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德國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德國

發布時間: 2022-05-23 04:48:30

1、全球化對德國的影響

著知識經濟的時代的來臨,知識創新對國民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日益顯著。從長遠的觀點看,R&D投入對於提高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競爭能力至關重要。進入90年代以來,德國的R&D投入從資金規模和佔GNP的比例上都維持有一定的規模。但其中有兩個特色:一:政府在研究與開放投資中所佔比例不斷減少。二:經濟界對應用研究的投資越來越多。

盡管政府在整個研究與開放投資中的比例不斷減少,但總量上卻仍是增加的。企業界的參與表明,基礎研究的成果不可能只對參加基礎研究的企業有利。由於與美法英等國相比,德國政府在軍用投資上的比例較小,用在民用上的投資更有利於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能力,因而德國在政府對研究與開發的投資上處於一種非常有利的地位。盡管如此,德國政府和企業界仍然需要迎接未來的挑戰。

面對的困境

許多德國人把20世紀70年代看成是德國工業發展的高峰。「德國製造」不光只是非常好的產品的標志,而是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業體系的象徵。作為一個相當成功的模式,德國工業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德國在製造工程、動力工程和化學工業方面的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對德國產品的需求是如此之旺盛,以致許多製造商都感到勞工短缺,不得不引入客籍勞工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戶的需要。

然而,到了80年代,情況就慢慢地發生了變化。德國的工業似乎逐漸喪失了競爭力。美國的汽車市場的行情變化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德國汽車逐漸為日本汽車所取代。在其它工業領域,德國人也發現其競爭實力越來越受到挑戰。競爭對手在產品質量、產品設計、原料花費、售後服務等方面一點都不輸於自己。有些德國學者或外國學者都認為德國的工業失去了競爭力。[1]

盡管不同的研究者對德國工業走下陡路的分析各不相同,但在一些基本特徵方面,卻有相同的見解。歸納出以下幾點。現在將我們逐一加以分析。

第一:相比於其它幾個主要的工業發達國家,德國的勞工太貴。如果以當時美元與馬克的匯率計算,1996年一個德國工人每小時所得為3l.87美元,日本為20.84美元,而美國僅為l7.70美元,我國的台灣地區為5.82 美元。[2] 僱主付給德國工人小時工資太高,當然,由於高稅收和高福利政策是相聯在一起的,德國工人實際上並沒有得到這么高。更重要地是,德國工人的勞動時間在幾個發達國家中已降到了最低點。德國企業家抱怨,高小時工資加上超短的周工作時間,使得德國企業在與對手競爭時如同帶著兩副手銬。難怪最近德國國內有人提出每周工作50小時,以減少失業,增加競爭的倡議。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德國的企業不靈活。德國企業在從發明到應用過程中顯得太慢。[3]其理由認為德國的公司結構不夠靈活,不適於目前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周期。他們的發明周期過長,在將發明推向市場時又不及時,當然沒法與快捷的競爭對手相比。比如,目前在移動通信市場方面,德國的西門子從許多方面都落後於芬蘭的諾基亞和美國的摩托羅拉。

第三,認為德國過於繁瑣的法律、法規影響了德國企業的競爭力。當德國企業和商人在國外投資和辦廠時,他們受到較少法律上的約束,而在國內卻不得不與一個嚴密的規則網打交道。規則的泥潭使得德國企業家少有新的想法。由德國研究機構發明出和很有希望的創新很少有機會由德國企業商業化。缺乏創新的產品也是德國落後的原因之一。

第四,認為德國企業太強調技術層面,因而忽視了僱主的偏好。從文化上講,德國的管理人員有很強的工程取向。他們本人也是在這種氛圍和傳統中成長起來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設計的過程中,德國的工程師都傾向於追求最完美和最先進的概念。人們認為,在技術開發過程中,這些特性導致了「以技術為中心」的想法,但這並不為消費者所偏好,消費者所喜歡的是實用並易於使用且花費相對較少的產品。與德國企業相反,外國的競爭者把技術僅僅看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第五,認為德國的工會具有過大的權力和影響,按照共同參與的法律權力,它們有對企業發展發表意見的權力。因此,德國的僱主們常常要與工會妥協。而這個結果卻是與市場的靈活性規則相違背的。因此認為德國的企業在適應市場的變化方面不夠靈活。

第六、德國的創新地點太過於集中。盡管聯邦德國是一個非常強調社會性的(soziale)的國度,但它的工地區差異還是相當大。比如,德國的研究與開發活動主要分布在下述八個地方:慕尼黑(12%)、斯圖加特(12%)、黑森州南部(9%)、萊因-內卡河地區(6%)、柏林(4%)、杜塞爾多夫(4%)、Braunschweig (3%)以及科隆(3%)等。這些地區的R&D費用佔全德國的53%。東部德國盡管正在復甦,但在研發方面與西部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當然這在發達國家裡還不是最糟糕的。比如,僅維也納就占整個奧地利R&D的52%。但消除區域之間的不平衡,仍是聯邦德國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4]

最後,范圍廣泛的環保主張,也被認為對經濟競爭力不利。德國人公眾論對環境退化、再循環和自然保護過於關心,企業必須尊重公眾的態度和環境規則與要求。據說工業界認為這些壓力進一步增加了費用,送減少了德國產品的競爭能力。

德國居高不小的失業率又反過來對其競爭力產生影響。到了90年代後期,德國的失業人口已超過400萬,失業率高達11%。盡管與義大利和法國相比,德國的失業率也不算太高,但與美國、日本、英國和荷蘭相比,還是高出許多。而且整個90年代的經濟增長率都不高,民眾的購買慾望不高。盡管銀行利率較低,德國公司還是不太願意在國內投資。大部分德東地區(原民主德國)經濟蕭條,原來所謂統一之後,迅速繁榮的諾言成了謊言。德國馬克也一再降值。聯邦政府當時面臨著低效率的平均主義,權利相當集中化,地位分配政治化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消除政治性的資格指派的後果,提高縱向流動性,彌補第三產業化的空白,消滅人浮於事,重建有能力的中產階級,消除遷徙壓力成了非常緊迫的結構調整問題。因而,還沒的有時間來談發展。

但是,上述對德國競爭力的解釋,並不是完全能站住腳。也有大量相反的證據來反駁上述論點。比如,盡管德國的勞動力非常昂貴,德國的生產力仍然很高,出口產品的單位工資最終花費(final wage costs per unit of output)在國際上仍有競爭力。德國工業產品的出口仍創新高。 人均出口額比美國高兩倍。比日本高1/3。不可否認,德國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仍有很強的競爭力[5]。

另外還有證據表明,德國的一些大公司,比如拜爾、Höchst、BASF、達姆勒-賓士(Daimler-Benz)和大眾汽車公司都在結構上做了調整,恢復贏利。一種以贏利為導向的管理態度在大企業中出現。股票市場對這種態度也做出了正面回應,從長遠走向看,這種態度帶動了德國股市走向新高。

盡管失業人口的比重還沒有降下來,而且仇外和排外的事件時有所聞,但德國的整個社會體系還是運轉良好。教育和福利體系還保持著。

之所以出現上述相互矛盾的解釋,是因為有些研究基於少數的例證,因而很容易找出相反的例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德國的核心製造業在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時,如何才能保持競爭優勢?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德國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工業結構已經重新開始調整,要麼合並,規模增加,要麼減少冗員。許多德國企業擴大了在海外的生產。另外,留在德國的製造業也開始採用新技術,新的生產概念來提高生產率、改進質量,增加靈活性。但並不是所有德國的企業都做到了這一點,步調不一致。

未來的挑戰

我們今天已處於21世紀的開端。目前有關全球化的討論正如火如荼。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它,全球化都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各國政府也都積極地尋找對策,來適應所帶來的變化。作為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技術政策,也應得到相應的調整。作為工業企業,也要有相應的戰略對應。全球化的贏家,只能是那些對此作好准備的國家或地區或公司。它們具有競爭實力,對外開放,成為信息、交流和知識應用的中心。未來的國家創新政策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不只是鼓勵單個企業的創新突破,而且應建立支撐這種突破的創新網路。

前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提出了與國際化和全球化有關的五個問題[6]

1. 增加區域競爭力的可視性

2. 融合研究與應用

3. 支持並促進商業啟動

鼓勵新的商業和支持中小型企業非常重要。OECD發現,在OECD成員國中,5%的中小型企業創造了幾乎70%的新的工作。風險資本的投資在1996至1998年間上升了240%。這一趨勢還在上升。生物技術公司從1995年到1996年從75家上升到150家,1997年又上升到300家以上。5.65億德國馬克的私人風險投資已投到「生物區」(BioRegio)。

4. 擴展德國的教育和創新體系

德國的教育體系正面臨著歷史的挑戰[7]。許多學校已嚴重超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政府必須不斷向高校投錢才能保證其正常運轉。但這對於國家和地方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高校的結構如不做出結構上的改變,將很難繼續生存[8]。許多獲得教授資格的人也加入失業大軍的行列,這對德國的研究教育體制是一莫大的諷刺。[9] 另外,許多外國學生進入美國的,而不是德國的大學學習深造,就是對德國大學教學和研究質量的反諷。如何提高外國學生的人數在德國大學中的比例也是對全球化的回答。為此,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發起了一個領航計劃,主要對象是面向外國學生,以英語教學,從97/98冬季學期先開設13門課程。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還與MIT簽訂了相互交換學生的計劃,以及一系列旨在增加德國大學吸收力的措施。

5. 架設國際橋梁

德國國內研究的國際化,比如,馬普學會在Njmwegen設立了心理語言研究所。與我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進行合作研究。夫琅和費協會在美國建立了激光技術、產品工程、材料研究、醫學技術和計算機制圖的研究中心。在馬來西亞建立了高級軟體開發中心。正是這些在國外的研究基地的建立,使得德國的企業容易地在當地找到合作夥伴。1997年從美國得到的研究合約為一千一百萬美元。另外,夫琅和費協會還加強了在亞洲的活動。在中國建立了兩個不同性質的辦事處[10]。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鼓勵外國政府在德國建立研究機構。比如韓國就在薩爾州建立了一個環境技術研究所。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還相應地修改了資助規則。

他指出,「我們必須積極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戰。社會的團結這一基本的理念必須保持,而同時整個社會系統必須導向未來。」

我們從經濟上講,究竟有從全球化中得到何種好處?我們是否值得這么做?全球化從未來來說,是否是可行的,可持續的?還是會食品或能源供應的瓶頸的限制?[11] 面對社會結構的加速調整,如何保持社會的凝聚力?窮國是否會被推向國際經濟整合的邊緣?

國內政策如何與國際政策協調?因為全球經濟不只是經濟結構的變化,而且也是社會結構的變化。這類發展也影響了教育與研究。目前對研究的定義也有修改的必要。以前人們區分了純基礎研究、基於應用的基礎研究和基於生產的研究這三種研究類型。但這種區分已不適合於今天。 這三種研究類型之間有一個動態的關系,它們形成了動態的研究三角形。當經濟全球化,研究三角形之間沒有任何限制,那麼未來的教育也必須打破固有的學科邊界。未來的學術與研究,應該是受問題驅動的跨學科的研究。

創新應該是在所有組織層次和所有商業領域里進行。除了產品創新外,還要在生產環節、管理實踐、質量控制等各方面進行。

在德國,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並沒有認真對待服務領域里提出的挑戰。這個認識上的盲點已給德國的競爭能力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人們正在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加以改進。

德國能保持增長和生產力的成績表明了德國研究體系作為一個創新模式的重要性。它的創新機制加速了新技術的普及與商業化。合約研究體製表明了在工業界、政府、學術界為了相互利益而互動的潛力。資源根據工業需要被有效地引導。小企業通過合作研究體系得以有機會進行合約研究。技術擴散網幫助私人企業得到各種各樣的從技術概念到市場管理的創新信息。教育培訓體系推進了技術創新。它把工人培養成能適應創新的技術能手。而且,工業界的聲音可以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被直接和有效地體現出來。

盡管德國的研究體制有許多毛病,但它在促進創新方面至今仍被認為是強有力的。然而,它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德國不能再依靠傳統製造業來謀求經濟發展,除非它能轉移相當一部分注意力和資源到新的能應用到工業的方方面面的交叉技術上來。傳統的製造業應輔以放在關鍵技術上的更多注意力,才能達到一個新的增長水平。德國必須對研究政策做相應的調整,才能繼續保持在工業競爭力方面的領先水平。[12]

近年來,德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圖對相對僵化的研究體制進行改革。其指導思想是創造競爭氛圍,讓最具創新性的思想和研究課題得到國家的資助,以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德國人並沒有沉浸在自己過去的輝煌之中。作為一個「過份自覺」的民族[13],我們有理由期待它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教育體系在為人類的持續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2、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主要有哪些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主要的影響:

1、西方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能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佔有更多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利益。

2、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

3、有利於加速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

(2)經濟全球化德國擴展資料:

其他影響

1、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2、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3、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上升;

4、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5、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6、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7、貧富差距確實擴大;

8、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9、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10、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11、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3、德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在反思戰爭教訓的同時重建家園。有識之士認為,傳統的英美自由競爭的工業資本主義模式,不能解決德國戰後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成為學界和政界的共同選擇。隨後,政府以貨幣改革為先導,將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和社會保障等通盤考慮,開始整個社會經濟體制的重塑和轉型。事實證明,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使德國遠離戰爭、實現長治久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為聯邦德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時期,西德經濟先後超過法國和英國。這一模式也為國家統一後的經濟平穩過渡作出了重要貢獻。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將追求公平與公正作為一大宗旨。在完成從戰爭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型中,德國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分配製度上通過政府幹預以更好地克服收入和權力分配上的不公平。 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實力居歐洲首位,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為第三大經濟強國。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儲量豐富外,原料和能源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產量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東南部有少量鈾礦。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3。
德國農業發達,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占國土面積的一半。農業就業人數占國內就業總人數的2.4%。農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54%。主要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甜菜、水果、葡萄酒、蔬菜等。
德國景色秀麗,旅遊業發達,每年接待大量國內外遊客,2003年旅遊入住人次共2.76億,其中國內遊客入住人次約2.98億,外國遊客約4100萬人次。
德國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全面發展,以公路為主,公路密度為世界之首。
德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水平較高,機械製造、汽車、化工、電子、鋼鐵為工業的支柱產業。

德國工業結構的特點是:
1.側重重工業
汽車、機械、化工、電氣等工業部門產值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服裝、鋼鐵、采礦、精密儀器、光學、航空航天工業也很發達。
2.外向型
國民經濟主要工業部門的產品一半以上銷往國外。
3.中小企業的作用舉足重輕
中小企業在德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國政府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多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在德國,年營業額少於100萬歐元、雇員人數少於9人的為小企業,年營業額低於5000萬歐元、雇員少於500人的為中型企業。據波恩中小企業研究所公布的數字,全德國共有330多萬家中小企業,涉及工業、手工業、商業、旅遊、服務等行業。服務行業是中小企業大顯身手的地方,工業製造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占著98%的比例,其中83%為家庭企業。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中小企業為德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作出巨大貢獻,是德國經濟的中堅力量。研究所的數字表明,德國中小企業營業稅占整個企業界的99.3%,提供大約70%的就業機會和82%的培訓機會。
德國非常注意培養人們自主創業的意識。政府和金融研究機構聯合在中學和大學開設創業課程,讓學生接觸和熟悉管理和經營知識,鼓勵開公司創業。德意志經濟研究所發起一項計劃,號召中學9年級以上的學生在學校指導下創建微型公司,這中小型公司同其他公司一樣被置於市場環境中運行。
為了扶持中小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和壯大,政府對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實行稅收減免政策。為了消除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官僚作風,聯邦政府還採取措施優化行政管理程序,簡化公司注冊手續。
德國各級政府在扶持中小企業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競爭日趨激烈,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更需要政府為其創造有利的國際競爭環境,以便把進入國際市場或獲得革新資金的障礙減到最小。在德國各地有1000多個經濟扶持組織,有國營的、私營的和公私聯營的。它們相當於政府與企業間媒介,通過提供信息、咨詢、培訓和項目基金等手段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技術革新,幫助其掌握管理知識等。在資金方面,中小企業不僅會獲得啟動資金,現有的企業也會得到技術革新和發展資金。在獲得政府撥款方面,中小企業享有優惠待遇。
4.壟斷程度高
1000人以上的大企業占工業企業總數的2.5%,占工業就業人數的40%和營業額的一半以上。

4、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的實例

目前,新的經濟只是在部分工業化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初露端倪,在全球范圍還屬於萌芽狀態。不過這種經濟的發展肯定對於世界政治和經濟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日本經濟審議會1999年向日本政府提出對未來十年日本新經濟計劃的建議時說:「當前,世界文明正在發生變化,這一變化不是一般的『進步』與「高度化」,而是要創造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變化。……一直支撐戰後增長的現代工業社會的規范已跟不上人類文明的巨大潮流。……在今後存在多種智慧的社會中,必須通過不斷創造出新的智慧來搞活經濟與文化。為此,就必須能夠更加容易地吸收世界的信息和知識,還要有更加容易向世界傳遞信息的環境。同時,還必須擁有能夠培養富於個性和創造性的組織和人才的計劃和社會氣氛」。

如果把上面所說的世界經濟的變化加以概括,似乎可以說,未來經濟有兩大趨勢:一個是經濟知識化,表現為知識和信息成為經濟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另一個是經濟全球化,表現為商品、勞務、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全球流動的加速。這兩大趨勢相互聯系、互相影響。也可以說,新的經濟將是以知識與技術創新為基礎,以全球為市場的時代。它將促使各國的增長模式、產業構成、經濟體制、社會結構、教育制度、文化取向等產生深刻的變化,也將對各國的對內、對外政策提出新課題。

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及其兩重性經濟全球化的發端似可溯源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布雷頓森林體制的創建。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三大機構的建立與發展,給全球金融、貿易與投資活動以極大的推動。美元與黃金掛鉤使美元成為國際流通與儲備的手段,首先便利了美國企業向全球的拓展。不過,冷戰時期兩個世界市場的劃分又使經濟全球化受到一定限制。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主要有兩股力量推動:一股力量是信息技術革命和高新技術成長的大大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人才、技術的全球交流。另一股力量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和轉軌國家加入市場經濟行列,給世界大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也要看到由於存在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特別是超級大國在經濟全球化中推行損人利己的貿易與金融政策,1997年爆發的東亞金融危機迅速演變為全球金融動盪和南北兩極分化,充分顯示了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為:第一,由跨國公司帶頭推行的生產國際化走向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戰後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居於統治地位。美國的大企業抓住歐、亞的戰後重建機遇開展了海外擴張。汽車、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大公司帶頭進行跨國生產以戰領世界市場。歐、日的經濟得到恢復後,他們的大公司也紛紛進行海外投資。跨國公司成為生產國際化的主導力量。當時的生產國際化主要的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因為那裡政局較穩定、市場引對廣闊、基礎設施較完善、投資軟環境較健全。七十年代,生產國際化擴展到發展中世界。到了九十年代,跨國公司又把生產國際化發展為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這一特點表現在三方面:一個方面是跨國公司展開大規模的企業重組與兼並,著眼於全球市場、資源、技術、人才的利用,重點是控制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的海外市場。以1997年美國波音公司兼並麥道壟斷美航空工業開始,跨國公司重組與合並的狂潮席捲了電子、電信、航空、金融等行業。1997年美國企業兼並的協議金額是1991年的7倍。1998年德國賓士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合並成世界最大的汽車集團;1999年日本的銀行三巨頭——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的日本興業銀行組建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這些表明跨國公司在全球的重組正方興未艾。第二個方面是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由發達國家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一方面是因為發達達國家的市場相對飽和,另一方面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為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提供獲得豐厚利潤的機會。第三個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的一批大企業開始走出國門,進行海外生產與銷售。在世紀末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家大企業中,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司初露頭角,反映了發展中國家正在為成為生產全球化新星。

第二,發達國家帶動的流通國際化走向貿易自由化與區域集團化。

戰後發達國家的生產國際化推動了流通的國際化。國際市場的放大和流通國際化反過來又成為促進發達達國家經濟增長的越來越重要的因素。據統計,全球貿易增長速度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1950年——1994年的四十五年間,全球GDP增長率為年均4%,全球貿易年均增長率則為6%。這說明全球生產的商品和勞務越來越依靠國際市場交換來得到價值實現。1970年美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儲存存度為11%,1997年升為2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更高。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70年為25.9%,1993年達到37.3%。就是說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有三分之一以上要依靠海外銷售。其他發達國家也是大體如此。

發達國家經濟對國際市場依存度的加大產生了兩個趨勢:一個趨勢是謀求相互削減關稅,促進貿易自由化。從1947年關貿總協定成立以來,經過四個回合的談判,發達國家關稅的平均稅率已由約40%降到降到低於5%,發展中國家的平均稅率降到12%。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後,發達國家正在發起新一輪的多邊貿易談判,為他們的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服務業向全球自由拓展服務。但是在貿易自由化問題上,發達國家搞雙重標准。他們通過各種措施,主要是非關稅壘和單邊主義措施來限制外來商品進口,還以某些政治借口實施歧視或制裁,受害者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貿易自由化同貿易保護主義是發達國家貿易政策的孿生兄弟。另一趨勢是經濟貿易區域集團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西歐中小國家為對付蘇美,也為了適應貿易自由化趨,由煤鋼聯營起步,建立了歐洲共同體。歐共體實行關稅同盟,在成員國之間稿自由貿易,給各成員國開辟了廣闊的區域市場。同時為了縮小成員國的經濟不平衡,實行共同農業政策、區域政策和結構政策,授助經濟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以促進共同發展。到了九十年代,美國、歐盟和日本一方面繼續高唱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苦心營造以自己為中心,囊括本地區南北國家共同組成的區域經濟集團。貿易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看似『相互矛盾,其實相輔相成。貿易自由化不可能消除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雙重標准行為,區域集團化也不可能扭轉便利球貿易走向自由化的趨勢。

第三、全球金融市場聯網和各國貨幣國際化形成金融市場一體化。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便利了國際籌資,也加大了全球金融風險。

國際金融是國際經濟活動的神經中樞。戰後國際金融以美元的金本位制為基準,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當時國際匯率的穩定對促進戰後國際貿易與投資活動起過積極作用。

但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國際金融活動農漸從為貿易和投資服務分離出來成為獨活動。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1973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形成國際貨幣浮動匯率制:發達國家社會財富的多年積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數以萬億計的巨額資金;經濟全球化促使各國貨幣在不同程度上可兌抽象;信息革命把各國金融市場聯成網路。於是,國際金融活動的主要任務不再是為便利國際交易與投資進行資金融通,而是為巨額國際游資尋找增值的途徑。據分析,每天在全球外匯市場上的交易最高達1.5萬億美元,只有2%是為正常的貿易與投資服務。

金融市場的全球一體化和巨額國際金融資本的存在為籌措國際資金提供了方便,但更便利了國際金融投機。金融安全成為國家經濟安全、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首要課題。

金融動盪是促使各國經濟不平衡發展的重要原因。匯率戰是發達國家之間進行經濟較量的重要手段。日本就曾從泯率戰中成為金融大國,又從泡沫經濟破滅中陷入長期蕭條。

從全球范圍看,國際金融動盪和國際金融投機的最大受害者是發展中國家。原因很簡單,一是發展中國家金融機構和機制不完善;二是金融實力薄弱而且往往是外國的債務奴隸。一旦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發達國家就將惡果盡量轉嫁給發展中國家。在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動盪中,東亞、拉美、非洲都受到沉重打擊。世界銀行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說,「在發展中世界,世界至少有36個國家1998年人均產出將出現負增長……1998年—1999年發展中國家的總產出將是八十年代初債務危機以來最低的」。

第四,世界經濟增長中心走向多元化。

戰後初期,世界經濟的兩大增長中心分別是美國和蘇聯。他們兩家的表現和經濟政策決定了世界經濟變化的走向。到了九十年代蘇聯不復存在。俄羅斯在經濟轉軌中因採取「休克療法」,陷入了深得的經濟災難,短期內難望對世界經濟有多大影響。然而俄羅斯的資源、人才、科技潛能依然存在,本世紀仍會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中心。美國雖仍在世界經濟中雄踞首位,但它主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局面已由美、歐、日本足鼎立所取代,美國的相對分額雖然可能有短期的上下波動,但下隆已成趨勢。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有份額卻呈上升之勢。上世紀末,中國是世界第七大經濟,巴西是第八大經濟。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如東盟、南方共同市場的地位也在上升。本世紀還將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奈及利亞、南非、墨西哥、阿極廷等等成為世界或地區經濟的明星。南南合作與南北合作將會有新的發展。經濟增長中心的多元化將給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同時,也可能會引起新的經濟矛盾和經濟變數。

綜上所述,到上世紀末,經濟知識化和經濟全球化已匯合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它之成為不可逆轉,是戰後科技發展、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三股力量共同推動的結果。首先,戰後的科技發展,已不間一般的科技進步,不但有量的發展,還有質的突破。科學研究在繼續深化和分化的同時,出現學科的交叉與綜合,使人類對微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認識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往的技術創新基本局限珩加強或替代人的體力勞動,現在的技術創新則開闊了提高或替代人的腦力勞動的途徑。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度大大加快。高科技的發展要求超國界的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要求有超越國界的廣闊市場。其次,從經濟領域來看,推動市場經濟向全球擴展的,不僅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和政府,更重要的是,佔世界人口將近四分之三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擺脫農業業經濟,成為市場經濟的新生力量。社會主義國家和轉軌國家也放棄了計劃經濟,發展市場經濟。再從政治層面來看,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發生過多次局部戰爭,但沒有釀成新的世界戰爭。冷戰結束後,盡管國際政治形勢時緊時松,天下並不太平,但總體趨趟向緩和,多數國家把振興經濟放在第一位。這一切為市場經濟相對順利地向全球擴展提供了條件。

歷史表明,經濟全球化具有促進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又加深各國經濟競爭的兩重性。由於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大,發達國家同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有可能彼此長補短,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加強協調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西歐國家的戰後發展為此提供了實例。德法曾經是百年世仇,戰後卻由勢不兩立的仇敵變為協調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西歐各國的聯合,並且同前殖民地一種相對平等互助關系。這樣歐洲國家在戰後通過和平發展而不是軍事擴張實現了經濟振興,歐盟的經濟實力到上世紀未已同美國相當,其國際政治地位也將隨之得到提高。

然而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經濟全球化還有加劇各國經濟競爭的一面。這就有可能導致各國經發展失衡,不但可能引起經濟和政治動盪,還有可能導致戰爭。北約發動南聯盟的侵略戰爭,也可看作是國際經濟發展失衡和霸權主義野心膨脹的結果。

5、戰斗結束後,那時候德國經濟近乎癱瘓,為何能在短短二十年內實現復興?

二戰後,雖然德國變成一片廢墟,但是,德國卻能夠浴火重生、涅槃再生迅速再次成為歐洲一大強國。這其中的原因可太多了,有來自德國內部的因素,也更有德國以外的因素,這些因素合在一起,便促進了德國的迅速恢復。

德國在戰後,基本上被英美蘇等國家控制了,雖然很多主權不在手,特別是軍權。但是這一來,德國的軍事開支卻基本上不用支出了,可以專心搞經濟建設,重新進行德國國內的生產建設。同時,德國正是因為如同重新洗牌了一樣,變回一張白紙,這樣一來,德國可以建設更為先進合理的生產制度等等。

而戰後德國的政府也一心要搞好經濟。當時美國試圖控制歐洲,一向習慣自由的法國覺得嗅到了美國的念頭。為了歐洲的獨立自主,便與德國一起聯手,建立了煤鋼共同體等,德法兩國的聯手,使得歐洲國家發展進入新時期。可以說。德法聯手即促進了兩國發展也造福了其他的歐洲國家,到後來更是建立了歐盟。

二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很快就開始了冷戰。當時,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幾乎損傷嚴重,美國為了壯大自己的小隊伍,便實施馬歇爾計劃,這給德國再一次帶來了空前的恢復機會。再加上德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更是將德國的發展推到更高的層次上。

再到後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來臨,德國再一次抓住了發展的大好機遇,不僅與周邊打好關系,更是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國家合作。

就這樣,德國在二十年內不僅恢復過來,並且成功變回歐洲一大國。

6、經濟全球化之後崛起了哪幾個資本主義國家?

主要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資本主義國家

7、經濟全球化的典型事例

1.企業跨國經營和商品跨國生產

在以往的年代裡,某一特定產品是由某一特定企業獨家製造的,這是天經地義的。如王麻子刀剪肯定出之於王麻子刀剪鋪工匠之手,本田發動機是由日本本田公司生產的等等,也就是說產品是專屬於某國家的某企業的。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這一概念越發不清楚了。現今的國際市場中流通的商品出於管理上的需要雖然也釘上某廠、某地或某國生產 ( 製造 ) 的牌子,但實際上已不是獨家生產,甚至不是某一國製造的產品。眾所周知的波音噴氣客機,名義上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其實參與生產的企業包括 6 個國家的 l500 家大企業和 15000 家小企業。再如,歐洲的 「 空中客車 」 飛機,參與研製和生產的企業除法國外,還有德國、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等國的航空公司,只是在法國的圖盧茲最後總裝,法國製造的零件還不到 40 %。不僅這類結構復雜的大型設備是這樣,就連許多小型產品也是這樣生產出來的。這類產品的原產地或生產國的概念,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可以說這是事實上的 「 全球產品 」—— 經濟全球化的傑作。

「 全球產品 」 是商品跨國生產的結果,商品跨國生產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和成功,主要是由於企業的跨國經營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資本的全球擴張是企業跨國經營和跨國公司發展的動力。在生產的全過程中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並生產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這是企業跨國經營和跨國公司這一組織形式之所以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被分解為若干階段或環節,按照以往的生產模式,這些階段或環節便是企業內部的生產分工,但在跨國經營的企業里,卻變成了全球范圍內的國際分工。有些環節 ( 如零件加工 ) 在勞動力低廉的國家進行,有些環節 ( 如開發設計 ) 在擁有高素質專家的地方進行,有些環節 ( 如總裝配 ) 則在主要的銷售市場附近進行。因此,可以說 「 全球產品 」 是全球性資源最佳整合的結果。

2.商品和資源的跨國大流動

以分工協作為基礎的現代工業的社會化生產,促成了生產和交換的國際化,造就了遍及全球的國際市場,從 GATF 到 'WTO 都是要使這個市場更大、更無阻力和更自由,以便使國際貿易更加便利、商品流通更快、交易成本更低,讓消費者從中獲益,為世界各地的企業提供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廣闊空間,從而又會進一步激發更大規模的商品流動、資金流動和人員流動,使那裡的經濟產生活力,這就是市場經濟那隻看不見的手的巨大作用。

今天國際市場商品和資源流通規模之大,已達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僅 1995 年世界商品貿易額就達到 5 萬億美元,相當於平均每人購買了 l000 美元進口商品。世界貿易年增長一般都在兩位數,並且持續地超過產出增長的速度。這就是說,世界產品中越來越大的部分參與了國際貿易,許多國家對外貿的依存度顯著增大,自覺不自覺地投入了全球經濟的懷抱。

今天世界范圍人口的流動,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其規模之大,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超過了任何一次民族大遷徙。從上個世紀 70 年代開始,各工業發達國家對外籍勞工的吸納不斷增多,美國、加拿大首當其沖,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西歐也開始大批招收外籍勞 32 ,其中英國和法國各達 300 萬,中東石油輸出國 10 年間勞工數增長 10 倍。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的民工潮以億計算。

今天世界范圍的資金流動 ( 國際投資 ) 量,近乎天文數字,僅 1995 年世界外匯交易總額就達 500 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商品貿易額的 100 倍。

3.世界范圍的技術交流
當今世界已經擺脫了以往那種嚴格控制技術外流的傳統,技術也以商品的形式進入了市場。世界技術市場上通過合法方式出售和購買技術專利、技術特許權、提供有償技術服務、版權交易、購買成套設備和生產線等等方式的技術交流十分活躍。這種技術的廣泛流動使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周期顯著縮短,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創造更大的效益。以日本為例, 1950~1970 年間,日本僅僅花了 60 億美元,引進 2600 項技術,創造了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奇跡。據專家分析,如果不引進外國技術而由自己開發的話,大約需要 3 倍的投資和 10 倍以上的時間。

世界范圍內信息的高速與大量流動,幾乎不受地理限制,世界確確實實變成了地球村。信息在經濟、技術乃至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比任何時代都重要,信息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超過現今的任何一個產業。據預測到 2012 年僅集成電路行業年銷售額將達 1 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 2000 年國內生產總值,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總產值增長部分的 60 %與集成電路有關。

上述 3 個方面描述的僅僅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徵,從中可以發現這種經濟模式對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優越性,它的磅礴氣勢和動人前景。同時,電會發現這個世界規模的經濟列車的高速安全運行,確是一大難題。如果這個國際市場沒有統一的共同遵守的規則,流通的商品和各種資源沒有可靠的質量,沒有較高的信任度,其後果將是何等的不堪設想。

8、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農業影響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對每個國家的各個經濟領域或多或少是會有影響的,對於我國的農內業的影響應該可容以從這些方面考慮
1、糧食在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還是比較稀缺的,雖然我國在糧食出口上不是主要的出口國但是可以將我國某些剩餘糧食放到國際市場上以合理的價格出售
2、農產品中有許多都是國家戰略物資,經濟全球化的加深必然導致戰略物資的搶購,為了滿足市場以及保持戰略物資充足,很可能引起我國農業種植結果的改變
3、經濟全球化會帶來經濟的交流在農業經濟、管理領域的加深,可以促使我過學習適合我過的農業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