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面對經濟全球化導入ppt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面對經濟全球化導入ppt

發布時間: 2022-06-27 09:06:52

1、關於經濟全球化

作用:經濟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
1.積極作用;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年誒資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消極作用;第一,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傢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第二,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其他國家,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因此,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實質:
經濟全球化四種觀點

目前,國際上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四種基本觀點是: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擴張的必然結果,所以,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化、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化,是美國模式資本主義在全球取得最後勝利的標志,這是所謂「自由派」觀點;

第二種觀點也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化、美國化,因此本質上就是經濟殖民主義,是帝國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堅決批判與反對,這是所謂「新馬克思主義」觀點或「左」派觀點;

第三種是懷疑派觀點,歷史並沒有顯現所謂全球化的事實,充其量不過是出現了高水平的國際化,也就是國家之間經濟互動而已,經濟全球化是某些理論家的神話;

第四種觀點認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紀推動社會經濟、政治快速變革的中心力量,這些變革正在重新塑造著現在世界,但未來如何尚看進一步變革,即著名的「變革論」。

對策:
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要:A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和條件,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B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市場經濟法律法規;C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國際競爭力;D堅持獨立自主,加強防範工作,維護我國經濟安全。

2、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我們必須順應趨勢,積極投身於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那麼,我國企業如何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求得生存發展,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企業面臨的挑戰

一般來說,國外企業從資本規模、研發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相對於國內企業都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他們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有效的配置生產資源,使產品成本降到最低。而國內企業長期以來面對較為封閉的國內市場,觀念落後,管理水平低下,生產成本高,而且缺乏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搏擊的經驗和能力。特別是一些過去依靠國家高關稅保護和政府補貼的企業,如汽車、信息技術等行業,將會經受更大的考驗。
1、國內市場份額被侵佔的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更多的外國企業涌進中國。他們帶來的產品質量優良、技術先進、成本較低,並且擁有良好的品牌和豐富的營銷手段。這樣,原本屬於我國企業的市場會有很大一部分逐漸落入外國企業的手中。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有些國外商品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非常高,有文章報道,2000年諾基亞在中國的營業額近30億美元,約占其全球市場營業額的12%,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諾基亞全球第二大市場。
2、競爭力下降的挑戰。國外企業的到來,不僅搶佔了國內企業的市場份額,而且嚴重削弱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力。這些跨國企業規模巨大,特別是近年來跨國公司間的兼並收購風越刮越烈,兼並後的跨國公司規模更大,加之這些企業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管理和營銷經驗豐富,因而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這種競爭優勢會使這些跨國企業在全球的生產和銷售中很容易形成壟斷。我國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資金不足、技術落後、設備陳舊、管理僵化,在和外國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常常力不從心,很容易被它們擠垮。
3、人才流失的挑戰。根據國外企業的發展戰略,當他們進入我國市場後,不會向我國派駐大量的本國人員來從事該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因為他們本國人員的工資水平較高,為降低成本,一般只派幾個高層的管理人員,剩餘的人員則需要從我國選拔。國外企業在我國招聘員工的工資水平遠低於他們本國員工的工資水平,但和國內其他企業的員工相比卻高出很多。這樣,他們就很容易在我國僱傭到較高水平的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隨著我國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人才流動的各種限制正逐漸被取消,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藉此時機有意識地採取了一些優厚的政策吸引我國高技術人才。據報道,美國正考慮把外國專業人員的限額從每年的11.5萬人增加到20萬人;德國也宣布,要在歐盟以外吸引兩萬名資訊科技專業人員;英國則為更容易地從亞洲徵聘資訊科技專業人員,正在修改有關法律。

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企業的優勢

雖然經濟全球化會給我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但我們也不要盲目悲觀,我們應當樹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信心,因為在市場、成本、體制等方面,我們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中是可以佔到主動地位的。
1、市場優勢。龐大的人口規模使中國潛在的國內市場十分廣闊,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優勢。據統計,每年我國水泥的消耗量幾乎佔了全球消耗量的40%,鋼材佔了25%。在商界有句話叫得市場則得天下,所以在全球競爭中,如果國內企業能夠真正佔有國內市場份額的話,那麼這個天下應該是我們的,我們對參與經濟全球化應該充滿信心。另外,遍及全球幾乎每一個角落的華人以及香港這樣的國際貿易、金融中心,在中國的對外經濟活動中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便於中國產品走向世界,佔領國外市場。
2、人力成本優勢。我國現在的勞動力成本非常低廉,在世界上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外國大企業之所以不斷向中國轉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且我們的勞動力不僅僅只具備價格上的競爭力,在質量上也是不錯的。我國每年培養近200萬大學生,這個數字足以讓每個外國人感到驚訝,所以這樣一個人才市場對於全世界來講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最近,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是西方國家的智囊團,他們發表了一個報告,說中國所提供的這樣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市場,可以延續20年到30年。
3、體制和政策環境優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包括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機制的建立,我國的體制優勢也正在逐步顯現。政府宏觀調控轉變為以經濟手段為主,政企關系和市場規則更加規范,政策法律環境更加完善、透明和統一,企業同政府的交易成本不斷下降,政策環境越來越寬松,十分有利於企業發展。另外,相對於國外企業,國內企業具有豐富的同國內各種管理機構打交道的經驗,這也是一種優勢,可以降低這種交易成本。

3、求一個經濟全球化的進與退的PPT,要剛做的,不是網上的。

搜一下:求一個經濟全球化的進與退的PPT,要剛做的,不是網上的。

4、我們應該怎樣應對經濟全球化?

高3的政治題:
1.推行引進來「走出去」
2.制定正確政策,發展自己
3.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4.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呵呵,我去高中課本找的...下面的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國際經濟關系體制,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的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它包括生產、市場、資金、科技開發與應用、信息的全球化(國際化)五個方面的內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下定義:「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2、經濟全球化的成因:
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客觀趨勢,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1)高科技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技術基礎。
(2)越來越多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和市場經濟,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
(3)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是其直接動因
(4)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是導致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1)跨國公司在數量與質量上的空前發展
(2)國際分工細化深化
(3)國際貿易深化與擴大化
(4)國際資本流動加速
(5)金融體系風險加大
4、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發達國家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所引起的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找更有力的投資場所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客觀要求,是商品和生產跨越國界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進步,但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的擴展,它又有利於發達國家維持國際經濟舊秩序。經濟全球化將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均等、不公平的競爭機會。
5、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使各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也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圍內擴大了貧富差距,富國愈富,窮國愈窮。由於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而發達國家由於在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方面占據絕對優勢,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機遇看,有處於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從不利方面看,由於發展資金匱乏、債務負擔沉重、貿易條件惡化、金融風險增加及技術水平的落後,使發展中國家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且使發展中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6、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趨利避害、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措施
經濟全球化應是「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為達到上述目的,關鍵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7、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對策
A、經濟全球化作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任何國家都迴避不了。關鍵是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制定正確政策,發展自己。B、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C、同時又要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堅持獨立自主,切實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更好地發展壯大自

5、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採取的政策和建議: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社會生產單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已不行了,須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機器化生產和世界市場形成基礎上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同世界歷史進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都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與技術更新周期大大縮短,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世界市場對各國經濟的影響更加顯著,國際競爭與合作進一步加深。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各種文化交流日益擴大,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率意識明顯增強。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指責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它是一種趨勢,如果我們不融入這一發展過程,自己將永遠落後。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為競爭的強者。具體來說,應採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歷史潮流,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目前,我國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但是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發展卻比較緩慢,對外投資量尚不到世界對外投資的1%,這既與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引進外資的規模不相稱,也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我們應一方面要發揮現有技術優勢,擴大對有關國家的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對發展成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考慮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生產。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對它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