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大學生對於全球化的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大學生對於全球化的

發布時間: 2021-01-20 07:19:45

1、經濟全球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在新的世紀里,中國將建立與國際潮流密切相連的市場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將使中國與外部世界在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經濟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和變革,社會生產領域中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不僅將對我國社會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將呈現出錯綜復雜的態勢。高等學校的德育工作能否迎接這種挑戰,決定著在未來的世紀里我們的事業能否延續和發展。雖然這種影響目前還未全面展開,但種種變化在近幾年已嶄露端倪。在這個基礎上,對之進行一些分析,並由此確定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取向,是非常必要的。
一、經濟和社會形勢的復雜化對學生政治意識和世界觀的影響 1 市場經濟的運作形態將使大學生的平權意識和民主訴求更加強烈,經濟的全球化和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將對他們的祖國歸屬感和政治信念提出挑戰
2 利益驅動機制和競爭意識使大學生的人生觀更具個性化和功利性,傳統道德觀受到嚴峻挑戰
二、開放教育市場,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對學校辦學方向和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
1 外資介入教育市場,有助於彌補教育資源不足,引進現代教育觀念,但對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出嚴峻的挑戰
2 有利於吸收國外先進的科技文化信息和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增進了解,但中外師生人際交往中將產生價值觀的互動作用和碰撞
三、文化產品、服務的多樣化對傳統文化和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個性品質的影響1 有助於吸收和借鑒世界文明的精華,但西方文化的廣泛傳播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排斥感,並改變人們的情感表達和思維方式
2 西方文化藉助於科技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強勢地位將對民族文化價值觀形成「打壓」態勢,對主旋律形成干擾,並弱化民族的道德素質
四、信息技術的現代化對大學生認知、心態和行為方式的影響
1 網路有可能成為人們信息主要來源之一,大學生的信息擁有量大,對教師的權威提出挑戰,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網路的開放性和交互性擴展了大學生的人際溝通渠道,改變了青少年的娛樂方式,電子交往和電子娛樂也對人的自製與自律品質提出更高要求
總之,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高校德育應當根據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借鑒和吸收現代文化和信息技術的積極要素,從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灌輸型德育模式轉向辨析型、引導型的教育模式,構築起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認識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其選擇性,使其在更加平等的教育環境中接受導控,以健康心態和完善人格走進新時代。

2、現在的經濟全球化跟大學生有什麼關系

經濟全球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正滲透到學生生活、學校管理的每一個方面。如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興其利而避其害,使當代大學生 在經濟全球化中受益.

3、全球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機遇和挑戰

全球化人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會隨之改變。為了適應這種改變,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工作頻率等等。還有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行。(富士康的11跳,現在人的亞健康)

4、作為一名大學生該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奈的觀點和看法令人感興趣,但並非是「獨家的」。全國政協最近舉辦了「 21世紀論壇」,討論經濟全球化問題,與會的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慧炯、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劉吉等也對全球化進行了類似的劃分。但值得指出的是,各個層次的全球化並不是同時出現,經濟全球化出現得最早,是各種全球化的基礎和先導。

全球大市場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 T·萊維於 1985年提出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許多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一種歷史進程。參加「 21世紀論壇」的專家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在全球市場分開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地區之間的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有其內在的本質的動因。他們指出,經濟全球化於 20世紀 50年代產生, 90年代形成高潮,這有其必然性。冷戰結束後,佔世界市場 1/3的前「社會主義陣營」發生了變化,轉入了市場經濟體制,完全意義的全球大市場誕生了。

國際貿易成為發展經濟的重要因素。從世界經濟總體來看, 1978年世界貿易佔世界 GDP的比重僅為 9.3%,而 1998年上升到 24.3%,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

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力和載體的跨國公司大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據統計,跨國公司的產值佔世界總產值的 40%,國際貿易的 60%,國際技術貿易的 60%— 70%,對外直接投資的 90%。聯合國貿發會議《 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經濟的核心,在推動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高速發展上起到了主導作用。我國外經貿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陳文敬指出,跨國公司通過在海外設立子公司,不僅可以繞過許多壁壘,迅速掌握當地的市場需求,有效利用當地資源,也可以通過內部貿易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便促成了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全球化,使經濟具有實際意義上的全球化。

「新經濟」出現,催生了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突飛猛進,人類知識所形成的第三次技術儲備在通訊、計算機和網路領域不斷釋放出來,在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上加以體現,發生了信息革命和數碼革命,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把各個國家和各個機構連在一起,人類在這個全新的基礎上進行生產、貿易、科研、學習,開展各種社會活動並進行文化交流,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瑞典愛立信集團公司董事長拉斯·蘭姆維斯評論說,互聯網和數字通訊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變成現實,構成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機遇與挑戰

5、經濟全球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是什麼?

在新的世紀里,中國將建立與國際潮流密切相連的市場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將使中國與外部世界在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經濟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和變革,社會生產領域中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不僅將對我國社會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將呈現出錯綜復雜的態勢。高等學校的德育工作能否迎接這種挑戰,決定著在未來的世紀里我們的事業能否延續和發展。雖然這種影響目前還未全面展開,但種種變化在近幾年已嶄露端倪。在這個基礎上,對之進行一些分析,並由此確定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取向,是非常必要的。
一、經濟和社會形勢的復雜化對學生政治意識和世界觀的影響
1 市場經濟的運作形態將使大學生的平權意識和民主訴求更加強烈,經濟的全球化和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將對他們的祖國歸屬感和政治信念提出挑戰2 利益驅動機制和競爭意識使大學生的人生觀更具個性化和功利性,傳統道德觀受到嚴峻挑戰二、開放教育市場,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對學校辦學方向和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1 外資介入教育市場,有助於彌補教育資源不足,引進現代教育觀念,但對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出嚴峻的挑戰
2 有利於吸收國外先進的科技文化信息和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增進了解,但中外師生人際交往中將產生價值觀的互動作用和碰撞三、文化產品、服務的多樣化對傳統文化和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個性品質的影響1 有助於吸收和借鑒世界文明的精華,但西方文化的廣泛傳播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排斥感,並改變人們的情感表達和思維方式
3西方文化藉助於科技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強勢地位將對民族文化價值觀形成「打壓」態勢,對主旋律形成干擾,並弱化民族的道德素質四、信息技術的現代化對大學生認知、心態和行為方式的影響1 網路有可能成為人們信息主要來源之一,大學生的信息擁有量大,對教師的權威提出挑戰,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2 網路的開放性和交互性擴展了大學生的人際溝通渠道,改變了青少年的娛樂方式,電子交往和電子娛樂也對人的自製與自律品質提出更高要求 總之,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高校德育應當根據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借鑒和吸收現代文化和信息技術的積極要素,從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灌輸型德育模式轉向辨析型、引導型的教育模式,構築起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認識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其選擇性,使其在更加平等的教育環境中接受導控,以健康心態和完善人格走進新時代。

6、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世界經濟全球化?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必須認清世界局勢,既要看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又要看到其挑戰。這樣相信祖國的發展,展望祖國的未來。

7、作為一名大學生該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作為大學生,我們必須認清世界局勢,既要看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又要看到其挑戰。這樣相信祖國的發展,展望祖國的未來。

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紀—18世紀。

1、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

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

2、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在全球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傳遞,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機會。發展中國家可以從發達國家那裡吸取技術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可以根據客觀需要和現實可能。


(7)大學生對於全球化的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1、促進發展模式創新

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國公司已發展到在全球布設研發、生產、銷售鏈條的全球公司階段。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提高與其人均GDP增長之間成正比。

2、促進國際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全球經濟鏈條越擰越緊,一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依賴增強。

3、促進安全內涵擴展

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