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和民族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和民族化

發布時間: 2021-10-25 18:58:37

1、談談你對經濟全球化與文學民族化的認識

我不是什麼學者,也不是什麼大人,我只是初二學生。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是我看過很多書籍,我就說說我們學生眼裡的藝術吧。
首先,我們學生認為的藝術是什麼呢?藝術是可以完全與生活融為一體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稱之為藝術,例如微不足道的一個盤子等。我們心中的藝術就是給人美好的,讓人看了可以贊不絕口的。但是有時偶們也會覺得,只要自己的靈感有了升華,所創造出來的就是藝術。藝術,現實,是可以共通的,藝術總是建立在現實上的,比如你看到了思考者雕塑,突發奇感,就可以創造出另外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東西。甚至當你看到某些事情的發生,也會突發靈感的。所以藝術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另外,用一句話來詮釋它們的關系,是張謇說的:父教育而母實業。藝術與現實也是具有此種關系的。
現實給予藝術的靈感,是其的來源,現實又因為有了藝術,可以使現實增加更多的靈感來源和休閑的.娛樂的.修身養性的東西,可以使現實更加藝術化。
當然,藝術與現實還是有區別的,藝術總是歸藝術,不可能完全的現實化,雖然藝術有時候可以帶給人錢財.快樂.內心的豁達等等財富,但是有些藝術,人們無法理解,就像有些人喜歡莫言的文章,有的不喜歡,這要關繫到人們的內心世界的,只有最能與人理解的藝術,那才能完全與世界合體,不過也不能包括所有的,例如圓明園,它是一個藝術瑰寶,卻被英法聯軍無情的破壞,這是藝術的一種悲哀啊。
說了這么多,總結就是:藝術就是生活的靈感,包括靈感的來源和靈感的創造。
區別就是:藝術過於的藝術會被世界淘汰的。例如圓明園和巴特農神廟。
我突然有點靈感了,藝術來了。
說說第一個問題吧。
我們如今的技術,是不是已經可以臨摹古跡或是直接復印,水印了。為何我們不用機器去又復制一份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呢?因為它是古遺跡,時間歲月的重量是比現實社會的技術高一個等級的。為什麼又不多印些蒙娜麗莎呢?因為她也是達芬奇的親筆和留下的歷史遺跡,歷史藝術,這種藝術是不可能被現實經濟發展水平同步的。不可能傳媒業的公司會復制蒙娜麗莎去賣吧,最多就是那種山寨的墊子之類的東西而已。又為何我們不能重新整修圓明園呢?只有復原圖,因為一是技術不夠,二才是最重要 的一點,那就是人類已經沒有了當初要修建圓明園時的靈感。如果現在人類再次用經濟去重整圓明園,相信即使復原了它,也不會像當初那樣的能震驚世界了。又是為什麼如今已經沒有一部能像紅樓夢那樣的小說了,也是藝術靈感來源出了問題了。即使經濟發展再快,即使高新技術的普遍崛起,被人類忽略的靈感才是真能創造藝術 的重要願因。這就是經濟發展水平與藝術生產不同步的願因。還有例子:現在人人都能寫作文,創作歌曲吧,但是有的人創造出來的好,有的又是不好的,是為什麼呢?因為靈感和學問,現在有誰能像海明威那樣,雨果那樣 的人呢?估計少之又少,靈感還是需要用心的。未來註定中國的經濟發展的水平會越來越高的,但是如果沒有人用心去創造靈感藝術,就不會有所謂的藝術和所謂的創新以及所謂的促進我國發展的標志。如今,美國有蘋果微軟谷歌等,法國有雨果,日本有它強大的經濟體系,芬蘭有諾基亞,中國有什麼能值得讓世界學習的?恐怕就只有孔子這類人了吧,可是我們的第二個孔子會在什時候出現呢?這就不僅需要經濟水平的提高,更需要的是藝術對於人類 的熏陶更濃重才好。
以上是個人對這些的看法。我只是個初二學生,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望指出。多給批評才好呢。若有說錯的地方,也歡迎指出。求學習哦。

2、全球化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

全球化的優點:

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促進和提高國際分工的發展和競爭力。

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

促進世界經濟多極化的發展。

全球化的缺點:

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拓展資料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

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紛紛引起研究熱潮。

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例如全球化對於本土文化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全球化可以大大推進本土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但也會使得本土文化的內涵與自我更新能力逐漸模糊與喪失。

3、民族化,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區別

民族化,全球化基本屬於一個概念好比一個詞(地球村) 比如我們中國是56個民族一個家,全球化也是這個意思全球一個家。國際化往往是指合作的,比如中美合作。

4、全球化會不會帶來世界民族文化的同一和民族文化的消失,說說你的理由

不可否認,歷史延化至今確實有一些文化是隨著某些部族的消逝而消失了的,但文化的形成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並且也不是可以隨意更改和變化。全球化會拉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差距,但在今天,各國各民族對本國文化的傳承也很重視,不會那麼輕易讓自己的文化消亡。所以,全球化會使世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但各民族也會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

5、全球化與民族自覺 誰有相關的報告或者文章

不會也是思修的作業吧- -。

文化發展是民族發展的前提和條件 ,對於全球化過程中的弱勢民族來說更是如此。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全球化時代 ,弱勢民族文化發展的出路和途徑主要有 :轉變觀念 ,充分認識弱勢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性 ;提高「文化自覺」 ,立足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性 ,堅持並發展其文化特質 ;促進本民族文化的調適與轉換 ,使其順應世界文明的潮流 ;積極推進文化整合 ,使弱勢民族國家的文化得到動態的發展。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對於文化的發展來說也是如此,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推動其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動力。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指出:「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對精神文化產品在質和量兩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科學發展作為我們時代的主題,要求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要求能夠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局面的出現。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然是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共同進步的社會,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必定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同發展的國家。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提高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既是支撐、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而且文化產業直接就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翼,文化建設還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而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推動作用。文化不僅是綜合國力的重要要素,而且對於推動綜合國力其他要素的發展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和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文化與經濟和政治日益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促進文化繁榮,大力發展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已經成為全面增強綜合國力、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球文化多元發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載體,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中,文化多元化是民族精神保持獨立、世界文化生態保持平衡的重要基礎。各民族文化只有自覺、自信、自強,不斷繁榮發展,才能以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態度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才能避免被西方文化霸權同化的命運,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拓展文化權益,維護文化安全,推動世界文化多元化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自覺,則有著更為豐富的意義和特殊的定位。一方面,立足於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情現狀,文化自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推進過程,不能急躁或過於理想化;另一方面,國家提供相應的制度創新與政策激勵乃是重中之重,利用制度優勢,從實質上增強文化對市場經濟的輻射力。同時,文化自覺又離不開全民族文化主體性的自我確認,離不開激活全社會的自覺力量,離不開對文化的覺醒與踐行,達到最具震撼力的廣度與深度。尤其是,作為文化主體的感性的個人,其創造慾望的激發是關鍵,唯有通過文化的高度自覺,才能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望採納。

6、如何理解設計的國際化和民族化問題

一、平面設計的起源
我國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的,它們是事物的具體形象為基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十分簡便的繪畫,最初的文字是由圖畫轉化而來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人類生產能力的快速提高,文字產生,印刷技術發展,最後迎來了計算機時代,計算機的使用與網路技術的發展都是在先前的探索基礎上進行的。而平面設計就是這些用不同的平面因素所構成的總體拼湊起來的,它們具有一定的視覺傳達規律,也可以稱為視覺傳達設計。所有的平面設計活動與作品的理念就在於信息的傳達,目的為指導與勸說。綜上所述,平面設計活動在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平面設計的發展,也是從人類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當中得以延續的。可以說,我國原始階段當中的繪畫,是先人創造的信息符號,其中繪畫的布局與整體的編排成為了平面設計當中的重要因素。埃及,作為文字的重要發源地,由於無數的平面設計作品。埃及的石壁上有大量的象形文字作品,在紙草文書當中還有許多配有圖畫的文字,這些無一不是進行平面設計研究的瑰寶。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我國的遠古陶器之上,有許多用來進行信息傳遞的圖形。並且,中國的漢字,是唯一一種仍然在使用與公認的象形文字。中國的漢字在早期到現在,一直以文字的形式存在與出現,與埃及的文字發展有所不同。關於文字的記錄與排列,我國有造紙術與印刷術等偉大的科技成果的產生,為世界的信息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特別是印刷術的出現,使歐洲的平面設計有了發展的基礎,正是因為印刷術的傳入,歐洲的許多平面成果才得以保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中國,讓平面設計不斷完善與流傳,中國對於世界平面設計事業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中國的科技成果對於世界平面史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西方的平面設計有其自己的特徵,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西方的平面設計發展與文字有著密切的聯系。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古希望是字母體系的最早發源地。因此,希望人以自己的才智將字母文字發展成為拼音文字,不斷地改進與完善。隨著古羅馬的發展,拼音文字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羅馬線飾體就是最好的表現。那個時期的手抄本為羊皮材質,裡面還配有插圖,書籍與字體的裝飾都極為美觀與華麗。在平面設計發展的最初階段,世界范圍內的文明開始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多種文化互相影響,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現代平面設計的國際主義風格
平面設計事業在歐洲的工業革命之後出現了一定的轉機,歐洲的工業革命使得新一代的印刷技術出現,極大的推動了平面設計帶來的發展。新印刷技術使得當時的印刷成本降低,使得印刷品不再奢侈,成為了大眾可以接受的物資物資,這極大的擴大了平面設計產品的市場,使平面設計與印刷業共同繁榮。隨著越來越多印刷品與出版物的出現,人們對於設計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升,報紙與雜志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的必須品,平面設計也因此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直到攝影技術的出現,印刷行業迎來了一次新的事業高峰,平面設計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間的聯系開始加強,市場也逐漸出現了國際化元素,市場的國際化,對平面設計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上個世界五年年代,在德國與瑞士形成了一種新的平面設計風格,並很快擴散到世界各地。這種設計風格的結構極為簡單,並且有很高的信息傳達與引導功能,得到平面設計行業的贊賞,更是得到了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的美譽。在未來的幾十年當中,這種風格一直被平面設計行業採用。平面設計的國際風格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最為簡單的結構或者是版面呈現出最為豐富的內容。這樣的國際風格是建立在方格網的設計基礎之上,將不同的平面設計要素添加到方格網上,以非對稱的方式對其進行編排。從文字到圖片,標志與照片都要十分規整地添加到設計結構當中。所以,在國際風格的平面設計作品當中,多見縱橫結構與無飾線體的文字,這樣的平面作品所呈現的特點就是效果標准化與規范化。這樣的國際化平面設計風格在信息的傳達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也正是因為如此,這種風格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最為廣泛的傳播,並且流傳時間很久。國際平面設計風格的設計者指出,這種設計風格不僅是出於其強大的信息傳達功能,更包含了許多新時代的特色。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與歐洲的一些國家的經濟很快發展到了國際化的階段,其經濟的競爭不斷激化。為了使自己國家的產品可以在國際市場當中得到頭籌,更多的企業不僅開發功能完備的新產品,還將大量的精力投入於企業的包裝與設計之上,廣告也成為了進行產品宣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平面設計的支持,企業可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得到廣大消費者的依賴,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它,就意味著越高的經濟效益。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競爭的加劇,為平面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場基礎。隨著世界范圍內國際化的高速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國際主義設計風格成為了一段時間內固定的設計方式,甚至各個國家關於平面設計的教學方式與內容也在趨同化。但是,平面設計不僅是為了滿足國際化的需求,還要承載許多的民族文化。國際化元素的過度侵入,必將會導致民族元素的消失。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同時,建議每一個平面設計人員要注重民族元素,避免平面設計產品的趨同化。
三、現代平面設計的民族化趨勢
上個世界八十年代開始,平面設計行業受到了新技術的挑戰,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計算機的融入,使平面設計的效率提高,避免了手工操作的諸多繁瑣之處。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平面設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國際化的設計風格的壟斷發展趨勢被打壓,另外,更促進了不同民族間文化的交流,使平面設計的多元化逐漸呈現出來。通過廣泛的交流而出現的平面設計作品,少了國際化設計風格的干擾,更好地實現了信息的傳達與視覺傳達的目的,民族化的因素也沒有減少,反而更多地出現在平面設計作品當中,特別是在體育方面,民族化的設計風格尤為增多。比如說我國2008年舉辦的北京奧運會,其開幕式與閉幕式當中整合了許多中華民族的文化,引發了世界性的轟動,那一年的奧運會不僅是一場精彩的體育賽事,更是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我國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日益與國際接軌,使本國的平面設計水平達到國際水平也是平面設計行業奮斗的目標。但是,在追求國際化的目標之時,不忘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對民族文化進行宣傳,是我國平面設計者的一項重要文化傳播任務。我國是一個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國家,近些年來,更是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平面設計人才。希望我國的平面設計者加強與國際平面設計大師的交流,探討平面設計的民族化與國際化整合的方式,共同探索出一條有利於平面設計發展的道路。另外,要對我國的民族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使各民族的文化融入到平面設計作品當中,使每一件平面設計作品都可以成為未來進行文化研究的寶貴資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寶貴財富,在平面設計工作當中實現國際化與民族化的融合,是實現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世界平面發展史為依據,對平面設計的民族化與國際化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並對未來的是平面設計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新的展望。希望我國的平面設計人員專注與平面設計事業,將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人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