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ccg全球化智庫王輝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ccg全球化智庫王輝耀

發布時間: 2022-05-18 06:41:30

1、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原則是什麼?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原則是構建以合作共贏。

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

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命運共同體是反復強調的關於人類社會的新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利益觀

經濟全球化促使人們對傳統的國家利益觀進行反思。瞬間萬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傳導機制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了「地球村」,各國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國家成為一個共同利益鏈條上的一環。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全球利益鏈中斷。

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出現問題,則飢民將大規模湧向別國,交通工具的進步為難民潮的流動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進步又使拒難民於國門之外面臨很大道義壓力。互聯網把各國空前緊密地連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點發動網路攻擊,看似無聲無息,但給對象國經濟社會帶來的損失卻有可能不亞於一場戰爭。

2、全球權威智庫排行發布,中國拍第幾?

全球智庫發展概況:中國智庫數量位居世界第二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2016年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其中北美洲智庫數量最多,擁有1931家;歐洲其次,擁有1770家;亞洲緊隨其後,擁有1262家。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擁有智庫數量最多的國家,有1835家。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二智庫大國,擁有智庫數量達到435家。英國和印度智庫數量位列中國之後,分別擁有288家和280家。

2016全球智庫排名榜單解讀


1.中國智庫全球排名呈現新亮點

根據區域分布、研究領域、特殊成就三類標准,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TTCSP)研究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共列出52個分項表單。其中,中國智庫上榜的表單數量達到41個,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13個,反映出中國智庫發展呈現的良性態勢。2015年,中辦國辦就加強中國智庫建設發出重要文件、提出明確要求。在中國政府重視智庫建設的背景下,中國智庫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在全球智庫175強榜單中,有9家中國智庫上榜。亞洲大國智庫(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智庫排名60強中,18家中國智庫上榜。在最佳社會智庫、最值得關注的智庫、以及多個研究領域如教育政策、環境政策、國防和國家安全智庫排行榜單中,中國智庫均列名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社會智庫在過去一年中發展迅猛,在該報告中表現亮眼。其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在三個分榜單中排名中國社會智庫第一,在全球最佳質量保證和完整策略及程序的智庫、全球最佳互聯網應用智庫兩項榜單中,CCG作為唯一入選的中國智庫名列其中。

此外,新興智庫中不乏優秀者涌現,受到國際關注。在今年的《全球智庫報告2016》的「全球最佳社會智庫排名」 120強榜單中,有7家中國智庫上榜;而在「全球最值得關注智庫排名」100強榜單中,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相比去年均有所增加。

2.全球頂尖智庫175強榜單,9家中國智庫上榜

《全球智庫報告2016》的2016全球智庫綜合排名榜單共列及175家世界智庫。其中美國的布魯金斯學會蟬聯榜單首位。這已經是布魯金斯學會連續5年排行第一。英國查塔姆社和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分列第二、第三位。布魯金斯學會還被報告選為2016年度全球最佳智庫。美國入選全球十大智庫的數量最多,達到6家,與去年持平。

2016全球智庫綜合排名榜單175強中,有9家中國智庫入選,分別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第33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36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39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52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73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79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111名)、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第149名)。

2016全球智庫綜合排名175強榜單(中國智庫排名)智庫名次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第33名)、中國社會科學院 (第36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39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第52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第73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79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第111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
(第149名)。

3.亞洲大國智庫(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智庫排名,18家中國智庫上榜

《全球智庫報告2016》發布的亞洲大國(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智庫排名60強榜單中共有18家中國智庫上榜,分別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第4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8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10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13名)、卡耐基中國中心(第19名)、布魯金斯中國中心(第20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22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24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30名)、上海社會科學院(第35名)、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第41名)、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台灣)(第45名)、中國金融40人論壇(第48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51名)、盤古智庫(第57名)、新華社瞭望智庫(第59名)、團結香港基金(第60名)。

 4.最佳政府智庫排名6家中國智庫上榜

在特別成就分類下的最佳政府智庫排名中,中國在全球75個入選名單中,共有6個智庫上榜,其中5個智庫位列前20名。包括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第7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第9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13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第16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20位)。

 5. 6家中國智庫入選全球最佳社會智庫

全球最佳社會智庫排名120強榜單中共有6家中國智庫上榜,分別是中國(海南)改革與發展研究院、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察哈爾學會、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應用國際貿易研究所。

6. 中國5家智庫最值得全球關注

在全球最值得關注智庫排名100強榜單中共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排名分別為: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第31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54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63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91名)。

7.5家中國智庫上榜全球傑出政策研究項目智庫

在全球擁有傑出政策研究項目的智庫排行中,共有5家中國智庫上榜,排名分別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第31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41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62名)、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第80名)。

 8.最佳高校智庫榜單6家中國智庫上榜

在最佳高校智庫90強榜單中,中國智庫上榜6個,有三個入選前20名,分別為第11名的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第14名的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以及第16名的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9. 3家中國智庫上榜最佳新銳智庫排名

在2016年最佳新銳智庫榜單中,有三家中國智庫機構上榜且入選前40,分別為排名第23位的阿里研究院,第29位的21世紀絲路合作中心,第34位的前海創新研究院。

 10.4家中國智庫報告上榜最佳研究報告榜單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世界華商發展報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中國-東盟海事合作:過程、動機和前景》, 中國科技交流中心的《G20科技和創新發展》,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的《2016 G20高峰論壇關於T20的政策報告》等上榜最佳研究報告榜單。

此外,中國智庫在其他榜單上也表現突出: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上榜最佳質量保證和完整策略及程序的智庫榜單,在前70名里排名第28名。

兩個中國智庫上榜智庫最佳創意和模式創新排名,分別為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第43名)和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47名)。

發布會後還就「為什麼智庫在當今世界的地位變得日趨重要?」主題進行了研討。參加研討會的嘉賓包括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Paul

Haenle)、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副所長李國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文學國、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永權等嘉賓參與了討論。專家們在研討中表示,《全球智庫報告2016》報告發布為我們帶來了新的視角,智庫在全球和中國都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智庫在全球化發展錯綜復雜的大背景下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還建議智庫研究應該要保證高質量,但同時也應該保證研究結果的時效性,以及研究結果是否能夠及時遞送到政策制定者、媒體以及公眾的手中;智庫必須學會適應對市場對快速變化的數據以及分析的需求,更好發揮智庫對政策的影響力作用。

3、王輝耀的介紹

王輝耀博士,教授,博導,國務院參事,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兼主任,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1,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兼建言獻策委員會主任,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協顧問。曾經擔任國家經貿部官員,中組部國際人才競爭戰略專題組組長,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起草組專家等。廣東外語外貿大學77級本科畢業,在北京國家經貿部工作,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和國際管理博士學位(PhD),擔任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曾經擔任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員,布魯金斯學會訪問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等多家大學兼職教授。還擔任了國際移民組織(IOM)顧問理事會理事,國際大都會國際執委會委員,國際獵頭協會顧問,耶魯大學亞洲發展理事會成員,加拿大毅偉商學院亞洲董事會成員和德國IZA研究所研究員等職務。在人才戰略、企業國際化、國際管理、創業創新、華人華僑與中國留學人員群體和智庫研究等領域有廣泛的學術研究,發表有關中英文著作60部和有關中英文專業文章上百篇。

4、直面汽車產業變革,人才引進如何重新出發?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十四五」的啟動序曲。「十四五」時期,汽車行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應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增長的不確定性,我國該如何直面產業變革,車企國際化發展的應對之道又是什麼?

 

汽車「交織」期需重視人才

 

在日前召開的2020第七屆全球華人汽車精英聯合年會暨「中國擁抱世界」汽車產業創新論壇上,汽車人才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指出,當前汽車產業正處於「三種交織」的局勢。第一,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調整期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期相交織,中美貿易戰實際上使中國的汽車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霸權打擊;第二,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重構期與中國製造強國攻關期相交織;第三,中國汽車市場的轉軌期與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期相交織。在這種特殊時期,汽車產業也迎來新的變革。

 

 面對現狀,付於武指出,要重新思考、重新出發,全力應對「三種交織」的局勢。

 

在付於武看來,汽車的新時代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需要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呵護人才。重視人才就是重視創新的火種,有火種才能用熊熊燃燒的火炬引導企業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汽車人才研究會理事長朱明榮也認為,直面產業變革,需聚焦汽車人才,使中國與全球共榮。

 

「十九大之後,中國社會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模式處於關鍵轉型期,在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人才發揮著關鍵作用。人才是創新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人才的作用在科技發展、產業發展當中發揮關鍵性的核心作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李志剛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春暉資本董事長汪大總也表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化都離不開人才,他呼籲海外華人和汽車海歸繼續心繫祖國,實現個人願景的同時為中國的汽車產業貢獻力量。

 

人才引進應以市場和企業為主導

 

從人才流動的角度看,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人才保有量和流動量最大的國家,雖然受到疫情沖擊,但是留學勢頭仍會繼續,各類國際人才都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才保有量超過2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出國留學人數高達700萬,在海外華人華僑數量高達6000萬。

汽車人才研究會理事長朱明榮

 

可見,人才國際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朱明榮對此倡議全球華人專家通過整合海外華人專家資源、積極搭建和國內交流的通道、擴大國內外產業界朋友圈等方式肩負起建設汽車強國的責任和使命。

 

在李志剛看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顯得十分緊迫。首先,全面開放的中國更需要人才的大開放。其次,中美戰略競爭的核心是創新與人才。另外,要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國際人才競爭。

 

李志剛指出,在新一輪的人才引進中,要轉變方式,需由過去以政府為主導,轉向以市場和企業為主導。「總書記有一個重要的人才思想,即中國對國外人才主要以引字為主,為我所用即可。在這個過程中,要發揮企業在整個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企業也應該成為引才的主體。」

構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迫在眉睫

 

在未來的競爭中,如何讓汽車人才更好地釋放能量,發揮作用?

 

在李志剛看來,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吸引和用好人才提供製度保證,我國需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一是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還不太適合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要以社會發展和需求為導向,培養人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重點。

 

二是要發揮好人才評價指揮棒的作用。人才評價在人才的選拔、使用、激勵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過去評價人才主要看論文,如今很多單位已不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衡量指標。所以,要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

 

三是疏通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我國在體制上還存在著人才流動的障礙,事業單位、企業、機關相互之間有「玻璃門」過不去。另外,要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

 

四是要強化人才股權期權激勵。「股權激勵是對人才最大的激勵,要想方設法讓人才名利雙收。現在我們還面臨很多法律方面的約束,體制上也有制約,當然還有大鍋飯平均主義的思想。」李志剛強調。

 

五是要構建高效的引才用才機制。要更多採用柔性引才、全球配置的方式引才聚才。

 

總之,全球人才競爭的關鍵是人才制度的競爭。立足未來,李志剛認為,應努力通過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依靠市場力量形成匯聚國際人才的制度優勢、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生態等舉措,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讓全球人才擁抱中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駐美大使首次用玻璃幕牆談中美關系有何深意?

5月1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參加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舉辦的「中美關系40年」研討會。大白新聞注意到,崔天凱在活動中首次提到了「玻璃幕牆」一詞,並稱一些美國人試圖對中美之間正常的交流合作設置障礙,對中國在美留學生和學者疑神疑鬼,值得警惕。此前,就有中國學者在美參加研討會時曾被美媒猜疑,而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擔憂是否就是「玻璃幕牆」的基石底料?

5月1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參加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舉辦的「中美關系40年」研討會時表示,中美作為當今世界兩個大國,存在差異和分歧是自然的。雙方應堅持相互尊重,以務實和建設性的方式管控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曾經發生的台海、撞機、炸館等危機都發生在中國領土或鄰近中國的地方,而沒有發生在美國。這些事件都是因美方損害中方利益而起,中方不得不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他表示,中美雙方應加強溝通對話,共同努力消除「理解赤字」。有人認為,歷史上大國之間發生的16次權力轉移中有12次訴諸戰爭,只有4次以和平方式進行。他們擔心中美難以避開「修昔底德陷阱」。

事實上,中美關系同上述兩類情況都應該不同,因為中國並不想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而是主張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避免走歷史的老路、避開「修昔底德陷阱」,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辟一條新路。

崔天凱強調,當今世界各國利益緊密交融,沒有誰能夠一家獨大,我們希望與美方共同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成為合作夥伴,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希望國與國關系以感情為基礎,那未免太過天真。但如果一國的外交政策被敵意、恐懼和猜疑主導,那將非常危險。

他說,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內有些人正試圖在中美之間設置一道「玻璃幕牆」,對中美之間正常的經濟、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設置障礙,甚至對中國在美留學生和學者疑神疑鬼。希望這種危險傾向不要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

中國學者在美開會引美媒猜疑

「對中國在美留學生和學者疑神疑鬼」的情況並非無中生有。據媒體報道,美國當地時間5月9日,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舉行研討會。美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奧莫名其妙地將矛頭對准一名中國學者。美國5月7日報道稱,盧比奧於4日致函威爾遜中心,要求公布將參加研討會的中國學者王輝耀的官方政治背景,因為「盧比奧質疑王輝耀具有中共統戰部官員身份」。

5月8日,另一家美國媒體報道稱,威爾遜中心的這次研討會邀請了多名嘉賓參與。盧比奧在信中詢問該中心是否意識到受邀出席的嘉賓王輝耀,與中國中共統戰部之間的聯系。報道說,威爾遜中心的會議日程上僅提及王輝耀為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並未提及與中共統戰部的聯系。

該報道還稱,在報道刊出後,威爾遜中心網站上顯示,王輝耀已不在與會者名單上。對於具體原因,威爾遜中心不願回應或說明。

據報道,盧比奧認為這場活動的焦點在於討論中國影響力運作。威爾遜中心公布的議題預告中提及,目前中國在美影響力被描述得不準確、誇張甚至濫用。有分析認為,這可能導致盧比奧不滿,才招致被炒作。對此,王輝耀說,這是冷戰思維的延續,美國有些人先是說中國留學生有問題,然後又說中國科研人員有問題,現在智庫學者也開始受到質疑,真的非常不應該。

美國擔憂「中國製造2025」毫無必要

大白新聞注意到,崔天凱在「中美關系40年」研討會講話中提到了一個詞——「玻璃幕牆」,並稱有人試圖對中美之間正常的經濟、科技等交流合作設置障礙。此前,美國部分人士一直對「中國製造2025」表示擔憂。對此崔天凱認為,這是不必要的。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為自身產業發展設定的目標,但並不意味著中國實現這些目標是以排除其他國家為代價的。事實上這一計劃對中國企業、美國和世界各國企業都是開放的。

崔天凱說,當前中美經貿問題十分突出,對此雙方應平衡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妥善管控分歧。我們也許無法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先找到解決短期問題的辦法,同時尋找解決中長期結構性問題的出路。

中美之間雖然存在貿易不平衡問題。當前雙方經貿團隊正在就此努力協商談判,相信只要雙方堅持照顧彼此關切,就能夠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

對於有美國人擔心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放慢的問題,崔天凱表示,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他說,中國目前很多高科技領域還處在追趕態勢,我們深知只有堅持對外開放、和其他國家學習互鑒才能取得更大發展。

他同時指出,當今世界,一個國家可能在一段時間在某些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長期保持領先優勢。隨著時間推移,只要有公平競爭,總會有別的國家追趕上來。

今天,美國仍然對中國實行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如果美國既不賣給中國高技術產品,又不讓中國自己研發製造,那麼中國產業的出路何在。

以上內容來自:大白新聞

6、101℃聚焦國際:11.17你不知道的大事?

【國際篇】

辛巴威外交部和國防軍舉行吹風會 否認發生政變

11月17日電 綜:辛巴威外交部和國防軍16日下午在首都哈拉雷聯合舉行形勢吹風會,否認該國發生政變的說法,表示軍隊仍忠於總統穆加貝,津民眾和在津外國公民無需擔心安全。

麥啟安:中國在世界環保能源中保持領先地位

11月17日電 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於今明兩日在海南三亞舉行。論壇設立了十三場聚焦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企業全球化主題的分論壇, 國內外政要、知名「走出去」企業領袖、外國使節、國際專家學者等嘉賓在論壇上分享智慧。

50國形象調查:德國取代美國排名第一 中國名次上升

據報道,16日公布的權威性國家形象調查顯示,德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國家。中國的得分有明顯提升,在接受調查的50個國家中,中國綜合排名第24位。

美國逾半數員工過去一年未加薪 令人失望

據報道,盡管全美就業市場繁榮,僱主看來不難招到員工,然而,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卻顯示,過去12個月,一半以上美國人的工資並沒有增加。

王輝耀:中美簽訂經貿大單展現中國國際合作決心

11月17日電 11月17-18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在海南三亞舉行。論壇設立了十三場聚焦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企業全球化主題的分論壇,國內外政要、知名「走出去」企業領袖、外國使節、國際專家學者等嘉賓在論壇上分享智慧。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CCG主任王輝耀在論壇上指出,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平台。

7、新中國護照是如何從嚴格審批到按需申領的?

護照,對於個人來說,是公民出入國境和在國外證明國籍和身份的證件;對於國家來說,是「門面」,是主權的象徵和體現。回顧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的變遷,可以看到,審批程序逐漸簡化,制證水平不斷提升,「含金量」越來越高。專家表示,中國護照只用了60多年時間,就走過了西方國家二三百年的成長路程。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越來越強的綜合國力,和中國政府日益自信和開放的對外形象。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

管理嚴格 辦理量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規定,中國護照分為普通護照、外交護照和公務護照。普通護照又分因私、因公兩種。其中,中國公民因私普通護照(下稱普通護照)主要發給出國探親、旅遊、學習以及前往國外定居的中國公民使用,使用面廣、持有量大。

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護照發生過十餘次版本變化。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3個時段: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期至新世紀前、新世紀以來。每個時段的變遷都打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從管理體制看,上世紀50年代末,普通護照開始由外事部門轉歸公安機關管理。從內容看,護照文字印刷多為中俄文對照,是當時外交形勢的直接反映。從製作技術看,護照需要手工填寫,防偽手段幾乎為零。

改革開放前,出國人員主要為援建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因私出國的絕大多數為歸僑和僑眷,每年辦理量不過幾千本。在外交部原領事司副司長范振水看來,這主要是由當時的單一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和相關政治形勢決定的。一些時段內,「出國管理處於『三無狀態』:受理無明確規定,審批無明確時間,管理無明確機構」。

改革開放初期至新世紀前

關卡減少 逐步規范

對於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兼主任王輝耀來說,1984年出國留學前辦理護照的經歷至今仍歷歷在目。

1982年,從廣州外國語學院畢業的王輝耀來到原國家外經貿部國際經濟合作司工作。兩年後,他獲得赴加拿大留學的機會。雖然是國家幹部,他辦理護照所需的留學邀請函、贊助、薪級條件、獎學金等材料依然很多,「所有材料加起來有一本書那麼厚」。這些材料需要經過單位審批,公安部門還會核查其出身、家庭成分、海外關系、政治思想等情況。一個多月後,他終於拿到了護照。王輝耀表示,「感謝改革開放政策,讓我有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不過,人們實際辦理護照的過程並不那麼順利。「申請護照的證明材料多、前置審批多、審批單位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造成申請人來回跑路,拉長了辦證時間。」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教授夏莉萍舉例說,當時辦理護照需單位蓋章,一些人為了出國留學,在未滿服務期的情況下,需要給所在單位交一筆培養費,才能得到單位蓋章。

變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隨著留學、探親、「新馬泰」旅遊等因私出國大潮湧起,公安部從1994年起在全國統一公民因私出國護照申請和審批程序,護照申領邁入規范化時代。

進入新世紀以來

立法保障 驚人跨越

經濟的崛起,帶動了中國首批出國旅遊潮在本世紀初達到一個高峰。統計顯示,2001年,中國人出境旅遊突破1000萬,占據了當時護照申領量的2/3。

不過,新世紀初期,跟團游是辦理普通護照的重要前提。夏莉萍說,許多人參加團隊旅行,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申領一本護照,方便以後出國。

2001年,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天後,全國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宣布了按需申領護照試點、取消港澳游名額限制、擴大口岸簽證點等多項改革措施。時至今日,這次會議的歷史意義仍十分巨大。它標志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護照審批時代即將結束。到2006年,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實現按需申領。2006年通過的護照法,2013年施行的出境入境管理法,更是從法律上保障公民依法出入境的各項權利。

新世紀以來,王輝耀的護照換發了好幾次。「每次去辦理都能感受到新變化。」他說,以前北京只有一個出入境管理處,後來每個區縣都有了,而且異地也能辦護照;申請材料逐步簡化,辦理時間由一兩個月縮短到10天,護照年限由5年增為10年。

「在出入境時,以前要填各種表格,現在一本護照就能方便進出。2012年電子護照出現後,每次口岸通關時間只要幾秒鍾。這些都是進步。」王輝耀說。

總的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護照變遷呈現出4個特點。一是證件標准更規范。證件規格、欄目規劃等參照國際有關標准設計製作,逐漸變得簡潔實用、美觀大方。二是證件防偽性能更強。新型防偽材料、防偽技術及製作工藝不斷更新,特別是數字安全防偽技術應用,使證件防偽能力大幅提升。三是證件簽發管理智能化程度更高。護照製作由人工手寫發展到完全自動化製作,證件管理實現全流程數字化,證件簽發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四是證件應用更便捷安全。例如,2012年版電子護照採用內嵌非接觸式集成電路晶元,存儲持證人個人資料、指紋及證件簽發信息等,並對晶元數據採取多種保護機制,既極大提高了通關效率,又標志著中國護照安全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護照版本從最初的單頁紙、手工填寫,發展到如今集成了多項國際領先的制證技術,其跨越是驚人的。從整體看,我們已走過了西方先進國家二三百年的護照成長路程。」梁治寇說。

來源:人民網

8、如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1.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實體經濟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大的支柱,十分重要。

2.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運用創新的力量引領國家持續高效發展,驅動作用。

3.要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鄉村的振興很重要,國家才能夠協調發展,一同進步,縮小貧富差距。

4.要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要「走出去」才能更加看到自己的不足,繼續發展和建設一帶一路,推動周邊經濟發展。

5.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加快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努力破除原來舊體制的弊端。

拓展資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