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3-06 10:06:39

1、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到目前為止,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有:
1.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更強了,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
,推動經濟發展的要素如資金、技術、人才大都為發達國家所佔有或支
配,發展中國家是以所謂的「比較優勢」加入全球經濟的分工體系的。
這種「比較優勢」說到底就是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包括低廉的勞動
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利用這些資源開展生產和獲取硬通貨就只能處在國
際分工體系的最底層,而長期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雖然能使發展中國家
經濟有所增長,但由於產業發展空間趨於狹窄,加上過份依賴海外市場
,發展中國家內部產業嚴重失衡,對發達國家的依附程度也日漸加深。
2.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加大。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國際金融
資本市場的規模日漸擴大,逐步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系統。在國際
外匯市場的交易中,大量「熱錢」用於炒匯投機謀利。據統計,90年代
中期國際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額超過一萬億美元,而其中用於國際貿易
交易額不足2%。國際貨幣交換已與國際貿易中的物品交換相脫節, 規
模龐大的金融活動早已失去了相應的物質生產與產品的支撐。大規模投
機套利活動不僅直接打擊了新興工業國正常的經濟活動,而且也沒放過
像英國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投機資本的金
融投機行為導致原來欣欣向榮的東南亞經濟在很短時期內灰飛煙滅,整
個亞洲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陰影之中。
國際投機資本的猖獗與經濟全球化的背景是分不開的。以美國為首
的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投資和轉移產業及技術時,逼迫發展中國家
實行自由市場經濟,開放金融市場。在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中,發達國
家資本投機財團所支配的財力遠大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實力,自然
就能在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亞洲金融危機是這些投機資本
破壞全球經濟穩步發展的最明顯例證。
由國際投機資本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不僅危害了亞洲國家的經濟,
而且也危及到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以「
信用」為基礎的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混亂,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也就在劫
難逃了。
3.貧富差距加大。許多人對於經濟全球化寄予了美好的願望,希望
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過上富裕的生活。事實上,經濟全球化對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結果。說得再准確一點就是,一部分人利用經濟全球化
謀利,而另一部分人被迫接受其後果。前不久,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
了1999年度《人類發展報告》,呼籲人們重新認識經濟全球化,逐步縮
小當前世界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報告指出,佔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國家,他們擁
有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86%,全球出口市場的82%,外國直接投資的68
%,全球電話總數的74%;而佔全球人口總數1/5的貧困人口在上述幾
項上的佔有率僅約1%。在平均收入方面,貧富國家之間相差74倍, 而
在1960年,這種差距還僅為30倍。此外,200 名最富有者的資產超過占
世界總人口41%的人的收入總和。在過去4年裡,這200名富翁的財產增
加了兩倍,達一萬億美元以上,相反,每日收入少於一美元的窮人仍維
持在13億左右。
通過1999年度《人類發展報告》提供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全
球化幾乎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但貧富國家並沒有能夠平等地分
離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好處,貧富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面對這種趨
勢,我們不禁要問,如果經濟全球化不是為提高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僅僅是為了某些人牟取高額利潤,那麼這樣的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
家有意義嗎?

2、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積極作用: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年誒資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消極作用:

第一,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傢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第二,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其他國家,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拓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原因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其次,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最後,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在國際范圍內,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其成員對本國或本地區市場的控制大大放鬆,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所有這些都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體質環境和政策條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網路--經濟全球化

3、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中佔有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性特徵會得到充分體現;

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會更加突出,使國家之間的市場競爭和民族沖突會更加激烈和尖銳;少數大國一手操縱世界經濟事務,使平等互利原則和國際間的合作屢遭破壞;

局部地區的民族摩擦、經濟危機以及政治經濟的震盪也極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擴展,增加了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但同時,也使世界經濟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3)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各國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

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際分工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

4、全球化對環境有什麼不利影響嗎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全球化對生態環境(以下簡稱環境)的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全球化在為中國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國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為減少全球化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我國必須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於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萊維特(Levitt)於1985年在《市場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詞來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間國際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那以後,全球化成為人們概括資本、技術、資源、信息、勞動力等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重組、配置而導致全球經濟和社會日益融合化、一體化現象最常用的詞彙。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有很多具體的表現形式,包括以資源、投資、勞動力、技術、貿易、消費的國際流動為特徵的經濟全球化,以知識交流、觀念互動、信息共享、技術流動為特徵的知識全球化,以國際協議和機構為平台開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現形式的全球化對改進人類總體福利提供了很多機會,也產生了很多挑戰,在環境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現形式)對環境的影響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而且二者相互交織、頗為復雜。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視野。

(一)全球化對環境的消極影響

1 擴大了環境危害的范圍。自由貿易拓展了人類攫取資源的范圍,擴大了生態環境破壞的范圍。如,木材的國際貿易對熱帶雨林的損害;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的非法國際貿易對生物物種生存的威脅;貿易范圍的擴大使異地物種侵入他鄉,導致當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的喪失;國際貿易的發展還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質、危險化學品的交易而引發跨國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風險。

2 加劇了全球資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圍內環境和生態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進了經濟增長,但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資源和能源為代價的,對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影響尤其突出。如,經濟全球化導致資源開采和產品運輸的大量增長,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迅猛增加,大量佔用有限的農業用地和植被佔地;導致對化石燃料的消費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水平之下,資源的大量消耗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環境破壞。

3 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很多不利影響。全球化通過三種方式導致污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利的環境影響。一是通過全球化的投資和生產,發達國家的重化工業等高污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美國39%的高污染產業已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也已轉移到東南亞和拉丁美洲。二是通過國際貿易使廢棄物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傢具備勞動力優勢,廢棄物處理費用較低,同時環境標准較低。廢棄物國際貿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廢棄物轉移,如果處理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不嚴,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環境污染。而隨著廢棄物轉移數量和需求總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廢棄物或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進口也屢禁不止,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消耗型產品。由於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通常過低及環境污染沒有真正計入企業成本,就相當於用其資源和環境作為代價去補貼國外消費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國內。

(二)全球化對環境的積極影響

1 有助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及環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流動能促進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由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針對出口市場,其對產品質量的較高要求促使企業應用更清潔、更高效的資源和能源新技術,能在投資國起到一定的環保示範作用。有些跨國企業大量開展研究開發和技術轉讓活動,其「溢出效應」對改善投資國的環境保護有很大貢獻。其次,通過貨物和技術的國際貿易,發展中國家可直接引進發達國家更清潔高效的生產和環保技術設備。這兩種方式一方面從源頭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動環境污染末端治理,從而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環境保護意識。技術、觀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動,提高了國際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遇到了環境和生態問題,較早反思自己的教訓,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已度過了學習曲線的緩慢進展階段,不斷形成並發展了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和科學理念。而一些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也有自古傳承的優秀的自然與環境理念。知識和觀念的全球化傳播和相互學習,促進了全球環境意識的提高。同時,在全球環境組織網路的帶動下,在全球公民社會環境運動的促進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為環境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條件。全球化使環境信息收集、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刺激了創新技術的傳播和對舊技術的替代,促進了清潔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的傳播。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採納更清潔更環保的生產方法的動力和渠道,促進人們使用新的環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動了各類環境保護組織大量涌現,促進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第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國際環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圍都有很大發展,形成了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環境組織、跨國公司之間國際和區域全面環境合作網路,並建立了以全球峰會、多邊環境談判、國際公約協定、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監測和評估系統、環境管理標准(IS0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二、全球化對我國環境的影響

在經濟方面,全球化為很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提供了發展機遇。2007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高達2600多億美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20%。同時,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全球化在環保意識、環保技術和全球治王單等方面為中國的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人們通過中外思想觀念交流,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學習到了先進的環保理念和技術;外商投資、國際貿易等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的技術和設備;全球化推動中國積極參與環境全球治理,使中國在提高本國環境保護能力的同時,更有能力為改善全球環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目前,中國就環境可持續性而言,2005年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環境績效而言,2008年在149個國家中排名第105名。廢棄物進口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作為資源供給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每年從美國、西歐各發達國家進口數千萬噸的廢棄物。其中廢舊塑料進口超過1000萬噸;全世界每年產生的約 5000萬噸以上的電器和電子廢品中有70%以上被運到中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對資源的需求,但卻帶來了環境污染。有關專家對廢棄物貿易的研究發現,許多進口廢物在中國經過再生處理後的產品往往又運回發達國家,沒有起到補充國內資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環境代價只換來微薄的利潤。另外,重化工產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國內環境污染。以焦炭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國出口焦炭共計8586萬噸,在目前焦炭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下,生產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達30萬噸以上。此外,還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鋼鐵為例。鋼鐵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產業。 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鋼鐵1.6875億噸,按照中國目前鋼鐵產業平均技術水平,生產每噸鋼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萬噸。再以成品油為例。成品油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烴類、氮氧化物、煙塵。2002~2006年中國共出口7783萬噸成品油。按照每噸成品油生產排放 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測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為7萬噸。此外,還有大量有機物和廢水排放。以鋁為例。鋁的生產企業是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達國家已很少再建電解鋁廠。2002~2007年中國共出口鋁產品1238萬噸。按照目前每噸鋁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計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約11萬噸(以上出口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官方網站)。僅上述四種產品的出口在中國就排放了108萬多噸二氧化硫,佔中國年排放總量的近0.72%。還有數量巨大的廢水、煙塵粉塵等。

三、應對全球化對我國環境影響的對策

為減少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不利影響,並充分利用全球化對中國環境的積極作用,中國要走「內外兼修」的路徑:對內,必須探索和實踐一種適合中國的有益於環境和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外,要通過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一)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們必須及時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探索和實踐一種解決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十一五」規劃將發展循環經濟確定為重要任務,使之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從企業到工業園區、從縣市到省展開了大規模的試點,使循環經濟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到2007年,通過循環經濟模式,中國鋼鐵行業約相當於鋼產量 40%、數以億噸計的固體廢棄物幾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數以億噸計的電廠粉煤灰被用作製造水泥;一些發電廠(如西柏坡火力電廠)、鋼鐵廠(如上海寶鋼)甚至整個工業開發區(如天津泰達)等通過廢水回收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污水零排放。中國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模式已初見雛形。如果這一模式取得成功,將在總體上縮短工業化道路,還將為發展中國家創造一種成功範例,幫助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當然,中國的循環經濟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是無條件的,它要求相應的體制創新,即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

1 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發展循環經濟以減少污染排放,涉及企業外部性問題,在增加社會福利的同時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政策,通過法律和政策創新改變企業生產的邊界條件,使企業排放污染物具有較高的成本,而循環利用廢棄物、減少排放能降低企業成本。制定並認真執行污染物有償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徑。需要注意的是,從污染免費排放到污染高價排放,在社會經濟系統內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會使經濟「總成本」提高,使得價格總水平上升。所以,必須動員全社會理解和承受這一後果,並通過社會保障政策來減輕低收入群體因環境成本的加大而帶來的生活壓力。

2 重新構建國民經濟的成本——價格體系。價格是生產和消費行為的指揮棒。各種經濟政策如果不通過成本——價格機制發生作用,就不會產生長期效果。成本——價格機制是在一定製度和政策框架內形成並運行的。因此,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可重新構建有利於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新的成本——價格體系。如,通過增加能源資源稅和消費稅的制度創新,提高循環利用資源和廢棄物的比較利益,使循環利用廢棄物成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

3 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代表著產業的規模經濟性,而技術結構決定了一個企業循環利用廢棄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況下,產業的組織結構直接決定了行業的整體技術結構。在政策和技術標准上推進產業組織結構優化,實現產業發展的集聚和規模效應,加速企業技術創新,利用工業園區模式推進工業化,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要求。

(二)加強全球協作,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探索和實踐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環境問題還需要通過積極的國際合作和全球的環境治理來解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國際環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國要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合作、國際環境機制建設和國際環境規則制定,彌補自身在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不足,節約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樣既能保證本國的利益,也能更加積極和現實地履行國際環境規則。另外,中國還要爭取發達國家更多的支持與合作。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事實上為發達國家承擔了部分污染。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向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積極轉讓資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環境保護技術,而不是將之僅僅作為貿易的對象。

5、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一、經濟全球化的利:

1、有利於各國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一體化,才能使一國經濟在目前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擺脫資源和市場的束縛。

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2、促進了國際分工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經濟全球化可以促進產業的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加速流動;

可以彌補各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不足,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迅速實現產業演進和制度創新,改進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3、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和生產力的較大提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了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科技研究和開發,並使現代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傳播,現代科技創新是世界性的,

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為前進的基礎。由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科學技術的世界性流動,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可以進口世界上自己需要的先進科學技術,藉助「後發優勢」,促進科技進步、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發展。

4、促進世界經濟多極化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經濟關系更加復雜,它使以往的國別關系、地區關系發展成為多極關系和全球關系,推動了處理這些關系的國際協調和合作機制的發展,

並必然會導致一系列全球性經濟規則的產生,使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國家出讓或放棄部分主權,形成和遵守這些經濟規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是一個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融合滲透的過程。

二、從經濟全球化的弊:

1、在經濟全球化中佔有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性特徵會得到充分體現;

2、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會更加突出,使國家之間的市場競爭和民族沖突會更加激烈和尖銳;

3、少數大國一手操縱世界經濟事務,使平等互利原則和國際間的合作屢遭破壞;

4、局部地區的民族摩擦、經濟危機以及政治經濟的震盪也極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和擴展,增加了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5)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擴展資料: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

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

6、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負面影響

(2014·荊門)某政治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給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麵包屑。材料認為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是貧富差距懸殊。

7、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依賴程度也越強,但是由於經濟基礎和資本主義國家性質影響,沒有建立完善的協調機制,當經濟危機爆發時,容易在短時間內就快速的波及全國乃至全世界。

2、經濟危機的收益者是國家金融炒家,是發達國家的代表。這也說明了,經濟全球化後發達國家更加有侵略性,可以通過經濟手段來控制別國經濟和掠奪別國的財富。



(7)經濟全球化的不利影響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