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隨著世界發展世界走入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隨著世界發展世界走入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1-01-22 02:17:32

1、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安全問題產生了什麼效應

隨著世界的不斷發展,隨著幾個超級大國的崛起,世界正在慢慢的全球化,目前,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具體來說,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有三個顯著的標志:一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它是伴隨著冷戰的落幕、兩極對立格局的解體而到來的。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即只有把地球作為一個統一的生產空間來進行生產,才能最有效地釋放它的巨大能量。 二是計算機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出現。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的革命性飛躍歷來是時代轉換的物質技術特徵。網際網路的連接,促成了信息的廣泛分享和自由傳播,為人類從全社會的范圍有效地組織生產和消費等開辟了道路,加劇了社會的變革,特別是給國家安全帶來深刻影響。 三是以「9〃11」事件為開端的全球性問題的總爆發。歷史進程常有某些重大事件作為標志。「9〃11」事件是全球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歷史拐點。這一事件的發生說明,全球化發展中個別企業、個別國家的有組織性和整個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已經積累到了異常尖銳化的程度,這個深刻的矛盾通過全球恐怖主義、貧富對立、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的災難性事件爆發出來,直接威脅到了人類正常的生存,使國際社會的治理與整合,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成為時代的緊迫要求。 那麼全球化的到來,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給各國的政治安全及經濟安全帶來了一系列的利與弊,但是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任何人都是無法避免的,我們應該面對全球化,面對其帶來的問題,更好的利用全球化,揚長避短,這樣,我們在全球化時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國家的安全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同國家的國家地位也會隨之改變。全球化時代對國際安全和國家安全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對國家安全的特點做了新的規定。 全球化突飛猛進地發展,給國際關系和國家安全問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全球化時代有著許多新的特徵,全球化時代安全問題的第一個本質特徵是安

全的兩重性特徵。它深刻地改變了國家利益關系,利益規定安全。安全行為是基於國家利益產生的,我們奮斗的一切目標都是為了利益,這個原則在全球化時代沒有變。但是國家間的利益關系格局改變了,過去的利益關系格局是以對立和對抗為主導的利益關系,也就是「零和對策」。在這種利益關系格局下,指導我們維護國家安全行為的理念是現實主義理論。現實主義理論有很多流派,但是它有個核心問題,概括為:國家基於依靠強力,以自助的方式,憑實力謀生存,在對抗中求發展,通過戰勝和制服對手來贏得自身的安全。而在全球化時代,這種以對立和對抗為主導的利益關系模式實際上是被對抗與合作並存的利益關系模式所代替,也就是說現在的國家利益模式是非零和的。這種模式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只進行排他性的斗爭已經不行了,完全的合作也做不到,所以只有合作和斗爭並存。這是全球化時代對於國際安全特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全球化時代下國家利益關系的性質與過去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零和狀態下國家關系的性質大多是單一性的,那就是對立與對抗,而全球化時代國家關系的性質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兩重性。全球化沒有消除對立和對抗,相反,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還激化了各種矛盾,加劇了全球范圍的沖突。但與此同時,國家之間的同一與合作因素也在增長。相互依賴與相互競爭的同步加深,使國家間的利益關系復雜化,利益對安全行為的驅動也雙向化。對立的利益導向沖突,共同的利益導向合作。在全球化時代,隨著國際相互依賴的不斷加深,國家利益的同一性的分量在上升,它雖然不可能取代利益的對立與沖突,但卻能與同步存在的對抗因素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這種狀況要求安全的行為主體把針對安全兩重性的兩手策略上升到戰略手段的層面來運用,善於在國家利益的對立與合作中把握平衡,在利益的求同存異中找尋出路,以達到維護安全的目的。全球化時代安全問題的第二個本質特徵是安全的整體性空前加強。它的加強有兩個基本的推動力量,一個是市場經濟,一個是信息網路技術。由於這兩個推動力的交互作用,國家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被聯系得越來越緊密,也就是說,國際關系的整體性空前增強,各個國家在安全上有了高度的相關性。在這種情況下,採取損人利己的辦法來維護國家安全,自身也得不到安全。如果在全球化發展不充分的時候,全球化危機只是部分國家危機的時候,西方發達國家可以採取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的做法;而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當全球化的危機把矛頭對准一切國家的時候,損人利己的模式就越來越行不通,只有選擇國際協調合作的方式才能加以解決,這就是全球化時代國際關系整體性背後的問題。全球化的根本推動力是生產力的擴張和資本的擴張。生產力的擴張把全球的生產和生活日益整合為一個整體,由此也提出了在完整意義上和全球層面上維護安全的課題。資本的擴張沒有消除資本主義最深刻的矛盾,只是改變了這些矛盾的表現形式和發生作用的范圍,因而使老的安全威脅具有了新的形態和更大的活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對一國的安全威脅往往具有了針對別國的性質。2004年底發生的印度洋海嘯災難和2005年發生的南亞大地震,引來了世界各國的援手,演化為一場國際安全大營救。身處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們越來越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全球化時代,安全是相互關聯的,救別人就等於是幫自己。全球化時代正在強烈地呼喚全球的普遍安全。全球化給安全問題打下的第三個深刻印記是——「應對復雜」。由於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原因,我們現在面臨的安全領域不知要比戰爭年代和冷戰時期擴大了多少倍,就安全類型講,現在是兩類安全並存,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替上升、交織影響;從安全的行為體講,有地區安全、全球安全、自然生態安全、社會安全和人的安全等,國內安全和國際安全的互動性增強;各類利益關系交叉重疊,形成了維護安全的「兩難」困境。通訊技術的躍升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進一步加重了安全的復雜性特徵。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的放大效應和工具效應大大改變了安全的時空特徵,造成安全問題擴展化、安全環境虛擬化、安全邊界模糊化、安全要素透明化、安全博弈非對稱化等新形態。在全球化時代,沒有涇渭分明的敵我界限,也很難作出非此即彼的是非判斷。全球化時代安全的復雜多變固然增加了世界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但是也恰恰因為復雜,給我們提供了利用矛盾,爭取戰略迴旋空間、制約戰爭傾向、維護和平局面的更多條件。 世界全球化不僅給各國帶來了國家政治上的安全問題,同時,在各國的經濟問題上,也存在了許許多多的問題,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不斷地發展,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納入到了一個統一的世界經濟體系當中。經濟全球化能夠給各國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同時也給各國帶來了一些代價。

2、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

2007 年 12 月 7 日,澳大利亞工黨陸克文 ( Kevin Rudd) 政府執政後,先後實施了一系列不同於前屆政府的新政策,包括: 簽署京都議定書、制定明確的減排目標 ( 到 2050 年澳大利亞在 2000 年水平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 ) ,制定新的能源和資源安全政策,強化環境保護政策,改組資源、工業與旅遊部並調整其職能,大幅增加強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標,加強區域和多邊協商與合作,自覺履行澳大利亞的國際義務等,這些都和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相一致。這意味著未來的澳大利亞礦業與土地資源管理政策會更加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同時,新政府倡導: ①發展清潔煤炭技術; ②強調發展可再生能源; ③鼓勵發展能源創新技術; ④進行能源市場改革; ⑤計劃制定能源與資源安全白皮書; ⑥大力促進能源效率; ⑦加速自由貿易區談判; ⑧加速能源與環境技術國際合作; ⑨建立全球共同危機應對機制等。

1. 發展清潔煤炭技術

在 2008 ~2009 財年預算中,新成立的資源、能源與旅遊部在其預算說明中,提出了 3 項旗艦的新政策計劃,其中之一是 「國家清潔煤計劃」,該計劃的基本目的是: 加速清潔煤技術在澳大利亞的開發和利用。國家清潔煤計劃啟動於 2008 年 7 月 1 日,並支持部署低排放技術戰略直到 2030 年。國家清潔煤基金將在最初 7 年內支持國家清潔煤計劃,即從 2008 年 7 月 1 日一直到 2015 年 6 月 30 日。

清潔煤技術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特別是 21 世紀初就在世界許多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等開展了全面研究。美國在 20 世紀 70 ~80 年代開始進行對煤炭清潔技術的研究,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美國能源部正式與產業界和相關州機構開展了清潔煤技術項目研究,2002 年,美國布希總統正式提出了 「國家清潔煤計劃」,以作為改善美國能源安全與環境的措施之一。日本也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就開始了清潔煤技術研究,1995 年成立了 「清潔煤技術中心」,專門負責開發 21 世紀煤炭利用新技術課題。2000 年,日本政府又公布了 「21 世紀煤炭計劃」,提出分三階段開發清潔煤技術等。

澳大利亞約 80% 的電力來源於煤炭。作為國家清潔煤計劃的一部分,陸可文政府宣布將建立一個5 億澳元的國家清潔煤基金 ( National Clean CoalFund) 。在該國家清潔煤基金中,目前至少投資 3 個項目: ①投資 5000 萬澳元的位於昆士蘭州的試驗煤炭氣化廠項目; ②投資 5000 萬澳元的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碳捕獲與儲藏項目; ③投資 500 萬澳元在西澳大利亞州填圖和試驗碳儲藏潛力項目。在清潔煤技術方面,國家清潔煤基金將產生價值約 15億澳元的投資活動。

2. 發展可再生能源

新成立的資源、能源與旅遊部在 2008 ~ 2009 財年預算中,提出了設立可再生能源基金 ( Renewable Energy Fund) 計劃。設立可再生能源基金的目的,是通過在較大范圍內和商業規模上演示可再生能源新技術,加速可再生能源新技術在澳大利亞的商業化應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目前也是世界能源利用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法國、荷蘭、韓國等都有相關的發展可再生能源計劃和研究項目。美國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就明確提出了發展可再生能源,2001年布希總統入主白宮後,相繼制定了一系列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2009 年 1 月 20 日奧巴馬新政府執政後,也把進一步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其經濟振興計劃的突破口。

在澳大利亞聯邦政府 2008 ~2009 財年預算中,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基金為 5 億澳元,撥款從 2009 ~2010 財年開始。最先的可再生能源基金資助將是地熱能源,將投資 5000 萬澳元用於地熱鑽探項目。澳大利亞全面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轉折點應始於 2000 年。當年澳大利亞議會通過了 《可再生能源 ( 電力) 法 2000》,並依據該法於 2001 年 2 月 12 日成立了可再生能源管理者辦公室 ( Offic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Regulator) ,專門負責監督、管理澳大利亞政府可再生能源目標的實施工作。

3. 發展能源創新技術

在資源、能源與旅遊部 2008 ~2009 財年預算中,同時也提出了另一項新政策計劃———設立能源創新基金 ( Energy Innovation Fund) 。建立該能源創新基金目的是: 投資關鍵的清潔能源技術研究,加速新的創新能源清潔技術發展,以實現中長期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的目標。設立該基金的目的也是要確保澳大利亞在清潔能源技術研究與開發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進入 21 世紀,能源創新技術是世界各國能源領域研究的重點,也是競爭的焦點。各國都相繼投入巨幅資金,來研究能源創新技術問題。

2007 年 11 月 21 日,陸克文剛當選聯邦總理不久就宣布,在未來 6 年內,將在新能源創新基金名下投資 1. 5 億澳元,用於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研究。包括: 為澳大利亞太陽能研究所投資 5000 萬澳元,顯著擴大太陽能熱研究能力; 為通用清潔能源研究和發展投資 5000 萬,包括能源效率、能源儲藏技術和氫運輸燃料; 投資 5000 萬澳元用於光電研究和開發,以維護澳大利亞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能源創新基金在2008 年7 月1 日啟動,延續4年,直到 2012 年。

4. 加快實施能源市場改革

在新成立的資源、能源與旅遊部中,專門成立了從事能源市場改革工作的能源市場改革局,以加速推進能源市場改革,加大能源市場改革的力度,滿足應對世界新形勢、新發展、新挑戰的需要。

5. 制定能源與資源安全白皮書

2008 年 5 月 28 日,澳大利亞聯邦總理陸克文在澳大利亞礦產理事會每年晚餐會上宣布,將制定能源問題白皮書。在白皮書中將闡述聯邦政府在能源問題上的政策和立場,同時明確,政府打算採取措施,確保提供清潔、足夠、可靠和用得起的能源供應,以滿足到 2030 年能源消費預期增長 44% 、到 2050 年能源消費預期增長 80% 的要求。能源白皮書將由資源與能源部長負責制定。

6. 大力促進能源效率

在 2008 ~2009 財年聯邦資源、能源與旅遊部的預算中,也明確提出了要達到的能源效率目標。與此同時,聯邦政府部門還加快了制定新的 「國家能源效率框架」( National Framework for Energy Efficiency,NFEE) 的步伐與進程。

澳大利亞國家能源效率框架的目的是要取得澳大利亞能源效率顯著提高的業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它涵蓋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克服阻止市場提高實際能源效率經濟潛力的各種障礙和挑戰因素。它著重需求方的能源效率,主要是住宅、商業和工業界,也關注能源轉化過程中的能源利用問題,並探討解決可影響能源效率選擇的中間商因素。

國家能源效率框架 ( NFEE) 發展的基本過程是: 2002 年 11 月,能源部長理事會 ( Ministerial Council On Energy) 支持制定國家能源效率框架的建議。2004 年 8 月,能源部長理事會承諾實施包含 NFEE 第一階段的一攬子政策措施。2004 年 12 月,能源部長理事會批准 NFEE 一階段 2005 ~2007年政策措施 8 個高層次實施計劃。陸克文新政府執政後,2007 年 12 月 13日,第 14 次能源部長理事會會議在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召開,參加會議者的聯邦和州與領地能源部長同意以下一攬子新能源效率措施: ①擴大和提高最低的能源業績標准計劃; ②加熱、通風和空調高效率系統戰略; ③分階段去除低效白熾燈照明; ④通過綠色租約加強政府領導; ⑤制定國家熱水戰略措施,以後考慮。該一攬子新能源效率措施也是國家能源效率框架第二階段的措施。

提高能源 ( 使用) 效率目前也是國際上的重要發展趨勢。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瑞典、荷蘭等世界許多國家都在開展此項行動。

7. 加大能源與環保技術的國際合作力度

陸克文政府執政後,繼承和加大了在能源與環保技術方面同國際社會進行合作的力度,集中體現在對 APP 承諾的重視和對 APP 項目的投資增加上。所謂 APP,即關於清潔發展與氣候的亞太合作關系框架 ( Asia-Pacific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是一個創新性的國際社會新努力,旨在加速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技術。參加夥伴國包括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美國等。該合作關系框架建立的主旨是: ①創造一個自願的、非具法律約束性的國際合作框架,在合作國間通過具體和實質性的合作,促進現有的新興的和長期成本有效、清潔、有效率的技術和實踐的開發、傳播、利用和轉讓,取得具體成果; ②提升和創造有利的環境以幫助實現這種努力; ③促進各自國家污染減少、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實現; ④提供一個在清潔發展目標框架內探討合作國或夥伴國之間各自有關涉及相互聯系的發展,有關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的政府論壇,同時也是提供分享、制定和實施各自國家發展和能源戰略經驗的論壇。

8. 推進和加快建立自由貿易區談判

2008 年 11 月 15 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 20 國會議上,澳大利亞總理明確表示,澳大利亞將加快與各主要貿易夥伴就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包括澳大利亞與東盟、澳大利亞與中國、澳大利亞與日本、澳大利亞與印度、澳大利亞與海灣合作理事會等的自由貿易區談判等。

建立自由貿易區,加強貿易關系和往來,促進經濟發展,消除貿易障礙,也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9. 建立全球共同危機應對機制

澳大利亞新政府執政後,積極參與建立全球共同危機應對機制,包括與國際社會一道,採取積極措施,應對經濟危機等。此外,澳大利亞新政府也積極參與各種對話機制,尋求互利共贏。

事實上,進入 21 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的加快,隨著人類面臨共同危機的日益明顯和突出,如能源問題、氣候變化等,澳大利亞各州和領地政府都在積極開展行動,努力順應全球化發展的趨勢與潮流。以發展可再生能源為例,南澳大利亞州在 「南澳戰略計劃」中確立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目標是,到 2014 年,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要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例達到20%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14 年,在2000 ~2001 年的水平上,提高政府建築物能源利用效率 25%

西澳大利亞州政府 ( 工業與資源部) 則在 2007 ~2008 年度制定了 「可再生能源工業發展戰略」,確立了可再生能源工業發展計劃和目標,並優先發展生物燃料等。

昆士蘭州則於 2008 年建立了一個 5000 萬澳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基金( Queensland Renewable Energy Fund) ,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生產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此外,昆士蘭州政府還於 2008 年 11 月成立了清潔能源辦公室,專門從事幫助投資者、能源公司或其他興趣方在昆士蘭州建立清潔能源產業。清潔能源辦公室的主要職能是: ①支持清潔能源計劃的恰當政策框架,向政府提出建議; ②鑒別、填圖和追索潛在的可再生能源位置; ③去除可再生能源工業發展的管理障礙; ④制定合作計劃,鼓勵私人行業投資和啟動清潔能源工業,包括研究與發展以及新技術的示範; ⑤在設計強制性的可再生能源目標計劃方面與聯邦政府密切合作,確保昆士蘭州的利益在國家層面上能得到保護; ⑥與電力工業密切合作,以幫助需求方創新能源效率; ⑦幫助部署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

所有這些事例均確鑿無疑地表明未來澳大利亞礦業及土地資源管理會更加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

有一點需要指明的是,在聯邦政府層面上,在原工業、旅遊和資源部「戰略 計 劃 2006 ~ 2009 」 中,霍 華 德 政 府 將 「全 球 融 合」 ( Globalintegration) 放在第八位,而在現創新、工業、科學與研究部的 「戰略計劃2007 ~ 2010」 中,則將 「全球融合」 放在第二位,可能隱含著陸克文政府與霍華德政府在應對全球化問題上重視程度的不同,即陸克文政府更順應、更重視全球化趨勢。

3、為什麼進入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明顯加快

A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和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了國際經濟聯系。
B國家貿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當今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發展國際經濟關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C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資發展本國經濟,不但是發展中國家的迫切要求,也是發達國家過剩資本的一個出路,而且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也在增加。

4、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是什麼?

1.促進貿易自由化和規范化
2.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機遇
3.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平衡

5、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優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將資本主義固有矛盾擴展到全球,造成貧富分化、環境退化等嚴重問題。
1.1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以下幾方面的機遇:
(1)實現生產要素的互通。中國在這方面積累了很多的成功經驗,在利用國際上的資金、經驗、人才、技術等方面受益匪淺。
(2)降低學習管理經驗的成本。跨國公司在攫取利潤的同時,也必然帶來其管理經驗,我們將更有機會從管理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
(3)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市場。
1.2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危機
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中存在著機遇,也存在著挑戰。經濟全球化趨勢中存在的危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際經濟的動盪將成為常態。而國際經濟的動盪和波及效應,會使任何單個國家和國際性組織在與市場力量的對抗中都處於弱勢。國際經濟安全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將由此受到嚴重的威脅。
(2)經濟全球化可能導致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全球化不是天下大同,而是充滿了強強之間、強弱之間激烈矛盾和斗爭。20世紀是世界經濟空前繁榮的世界,也是人類貧富最為懸殊的世紀。90年代是經濟全球化進展最快的時期,也是南北國家差距持續擴大的時期。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國家,其收入只佔世界總收入的6%。而且,許多發展中國家仍然處在「信息貧困」中,將有可能被剝奪參與科技進步和實現經濟增長的機遇,兩級分化由此會進一步加劇。
(3)強勢經濟易於導致經濟霸權和文化霸權。當前,發達國家不僅控制著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現有的國際機構,而且是經濟全球化國際規則的主要制定者,這一狀況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是十分不利的。某些經濟發達的大國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給不聽從其指揮的發展中國家造成很大的經濟困難,甚至使有些國家的產業陷入絕境。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中,高科技行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卻因客觀存在的科技水平差距而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參加競爭。發展中國家還面臨著自己的優秀人才被跨國公司盡行收羅的危險。不僅如此,發達國家還藉此輸出他們的價值觀,以求從根本上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推行其所謂的文化全球化,建立文化霸權。
2經濟全球化對不同類型國家的影響
由於世界各國在自然資源、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經濟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以及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對不同類型的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2.1經濟全球化趨勢對發達國家的影響
西方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能夠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佔有經濟全球化更多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利益。
發達國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力和高新科學技術,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處於優勢地位。發達國家掌握了經濟全球化賴以發展的信息技術的基礎,世界研究與開發的投資、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資金、技術、信息和人才優勢,集中精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術產業,而將傳統工業和一般技術成熟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器,是實現全球生產要素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的主要載體。目前,主宰全球經濟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在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中,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只有5家。發達國家通過跨國公司全球性的聯合、兼並和擴張,進一步發展其高度發達和高度集約型的經濟,使其產品競爭力始終高居世界領先地位。
2.2經濟全球化趨勢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具有兩重性。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確實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和潛在的巨大機會;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主導國際制度和規則的現狀,從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擔中處於不利地位。
很明顯,經濟全球化趨勢過程中,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發展中國家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審慎對待,不可盲從。各國要從戰略的高度,全面考慮到本國的經濟現狀,綜合評定各方面的關系,權衡利弊,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參與戰略和對策選擇。
3中國的應對態度和策略
3.1中國的應對態度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勢不可擋的,我們需要客觀認識它;其次必須要認清,「全球化」並不是「一體化」;再次,跨國公司是全球化主要支配力量,經過農業、工業、信息業的多次發展浪潮推動,經濟全球化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經濟全球化的生產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WTO」(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國經濟已融入了這一場洪流。
3.2中國的應對策略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基數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根據我們的基本國情,做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應對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利用加入「WTO」的契機,堅定改革開放,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累計利用外資規模超1.2萬億美元,開放型經濟不斷邁上新台階。2003年至2011年,我國共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1.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19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已20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由於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事實上,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給了我們很多啟迪和借鑒。
(2)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
(3)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國外的技術或在外國產品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5)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包括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觀念和體制,積極參與國際接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振興民族經濟。
資料來源於:http://www.xzbu.com/2/view-4332413.htm

6、全球化的本質是?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綜合來說,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全球范圍內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是市場經濟的全面推進和空前大發展,因此,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世界經濟的全球市場化;第二,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屬性是生產的國際化,它使人類社會正從「國際貿易」時代進入「國際生產」時代,經濟全球化就是生產的全球化;第三,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化。
全球化定義:世界范圍內的社會關系的強化,這種關系以這樣一種方式將彼此相距遙遠的地域連接起來,即此地所發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許多英里以外的異地事件而引起,反之亦然。關系是客觀存在的,如馬克思所說,隨著生產力的旁邊發展,人們就有了普遍的交往,地域性的個人就為世界歷史性的個人所代替。因而,全球化是人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另一方面,關系是不平等的,因為形成關系的各種力量是不平等的,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全球化是西方發達國家強加的。這樣,全球化就展現出兩種現實,企求富民強國的發展中國家需要對之採取一種新思維以積極應對。

7、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使各國逐步趨近的一種狀態。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暫時的倒退與停滯都有可能。當經濟全球化的進展無法滿足各國謀求更廣闊市場的時候,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成為補充。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這種客觀的趨勢是每個民族國家難以把握的,它對各國的經濟發展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效應:正效應或負效應。當一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獲得的正效應小於負效應時,該國就會對經濟全球化採取抵制或消極的態度,轉而謀求區域經濟一體化。

而大多數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實行對內開放、對外排斥的集體保護政策,這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一種不利的影響。然而,正因為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艱難,所以,如果沒有區域經濟一體化,許多國家走進世界市場、提高對外開放就會成為不可企及的事。

(7)隨著世界發展世界走入全球化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形成與發展成因

根本上是源於社會化大生產超出國界的限制,經濟當事人在巨大的生產力面前越來越需要從國際上尋求需求與供給兩方面的市場,從世界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從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在此基礎上,各國在推動商品、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方面逐漸取得共識;多邊貿易體系從關貿總協定發展到世貿組織,各國越來越將政策朝著貿易和投資壁壘減少的方向改進。這些都推動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在形成和發展。

8、如何認識全球化對未來社會發展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雙重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展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雙重的: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又促進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了環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為止,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大於其正面影響。不管怎樣,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人類只能在認識其雙重影響的基礎上,盡量消除、減少它的負面影響,擴大其正面影響,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

一、經濟全球化導致地球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後果之一就是由於經濟迅速增長而使地球生態支持系統迅速達到極限,而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劇了全球性生態危機。具體說,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把各類國家都捲入了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國家間和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極大地破壞了全球生態環境。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都是由資本主導的,所有被捲入全球化的國家都採用GDP或GNP的計算方法,都把增長作為核心目標,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公有的還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與利潤。在競爭的壓力下,資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價值被忽略,許多國家都採用了不計生態成本的西方生產方式,進而重復著環境破壞的後果。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之內還是之外,都無法逃離這一惡性邏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態環境陷於困境。

其次,全球貿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態資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脅著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系統。貿易自由化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方面的消極後果:一是全球木材貿易導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進而嚴重地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系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蘊藏在森林中,隨著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壞,生物物種在大量滅絕。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誘惑推動了全球捕撈業的發展,致使海洋漁業資源面臨耗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魚類種群面臨完全捕撈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三是野生動植物貿易加劇了瀕危動植物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令禁止800多種動植物的貿易,然而在利潤驅使下,非法貿易屢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學品貿易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不僅危害全球環境,也直接危害人類健康。五是貿易的擴大還使得異地物種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鄉,導致衍生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外來生物入侵已經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共同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小規模家庭農業轉向出口導向型種植單一作物的規模農業,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農業日益成為一種全球一體化的產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導致了兩個後果:一是開墾荒地使曾經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被轉變成了農田,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一是鼓勵了農民轉向化學密集型的單一作物農業,造成土壤退化、農田生態系統受損。而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被動地捲入與發達國家的競爭。為了大規模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大面積地毀林開荒;為了提高效益,放棄了傳統的對環境較少破壞的耕作方式;為使農產品較快地進入市場,修建了龐大的交通網路。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壞了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著環境的全球化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其帶來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也迅速凸顯,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已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使人類的全球意識增強,使加強環境合作共同對付這些問題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環境管理的制度機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觀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這里,一是全球化使環境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而相關的環境數據與知識是引導全世界關注環境問題並促使國際社會把環境關切變成環保行動的強有力的工具。與社會經濟信息不同,高質量的、綜合的環境數據與信息的獲取不僅十分困難,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環境組織對環境研究與監控取得的環境數據和信息傳播到全世界,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資源生態環境危機的意識傳播到全世界並取得了廣泛的認同,這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較早遇到了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新型價值觀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斷形成: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經濟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要在地球的生態與資源的極限內生活;增長不等於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未來是共同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等等,這些產生於發達國家的科學理念,通過全球化的傳播如今已經成為共識,促進了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國際社會各個層面從專家、環保人士到普通民眾,從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司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環境問題有望解決的前提條件。

其次,經濟全球化拓展著國際環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發言中提醒人們注意,全球市場拓展太過迅速,以至於社會和政治系統還不足以完全適應它們。他呼籲參加本次論壇的企業界領袖和聯合國共同合作,以締結一項新的包括"人權、勞工標准和環境實踐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價值"的全球性協議,並且制定相應的法律。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環境合作從政府間合作、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合作、非政府環境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跨國公司與駐在國政府合作、區域環境合作都有了很大發展,並推動著國際環境保護機制的形成,包括:召開全球峰會,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環境宣言和行動計劃,明確全球環境保護的方向;舉行多邊環境談判,制定相關的國際公約、協定,就一般原則和制度性機制達成一致,再通過議定書為締約方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共同關注的問題的解決;建立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履行國際公約;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並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全球環境評估,為國際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環境管理標准(ISO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引導公司企業和公眾在生產和消費時考慮環境因素……這一切,使全球環境保護正在向制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類非政府環境組織的大量涌現,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推動著環境問題的解決。近幾十年間,非政府的環境保護行動大量出現,而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數以萬計。絕大部分非政府環境組織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形成的,或在此間獲得巨大發展的。這一方面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巨大壓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政府環境組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等等都是擁有數百萬成員的國際性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等渠道,他們逐漸組織起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國際性網路。他們的存在及活動推動了真正的全球性環境運動。非政府環境組織不僅在一些國家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它們是聯合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盟友。全球化為整合各類環保力量,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夥伴關系打開了方便之門。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要求人類用其世代積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紛爭,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的挑戰,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

9、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

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它突出的表現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和跨國公司的發展。我國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中,作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如何面對機遇和挑戰,成了新時期經濟發展人們共同關心的話題。從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強同東盟的聯系的史實中,我們的態度是: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擁有「雙贏」的思維,抱著開放的心態,加強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參與國際競爭,抓住機遇,接受挑戰,在國際的競爭和合作中,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跟隨世界發展的潮流。概括而言,就是辯證地看待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這一經濟現象,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全球化的概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從歷史上看,近2000年來世界出現過四波經濟全球化浪潮。而本次經濟全球化浪潮發展具有新的特點。第一,全球范圍配置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世界商品出口佔全球GDP的比例超過20%,國際直接投資佔全球GDP的比例為21%,而1913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8%和5%。隨著中國、印度、前蘇聯國家及東歐國家等新興市場經濟體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的規模正在空前擴大;第二,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勞動分工和資本流動已突破「中心」與「外圍」的格局。過去發達國家出口製成品,換回大宗初級產品,現在新興市場經濟體有能力生產並出口包括高技術在內的製成品。更重要的是,國際資本流動出現重大變化,十九世紀世界最大經濟體英國擁有經常項目盈餘並對外輸出資本,而當今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擁有巨大經常項目赤字,並從新興經濟體輸入資本;第三,國際資本市場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資本流動總量擴大,資本流動形式也在增多。過去國際證券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購買政府債券等少數領域;而現在的投資者擁有涉及眾多部門的債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產品;第四,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企業生產過程布局達到了新的水平。高新技術的進步和應用,不僅使發達國家企業將製造業生產過程轉移海外,也將服務業部分業務流程外包到發展中國家,以降低經營成本。服務外包使可交換的服務范圍擴大,從而促進了服務貿易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浪潮不會出現逆轉,主要得益於科技進步、政府實行開放政策、新興市場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等三大因素。科技進步的直接結果是運輸與通訊成本大幅降低。航運、水運技術的改進以及通訊、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遍應用,不僅進一步降低運輸和通訊成本,而且改進了全球供應鏈條的管理,加快了貨物、資本、技術及人員等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開放政策的直接結果是全球經濟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二戰結束初期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及後來制定的一系列經貿規則為全球化發展奠定了機制基礎。近幾十年來,貿易自由化持續發展,多邊貿易談判多次達成協議取得進展,較大幅度降低了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支持全球化發展的政策。目前世貿組織成員已近150個。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從1980年代30%降至目前10%;新興市場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直接結果是人口眾多的東亞和南亞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不僅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通過市場經濟機制、政府管制機制和文化滲透機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響著我國社會生活的穩定發展。我們必須根據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和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通過觀念更新、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會主義體制和民主法治國家,保持我國社會政治穩定,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對中國的積極影響
首先,有利於吸引外國投資,中國的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人口眾多,不但勞動力充足,而且消費能力也比較高,因此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紛紛看中了中國市場,向中國市場投資,興建公司和工廠。在外資進入中國的同時,很多國際上現金的生產技術以及管理經驗也隨之一同進入中國,對中國國內企業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增加了助推力,對我國企業的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其次,增加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促進了全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對外貿易所佔的份額是比較大的,出口額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為我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再次,有利於勞動分配在生產技術逐漸提高的背景下,農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大部分都通過機械化生產作業完成的,那麼就導致了農村出現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許多外資公司在中國興建工廠,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此時進入城市,充實到這些企業當中。
對中國的消極影響
第一,由於我國目前仍處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以及管理理念受制於發達國家,而在整個全球化進程中,占經濟主導權的還是少數幾個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在制定市場規則的時候,非常明顯的偏向於自身國家的利益,通過各種貿易壁壘來保護自己國家的經濟利益。當中國的產品大量進入他們的國家時,對其相關產業造成沖擊的時候,就採取一系列的貿易手段,使用貿易壁壘阻止中國產品的進入,如近期的歐盟對我國太陽能產品的起訴以及調查。
第二,由於發達國家資金、技術實力雄厚,他們往往會在自己的國家發展低耗能,高技術的產業,而將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利益發展中國家廉價的資源以及勞動力為他們製造大量的成品。發展中國家由於缺乏自己及技術,只能接受,因此帶來了環境的高度破壞,近期中國嚴峻的環境問題就是現實的例證。
第三,經濟全球化沖擊了傳統的民族意識、國家概念以及主權觀念。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發展機遇

過去30多年,是全球化快速推進的階段。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革命相結合,給世界經濟帶來了諸多深刻的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形成。發展中國家參與了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生產價值鏈,出現了產業內貿易的快速發展,發展中國家成為低附加值製成品的出口大國,正在成為服務外包的重要供應國。
未來,在全球化條件下提升產業結構,實質上就是提升一國在全球分工的地位。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產業升級將有3個方向:一是繼續像以往一樣從勞動密集產業到資本技術密集產業的產業升級。二是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的價值環節提升。三是向信息與管理密集的價值環節的提升。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低附加值製成品最重要的出口大國。展望未來,一方面,由於我國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我國需繼續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另一方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外貿增長方式都成為更為緊迫的任務。
根據對全球化分工趨勢的分析,我國應該採取「提升全球價值鏈戰略」,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在開放條件下推進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由當前的低附加值環節為主,向上下游高附加值環節提升。首先,應准確把握全球產業分工的趨勢,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通過體制創新,引導市場力量來實施戰略;其次,應創造動態比較優勢,全球化發展到今天,決定一國分工地位的是戰略、體制和人力資源,發展中國家須圍繞這些基本要點,創造動態比較優勢,從而引導全球生產要素向本國匯聚,實現產業升級;第三,擁有本國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化條件下,跨國公司是配置資源的主體,須擁有一大批本國的跨國公司,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居於不敗之地。
具體而言,應該在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我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知識產權約束,在國家層面上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戰略。二是大力發展服務出口。應該抓住服務外包的重大機遇,以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貿易出口的突破點。三是提升技術資本密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探索在開放條件下發展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新路,要在打破壟斷、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擴大引進外資、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等方面加快步伐。四是培育自主品牌。

19世紀中期的全球化與20世紀後期的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中國處於全球化的邊緣,由此中國國運衰敗,國家由盛而衰,後者中國處於全球化的中心,由此中國進入自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顯然目前中國的戰略機遇源於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准確地講中國迄今只是世界加工廠,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它有一種聚合與輻射的效應,一方面加速全球資本,技術,人才在中國的聚合,並推動產業升級,另一方面又形成從中心向周邊的不斷輻射擴展和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先是經濟的,然後會逐步轉化為地緣政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