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怎樣對待文化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怎樣對待文化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18:57

1、面對全球化趨勢,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正確對待文化交流

文化滲透是相互的,西方國家對我國有文化侵略的手段,我們也有應對的措施專。既然屬要與國際接軌,就不能懼怕文化戰爭。近期國家實力增強,重視文化教育,宣傳導向增強,十八大提出的「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就是基於此,誰顛覆誰還說不準呢!

2、談談你對文化全球化內容與實質的理解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觀念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動態性和全面開發性的特徵。
文化民族化和文化全球化是一對矛盾,對於文化民族化,人們比較認同,但對於文化全球化,人們的歧見頗多,因此,有必要在此強調說明。
一、文化全球化的含義
文化全球化亦可簡稱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經濟、政治、觀念的交流、交換、交往日益發展的情勢下,世界各國之間在經濟、政治、觀念等諸多領域內不斷加強合作,形成了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及其趨勢。全球化本質上是超越任何民族、地域、國家制度的限制,使人類活動越來越高度社會化的歷史過程。
二、文化全球化的內容
文化全球化的內容十分復雜,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基本方面:
(一)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礎、動力、主導方面和最主要的內容,它是指各種物質文化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要素或資源的最佳配置,最終形成投資、生產、貿易、市場、金融全球化的過程。其具體內容包括:第一、生產全球化。從20世紀以來,由於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的推動,各種生產要素大規模、全方位地跨國界流動和配置,在全球化范圍內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分化、細化和體系化,從而使全球的生產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生產活動,僅僅是構成全球生產整體的一部分。第二,金融全球化。「二戰」結束以後,受市場需求和投資利益的驅動,大量的貨幣在發行國之外廣泛流通,國際金融資本的巨量積累和高速流動促進了國際金融組織的形成與發展,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國際金融市場形成並對各國金融形勢產生著愈來愈大的影響。第三,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設立總部,而在其他國家廣泛地設立分支機構,進行跨國越國界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國際性特大企業。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跨國公司日益成為國際經濟領域里的支配力量,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因此,美國著名學者索羅斯將經濟全球化定義為: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全球金融市場及跨國公司對各國經濟日益加強的支配。第四,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當代世界內市場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統一大市場,其重要特徵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並日益融入國際統一市場之中,各國的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統一大市場的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國際貿易組織的形成並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發揮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世界貿易的規模急劇擴大、市場規則的全球統一、市場組織的全球調節、市場結構的全球包容和市場交易的全球發展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世界統一大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政治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政治力量的結構和國際政治關系的演變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基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引起各國政治交往的范圍的日益擴大和程度日益加深,出現了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相互滲透,國際組織和國際協調力量起著愈來愈大作用的趨勢。各國政治生活也隨之遇到了愈來愈多的相關性問題,比如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現了各國政治生活的共同性。這就是所謂「政治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實質上是一個全球政治協作化的過程,首先表現為各國政治行為的全球協作。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出現了諸如環境、資源、出口、國際犯罪、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各國政府所面臨和關注的共同問題日益增加,需要政府間協商對話、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更是急劇上升,這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條件。其次是法律國際化和各國政策的全球協調。隨著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國際貿易活動的日益頻繁,人類不斷跨越空間障礙以及社會制度和觀念形態等方面的障礙。各國法律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充分的交流、溝通,彼此之間需要相互借簽和吸收優秀法律成果,在法律理念、法律價值觀、執法標准與原則乃至於法律監督等方面達成了更多的共識,被各國政府普遍承認的國際法內容日益豐富。從國內層面看,各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出現了一股以市場為導向的法律改革浪潮,努力使國內立法與國際通行法規接軌,以保證資本的跨國界自由流動和世界范圍的貿易自由。在國際層面,以聯合國為主幹的全球性國際組織在國際立法和執法活動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世界貿易組織通過的以保障市場准入為核心的《服務貿易總協議》(GAT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協議》(TRIMS)可以說是法律全球化的典型例證。同時,各國的政治行為和經濟政策也必須符合國際條約、協定和規范,從而出現了各國政策全球協調的趨勢。第三是政治文化的兼容性日益增強,具體表現為各國在政治心理、政治觀念、政治態度上的相互認識、相互理解、相互滲透、相互認同的程度逐步加深,其政治文化的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
(三)觀念全球化
所謂觀念全球化,即精神文化全球化,相對於經濟、政治全球化而言,也可以稱為狹義的文化全球化。觀念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反映,表現為各國之間,各民族之間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相互傳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認同、相互融合的過程和趨勢。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極大地促進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精神文化全球化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隨著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國際資本的全球流動,統一世界大市場的形成以及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加上現代大眾傳播媒體的大力推動,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之間必然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各個民族優秀文化得以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流與共享,從而形成並加速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實質是全球觀念文化整合化。所謂觀念文化整合化是指不同類型文化之間的互補共處與和諧協同,作為文化全球化重要內容的精神文化整合是一種全方位的整合。從地域上說,包括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整合;從民族屬性上說,包括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整合,從主體層次上說,包括個體文化與群體文化以及人類文化的整合;從文化性質上說,包括自然科學文化與哲學社會科學文化的整合;從文化內在結構上說,包括各國和各民族在價值觀、思維方式、知識結構諸方面的整合等等,所有這些文化整合,構成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內容。
總之,文化全球化是由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觀念全球化三個基本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其中,經濟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礎,政治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保障,觀念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靈魂,三者互為條件,辯證統一,不可分割。
三、文化全球化的特徵
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動態性、全面開放性等基本特徵。
(一)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和時代潮流。從根本上講,文化主體之間的聯系是生產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觀趨勢,作為文化全球化基礎的經濟全球化則是物質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逐步造成了社會分工的普遍化,同時也造成了社會交往的普遍化。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方式第一次沖破了民族國家之間的壁壘,使社會分工和社會交往出現了國際化趨勢,由於先進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高度社會化的大工業完全依賴於世界市場、國際交換、國際分工與協作。隨著經濟領域交往的普遍化,必然帶來政治領域和精神文化領域交往的普遍化。有的學者從歷史和現實的全球化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並獲利這一表象出發,否定文化全球化的客觀必然性,這是不科學的,事實上,社會發展客觀必然性的實現正是通過人(包括民族、國家及其政府)的自覺活動而開辟道路的;但決不能因為人的自覺活動而否定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二)文化全球化具有歷史動態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漫長的逐步推進的動態的歷史過程,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17世紀到19世紀60年代,這是全球化的初始階段或萌芽時期。由於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世界市場的開辟以及以蒸氣機為中心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興起,生產力的質變與擴張,便開始出現了「生產與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這一時期的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是國際貿易、商業資本的全球化。當時,「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物質的生產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這一時期,文化全球化處於萌芽狀態。第二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這是全球化的正式形成和緩慢發展階段。由於以電力、汽車、飛機為主要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出現,推動了世界經濟、政治不平衡發展,新興的資本大國同老牌的資本大國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市場,使殖民地經濟「變成了世界金融資本活動的中心環節」。文化全球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了,這一時期,出現了借貨資本全球化,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經濟關系的顯著特點是以商品輸出為主,發展是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是文化全球化正式形成的主要標志。第三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即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來,是文化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原有的殖民地體系瓦解了,以西方國家為主導建立了若干全球性的經濟組織,諸如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後改為「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眾多跨國公司開拓了全球性的消費市場,產業資本也全球化,以跨國公司為中心,把生產搬到國外,利用當地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為世界市場提供商品。由於以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等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發生和發展,形成了生產經營跨國化、信息傳播全球化、科技與產業轉移全球化以及商品、資本、外匯市場全球運行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現代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這三種資本形態完備的全球化。然而,經濟全球化不可能只是一種純粹的經濟活動,必然影響到政治、法律和倫理、宗教、文藝、教育和科學及哲學等意識形態領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政治全球化和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目前,文化全球化呈現出向深度和廣度加速發展的趨勢。
(三)文化全球化具有全面開放性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跨越空間障礙和社會障礙,逐漸向全球范圍輻射擴展,世界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呈現出從傳統封閉型向現代開放型演變。在以農為本的時代,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把人類社會分割成各個狹隘民族區域,閉塞是各國、各民族文化歷史的特徵。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打破了這種封閉狀態,西方工業世界憑借對農本經濟國家的明顯優勢,向世界各個地區展開猛烈的擴張,打開了一個又一個閉關自守的農本國家的門戶,促使傳統的自然經濟和專制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被強加的。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才主動地走出自我封閉和孤立狀態,主動地打開國門對外開放,實施外向型發展戰略,參與全球化進程。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而且出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全面開放的新景觀

3、如何正確認識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

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一體化。在這種趨勢下,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等)走向如何呢?是否也將和經濟、科技一樣逐漸一體化,也就是說逐漸「趨同」呢?這類文化有沒有可能,或者有沒有必要持續多元發展?
文化多元發展的重要意義
多元文化的發展是歷史的事實。三千餘年來,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希臘文化傳統、以孔、老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統、以猶太教先知為代表的希伯萊文化傳統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傳統和非洲文化傳統等始終深深地影響著當今的人類社會。
從歷史來看,文化發展首先依賴於人類學習的能力以及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每一代人都會為他們生活的時代增添一些新的內容,包括他們從那一時代社會所吸收的東西、他們自己的創造,當然也包括他們接觸到的外來文化的影響。這個傳遞的過程有縱向的繼承,也有橫向的開拓。前者是對主流文化的「趨同」,後者是對主流文化的「離異」;前者起整合作用,後者起開拓作用,對文化發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橫向開拓尤其重要。對一門學科來說,橫向開拓意味著外來的影響、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利用和對原來不受重視的邊緣文化的開發。這三種因素都是並時性地發生,同時改變著縱向發展的方向。
三種因素中,最值得重視、最復雜的是外來文化的影響。就拿今天的西方文化來說,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們到處可以聽到或看到非洲的音樂和雕塑,日本的版畫和建築以及古代中國園林裝飾的影響。至於本世紀20年代古埃及法老圖坦克海默(Tutankhamu1343¾¾1325BC.)墓葬的出土在西方電影、時裝、爵士樂、舞蹈包裝、珠寶設計等等多方面所引起的古埃及熱就更是不用說了。直到90年代,埃及金字塔還是美國最著名的游樂場所拉斯維加斯藝術設計思想最重要的靈感資源。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較》一文中所說: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已被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1] 。
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歐洲文化發展到今天之所以還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它能不斷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斷得到豐富和更新。同樣,中國文化也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而得到發展的。眾所周知,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大促進中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的發展。可以說中國文化受惠於印度佛教,同時,印度佛教又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其在中國的成就遠遠甚於印度本土。在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結合的過程中,印度佛教中國化形成了新的佛教宗派,如天台、華嚴、禪宗。這些新的佛教宗派不僅影響了宋明新儒學的發展,而且又傳入朝鮮和日本,給那裡的文化帶來了巨大影響。顯然,正是不同文化的差異構成了一個文化的寶庫,經常誘發人們的靈感而導致某種文化的革新。沒有差異,沒有文化的多元發展,就不可能出現今天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
全球化與多元化的關系
從現狀來看,雖然多元文化的現象從來就存在,但「多元化」的提出本身卻是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一般是指經濟體制的一體化、科學技術的標准化,特別是電訊網路的高度發達,三者不可避免地將世界各地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使龐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全球化使某些強勢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將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並」之勢,似乎全球化與文化的多元發展很難兩全。其實,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全球化,多元化的問題顯然也是不可能提出的。
首先是全球化促進了殖民體系的瓦解,造就了全球化的後殖民社會。原殖民地國家取得了合法的獨立地位後,最先面臨的就是從各方面確認自己的獨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正是確認獨特身份最重要的因素。二戰以來,馬來西亞為強調其民族統一性堅持以馬來語為國語;以色列決定將長期以來僅僅用於宗教儀式的希伯萊文重新恢復為日常通用語言;一些東方領導人和學者為了強調自身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了「亞洲價值」觀念等。這些都說明當今文化並未因世界經濟和科技的一體化而「趨同」反而是向著多元的方向發展。後殖民主義顯然為多元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濟全球化和後殖民狀態也在西方社會引起了階段性的大變動,這就是在文化方面以後現代性為標志的後工業社會。後現代性大大促進了各種「中心論」的解體。世界各個角落都成了聯成整體的地球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過去統帥一切的「普遍規律」和宰制各個地區的「大敘述」面臨挑戰。人們最關心的不再是沒有具體實質、沒有時間限制的「純粹的理想形式」,而首先是活生生地存在、行動,感受著痛苦和愉悅的「身體」。它周圍的一切都不固定,都是隨著這個身體的心情和視角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對於多元文化的發展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解放。正是由於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深刻轉變,對「他者」的尋求,對文化多元發展的關切等問題才被紛紛提了出來。人們認識到不僅需要吸收他種文化以豐富自己,而且需要在與他種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以求發展,這就需要擴大視野,了解與自己的生活習慣、思維定勢全然不同的他種文化。法國學者於連·法朗索瓦在他的一篇新作《為什麼我們西方人研究哲學不能繞過中國?》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他認為:
我們選擇出發,也就是選擇離開,以創造遠景思維的空間。在一切異國情調的最遠處,這樣的迂迴有條不紊。人們這樣穿越中國也是為了更好地閱讀希臘:盡管有認識上的斷層,但由於遺傳,我們與希臘思想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熟悉,所以為了解它,也為了發現它,我們不得不割斷這種熟悉,構成一種外在的觀點[2]。
其實,這個道理早就被中國哲人所認知。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有一首詩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上下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要造成一種「遠景思維的空間」,「構成一種外在的觀點」。要真正認識自己,除了自己作為主體,要有這種「外在觀點」而外,還要參照其他主體(他人)從不同角度,不同文化環境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自己長期並不覺察的東西經「他人」提醒,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還有一種情況是參照者和被參照者並不直接發生關系,但兩者同時存在於某一范圍之內,就會構成一個「文化場」,而產生可以互相說明的對照,這種對照使兩者都顯示出新的特點。這種對照不管是否顯示出來,兩者之間都會發生一種潛在的關系。正如中國古代哲人所說的:我們所以會提出「龜無毛」,「兔無角」這樣的說法,就因為存在著未曾論述的、潛在的、可以用作比照的「有毛」、「有角」的東西,否則就毫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會期望龜變成「有毛」、兔變為「有角」,而是希望在與潛在的參照物的比照中更加認識和發現「無毛」、「無角」之物的特點。這些古老的中國睿智雖然早已存在,但也只有在「後現代」、後殖民狀態的今天才能古為今用、系統化,得到新的發展。
當然,最後,還應提到全球化所帶來的物質和文化的極大豐富也為原來貧困地區的人們創造了在發展物質文化的同時也發展自身精神文化的條件。正是受賜於經濟和科技的發達,人類的相互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頻繁,旅遊事業的開發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一些偏僻地區、不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文化正是由於旅遊和傳媒的開發才廣為人知和得到發展。盡管在這一過程中,不免會有形式化(儀式化)的弊病,但總會吸引更多人關注某種文化的特色和未來。

保持純粹與互相影響的悖論
一方面是全球化(趨同),一方面是多元化(離異),兩者同時並存,就存在一個悖論:要保存文化的多樣性,那當然是各種文化越純粹、越「地道」越好,但不同文化之間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滲透、吸取,這種互相吸收和補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否有悖於保存原來文化的特點和差異?這種滲透交流的結果是不是會使世界文化的差異逐漸縮小,乃至因混同而消失呢?
首先,從歷史發展來看,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吸收總是通過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來進行的,很少會全盤照搬而多半是取其所需。例如佛教傳入中國,得到很大發展,但在印度曾頗為發達的佛教唯識宗由於其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抵觸過大,很快就已絕跡;又如陳寅恪所指出的:由於與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不能相容,佛藏中「涉及男女性交諸要義」的部分,「縱篤信之教徒,亦復不能奉受」,「大抵靜默不置一語」。[3]法國象徵派詩歌對30年代中國詩歌的影響亦復如是。當時,蘭波、凡爾侖的詩歌被大量譯介,而作為法國象徵主義詩歌傑出代表的馬拉梅在中國的影響卻絕無僅有。這些都說明了文化接觸中的一種最初的選擇。
其次,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接受也不大可能原封不動地移植。一種文化被引進後,往往不會再按原來軌道發展,而是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產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輝煌的結果。希臘文化首先是傳入阿拉伯,在那裡得到豐富和發展,然後再到西歐,成為歐洲文化的基石。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的文化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台、華嚴、禪宗等。這些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又成為中國宋明新儒學發展的重要契機。這種文化異地發展的現象,歷史上屢屢發生。可見兩種文化的相互影響和吸收不是一個「同化」、「合一」的過程,而是一個在不同環境中轉化為新物的過程。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和則生物,同則不繼」,也就是說,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進,才能創造新物,如果全然相同,就不可能繼續發展。如此在不同選擇、不同條件下創造出來的新物,不再有舊物原來的「純粹」,但它仍然是從舊物的基因中脫穎而出,仍然具有不同於他物的獨特之處,因此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其結果並不是「趨同」乃至「混一」如熱學第二定律所規定的,冷熱水混同的程度不斷加大,終於成為溫水而完全停滯不動,而是在新的基礎上產生新的不同。當然,這並不排斥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們(特別是非政治的普通老百姓)會逐漸形成共同的價值標准,如和平發展、環境保護以及某些普世倫理等,這些共同的認知對於人類和平共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即使是這些為數不多的共同認知在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也還有其不同的標准、理解和不同的表現形式。

全球化與多元化進程中的兩種危險
過分強調「離異」或「趨同」,其結果就是「文化孤立主義」或「文化霸權主義」。
取得獨立的民族要求發展自身文化的迫切願望,往往會會導致文化孤立主義。有些人深感文化多元發展遇到的種種阻礙和挫折及其遠非樂觀的前景,唯恐自身民族文化有被淹沒的可能,於是奮起突出彰顯本民族文化,這對於保護和發展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遺憾的是在這一潮流中,封閉、孤立、倒退的文化孤立主義也隨機而生。文化孤立主義無視數百年來各民族文化交往,相互影響的歷史,反對文化交往和溝通,要求返回並發掘「未受任何外來影響的」、「以本土話語闡述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其實,這樣的本土文化只能是一種假設。如果我們說的不是「已成的」、不會再變的文化「遺跡」,如青銅器、古建築之類,而是世世代代由不同人們的創造累積而成的不斷發展的文化傳統,那它就必然蘊涵著不同時代、受著各個層面的外來影響的人們對各種文化現象的選擇、保存和創造性詮釋。排除這一切去尋求本源,必然不會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結果。
文化孤立主義常常混跡於後殖民主義的文化身份研究,但它們之間有根本的不同。後者是在後殖民主義眾聲喧嘩、交互影響的文化語境中,從歷史出發為自身的文化特點尋求定位;文化孤立主義則是不顧歷史的發展,不顧當前縱橫交錯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只執著於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虛構自己的「文化原貌」。由此出發,就有可能導致一種文化上的封閉性和排他性:只強調本文化的優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只強調本文化的「純潔」而反對和其他文化交往和溝通,惟恐受到「污染」;只強調本文化的「統一」而畏懼新的發展,以至對外採取文化上的隔絕和孤立政策,對內壓制本文化內部求新、求變的積極因素,結果是導致本文化的停滯,衰微。其實,即便是處於同一文化內部,不同群體和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也並不相同,強求統一與不變,其結果只能是撲滅生機,帶來自身文化的封閉和衰微。
另一方面,必須看到某種依仗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優勢,處處強加於人,企圖以自己的意識形態一統天下的「文化霸權主義」也還實際存在。科索沃一戰使人更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這種霸權主義也不只是存在於西方,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者並未絕滅,西方中心主義要真正從人們的思想中根除還也需要很長的時期。義大利比較文學研究者,羅馬知識大學的阿爾蒙多.尼茲(ArmandoGnisci)教授在他那篇極有見地的文章《作為「非殖民化」學科的比較文學》中深刻地指出:
「如果對於擺脫了西方殖民的國家來說,比較文學學科代表一種理解研究和實現非殖民化的方式;那麼,對於我們所有歐洲學者來說,它卻代表著一種思考、一種自我批評及學習的形式,或者說是從我們自身的殖民中解脫的方式。這並非虛言,條件是我們確實認為自己屬於一個『後殖民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前殖民者應學會和前被殖民者一樣生活、共存。我說的『學科』與西方學院體制的專業領域毫無關系,相反,它關繫到一種自我批評以及對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改造。這是一種苦修(askesis)。」[4]
與此相反,也還有某些西方政治家公開以自身的意識形態強加於人,並以此作為統治國家的首要決策。例如曾經鼓吹文化沖突將引起世界大戰的亨廷頓(SamuelHuntington)不久前又著文指出,美國的流行文化和消費品席捲全世界,滲透到最邊遠、最抗拒的社會,在經濟、意識形態軍事技術和文化方面居於壓倒優勢,但「要想重新喚起較強的國家特性感,還需要戰勝美國存在的崇尚多樣性及多文化主義的思想」。他甚至得出結論說:「如果多文化盛行,如果對開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識發生分歧,那麼,美國就可能同蘇聯一道落進歷史的垃圾堆!」為了維系這種「共識」,「增強人民之間的凝聚力」,就必須製造一個「假想敵」!這雖然並不代表大多數,但亦可見要戰勝各種「中心論」,走向文化的多元發展實在還有很長的路程。[5]

在全球意識觀照下的文化多元發展
總的說來,在可以預見到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同傳統的文化,特別是在人類文化史上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不同文化還會長期得到繼續發展,當然也很難說一切民族文化都能永世長存。歷史已經證實從長遠來看,一些文化興起,一些文化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目前存在的各種文化,由於種種原因,也可能有一部分會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逐漸衰落而消失。得以長存的首要條件就是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進程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貢獻而有益於其他文化。如果一種民族文化以封閉求發展,只追求回復自身固有的模式,而無視如何將自身獨特的文化,開發為當今世界文化發展的有益資源,從而參與未來世界文化的建設,那就難免被世界所遺忘。
所謂「在全球意識觀照下」也就是在發展自己文化的同時,力求考慮到全球文化發展的需要,研究人類發展中所遭遇的共同問題,為促進這些問題的解決作出自己文化所能作出的特殊貢獻,並以此作為自己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4、怎樣看待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 英語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外來文化對中國市場的強烈沖擊、西方文化大舉擴張,外國文化產品不斷擠佔中國文化市場,征服中國的文化受眾,使中國文化面臨削弱自身特色、傾向西化的現實威脅,在理論上對西方文化理論進行話語平移,在創作上對西方文化創作模式進行模仿和復制,由此甚至使西方文化對我國所進行的文化霸權得到部分實現,對當代中國民族精神產生重大的沖擊和威脅,抑制了中國文化合理功能的充分發揮。全球化給中國文化帶來的壓力還體現在中國文化進行國際參與、實現國際化發展方面的重重困難和阻力。
中國傳統文化遭遇了市場經濟的時代洗禮,導致傳統文化架構的崩潰和新的文化孕育和誕生自然經濟的可控性、自足性、低效率,與市場經濟的非控性、開放性,高效率,是根本對立的。中國文化似乎處於從沒有過的質疑、惶恐、浮躁和迷茫之中。
傳統文化生存艱難。當今世界來勢洶涌的全球文化一體化、同質化過程,其實質就是向現代西方高科技文化趨同、被西方高科技文化同化的過程。一些人對自己文化傳統的反省幾乎到了自虐的程度。幾十年來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批判多於繼承,否定多於肯定,缺少認真的總結,更遑論普及。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忘卻速度令人吃驚,對文化問題的質疑卻日益彌漫,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正面臨無以為繼的危機。
歷史在演變,食物在變化,理論由發展,文藝的精典也在不斷擴大、重構和完善,傳統的審美內涵也在有著當代意識的當代人的重新闡釋下而另具新意。中國文學藝術雖然在近一百年裡深受西方文學藝術的影響,但因其固守自身規律而長期循著自身的發展邏輯,在理論方法上變化不大。經過歷史的洗禮,國人藉助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論視角來分析研究世紀末和新世紀初的中國文學藝術的方法逐漸擴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文藝正處在東西方文化互動的沖突與融合當中,中國的文學藝術理論工作者肩負歷史的重任,承擔起了繼承發展中國發展文化的重任,在理論上建構和完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使之在世界大的變革之中立於不敗的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全球化文化的背景下,中國文化的發展,需要我們理性的看待自身的文化傳統,處理好民族性與時代性的關系;也需要我們理性的面對他者的文明,處理好本土文化與全球化的關系。

5、中國怎麼面對文化全球化外來文化的入侵

心有餘而力不足
現在都在過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
春節都沒多少人喜歡過回了
民間很多東西正在消答失。
政府不重視,好大喜功,全去爭沒用的,什麼一座叫春的城市,還有爭西門慶故鄉的。真正的民族精華都不知道在哪裡。
教育太空泛,只知道五千年歷史的輝煌,卻不知道哪裡輝煌,我們只能從書上看到,我們的祖先曾經如此輝煌。從現在人身上,看不到。
拿什麼去抵擋?還是接受吧,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把自己的榮耀、驕傲全部拋棄的民族。越來越崇洋媚外的民族。精英全部變成「國際友人」的民族。自私的民族。腐敗的民族。
還剩下少數幾個清醒者的民族。
屈原要是生在現在,還沒寫完離騷,可能就去跳了。

6、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原因及影響、優點缺點

1、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

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現融合加深的趨勢,各種族、各國家文明在不斷交流、融合中得到創新和發展。

2、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也成為了必然,各個國家都希望將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個地區。

3、影響:對於一個民族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具有悠久燦爛、獨具特色文明的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化環境下統籌好文化安全和文化開放非常重要。

4、優點: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國家間的競爭已由經濟層面上升到了文化層面,具體體現為文化模式和文化產業的競爭,發展文化產業是繁榮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5、缺點:在文化全球下,經濟實力較弱的,軟實力不強的國家、民族文化容易被吞噬。

(6)怎樣對待文化全球化擴展資料:

經濟為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擴張的必然,只有認同一種文化,才會消費這種文化下面的產品,才會為這個文化下的人製造利潤。

文化又是一個特定地區一種價值觀世界觀的表現,為了減少不同地區之間人們的誤會、誤解,增加信息的流動,人們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體下的文化交流。

這樣一種趨勢造成了全球文化的傳播,我們可能只知道某個國家的一個品牌一種習慣,但是我們對這個國家地區的了解就從這個突破口開始.。

每個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會不遺餘力的推廣自身文化,文化在全球的傳播也就是大勢所趨了,誰若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據先機優勢,誰就能掌握未來商業戰爭的主動權.。

7、如何評價文化全球化的觀點

技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一體化。在這種趨勢下,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等)走向如何呢?是否也將和經濟、科技一樣逐漸一體化,也就是說逐漸「趨同」呢?這類文化有沒有可能,或者有沒有必要持續多元發展?
文化多元發展的重要意義
多元文化的發展是歷史的事實。三千餘年來,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希臘文化傳統、以孔、老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統、以猶太教先知為代表的希伯萊文化傳統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傳統和非洲文化傳統等始終深深地影響著當今的人類社會。
從歷史來看,文化發展首先依賴於人類學習的能力以及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每一代人都會為他們生活的時代增添一些新的內容,包括他們從那一時代社會所吸收的東西、他們自己的創造,當然也包括他們接觸到的外來文化的影響。這個傳遞的過程有縱向的繼承,也有橫向的開拓。前者是對主流文化的「趨同」,後者是對主流文化的「離異」;前者起整合作用,後者起開拓作用,對文化發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橫向開拓尤其重要。對一門學科來說,橫向開拓意味著外來的影響、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利用和對原來不受重視的邊緣文化的開發。這三種因素都是並時性地發生,同時改變著縱向發展的方向。
三種因素中,最值得重視、最復雜的是外來文化的影響。就拿今天的西方文化來說,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們到處可以聽到或看到非洲的音樂和雕塑,日本的版畫和建築以及古代中國園林裝飾的影響。至於本世紀20年代古埃及法老圖坦克海默(Tutankhamu1343¾¾1325BC.)墓葬的出土在西方電影、時裝、爵士樂、舞蹈包裝、珠寶設計等等多方面所引起的古埃及熱就更是不用說了。直到90年代,埃及金字塔還是美國最著名的游樂場所拉斯維加斯藝術設計思想最重要的靈感資源。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較》一文中所說: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已被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1] 。
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歐洲文化發展到今天之所以還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它能不斷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斷得到豐富和更新。同樣,中國文化也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而得到發展的。眾所周知,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大促進中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的發展。可以說中國文化受惠於印度佛教,同時,印度佛教又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其在中國的成就遠遠甚於印度本土。在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結合的過程中,印度佛教中國化形成了新的佛教宗派,如天台、華嚴、禪宗。這些新的佛教宗派不僅影響了宋明新儒學的發展,而且又傳入朝鮮和日本,給那裡的文化帶來了巨大影響。顯然,正是不同文化的差異構成了一個文化的寶庫,經常誘發人們的靈感而導致某種文化的革新。沒有差異,沒有文化的多元發展,就不可能出現今天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
全球化與多元化的關系
從現狀來看,雖然多元文化的現象從來就存在,但「多元化」的提出本身卻是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一般是指經濟體制的一體化、科學技術的標准化,特別是電訊網路的高度發達,三者不可避免地將世界各地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使龐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全球化使某些強勢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將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並」之勢,似乎全球化與文化的多元發展很難兩全。其實,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全球化,多元化的問題顯然也是不可能提出的。
首先是全球化促進了殖民體系的瓦解,造就了全球化的後殖民社會。原殖民地國家取得了合法的獨立地位後,最先面臨的就是從各方面確認自己的獨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正是確認獨特身份最重要的因素。二戰以來,馬來西亞為強調其民族統一性堅持以馬來語為國語;以色列決定將長期以來僅僅用於宗教儀式的希伯萊文重新恢復為日常通用語言;一些東方領導人和學者為了強調自身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了「亞洲價值」觀念等。這些都說明當今文化並未因世界經濟和科技的一體化而「趨同」反而是向著多元的方向發展。後殖民主義顯然為多元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濟全球化和後殖民狀態也在西方社會引起了階段性的大變動,這就是在文化方面以後現代性為標志的後工業社會。後現代性大大促進了各種「中心論」的解體。世界各個角落都成了聯成整體的地球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過去統帥一切的「普遍規律」和宰制各個地區的「大敘述」面臨挑戰。人們最關心的不再是沒有具體實質、沒有時間限制的「純粹的理想形式」,而首先是活生生地存在、行動,感受著痛苦和愉悅的「身體」。它周圍的一切都不固定,都是隨著這個身體的心情和視角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對於多元文化的發展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解放。正是由於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深刻轉變,對「他者」的尋求,對文化多元發展的關切等問題才被紛紛提了出來。人們認識到不僅需要吸收他種文化以豐富自己,而且需要在與他種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以求發展,這就需要擴大視野,了解與自己的生活習慣、思維定勢全然不同的他種文化。法國學者於連·法朗索瓦在他的一篇新作《為什麼我們西方人研究哲學不能繞過中國?》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他認為:
我們選擇出發,也就是選擇離開,以創造遠景思維的空間。在一切異國情調的最遠處,這樣的迂迴有條不紊。人們這樣穿越中國也是為了更好地閱讀希臘:盡管有認識上的斷層,但由於遺傳,我們與希臘思想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熟悉,所以為了解它,也為了發現它,我們不得不割斷這種熟悉,構成一種外在的觀點[2]。
其實,這個道理早就被中國哲人所認知。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有一首詩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上下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要造成一種「遠景思維的空間」,「構成一種外在的觀點」。要真正認識自己,除了自己作為主體,要有這種「外在觀點」而外,還要參照其他主體(他人)從不同角度,不同文化環境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自己長期並不覺察的東西經「他人」提醒,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還有一種情況是參照者和被參照者並不直接發生關系,但兩者同時存在於某一范圍之內,就會構成一個「文化場」,而產生可以互相說明的對照,這種對照使兩者都顯示出新的特點。這種對照不管是否顯示出來,兩者之間都會發生一種潛在的關系。正如中國古代哲人所說的:我們所以會提出「龜無毛」,「兔無角」這樣的說法,就因為存在著未曾論述的、潛在的、可以用作比照的「有毛」、「有角」的東西,否則就毫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會期望龜變成「有毛」、兔變為「有角」,而是希望在與潛在的參照物的比照中更加認識和發現「無毛」、「無角」之物的特點。這些古老的中國睿智雖然早已存在,但也只有在「後現代」、後殖民狀態的今天才能古為今用、系統化,得到新的發展。
當然,最後,還應提到全球化所帶來的物質和文化的極大豐富也為原來貧困地區的人們創造了在發展物質文化的同時也發展自身精神文化的條件。正是受賜於經濟和科技的發達,人類的相互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頻繁,旅遊事業的開發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一些偏僻地區、不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文化正是由於旅遊和傳媒的開發才廣為人知和得到發展。盡管在這一過程中,不免會有形式化(儀式化)的弊病,但總會吸引更多人關注某種文化的特色和未來。

保持純粹與互相影響的悖論
一方面是全球化(趨同),一方面是多元化(離異),兩者同時並存,就存在一個悖論:要保存文化的多樣性,那當然是各種文化越純粹、越「地道」越好,但不同文化之間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滲透、吸取,這種互相吸收和補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否有悖於保存原來文化的特點和差異?這種滲透交流的結果是不是會使世界文化的差異逐漸縮小,乃至因混同而消失呢?
首先,從歷史發展來看,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吸收總是通過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來進行的,很少會全盤照搬而多半是取其所需。例如佛教傳入中國,得到很大發展,但在印度曾頗為發達的佛教唯識宗由於其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抵觸過大,很快就已絕跡;又如陳寅恪所指出的:由於與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不能相容,佛藏中「涉及男女性交諸要義」的部分,「縱篤信之教徒,亦復不能奉受」,「大抵靜默不置一語」。[3]法國象徵派詩歌對30年代中國詩歌的影響亦復如是。當時,蘭波、凡爾侖的詩歌被大量譯介,而作為法國象徵主義詩歌傑出代表的馬拉梅在中國的影響卻絕無僅有。這些都說明了文化接觸中的一種最初的選擇。
其次,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接受也不大可能原封不動地移植。一種文化被引進後,往往不會再按原來軌道發展,而是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產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輝煌的結果。希臘文化首先是傳入阿拉伯,在那裡得到豐富和發展,然後再到西歐,成為歐洲文化的基石。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的文化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台、華嚴、禪宗等。這些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又成為中國宋明新儒學發展的重要契機。這種文化異地發展的現象,歷史上屢屢發生。可見兩種文化的相互影響和吸收不是一個「同化」、「合一」的過程,而是一個在不同環境中轉化為新物的過程。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和則生物,同則不繼」,也就是說,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進,才能創造新物,如果全然相同,就不可能繼續發展。如此在不同選擇、不同條件下創造出來的新物,不再有舊物原來的「純粹」,但它仍然是從舊物的基因中脫穎而出,仍然具有不同於他物的獨特之處,因此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其結果並不是「趨同」乃至「混一」如熱學第二定律所規定的,冷熱水混同的程度不斷加大,終於成為溫水而完全停滯不動,而是在新的基礎上產生新的不同。當然,這並不排斥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們(特別是非政治的普通老百姓)會逐漸形成共同的價值標准,如和平發展、環境保護以及某些普世倫理等,這些共同的認知對於人類和平共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即使是這些為數不多的共同認知在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也還有其不同的標准、理解和不同的表現形式。

全球化與多元化進程中的兩種危險
過分強調「離異」或「趨同」,其結果就是「文化孤立主義」或「文化霸權主義」。
取得獨立的民族要求發展自身文化的迫切願望,往往會會導致文化孤立主義。有些人深感文化多元發展遇到的種種阻礙和挫折及其遠非樂觀的前景,唯恐自身民族文化有被淹沒的可能,於是奮起突出彰顯本民族文化,這對於保護和發展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遺憾的是在這一潮流中,封閉、孤立、倒退的文化孤立主義也隨機而生。文化孤立主義無視數百年來各民族文化交往,相互影響的歷史,反對文化交往和溝通,要求返回並發掘「未受任何外來影響的」、「以本土話語闡述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其實,這樣的本土文化只能是一種假設。如果我們說的不是「已成的」、不會再變的文化「遺跡」,如青銅器、古建築之類,而是世世代代由不同人們的創造累積而成的不斷發展的文化傳統,那它就必然蘊涵著不同時代、受著各個層面的外來影響的人們對各種文化現象的選擇、保存和創造性詮釋。排除這一切去尋求本源,必然不會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結果。
文化孤立主義常常混跡於後殖民主義的文化身份研究,但它們之間有根本的不同。後者是在後殖民主義眾聲喧嘩、交互影響的文化語境中,從歷史出發為自身的文化特點尋求定位;文化孤立主義則是不顧歷史的發展,不顧當前縱橫交錯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只執著於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虛構自己的「文化原貌」。由此出發,就有可能導致一種文化上的封閉性和排他性:只強調本文化的優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只強調本文化的「純潔」而反對和其他文化交往和溝通,惟恐受到「污染」;只強調本文化的「統一」而畏懼新的發展,以至對外採取文化上的隔絕和孤立政策,對內壓制本文化內部求新、求變的積極因素,結果是導致本文化的停滯,衰微。其實,即便是處於同一文化內部,不同群體和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也並不相同,強求統一與不變,其結果只能是撲滅生機,帶來自身文化的封閉和衰微。
另一方面,必須看到某種依仗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優勢,處處強加於人,企圖以自己的意識形態一統天下的「文化霸權主義」也還實際存在。科索沃一戰使人更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這種霸權主義也不只是存在於西方,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者並未絕滅,西方中心主義要真正從人們的思想中根除還也需要很長的時期。義大利比較文學研究者,羅馬知識大學的阿爾蒙多.尼茲(ArmandoGnisci)教授在他那篇極有見地的文章《作為「非殖民化」學科的比較文學》中深刻地指出:
「如果對於擺脫了西方殖民的國家來說,比較文學學科代表一種理解研究和實現非殖民化的方式;那麼,對於我們所有歐洲學者來說,它卻代表著一種思考、一種自我批評及學習的形式,或者說是從我們自身的殖民中解脫的方式。這並非虛言,條件是我們確實認為自己屬於一個『後殖民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前殖民者應學會和前被殖民者一樣生活、共存。我說的『學科』與西方學院體制的專業領域毫無關系,相反,它關繫到一種自我批評以及對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改造。這是一種苦修(askesis)。」[4]
與此相反,也還有某些西方政治家公開以自身的意識形態強加於人,並以此作為統治國家的首要決策。例如曾經鼓吹文化沖突將引起世界大戰的亨廷頓(SamuelHuntington)不久前又著文指出,美國的流行文化和消費品席捲全世界,滲透到最邊遠、最抗拒的社會,在經濟、意識形態軍事技術和文化方面居於壓倒優勢,但「要想重新喚起較強的國家特性感,還需要戰勝美國存在的崇尚多樣性及多文化主義的思想」。他甚至得出結論說:「如果多文化盛行,如果對開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識發生分歧,那麼,美國就可能同蘇聯一道落進歷史的垃圾堆!」為了維系這種「共識」,「增強人民之間的凝聚力」,就必須製造一個「假想敵」!這雖然並不代表大多數,但亦可見要戰勝各種「中心論」,走向文化的多元發展實在還有很長的路程。[5]

在全球意識觀照下的文化多元發展
總的說來,在可以預見到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同傳統的文化,特別是在人類文化史上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不同文化還會長期得到繼續發展,當然也很難說一切民族文化都能永世長存。歷史已經證實從長遠來看,一些文化興起,一些文化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目前存在的各種文化,由於種種原因,也可能有一部分會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逐漸衰落而消失。得以長存的首要條件就是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進程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貢獻而有益於其他文化。如果一種民族文化以封閉求發展,只追求回復自身固有的模式,而無視如何將自身獨特的文化,開發為當今世界文化發展的有益資源,從而參與未來世界文化的建設,那就難免被世界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