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發布時間: 2021-01-22 02:25:51

1、歷史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什麼?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積極影響:
1、促進發展模式創新。
2、促進國際利益融合。
3、進安全內涵擴展。
4、促進國家主權轉移。
5、推進國際體系轉型。
6、推進人類文明進步。
消極影響:
1、經濟危機。
2、社會動亂。
3、大國對抗。
4、地區動盪。
中國該如何應對:
1、置身全球化浪潮,要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全球戰略意識。
2、 完善國家發展觀、利益觀、安全觀、主權觀與國際秩序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五個統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全球化發展間良性互動。3、摒棄絕對排外的國家利益觀,遠離霸權主義那種維護一己私利的國家利益觀,把更多的全球利益和地區利益納入國家利益視野,在推進與外部世界互利共贏中發展並延伸國家利益。
4、創新國家安全觀,促進國防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和平發展的協調,促進維護傳統安全與維護非傳統安全的協調,促進維護本國安全與維護國際安全的協調,促進軍事手段與其他手段間的協調,力爭擺脫「安全困境」羈絆,推進安全與發展統一,努力維護國家綜合安全。妥善應對國家主權轉移的趨勢,以是否有利於國家利益發展取捨國家主權讓渡,以是否有利於本國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穩定決定對國際干預的立場。
5、充實國際秩序觀,在適當參與全球治理中推進和諧世界建設。
6、增強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能力。全球化背景下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互動增強,要善於利用全球化機遇促進國內發展,善於利用全球化壓力推進國內制度創新,善於規避全球化風險維護自身安全,善於防範國內問題沖擊地區和全球安全與發展
這些內容應該差不多了吧 中國該如何應對自己簡化一下就可以了的

2、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與對策

經濟 全球化不僅抄對我國的經濟 發展襲 產生了巨大的 影響 ,而且還通過市場經濟機制、政府管制機制和文化滲透機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響著我國 社會 生活的穩定發展。我們必須根據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和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通過觀念更新、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會主義體制和民主法治國家,保持我國社會 政治 穩定,推動社會主義 現代 化建設的不斷發展。

3、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全球化是當今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近20年來,世界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接受國際貿易共同的游戲規則,實行金融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政策;再加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交通、通信技術的突飛猛進,都使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

4、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變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趨勢。正確認識和妥善應對全球化,不僅有利於我國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與和平發展,而且有利於促進國際體系轉型、和諧世界建設與人類文明進步。一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遠遠超出經濟領域,正在對國際政治、安全、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產生日益廣泛的影響。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主要有:

(一)促進發展模式創新。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國公司已發展到在全球布設研發、生產、銷售鏈條的全球公司階段。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提高與其人均GDP增長之間成正比。無論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如何調整變化,不考慮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機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進的發展模式。

(二)促進國際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全球經濟鏈條越擰越緊,一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依賴增強。除國家利益外,共同地區利益和全球利益明顯增多。利益融合有利於國家關系改善,國家間協調合作增多,出於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願者聯盟」不斷出現。謀霸權、搞對抗,堅持集團政治和冷戰思維越來越不得人心。

(三)促進安全內涵擴展。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非傳統安全主要由人類發展的不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自然的不協調引起,其實質是發展問題。非傳統安全問題模糊了安全與發展的界限,增大了國際安全合作的緊迫性,挑戰著傳統安全的主導地位,緩和了國家間的軍事對抗關系。如恐怖主義和氣候變化不是任何單一國家能夠解決得了的,美國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國際社會。又如,美俄在導彈防禦問題上矛盾尖銳,但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總的來說合作順利。

(四)促進國家主權轉移。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僅1990至1998年,國際組織就從26656個增至48350個,其中政府間國際組織25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成為全球性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督實施者、全球性問題的管理者和全球性爭端的解決者。WTO在其《關於解決爭端的規則與程序的諒解》中,全面規定了WTO解決貿易爭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決執行與監督以及救濟辦法等,並專門設立了爭端解決機構(DSB)。的確,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行為體,國家主權仍然是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國家主權在越來越多地向政府間國際組織轉移。比如,向聯合國、地區組織轉移政治、外交和軍事權利,向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全球公司轉移經濟權利,向各種各樣的其他非政府國際組織轉移社會權利。全球化還促使一國的國內規則盡可能與國際規則協調與一致。

(五)推進國際體系轉型。現行國際體系的主要特徵是:由西方特別是美國主導、國家間名義上平等而事實上不平等、國際組織作用有限、霸權主義和「問題國家」得不到有效制約。現行國際體系在應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方面日漸乏力,其調整、完善和轉型乃大勢所趨。今後幾十年內新的國際體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徵:一是世界格局多極化。由於新興大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振興,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有利於多強不利於「一超」、有利於發展中國家不利於發達國家的變化,「一超」與多強、南方與北方兩個力量對比失衡問題有望最終解決。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經濟大國將重新洗牌,中國將躍居世界第二位,俄羅斯、印度、巴西將躍入前10名,另有部分發展中大國將躍居前20名。美、中、歐、日、俄、印度、巴西等新的各極之間利益融合與相互依存度提高,彼此發生尖銳對抗與全面戰爭的危險性降低。二是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共同主導。將來隨著美國「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優勢的逐步喪失,西方的主導地位將難以維系,多極、西方與非西方將共同主導新的國際體系,國際關系民主化將得到發展。三是國際組織作用增強。國際組織和國際規則將進一步充實、完善和強化,對大國和「問題國家」的約束將得到加強。四是國際治理多樣化。全球性問題增多將促進國際治理模式多樣化,如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大國共治與中小國家共治、全球性國際組織治理與地區性國際組織治理等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五是和平漸進性。以往國際體系的變革都是通過戰爭實現的,這一次國際體系轉型可能在保持總體和平狀態下通過大國之間、南北方國家間的斗爭、協商、妥協以漸進式改良逐步完成。

(六)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人類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問題、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礎上,形成人類新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文明,打破西方在人類文明中的主導地位,實現對西方文明的總體超越。


我們在看到全球化的積極作用的同時,對其逐漸積累的負面作用也不能忽視。

(一)經濟危機。隨著全球經濟鏈條日益緊密,能源價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嚴重失控、大國經濟明顯衰退誘發全球經濟衰退甚至危機的可能性增大。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其傳導的速度、影響的深度可能遠遠超過以往的世界經濟危機。此外,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終會威脅全球與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社會動亂。全球化導致國家間和國家內部貧富差距擴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內部的社會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發達國家傳統產業大量外移,失業問題突顯,社會風潮增多。全球化還使各國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的聯系與互動增強,國際問題誘發國內動盪、國內問題引發國際動盪的機率都在增大。

(三)大國對抗。有的國家背離全球化的演進方向、背離人類歷史前進的步伐,沒有放棄搞霸權主義,沒有放棄搞戰略擴張,沒有放棄搞軍備競賽,沒有放棄遏制其他新興大國。特別是它還將在一二十年內保持戰略優勢,一旦擺脫當前的戰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國對抗的可能,那將對國際體系的轉型、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產生嚴重危害。

(四)地區動盪。全球化中邊緣化的國家、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核擴散等,可能使用21世紀頭20年內地區熱點不是隨全球化深入逐步減少而是繼續增多,使地區熱點對全球安全形勢的牽動作用增大,使國際形勢在總體和平狀態下局部動盪繼續加劇。



置身全球化浪潮,要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全球戰略意識。

完善國家發展觀、利益觀、安全觀、主權觀與國際秩序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五個統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全球化發展間良性互動。摒棄絕對排外的國家利益觀,遠離霸權主義那種維護一己私利的國家利益觀,把更多的全球利益和地區利益納入國家利益視野,在推進與外部世界互利共贏中發展並延伸國家利益。創新國家安全觀,促進國防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和平發展的協調,促進維護傳統安全與維護非傳統安全的協調,促進維護本國安全與維護國際安全的協調,促進軍事手段與其他手段間的協調,力爭擺脫「安全困境」羈絆,推進安全與發展統一,努力維護國家綜合安全。妥善應對國家主權轉移的趨勢,以是否有利於國家利益發展取捨國家主權讓渡,以是否有利於本國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穩定決定對國際干預的立場。充實國際秩序觀,在適當參與全球治理中推進和諧世界建設。

增強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能力。全球化背景下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互動增強,要善於利用全球化機遇促進國內發展,善於利用全球化壓力推進國內制度創新,善於規避全球化風險維護自身安全,善於防範國內問題沖擊地區和全球安全與發展。

5、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的論文 怎麼寫這個題目的理由

國際戰略評論:全球化挑戰中國安全
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全球化不可能是惠及全球的「大同世界」.西方發達國家是全球化的主導者和支配者,是全球化「游戲規則」的制定者。經濟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新發展.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全球化大趨勢下,中國並沒有進入安全港,而是必須面對驚濤駭浪.全球化是當今時髦而又十分復雜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全球化面前,中國不能不對什麼是全球化以及它將給中國帶來的得失進行深入分析和全面透視。
全球化進程有兩種前途和命運
全球化的本意,是指當代人類的經濟活動日益跨越國界,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多方面溝通、聯系、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發展過程。全球化作為一種經濟、文化和政治現象,是一個客觀的、變化的、充滿矛盾與沖突的歷史進程,它沒有最終形態與歸宿。西方宣揚的全球化,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是以其政治、經濟制度和價值觀念改造世界的一種手段。人們通常講的經濟全球化,是在當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情況下,世界各國以市場為紐帶,經濟上不斷相互交織與融合,形成相對統一的世界市場體系並按照其要求實現生產要素跨國流動與配置的趨勢。
當今世界,人們普遍感受到了全球化浪潮的沖擊。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各個國家和民族間的重大事變,無不打上了全球化的現代印記,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文化融合化日益滲透在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然而,人類在空前感受到全球化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在空前感受到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能源短缺、資源枯竭等一系列由全球化帶來的全球性問題。因此,全球化趨勢與反全球化浪潮不可避免地結伴而生。
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全球化進程絕不會直線發展。全球化不可能是惠及全球的「大同世界」,不可能實現全球所有國家、所有民族、所有文明的同步發展,不可能消除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種族和文明之間的差異。全球化必然是長期的、復雜的、反復較量的曲折發展過程,它必然伴隨著維護本國利益、國家主權和民族文化之間種種「文明」和不文明的矛盾沖突。這是全球化在歷史進程中始終難以改變的一個根本特徵。
西方發達國家是全球化的主導者和支配者,他們控制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等,是全球化「游戲規則」的制定者。西方發達國家不僅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且始終想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推向全球,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所謂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全球化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如果它帶給人類的是共同進步、共同繁榮和共同幸福就是積極的,如果它帶給人類的是掠奪、是強權、是嚴重的兩極分化就是消極的。人類最終得到的是美國式的「全球化」,還是共同幸福、平等與公正的全球化,是未來全球化進程的兩種前途命運。這就是全球化的要害及其發展進程中最基本的規律。
全球化應打破發達國家壟斷
從總體上看,目前世界經濟體系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類是占核心地位的美、歐、日三大經濟集團,它們從全球化中獲得的好處最多,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二類是從發展中國家中脫穎而出的新興工業化國家,處於世界經濟體系的中間層,經濟全球化對它們是挑戰與機遇並存,如果發展戰略正確和政策措施得當,有可能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同時獲得由全球化帶來的某種機遇;三類是最困難的為數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它們在經濟全球化面前挑戰大於機遇,風險大於受益。
經濟全球化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新發展。現有的國際經濟政治體系從本質上看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主導的霸權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必然是不公正、不平等的,在這種秩序下的全球化必然是片面的、不合理的資本主義全球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全球化主導權的壟斷,維護發展中國家自身的權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是全球化進程中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要課題。
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應該是建立在各國平等協商、均衡發展基礎上的。只要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沒有改變,發展中國家在舊秩序的桎梏下蒙受不公正待遇的現實就不會改變,廣大發展中國家為謀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的斗爭就不會停止。發展中國家在獨立前大都有著受奴役和殖民剝削的共同命運,獨立後則面臨著反對霸權主義、發展民族經濟的共同任務,當前又面臨著許多大致相同的困難和問題。在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更應該加強自身的聯合,以提高在全球化沖擊下的整體生存能力。
全球化令中國安全形勢更嚴峻
必須看到,在全球化形勢下,中國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任務更為艱巨。眾所周知,由於歷史原因中國至今還處在分裂狀態,中國還有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在從事分裂國家的陰謀,這就必須要把發展強大軍力作為保障國家統一的堅強後盾。本來,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對付少數分裂分子、進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不成問題的。但中國的分裂狀態已被某些國家視為戰略上牽制中國的重要手段,中國的分裂勢力已成為這些國家阻撓中國發展壯大的走卒。這些國家時而背棄「一個中國」原則,向台灣大規模出售現代化武器,時而公開叫囂要「盡一切可能保衛台灣」。這就不能不給中國和平解決統一問題造成更大困難。
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聯系能否暢通,也是國家安全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在國際舞台上,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無論怎麼韜光養晦,也不能不對世界事務擁有自己的立場,不能不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影響。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廣大的世界市場,並對世界資源產生越來越大的依賴性。全球化雖然使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但是全球聯系的方式和渠道並不是各國都能平等地加以利用的。當某些國家龐大的海軍力量在世界各大戰略航道上游弋,並不時對一些小國家任意實施封鎖的時候,我們要想維護自己國家的經濟政治利益,就必須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全球化大趨勢下,中國並沒有進入安全港,而是必須面對驚濤駭浪。中國的安全形勢將更加嚴峻,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將更加艱巨。中國必須在綜合實力允許的范圍內,加快軍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建立與自己大國地位相稱的、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所需要的軍事實力。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要求我們退出全球競爭和抵制全球化進程,而是要對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清醒的認識,使我們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做好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一切必要准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在全球化進程中擁有自己的地位,才能在全球化條件下最大限度地保證中國的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