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和中小企業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和中小企業

發布時間: 2021-03-31 11:49:35

1、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和分工

經濟全球化 國際分工生產成必然標簽:
經濟全球化國際分工生產國際工業分包財經分類: 聚焦 「工業分包」在國內被稱為「行業配套」或「協作生產」, 2007年3月29日,由科技部牽頭組織,由中國區域與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組成的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成立。作為聯盟的發起者之一山東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積極參與了聯盟組建工作,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山東中心作為山東節點應運而生,成為國際工業分包浪潮中的「弄潮兒」。近日,就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山東中心在山東開展工作的情況,本報記者對負責山東中心工作的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譚鑫元進行了采訪。
談及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雖然在我國正式開展的時間不算太長,但譚鑫元副主任卻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和開展工作的方法,頗有心得。
經濟全球化 國際分工生產成必然
譚鑫元副主任介紹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國際分工生產成為充分利用資源,創造更高效益的必然選擇。據了解,目前全球工業分包貿易總額佔全球工業采購總額的85%以上。
很多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都積極參與到國際生產分工的浪潮中。《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要組織生產力促進中心,協助10萬家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工業分包網路」。充分利用我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已有的健全完善的體系(全國目前縣區級生產力促進中心已有2000餘家),中國區域與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組成的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成立,聯盟遵照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SPX項目的運作模式,面向全國中小型企業開展信息、技術、商務、展會等服務。
參與國際工業分包 好處多多
在采訪中譚鑫元副主任多次提到,參與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意義重大。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源渠道,發揮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的作用,協助中小型企業擴展優化區域銷售網路,幫助廣大的中小型企業按照國際慣例優化生產模式,而且對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產業競爭力,促進中小型企業盡快融入世界經濟,提升其在國際產業供應鏈中的地位有很大幫助。
另外,通過專業化生產不但可以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和加工水平,而且可以節約相當數量的固定資產投入,從而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參與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對整個區域的宏觀經濟益處頗多。通過分包商和供應商的合作,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使分散的生產資源得到最佳合理配置;提高地區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促進出口等等。
山東中心 探索中前進
譚鑫元副主任告訴記者,山東中心主要負責濟南及全省的工業分包體系的建設,借鑒全球工業分包及供應鏈網路的管理經驗和技術,使省內中小企業分享SPX平台獲得的市場產品需求信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獲得更多的贏利機會,從而提升省內中小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整體地位。
在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組織協調下,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山東中心自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4月,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山東中心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確定為國際工業分包試點單位。
建立健全組織體系是保障。山東中心抽調業務骨幹參加了在西安舉辦的六期國際工業分包培訓班。通過培訓,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為開展國際工業分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濟南市十個縣區生產力分中心和五個行業分中心也根據要求分別確定了具體分管人員,在全市基本形成工業分包服務網路。
建立信息平台,開展宣傳工作。一是在濟南科技成果轉化公共信息平台網站、山東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網站開辟了國際工業分包專欄,設置工業分包知識、信息發布、訂單發布等板塊,開展國際工業分包的宣傳。二是編輯出版了《山東濟南生產力中心工業分包專刊》,編印了5000餘冊國際工業分包宣傳彩頁畫冊,向省內企業及相關單位廣泛的進行宣傳國際工業分包知識。三是按照聯盟統一部署,2008年3月通過對兩網站板塊的整合和完善,完成了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中國聯盟山東中心網站的設計,並於三月初正式開通(域名cspx-sd.org),成為與各地生產力中心和企業工業分包交流的窗口。
譚鑫元副主任說,去年以來,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多次舉國際工業分包培訓會議,進行專題講座及培訓,並深入到各縣區與分中心共同組織轄區企業參加國際工業分包培訓班,共舉辦培訓會6次,共有300多家企業參加,培訓人員達700多人次。通過開展培訓和宣傳工作,為建立全省的企業產能資料庫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目前山東中心已收集企業信息調查表共計300餘份,已整理輸入產能資料庫的企業信息達200餘份。
為了能讓企業及時了解來自聯盟的訂單,及時反饋訂單報價,山東中心及時將來自聯盟的訂單和山東中心採集的訂單在濟南生產力促進中心、濟南科技成果轉化信息網、國際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山東中心網站進行發布,並在山東中心簡報予以以刊登進行宣傳。目前由山東中心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整理並發布的訂單42份,並與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了聯絡和對接。
另外,山東中心另闢蹊徑,利用濟南都市圈技術轉移聯盟的平台,將工業分包與合作交流的理念、服務內容、運作模式,推介給各聯盟成員單位,把工作逐漸推向全省。
譚鑫元副主任表示,國際工業分包與交流合作是個新課題、大課題,在參與的過程中學要不斷摸索,總結好的經驗和方法。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山東中心確定了下一步工作重點:一是以良好的心態樹形象,創新的思路抓工作,積極的行動面對挑戰;二是完善山東中心網站及企業產能資料庫;三是繼續開展對濟南各縣區的業務培訓;四是結合濟南都市圈技術轉移聯盟的區域優勢,加大工業分包項目的推廣力度;五是充分利用濟南市大型企業貿易渠道,促進中小企業工業分包工作的開展;六是進一步做好聯盟綜合性事務工作,加強與聯盟成員間的業務交流與合作;七是擴展工業分包業務領域,使分包業務擴展到農業、製造業、軟體業等各個領域,利用中國聯盟優勢,全方位的為山東企業服務。

2、「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國際化」有什麼區別?

經濟國際化是指一國經濟發展超越國界,與別國經濟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不斷擴大和深入的經濟發展過程。經濟國際化是動態的,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就出現了初級階段的經濟國際化。
經濟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經濟國際化產生的基本條件是與工業經濟相適應的;經濟全球化則與信息經濟相適應。經濟國際化時期,各國之間主要以商品和資本流動,尤其是資本輸出作為經濟交往的紐帶聯系起來,這種聯系是互補關系。以垂直型的國際勞動分工為基礎;而經濟全球化階段,在商品貿易、資本輸出成倍增長的同時,國外直接投資、服務貿易、科技轉讓、信息傳播、人員交流都迅猛發展,以水平型國際分工為基礎,形成發達的世界市場經濟。
(2)經濟國際化時期,國家經濟之間為線型聯結方式是雙邊的經濟交往。國際經濟強調國家主權,國際經濟聯系的主體主要為國家,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實質是國家層面的關系。各個國家的市場仍然受到主權國家的保護和調節,公司受國家嚴格的對外經濟管制政策的約束,對外經濟交往主要在兩國的公司之間進行,體現的是公司的外部聯系和交換關系。與此同時,無論就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而言,還是從跨國經營的企業來看,國際經濟活動及其國籍歸屬都是比較明確的,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劃分也是比較清晰的。各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仍處於分立狀態,只能通過國家間的貿易關系進入別國的國內市場;而經濟全球化階段,國家經濟之間為全方位的聯結方式是多邊的經濟交融。國家主權受到削弱,各國之間經濟交往的紐帶或渠道越來越多。這種聯系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各個國家的市場雖然受到國家主權的保護和詞節,但各國的經濟決策權要受到某種制約和限制,要遵守共同的國際慣例和國際規則。國家之外的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等非國家經濟主體成為重要的經濟主體形式,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已成世界貿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的是企業內部的交融關系,是企業層面的經濟關系。各國的國內市場有雙重屬性,它既是本國的,又是國際的,以同時作為世界市場的一個直接組成部分存在為重要特徵,即通常所說的國內市場的國際化。
(3)經濟國際化現象在國家與地區問經常出現。經濟國際化是從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角度出發,研究一國或地區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的過程和程度。而經濟全球化囊括了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經濟全球化是從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角度出發,研究全球性經濟同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經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離不開世界經濟體系的運行而獨立發展。

3、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是隨著科技革命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特別是信息革命的迅速發展和跨國公司在全球迅速擴大對外直接投資與全球市場體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全球貿易往來增多、資金在國際間流動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正在推倒各國的經濟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經濟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轉之勢,並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全球化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第一,經濟全球化使得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度大大提高,這一方面意味著中國企業進入世界市場的獲利機會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國的國內市場成為各國企業紛紛搶占的制高點。
隨著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准入程度將提高,但同時國內市場的全方位、大幅度開放也是大勢所趨。中國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將使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大幅增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在中國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則由於本國企業的競爭力不強,很可能遭受外國同類進口產品的巨大沖擊,使經濟增長受阻,並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
為了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又要避免其不利影響,中國在現階段應充分注意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地積累財富,推動經濟增長,同時也應積極利用世界性資本、技術和產業大轉移的有利時機,通過開展貿易、利用外資等途徑,實現比較優勢的動態轉移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本國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的發展。
第二,經濟全球化推動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大舉實施兼並,這在提高中國企業經濟效率的同時,也將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4、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有什麼區別?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經濟全球化是基本會計作賬表格,是各科目結余情況.把這表的余額填在資產負債表上和損益表上,就出了報表。

而經濟一體化反映的是至本月末各資產負債的金額.在各明細分類帳中反應的是各明細帳戶至本月末的最新金額。我們所申報的資產負債表是根據總分類帳各科目余額的最新數據申報。

2、製作方法不同

經濟全球化製作所有已制單的單據的余額,原理為期初余額+(或-)本期發生額(包括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只是在選項時有無包括已記帳憑證,就是范圍,一般應選擇包括未記帳的憑證。

而經濟一體化需要各個科目的余額,一般包括上期余額,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等。

通俗點說就是跟據匯總的憑證而形成的每個科目的余額,而這些科目分屬於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所形成的等式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3、作用不同

經濟全球化資金平衡表作用就是用於查詢公司的會計科目的發生額、余額等會計信息。

而經濟一體化主要是為了方便做財務報表。

4、製作的時間不同

經濟全球化在年末製作,而經濟一體化在年初製作。

5、職責不同

經濟全球化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而經濟一體化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並組織實施。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要結合本單位的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以及生產、經營、供應、銷售、勞動、技術措施等計劃,按年、按季、按月進行編制,

並根據企業的經濟核算責任制將各項計劃指標分解下達落實,督促執行。根據生產經營發展和節約資金的要求,組織有關人員,合理核定資金定額,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根據管用結合和資金歸口分級管理的要求,擬定資金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並組織有關部門貫徹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一體化

網路-經濟全球化

5、經濟全球化趨勢對於我國企業的構建和經營有什麼新的要求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經濟全球化作為客觀的歷史進程,是世界范圍內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它是以經濟的市場化、貿易自由化、生產和投資跨國化為基礎的,
由市場力量所推動的,跨越民族國家和地區界限的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出現一體化的新趨勢,我國加入WTO後,出現了國內市場競爭國際化的新形勢。這既為我國中小企業提供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面對這一國際大舞台,我國中小企業須制定積極應對的發展戰略。
一、我國中小企業走向全球化的機遇
(一)中小企業在經濟全球化中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統一的全球大市場,為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近幾年,我國中小企業有較快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關稅、非關稅壁壘」的調節和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我國加入WTO後,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路徑。
(二)良好的政策基礎。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近年來,我國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外向型發展的政策,對中小企業的海外投資、出口退稅等給予優惠,所有這些都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中國加入WTO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供了契機。入世後,不僅中國市場向WTO成員國敞開,WTO各成員國也向中國開放市場,中小企業可趁機擴大出口,並向其他成員國進行投資和經營。
(四)信息化潮流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供了便利。空前發展的信息技術有助於中小企業快速、全面地獲取並分析國際市場信息;信息技術所帶來的電子商務使企業的經營活動突破了地域、時間和企業規模的限制;運用網路技術還可以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緊密聯系起來。這些為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掃除了障礙,使中小企業也能在國際市場上與大企業共同競爭。
二、我國中小企業走向全球化面臨的挑戰
(一)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內部壓力
1.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渠道不暢是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融資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條渠道,直接融資可分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就債券融資而言我國政府規定,企業債券發行主體必須是國有大企業和股份制公司,且企業凈資產必須在3000萬元以上,有三年連續盈利紀錄,中小企業很難滿足上述要求。就股票融資而言,由於中小企業目前尚不具備在深滬兩股市上市的資格,國內又沒有開放針對可供中小股票、債券上市的「二板」小型市場,間接融資主要是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貸。由於中小企業貸款風險高、自身的資信度過低,沒有建立起和缺乏有效的信用擔保制度,且缺少有效的抵押品,致使金融機構「惜貸」。
2.管理水平低。管理水平低表現在有的企業內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浪費嚴重。許多中小企業實行的是封建「家長式」的管理模式,很少能真正運用先進的科學方法管理企業,並且缺乏創新精神;國家對企業的管理,無章可循和有章可循同時存在,而且缺乏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3.缺乏宏觀層次上的政策。近年出台的政策對大企業優惠多,而對中小企業考慮較少。「重大輕小」的思想嚴重存在,缺乏對中小企業進行統一管理領導機構。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沒有制定有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使中小企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護;沒有制定一套完善、系統、持續的政策扶持體系,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抓大放小」這一政策實施上有的還存在一放了之或一賣了之的錯誤思想和做法。
4.缺乏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在市場環境方面,給中小企業發展造成障礙源於過去的計劃經濟以及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行業的大型企業造成的人為壟斷。對中小企業規定了多種限制政策,如行業進入壁壘政策,目前一些行業如醫葯、出版、印刷業等規定必須是國有企業,對上市指標、自營進出口權等也向國有企業或大中型企業傾斜。同時,市場交易缺乏規則,市場秩序混亂,加之一些部門執法不力,執法不公,執法不嚴,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在執法中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有關部門對中小企業徵收名目繁多的各種稅費,使得中小企業負擔過重。
(二)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外部壓力
1.競爭全球化的挑戰。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五洲四海的企業紛紛「搶灘」中國這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全球企業500
強中已有400多家挺進中國,幾百億美元外資投入中國市場,在中國直接或者間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這既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也給技術和管理相對落後的中小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
2.高新技術的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實質上是技術創新的過程。國外大企業的求強靠創新,小企業的發展靠創新,發達國家推行經濟全球化,也是在產品營銷、技術輸出、資金投放、資產經營等方面創新,他們有優越的創新環境,完善的創新機制和充裕的經濟條件,而我國中小企業在這種發展趨勢中,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
3.信息革命的挑戰。在新經濟時代,知識信息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誰掌握了信息,誰就占據了先機。國外先進企業的管理與信息系統建立數十年來,已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而從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的經濟狀況、科技水準、企業實力來看,要盡快進入到信息高速化時代,時機還不成熟。
三、面對經濟全球化,中小企業應採取的對策
(一)中小企業的自身努力是實現國際化經營的關鍵
1.努力增強自身實力。(1)提升規模優勢。(2)注重培養和引進國際經營人才。(3)中小企業應逐漸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業的科研開發能力,在本領域內不斷實現技術創新,發揮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
2.加快信息化建設,努力發展電子商務。首先,企業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商業信息系統網路,把握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其次,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即在國際互聯網上採用數字化方式進行國際商務活動。最後,中小企業可以採用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態虛擬企業的形式,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
3.樹立國際市場營銷觀念。中小企業要成功地進入國際市場,必須實現營銷策略的創新,以國際市場營銷的新觀念取代傳統的生產和推銷觀念,充分把握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特點,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組織生產,籌劃促銷手段和確定分銷渠道,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獲取利潤。
4.實施名牌戰略。21世紀是名牌產品到名牌企業到名牌經濟的世紀,名牌經濟是市場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小企業要實現國際化經營,必須實施名牌戰略,在保護企業品牌的基礎上,增強名牌的意識和觀念,站在國際市場的高度培育和發展名牌,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名牌的科技含量,以保證自己的企業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
5.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高科技化、國際化的必由之路。要允許和鼓勵有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資本和智力成果參與企業分配,獎勵有特殊貢獻的職工,特別是獎勵科技和經營管理人員,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政府要制定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通過財稅、金融政策來鼓勵其發展。
(二)健全的政策體系是中小企業實現國際化經營的基礎
1.完善並切實落實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針對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現狀,建議國家單獨設立支持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對外投資基金和出口貿易基金,以激勵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融資方面,應給予中小企業較寬松的融資政策,如放寬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及上市的條件;允許它們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根據自身的能力和需要進行適當的資金融通等等。
2.簡化對外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加強對外投資的事後監管。建議專門設立國務院直屬的國家海外投資管理局,統一對外投資的審批權。同時,國家海外投資管理局應盡量簡化審批程序和手續,提高審批效率,徹底改變目前對外投資管理體制下「部門多、手續繁、效率低、周期長」的失效狀況,為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創造寬松、公平的環境。
3.健全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配套服務體系。首先,加快制定和完善有關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法律法規,明確中小企業在跨國經營過程中的地位及權利義務,以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其次,動員外經貿部、進出口商會及駐外經商參處等對外工作機構,為中小企業收集國際市場信息,並協助它們開辦一些招商會、展銷會、洽談會等國際交流活動,以使中小企業能夠准確把握國際市場動向,順利開展跨國經營。

6、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使各國逐步趨近的一種狀態。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暫時的倒退與停滯都有可能。當經濟全球化的進展無法滿足各國謀求更廣闊市場的時候,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成為補充。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這種客觀的趨勢是每個民族國家難以把握的,它對各國的經濟發展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效應:正效應或負效應。當一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獲得的正效應小於負效應時,該國就會對經濟全球化採取抵制或消極的態度,轉而謀求區域經濟一體化。

而大多數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實行對內開放、對外排斥的集體保護政策,這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一種不利的影響。然而,正因為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艱難,所以,如果沒有區域經濟一體化,許多國家走進世界市場、提高對外開放就會成為不可企及的事。

(6)經濟全球化和中小企業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形成與發展成因

根本上是源於社會化大生產超出國界的限制,經濟當事人在巨大的生產力面前越來越需要從國際上尋求需求與供給兩方面的市場,從世界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從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在此基礎上,各國在推動商品、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方面逐漸取得共識;多邊貿易體系從關貿總協定發展到世貿組織,各國越來越將政策朝著貿易和投資壁壘減少的方向改進。這些都推動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在形成和發展。

7、經濟全球化與中國?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是隨著科技革命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特別是信息革命的迅速發展和跨國公司在全球迅速擴大對外直接投資與全球市場體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全球貿易往來增多、資金在國際間流動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正在推倒各國的經濟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經濟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轉之勢,並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全球化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第一,經濟全球化使得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度大大提高,這一方面意味著中國企業進入世界市場的獲利機會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國的國內市場成為各國企業紛紛搶占的制高點。
隨著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准入程度將提高,但同時國內市場的全方位、大幅度開放也是大勢所趨。中國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將使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大幅增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在中國不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則由於本國企業的競爭力不強,很可能遭受外國同類進口產品的巨大沖擊,使經濟增長受阻,並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
為了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又要避免其不利影響,中國在現階段應充分注意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地積累財富,推動經濟增長,同時也應積極利用世界性資本、技術和產業大轉移的有利時機,通過開展貿易、利用外資等途徑,實現比較優勢的動態轉移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本國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的發展。
第二,經濟全球化推動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大舉實施兼並,這在提高中國企業經濟效率的同時,也將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8、全球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區別?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
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
應該是從屬關系吧。
有文化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動物全球化、信息全球化

9、簡述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區別

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由政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建立多國的經濟聯盟.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商品、資本和勞務能夠自由流動.強調經濟聯盟性質
經濟全球化 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單的說也就是 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強調更大范圍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