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鑽石模型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鑽石模型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2-06-27 09:07:38

1、國內外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理論

中小企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是大企業所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視的。中小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和所創造的國民財富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企業數量上大大超過了大企業。

中小企業具有的創造性、靈活性和成長性優勢,在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國都比較重視中小企業發展。隨著世界經濟形勢不斷發展變化,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重重挑戰。中小企業理論研究嚴重滯後於實踐的發展,同樣中小企業政策問題也日漸突出。

中小企業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不足: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市場佔有份額低。這種不足,使得中小企業在新經濟發展模式中處於不利地位。中小企業具有靈活的機制,但要改變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不利地位,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同樣也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

中小企業解決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向集群化方向發展。近年來,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引起了國內外一些學者的關注。中國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吸收國外有關研究成果,並對國內中小企業專業集群現象進行了理論研究。

國外對產業集群理論的研究不斷廣泛和深化,主要從主流經濟學的研究範式和分析技術,從不同角度對中小企業集群進行了不同層面的闡述和實證,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業集群的靜態特徵,如外部經濟優勢、交易成本優勢、競爭優勢、貿易優勢、創新優勢等,但這些理論都有其局限性,單純靠某一理論均不能對企業集群問題做出完整、科學的解釋。

我國對產業集群理論的研究比較晚,主要是在借鑒國外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的。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間地理、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創新網路、產業政策和實證等方面,也有些借鑒了非主流經濟學從較新的研究視角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結合生態學或者社會學的觀點,對中小企業集群進行研究。但總體上說,主要是一種線性的、機械的、靜態的分析,僅適合於特定時間斷面上的線性經濟關系研究,許多研究停留於個別案例的事後歸納,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徵,較少深入內部機理研究,也缺乏企業集群演化的較完整的理論框架,更沒有用動態分析方法進行非線性的復雜系統分析。

1.2.2.1 歐美國家中小企業生存理論

隨著現代生產大型化、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中小企業似乎難以生存下去。一些經濟學家曾斷言,中 小 企 業 的 活 動 空 間 將 越 來 越 小。比 如,阿 爾 弗 雷 德 · 馬 歇 爾 (AlfredMarshall)在 《經濟學原理 (第一版)》中即持有這種觀點。然而,縱觀整個20世紀,雖然發達國家發生了數次企業兼並浪潮,並產生了一些巨無霸型企業,但中小企業的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機。在日本、義大利,中小企業數量一直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即使在以大企業著稱的美國,這個比例也在98%以上。在我國900多萬家注冊的企業中,中小企業佔99%以上。企業發展的事實雄辯地表明,中小企業非但沒有消失,其發展勢頭還越來越猛。

歐美一些國家的經濟學者,對中小企業問題有著很深入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劍橋學派,而劍橋學派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可分成三個學派,它們分別是最佳規模論、經濟進化論、不完全競爭理論。

(1)最佳規模理論。最佳規模理論從規模經濟方面論述了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可能性。奧斯汀·羅賓遜 (Austin Robinson)在 《競爭的產業結構》中用規模經濟理論解釋了中小企業的存在。認為,雖然大規模經營有許多優勢,但並非規模越大越好。羅賓遜還認為,小規模經營雖然不能享受大規模經濟的好處,但也有管理費用低、決策效率高、職工富有責任心等優勢。基於這一理論,小礦生存有著大礦所不具有的優勢。小礦的 「小規模經濟」是實現資源利用市場優化配置的一個重要基礎。小礦生產機動靈活,可以充分開發邊角資源;大規模採掘有利於大礦生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適於大礦開發還是適於小礦開發取決於礦產的賦存狀況,只要是適合的規模即是最佳規模。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小礦的生命力及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大中型礦山企業與小礦的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過去不可調和的競爭對立關系轉變為協調合作關系;從直接競爭轉為協調競爭,從而出現了共同開發礦產資源、共享資源開發效益的深入合作。

(2)經濟進化論。最早用經濟進化論 (林漢川,2003)思想解釋中小企業存在的經濟學家是馬歇爾,他在 《經濟學原理 (第一版)》中贊同斯密定理 (通過分工促進經濟增長的論斷),但中小企業頑強生存的現實引起了他的注意,而且在歸納古典經濟理論時,他發現在規模經濟遞增和競爭之間存在著矛盾,即所謂的 「馬歇爾沖突」。為解決這一沖突並解釋經濟現實,他在 《經濟學原理 (第二版)》中借鑒了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馬歇爾認為,自然界許多生物都有生命周期,比如一株幼苗吸收足夠的陽光、空氣、水分和其他營養,會長成參天大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這種狀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它終究會因擺脫不了年齡的影響而失去生命力,其他具有青春活力的幼苗又會沿著這一軌跡發展。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有其 「生成—發展—衰亡」的生命周期。馬歇爾還指出中小企業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管理費用低、決策靈活,同樣可以獲得必要的信息 (企業規模愈小,必要信息量愈少)。馬歇爾從進化論角度、在中小企業個體層面上考察了其存在的原因,可稱為 「個體經濟進化論」。在20世紀末期涌現的企業能力理論經濟學家中,經濟學家安蒂斯·潘羅斯 (E.T.Penrose)秉承了馬歇爾的分析,認為企業沒有最優的規模,因為企業連續不斷地產生出新的資源,這些資源可用於有效拓展 「鄰近」的產品市場,單個企業往往處於由小到大的不斷進化之中,周而復始。經濟進化論用類比的手法闡釋了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原因。生物界的新舊更替歸根到底是新的原本弱小的企業對曾經強大企業的更替,本質上來說與企業的大小並無實質關系,是企業的個體生命周期與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與企業發展的狀況是否能夠適應所決定的。我國小礦的發展歷史充分證明了這樣的事實:採掘業中,大中型礦山企業的主導地位是不容動搖的。小礦的發展並不能對大中型礦山企業構成威脅,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大中型礦山。但開展 「垂直型」的協作方式,卻能創造出一種行業內部的 「共贏」局面。以大礦為頂點、以小礦企業為基礎而組成「垂直型」協作方式。大礦通過技術指導等協作方式,把小礦納入到生產體系中來。系列化論的核心是通過建立系列化生產經營體制,充分發揮不同規模、不同技術水平企業的優勢,從而創造出大大超過各類企業獨立生產經營的生產力,實現雙贏。系列化不僅能通過長期持續交易所建立的信賴合作關系,為大礦節約交易成本、生產和管理成本,也能減少小礦企業信息收集成本和銷售成本,提高小礦企業經營的穩定性。

(3)不完全競爭理論。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的競爭市場和完全的壟斷市場是不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 「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狀態,是中小企業成長的沃土。不完全競爭論者的代表人物是張伯倫和羅賓遜夫人。張伯倫特別強調 「產品的差異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由於產品的差異性,不僅大企業能形成壟斷因素,中小企業也會形成壟斷因素,因此,中小企業會生存和發展下去。羅賓遜夫人則強調了 「市場的不完全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重要意義。市場的不完全性是指參與競爭企業的條件各不相同,諸如銷售時間、銷售技巧、運輸費用的差異等,這些因素均會影響產品的價格。因此,只要中小企業經營策略得當,同樣可以對價格產生影響,擁有競爭優勢,這就是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共存的真正原因。在馬歇爾 「外部經濟」思想影響下,20世紀世紀50~60年代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理查德·尼爾森 (Richard Nelson)分別指出,在企業和市場這兩種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間,還存在著第三種組織活動的基本形式,即 「組織間協調」或 「中間性體制」,也就是一些組織通過戰略聯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獲得外部經濟的好處,這樣的市場已非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市場,而是另外一種含義的不完全競爭市場。單個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實力弱,難以與大企業抗衡,但可以結成 「中間性體制」,既能獲得外部經濟效果,又能獲得集體競爭優勢,以整體力量與大企業競爭。這樣,他們就用另一種含義的不完全市場解釋了中小企業的存在,同樣可以影響市場價格的形成。不完全競爭理論從現實經濟生活出發,證明了市場的不完全競爭狀態是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深刻根源。市場不完全性為小礦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單個小礦由於規模小、實力弱,難以與大中型礦山企業抗衡,但它們可以結成「中間性體制」,既能獲得外部經濟效果,又能獲得集體競爭優勢,以整體力量影響市場價格的形成,並與大型礦山企業競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尤其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小礦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缺乏協作的單個企業將難以生存下去。但是,通過集群內企業所建立的跨區域生產聯系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生產經營與發展相對固定地融入更大范圍的生產經營中,成為大礦山企業生產的組成部分。通過不斷參與大礦企業的生產和流通活動,小礦企業可以與大礦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從而獲得外部經濟和集體效率,提高專業化技術水平,並與他們構築起有能力創新和適應殘酷競爭的網路組織。融入區域性生產體系,依靠特定產品的競爭能力贏得在區域勞動分工體系中的位置,可以幫助小礦企業從低成本競爭的陷阱中走出來,進入以創新、質量和市場應變能力等 「高級優勢」為基礎的高端競爭軌道。

1.2.2.2 日本的中小企業生存理論

早在 「二戰」以前,日本決策層就特別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尤其是關於中小企業生存理論的研究。「二戰」以後,日本調整了對內對外的政治經濟政策,政府將重點放在了發展經濟上,對中小企業的研究進一步深入,關於中小企業生存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個新高潮。其中,以未松玄六教授的 「最適規模論」,中村秀一郎教授的 「大規模時代的終結論」以及 「環境適應論」最具代表性。

(1)最適規模論。未松玄六教授在 「最佳規模論」的基礎上,結合日本實際發展起了「最適規模論」,用以解釋中小企業的存在。未松在 《中小企業經營戰略》 (1971)中首先區分了最大收益規模的最適規模 (OSMRS)和最大效率規模的最適規模 (OSMES)。前者指以最大收益額所表示的最適規模,強調利潤的絕對量;後者指綜合考慮平均成本、銷售利潤率、總資本附加值率等因素時綜合效率最大的規模,強調利潤的相對量。只有OSMES才是企業競爭優勢的真正體現,但兩者往往並不重合。行業不同,企業最適規模也各異,所以一些行業特別適合中小企業的存在。未松詳細分析了一些行業大企業未必比中小企業具有競爭優勢:①大企業人際關系不融洽;②大企業管理層次多,管理費用和協調費用高;③大企業信息傳遞渠道不暢;④大企業內企業家精神缺失;⑤大企業規章制度繁雜,決策不靈活。最後未松得出結論:中小企業只要能發揮自身優勢,自然可以調整到最適規模,獲得規模經濟,與大企業共存並取得不斷的發展。最適規模論的突出貢獻在於:行業不同,企業所需的最適規模也不同,在某些行業中往往只有中小規模的企業才能生存,在那些需求呈現多樣化的行業尤其不利於大企業的生存。

(2)大規模時代的終結。日本學者中村秀一郎在 《大規模時代的終結———多元化產業組織》中依據日本的經濟現實認為,中小企業的蓬勃興起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所引起的。中村指出,日本經濟在 「黃金增長階段」(「二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初)的主要特徵是以重化工業為核心,企業在規模上追求大型化。然而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諸多原因,大企業生產經營步履維艱。「大規模時代」已經終結,中小企業將進入結構性大發展階段。他認為,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日本自70年代已從重化工業階段跨入信息化時代。首先,生產力隨著科技進步快速發展,引起產業結構由資本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移,人們對規模經濟的根本概念發生了動搖。其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提高,帶動需求結構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與之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取代了少品種、大批量的傳統生產方式。此外,國家為發展生產力,其產業政策亦向中小企業傾斜,這一切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可見,中小企業蓬勃興起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3)環境適應論。企業能否適應環境的變化,決定著它的生存和發展。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發生了戰後以來最深刻、最激烈的變化。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大企業並沒有因為其雄厚實力而顯示出強大的適應環境的能力,中小企業也沒有因為其力量薄弱而被淘汰。在環境的動盪下,日本中小企業採取專業化協作,組成聯合體,增加對外投資等策略,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日本經濟學界對大中小企業的環境適應能力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認為在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大企業能充分發揮大批量生產的優越性,中小企業可在大企業不宜佔領的領域發揮作用。而當環境發生激烈變化時,大企業因規模過大,行動遲緩,反應不靈,其適應能力大打折扣,相反,中小企業則顯示出較強的活力和適應能力。回顧過去,正視現實,展望未來,中小企業由於其自身的優勢,有著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這一點不會改變。日本的中小企業生存理論是在歐美中小企業生存理論基礎上結合日本中小企業的具體實踐而提出來的,融入了許多時代特徵。例如:產業結構變動,知識、技術的飛速發展等。以上這些觀點和看法對於現代研究中小企業的生存理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但縱觀這些理論,我們發現這些理論普遍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未能發掘出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學及社會學方面的深層次原因,這些都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我國,縱觀中小企業的主要生存理論,不難發現,中小企業,特別是各種類型的小礦,要著眼市場經濟的挑戰和機遇,善於規避自身的不足和劣勢,善於發掘其優勢和自身條件,確立正確科學的戰略目標,並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集群效應,突破技術障礙,以適宜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小企業、小礦發展理論指導實踐。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踐,在眾多西方理論基礎上提出我國的中小企業、小礦發展理論,更好地促進我國中小企業、小礦的發展。工業化過程中,企業分散布局帶來的規模不經濟、城鎮化滯後、土地浪費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了普遍關注。在我國礦山企業發展過程中,行政區劃條件下土地所有權屬的分割造成了 「村級村有,鄉級鄉有」的分散格局,土地分割細碎化。企業在低水平上散布於各村鎮,難以形成集群效應。通過企業集群的形成可以突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解決好農村企業及小城鎮發展中對土地的需求問題,也有利於土地集約化的開發。通過促進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一定空間尺度上的集中,形成產業的集聚,依託本地經濟與非農產業的發展,結合本地發展特點吸引外來相關企業形成本地化的生產網路體系,並加強協作與信賴關系,完善社會綜合配套服務,以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1.2.2.3 中小企業發展理論

1998年,邁克爾·波特 (M.E.Porter)在 《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 《集群和新競爭經濟學》一文,把企業集群理論推向新的高峰。早在19世紀末,馬歇爾就提出了企業集群理論,後來區位經濟學家又把這一理論推進了一步。中小企業集群理論的流派很多,這里主要介紹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韋伯的集聚經濟理論和波特的新競爭經濟理論。

(1)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外部經濟理論是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 《經濟學原理》中首先提出的。他講的是 「小企業集群」。他解釋說,「現在我們要繼續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經濟,這種經濟往往因許多性質相似的小型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說的工業地區分布———而獲得。」他認為,內部規模經濟是由單個企業內部的資源、組織和經營效率形成的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是由眾多相互聯系的企業集中在特定地方所產生的規模。他用外部規模經濟來說明中小企業集群為什麼存在,他認為生產或銷售同類產品的企業或存在著產業關聯的上、中、下游企業,集中於特定的地方,會使專門人才、專門機械、原材料產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這種使用效率是處於分散狀態下的企業所不能達到的,這種高效率形成了外部經濟,從而促使中小企業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業集群。

(2)韋伯的集聚經濟理論。工業區位學家韋伯 (A.Weber)在1909年出版的 《工業區位 論 》 一 書 中, 把 區 位 因 素 分 為 區 域 因 素 (Regional Factor) 和 集 聚 因 素(Agglomeration Factor)。他認為,集聚因素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僅通過企業自身的擴大而產生集聚優勢,這是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是各個企業通過相互聯系的組織而地方工業化,這是最重要的高級集聚階段。在高級集聚階段,各個企業通過相互聯系的組織而形成的地方工業化就是企業集群。在韋伯看來,企業集群的要素有四個方面:技術設備的發展使生產過程專業化,而專業化的生產部門更要求工業的集聚;勞動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靈活的勞動力組織,勞動力組織有利於集聚的發生;集聚可以產生廣泛的市場化,批量購買和銷售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提高了效率;正因為如此,集中化可以使基礎設施,如煤氣、自來水管道、街道等共享,整個 「基礎設施」使 「單個企業廉價」是可能的,從而降低 「一般經常性開支成本」,同時,一般開支的降低還會促進集中化。韋伯不僅分析了企業集群的集聚因素,還分析了分散因素。他認為,分散要素無非是集聚要素的相反傾向而已。產業在一個地方集聚與否,可以看成是集聚與分散相互作用的結果。韋伯將產業集聚歸因於企業決策者將集聚所得的利益與因遷移而追加的運輸和勞動成本進行大小比較後的結果,他將社會集聚和意外集聚 (外部經濟)看做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計算時沒做具體考慮。由於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是以古典經濟學為基礎、以成本分析為依據來研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工業地域結構,所以,他沒有考慮壟斷價格給企業帶來的超額利潤,也沒有考慮政府和當地社會文化的作用,而只從資源稟賦的角度來考慮資源型產業的集聚。

(3)波特的新競爭經濟理論。20世紀90年代,波特提出著名的競爭優勢理論,體現在他的 《競爭戰略》(1980)、《競爭優勢》(1985)和 《國家競爭優勢》(1990)三部著作中。在該理論中,波特通過個案研究方法,從組織變革、價值鏈、經濟效率和柔性特徵所創造的競爭優勢角度重新審視企業集群的形成機理和價值。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並由此提出了分析國家競爭優勢的 「鑽石模型」,即認為國家競爭優勢取決於4個因素:投入要素狀況;需求狀況;支持性產業和相關產業;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波特認為,當這些要素相互作用、持續發展時,國家競爭產業會不斷增強,反之會有失去優勢的危險。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成功的產業,在地理上呈現集中的趨勢,這樣會提高經營的效率和專業化水平。

2、核心競爭力鑽石模型的核心競爭力鑽石模型分析的政策涵義

企業核心競爭力鑽石模型分析表明,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在企業文化這一核心因素和六大外圍因素構成的六大路徑的支撐下,由彼此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和較強相互影響的六大外圍因素的有機和諧運行決定的。六大路徑的通暢和六大外圍因素的狀態直接關繫到企業核心競爭力水平的高低。由這一鑽石模型決定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夠成為一種難於模仿的能力,不可替代的能力,獨特的能力,有價值的能力。在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應考慮下列政策:
第一,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來造就以經理為核心的高水平的企業家群體,建設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目前,政府鼓勵大中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參加高等院校的MBA等高層次的學習與進修,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培養高水平經理的有效方式,但是由於教育資源的限制,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培養的人員畢竟是少數,還應該廣開教育門路,使企業中更多的賢才得到培訓和提高。企業文化是靠企業家來倡導的,但同時也需要一些做思想政治工作、協調組織工作等的實幹家來協助,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來實踐。這樣才能提出科學合理的且有針對性的企業文化來,才能使企業文化得到切實的建設,才能保證作為核心要素的企業文化的高質量,也才能夠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第二,我國要繼續深化企業制度改革。這是形成構建上述鑽石模型所需要的外圍因素必需的政策條件。只有不斷地推進企業制度改革,改革企業的產權制度、用工制度、工資制度、決策體制及管理體制,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中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主體型現代企業,才能使企業真正重視企業人力資源、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戰略管理能力、生產和服務能力的培育。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構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六大科學路徑,才能使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可能,並且能夠自覺地使這些路徑暢通無阻,最終使其核心競爭力得到實質性提高。
第三,我國應加快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運行中的市場化程度。這是企業必須構建上述鑽石模型的經濟體制環境條件。市場經濟體制越完善、市場體系越完備,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大小與企業很好地生存和發展的可能性之間的正相關性就越強,就更能使企業深刻認識到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才能使企業有意識地通過構建鑽石模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四,政府應通過立法等手段為企業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這是競爭壓力導致上述鑽石模型六大路徑必須通暢的政策條件。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已頒布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市場競爭的公平程度,凈化了企業的生存環境。公平的市場競爭越激烈,就越容易形成「優質企業勝出,劣質企業淘汰出局」的態勢。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會想方設法主動提高企業自身的素質和企業工作人員的素質,就會使企業有可能設計並建設優質的企業文化,使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六大路徑的建設和通暢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3、porter提出鑽石模型的時間,相關著作,以及簡要評價,

美國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ter)1990 年出版了《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書中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也稱「波特鑽石理論」),發展了傳統比較優勢理論,實現了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飛躍。

簡要評價:

    波特的鑽石模型用於分析一個國家某種產業為什麼會在國際上有較強的競爭力。波特認為,決定一個國家的某種產業競爭力的有四個因素: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需求條件――主要是本國市場的需求。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這些產業和相關上游產業是否有國際競爭力。企業的戰略、結構、競爭對手的表現。   

    波特認為,這四個要素具有雙向作用,形成鑽石體系在四大要素之外還存在兩大變數:政府與機會。機會是無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響是不可漠視的。

    波特的「鑽石」模型——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商業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觀點或相互聯系的企業、供應商、相關產業和特定地區的組織機構組成的群體,已經成為企業和政府思考經濟、評估地區的競爭優勢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種新方式。波特的理論已經指導了紐西蘭和其他地方國家競爭力的重新評估。他的觀點和親身參與研究形成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如荷蘭、葡萄牙、哥斯大黎加和印度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美國的麻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巴斯克縣等地區。上百種集群戰略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競爭時代,這種開拓性的研究已經成為衡量未來所有工作必需的標准。

   與其他國際貿易理論相比,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它不僅對當今國際經濟和貿易格局進行了理論上的概括和總結,而且對國家未來貿易地位的變化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為從事國際經濟貿易理論研究及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4、波特的鑽石模型包括哪些要素?

波特的鑽石模型
1. 生產要素

可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的生產要素是指自然的資源,如氣候條件、交通設施,資金支持和技術人才等等;高級生產要數是指經過自然資源加工後的資源,如高級技術管理人員資源和投入改造的設備等。波特認為,高級要素對競爭優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與自然賦予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級要素是個人、企業以及政府投資的結果。因此,政府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資——通過提高人口的普通技能和知識水平,通過刺激和鼓勵在高等教育與科研機構的高級研究——將極大地提高國家的高級要素質量。

2. 需求狀況分析, 包括國內需求和國際需求。

波特十分強調本地顧客的需求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因為有很高素質的國內消費者,可以激發本國企業改進生產的設備,提高企業的服務,推動國內企業的競爭力。本國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不僅通對企業加以影響,還有本地高素質顧客的預期需求先於其他的國家,那麼也會拉動企業的競爭力。

3. 相關和支持產業。

在許多產業中, 相關和支持性產業和優勢的產業是一種休戚與共的關系,尤其是「產業集群」這種產業鏈現象,說明很多優勢的產業和其他產業是一種密不可分關系,他和區域間的強勢產業一同崛起。

4. 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

本國市場的競爭可以讓國內企業提高自己的效率、減少成本,形成自己的宏偉戰略的目標,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反過來促使它們成為更好的國際競爭企業。

鑽石模型的兩個重要影響因素是機遇和政府。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可以影響四大要素發生變化。波特指出,對企業發展而言,形成機會的可能情況大致有幾種:基礎科技的發明創造;傳統技術出現斷層;外因導致生產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機);金融市場或匯率的重大變化;市場需求的劇增;政府的重大決策;戰爭。

機會是雙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競爭者獲得優勢的同時,使原有的競爭者優勢喪失,只有能滿足新需求的廠商才能有發展「機遇」。政府在提高產業的競爭力中起到提供企業所需的資源,創造發展的環境等責任。

從政府對四大要素的影響看,政府對需求的影響主要是政府采購,但是政府采購必須有嚴格的標准,扮演挑剔型的顧客,采購程序要有利於競爭和創新。在形成產業集群方面,政府並不能無中生有,但是可以強化它。政府保護會延緩產業競爭優勢的形成,使企業停留在缺乏競爭的狀態。

5、鑽石模型四要素是什麼?

鑽石模型四要素是:

1、生產要素

波特把生產要素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初級生產要素是指企業所處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天然資源、人口、氣候以及非技術人工、資金等等,通過被動繼承或者簡單的投資就可獲得;高級生產要素包括高級人才、科研院所、高等教育體系、現代通訊的基礎設施等等,需要在人力和資本上先期大量和持續地投資才能獲得。

2、需求條件

在鑽石模型中,需求條件主要是指國內市場的需求。內需市場是產業發展的動力,主要包括需求的結構、需求的規模和需求的成長。國內市場的需求結構往往比需求規模更加重要。需求結構是指「市場需求呈現多樣細分」。

3、相關與支持性產業

波特認為,單獨的一個企業以至單獨一個產業,都很難保持競爭優勢,只有形成有效的「產業集群」,上下游產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才能使產業競爭優勢持久發展。對企業而言,具有競爭力的上游產業能夠為本企業提供先進的原材料、相關技術等,這些都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4.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

這是波特開出的企業治理三角習題,指如何創立、組織和管理公司,如何應對同業競爭對手等問題。波特認為,企業的戰略、組織結構和管理者對待競爭的態度,往往同國家環境相關,同產業差異相關。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善用本國的歷史文化資源,形成適應本國特殊環境的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融入當地社會,並符合所處產業的特殊情況。

6、國際化鑽石模型?

鑽石模型又稱鑽石理論,是對國家競爭力的規范解釋,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商業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該理論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鑽石理論重要之處在於說明了國家競爭力的微觀基礎就在廠商的競爭力。波特十分重視企業競爭力的作用,這意味著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推進企業的國際化,不僅能增強廠商的競爭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微觀基礎。
鑽石模型又稱鑽石理論,是對國家競爭力的規范解釋,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商業思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該理論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鑽石理論重要之處在於說明了國家競爭力的微觀基礎就在廠商的競爭力。波特十分重視企業競爭力的作用,這意味著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推進企業的國際化,不僅能增強廠商的競爭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微觀基礎。
一、鑽石模型的基本概念
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
需求條件――主要是本國市場的需求。
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這些產業和相關上游產業是否有國際競爭力。
企業的戰略、結構、競爭對手的表現。
這四個要素具有雙向作用,形成鑽石體系在四大要素之外還存在兩大變數:政府與機會。機會是無法控制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政府政策同樣是一大變數,它不是決定性的,其作用的發揮需要以四大要素(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配合)為基礎。

7、波特「鑽石」理論,Porter's Diamond

波特鑽石理論又稱波特鑽石模型、波特菱形理論、鑽石理論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的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於1990年提出的,用於分析一個國家如何形成整體優勢,因而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邏輯起點應當是絕對優勢理論。國家優勢理論最早源於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論或稱絕 對成本論。

該理論認為每個國家均有其絕對有利的適合某些特定產品生產的條件,如果各國都按照其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並彼此交換產品,那麼它們就能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從而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貿易各國的物質財富和社會福利。

(7)鑽石模型全球化擴展資料

波特鑽石理論內涵

產業競爭力比較的內容就是產業競爭優勢,而產業競爭優勢最終體現於產品、企業及產業的市場實現能力。因此,產業競爭力的實質是產業的比較生產力。所謂比較生產力,是指企業或產業能夠以比其他競爭對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續生產出消費者願意接受的產品,並由此獲得滿意的經濟收益的綜合能力。

產業競爭力比較的范圍是國家或地區,產業競爭力是一個區域的概念。因此,產業競爭力分析應突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包括產業集聚、產業轉移、區位優勢等。

8、國家競爭優勢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現代全球化經濟條件下,如何實現國家經濟持續繁榮是困擾各國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難題,而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所著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正是為了回答「為什麼基於特定國家的企業在特定的領域和產業獲得了國際水平的成功」的核心問題。波特教授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分析,來試圖回答這一問題。第一,為什麼有些國家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勝,而另外的國家卻失敗了;第二,為什麼某些國家可以成為它在一個產業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持續勝利的大本營;第三,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不同的企業和政府選擇更好的競爭策略,以及更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自然資源。全書的架構體系圍繞這些議題展開。全書共分為4篇(理論篇、產業篇、國家篇、應用篇)13章。
在第1篇(理論篇)中,波特教授開篇便明晰了競爭力的含義和來源,指出生產率(每單位勞動與資金的產出價值)的提高是國家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緊接著,波特教授展示了增加國家競爭優勢的途徑和評價其地位的方法的模型工具「鑽石模型」。他圍繞國家競爭力的評價和構建,將「五力分析」和「價值鏈」框架中的重要概念有機地應用到本書最為核心的「鑽石模型」當中,並對四大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鑽石模型」的動態性、互相影響等特點進行了論述。
第2篇(產業篇),波特教授通過展示四個優勢國家、四個優勢產業的案例,分析了產業競爭力形成並提升的過程和原因。案例中值得借鑒之處包括德國印刷機產業中集群化、專業化的作用;美國醫療檢測儀器產業注重內需及其支持性產業的價值;義大利瓷磚產業發展中,國內市場競爭的意義;在日本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在改善國內市場需求狀況和刺激生產條件兩方面起到的恰到好處的作用等。在第2篇中,波特教授還專門提到了服務業與國家競爭優勢的關系和意義。
波特教授在第3篇(國家篇)中,綜合運用「鑽石模型」中的生產要素;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四大要素情形和機會+政府兩個輔助要素扮演情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八個國家競爭力消長的現狀、原因和前景。其中玩味的是,美國一方面由於其產業多樣化位列戰後贏家,(其他納入分析的戰後贏家還包括重視貿易的瑞士、重視科教和高標准化的德國、經濟重心集中的瑞典)同時由於其天然資源產業比重高、對產業集群表現不佳等原因,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位列衰落的大國行列。另外,在「鑽石模型」諸要素中都有上佳表現的日本、義大利和韓國位列新興國家行列。在這篇中,波特教授還提出了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劃分,並指出了四個階段發展、跨越、循環的過程和規律。
(1) 生產要素導向階段:基本生產要素是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轉入下一階段難度大。
(2) 投資導向階段:基本生產要素和國內需求成長是優勢。
(3) 創新導向階段:國內需求開始國際化;相關和支援產業發展良好;企業海外拓展。
(4) 富裕導向階段:社會價值掛帥、經濟活力下降;兩極化問題。
波特教授在第4篇(應用篇)中,綜合討論了企業戰略和政府戰略並且依據鑽石模型的優劣分析和經濟發展階段評估方法,提出了10個國家的行動指南。

二 「鑽石模型」分析方法——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飛躍
《國家競爭優勢》一書的再版前言,就將「鑽石模型」為重要分析工具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做了區分和對比。比較優勢理論實際上也是一種競爭理論,不過它強調的是一國處於相對優勢的行業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而不是一國的所有行業和產品都參與國際競爭,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波特的「鑽石模型」認為競爭力和國家繁榮不是一個零和游戲。作為一種理解國家或地區(包括省、市級別區域的)全球競爭地位的全新方法,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的中心思想是一國興衰的根本在於國際競爭中是否贏得優勢,它強調不僅一國的所有行業和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更為重要的是要形成國家整體的競爭優勢及其條件的促成和創建。而國家競爭優勢的取得,關鍵在於以下相互作用,動態連接著的四個基本要素和兩個輔助要素的共同作用(如下圖所示),這四大要素包括:
(1) 生產要素: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如人工素質或基礎設施的良莠不齊。
(2) 需求條件: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如何。
(3) 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這些產業的相關產業和上游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
(4) 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形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對手的表現。

除此之外,在國家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繫上,還有「機會」和「政府」兩個輔助要素。產業發展的機會通常要等基礎發明、技術、戰爭、政治環境發展、國外市場需求等方面出現重大變革和突破,這些機會嘗嘗是能被企業政府所控。至於政府對「鑽石模型」的影響更是全方位的、間接的、深刻的。(政府政策的思考詳見本文第三部分)
全書的核心思想,即如何評價和提升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方法和工具便是「鑽石模型」,同時它也貫穿始終,在實證分析中證明了它的獨特價值和魅力所在。綜合第3、4篇的作者論述,針對「鑽石模型」的各要素有如下一些值得強調說明的地方:

(一)需求要素:強調挑剔的國內消費者
第一,波特十分強調國內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國家競爭優勢中的作用。第二,波特認為如果一國國內的消費者是成熟復雜和苛刻挑剔的話,會有助於該國企業贏得國際競爭優勢,因為成熟復雜和苛刻的消費者會迫使本國企業努力達到產品高質量標准和產品創新。
波特強調國內需求而將國外市場放在「機會」要素中。一般說來,企業對最接近的顧客的需求反應最敏感。因此,國內需求的特點對塑造本國產品的特色,產生技術創新和提高質量的壓力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
波特強調成熟復雜和苛刻挑剔的消費者而非僅僅追求需求數量,這點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成熟復雜和苛刻的顧客促使本地兩大電信設備製造廠商——芬蘭的「諾基亞(Nokia )」和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早在其它發達國家對行動電話需求形成之前就開始大規模投資行動電話技術。結果,「諾基亞(Nokia)」、 「愛立信(Ericsson)」分別位列當今全球行動電話設備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寧向東教授在《領略波特的劍氣》一文中曾就此提出疑問: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手機消費群體,消費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比較苛刻,但為什麼我們無法形成有持續競爭力的手機研發與製造行業呢?當然每個要素的作用只能解答問題的一部分。

(二)關於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波特教授在全書中始終秉持「同業需競爭」的觀點,他斷言強大的國內競爭者是一項難以衡量的國家資產,並且強調國內同行業中的激烈競爭是該行業產生競爭優勢並強勁不衰的重要條件,他反對傳統理論有關「國內競爭是一種資源浪費」的觀念,認為必須拋棄政府提供的特殊關照,以扶持國內少數企業成長的政策,否則企業將走不出「政府保護——不思創新——競爭無力——進一步保護」的怪圈。誠然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在短期內可能會損失一些資源,但從長遠看,則利大於弊。國內競爭給企業帶來創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通過投資提升高級生產要素等一系列壓力,這一切都有利於產生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同時國內的激烈競爭,也會直接削弱企業相對於國外競爭者所可能享有的一些優勢,從而促進企業努力「苦練內功」,爭取獲得更為持久更為獨特的優勢地位,最後,也正是國內激烈的競爭,迫使企業向外部擴張,力求達到和超過國際先進水平,佔領國際市場。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書中對無序低效的同業競爭予以了警告,這種無序低效包括在缺乏核心競爭力時的簡單價格戰,這種粗糙低效的同業競爭不僅不利於提升產業乃至國家的競爭力,相反是種損害。但遺憾的是波特教授在書中對這方面的著墨不多,值得進一步研究分析。

(三)初級要素與高級要素及劣勢生產要素的功效
波特教授把生產要素按等級劃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級要素)和高級要素兩大類。前者是指一國先天擁有或不需太大代價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人口統計特徵,後者則指必須通過長期投資和培育才能創造出來的要素,如通訊基礎設施、復雜和熟練勞動力、科研設施以及專門技術知識。國家競爭優勢認為高級要素對競爭優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並且認為不利的生產要素,即劣勢,往往有刺激某些產業或企業通過持續地創新來予以彌補的功效,這會促進一國的經濟發展。而要素富足型的國家卻常常因為動力不足而並不能獲得競爭優勢。
波特教授與「資源之咒」理論似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在書中用義大利鋼鐵製造商和荷蘭花卉產業的例子來佐證這一觀點,而日本企業受空間所困卻創造出了「即時生產」的競爭優勢的例子則為了強調學會不一味依賴充沛的資源和舒適的環境來發展競爭優勢的重要意義。

(四)「集群效應」的「溢出效應」
波特教授在論述相關與支持性產業要素時,提出了「集群」概念,認為產業集群就像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可以促進企業在縱向和橫向之間通過積極的互動和交流來推動和鼓勵對方進行持續的產業升級和創新。特別是在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時候,企業之間經常性的接觸和交流會幫助他們抓住機會、發現和應用新的技術方法,實現顯著的集群效應。
另外,波特運用瑞典在製造組裝金屬產品領域(得益於相關特種技術的領先技術)和美國的電腦產品的全球競爭優勢(得益於先進的半導體工業技術)的實例說明:在國內擁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供應商和相關輔助性行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貿易能夠取得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條件。相關行業和輔助性行業在高級生產要素方面進行投資的好處,將會在行業之間相互擴溢而產生「溢出效應」,從而有助於這些行業取得國際競爭的有利地位。

三 政府的作用及其邊界的原著闡釋與現實思考
波特教授在第3章介紹鑽石體系時,把政府作為的輔助因素最後做了介紹,在第12章則通篇論述了政府政策及其影響。他指出政府的政策的重要性不在於政策本身,而在於它對鑽石體系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即政府的任一政策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四個關鍵要素起到增強或削弱的作用。因此波特絕非認同政府無所作為的自由主義思想。但是政府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到哪個程度就夠了,這些恰是值得深究的。具體分來,波特對於政府作為的探討集中在以下兩點:
一是針對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的探討,他認為針對某些指定產業的大力扶持,或是建立在補貼基礎上的投資對於國家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水平都是無益的,他寫道「環視各國,若是政府強力介入的產業,絕大多數無法在國際競爭上立足。在產業的國際競爭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響力,但決非主角。」波特認為針對某些產業的補貼恰恰是對其他產業的不公平,其效用是比較差的,搞不好還會走向反面。而他認為政府幹預通知只在次級產業中才比較有效。
二是針對政府如何更有效地激勵「鑽石模型」中的四大要素發揮作用,繼而對提升競爭力發揮效用。他特別強調政府的「搭台」角色,即如果能夠搭建起很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降低通信和交通成本、重視教育和研發這些基礎性工作,這將會對在不扭曲市場價值和發展、競爭規律的前提下來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著闡釋的邏輯通暢易懂的,但結合現實卻發現存有較大差距和可探討的空間。從政府產業扶持政策來看,以中國的例子,政府在產業發展方面從來是佔主導地位的,持積極介入的。從金融危機後中央政府推出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到各地產業規劃,再到大飛機產業的上馬等等實例看,政府顯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人認為政府對十大產業的扶持恰是對其他產業的不平等待遇,而也有人懷疑政府的舉措是否會產生相關產業的本身原動力,進而產生惰性和依賴,這或許與波特教授的觀點有些相近,而波特以為的政府更應側重於普適的制度、環境、基礎性架構的搭建或可規避這些困擾。不過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產業的扶持在中國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中國從較多的初級元素向高級要素跨越的過程中,國家集中力量針對一些總量大、產業鏈條長、對於保障國家產業、金融、社會就業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具有顯著地位的產業,集中力量進行扶持和介入或者是資本積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方式之一。但至於介入的深度和政府退出的時間點需要掌握恰當,防止相關產業形成過分依賴。
就政府「搭台」角色的闡釋,對中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國內吸引投資、發展產業一般的手段有壓低(甚至免去)土地價格、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手段,以求投資增加,發展經濟。但在教育培訓、研發技術支持、發展創業環境等軟建設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例如由於對教育培訓的投入不顯著,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人才不足,以致於中國對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吸引力始終不足。顯然中國政府更習慣於在顯而易見、出成效快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直接干預等方面有所作為,但對隱形的、帶有長期性的基礎性軟體環境建設仍是缺乏興趣且投入不足。葉裕民教授在城市經濟學的授課過程中曾介紹過美國田納西州為了吸引通用公司的企業布局在本州的斯普林山市,除了修建基礎設施外,特別提出資助企業進行工人培訓,價值為每輛車4美元。這一資助舉措培育出來的優秀產業工人對於整個產業結構的提升和進步都是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的價值,而這類舉措在中國卻是罕見和急需的。

四 原著的幾個遺憾之處
顯然波特教授如下的這番論述是有依據的,他指出沒有哪一個國家在每個產業中所向無敵(各自要素稟賦和優勢不盡相同),因而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到最有生產力的領域,即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擴張,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則走出去,而政府對於已經缺乏競爭力的保護性政策都無益於經濟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從純理性的角度來看,波特教授的見解是可以理解並且邏輯成立,但是現實與理想化的設想總是存在著差異。一些產業在國家的存在並不以盈利和提升競爭力為第一目標,如能源性工業(石油石化核能等產業)、國防工業、電力、通訊通信等產業其存在對於國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具有重要價值,雖然很多產業其生產率和競爭力水平低下(並不是說沒有提升其生產率的必要),但無礙於國家的需要。波特教授此點的論述或可再補充完善。
在構建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方面,波特教授創造性的提出了四種導向並且可以前進也可能相互間循環的四個階段。全篇以文字敘述為主,而缺乏數據具體的論述,繼而感性認識多於量化指標。比如投資導向性的發展階段,根據八個或十個國家的橫向縱向數據實證分析,投資額的比例(佔比如GDP)究竟達到什麼區間才能算是投資導向型的。事實上量化指標的運用也存在著局限性,但若能以感性的敘述結合起來,或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波特教授大多著眼於在全球現已獲得顯著競爭力的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遇到的經濟發展困難特別是升級途徑和發展方法的著墨不多。正如波特教授所言,「目前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計劃經濟型國家都處於生產要素導向的經濟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一般而言,能夠從生產要素導向階段邁出並且成功轉入下一階段的國家並不多。」但針對國際貿易規則體系的不公正合理的秩序架構對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影響如何評價和消除、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法等波特教授沒有或者基本較少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