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深圳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深圳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2-06-10 16:16:48

1、深圳特區創造無數奇跡,說明發展的重要性!!!

深圳發展的幾點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深圳經濟的發展仍一直

能夠位居全國前列。那麼,為什麼深圳經濟能夠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是什

么東西在一直支持著深圳經濟的發展?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引起

我們的充分重視。

一、敢於改革、敢於創新的精神

在堅定不移地執行中央改革開放原則方針下,勇於探索和實踐經濟發展中

的一切問題。改革開放培養了深圳人這種精神,同時深圳人正是靠這種精神,

使深圳從一個普通的小鎮一躍變成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都市,變成中國改

革開放的帶頭兵。大到在體制改革、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眾多舉措,小到對

企業的支持和鼓勵措施的出台,都體現了這種精神。

二、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很重要

一個地區的投資環境,直接制約著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深圳之所以能夠成

為國內外企業投資的樂土,有如此好的發展速度,首先應該歸功於它的良好的

投資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建設。

來自深圳市外資局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已有100多家跨國公司、國際知

名大企業來深落戶,投資項目達180多個。截至去年底,這些來自世界68個國

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深投資2.5萬多個項目,投資金額達230億美元。其中,列

入美國權威雜志《幸福》上公布的世界排名500強的已達100多家。據悉,在

深跨國公司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普遍良好,投資回報率很高。如IBM公司、松

下電器(深圳)公司、深圳賽格日立公司、愛普生(深圳)公司、卡西歐電子

(深圳)公司及奧林巴斯(深圳)公司等,均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盈利。那麼

,深圳何以能吸引如此眾多的投資?深圳的魅力何在?在深圳市外商協會針

對深圳投資環境開展系列調研後,結果表明,外商對深圳整體投資環境感到滿

意,特別是認為深圳硬環境建設在全國一流,各項基礎設施超前而完善;軟環

境在「提速」後改善幅度之大也令人振奮。

具體來看,在硬環境方面,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六點:深圳毗鄰港澳,它

不僅建成了便利、高效的現代化立體綜合運輸體系,形成了陸海空全方位開放

的口岸體系,而且還是國內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信息應用系統工程覆

蓋主要社會經濟領域。基礎設施完備,城市功能齊全,引進來和走出去都很

便利,不僅適合發展製造業,也適合發展服務業和各項社會事業。深圳經濟活

躍,產業關聯度較大,配套優勢明顯,市場發育比較成熟,生產要素能夠得到

合理、有效配置,投入產出比較高,有利於資本流入。

在軟環境方面,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深圳率先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化程度較高。在資源配

置中市場發揮主導作用,政府只是從宏觀上通過法規政策指導協調地區經濟發

展,企業自主發展及伸縮餘地較大。深圳在與外資企業合作時,從互利雙贏的

思想理念出發,讓投資者有錢可賺,使深圳得到發展。目前,在深投資的2

.5萬個項目中,絕大多數企業盈利。正是得益於此,今年以來,海外客商,

尤其是台灣客商來深投資的明顯增多,不僅規模大,科技含量也高。

二是深圳產業發展思路清晰,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科學而務實

,招商引資結構合理,注重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對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適應

能力較強,企業微觀經濟活動能夠得到政府有效指導。

三是深圳法制較健全,管理規范、市場秩序良好的投資環境,初步建立了

較完善的、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法規體系,社會經濟生活的各方面都基本有法

可依。深圳市在審批政府投資項目工作上,人大每年將對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的

審查單列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內容提交代表大會審查批准。人民代表對政

府一年的投資項目不僅做到心中有數,而且對各種投資的必要性、可行性有了

了解。比如近兩年,人民代表在大會期間,分別對市政府關於建設微型汽車、

網球場地等大型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提出了疑問,行使了否決權,從而保證了政

府有限資金的有效使用。如今,深圳市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查與批准,已逐

步形成規范、統一和法制的運作方式。

四是深圳政府運作規范、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高,形成了較好的、有利於

創業和發展的市場經濟氛圍。深圳市政府對企業信守承諾,以誠待客,熱情為

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引來八方客商。世界各國都把政府的

廉潔高效作為現代化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而深圳作為中國率先進入現代化的

地區,也必須用這樣的標准來自我要求。在呼籲公務員加強憂患意識時,深圳

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所享有的政策優勢已不存在,因此,必須提高政府

的行政水平和效率,優化投資方面的「軟環境」,才能增強新優勢。他們在對

政府部門的改革力度很大,尤其是深圳海關、邊檢、商檢等部門近兩年改革

力度較大,在今年「提速」會議後,服務意識明顯加強,通關效率大大提高,

已經成為深圳投資環境的優勢所在。此外,使政府體制和管理機制與國際接軌

,也是為適應加入世貿的要求做好准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出「新招」,為外商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

所謂的「全程保姆式服務」,即要求各部門在派出熟悉業務,並且擁有審批權

限的人員參加一站式服務外,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必須協調和跟進,協助外商解

決審批、登記等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目的在於致力提高政府行政效

率,減少投資項目的審批環節,並且為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提供「全

程保姆式服務」。而由於30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需由中央政府審批,深圳外

商投資服務中心的「保姆」,也將為外商到北京向各有關部門申請,而不必由

不熟悉情況的外商自己花時間奔走。

三、經濟發展的緊迫感

體現在追趕目標的高起點上。深圳雖然由於開放較早,經濟發展有了一定

的成就;但在新的世界經濟增長潮流面前,他們認為,只有奮力追趕,才能不

被淘汰。因此,深圳始終把自己的發展目標定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現在他

們把今後競爭的目標定在周邊國家,進行全球化競爭,而不是僅僅定位於東莞

、上海,而且相信自己能夠走在前面。同時,他們又積極學習上海的經驗,努

力整合自己的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創新區域發展戰略,以取得更

快的經濟發展速度。

四、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引進

在人才引進方面,深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即使這樣,他們仍然認識到,

深圳雖具一定人才優勢,但一些高級經理和專業技術人才依舊難覓,已成為深

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個障礙。因此他們借鑒上海等地經驗,制定了更加務

實的吸引人才政策,通過住房、購車、保險、個人所得稅返還等多方面優惠吸

引歸國留學人員和國內高級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需要根據中國加

入W TO的新形勢,制定鼓勵跨國公司在深設立地區性總部、投資控股公司以及

外商投資服務業的具體規定,為外商來深投資提供更加清晰的政策導向。

五、重要啟示

一是要十分重視投資環境的建設。無論是硬環境,還是軟環境,對於企業

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的中西部地區,軟環境更為重要。

企業不怕競爭,就怕不知「游戲規則」。我們的政策法規可能比較完善,但各

部門在執法中由於對政策理解不一,往往使企業左右為難,無所適從。企業並

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弄清這個法律究竟該怎樣,而法律應該是怎樣就是怎樣

。此外,社會對執法的監督也應加強,應建立有效的外資企業投訴協調處理機

制。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政策法規的透明度和清晰度的建設、政府對企業監管

的建設以及公務員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基本素質和業務的建設等。

二是要十分重視人才工作。我們一直說,經濟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但是一遇到實際工作,這句話就成為了空話。人才與投資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有了人才,就能帶來投資;有了投資,就能吸引來人才。這兩者是相輔相成

的。就是說,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對我們的人才政策進行調查研究,要堅決

拋棄不利於人才引進的政策措施,開動腦筋,借鑒深圳等地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人才政策,制定出適合我們當地經濟發展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人才政策。

三是要十分重視政府及各部門對經濟工作的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優化投

資發展環境的同時,政府必須要求公務員重視對經濟工作的服務。對經濟工作

的服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求每一個公務員及為企業服務的政府機構一方面

要把廉潔高效作為我們工作的宗旨,另一方面又要在法律法規框架內從有利於

企業發展的角度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切有利的條件和支持。深圳為外商提供「全

程保姆式服務」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發明出來的。

2、改革開放前後的深圳發生的變化?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見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實現歷史性變革和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

時光回溯40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向中央打報告要求「第一個吃螃蟹」,提出創辦對外加工貿易區的設想。1979年,小漁村深圳獲批立市,第二年又被批准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2)深圳全球化擴展資料:

38年荊棘路,深圳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等多項奇跡。

巨變首先體現在經濟的跨越式增長。1979年,深圳GDP僅1.97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GDP606元;2017年,深圳GDP2.24萬億元,人均GDP18.31萬元,GDP年均增速達23%,創造了世界罕見的「深圳速度」。

深圳創新走在了世界前沿。建市之初,深圳科研院所為「零」。如今,創新已成為深圳發展的重要支撐力。尤其是在產學研融合方面,深圳又走在了中國城市前列,已經建立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到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韓國、以色列水平;PCT國際專利2.04萬件,佔全國的43.1%,連續14年居全國城市第1位;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2.8%,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

接軌國際擁抱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經濟全球化時代,只有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按照國際規則「打籃球」,聚全球資源為己所用,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3、馬雲稱真正的全球化今天才開始是怎麼回事?

9月29日,馬雲現身海南,參加由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辦的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和企業家探討全球化、數字化和疫情後的企業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馬雲表示,新的、真正的、數字時代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同時,新的數字化是一種服務世界的能力。

馬雲認為,新的全球化和過去的全球化有很多不同。以前,全球化是發達國家和大企業主導;未來,全球化應該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走向世界;以前貿易是全球化的主力,未來科技將是全球化的主力;以前是人在流動、貨在流動;未來是數據在流動、服務在流動;以前是傳統企業的全球化,未來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企業的全球化。

(3)深圳全球化擴展資料

新的全球化是一種服務世界的能力

在馬雲看來,新的全球化是一種服務世界的能力。 「全球化的核心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創造獨特價值,創造就業,做當地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說過去中國走出去,必須要人出去、機器出去、資金出去;今天中國走出去需要信息出去、服務出去、價值出去。

馬雲鼓勵中國企業應該堅定地走向全球,但不是去征服全球,而是去創造價值。「我們走出去要贏回來的不僅僅是利潤,更應該贏回來的是尊重。」

4、上北深廣杭相比,中國職場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是哪些城市?

中國職場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應該是上海。大量的數據表明,每年都有將近百萬的外來者在上海求職。並且對於很多外來人說上海就是一個追夢的城市。雖然上海消費很高,並且生活節奏也很快,但這些並不能阻止他們去追求夢想的腳步。

每一個年輕人都像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樣,盡力的去拼一拼,去闖一闖才是最理想的。他們往往都會選擇上海北京等這些職場全球化最高的城市。因為他們相信,也許某一天奇跡就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都說上海是一個充滿奇跡的地方,說不定你抓住機遇,明天就變成了一個大富翁。也說不定你在上海十年20年之後,覺得自己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於是返回家鄉,老老實實聽父母的安排。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會選擇一些比北上廣深稍微生活節奏慢一點的城市。就比如南京,蘇州,成都等等。

因為這些城市的生活節奏沒有那麼快,發展速度還是比較適合這些年輕人。所以他們大多都會選擇這些地方去奮斗事業,去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勇敢的去追夢是一件好事。

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在年輕的時候拼一把,奮斗一把,無論自己的夢想和理想會不會實現,但只要拼搏過他們都是無悔的。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你理想的城市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安安心心的穩定下來。我們也希望總有一天你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5、深圳特區39周年,現在深圳有哪些世界五百強的企業?

時間荏苒歲月如梭,深圳已經迎來了39歲生日。因為當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才迎來了今日深圳之發展。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長河當中,深圳創下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家。

深圳經濟發展帶動了內地,使內地經濟建設逐年上升,深圳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目前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一共有98家。

如果說世界500強中國企業,則是有129家。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現如今世界500強中國企業的數量,已經趕超美國和日本。

在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華為,已經發展成為世界500強企業。華為現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手機進軍世界的一個標桿。

華為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深圳龍崗區。在《財富》榜的排名已經由去年的第129位飆升到了現如今的83位,不得不說華為的發展非常之迅速。

平安保險深圳第一高樓平安大廈,高達667米的平安大廈,現在是深圳的地標建築之一。

平安保險,是於1988年在深圳蛇口落地,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在《財富》榜的排名,平安保險由去年的第41位上升到第39位。

正威國際,這是一家大家不太熟悉的企業,正威國際是以有色金屬完整產業鏈為主導的全球化集團公司,1995年在深圳落地。

正威國際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83位。

招商銀行總部位於福田區,是於1987年在深圳成立。

招商銀行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是216位。

6、經濟全球化與經濟特區的發展聯系(深圳)

太長了,我不想說.

7、從地理知識、城市規劃、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認識和了解深圳

1:地理知識
之地理位置,
深圳市位於祖國的南疆,廣東省南部,毗鄰香港。東臨大亞灣與惠州市相連,西至珠江口伶仃洋與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東莞市、惠州市接壤。深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
之氣候
深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風清宜人,降水豐富。常年平均氣溫22.5℃,極端氣溫最高38.7℃,最低0.2℃。無霜期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時,適合常年開展旅遊。
之特產
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

2.3:城市規劃、經濟發展、
通過公開展示向廣大市民征詢意見和建議,於一九九六年底完成了《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成果的編制工作。
http://www.szplan.gov.cn/main/csgh/ztgh/ztgh/(詳細的城市規劃主要內容)
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漁村,發展為我國南部綜合經濟實力、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最強的現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巨變,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一個閃光點。

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示範區」,深圳發展壯大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中央的關懷和支持,更離不開堅持不懈的思想解放和始終不渝的改革創新。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深圳加工」、「深圳製造」到「深圳創造」,從「速度深圳」到「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綠色深圳」……圍繞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深圳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實踐和探索,不僅為自身經濟發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也為其他地方改革開放、科學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崛起為現代化大都市,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6765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58億元,在全國大城市中分別居第四位、第三位;出口總額1685億美元,獲得國際專利2480項,均居全國各城市第一位。深圳的成功,給人以啟迪。

深圳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開放是深圳的發展之源,深圳能有今天的發展局面,首先得益於在不斷擴大開放中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深圳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經歷了4個趨勢性變化。

一是以吸引港資為主到外資來源全球化。從大規模引進港資,到外資來源擴大到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是從「三來一補」到企業「走出去」。利用「三來一補」企業的溢出效應,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三是從內向型聯合到外向型聯合。以產品加工、貿易、科技成果、資金和其他資源為紐帶,通過內地、深圳、海外「三點一線」的聯合模式,共建出口加工基地,攜手走向國際市場,使深圳和內地的出口規模迅速擴大。

四是從利用「香港因素」到深港緊密合作。從與香港建立「前店後廠」的產業合作關系,到共建世界級大都市。

敢為天下先,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

上世紀80年代初,當全國還在爭論計劃和市場關系時,深圳就提出了「四個為主」,即建設資金以引進外資為主,經濟成分以發展外資企業為主,經濟運行以市場調節為主,產品銷售以外銷為主。率先在全國建立起市場經濟的基本體系和運行機制。

深圳以推進土地有償使用為重點,率先進行土地管理體制改革。1980年,深圳簽訂了第一個土地有期有償使用協議書。

1987年,深圳率先採取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公開招標、協商議價等3種有償讓渡方式,允許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再轉讓和抵押。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公開拍賣,開創了我國國有土地商品化經營的先例。

深圳率先實行招聘錄用、競爭上崗、合同用工,首開勞動力商品化的先河。同時建立起勞動力市場和人才智力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在市場中實現合理配置。

深圳率先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1985年在全國率先建立外匯調劑中心。最早引進和興辦金融機構,1982年1月,深圳引進了全國第一家外資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1986年興辦了深圳發展銀行。最早探索發展資本市場,1990年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第一張股票,吹響了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前奏。

深圳最早推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推進股權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最先探索建立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運營機制,建立了國資委(辦)、資產經營公司、國有企業3個層次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深圳在全國較早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按大行業、大系統綜合設置機構,形成了「大貿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農業」的管理格局,減少了協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政府績效評估試點,推行部門責任「白皮書」制度,在政府效能建設上邁出重要步伐。在全國率先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3輪改革,全市審批、核准事項減少了60%左右。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深圳幾乎從零起步,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1991-2007年,高新技術產業以年均超過40%的速度增長,2007年的產值達759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54%左右。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4400多億元,佔全部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58%。

深圳抓住國際電子信息技術產業興起的機遇,不失時機地選擇高新技術產業為目標。頂著「三來一補」企業向周邊地區遷移、工繳費大幅下降的壓力,力促「三來一補」產業優化升級。正是由於確立了正確的產業發展目標,才會有今天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產業格局。

1990年,從深圳市第一次黨代會提出以「高科技產業為先導」起,歷次市黨代會始終如一地堅持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目標,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推動從「深圳加工」「深圳製造」到「深圳創造」。認識與行動的高度一致和政策的連續性,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越做越大的重要保證。

深圳市政府掌握的財政資金通過貸款貼息、貸款擔保、資本金補助和獎勵等方式向高新技術產業傾斜,引導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和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產業。此外,在土地、廠房等資源配置上向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產業傾斜,努力營造適宜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深圳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通過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帶,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完善高新技術產業鏈。同時,注重培育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龍頭企業,通過這些企業率先發展,帶動整個產業發展。近年來,一大批民營科技企業迅速成長起來,市場份額做到了所屬行業的國內第一。

鼓勵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

深圳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官產學研資介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一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形成「四個90%以上」的格局,即: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於企業。經過多年發展,深圳從事高技術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有3萬多家,企業自主創新蔚然成風。

二是建立以風險投資和貸款擔保為主的政府支持體系。1994年由政府出資成立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擔保公司,專門在企業創新創業初期進行投資或提供貸款擔保,為1800多家企業提供了擔保服務,擔保項目2000多個。1999年,深圳又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創新投資公司,專為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動進行風險投資。

三是大力推動產學研結合。深圳大力加強公共研發、公共技術、公共檢測、公共信息等開放平台建設,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互利互惠的市場化協作關系,通過成果轉讓、委託開發、聯合開發、共建開發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實體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不僅為深圳培養了一批創新型人才,而且孵化出大量科技企業。

四是探索多種創新路徑。「學習創新」路徑。民營企業學習外資企業的技術,通過消化、創新,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配套生產」路徑。民營企業從簡單技術和工序的組裝,發展到輔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關鍵零部件乃至整機的加工製造,逐步由市場「配角」成長為「主角」;「市場擠占」路徑。民營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逐步掌控了市場銷售渠道,最終擠佔了外資企業的銷售市場而成長壯大;「股權擴張」路徑。部分加工貿易企業的中方投資者,通過購買合資企業外方股權,先實現自主設計研發(ODM),然後進一步向自有品牌(OBM)升級,最終成為內資控股的高科技企業。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深圳經濟特區所以能越辦越好,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始終不渝地改革創新,持之以恆地追求發展,矢志不移地堅持前進的方向。

深圳不斷解放思想,敢闖敢試敢探索。深圳發展取得的成果,根源於對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理解比較深、把握比較准、行動比較自覺。正是由於掌握了解放思想這把利器,深圳才能夠通過改革創新,闖出一片新天地。

深圳認准方向不動搖,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從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一開始,中央就賦予了為經濟體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務。在經濟特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對經濟特區朝什麽方向走、怎樣走,曾出現姓「社」姓「資」的爭論,也出現過這樣那樣的干擾。在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不為所動,不被干擾,堅定信念和信心,堅持按既定目標走下去。正是有了這種執著,才會有今天的成果。

深圳堅持協調發展,破解發展難題。深圳堅持協調發展的思路,提出加快社會發展,建設「和諧深圳」;轉變發展模式,建設「效益深圳」;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綠色深圳」;以提高生活質量為重點,促進人均財富、居住條件、環境質量、平均受教育程度等達到新的水平;以「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務實高效、團結奉獻」為主題,塑造城市文化。這些富有新意的重要舉措,有助於深圳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

從經濟特區始建起,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就無處不在。在把握發展方向上,深圳的重大發展戰略,都是經過科學論證提出的,並通過黨代會確定為指導方針。在班子建設上,以「務實、和諧、善政、廉潔」為目標,全面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在基層組織建設上,突破「單位建黨」的單一模式,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的組織。在隊伍建設上,以健全反腐保廉體系為重點,大力實施「陽光工程」,重大決策和經濟事項,凡能公開的一律向社會公開,從源頭上防止腐敗。

當前,深圳正處於改革發展關鍵時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圳提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更高的目標。

春風又喚南海潮。黨的十七大吹響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號角,深圳又迎來發展的春天,深圳的明天會更好。
等等

8、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有何亮點?

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特區的建立,也是對中國經濟提供了保障,夯實了基礎。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建立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現在它建立了40周年,在慶祝方面也有一些亮點。

全國人民一起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當時把深圳建立成為經濟特區,是時代特徵的需要,結合中國的國情。通過歷史的證明,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正擁有著優越的另一位置,把它建立成為經濟特區,能更好地促進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中國的改革開放做出了榜樣。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亮點在於是全國人民一起共同慶祝。

繼續發揮其優勢,利用好資源

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慶祝會上,我們表示深圳經濟特區還要繼續發揮其優勢,利用好它的地理位置,它的資源,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現在經濟全球化出現了轉機,世界格局發生了大動盪。經濟全球化出現了逆轉,所以我們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深圳經濟特區更應該要擔當起應有的責任,能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特區要繼續保持好它的優勢,提高科技水平,更好的發展中國經濟,中國文化。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在慶祝會上的亮點就是一起分析了現在世界經濟的局勢。我們都知道今年是一個不平凡之年,新冠肺炎的疫情的影響,使世界經濟全球化也發生了一些逆轉,所以經濟特區要繼續發揮好它的優勢

9、深圳的經濟已超越香港,有可能取代香港在國際上的地位嗎?

如果指的是GDP的話,不用10年,就在今年深圳就會超過香港。根據公布的數據,2017年深圳經濟總量為2243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8%。而香港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為26626億港元,同比增長3.8%,摺合人民幣23049億元。目前香港GDP僅比深圳高出611億人民幣,按照兩座城市目前的發展速度看,再加上目前為止人民幣匯率相比去年平均水平有所升值,所以2018年深圳經濟總量鐵定會超過香港。


如果指的是人均GDP方面,那麼深圳10年內很難超過香港。截止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萬,香港總人口約741萬,深圳人口是香港的1.69倍,所以在人均GDP方面,深圳與香港的差距非常明顯。2017年深圳人均GDP為17.91萬人民幣,香港則是31.10萬人民幣,香港人均GDP是深圳的1.74倍。香港雖然經濟增速不如深圳,但每年仍能實現超過3%的經濟增速,而且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發展空間受限,未來10年深圳要保持目前的經濟增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10年內,深圳的人均GDP方面很難超過香港,但是差距會縮小。

如果是金融方面的話,深圳10年內不可能超過香港。香港是亞洲乃至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香港的金融業極為發達,是僅次紐約和倫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而且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足見香港強大的金融實力。這方面別說深圳,就是上海也不如香港,亞洲經濟實力最強的東京也比不上香港。深圳算得上是國內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10年內,不可能會超過香港。

目前從整體綜合實力上,深圳與香港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兩座城市雖然接壤,而且深圳是國內的一線城市,但是放到世界上看,深圳僅僅是一座二線城市。香港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目前已經是一座高度繁榮國際化大都市,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強市,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在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其它方面,深圳目前仍然不能與之相比。所以,總體上看,雖然深圳的發展比香港快,10年內整體綜合實力也不會超過香港!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籠統,太寬廣啦,范圍太大啦!首先,單從國內看重的GDP而言,深圳可能今年就將超過香港,但這並不能代表深圳就超越了香港。香港的國家經濟地位、多元化的體制、國際化程度、醫療教育、未來十年之內估計真的沒有大陸城市可以超越。深圳是後起之秀,靠的是不斷的科技創新,靠的是對於人才的包容,來了就是深圳人,就是很好的闡述!!!目前來講,深圳在科技創新方面再過幾年肯定可以完全錯過香港,但是其它很多方面,包括教育、醫療、金融創新、軌道交通的運營等等,十年之內能夠接近或者趕上香港已經很不錯啦!!!!

10、,深圳實行改革開放是哪年開始的

1978年。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大潮起珠江,深圳用40年時間書寫了一座現代化城市崛起的奇跡。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北端的蓮花山公園山巔有一座鄧小平銅像。據介紹,當初設計銅像時取的是鄧小平同志88歲南巡時的照片,用的是站姿。

後來改用走的姿勢,一是增加動感,二是體現了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步子要大一點」的思想。鄧小平銅像屹立於此,俯瞰深圳中心區,見證著深圳的滄海巨變。

(10)深圳全球化擴展資料:

設計經濟特區———為中國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

改革開放、振興中華,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新時期的新使命。1979年,小平同志對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說:「還是辦特區好,過去陝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由此中央工作會議確定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授權廣東實行特殊的政策和靈活的措施,並醞釀在深圳、珠海、汕頭等地興辦經濟特區。小平同志根據全球化的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高屋建瓴地設計了深圳等經濟特區的發展模式,傾注了一代偉人的胸懷、智慧和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