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結合全球化的有關知識原理分析中美關系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結合全球化的有關知識原理分析中美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2-26 09:53:07

1、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分析我國該如何應對當前全球化的逆動形勢?

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分析我國。

2、運用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的有關知識,分析中美關系為什麼雖歷經波折和起伏是但總體上不斷向前發展?

1,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中美因各利益的相同或不同而有起伏和波動。2,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3,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潮流。

3、用矛盾相關原理分析中美關系?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對立統一的。中美關系之間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舊的矛盾消亡,新的矛盾也會誕生。中美有著共同利益,同時又有著對立的矛盾,中美關系是對立統一的。

4、用矛盾相關原理分析中美關系。

存在結構性矛盾 中國的崛起與美國單極霸權之間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隨著中國實力的上升,美國擔心中國有意在西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排他性的地區機制,竭力將美國排斥在外,以便在該地區確立主導地位。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戰略重點向亞太地區傾斜。美國增強了其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增進同地區內盟友及中國周邊國家的關系,力圖對中國構成牽制。而美國的所作所為,則被中國解讀為美國不願看到中國的崛起,有意建立起防護鏈,竭力壓縮中國發展的戰略空間。兩國在意識形態上也有巨大分歧。中美兩國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歷史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反共是美國意識形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多年的冷戰經歷更強化了美國人仇視共產主義的思維定式。美國是當今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而中國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有句古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此來形容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可能再恰當不過了。在許多美國人的眼中,中國是屬於「異類」的「極權國家」。盡管近年來中美的合作不斷深化,但它遠未化解兩國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隔閡。而冷戰後「民主和平論」的流行更是將意識形態和美國的安全利益完美地結合起來,推進民主成為美國對外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崛起抱有很大的戒心。作為一個新興大國,中國的崛起無疑會改變現有的國際格局。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不少西方人將中國和當年的德意志帝國、日本帝國和前蘇聯相類比,認為中國將成為一個「不滿現狀的大國」,很可能成為現有世界秩序的挑戰者,甚至是國際規則的破壞者。而中國主張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這在美國看來則是中國有意挑戰美國所主導的國際體系。美國對華政策的兩面性、搖擺性。採取接觸加防範的對華戰略:通過接觸和交往,力圖影響中國的發展方向,推動中國實現政治多元化和西式民主;採取防範和圍堵,則是應對中國發展的「不確定性」,防止中國「脫軌」來挑戰美國的霸權。不僅如此,美國還不斷干預中國內政,使中方懷疑美國的戰略意圖,懷疑其合作的誠意。

5、全球化下,中美關系發生什麼變化

1、中美關系最大的問題還是台灣問題,這屬於地緣政治的問題,這個問題還沒有變。而且這個問題的解決時間在縮短。
2、1972年訪華到現在中美從戰略到經濟已經有了廣泛的合作,很難分開。應該會加深夥伴關系。
3、新世界中國要適應新的角色。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這么緊密的加入到國際秩序當中
4、兩國都是大國,都不可能控制對方。應該是互信和合作的關系。
5、兩個在太平洋地區的關系會發生變化。
以上幾條並不是我的觀點。來自基辛格的《論中國》

6、以經濟全球化有關理論談談中美貿易戰

從經濟全球化角度,中美貿易戰的必要性

1、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

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2、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於貿易,甚至不限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3、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4、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6)結合全球化的有關知識原理分析中美關系擴展資料:

貿易戰沒有贏家

「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美方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

貿易保護主義是主要的換擋風險之一,美方的單邊行動可能使全球復甦的提速換擋遇到阻塞,甚至面臨無法完成的危險。

美國商界有不少人發聲,呼籲特朗普政府慎重行事。如果美國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採取單邊行動來解決與貿易夥伴的爭端,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消費者和進出口企業的利益。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高額關稅產生的負擔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頭上。以鋼鐵行業征稅為例,不僅上游廠商,下游勞動力市場也會受波及。李永表示,美國政府曾於2002年對進口鋼鐵征稅,當時導致的下游產業失業人數比鋼鐵行業就業總數還要多。

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有望成為限制措施的主要內容,這也被認為是美國希望縮減貿易逆差的手段之一。

事實上,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

同樣的匯率水平下,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是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這充分說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順差就會多。中美之間,無論出口還是進口,都由「市場說了算」,是兩國企業和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結果。

專家表示,中美貿易逆差形成原因復雜,與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關。貿易逆差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可能通過強制措施一下子解決。

7、運用哲學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中美關系

矛盾是普遍的特殊的,而我們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地方法解決矛盾。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處理中美的關系,做到兩國友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