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加快原因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加快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2-25 21:40:26

1、經濟全球化本質原因和內容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原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1)全球化加快原因擴展資料: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

2、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3、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4、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

2、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回移、提供服務答、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的因素有哪些

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涵蓋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的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而要知道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因素,首先要看到經濟全球化之所以引起密切的關注,主要是由80年代中期以後世界經濟出現的三個現象促成的:①跨國金融交易急劇增長.1980年全球資本交易量僅為5億美元,1992年急劇上升到35萬億美元,預計2000年有可能達到80萬億美元以上.②全球貿易量迅速增長.1990年至1999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1%,但同期全球貿易出口量年平均增長率卻達到6%.聯合國預計2000年全球貿易將增長8%,繼續高於世界經濟的增長(3.5%).③全球生產迅速一體化.跨國公司全球投資,在全球生產經營活動.1997年,跨國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資及其它活動的發展,超過了世界GDP及貿易的增長速度,其海外子公司銷售額的增長速度高於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的出口速度.全球性生產系統的形成加強了全球經濟的相互依賴,其影響已遠遠超過了國際貿易,改寫了全球聯系以國際貿易為主的歷史.因此簡單的說,導致經濟全球化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的新變化.亦即: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各國交往的便利;市場經濟在全世界范圍的廣泛實行;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推動者.因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以迅速興起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創造了政治和社會條件.90年代初美蘇兩極對抗的世界冷戰格局,以蘇聯解體而宣告結束.世界政治環境急劇改變,緩和的國際關系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發展科技」和「經濟優先」的原則成為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內政外交的首選目標.發展經濟成為各個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迫切任務.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發展的成功範例,促使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效仿對外開放、加強國際貿易的發展模式.這些變革都促成了世界范圍的經濟市場化趨勢,創造了經濟全球化必須的體制前提,從而有利於促進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經濟全球化進程.②全球性市場化改革和國際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興起創造體制、機制和運行的基礎和條件.全球性的市場化改革不僅是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的基礎,而且也是形成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的機制.此外,互聯網、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改變經濟活動的傳統運轉方式,不僅極大的縮短了人類活動的空間和時間,使各國各地區緊密相聯,成為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紐帶,並且也將會使「地球村」成為事實.③科學技術突破性的進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和動力.如果說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被認可和接受,是經濟全球化興起的制度性基礎的話,那麼,科技革命就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准備了客觀的物質基礎.世界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各國更加重視發展高新技術和關鍵技術.國際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下一個世紀將進入信息經濟、科技先導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時代.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④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興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跨國公司是世界經濟中集生產、貿易、投資、金融、技術開發和轉讓於一體的經營實體.它採取全球化戰略,在資本過剩的國家籌集資本,在原材料和勞動力低廉的國家加工產品,在物資短缺的國家銷售產品.跨國公司通過遍布全球的經營網路,實現人員自由流動、新技術和新觀念同步應用,促進了技術和管理的空間擴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跨國公司迅速發展.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在促進經濟全球化中突出的新動向是跨國大並構,使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尤其是資本,實現了全球范圍的跨國界流動.近10年來,跨國企業兼並、收購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都超過了歷史記錄.⑤國際水平分工的深入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國際水平分工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現代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則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國際水平分工.總之,經濟全球化引發的國際水平分工的深化使全球經濟的共振性日趨明顯.國際水平分工是當代各國之間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基礎,是當代世界市場不斷發展和擴大的基礎,它將各國生產過程密切結合起來,使國民再生產過程向著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這是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興起的根本原因和堅實基礎.⑥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環節的金融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使經濟全球化名副其實.目前,國際外匯市場的日平均交易量增加到1.2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各國外匯儲備總量的85%,是全球商品和服務出口總值的70倍.證券市場對全球資源配置所起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1994年全球股票市場的資本總額為15萬億美元,1998年躍升至27萬億美元,增加了80%.⑦西方國家經濟新自由主義的興起,為全球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從主觀因素上看,西方自由化經濟思想及其政策選擇是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基礎和政策條件.多年的滯脹導致凱恩斯主義被否定,西方各國相繼採取了以自由化、私有化、放棄經濟管制為標志的新自由主義.以關稅為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國際平均關稅水平在40%左右,烏拉圭回合後,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下降到4%左右,發展中國家下降到14%左右.這就大幅度降低了跨國貿易的成本.而政府幹預的減弱和控制的放鬆,則有利地促進了資本的全球流動.毫無疑問,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優化配置,推動了世界各國的普遍交往.當各國人民日益被捲入世界市場的網路時,資本主義制度也就愈發具有了世界性質.資本主義不斷尋求克服它內在的限制,但它又往往在更大規模上再生產這種限制.經濟全球化正在不斷的加速這一過程.資本主義「狂熱地追求價值的增值,肆無忌憚地迫使人類去為生產而生產,從而去發展社會生產力,去創造生產的物質條件,而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創造現實基礎.」資本通過全球化的推動,創造出了世界各地區的全面交往和全方位的相互依賴,並不斷創造出註定要替代它的新社會因素.經濟全球化是一個資本擴張的過程,資本積累的邏輯必然導致財富積累於一類國家,而貧困則積累於另一類國家,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因此而得到充分的展現,在更大的范圍產生聯動效應.但是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機制等方面佔有明顯優勢,而經濟全球化又是在西方發展模式推動下發展的,因此,當前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特徵,從而使全球化所創造的財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導致全球貧富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擴大.經濟全球化是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與重組,是生產、投資、金融、貿易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流動,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融為統一的、相互依存的經濟體系的過程,它已經成為21世紀不可逆轉的歷史洪流.

4、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趨勢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第一,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發達國家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在經濟上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第二,二戰後出現的民族獨立國家,也通過「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積極尋求國際合作,爭取實現維護民族經濟主權與發展民族經濟的雙重目的。第三,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第四,科學技術特別是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時間和空間距離,為全球范圍的經濟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世界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原因。

其一,市場機制的廣泛建立,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隨著更多的國家走上市場經濟的道路,並逐步與國際接軌,出現了世界各國均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的局面。同時,在世界貿易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各成員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大幅下降,為商品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通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等服務性機構參與國際貿易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其二,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科技發展歷來是人類社會進步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源泉。近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僅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領域,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現代化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大規模應用,經濟信息得以廣泛傳播、資本的跨國流動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網路化、全球化。
其三,國際金融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催化劑。隨著科技的進步,國際金融機構更加現代化,相互聯系更為緊密,國際資金融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其四,跨國公司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跨國公司為獲取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其五,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冷戰之後,世界形勢總體上趨向緩和與穩定,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各國均利用難得的和平年代大力發展經濟,以增強綜合國力作為戰略重點,經濟因素在國家關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許多國家把經濟安全提到了戰略高度。商業競爭手段也不斷創新,國家之間正形成一種新的互動機制,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其六,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經濟協調機制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國家形成了區域性和跨地區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定期或不定期會晤機制,就共同感興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進行磋商,協調政策立場,制定行動計劃,等等。
由此可見,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

5、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1、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多媒體播放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錄象資料,同時要求學生了解:①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時間;②世界貿易組織現在有多少個成員國?③該組織的主要職責和義務有哪些?④它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

在介紹世界貿易組織的基礎上,教師繼續通過多媒體介紹有關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錄象資料,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日益密切。教師指出: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出現了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資本國際化的趨勢。並強調:在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過程中,跨國公司起著主要作用。下面通過對跨國公司的介紹,進一步了解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資本國際化的情況。

2、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起著主要作用

3、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復雜性

①各國、各區域集團間的矛盾和斗爭
美、歐、日三家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70%。它們的集團化經濟是國家壟斷資本進行國際結合的一種形式,是壟斷資本爭奪和分割世界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集團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場上,經濟區域集團化往往以發達國家為主導,資金、技術、人才往往流向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利用其控制的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制定有利於它們的經濟運行規則,強迫別國遵守,以推行其經濟霸權,謀求最大利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集團化組織由於力量薄弱,不可能同大國及其主導下的集團抗衡,甚至有些組織對大國還有一定的依附性,從而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這說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發展經濟方面存在著控制與反控制、掠奪與反掠奪的矛盾。

6、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有較為穩定的國際環境為各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其次,各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國內的需求或供給需要國際市場。
再次,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大,加入的國家也越來越多。
這樣,各國的經濟相互依賴,聯系越來越緊密,經濟的全球化也就加快。

7、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原因是什麼

形成原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各個地區之間從隔絕走向交流,世界貿易體系也逐漸建立起來,開始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
迅速發展的原因::(1)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生產技術不斷更新,生產力迅速提高,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2)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3)兩極格局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4)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認可。(5)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6)跨國公司的推動。

8、經濟全球化趨勢大大加快的原因絕大多數國家實行了什麼經濟體制

應該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經濟全球化的代價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參考資料:

9、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包括

D

自由競爭是自由資本主義的主題。 出現於19世紀。
當今的資本主義主要形式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A、B、C都是原因。所以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