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分析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分析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發布時間: 2021-01-22 01:45:47

1、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全球化首先意味著一方面它會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第二:通過開放經濟,各個國家可以加入到更廣泛的國際競爭中去,刺激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第三: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際進程還可能通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得到經濟發展所迫切需要得到的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正是經濟全球化的這種巨大機遇和潛力,使得經濟全球化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浪潮,席捲各個國家的經濟。
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發展國際貿易,引進資本的開放經濟會取得更高的經濟增長率,更高的資本回報,比較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都參與到國際分工體系中,在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積極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
然而,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挑戰和風險。
在許多情況下,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甚至要求參與到國際經濟體系的國家讓渡和分享一部分國家主權。所以,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要求每一個國家在對外開放,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必須慎重考慮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會給本國宏觀經濟調節所帶來的影響,必須考慮在多大程度上讓渡其主權與其他國家共享。當作出這種讓步時,它所帶來的好處是否值得這種讓步。

2、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是:

1、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

2、經濟全球化有助於我們解決改革攻堅階段的棘手問題。

3、經濟全球化可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4、經濟全球化可以加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5、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以區域經濟一體化迎接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挑戰是:

1、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

2、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更加落後於發達國家,尤其是造成那些處於最底層的發展中國家更加貧窮落後。

3、發展中國家內部不平衡發展也在加劇發展的不平衡趨勢如不設法解決或抑制,將對投資構成潛在的威脅,刺激泡沫經濟的發展,為金融危機埋下隱患。

4、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5、對發展中國家的改革帶來巨大的壓力。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如何接受經濟的正傳遞,抑制副傳遞,成為發展中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

(2)分析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對外開放事業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在21世紀最大的發展機遇就是經濟全球化。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符合中國的最大國家利益。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金、技術、資源和市場,這是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獲得的最主要的利益。

全球化可以創造大量新的就業崗位中國經濟由「短缺經濟」類型向供大於求的「結構性過剩」。

全球化有助於促進市場經濟建設中國既存在發展動力的不足,缺乏新的投資來源和技術來源,又存在改革動力的不足,缺乏競爭機制和淘汰機制。抓住全球化機遇可以有效地解決改革和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世貿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的規則建立在市場機制的基礎之上,中國可以藉助外力掃除市場化改革中的障礙。

全球化是中國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重要途徑世界銀行認為發展中國家要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全球化

3、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主要表現在:

1、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由於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

2、全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全球化有助於促進市場經濟建設,中國既存在發展動力的不足,缺乏新的投資來源和技術來源,又存在改革動力的不足,缺乏競爭機制和淘汰機制。抓住全球化機遇可以有效地解決改革和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4、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

5、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

(3)分析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1、 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2、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3、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4、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4、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應該怎樣做?

1.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
2.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3.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略。
4.積極學習、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
5.積極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5、從經濟全球化角度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高中政治

機遇:經濟全球化大大促進了資源的全球化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大大促進了國際分工,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挑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使得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經濟全球化所造成的全球化風險,一國經濟動盪,對於我國仍有巨大的沖擊。我們必須加強自主創新,防範經濟風險。

6、我國應怎樣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我們老師給的標准答案
機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積極利用國際分工深化和世界性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採取符合本國國情的對外開放戰略和政策,引進外國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質量,盡快地提高本國民族企業的競爭力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使國內資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外,經濟全球化也可推進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進程。
挑戰:
(1)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隨著全球貿易和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展,以及跨國公司及其資本的不斷擴張,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
(2)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更加落後於發達國家,尤其是造成那些處於最底層的發展中國家更加貧窮落後。
(3)發展中國家內部不平衡發展也在加劇發展的不平衡趨勢如不設法解決或抑制,將對投資構成潛在的威脅,刺激泡沫經濟的發展,為金融危機埋下隱患。
(4)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5)對發展中國家的改革帶來巨大的壓力。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如何接受經濟的正傳遞,抑制副傳遞,成為發展中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

7、論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我國所可能面臨的機遇:

第一,主要利用國內資源,高度自給自足,轉向充分利用全球資源,保持適度自給率;

第二,從封閉型、半開放型市場,轉向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加快資源、產業市場的開放;

第三,從主要利用國內資金,轉而更多利用外資和全球資金;

第四,從外國較高的關稅和較多的貿易壁壘,轉向零關稅和低成本引進技術設備。從整體說,中國可以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加快實現現代化的目標。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認為我國可能面臨的挑戰有:

第一,我國統一的大市場還沒有形成,行政分割仍然是資產重組、企業並購、資源優化配置的重大障礙。許多產業和企業不要說「全國化」,有的連「地方化」、「部門化」都難以做到,要形成我國自己的跨國企業還有許多路要走。這在無形中就增大改革的難度;

第二,人才危機的加重;我們過去偏重於人才的培養的確做了不少工作,但人才卻大量流向西方,留在我國的也有許多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人才問題的核心,是如何使用人才,創造一個人盡其才、使有才能者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為此,必須進行一場涉及人才自由流動、人才雙向選擇、人才按質論價、人才有職有權、嚴懲壓抑人才行為的制度革命。還必須進行一場涉及反對論資排輩、反對任人惟親、反對人才單位所有制、反對人身依附關系的觀念革命。而這兩個革命能否順利開展,又取決於國家的經濟、政治體制改革能否不斷深化。

第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國內市場將進一步開放,但並不是國門大開,不加設防。隨著「入世」,改變了的是「游戲」的規則和裁判。我們要知道這是與狼共舞,時刻堤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建好自己的「堡壘」。因此,隨著傳統保護手段效能的急劇降低,必須代之以其他符合規則的措施和手段,包括技術壁壘、環保壁壘等。

第四,積極結構的調整。當前的結構調整,至少應當考慮以下一些重要原則:一,要以市場為導向;二,以企業為主體;三,以科技為支撐;四,要注意發揮我國資源特別是勞動力資源優勢。

8、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分別是什麼?

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

1、區域主義的興起會促進貿易和投資壁壘削減以及邊境內新規則確立,從而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為我國提供更多貿易和投資機會。

2、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我國推進與世界更多國家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建立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區提供了良好環境,有利於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促進亞太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

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升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其他自由貿易區,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路,改善我國對外經貿環境。

3、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由於自身產業競爭力低、經濟金融監管制度存在缺陷、經濟調試能力弱,對美歐主導的國際經濟規則追求高標準的經濟自由化難以普遍認同。而我國堅持以包容、漸進、公正、互惠的理念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和完善,受到普遍歡迎。

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1、TPP、TTIP等高標準的區域貿易協定談判將我國排除在外,會形成新形式的非關稅壁壘,造成貿易轉移和投資轉移效應,制約我國對相關自由貿易區內國家(地區)的出口和投資。

2、美國試圖以其主導的TPP強化重返亞太戰略的經濟基礎,瓦解我國與亞太國家的緊密經貿關系,制衡我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

3、國有企業競爭中立原則、外匯自由轉移原則等高標准邊境內貿易投資自由化規則與我國現行制度、體制存在沖突,超出我國現有承受能力。

(8)分析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擴展資料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

第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

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第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第三、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