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12:38

1、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原因及影響、優點缺點

1、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

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現融合加深的趨勢,各種族、各國家文明在不斷交流、融合中得到創新和發展。

2、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也成為了必然,各個國家都希望將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個地區。

3、影響:對於一個民族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具有悠久燦爛、獨具特色文明的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化環境下統籌好文化安全和文化開放非常重要。

4、優點: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國家間的競爭已由經濟層面上升到了文化層面,具體體現為文化模式和文化產業的競爭,發展文化產業是繁榮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5、缺點:在文化全球下,經濟實力較弱的,軟實力不強的國家、民族文化容易被吞噬。

(1)經濟全球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擴展資料:

經濟為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擴張的必然,只有認同一種文化,才會消費這種文化下面的產品,才會為這個文化下的人製造利潤。

文化又是一個特定地區一種價值觀世界觀的表現,為了減少不同地區之間人們的誤會、誤解,增加信息的流動,人們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體下的文化交流。

這樣一種趨勢造成了全球文化的傳播,我們可能只知道某個國家的一個品牌一種習慣,但是我們對這個國家地區的了解就從這個突破口開始.。

每個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會不遺餘力的推廣自身文化,文化在全球的傳播也就是大勢所趨了,誰若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據先機優勢,誰就能掌握未來商業戰爭的主動權.。

2、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毋庸置疑,經濟全球化並不代表每個國家都能從中受益,它取決於國際制度和規則。在現行的國際制度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經濟全球化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給它們帶來的利益遠多於發展中國家。首先.國際通行的制度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其國內規則的特點,不存在與國外規則的嚴重沖突。其次因為主導著國際制度,發達國家可以使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來自內外製度沖突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從而轉嫁成本,規避風險。再者發達國家通過國際制度、規則極大地發揮了其優勢和保護其劣勢。
最後世界經濟中的「集權」效應,由於他們所具有各種優勢,使得發達國家能夠從全球化中獲得遠比發展中國家多得多的利益。
對於反展中國家而言,就如同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將經濟全球化比喻為「一柄雙刃劍」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
發展中國家利用經濟全球化,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使貿易投資自由化,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實現經濟「趕超夢想」。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大發展、產業大轉移、資本大流動和技術大外溢,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起飛都是非常有利的。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因此,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同時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挑戰。首先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方面,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和推動者,掌握著主動權,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大部分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則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不穩固,市場發育不完備,經濟結構相對脆弱,資金匱乏,技術比較落後等,很容易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沖擊而產生國內經濟波動。第二,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第三,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我們忙著追求經濟GDP的增長,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經濟全球化使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使得我們的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會日益尖銳。造成近年來的沙塵暴肆虐……第四,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第五,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對於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中國家無論譴責或者迴避它都是沒有用的。許多的學者強調,發展中國家應採取經濟的對策,趨利避害,尋求發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發展中國家要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包括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觀念和體制,積極與國際接軌。

3、全球化帶給文化,社會,經濟上的好處。。請舉實例~

經濟全球化對文化的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帶動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使經濟資源概念的外延不斷擴大,不僅自然財富是經濟資源,精神財富同樣也是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資源,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資源。中國作為具有五千年光輝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化資源豐富多彩,以致西方國家的娛樂業也開始窺視、爭奪中國的文化資源。1998年夏季,美國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蘭》,就借用中國的傳說故事表現美國的文化理念。在美國各地的百貨公司、玩具店、書店,木蘭紀念品佔有顯著的地位,光是根據這部動畫片所出的書、畫冊、練習本就有10多種。如果從知識產權的角度說,迪斯尼製作的動畫片,產權當然屬於美國。但是,國人誰不知道,《花木蘭》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感人的故事?我們必須接受的事實是,中國文化財富已經成為美國文化增值的手段。倘若人們不重視中國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不進一步深入挖掘和保護中國的文化遺產和資源,任憑他人隨意掠奪,早晚中國的文化資源會被挖空。
經濟全球化對經濟的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促進全球生產力的增長;有利於藉助國際合作從而更好地應對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有利於發達國家獲得更大的銷售、投資和勞動力市場;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可以藉助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求得發展。
「博帕爾是印度中部的一座中等城市,人口約50萬。在那有一座屬於美國的聯合炭化物公司的大型化工廠,該廠生產的大量殺蟲劑和其他葯物,毒性很大,在生產、儲備、運輸的各個環節都有很大的危險。在美國,設立這樣的工廠,要受到嚴格的限制。美國資本家為了達到直接在印度銷售殺蟲劑、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和賺取高額利潤的目的,在印度設立了這家工廠。
1984年12月3日凌晨1點,這家化工廠的三個地下儲氣庫,由於化學反應失去控制,安全閥門沒有關上,造成大量毒氣的外泄。博帕爾全城的居民受到毒氣傷害的多達20萬人,10萬人被送入醫院治療,5萬人有失明的危險,幾千人受重傷,25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許多天真爛漫的孩子,成千上萬的家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博帕爾慘案震驚了世界!」
利:1獲得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2參與國際合作,促進本國經濟發展
經濟全球化對社會的積極影響:
:當前,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的影響,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第一,在影響的方向上是國際國內雙向互動。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穩定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國經濟政治發展也對國際社會經濟政治的穩定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雙向互動過程,集中表現為「國內經濟政治國際化」和「國際經濟政治國內化」。第二,在影響的內容上是經濟、政治和文化交叉滲透、相互轉化和全面擴展的一體化發展態勢。經濟全球化直接地推動各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世界一體化,不僅是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一體化發展,而且是一個國家內部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的一體化發展。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國際政治經濟化」和「國際經濟政治化」。但在文化上仍然是文明的沖突與文化的整合並存,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還沒有出現一體化的可能性。第三,在影響的機制上是結構—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既有功能性影響,更有結構性影響,是一個結構功能關系的整體互動或者制度化發展過程。總的表現為以市場調節為基礎、政府控制為核心、文化整合為歸屬,使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社會穩定之間的關系逐步達到制度化的發展格局。第四,在影響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並存。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生活穩定的影響,既有破壞安定團結的不利一面,也有促進政治穩定的有利一面。總起來看是有利因素大於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壞性。第五,在影響的趨勢上是政治穩定與政治不穩定交替發展。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是一種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現實存在。我們以新的姿態推進改革、擴大開放,保證持續穩定發展是回應經濟全球化帶來各種不穩定挑戰的必然選擇。這是一種「沖擊—回應」互動關系,其運動軌跡和結果總的說來就是一種「不穩定—穩定—不穩定」、不斷循環發展以至無窮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 中國 家的影響
積極影響 分析
(1)大量外資和先進技術的進入,有助於解決發展中國家資金不足和技術落後的 問題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最大特徵之一就是資本流動的國際化。發達國家利用雄厚的資本,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資源掠奪和市場擠占的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吸收發達國家的資本輸出創造了條件。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2003年世界投資報告》統計數據,200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為6510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25%, 其中拉丁美洲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達560億美元,增長了32%,亞太地區吸收950億美元,非洲吸收110億美元,中東歐經濟轉型國家吸收290億美元。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產業水平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優化。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產業的轉移是非常明顯的,發達國家首先要將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還會將一些層次較低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給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會有一些高新技術的轉移。而且轉移的形式主要是合資、獨資、入股等,並伴隨著對發達國家的許多優惠條件。因此,發達國家將那些傳統產業包括資金和技術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時,勢必有助於發展中國家改進技術和設備,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3)促進了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貿易比重的逐步提高,以及發達國家逐步擴大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這一切都有利於發展中國家依據自身條件,開展本國的國際貿易,並在世界貿易市場中依據市場機制來調整本國貿易政策,以期獲取更大利益。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國民收入較低,故市場容量相對較小,在 工業 化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就更加突出。而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面臨一個開放的國際大市場,使他們可以在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同時,不斷開拓國際市場,不斷解決產品的銷售問題。
(4)經濟全球化有助於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盡管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起步較晚,但是,由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依據其全球經營戰略,在發展中國家不斷擴大規模,增加資本輸出,帶來更多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也由於經濟全球化向著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因而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經濟全球化包括西方跨國公司發展所帶來的這些機遇,組織本國企業進行國際化生產,依據市場需求,擴大國際化生產規模,加快資本、商品的國際性流動,組織技術交流與合作,不斷參與經濟全球化,提高本國經濟的整體水平。

4、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民族文化發展有什麼影響

經濟與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他們不可分離。並且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當今時代,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消費日益豐富,文化在經濟格局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有助於我國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這樣既發展了本民族文化,又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並且能夠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繁榮。使我國的民族文化更好的繼承與發揚。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產業中的地位競爭。
經濟全球化,也會對我國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外來思想,外來文化會影響我國人民的價值觀,人生觀。腐朽的,不健康的文化,就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5、經濟全球化阻礙中華傳統文化發展

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發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同時,文化的發展也規范著經濟的方向和促使它的發展。

新的世紀,經濟的全球化向我們展示了文化信息產業的發展特性:

第一,信息資源的最大共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快,文化產業加強了對全球資源的爭奪和分享。無論在出版、報刊、音像、還是在影視、娛樂、廣告和旅遊業中,資本的國際化、技術的國際化、智能資源的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新的信息載體不斷出現,一些現代化程度高的圖書館和資源庫收藏的新載體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包括各種實物和博物資料,如書畫、樂譜、手稿、服裝、電視節目等,涉及與人類文明有關的一切紀錄及其載體。比如法國國家圖書館就已經收藏了200萬件樂譜、音樂家手稿、檔案,90多萬件錄音資料,6.2萬件錄像資料,2.8萬件多媒體資料和30萬份數字化影像資料以及400個唱機設備。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文化從業人員進行文化生產,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為數字化革命強化了知識的編碼過程,各類資料、圖像、音像等都可以編碼化,電子網路則將各種信息資源連接起來,這便可以大大加快可用知識存量的增長速度和知識流量的流通速度,形成一個全球化的信息網路。美國學者J·W·豪斯指出:好萊塢從業人員大量收集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和信息資料,每投入100小時即花費時間成本1500美元(每小時摺合15美元計算),形成的創意和構思平均可產生效益7720美元。難怪英國「滾石」廣播電台不惜巨資,千里迢迢來上海錄制老碼頭工人哼唱的「碼頭號子」,1992年好萊塢安布林娛樂公司從網上獲得了中國雲南祿豐的侏羅紀恐龍化石,以及轟動世界的河南西峽恐龍蛋的資料和圖像,受到極大啟發,攝制出科幻巨片《侏羅紀公園》。為此,他們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商業利潤,上演31個星期國內票房收入達3.4億美元,而海外票房更達破記錄的5.3億美元!

第二,資源配置的國際間合作。文化資源國際化的基礎是工業的大規模分工和全球文化市場的開拓。以往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內部的分工和協作,已經發展成為一系列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分工和協作,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地的文化資源。比如《日本經濟新聞》和《朝日新聞》從1996年2月起同時在香港開設衛星版。設在東京的報社總部每天將排好版的樣報,採用電腦和通訊衛星傳到香港,幾分鍾後,香港的印刷廠和日本的印刷廠幾乎同時開印,再利用香港作為信息中心的優勢,迅速傳播到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實際上也是由7個國家的30多家公司協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製作包給了有16家多國中小技術公司協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音樂製作包給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質量的音樂製作使全片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音樂場面佔有全片的75%長度;又如美國的《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它的48種國際版本發行量達到2800萬份,遠遠超過它在國內480萬份的發行量;針對婦女的美國《大都會》雜志也有36個國際版本,1996年國內發行270萬份,而國際銷售額突破450萬美元。它的北美部負責人說,誰能夠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分工協作,誰就能有效地拓展全球市場!

第三,資源利用的集團組合。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資源,許多文化企業紛紛走向聯合與兼並,形成大的集團。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通過共同使用機器設備、信息網路、交通工具、專業人員等,降低成本,提高產出;(2)通過產權交易、兼並和破產,把效益差的不良資產拋向市場,再把優良資產組合起來,提高資產效益。據統計,從1986年到1990年,美國有400個獨立電視台和電視台集團在產權市場上被出售,等於全美75%的電視台被交換了一次所有權。而1993-1994年間,又有200個以上的電視台進入了產權市場。

聯合與兼並為提高資源利用率,迅速增強文化產業的實力提供了可能,也為產業資本的跨行業滲透提供了重要條件。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不僅採取贊助和政府撥款的形式,更大量地採取參股、控股和資產運作的形式,比如法國著名出版集團Hachette股份的50%為法國經營航天、通訊和高速鐵路業的馬特拉工業大財團所購買,後者投入了大約20多億美元;另一個出版集團Cite的65%股份也被法國通訊公司和電子公司所掌握。1998年初,法國公用事業、建築業和通訊業的巨頭CGE公司投資控制了世界第五大綜合出版集團哈瓦斯集團30%的股份。[3]除此,還有社會投入的多元化和資源投入的無形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中國入世,意味著中國將徹底全面地打開了封閉的國門。在一個充滿競爭的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現代社會,影響人們行為的文化結構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加以改造和轉換,否則,它將阻礙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一個新時代是不可能建築在舊文化上的,但是舊文化卻可能拖延新時代的進程。社會的發展首先是人的發展,中國的現代化也首先是人的現代化。所以,中國在加入世貿,建立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和遵循國際經濟慣例,還應當注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一種能夠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應該包含中西文化的合理內核,又具時代性。它要求人們拋開實用理性的消極方面,剔除理論理性的偏激部分,用理性和科學的方法來審視周圍的一切,追求真理,直面人生而不是埋頭感官享受、玩世不恭;崇尚法治而不是推崇強人政治;要求人的平等、自由和尊嚴而不是趨炎附勢、依傍權力;提倡公開、公平和公正的行為規范而不是欺上瞞下、黑箱操作的舊式文化,如此等等。[4]我們說中國的入世是中華民族一次新的更全面的對外開放,這里就包括人們的文化觀念與思維方式的開放和更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國人文化意識上與國際接軌,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揚已之優抑人之劣,激濁揚清,互通有無,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家庭之中。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入世不僅引起了國人的關心,同時也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接納的這個新成員不同於一般:它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它既有漢民族文化的輝煌,同時又有多民族文化的燦爛;它既是一個經濟上發展中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昨天它曾經影響了世界,今天它要接受世界的影響。中國要全面地認識世界,世界也要全面地認識中國,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雙邊任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還有著閉關鎖國的慘痛教訓,一旦國門真正全面打開時,對於百姓大眾來說總有一種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和不可名狀的滋味。我們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研究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加入WTO,隨著經濟的全面介入,引起文化上的沖突是必定無疑的。文化沖突是不同性質的文化之間的矛盾和對抗。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接觸到另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必然會出現內在的傳統文化與外來的異質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文化沖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化對產生它的環境是適應的,但對其他的環境卻不一定完全適應。[5]這種不適應便產生了矛盾和沖突,而其前提則是相互交流中的比較和差異。

中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注重和諧、秩序,信奉天人合一,不崇尚征服自然,而傾向於順其自然;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重視社會穩定,政治價值優先,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強調對國家和集體的無私奉獻精神,肯定對國家和社會的報恩或獻身意識,肯定上下級的忠誠關系,遵守紀律,官本位,官民一體化,習慣於「人治」,辦事講「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繫上,不突出個人,以家庭為本位,穩定家庭生活。家庭有照顧好成員的職責,重視教育,望子成龍,以儲蓄、勤儉為核心的財富態度,堅守以孝道為中心的家族主義,個人利益服從家族或組織利益,敬業樂群,和睦人際關系,注重個人自我修養,等等。[6]中國傳統文化好比是太極圖,圓滿、優美、包容性強,是內斂型的;而西方傳統文化的圖騰是十字架,即鋒芒畢露,剛勁有力,是發散型的。中國人古代修長城是為了把自己同外界分開,而不是為了向外界進攻,中國近代的開放也是在西方堅船利炮的逼迫下進行的。與此相應的是中華文明在海外大范圍主動傳播的機會較少,對於偶爾傳入的異質文化的整合力卻非常強;而西方由宗教信仰演化而來的「天賦使命」觀,使他們相信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的,因而值得在全世界推廣,這種基督救世文化傳統決定了他們在對外交往中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7]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多,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出來。

第一,事物價值判斷標准上的差異。對相同事件或現象的不同評價,是好還是壞,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有用還是無用,是優良還是低劣,這都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對事物評價的價值觀,而決定這種價值標準的卻是植根於人們頭腦里的文化理念。

最近,由美國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撰寫的著作《誰動了我的乳酪?》風靡世界,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2000萬冊,連續78周蟬聯亞馬遜網上書店最暢銷書榜首!自然,這本字數不到4萬,定價16.8元的小冊子,也在中國的大地上走紅,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開印9次,各種書報的廣告宣傳和書評文章更是不計其數。這是一本什麼樣的著作呢?作者在書中虛構了四個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通過四個角色的演繹,告訴人們如何在今天變革的時代,笑對變化取得成功的方法。道理簡單得很。這本書和他在20世紀80年代與他的朋友肯尼思·布蘭查德合寫的小冊子《一分鍾經理》一樣,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完全是一本通俗讀物。但是,就是這樣的著作卻受到西方人士的青睞,促使年輕的一代和廣大讀者從書中受到教益,正確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作者是一位醫學博士,卻寫了管理方面的著作,這在國人看來又是「不務正業」了。)一年又一年的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評比獎勵,有多少學者為著那厚厚的著作和長長的論文而煞費苦心,因為字數和厚度不夠而被淘汰者更是大有人在;而被出版、發表、評上職稱的作品,又有多大的受眾面,對社會又有多少促進作用,這是參評者和主評者心裡都明白的事情。但是,有關部門至今仍樂此不疲,參與者仍需忙於應付。盡管有了老院士老教授們上書呼籲,要對科普作品予以關注,予以獎勵[8],但是此意始終未能成行。什麼是學問,怎樣做學問,看來中西方的學者和大眾們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文化素質高的人願意接受高深的學問,文化素質低的人喜愛讀通俗的讀物,但是,這在中西方有時卻相反:20世紀80末,在中國大陸曾風行一本由丹麥出版中國翻譯的大書,名字叫《戴尼提:自我心理調節技術》,37萬字,書很專業也不好讀,但是在北京一次發行就是20萬冊。中國的出版商和廣告商還有新聞傳媒,不遺餘力地為其大作宣傳推銷,外國人的錢是賺飽了,但是,對中國人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90年代,中國也出了兩本書,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本是王元化的《思辨隨筆》。要說這兩本書也都不是通俗讀物,也沒有什麼言情,特別是王元化的著作,還有幾分晦澀。但是,在大陸,在年輕人中間卻還很受歡迎,一版再版重印了好多次。一種變革時代的浮躁可見一斑,一種在開放背景下的文化迷亂可見一斑。

對一件物品,除了它自身的經濟價值外,如何把握它潛在的精神意義,中西方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到國外旅遊的人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好不容易買到一件紀念品回國,打開一年原來是中國製造的。筆者曾到歐洲大陸出訪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參觀法國國家第三電視台,客人們回贈給我們的紀念品有手錶和文件包,很精緻也很漂亮。但是,打開文件包一看,在夾縫中卻發現「MADE IN CHINA」的字樣。參觀巴黎艾菲爾鐵塔,在塔頂紀念品購物處購買的卻是中國溫州生產的鐵塔玻璃鏡框。一個國家的標志物,一個國家的新聞媒體,出售和送給客人的物品卻不是本國生產的(這些紀念品不僅是送給中國人),這在中國是不會出現。從來沒有聽說在天安門城樓上出售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的具有反映中國形象的紀念品。但是,外國做到了,而且很坦然。他們完全從商品的價格考慮,只要委託國生產的商品既便宜又精美,他們能賺到錢,顧客又喜歡,請哪個國家生產都行。在這里沒有中國人一般認識的那種狹隘的「愛國主義」等精神的束縛。

人們的文化觀念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在特殊情況下,在緊要關頭,訓練有素的民族也會有它出色的表現。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遭遇恐怖襲擊,讓熱愛和平的人們永遠記下那慘絕人寰的一幕。其中有兩個細節卻更令世人刻骨銘心永誌不忘,因為她揭示著美國民族中最溫馨最光彩的瞬間。

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上大廈,電梯癱瘓,成千上萬的人匯集到唯一的安全通道樓梯上。在最為危急的關口,它竟然暢通無阻,不光身強力壯的人逃了出來,傷員被抬了下來,心臟病發作者被救下來,連盲人牽著導盲犬也從人流中走了下來,幾乎所有從樓梯而下的逃生者都逃了出來。難怪人們要贊美,秩序是文明,是禮儀,秩序更是生命。而為了這秩序,人們經受了怎樣的生與死的考驗。

「9.11」事件中還有第4架飛機,那架飛機上曾經有一個男人用手機給地面上的妻子打過一個電話,最後的一句是,「男乘客投票決定與歹徒搏鬥。」飛機後來在匹茲堡附近墜落,歹徒與乘客同歸於盡。在文明社會中,遭遇劫持,放棄搏鬥是普遍接受的慣例,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不能以別人的生命作為冒險的代價,去完成那一類「英雄行為」。但在獲悉世貿大廈已經被襲擊的前提下,搏鬥則是為了避免更多的生命犧牲,為此打破慣例,不僅是正當的也是正義的。盡管如此,也必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鍾,還能想到相互尊重對方的選擇自由。這就是美國民族在「9.11「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積淀。這種積淀不是一日之功,它正如著名學者朱學勤先生所言:「如果沒有1787年費城制憲以來的200多年積累,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事例。我們也難以否認,沒有憲政環境中一生養成的習慣,就不會在最後一分鍾以那樣謙卑和自然的口氣說,我們投票決定。」[9]再來看看中國大陸上發生的幾次火災和事故,盡管裡面也有我們時常供奉的「人民公僕「,卻很難見到他們在危急中表現出來的大義凜然。1994年11月新疆烏魯木齊一劇場由教育部門組織上千學生觀看演出。突然,劇場因電線短路發生大火,結果有324人死亡,其中有288人為學童。造成這么多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逃生時教育官員和老師不僅沒有很好地組織撤離,有的還為了防止大火燒到自己竟堵住了通道,結果致使不少學生在爭相逃生時互相踐踏致死!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大陸開始注重培養人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這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城市裡在繁華處大都有了指揮交通的紅綠燈,有的設施與外國的也大致相同。但是,在紅燈面前,中國有不少人的表現是與外國朋友大相徑庭的:外國人見了紅燈,不論是有車還是沒車、有人還是沒人,都要站住,不會通行;而我們有些同胞,遇到紅燈,先看有沒有車,如果沒車,可能會通過;如果沒車又有人先過,他保准會通過。西方人心目中的「紅燈」是法律條文和道德約束,「紅燈」和「綠燈」分別代表著「合理合法」與「違法悖理」;而我們有些國人心目中的「紅燈」是「被人看見」,是「目擊者」,只要沒有「目擊者」,紅燈綠燈都是可以通過的。對此,有學者從「人格底線」上進行深刻的闡述:中國人為人處事最在乎他人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他人取向」;而西方人為人處事最在乎法律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法律取向」。在西方人看來,一個人只要不傷害他人,也就是說不違反法律,他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且,一個人越是我行我素,就越是具有好的人格形象,越是具有獨立人格;而對中國人來說,人生道路上的綠燈反倒很少,舉手投足,都要顧忌別人會怎麼說怎麼看,他人的意見對個人行為的規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逆他人意見而我行我素,其代價是人格形象的喪失。這種「他人意見」常常是與「法律意見」相抵牾的,「他人取向」的紅燈常常有意無意地替代了「法律取向」的紅燈。[10]在當今與世界接軌的形勢下,中國的國民應建立起新的價值判斷體系:一方面要繼續尊重「德先生」和「賽先生」,加強民主和科學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應該請進「馬(Market)先生」和「騾(Law)先生」,即加強市場和法制的觀念。用法律的「紅燈」規范人們在市場中的行為,同時對個體在「綠燈」下的合法行為持寬容的態度。從現實的層面考察,這種價值判斷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為個體的人格行為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又可以保證個體自覺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紅綠燈」。全球的現代化從工業化到科技化和信息化,只是物質和工具層面上的歷史進程,並不是人類現代化的全部,更不是現代化的實質。美國學者阿歷克薩·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1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表明,我國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對生活方面的滿意度在很多項目底於西方國家(見表一)。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上也有不少的差別(見表二)。這也是引起中西文化差異和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加入了世貿,在經濟步入全球化的同時,作為人的現代化的任務更加繁重和漫長,這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

由於經濟利益和人們的文化觀念的不同,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異而發生沖突這在國際上是常見的事,我們也不必過分憂慮。如美國和加拿大雖然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且兩國相鄰,交往多年,但分歧仍然存在。

加拿大與美國有將近8900公里共同的邊界線,對多數人來說是共同的語言——英語,來自英國歷史的共同傳統,接近的政治經濟制度、共同的防衛體系,特別是學術和行業的聯系,以及貿易和投資關系。在經濟上,它們是相互之間最大的貿易夥伴——彼此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美國在加拿大的投資,超過世界上任何地方,而加拿大在美國的投資,也比在其它任何國家都多。兩國每年的邊境往來達數千萬人次。然而,在總的友好關系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這兩個北美鄰居之間最傷感情的沖突包括大眾傳播方面的爭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電視率先發展起來,而加拿大是從1952年才開始電視廣播的。由於大多數加拿大人生活在美加邊界以北的沿線一帶,處於美國電視的覆蓋之下,40年代表50年代初,加拿大觀眾廣泛地接收美國電視節目。其後,加拿大線纜系統發展起來,並熱衷於從邊境美國電視台轉播節目信號。從此,在所有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和許多小城鎮,多數居民都可以享受熱門的美國節目且無需付費。加拿大廣告商認識到美國電視節目在加拿大觀眾中的影響,便開始在美國邊境電視台購買廣告時間,這些廣告是針對加拿大消費者的。於是,滾滾財源流入美國電視台,70年代每年達2千萬美元。終於,位於邊界線以南的24家美國電視台捲入了爭議,其中最主要的電視台是3大電視網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3家電視台和在華盛頓州貝靈漢市的一家附屬台。這場爭執被報界稱為「邊境戰爭」,美國電視節目被稱為「特洛伊木馬」。

為了遏制加拿大企業「出口轉內銷」的廣告流向美國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加拿大政府採取了幾種政策法規。70年代中,當政策付諸實施後,美國和加拿大的幾屆政府都介入了長期的國際爭端。

美國和加拿大幾十年的爭論,無礙乎兩大因素,一是經濟利益,二是文化觀念。加拿大擔心自己的文化被美國所吞噬,他們追求的是文化的發展,他們把廣播當作提高文化和民族特徵的工具來使用。他們不承認所謂「簡單的保護主義和沙文主義」的罪名;而美國卻強調自由經濟,市場競爭,藉助實力,建立霸權,他們追求的是消費者的選擇。他們也不承認所謂「帝國主義和商業侵略」的大帽子。[12]由於文化傳統和經濟利益的不同,爭論也許會長期進行下去。但是,隨著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產業都將會促進兩國的發展。這不僅是兩國同時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所然。

由於差異產生沖突是很自然的事,一般來說文化沖突不會像政治沖突那樣升級為戰爭(當然也不排除像科索沃和中東地區由民族和宗教等文化因素引起的戰爭);相反,在相互的交流中,通過彼此的了解和調適達到融合倒是其主流。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因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結合,最終融為一體。這種融合,一是把外來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一樣,充分利用文化傳播這一促進文化發展的動力,不斷地以漢文化為基礎融合我國各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的文化,為自己注入新鮮血液,增添生機和活力,從而使其保持相當長時期的繁榮燦爛;另一種則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異質文化中去。這種融合是在深切了解異質文化的深層意蘊的基礎上,揚棄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既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異質先進文化所達到的時代水平。如滿族在漢化的過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漢文化中。[13]以日本文化與中華文化為例就足以說明世界各國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中促使了文化的融合。據史料記載,日本人來華,「目睹東方文化發祥地的中國,有統一的政治組織,有燦爛如花的物質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對中國文化產生強烈的愛慕與追求」。[14]「必須突進文化母國,直接移植優秀的文化,才能滿足其慾望。」[15]與此同時,從宋代開始,日本有些文化也傳播到中國。如日本的民族繪畫——大和繪在中國廣泛傳播,鋒利的日本刀劍也大量銷往中國。[16]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於其層次的不同,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們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樣的,正如龐朴先生所言:「文化之間的交流過程啟示人們:物質文化因為處於文化系統的表層,因而最為活躍,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處於文化系統的中層,是最權威的因素,因而穩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為深藏於文化系統的核心,規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因而最為保守,較難交流和改變。」[17]不論交流與融合的層次有什麼不同,但是,在交流與融合中,為實現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堅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6、如何看待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產業的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觀念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動態性和全面開發性的特徵。
文化民族化和文化全球化是一對矛盾,對於文化民族化,人們比較認同,但對於文化全球化,人們的歧見頗多,因此,有必要在此強調說明。
一、文化全球化的含義
文化全球化亦可簡稱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經濟、政治、觀念的交流、交換、交往日益發展的情勢下,世界各國之間在經濟、政治、觀念等諸多領域內不斷加強合作,形成了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及其趨勢。全球化本質上是超越任何民族、地域、國家制度的限制,使人類活動越來越高度社會化的歷史過程。
二、文化全球化的內容
文化全球化的內容十分復雜,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基本方面:
(一)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礎、動力、主導方面和最主要的內容,它是指各種物質文化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要素或資源的最佳配置,最終形成投資、生產、貿易、市場、金融全球化的過程。其具體內容包括:第一、生產全球化。從20世紀以來,由於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的推動,各種生產要素大規模、全方位地跨國界流動和配置,在全球化范圍內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分化、細化和體系化,從而使全球的生產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生產活動,僅僅是構成全球生產整體的一部分。第二,金融全球化。「二戰」結束以後,受市場需求和投資利益的驅動,大量的貨幣在發行國之外廣泛流通,國際金融資本的巨量積累和高速流動促進了國際金融組織的形成與發展,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國際金融市場形成並對各國金融形勢產生著愈來愈大的影響。第三,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設立總部,而在其他國家廣泛地設立分支機構,進行跨國越國界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國際性特大企業。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跨國公司日益成為國際經濟領域里的支配力量,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因此,美國著名學者索羅斯將經濟全球化定義為: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全球金融市場及跨國公司對各國經濟日益加強的支配。第四,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當代世界內市場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統一大市場,其重要特徵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並日益融入國際統一市場之中,各國的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統一大市場的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國際貿易組織的形成並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發揮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世界貿易的規模急劇擴大、市場規則的全球統一、市場組織的全球調節、市場結構的全球包容和市場交易的全球發展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世界統一大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政治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政治力量的結構和國際政治關系的演變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基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引起各國政治交往的范圍的日益擴大和程度日益加深,出現了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相互滲透,國際組織和國際協調力量起著愈來愈大作用的趨勢。各國政治生活也隨之遇到了愈來愈多的相關性問題,比如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現了各國政治生活的共同性。這就是所謂「政治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實質上是一個全球政治協作化的過程,首先表現為各國政治行為的全球協作。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出現了諸如環境、資源、出口、國際犯罪、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各國政府所面臨和關注的共同問題日益增加,需要政府間協商對話、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更是急劇上升,這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條件。其次是法律國際化和各國政策的全球協調。隨著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國際貿易活動的日益頻繁,人類不斷跨越空間障礙以及社會制度和觀念形態等方面的障礙。各國法律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充分的交流、溝通,彼此之間需要相互借簽和吸收優秀法律成果,在法律理念、法律價值觀、執法標准與原則乃至於法律監督等方面達成了更多的共識,被各國政府普遍承認的國際法內容日益豐富。從國內層面看,各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出現了一股以市場為導向的法律改革浪潮,努力使國內立法與國際通行法規接軌,以保證資本的跨國界自由流動和世界范圍的貿易自由。在國際層面,以聯合國為主幹的全球性國際組織在國際立法和執法活動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世界貿易組織通過的以保障市場准入為核心的《服務貿易總協議》(GAT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協議》(TRIMS)可以說是法律全球化的典型例證。同時,各國的政治行為和經濟政策也必須符合國際條約、協定和規范,從而出現了各國政策全球協調的趨勢。第三是政治文化的兼容性日益增強,具體表現為各國在政治心理、政治觀念、政治態度上的相互認識、相互理解、相互滲透、相互認同的程度逐步加深,其政治文化的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
(三)觀念全球化
所謂觀念全球化,即精神文化全球化,相對於經濟、政治全球化而言,也可以稱為狹義的文化全球化。觀念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反映,表現為各國之間,各民族之間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相互傳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認同、相互融合的過程和趨勢。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極大地促進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精神文化全球化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隨著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國際資本的全球流動,統一世界大市場的形成以及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加上現代大眾傳播媒體的大力推動,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之間必然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各個民族優秀文化得以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流與共享,從而形成並加速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實質是全球觀念文化整合化。所謂觀念文化整合化是指不同類型文化之間的互補共處與和諧協同,作為文化全球化重要內容的精神文化整合是一種全方位的整合。從地域上說,包括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整合;從民族屬性上說,包括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整合,從主體層次上說,包括個體文化與群體文化以及人類文化的整合;從文化性質上說,包括自然科學文化與哲學社會科學文化的整合;從文化內在結構上說,包括各國和各民族在價值觀、思維方式、知識結構諸方面的整合等等,所有這些文化整合,構成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內容。
總之,文化全球化是由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觀念全球化三個基本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其中,經濟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礎,政治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保障,觀念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靈魂,三者互為條件,辯證統一,不可分割。
三、文化全球化的特徵
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動態性、全面開放性等基本特徵。
(一)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和時代潮流。從根本上講,文化主體之間的聯系是生產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觀趨勢,作為文化全球化基礎的經濟全球化則是物質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逐步造成了社會分工的普遍化,同時也造成了社會交往的普遍化。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方式第一次沖破了民族國家之間的壁壘,使社會分工和社會交往出現了國際化趨勢,由於先進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高度社會化的大工業完全依賴於世界市場、國際交換、國際分工與協作。隨著經濟領域交往的普遍化,必然帶來政治領域和精神文化領域交往的普遍化。有的學者從歷史和現實的全球化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並獲利這一表象出發,否定文化全球化的客觀必然性,這是不科學的,事實上,社會發展客觀必然性的實現正是通過人(包括民族、國家及其政府)的自覺活動而開辟道路的;但決不能因為人的自覺活動而否定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二)文化全球化具有歷史動態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漫長的逐步推進的動態的歷史過程,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17世紀到19世紀60年代,這是全球化的初始階段或萌芽時期。由於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世界市場的開辟以及以蒸氣機為中心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興起,生產力的質變與擴張,便開始出現了「生產與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這一時期的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是國際貿易、商業資本的全球化。當時,「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物質的生產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這一時期,文化全球化處於萌芽狀態。第二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這是全球化的正式形成和緩慢發展階段。由於以電力、汽車、飛機為主要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出現,推動了世界經濟、政治不平衡發展,新興的資本大國同老牌的資本大國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市場,使殖民地經濟「變成了世界金融資本活動的中心環節」。文化全球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了,這一時期,出現了借貨資本全球化,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經濟關系的顯著特點是以商品輸出為主,發展是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是文化全球化正式形成的主要標志。第三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即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來,是文化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原有的殖民地體系瓦解了,以西方國家為主導建立了若干全球性的經濟組織,諸如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後改為「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眾多跨國公司開拓了全球性的消費市場,產業資本也全球化,以跨國公司為中心,把生產搬到國外,利用當地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為世界市場提供商品。由於以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等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發生和發展,形成了生產經營跨國化、信息傳播全球化、科技與產業轉移全球化以及商品、資本、外匯市場全球運行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現代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這三種資本形態完備的全球化。然而,經濟全球化不可能只是一種純粹的經濟活動,必然影響到政治、法律和倫理、宗教、文藝、教育和科學及哲學等意識形態領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政治全球化和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目前,文化全球化呈現出向深度和廣度加速發展的趨勢。
(三)文化全球化具有全面開放性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跨越空間障礙和社會障礙,逐漸向全球范圍輻射擴展,世界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呈現出從傳統封閉型向現代開放型演變。在以農為本的時代,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把人類社會分割成各個狹隘民族區域,閉塞是各國、各民族文化歷史的特徵。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打破了這種封閉狀態,西方工業世界憑借對農本經濟國家的明顯優勢,向世界各個地區展開猛烈的擴張,打開了一個又一個閉關自守的農本國家的門戶,促使傳統的自然經濟和專制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被強加的。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才主動地走出自我封閉和孤立狀態,主動地打開國門對外開放,實施外向型發展戰略,參與全球化進程。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而且出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全面開放的新景觀

7、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

8、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

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什麼是全球化?我們真的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給我們帶來過什麼?

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產品的流動沖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託。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產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

拋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於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范圍里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全球化體現為市場經濟體系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產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復雜性在於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里能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數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數,只好依賴意識形態決定自己的立場。

對眾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於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歷史潮流。對眾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於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向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里不想談論意識形態,只想就事論事。

我們正在經歷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為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

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辦的銀行里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為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麼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才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促進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於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樑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

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於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產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於今天,精神產品的多元化也不亞於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產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為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復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歷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歷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於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

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什麼?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里,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啟發性。全球化的歷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徵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於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為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產生於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眾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麼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為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盃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結 語

為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只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裡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麼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裡在追求與眾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里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為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絕想不到為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只好用鋼鐵製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里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家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際關系的最高准則,武力也自然成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當國際化開始傾向於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系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為突出。它們包括:

全球范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產許可權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1.對外開放的基本原則
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獨立自主是指國家的主權是獨立的,不允許任何外來的干涉與侵犯。每個國家有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自主地處理本國對內對外的一切事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鄧小平賦予獨立自主原則以新的內容,主要表現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結盟。鄧小平明確指出:「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文選》3卷57頁)中國不同任何國家結盟,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中國珍視自己的獨立自主,也尊重他國人民的獨立自主和道路選擇。我國堅持獨立自主,也積極爭取國際支援,發展國際合作,把堅持獨立自主的立場與盡量爭取外援,加強平等互利的國際合作原則有機結合和統一起來。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中國作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國之一,始終堅持這些原則。在國際事務中主持公道,不謀私利,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推動國際合作、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看作是處理國際關系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則。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遵循睦鄰友好原則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創造和維護和平友好,長期穩定的周邊環境,是我國長期實行的外交方針之一。
2.對外開放理論的主要觀點
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指出:「對外開放」是我提出來的。「對外開放」這一提法,是對國際分工、國際經濟合作發展開放型經濟理論的高度概括,易於為我國人民所理解,現在已經被世界各國所認同。這一提法,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一定要發展生產力。要發展生產力,關起門來是不行的,必須對外開放。(2)對外開放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內開放,另一方面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是對世界所有國家的開放,對各種類型的國家的開放。(3)對外開放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經濟特區,開放14個沿海城市。中國建立經濟特區的決定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成功的。(4)經濟特區姓「社」不姓「資」,從深圳的情況看,公有制是主體。「三資企業受到我國整個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判斷姓「社」姓「資」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要學會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要向外國的先進管理方法學習。不僅新引進的企業要按人家的先進方法去辦,原有的企業改造也要採用先進的方法。(6)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敢於冒風險,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7)開放以後,一些腐朽的東西也跟著進來了,中國的一些地方也出現了丑惡現象,要注意很好地抓,決不能任其發展。(8)改革開放要貫穿中國整個發展過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現在生產力不發達要對外開放,將來生產力發達了,要更加開放。對外開放的政策不可改變。
對小平的這些論述,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對外開放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迫切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9、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簡述經濟全球化對 國的影響:「現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 正是經濟全球化使發展問題上升為全球問題。一般來說,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貨幣、資本在全球大量流動,使各國經濟緊密聯系,日益互相依賴的經濟現象。隨著世界經濟聯系的不斷加深,發展中國家自身所面臨的困難具有了新的意義,像債務、人口、能源、環境這樣的問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關系整個世界資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問題。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處於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整體聯系日趨緊密。可以肯定,經濟全球化對 國的建設和發展必將產生越來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既有積極有利的一面,也是新的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於吸引外資。2.有利於擴大對外貿易。3.有利於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既有消極不利的一面,也是嚴峻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2.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達國家構築以其為中心的國際經貿基礎,。3. 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4. 經濟活動從來都不是孤立進行的。在這一艱難的實踐進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基本原則:1.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適度保護,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有條件地參加經濟全球化。3.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4. 高舉和平與發展的旗幟,促進經濟區域化。總的來說,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歷史進程,是不可逃避的。對於發展中的中國,參加經濟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只是要通過經濟全球化的手段,來達到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鞏固和發展 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

10、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文化帶來什麼樣的沖擊?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文化帶來了競爭的意識,開闊了人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帶來了先進的現代化管理技術,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比如:體育事業的發展就是這樣。經濟全球化在帶來國外先進的理念的同時也給我國帶來了許多消極的因素,甚至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文化,比如:拜金主義者、自由主義、享樂主義等對我國的青少年影響較大,我們必須要加以批判,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