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中美立場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中美立場

發布時間: 2021-03-06 15:53:35

1、從中美貿易看經濟全球化的利和弊

全球化,利,是絕對的主流。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額從百十億美元增加到如今的幾千億美元,中國的國力和科技、製造能力都增長了百倍,經濟實力成為世界第二。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兩國間幾千億美元的貿易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局面,只要一方挑起貿易戰,另一方便無處躲避,必然受損。特別是在美國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遠超我們的情況下,過分依賴對美貿易,一旦對方翻臉,我們就很被動甚至很痛苦。但綜合分析,貿易全球化、原料采購全球化,畢竟利大於弊,畢竟我們強大了許多。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與資本主義最大國的搏鬥中能成長,比閉關鎖國、不做生意、衰弱挨打的結局好多了!

2、經濟全球化,中美兩國分別採取了那些措施,

說明經濟全球化對於目前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已經產生了無法分割的聯系,經濟已經相互糾纏在一起,不是可以憑獨自一方的力量就可以解決世界性的經濟問題的。

3、在現在經濟全球化的時期,中美之間的沖突與合作有哪些事件?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反傾銷案例:
1.中國對美國肉雞啟動反傾銷反補貼
時間:2009年9月27日 日前商務部已啟動對美國進口的肉雞產品和部分汽車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案審查程序,這標志著立案受理的開始。

2. 中國對原產美國的排氣量在2.0和2.0以上的進口小轎車發起反傾銷
時間:2009年11月6日 原產於美國的排氣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3. 中國對美國鋼材展開反傾銷
時間:2009年6月3日中國啟動了據信是首次針對美國進口鋼材的反傾銷調查,加劇了美中之間的緊張形勢。
4.中國決定對美己二酸征反傾銷
時間: 2009年11月2日對進口自美國、歐盟、韓國的己二酸產品徵收5%~35.4%不等的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
美國對中國貿易反傾銷案例:
1.美商務部初裁對從中國進口油井管徵收反傾銷關稅
時間:2009年11月6日,美國商務部5日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油井管徵收最高達99.14%的反傾銷稅。

2.美國對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鋼絲層板、鋼格板、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用鋼絞線、石油管材展開反傾銷
時間:今年以來,美國發起了8起。

3.美國對中國的銅版紙反傾銷
時間:從2007年10月20日開始。
4.美國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乘用車輪胎產品採取特別保障措施,徵收懲罰性關稅
時間:2009年9月11日決定,對從對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第一年為35%,這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的結果。
貿易戰爭是必須的也是長期的,在經濟總量不對等,且美元占據國際國幣市場主導地位的前提下我們要的就是保護自己國家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有很多貿易壁壘戰已經不再是新聞了,美國無端的指責和對中國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的做法我們必須予以回擊!

4、運用經濟全球化的有關知識,分析中美近來多次舉行經貿高級別磋商的理由!

經濟全球抄化是一柄雙襲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中美貿易戰的發生恰恰證明了中國必須勇敢面對挑戰,面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藉助於自身優勢,推行霸凌主義,要敢於維護國家利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

5、以經濟全球化有關理論談談中美貿易戰

從經濟全球化角度,中美貿易戰的必要性

1、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

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2、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於貿易,甚至不限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3、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4、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5)經濟全球化中美立場擴展資料:

貿易戰沒有贏家

「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美方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

貿易保護主義是主要的換擋風險之一,美方的單邊行動可能使全球復甦的提速換擋遇到阻塞,甚至面臨無法完成的危險。

美國商界有不少人發聲,呼籲特朗普政府慎重行事。如果美國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採取單邊行動來解決與貿易夥伴的爭端,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消費者和進出口企業的利益。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高額關稅產生的負擔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頭上。以鋼鐵行業征稅為例,不僅上游廠商,下游勞動力市場也會受波及。李永表示,美國政府曾於2002年對進口鋼鐵征稅,當時導致的下游產業失業人數比鋼鐵行業就業總數還要多。

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有望成為限制措施的主要內容,這也被認為是美國希望縮減貿易逆差的手段之一。

事實上,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

同樣的匯率水平下,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是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這充分說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順差就會多。中美之間,無論出口還是進口,都由「市場說了算」,是兩國企業和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結果。

專家表示,中美貿易逆差形成原因復雜,與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關。貿易逆差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可能通過強制措施一下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