絕非研究人類的所有方面。所以,如果把全球化看作一座「房子」,那麼通過某扇門或某扇窗看到的只是房子的一部分。不要認為這是錯的,但也要意識到,你所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實際總比看到的要多得多)。
3、要知道這只是無限循環的一部分。人們一般都會認為事物非此即彼(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例如數學、邏輯學以及線性代數,它們總是客觀的——似乎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因果關系。然而,在全球化這個問題上,你卻不能這樣去思考。全球化的每個核心之間存在著固有的、錯綜復雜的關系。民族、文化、思想、發明、觀念的因數相互糾結。所以,何為雞?何為蛋?我們並不能確切地知曉。這是個永無止境的循環。問問自己:全球化是個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實際上,這取決於你自己的看法。是的,全球化可以給經濟帶來增長,可以促進技術革新,可以提升公共福利,從而讓世界觸手可及。但是全球化也會導致貧窮,毀壞環境,造成沖突和暴力,此外,其還會導致城市衰敗。綜合這些不良影響,我們要進一步反思,全球化值得嗎?在最後一節,我們將討論全球化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不僅要理解全球化,而且要理解自身對其的「感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這將影響我們每個人,所以每個都是恰當的。
4、看看它是如何編織起來的。當全球化首次進入人們視線的時候,它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本來一次地震或者一些政治措施就可以輕易地遏制全球化進程。但相反,它卻日益壯大。如今,它已經編織成一張巨網,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文化、種族、性別還是年齡。貨物的流轉、資本的運作、現代思潮的傳播都已經達到空前的高度。我們生活在何種時代呢!這個泡沫會破滅嗎?這張編織網(全球化中小小的一方面)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世界已然緊密聯系在一起了,簡而言之,這防止了大規模沖突的發生。在這一點上,帝國的軍隊通過戰爭促進了全球化的發展。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超越了這一通過戰爭促進全球化的模式。不過,雖說我們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局部小規模沖突卻時有發生。這也許也是全球化的一種反應。只能說利弊各半。
5、了解這張編織網的各部分內容。換句話說,要了解全球化各方面的影響。當你理解全球化的時候,你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基礎設施:這就是為什麼網路和廣播能夠運作(以及管制)的原因。旅遊、交流、判例法、文化符號以及食物口味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制度化:基礎設施被一次次重建並逐步走向正規化、可靠化的模式。網路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物趨向組織化。
權力和分層:過去,我們用這個模式來處理國王和農民之間的關系,現在我們用這個模式來處理富得流油的明星和飢餓的肯亞兒童之間的關系。貧富差距一直都存在,但每一個歷史時期,我們看到的卻是不同的形式和模式。擁有權力,擁有金錢意味著對資源的使用(通常過度使用)。然而,這總是相對而言的。
部分2:從你身邊的事物去領會全球化
1、查看網頁。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義為全球許多國家的互動活動。這些活動可能包括經濟投資、體育活動、互聯網通信、就業機會以及其他形式的國際互動。你知道有多少人生活或者旅行在其他地方嗎?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你通過點擊滑鼠可以接觸到的?就是這樣的。注意世界上的相似之處,特別是在營銷領域。一種全球化的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形成了其特有的規則、模式和生活方式。
2、仔細看看周圍的事件。你可以穿著日本設計的襯衫,可以噴灑來自東方的香水,可以戴上匈牙利手錶,可以使用丹麥鋼筆,可以塗抹美國製造的身體乳液。這些都是全球化的直接影響。遲早,獨特的文化,獨特的語言和多樣的著裝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單一標準的生活模式(想想,中式英語就是一個例子)。至少,人們可能會看到那是可行的,甚至很有可能會發生轉變。一種全球性的文化將會成為全球化的結果。當你把這兩種想法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你會覺得似乎我們已經在這一點上了,不是嗎?
3、看看通信給人類事物所造成的全球化影響。衛星廣播是你收聽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消息、貨幣指標,這使得我們能夠敏銳地關注著世界各地的現時活動。每個人、每件事都變得緊密聯系並相互依存。而技術的進步則不斷改善著你和外界的交流。盡管如此,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北約等)還是承受著個別國家反全球化的壓力。不管這種規模是大是小,這一概念是不可避免的。理解多樣性是全球化概念的一部分。全球化這一概念導致多樣性的意識,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民族和文化組成了一個有趣的組合。它會使我們更加寬容?還是更加憎恨?或是學到更多?你認為呢!
4、從行為中去領悟全球化。你無需尷尬地從班上的中國交換學生那了解全球化的影響。你只需打開你家那台由日本製造的電視機。早晨,打開麥片盒的時候,花幾分鍾去思考這些東西是如何運到當地超市的。想一想,你所閱讀的書本可能是由遠在千里之外的人所撰寫的。然後思考這個世界——一切都有可能。如果你真坐下來深入探究這個問題,那麼這將是件很瘋狂的事情。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全球化,那麼你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誰會為你製作衣服?誰會幫你生產食物?你將到何處去娛樂?生活的哪個方面是與全球化無關的?有嗎?這些問題都應該去質疑!在生活中,你自己可以生產什麼東西?如果你跟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一樣,那麼你現在就回覺得自己很無能。你現在在一家不錯的公司上班——我們也安逸地享受著全球化所帶來的美好的東西。
5、做一些額外的閱讀。如果wikiHow是你唯一的信息來源,這也不錯。不過,書籍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信不信由你。看看斯蒂格利茨的《全球化及其不足》或托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喬治?瑞澤爾的《社會的麥當勞化》也是一本很好的書籍。如果你不喜歡看書,那麼你可以看看《全球化是好的》、《制高點:世界經濟之戰》等有趣的紀錄片。如果英語不是你的第一語言,那麼網上還有許許多多關於這個話題的非英語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讓你進一步了解全球化,其中有些課程還可以對你進行測試。
部分3:形成一個觀點
1、想想全球化的好處。你身邊的一切都是全球化的結果。你穿的T恤,你面前的電腦,你開的汽車,你所走著的大街,你會見朋友的方式——我們正經歷著一個名副其實的新紀元。注意,全球化的價值是無限。它早就了現在的我們。我們怎麼能說全球化到底值不值得呢?但我們也不要停留在唯我論的框架里。想想全球化更大的好處在哪?如果你想往大的方面說,那麼全球化提高了人類的整體壽命,它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健康,使世界更加繁榮。更不用說全球化使得人口不斷增長,並使得人們可以維持生計。
現在出現了一種之前從未見過的服務經濟——醫療保健、零售、信息技術、教育、醫療——我們不需要再干農活,也不需要再從事體力勞動,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維持生計。如今,我們只需「齊心協力」。
全球化極大地影響了社會規范。生育控制政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它導致了更多的性行為、更寬松的文化(在某些情況下是這樣的)以及更加強調個人。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事情。
2、想想全球化的缺點。全球化也容易帶來消極的事情——也就是說,它會削弱家庭單位。如今,離婚率越來越高,同時技術分工加劇了家庭的分離(不過,我們不得不保持個性化);那麼全球化的消極影響到底有哪些呢?喂養70億人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熱帶雨林不斷被砍伐,同時我們正逐漸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而這個過程卻沒有幾個人真正知曉。弗雷德里克?詹姆遜這么說道:「從此,我們遠離了現實的生產,並工作在我們所棲息的地方——一個由人工刺激和電視體驗所勾勒的夢幻世界」 這是一件好事嗎?
全球化摧毀了簡單的美麗。就以鮮花為例!當你送花給你的愛人的時候,你不應該這樣說:「這里有幾支價值6美元的鮮花,它們是一些非洲小孩採摘的,並通過波音747飛機經由波斯頓運抵這里。」相反,你應該這樣說:「這是我親自花幾小時到森林裡幫你採摘的花朵,花的美麗與你的氣質天然相配。」可惜,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總的來說,相比於過去,我們使用了更多的資源(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富有);但這也導致了氣候變化和嚴重的自然資源枯竭。不過,這為我們的下文提供了很好的話題:
3、設想未來。全球化的影響既廣泛又復雜,因此我們並無法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設想一個我們並不想要的未來,進而去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全球化繼續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那麼哪些情況可能發生?世界將會變成怎樣?所有商業的目標都是變得越來越高效,因此我們需要更高、更高的效率。為了發展經濟,我們必須增強體系化。按照目前的速度,全球化並不能維持下去。變化的步伐正急劇加快。1000年前,只有富人受益於絲綢之路。1000年前,富人只是滄海一粟。但是現在呢?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全球化的影響。
對於所有不好的因素而言,我們不可能通過戰爭方式去解決;越來越多的國家走上了民主主義的道路(聯合國就是全球化的良好標志),至少在某些時候,民主主義對於人民來說是相當有好處的。這難道不是一種「凈收益」嗎?
如果我們都死於氣候變化或者流行性疾病,那麼你可以說全球化是一件壞事。但如果我們通過科學技術防止了大規模殺傷性事件或者防止了隕石墜落,那麼你可能認為全球化是件好事。這樣你會認為它是凈收益嗎?
4、要知道全球化並不是一件新鮮事。貧富差距是舊新聞,全球化也是舊新聞。唯一新鮮的是人們對全球化的認知——這樣,人們才可能「有所作為」。相比於身邊的人,你具備了更大的能力。所以,你得形成自己的觀點(這很重要)。務必在更廣泛的語境中檢驗自己的決定。思考一下,你想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

4、歷史問題 如何區分經濟全球化和和經濟多極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全球各地的經濟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經濟多極化是指全球有多個實力強大各具特色的經濟實體,例如:歐盟、東盟等。
您所說的「在日常生活中能買到各地的食品,衣服」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因為經濟全球化表現為全球的自由貿易,所以能買到各地的商品。「海爾在全球都有連鎖公司」也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因為全球化的一個特徵是跨國公司的存在。

5、如何認識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那麼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1)生產國際化。這主要是指國際生產領域中分工合作及專業化生產的發展。現代生產分工已經不是在國家層次上的綜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門層次和企業層次的專業化分工。這種分工在國際間進行,形成了國際生產網路體系。其中最典型是企業生產零部件工藝流程和專業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飛機有400 萬個零部件,由分布在65個國家1500個大企業和15,000多家中、小企業參加協作生產。德國拜耳公司與35000多家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協作關系,拜耳向它們提供中間產品,由它們加工成各種最終產品。這種企業層次的國際化,使未來在一個企業內部進行的設計、研製零部件的加工或購入、組裝和總裝等一系列的活動環節分布到國外進行,即企業的不同部門、工廠、車間,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國際范圍內進行組織,從而也形成了生產組織的國際化。

(2)產品國際化,也就是生產總額中出口生產所佔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現為現代國際貿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以及眾多的企業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捲入了國際商品交換。現在的國際貿易已佔到世界總生產額的1/3以上,並且還在穩步增長。國際貿易的商品范圍也在迅速擴大。從一般商品到高科技產品,從有形商品到無形服務等幾乎無所不包。在我們的國家裡,到處可以吃“麥當勞”快餐,喝“可口可樂”飲料,看“日立”電視機,坐“賓士”汽車等等。

(3)投資金融國際化。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使得國際間資金流動頻繁,大大促進了投資金融的國際化。為適應於國際化的潮流,各國放寬了對投資金融的管制,甚至採取諸多措施鼓勵本國對外投資的發展。以國際直接投資為例,從1991年到1993年,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的增長速度相當於世界商品和進出口的兩倍,1995 年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達25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際資本的輸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資本嚴重地與商品資本相分離,脫離生產發展而迅速膨脹。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遠遠超過了世界貿易量。而世界大銀行致力於在世界各國廣設辦事處、代表處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屬銀行以及附屬金融機構,並與其他銀行組成合資銀行或國際銀行集團。有資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銀行的海外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資的國際化反過來又會促進生產和產品的國際化。

(4)技術開發與利用的國際化。首先從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來看,由於技術對生產和經濟的重要作用,生產國際化自然帶動國際技術貿易的不斷增長。資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國技術貿易總額為 30億美元,1970年達110億美元,80年代初為160億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億美元。其次,從研究與開發的情況來看,一方面由於各國在科技發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業又為了獲得先進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國間設立研究與開發據點便成了一種趨勢,以至於許多企業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研究與開發網路,從而促進了研究與開發組織體系的國際化。另一方面,由於現代科技發展以高科技開發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開發投入高,風險大,使很多企業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聯合開發,這是現代技術開發活動國際化的又一顯著特徵。例如,1990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西門子公司結成了共同研究開發新產品的戰略聯盟,1992年初日本東芝電氣公司也加入這一聯盟,三家聯手開發256兆位超微晶元。

(5)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生產、投資、貿易發展的國際化使各國間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特別表現在區域間經濟關繫上,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以區域為基礎,形成了國家間的經濟聯盟。如歐洲共同體,美、加、墨自由貿易區等等。歐共體自成立來,一直朝著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方向推進。1985年 2月,歐共體執委在《關於完善內部市場的白皮書》中,提出了建立歐洲統一大市場的目標,確定使12個成員國分散的市場連成一個擁有3.2億人口的統一市場,在統一市場內實現商品、勞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這種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不僅大大推動集團內的經濟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會影響到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的進程。

(6)資本流動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必然帶來貿易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又必然帶來資本的全球化。這三者間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如今各地區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場形成了有機整體,資金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動,哪裡增資就流向哪裡。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 (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第二,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第三,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6、全球化的定義是什麼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全球化 時間鍾表刻度 抽象圖片按英國學者戴維. 赫爾德的說法:「全球化是一個體現社會關系和交易的空間組織變革的過程,此過程可以根據其廣度、強度、速度以及影響來衡量,並產生了跨大陸或區域間的流動與活動、交往與權力實施的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