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名人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名人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發布時間: 2022-05-22 09:19:20

1、世界近代史上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事例

高中歷史老師復告訴您制:
1、新航路開辟(打破世界相互隔絕的態勢,使世界開始融為一體);
2、殖民擴張(將亞非拉落後地區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3、新型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的發明、應用和傳播(縮短了世界各地區人們溝通的距離,便捷了世界各地人員和物質的交往);
4、經濟區域化態勢的加強。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對於經濟全球化的看法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結束,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跨國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突出表現為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流動和配置,各國經濟相互影響加深,聯動性增強。
與此同時,我們應清醒地看到,全球化對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由於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的差距及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合理,全球化的"紅利"並未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公平分配。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占據明顯優勢,掌握著制定國際經濟"游戲規則"的主導權,是全球化最積極的推動者和最大受益者。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通過參與全球化,發展中國家雖可能獲得一定的外資、市場、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加快經濟發展,但受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很大。九十年代特別是近幾年,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發展中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巨大壓力和嚴重挑戰。最不發達國家經濟每況愈下。聯合國計劃開發署《人類發展報告》顯示,全球化趨勢使窮者更窮,富者更富。
亞洲金融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動盪,表明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越來越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改革舊的國際金融體制、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緊迫課題。我們認為,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國家不論大小、貧富、強弱均有平等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權利,"游戲規則"的制定與修改不能由少數國家或國家集團說了算。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在遏制全球化負面效應,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困難等方面負有更大責任。沒有發展中國家的同步發展,發達國家也難獨善其身。發展中國家應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開放,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保持本國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同時,通過加強經濟合作,聯合自強、共同發展,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使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能夠向著有利於人類共同繁榮的方向演進。

3、請分別介紹一下各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不同態度

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作者:飛越廣闊

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的中心,快速發展的新高,技術,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它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地球村」已經成為現實。

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全球發展生產力,加快世界經濟的增長,為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造成了一些問題,如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差距,北方和南方之間的差距,迫使發展中國家必須重新檢討新的環境,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挑戰。歷史和自身的原因,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但在面對全球化的浪潮中,發展中國家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施適當的政策,並採取有效措施,揚長避短,以滿足有利於加快發展的挑戰,改變不利的。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不可逆轉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是第一個T·萊維1985年提出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全球化是指在跨境交易的貨物和服務以及國際資本流動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增加了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一般認為,全球經濟,資本,信息,技術,勞動力和其他資源在全球的自由流動和配置,經濟的國際化和集成,實現了更高的性能水平。經濟全球化在20世紀90年代形成高潮,這有其必然性。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地區之間的貿易自由化的基本前提是形成統一的全球市場,全球市場經濟全球化生產的情況下分開,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不等於經濟全球化,僅在20世紀, 90年後,經歷了蘇聯的崩潰和國家經濟連續向市場經濟的誕生,東歐劇變後,原來的計劃,完全意義上的全球市場。從生產力運動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的角度來看,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各國,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也就是形成一個統一的全球市場,而另外一方面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本主義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建立規范的建立為基礎的全球經濟運行機制佔主導地位的世界的過程中,所生產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快速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進入。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在貨物貿易和循環加速,同時使企業組織進一步走向全球化生產的國際化。更突出的是,資本流動已經成為連成一片,瞬間,全球金融市場的資金流通過互聯網在全球任何時間。技術的進步也使技術的作用越來越大,並逐步形成獨立的技術轉移和流動的國際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物質和技術支持,為信息產業的發展和新科技革命是經濟全球化,所以,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日益成為世界發展的趨勢, ,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已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

帶來的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和機遇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它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在剛剛。

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二戰結束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努力發展該國的經濟。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成功的發展中國家,只有極少數,大多數國家仍然貧窮和落後,試圖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如何擺脫落後,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擴大,它仍然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盡快擺脫落後的經濟形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聯合國在2000年公布的「千年報告」:全球化的好處和機會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數的中國全國分布不均,在這些國家更容易受到全球化已經到來意味著對很多人來說是不熟悉的和不可預知的力量傷害同時,這些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經濟不穩和社會失調。 「一些國家發展較快,而另一些則遠遠落後於西方。

首先,經濟全球化,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為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並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和資金優勢的跨國公司作為一種工具,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資源的不公平分配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北方和南方之間的差距繼續拉大貧富差距差親眼目睹了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相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康德蘇,評論說:「貧困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問題,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速度是不緊迫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已成為一個爆炸性的問題,從根本上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

其次,擴大社會內部成員之間的不平等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和加劇的不平衡發展中地區之間的教育,或有資源或壟斷力量的成員在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之間的自由流動,多餘的壟斷利潤卻與此背道而馳。教育程度較低和低社會地位的社會成員與跨國公司的進入有薪收入群體將會出現,這將導致嚴重的收入集中,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惡劣的生活條件的貧困破壞的意願和能力他們的辛勤工作,並有可能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發展中國家之前,應積極應對,未雨綢繆,扎住機會,迎接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雙刃劍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當今世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打開每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發展中國家認識的情況下,積極進取,抓活的機會,迎接挑戰,以爭取主動,克服缺點的「全球化」,「全球化」,以避免風險,並利用了有利條件「全球化」自己的發展和成長。

首先加強自己,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發展中國家必須與本國國情相結合,充分利用國家的比較優勢,加快發展民族工業的國家,在為了適應的需求的全球競爭中,一個突出的例子在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亞洲「四小龍」是也的低層次的經濟發展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水平的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工業化仍然是非常低的資本和外匯稀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00美元左右,然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在三十年的持續,快速增長的經濟,積累的資金,技術,逐漸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在或接近發達經濟體的行列。

其次,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後發優勢」,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必須採取科學和技術創新,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的相對比較優勢,競爭優勢不僅強調發展是有代價的基礎上的有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更加註重促進發展適銷對路的不同的產業和產品,建立自己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整體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因此,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或轉型國家,發展中國家應積極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包括經濟體制,全面和創新的科學技術體系,包括建立機制,以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優勢。

第三,應加強團結與合作,在發展中國家,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時促進了舊的不平等的國際規則和制度的改革,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選擇了加強該地區的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區域經濟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區域經濟合作,可以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逐步融入的全球經濟失速的初始過渡階段,也可以用來抵禦發達國家經濟的影響,這需要發展中國家能夠有效地加強自身的發展和進步,他們不斷上升的綜合國力,採取謹慎的逐步開放金融市場,以避免金融危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郭連城:「經濟全球化與不同類型的反應」

[2]譚里文歡呼「全球化」

[3]邱嘉豐「在經濟全球化的選擇,發展中國家

[4] 1998年至19??99年世界發展報告(世界銀行) BR />
[5]「世界經濟年鑒1997」
希望通過

4、如何看待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的質疑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變革的最重要現象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經濟全球化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受到人們普遍關注和熱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的質疑不斷增多,此前經濟全球化的一些議題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經濟全球化遭此截然不同的看待,其中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重新認識和思考。一、經濟全球化遭到質疑的原因許多評論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經濟全球化發展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甚至有評論認為全球化已「窮途末路」。有關經濟全球化的爭論由來已久,其中對經濟全球化的質疑聲始終持續不斷,持否定態度的人不在少數。批評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導致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公正和不均衡,使全球經濟、金融、貿易領域差異擴大、沖突增多,全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惡化了貧困者的生存狀況。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人們對經濟全球化的批評和質疑更加強烈。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它是美國等發達國家主導的貿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而正是這兩個自由化使得金融危機進行國際傳播的風險加大、速度加快。本輪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源地是美國的華爾街,華爾街金融風暴能夠迅速向全球蔓延,並釀成全球性金融危機,原因在於: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的霸權地位使各國在國際金融領域難以加強對美國的監管,而美國金融管理部門又放任了華爾街的貪婪行為,由此華爾街金融風暴的發生有著必然性;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危機向全球擴散不可避免。因而,本次金融危機對西方經濟制度產生了重大沖擊,同時對西方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的批評和質疑再次浮出「水面」。二、經濟全球化是否將延續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國際關系在經濟領域內形成的互動聯系,表現為經濟上無法割捨和相互滲透的聯系,是市場經濟全球擴張的結果,也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的必然趨勢。當今世界,全球生產、國際金融與貿易以及相關經濟活動的主要行為體——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運行中日益活躍,使各國經濟捲入了全球經濟活動的程度進一步加深。無論國際媒體與各界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也無論人們對經濟全球化的批評有多麼強烈,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都不會逆轉。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是否意味著經濟全球化已經「退潮」?事實並非如此。經濟全球化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徵是全球各經濟體在經濟領域的互動,這一發展趨勢不僅沒有改變,而且進一步深化。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是動態的發展,其表現形式當然也在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變化而出現新的動向。從「後危機時代」經濟全球化的動向看,應對全球性挑戰以及全球性治理依然是「全球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可以被視為經濟全球化的延續。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與經濟全球化有著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也需要通過全球化的形式來應對和治理危機。「後危機時期」出現的G20架構,就是世界各國為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更好的全球性治理,而形成的「全球化」國際合作與協調機制。事實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全球化趨勢仍在悄然延續和發展。近期,美國紐約交易所和德意志證券交易所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並協議,將組成一個跨越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和葡萄牙的全球最大證券和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平台。美國證券交易所與德國證券交易所合並就是金融領域全球化發展進程的典型事件,表明金融全球化發展趨勢沒有止步不前,經濟全球化趨勢有可能隨著著全球經濟的復甦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前,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認知上的差別和分歧不會消除,但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依然是媒體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定位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總量年年創出新高。2007年,我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又先於發達國家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復甦;2010年,我國GDP總量一舉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的全球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有國外媒體認為,未來的二三十年,中國GDP總量將趕超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還有評論認為,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現在得出中國GDP將超過美國的結論尚為時過早,認為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恐怕也只是媒體的過度渲染,包含了誇大的成分。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有理由判定中國發展的「神話」還要續寫。中國經濟的崛起離不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中,中國的經濟仍將受益於經濟全球化,而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的經濟發展,這種依存度在明顯增強,它本身也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當今世界,全球經濟已高度依存,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還會進一步加深。中國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十分嚴峻,承受的國際壓力和需要應對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來已久老問題的延續,有的是近期出現的新問題,還會有更新、更多的問題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浮出水面,其中有四個方面需要我們重點應對。第一,「中國責任論」的輿論壓力。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上升,一些發達國家會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這些責任和義務往往不是發展中國家所需承擔的,而是額外強加給中國的。對此,我們在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應當強調我們是發展中國家,不能承擔超過我國發展階段的責任和義務。第二,對外經貿摩擦和沖突的壓力。對外經貿摩擦和沖突日益增多,這是當前中國對外經貿關系最突出的問題,也是未來十年中國對外經貿關系中必須應對的問題。第三,中國能源和礦產資源安全壓力。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能源消費大國和最大的礦產品進口國。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中國對能源和礦產資源需求的急劇增加,其對外依賴度進一步增大,能源和礦產資源安全壓力日益嚴峻。第四,中國經濟崛起不可重蹈日本覆轍。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對此要有一個客觀和理性的判斷,既不可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自大。在當前錯綜復雜的世界經濟格局中,「中國製造」如同當年日本經濟輝煌時期的「日本製造」風靡全球。日本經濟崛起後經歷了20多年的經濟泡沫破滅和衰退,中國不可重蹈日本的覆轍。(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5、經濟全球化需不需要弘揚愛國主義?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還需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嗎?
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各國的聯系不斷增強,世界日益變成一個"地球村";跨國組織很多,許多原來被視作為國家界限的東西也被打破了。於是有些學生認為,在今天還要大講愛國主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不是與時代不大合拍?一個國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個國家去工作和尋求發展,這是很正當的,我們很多同學也在考托福,准備出國留學。對於他們來說,是應該做一個愛國者,還是做一個"世界公民"?

歷史表明,現代化的過程本身就包括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深刻矛盾。如何使這兩者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張力,始終是各民族和國家所面臨的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仍然要強調愛國主義教育,而且必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中去思考。
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弘揚內在統一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說,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走向現代化都離不開本土資源和內在動力,那麼就可以說,愛國主義是各個民族或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最基本的本土資源和最核心的內在動力,它是實現現代性和傳統、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辯證統一的思想基礎。之所以這樣講,是由愛國主義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優良傳統、民族精神的內在聯系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愛國主義在實質上表現為個人與國家或民族間的一種價值關系,表現為一定民族在對待個人利益同國家或民族整體利益之間關繫上所持有的根本觀念和態度。愛國主義作為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內涵,只有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它才獲得了全新的性質,成為一種新型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作為處理個人同國家或民族利益關系的價值准則所提出的價值導向是確定的,這就是把國家或民族利益擺在首要地位,並認定個人的價值只能在為國家或民族利益而奮斗奉獻的過程之中實現,只有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才能獲得關於個人素質、個人能力、個人品格、個人發展完善標准等諸多涉及人的內在需求問題的合理解答和實現途徑,而這一個過程也就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優良文化傳統、民族精神得以形成和涵育護持的歷史過程。
民族精神,一般地說,是指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優良傳統所蘊涵的、通過其民族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而顯現出來的精神風貌或精神狀態。具體而言,通常指的是一個民族群體在其延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而又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的、具有維護民族群體生存與和睦團結、推動民族群體奮進作用的價值系統。民族精神反映了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其基本核心則是對待民族或國家利益的態度,所以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之間本質上是相互感通的。
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幾千年來,愛國主義始終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共中央宣傳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若干理論問題學習綱要》,第124頁,北京,學習出版社1998年版。正是愛國主義使得維護國家的利益更容易獲得人們自覺的認同,在民族或國家同個人之間更容易形成較為親和的關系。民族或國家利益的這種價值定位對於中國傳統的民族精神的定向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以國家或民族整體利益為基礎使中華民族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持久的文化價值選擇與整合機制。民族精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才能夠獲得定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也是通過整合不同氣質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從歷史上看,儒、墨、道、法、釋等都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貢獻。儒家所提倡的人際貴和精神、家族凝聚精神、公忠體國的政治倫理、由己及人的寬容襟懷;道家所強調的豁達大度的人格風范、怡情養性的生活准則、先予後取的處世態度;法家所主張的厲行法治以燭私矯奸、顯現綱紀以俯查國情的治國理念;墨家的以篤行實干為生活態度、以利他均平為理想追求;以及中國佛教的佛性自有、明心見性、祛煩歸靜、息意去欲的思想特質等等,都共同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性因子。而這些具有不同風格和特色的文化分支之所以能夠聚合為一個有機的文化整體,正是文化價值系統自覺選擇的結果。這種價值選擇不是將相互矛盾的文化元素硬性地捏合在一起,而是在一定的利益基礎上深層挖掘各種文化現象背後的基本精神。歷史表明,在中國文化融合定型的過程中,往往正是在關於國家或民族的整體利益的價值認識上,各種文化分支表現出了共同的視野和價值評價標准,並且人們也只有在國家和民族整體利益的基礎上才能夠切實地理解它們構成彌合互補的態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其次,對國家或民族利益的維護構成了中華民族發育、生長、壯大的動力機制。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是一個屢遭磨難的民族,可謂天災頻仍、人禍不斷。但是中華民族卻在艱難困苦中表現出了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氣質,每當國家處於危難關頭,總是能夠空前地團結在一起,同仇敵愾,共度難關,化險為夷,走向新的發展。在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歷史斗爭中,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獲得了不斷超越和提升的巨大內在動力,以至於總是習慣以歐洲中心主義的立場來品評事物的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也不能不對此驚嘆不已!
再次,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正確把握和理解又使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具備了獨特的自我審視的參照系統,即能夠沖破狹隘的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藩籬,表現出天下一家、協和萬邦、與人為善的人文情懷。被稱為20世紀的"世紀智者"的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談到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獨特性時,曾經這樣說過:"到現在為止,我只找到一個答案。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耐心的民族,他用幾個世紀的時間來思考別的國家花幾十年思考的問題。它在本質上是不可摧毀的,而且能等得起。……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願意的話,他們的國家將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轉引自《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第448~456頁,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0世紀初日本學者渡邊秀方也指出,世界諸民族中大概再沒有中國人那樣渴望和平的了,他們幾千年的歷史,畢竟是渴望和平的歷史。他們很少對別的民族從事侵略的戰爭,他們的戰爭往往是出於對自己文明的維護。
由上可見,愛國主義及其所涵育護持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乃是推動我們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適應時代發展的大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也正是愛國主義及其所涵育護持的民族精神才不斷地激發我國各族人民努力去探尋如何把現代性和傳統、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獨特的現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證明,一個泯滅了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民族或國家,就會失去其生存和發展的能力,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現代化,更不可能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使自己的民族或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將愛國主義與現代化、全球化對立起來
跨入新的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了關鍵階段。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關於實現現代化的話題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而愛國主義精神與現代化的關系就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顯示出了更加重要的意義。首先,中國和世界上許多民族國家都共同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即如何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尋找到最適合本民族現代化發展的道路。其次,中國現代化的後發性使得它在當今世界的經濟結構中往往處於一種弱勢地位,而如何在當今的世界舞台上爭取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這也是對中華民族的一次嚴峻考驗。再次,對於中華民族來說,現代化乃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是創新之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是嶄新的事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必將引發社會深層的變革,而在這種社會大轉折的關頭,能否發掘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將關繫到現代化的成敗。但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一些受到西化論影響的人們卻陷入了一個誤區,他們以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應當放棄過去的以國家和民族為本位的固有觀念和文化取向,理由是今天中國現代化所面臨的時代背景是經濟全球化,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加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合唱中來,而民族主義情結是妨礙中國被世界所接納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對當今西方發達國家所宣揚的"民族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民族國家的傳統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已經過時"、"民族國家的主權觀念"已經成為過時的觀念等,表現出盲目的親附態度,這實際上也就是對中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不要弘揚我們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問題所產生的一種認識上的困惑。應當從這種困惑中解脫出來。
如前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新的時代條件下將愛國主義精神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對立起來,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從理論上看,世界經濟的發展的確生產出了許多超越國家界限的經濟因素和經濟理念,如商品已經成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力量,資本的流動也呈現出超越國界的態勢,以及信息的傳遞和共享、大眾文化的普及等,這些都使得人們產生了在國際經濟領域中平等交往的客觀要求。但是應該看到,世界經濟全球化格局的產生決不是在拋棄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形成的,而是世界各國對於各民族、國家之間利益的相關性和一致性的共識,這並沒有抹殺國家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界限,相反地,它恰恰是出於對本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高度關注。問題的關鍵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民族國家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促進民族傳統的代代相傳,實現本國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所以,那種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發展已經成為一把解構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剃刀"的說法,是十分荒唐的。當今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並存的客觀事實表明,所謂經濟全球化將使民族國家的時代結束的觀念的提出,不過是西方國家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狹隘利益,向全球擴張其經濟勢力所製造出來的一種輿論。
從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來看,將愛國主義與現代化、全球化對立起來的做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中國是一個現代化的後發性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曾經受到過多種敵對勢力的反對、孤立和遏止,但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放棄了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就等於放棄了民族的希望。特別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情況下,西方敵對勢力散布的所謂"中國威脅論"、"人權高於主權"的論調又甚囂塵上,甚至對我國的內政進行野蠻干涉,妄圖阻礙我國祖國統一的進程。這就充分表明,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仍然有許多艱難險阻,有許多需要應對的復雜問題。如果對這種情況懷著天真的幻想,以為現代化可以通過別人"恩賜"的方式來實現,以為可以以放棄自己民族的尊嚴來換得"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到頭來只能把中華民族置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中國將會重新淪為列強的附庸,任霸權主義者宰割。這是已經站了起來的中華民族所不能接受的!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的精神的極端重要性,並不等於說我們只能在國內工作才算愛國。當今,一個國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個國家去工作和尋求發展,這是很正常的,這和愛國主義並不矛盾。愛國主義是一種倫理情懷和精神境界,而不是一個狹隘空間或地域分割的概念。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由於各種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因,我國不少同胞遠走他鄉、僑居國外,以求生存和發展,他們很快地融入當地社會生活和人民之中,為僑居國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貢獻。但這並不妨害他們始終胸懷祖國、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以各種形式支持和幫助祖國各項事業的發展。在祖國的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他們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祖國人民也並沒有因為他們僑居國外而視其為異己,相反地,祖國人民和廣大愛國僑胞始終是休戚與共、心心相印,共同體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馬克思主義從來就強調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統一。既然經濟全球化並不抹殺國家或民族的差異和區別,那麼它所昭示就只是今天每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必須自覺地置於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來作出符合自己民族或國家的國情和根本利益的思考和抉擇;每一個當代人在保持自己民族意識的同時,也必須具有全球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講,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和做一個明智的世界公民是完全可以統一的。試想,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並存的今天,離開了民族和國家的本根,失去了愛國主義精神支柱,那麼所謂全球意識或世界公民也就只能成為一種無本無源的幽靈,它只會把人引向西化論者所預設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
總之,中華民族在追求自己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過程中,決不能淡化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的統一,為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偉大復興,譜寫出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新篇章。

6、對經濟全球化的看法

依我來說:1、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只有去順應,對於我國來說,尤其如此;
2、對於原礦產資源凈出口的國家,尤其要自己國家的民族工業,發展自有原料的深加工,只有這樣,才能夠壯大自己的民族工業,增加自身礦產資源的附加值,自有資源才不會被恣意「掠奪」,才不會在自有資源枯竭時窮困潦倒,坐吃山空;
3、雙邊貿易,多邊貿易,互通有無,是一種雙贏的結局,抑或多贏的結局;
4、對於產品出口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意味著是國際市場;對於產品生產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意味著是技術升級的來源;對於欠發達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意味著是境外投資的來源;
5、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將國家經濟融入地區經濟、全球經濟,才能夠使自身經濟得到最大的發展和提升,否則,閉關自守,與全球經濟退避三舍只會損壞了自身的國家經濟。 但有一點,在全球貿易當中應遵循互利共贏的原則,不應以他國的利益為犧牲,還要防止國家安全的被損害。

7、各國對待全球化的態度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風起雲涌的時代,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世界經濟的發展給中國的崛起帶來了一系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所謂經濟全球化,其本質上...

8、特朗普和柯林頓對經濟全球化態度有何不同?

柯林頓是多元化經濟政策,而特朗普是美國優先,這其實就是左翼與右翼的差別。特朗普追求的是貿易平等,他認為過去二十多年裡太多的國家佔了美國太多的便宜,而他要改正這些錯誤,讓製造業重回美國,讓貿易趨於公平,讓美國再次強大。

9、有個有關「經濟全球化利弊」的辯論,我的觀點是:不利於發展中國家。

怎樣正確看待我國現階段的剝削和貧富分化問題 ?

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范圍內確實存在著剝削,剝削的發展產生了貧富分化。

那麼如何看待我國現階段的剝削和貧富分化呢?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剝削也一樣。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剝削將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發展軌跡。歷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剝削從無到有;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資本主義必將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所取代,社會剝削經歷從有到無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也並不認為剝削絕對不好,例如認為有剝削的奴隸社會,取代沒有剝削的原始社會,是一大進步。

實行社會主義的目的,在於更快更高地發展社會生產力。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展生產力是手段,其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剝削仍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目前,在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等領域中,還存在僱傭勞動關系,存在著剝削的現象。這一定范圍內的剝削持續一段時間後,就產生了貧富分化。

一般地,社會主義是不應該有剝削的,但是,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特殊的社會主義,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我國的國情所決定,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允許剝削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還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社會生產力還比較落後。單靠國家有限的財力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難以完全解決如此眾多的人口的就業和生計問題。因此,引進外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這樣做,雖然在一定范圍內出現了剝削,但是歸根結底對社會主義有利,對人民有利,因為它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鄧小平同志在談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發展私營經濟的時候說:「一個三資企業辦起來,工人可以拿到工資,國家可以得到稅收,合資合作的企業收入還有一部分歸社會主義所有。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企業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樣做不會也不可能破壞社會主義經濟。」這就告訴我們,我們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用「三個有利於」的標准來看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簡而言之,我國的國情情決定了我國要經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特殊階段,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生產力要求,多種所有制共存,在多種經濟形式,為剝削現象提供了決定性的條件,而目前社會主義不具備消滅私有制的物質手段,客觀上也為剝削現象留下了一席之地,加之現階段,人們對勞動形式的不純要求,以及思想道德的多層次性,使剝削現象的存在有了客觀依只要次些條件存在,剝削現象就有其客觀必然性,不管人們是否承認,作為經濟現象,它總是頑固地以種種方式表現出來,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發揮作用。

二、

重慶市社科院院長蔣一葦在6月重慶市委舉辦的理論講座上說,實行社會主義的目的,在於更快更高地發展社會生產力。馬克思主義堅信人類要走向共產主義,這並不只是一種道義上的信念,而是總結社會發展必然規律作出的結論。馬克思主義也並不認為剝削絕對不好,例如認為有剝削的奴隸社會,取代沒有剝削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大進步,就說明了科學社會主義不是一種道義上的信念。我們走社主義道路而不走資本主義道路,

試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

郭紹揚

私有制是剝削產生和存在的前提及基礎。正因為如此,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共產黨宣言》中就明確宣布:「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滅私有制和消滅剝削作為己任,並為之奮斗不息。建國以後,黨力圖在這方面有所前進,幾十年來,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限制、改造私有制,限制、進而消滅剝削。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剝削這一經濟現象卻又出人意料地出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生活之中。對此,人們議論頗多,褒貶不一。顯然,如何看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出現的剝削,是一個不容迴避的間題,從理論與實線的結合上探討這一現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擬就有關剝削的幾個問題談點膚淺的看法。[文秘資源-www,tingko.com,找範文請到文秘資源網]
一、剝削的內涵及現階段剝削的主要形式
1 .剝削的內涵:理論界將剝削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說」將平均主義及一些非勞動收入都界定為剝削。本文所要討論的狹義的剝削,即剝削是指社會上一些人或集團憑借他們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有對甚至是使用權)無償地佔有他人的剩餘勞動或剩餘產品的行為,稱為剝削。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剝削的主要形式:根據以上對剝削的定義,我國現階段的剝削現象,我認為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表現出來:( l )僱工:這是現階段的主要形式。僱工經營實質上是僱主佔有生產資料聽有權(或使用權),通過僱工的方式以佔有工人的剩餘勞動為目的一種經營活動。(2)股金:在股份經濟中,有些股東不從事企業的生產和管理,脫離企業經營活動,僅憑借股金分享高額利潤。(3 )高利貸盤剝:特別是在私營借貸中,有些高利貸者以高出國家銀行幾倍、幾十倍的利息借出。(4 )租賃:把生產資料承租給別人,從而佔有他人剩餘勞動。(5)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外國資本家憑借佔有生產資料的權利而佔有工人的剩餘勞動,有時甚至佔有必要勞動。
二、剝削是讓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必然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
馬克思說:」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須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資本論》,第一卷,第263 頁).這里,明確地指出了剝削產生的經濟條件是私人佔有生產資料,這為我們分析現階段存在剝期現象指明了方向。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多種經濟形式,是「剝削」這一經濟現象產生的客觀經濟基礎。我們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建設社會主義。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們雖然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但是生產力仍沒有達到社會化大生產的程度,而這樣呈現出的生產力多層次性,就客觀地、必然地導致了所有制的多層次性,即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並存。因此,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允許私人經濟存在並鼓勵其適當發展,是適應生產力水平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力發展生產力和發展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既然私人經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那麼,根據馬克思的利余價值理論,作為私營經濟的必然產物— 僱工以及因此產生的剝削,就有其存在客觀依據。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未具備消滅一切私有制的物質手段,這是剝削現象存在的直接根源。因我國的社會主義脫胎於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物質基礎本來就十分薄弱,加上這些年來工作上的種種失誤,在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才,難免會出現資金、找術設備短缺的困准.為了解決這些困難,在五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就說過:「現在的自由市場還有資本主義,雖然沒有資本家。上海地下工廠也是對立物,因為社會有需要,就發展超來。要使他成為地上,合法,可以僱工。」( 1956 年犯月7 日約見民邀、工商聯負責人談話)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這種社會需要仍未充分滿足,特別是貫徹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要堅持改革和開放,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兩種資源」。為此,我們要採取種種措施,吸引國外資本.吸引華僑投資,大力吸收國內民眾間的資本投資,這必然就會出現私營經濟、中外合資和中外合作經濟,僱傭關系和剝削現象的出現就是難免的了。
3 .人們對勞動形式的不純要求是剝削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還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成熟的、完全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還由於缺乏生產力為客觀基礎而不能為生產者提供最好的生產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廣大勞動者都希望以最適應本身特點的勞動方式創造能基本滿足個人要求的物質財富。一方面,有的勞勸者在現行政策的允許下購買了部分生產資料,需要有勞動力為之生產;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資源充裕,特別是廣大農村相當一部分勞動力由於土地的有限性和勞動的季節性而不能與生產資料充分結合,暫時游離於社會之外,需要尋找生產資料以獲得生活資料.因此,為了加快貨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的過程,把散在的生產要素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私營經濟的僱傭關系也就應運而生。
4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思想道德的多層次性是剝削現象的思想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多種經濟形式相適應的思想道德的要求也不可能是單一的。我國長期處在封建社會,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小農經濟思想、道德還有較大的市場。現階段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不尊重個人利益、不承認追求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只能是空想主義,實踐己證明行不通。所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下,還要實行多種分配方式,其中包括非勞動收入。
簡言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多種經濟形式,為剝削現象提供了決定性的條件,而目前社會主義不具備消滅私有制的物質手段,客觀上也為剝削現象留下了一席之地,加之現階段,人們對勞動形式的不純要求,以及思想道德的多層次性,使剝削現象的存在有了客觀依只要次些條件存在,剝削現象就有其客觀必然性,不管人們是否承認,作為經濟現象,它總是頑固地以種種方式表現出來,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發揮作用。
三、堅持用生產力標准來評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
十三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而且明確了我們「要把
發展生產力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發展生產力應當成為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顯然,我們也只有運用這一標准來評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現的剝削現象。
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激勵機制。這主要表現在:
( l )為了獲得較多的剩餘價值,私營經濟經營者願意把資金用於擴大再生產,而不只是揮霍浪費.這種剩餘價值資本化的結果,在客觀上起到了將社會閑置的個人資金轉化為生產資料的作用,可以進一步吸收閑余勞動力,優化生產要素的結合,促進整個社會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 2 )私人經濟經營者個人致富的內在沖動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迫使經營者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選擇經營方向、經營品種,根據競爭的需要,迅速調整本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這有助於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多方需要.
( 3 )為了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經營者往往採取內含式擴大再生產的辦法,就是必須提高資本技術構成,因而必須用較先進的技術裝備代替原有設備,提高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這對公有制經濟無疑是一種挑戰,因而,有利於整個社會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4 ) 『在獲取更多剩餘價值的激勵下,私營經濟經營者有時要看準時機,採取資本集中的辦法擴大經營規模,從而達到自已的目的。無論是大魚吃小魚,還是用和平的辦法,收買股份組織股份公司,都有利於社會化大生產。
上述可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現的剝削現象,對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有一定激勵作用的。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與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具有質的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只是一種經濟現象,是在一定對間、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這與傳統的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中的剝削從其生產的條件和作用來看,有質的區別.具體反映在:
( 1 )制約它們的經濟規律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是私營經濟的產物。而私營經濟是作為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出現的,它必然要與公有制經濟發生種種聯系,它的發展方向、規模必然要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和有計劃按比例規律的制約。而傳統的剝削是以私有制制度為基礎的,它受剩餘價值規律和資本積累規律制約。
( 2 )兩者的資金來源和用途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私人佔用生產資金,來源於經營者的勞動,僱主以自已的勞動所得的財產所有權為根據,獲取部分剩餘價值,實際上包含了他們犧牲現期消費,而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的貢獻,這是他們追求利潤的一個主要動力。資本主義剝削者的資本來源於剝削,『資本來到世間,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臟骯的東西」,這就是資本的本質。資本家迫逐剩餘價值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已的私慾。資本主義生產中的高額利潤,基本上歸資本家。
( 3 ).兩者存在的范圍和程度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的剝削現象是在一定范圍內的,有關國民經濟命脈的鐵路、銀行、郵電等部門,目前王沒有出現私營經濟.在私營經濟中,剝削量也受到政策和社會道德的限制。資本主義剝削是無聽不包、無所不有的,它在全社會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榨取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其慾望是無止境的。
( 4 )兩者體現的關系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是在社會主義法律的允許的范國內,僱傭的雙方是在政治平等的前提下,經過協商約定,體現的是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僱主與僱工的矛盾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資本主義剝削是資產階級對無產資級的剝削,體現了兩大階級的根本對立,正如恩格思指出的那樣,」只有在本人完全不必勞動時,這個僱傭勞動的人才成為真正的資本家。」(《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16 卷,第307 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私營經濟經營者,一般都從事勞動或管理,因此與資本主義的資本家是有區別的,兩者體現的關系也顯然不同。
( 5 )兩者的發展前途不同。從本質上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種剝削現象,與社會主義制度是相悖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這種剝削見象將在社會主義社會消失。資本主義的剝削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而且是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它就將存在,只有消滅了資本主義制度,才能消滅資本主義剝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與資本主義剝削有以上五個方面質的區別,這種質的區別,主要反映在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佔有狀況上,即私有經濟的經營者佔有部分生產資料,是從屬於公有制經濟的,而資本主義社會是資產階級佔有生產資料。我們決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更不用擔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會導致社會主義性質的改變。
四、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私營經濟中出現的剝削觀象,大力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社會主義經濟。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剝削,這是由生產力狀況所決定的必然經濟現象。盡管社會主義的建立是以消滅剝削為出發點的,但三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實踐已證明,一定范圍內的剝削現象,實際上從未中斷過。「文化大革命」前對民族資產階級土商業的改造,以及實行贖買政策,「文化大革革」中自發出現的地下工廠,都充分證明了要人為地消滅和以法令的形式禁止這種經濟現象,是不可能的。回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發展私營經濟所走的路,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在現階段,不是允許或不允許剝削現象存在的問題,而是一個必須正電、如何正確對待的問題。我們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毫無疑義的。因此,我們承認剝削現象是一個必然的客觀存在,並不等於讓這種剝削現象任其發展,我們也要充分認識這種剝削的消極因素,採取必要的經濟手段和經濟杠桿,因勢利導,使其循著繁榮社會主義經濟的軌道發展。只有善於運用政策對私營經濟加以引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對於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才能產生促進作用。
我們也只有充分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為最後消滅剝削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初級階段的剝削現象是社會主義道義所詛咒的,但為了取得消滅剝削的最後勝利,在經濟生活中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其合法性,我認為這是我們對待現階段剝削現象的應有的基本態度.

三、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展生產力是手段,其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

關於公平的思考,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為什麼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仍存在剝削

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主體地位的確立,標志著剝削制度在我國的消滅。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剝削現象仍然存在。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由於我國生產力落後,且具有多層次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我們不能搞純而又純的公有制和按勞分配,而只能實行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允許和鼓勵其他經濟成份並存和共同發展,只能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分配製度。這種所有制結構和分配方式的存在意味著我國要徹底消滅剝削現象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我們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允許這些經濟成份中剝削現象的存在,並非是鼓勵剝削現象,重新建立剝削制度,而是通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採用資本主義的一些方法(是當作方法來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發展生產力」⑷,為將來徹底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奠定物質基礎。

社會主義本質的「消除兩極分化」與「消滅剝削」是在實現社會主義目標同一過程中的兩手方面,其核心內容是相通的。因為消滅了剝削和剝削制度,也就消滅了資本積累與貧困積累的對立,當然也就消除了兩極分化。

先富政策

放眼世界,只有經濟落後和經濟特別發達的國家,它們的貧富差距水平都很小,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存在著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中國是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因此貧富差距出現並擴大是正常的,只有當經濟繼續發展,經濟水平達到一個頂點後,我國的貧富差距就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慢慢縮小

改革開放以來,實行讓一部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帶動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這一政策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手段,對發展生產力也確實有益。但如何實現先富帶動後富?現階段貧富差巨不斷拉大,是否已經超過一定的限度呢?一般人的新三座大山」的教育、醫療、住房問題,看來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的貧富差巨已經相當明顯了。

我國貧富差距的現狀
1.城鄉收入差距拉大。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1984年為1.74:1,1997年為2.47:1,1998年為2.51:1,1999年為2.65:1,2000年為2.19:1,2001年為2.9:1,2002年為3.11:1,2003年為3.23:1,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擴大到3.32∶1。
2.地區收入差距拉大。2005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四個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廣東,比最低的四個省區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高7000~10000元左右,而2000年,四個最高省市比四個最低省區高4000~6000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四個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比最低的四個省市貴州、甘肅、雲南、陝西高3700~6000元左右,而2000年,最高的四省市比最低的四省高4000~6000元左右。
3.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明顯拉大。1978年,我國最高收入與最低收入的行業的工資之比是1.38∶1,1998年則上升為2.35∶1。2000年,行業最高人均工資水平是行業最低人均工資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壟斷行業、新興產業部門等行業的收人增長很快,而一些傳統產業部門如冶金、煤炭、紡織等行業的收入增長緩慢。
4. 非法致富現象較為嚴重。有一些社會成員利用非法手段,如偷稅漏稅、敲詐勒索、貪污受賄、走私販私、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以及各種形式的尋租、內部人控制等非法收入現象相當普遍。其中社會反映最為強烈、影響最突出的是利用職權謀取不義之財的腐敗行為,從索賄受賄到權錢交易到與不法分子狼狽為奸,腐敗問題相當嚴重和突出。轉貼於中國論文下載中

現階段貧富差巨不斷拉大,是否已經超過一定的限度呢?

我國的基尼系數這一指標從1978年的0.16,迅速上升至2000年的0.458,大大超過了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

但是,目前基尼系數最高的國家和地區有:巴西0.567、香港0.533、智利0.549、新加坡0.522等,即使達到0.65的南非,也不曾聽說產生什麼動盪。可見,0.4 的警戒線只具嚇人的作用。

再看基尼系數低的國家:如阿爾巴尼亞0.267,與比利時0.28、芬蘭0.26、法國0.28、德國0.27、挪威0.28和瑞典的0.23等,都屬於一個檔次,都表明收入達到接近絕對平均的程度。但曾經作為過歐洲社會主義明燈的阿爾巴尼亞,在歐洲是一個窮得滴鹵的國家,它的0.267隻能說明是一個均貧指標;與比利時等那些西歐國家相比,後者代表的則是均富指標。兩者大相逕廷,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可見基尼系數沒有想想的那麼可靠。

貧富差異加大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發展我國經濟,片面地強調效率問題,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的對外優惠政策,同時也存在一些疏漏,在某種程度上拉大了我國的貧富差距水平。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國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一些人鑽了法律的空子,為了致富而不擇手段。很多人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剝削」,大量侵吞公有財產,在短時間內暴富,使中國在短短的20年內產生了很大的貧富差距。因為頻繁的對外交易和國際資金流動極大地便利了違法致富的資金出逃,而且這種頻繁的對外經濟交易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非法致富機會。最典型的例子是為了推行所謂的走出去戰略而讓私人以私營公司名義用國家資金在國外注冊企業,這極大地方便了許多見利忘義之徒侵吞國有財產——在國外注冊私營企業的老闆可以翻臉不認帳,不承認國家在自己注冊企業中所擁有的財產,而中國政府甚至連向外國政府控告這種人的法律依據都沒有。
(二)出口退稅政策
為刺激出口所實行的不惜代價的出口退稅政策是造成兩極分化的又一大源泉。出口退稅給予的暴富機會是如此之大,以致假造出口單據以騙取出口退稅本身成了某些「模範外向型地區」的一大賺錢機會。
(三)對加工貿易的優惠政策
這樣一種政策鼓勵了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切斷與其國內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者的聯系,它雖然有利於廣東等少數沿海地區發展加工出口經濟,卻使廣東的出口產業發展不再能帶動內地的相關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由此而加劇了直接生產出口產品的行業和地區與其它行業與地區之間的貧富分化,使廣東的富裕與全國的經濟發展失去了關聯。
(四)「鯰魚效應」的觀念
這種觀念認為,進口的壓力會使面向國內市場的企業活得更好,就象在長途販運的活魚中放入吃魚的鯰魚會激活販運的魚那樣。而近幾年的許多政策都是按照這種思路設計的。實際上即便是那些在開放進口的壓力下生存下來的企業和個人,他們的生存境遇和福利也往往會大幅度下降,這會使貧者進一步貧窮,從而加大社會中的貧富分化。
(五) 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建立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市場經濟是從無到有,是一個逐步建立的過程。在市場經濟建立的各個具體階段,不同社會群體的獲益程度很不相同。換言之,在市場化不同的具體階段會形成不同的、與之對應的相對富裕的社會群體。這些群體不可避免地同依舊在計劃經濟體制內的社會群體在收入上拉大差距。比如,在金融領域市場化的初期階段,許多人靠投資外匯、債券、原始股票而一舉躋身富裕階層。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誰與市場化過程能保持著同步的關系,誰就有可能率先富裕起來。
(六)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引進外資,發展我國經濟,實行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這種製造貧富兩極分化的政策偏向主要表現在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上。當今中國收入最高的群體之一,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的高薪階層。對中國企業,超過一定數額的員工工資不能計入成本,而應當視為利潤的一部分,從而不僅員工應當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企業還要為此繳納相應的企業所得稅。但是這種作法卻沒有適用於外資企業給其員工的工資,外資企業的員工工資就都可以不視為企業利潤,從而不必繳納相應的企業所得稅。在這種不平等的稅收待遇下,中國企業由於稅負過重而難以提高職工工資,外資企業卻由於稅負較輕而樂於給其員工高薪。實際上,外資企業給其員工的高薪在很大程度上是拿著中國政府的企業所得稅送人情。外資企業薪金普遍高於中國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