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歷史論文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歷史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1-20 05:22:34

1、寫一篇關於全球化的論文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2、求一篇關於經濟全球化發展新趨勢的論文?

這兩天最熱門的財經新聞就是中央銀行又將存貸款利率上調0.27%,這已經是央行今年第三次調息,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在是太熱了,說是要降降溫。這對於中國已經貸款買房的「房奴」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現在中國的經濟據說沒法用西方的經濟理論來評判,具體的經濟術語我不會說,而且我想廣大普通的老百姓能夠感覺出來,國家每年都在說GDP怎麼怎麼增長了,而且中國經濟發展勢頭非常好,工資已經連續幾年以2位數在增長,但是這些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我們大眾享受到了嗎?我們每個人心裡清楚,因此從自己的感受想法寫一些通俗的看法:
搜狐網上調查說現在人們的笑容怎麼越來越少了呢?我們每個人也比較一下自己,像一個網友說的;現在中國老百姓的臉色比非洲難民還要難看,起碼他們的笑容是天真燦爛的,而我們的呢,建議在隴海線上坐上火車往外面看看風景,就知道了,當然各類城市是同樣的,現在社會的壓力我們都知道,房價漲得沒法控制,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每平米1萬好幾,個中型城市也是四五千以上,現在打工族的工資是多少;現在的醫療,教育等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成本大得不得了。大學生就業,各種社會保障,這些明擺的現象我們普通人都清楚,但是我們所謂的專家們總是在喊:我們的經濟增長了多少數字,因此有人說,中國最具有特色的就是GDP,別的沒有。農村取消農業稅了,各種農業成本並沒有降下來,現在小學實行免費教育了,但是小學生的各項雜費又上去了。收什麼存款利息稅啊,說是為了調解貧富。現在的老百姓沒有什麼保障,一點辛苦錢存在銀行,不為增值,就為以後的安全,一個利息稅又撥掉了一些, 人家有錢人會存在銀行嗎,人家不知道投資啊,尤其是資本市場,所謂的錢滾錢,雖說最近國家決定將原來的20%降到5%,但是,為什麼不取消呢?
但是我們又不能否認這些有一定依據的數字,我們都知道現在錢太多了,為什麼呢,去哪裡呢,這些成果誰分享了。國家不是說人民幣升值嗎?流動性過剩嗎? 這些專有術語,我們不太清楚,但是他的實質大致就是,我們國家的錢太多了,為什麼,因為國內過快的投資;因為貿易順差;因為國外經濟實力的壓力;因為國外資本的進入,使得人民幣加速升值,進而又進一步催進人民幣升值,又因為國內只允許人民幣流通,因此央行得發行大量的人民幣來換取,導致人民幣流動性過剩,說白了,這兩個術語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人民幣貶值,不是嗎?因此樓價的飆升,因此股市的瘋狂,因此居民價格消費指數的上漲,使得我們唯一感受到的就是物價不斷上漲,收入不見上漲。現在的事實就是有錢人越有錢,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中國的現在社會讓我們平頭老百姓有些想不明白,我們無法在這個社會里找出純潔的頭緒,我們也許迷迷茫茫。但是,無論如何,作為個人的我們無法改變現狀,唯一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不要被經濟浪潮淹死而後悔,我們要時刻保持生於憂患的意識。雖說對這個社會有那麼多的無奈和義憤,但是每當我們國家的兩會,黨代會召開時,我們大家還是那麼的關注,畢竟社會在向前發展,畢竟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里,大的方面還是好的,好多事情還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3、以全球化為話題的論文範文

(一)主題的寫法[2]
畢業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是幾塊工作拼湊在一起),這個主題要具體到問題的基層(即此問題基本再也無法向更低的層次細分為子問題),而不是問題所屬的領域,更不是問題所在的學科,換言之,研究的主題切忌過大。因為涉及的問題范圍太廣,很難在一本碩士學位論文中完全研究透徹。通常,碩士學位論文應針對某學科領域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並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二)題目的寫法
畢業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忌籠統。由於別人要通過你論文題目中的關鍵詞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論文題目應該是對研究對象的精確具體的描述,這種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究結論,因此,我們的論文題目不僅應告訴讀者這本論文研究了什麼問題,更要告訴讀者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
(三)摘要的寫法
畢業論文的摘要,是對論文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會根據摘要檢索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因此摘要應包括:對問題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對使用的方法和研究過程進行的簡要介紹、對研究結論的簡要概括等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自明性,應是一篇完整的論文。
(四)引言的寫法
一篇畢業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1、問題的提出;2、選題背景及意義;3、文獻綜述;4、研究方法;5、論文結構安排。
問題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已經在引言的文獻綜述部分講過的內容,這里不需要再重復。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准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4、計算機與全球化的關系論文?

淺析計算機的信息化與全球化
自有最基本的傳播手段以來,人類不同文化之問的交流與溝通就從未停止過。互聯網的誕生和普及極大促進了跨文化傳通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都無法迴避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浪潮。在這一歷史趨勢中,本土傳統的生活習俗、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宗教信仰等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全球文化傳通的結果是帶來世界性的文化整合,還是導致文化霸權?我們又該怎樣預測今後在以互聯網為主導媒介的傳播條件下的文化全球化的發展走向?本文擬就上述問題展開探討。

5、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面臨的挑戰(論文材料)

這里有:
http://www.macrochina.com.cn/index/zhzt/000056/004/

舉例:

【內容提要】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經濟全球化不僅為我國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遇,而且有利於加快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有利於國內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但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挑戰。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下,必須:(1)樹立在國際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2)培養核心競爭力;(3)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4)轉變政府職能;(5)為建立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而努力。

【摘 要 題】經濟全球化

【關 鍵 詞】經濟全球化/機遇/挑戰

【正 文】

經濟全球化的定義是,商品和服務貿易擴展到全球,實現更大范圍的國際分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在上述定義下,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主權國家開放國內市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作為「市場化」的延伸,經濟全球化可以從交易范圍和制度建設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貿易和投資范圍擴大到全球,在更廣闊的空間配置資源;二是市場制度在全球范圍的推廣和採用,這兩個方面是經濟全球化同一過程中並行的兩種趨勢。然而,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劍」,它必然給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更多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

1.經濟全球化為我國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遇。經濟全球化使資本、技術、人才等重要資源可以更加自由地在國際上流動,使我們有機會利用國際上的資源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使我國能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和後發優勢。有人認為,中國是開放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00年,中國的gdp是開放之初1978年的7.4倍。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加快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逐步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當中,使國內和國際市場接軌,使我國企業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些都有利於我國熟悉市場經濟運行和國際市場規則,建立市場經濟機制。

3.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國內企業的成長和發展。(1)經濟全球化使國內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成本,獲得更多利潤,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產品具有更廣闊的市場,國內企業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獲取經濟利益。(3)在國際競爭的壓力下,可以加速國內企業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促進企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增強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4.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提高我國社會福利水平。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由於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降低,可以避免人為因素對產品和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避免產品價格和生產要素流動的扭曲,商品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更加自由的流動,各國的消費者可以享受更加豐富的商品,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受益最大的就是消費者。

二、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挑戰

1.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的民族工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沖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族工業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沖擊。在我國加入wto後,這種沖擊對一些產業來講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據有關方面分析,加入wto後,汽車、制葯、農業、電信、航空、計算機、金融等七個方面受沖擊較大。其中,汽車工業是受沖擊最大的產業之一,主要表現在:第一,面臨缺乏規模經濟的沖擊。汽車工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徵,只有規模上去了,價格才能降下來。而我國1998年全國汽車產量是163萬輛,轎車是50.71萬輛,只相當於外國一家汽車製造廠的產量,甚至只相當於外國汽車製造廠一條流水線的產量。第二,面臨全球汽車生產能力過剩的沖擊。目前全球汽車生產能力過剩2000萬輛,通用、福特、大眾、豐田等幾大生產巨頭紛紛加大開拓海外市場的力度,中國目前200人擁有一輛汽車,顯然是一個潛在的汽車大市場,必然會受到外商的青睞並盡最大可能擠入中國市場,這無疑會對我國汽車工業產生嚴重的沖擊和威脅。第三,面臨關稅逐步下降的沖擊。目前我國汽車平均關稅為80%~100%,盡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關稅降低20%是起碼的,這意味著關稅降低後的進口汽車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此外,汽車工業自主開發能力弱、勞動生產率低下、缺乏競爭優勢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巨大的壓力。雖然中國的轎車工業可以作為幼稚產業進行保護,但保護的時間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規模小、成本高、技術水平落後的企業將難以生存。汽車工業進入大規模資產重組將是大勢所趨。

2.經濟全球化可能使我國產業結構低級化、邊緣化。經濟全球化雖使我國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得到較大發展,但無法改變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也無法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現代化。同時,過度發展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還會使自然資源受到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資源浪費嚴重。

3.國際經濟運行中「游戲規則」的適應問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它們適應以自己為主導制定的經濟規則和經濟秩序,沒有制度和體制方面的限制,只有協調各利益集團方面的困難。而對處於經濟轉型期的我國來說,由於市場機制還沒有充分建立,對市場制度的支持能力較弱。在此時,適應不熟悉甚至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顯然是困難的。

4.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起點和實力決定了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於相對劣勢。盡管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這樣那樣的挑戰,但由於其具有經濟發達、技術經驗、產業結構優化等優勢,且處於「中心」,因而能有效地避免全球化的挑戰。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不具備上述優勢,且處於「外圍」,因而處於相對劣勢。

5.我國企業競爭力薄弱。在全球化趨勢不十分明顯的時期,我國企業在規模、效益、研發能力等方面表現得不盡人意,此時,企業的競爭范圍主要以本土為界,這就意味著本地企業由於長期的經營歷史和對本地的深刻了解,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保護政策,使企業處於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將在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上與更為強大的對手競爭。而我國企業競爭力薄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恐怕並非易事。

三、經濟全球化下我國的發展策略

1.樹立在國際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閉關鎖國,游離於全球化主流之外顯然沒有出路。從正面效果看,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增長財富和發展經濟的機遇。綜觀中國近現代史,我們已經錯過了太多的發展機遇,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懂得珍惜機遇,利用機遇。

從中國改革開放自身的實踐來看,過去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主動參與者。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最大的贏家之一。截至2000年,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在過去的22年裡擴大了約22倍,世界排名從開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80年代初的不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200億美元左右,從1993年以來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資東道國,如今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已達3500億美元。

2.培養核心競爭力。從企業的角度講,只有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具有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企業才能受益於經濟全球化。因此,中國企業必須面對現實,樹立信心;必須考慮適合自己的發展戰略,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認識到創新的重要作用。創新是企業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對中國企業來說,創新能力不足是影響中國企業發展和競爭力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從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和文化創新等方面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政府也應在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主要表現在:(1)政府應打破壟斷,打破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為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培養企業競爭力;(2)政府應在wto允許的范圍內,為企業提供適當的保護;(3)政府應在培養企業競爭力方面提供相應的支持。

3.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各國都在積極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力爭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有利地位。我國也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要進一步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張和強化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有選擇、有重點、有突破地發展智力密集或知識密集型產業。今後五年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要突出這樣幾個方面:

——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把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進步為支撐,抓好關鍵環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要有選擇地加快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支持建設高速寬頻信息網路、關鍵集成電路、新型運載火箭等重大高技術工程,形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局部強勢。

——加強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高度重視資源戰略問題。

——加快服務業發展。發展服務業是促進結構升級和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要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4.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治經濟體制。中國已加入世貿組織,就要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轉變政府職能,要求政府必須按照公開、透明、非歧視等原則改變管理方式。首先,要完善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實行政企分開。政府要健全市場體系,強化市場功能,不斷完善各種市場規則,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創造公平、平等的競爭環境。其次,要實行依法治國,用法律規范政府對國家的管理,規范政府的行為,提高政府決策和行為的透明度。

5.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致力於建立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現行的國際經濟規則大多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而建立起來的,因此它更能反映發達國家的意志和利益,對發展中國家帶有歧視性。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增強,我們應該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而努力,使廣大發展中國家能夠受益於經濟全球化。

【參考文獻】

[1] 秦曉,凌曉東.經濟全球化:目標、途徑和我們的選擇[j].國際經濟評價,2002,(1-2).

[2] 陳濤濤.培養核心競爭力受益於全球化的關鍵[j].國際經濟合作,2002,(2).

[3] 蔡芝芳.經濟全球化下的發展中國家[j].蘭州學刊,2002,(1).

【原文出處】黑龍江社會科學

【原刊地名】哈爾濱

【原刊期號】200302

【原刊頁號】48~50

【文章日期】2003-01-10

【作者簡介】蒲明,黑龍江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08

蒲明(1976-),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工程學院管理系教師,從事經濟管理、國際貿易研究。

中圖分類號:f120. 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937(2003)02-0048-03

6、以全球化為主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論文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補性進一步增強,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於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趨勢我們稱之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出現了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資本家、冒險家渴望得到歐洲之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將歐洲的商品銷售到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圖發財致富;同時又要繞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的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開始了探索到達東方的新航路的歷程。經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探索,到達東方及環球航行的新航路開辟出來。新航路的開辟,徹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絕狀態的終結,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征服掠奪的過程。美洲大片的庄園被開辟出來,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與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非洲,但交換的是近億的黑奴;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等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並把棉布等商品傾銷到印度。由此可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非洲、美洲、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不再是獨立地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科學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勁的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於紡織部門,將人類推進到蒸汽時代。隨後,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問世,生產效率獲得飛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地區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東方從屬於西方。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被美國控制,這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強攫取世界范圍內的利益,把世界經濟活動從時間、空間上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捷、快速。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日益緊密地形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不斷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劍拔弩張局面消失,世界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成為有效扼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勢得到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金流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廠,在海外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摩擦、貿易沖突不斷,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以促進成員國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一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一體化趨勢,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技術等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各國及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將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嚴重的壓力,甚至有的國家付出慘重代價。再次,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批銀行倒閉、大批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要規避其對我國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對我國有利的一面,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搶抓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淺議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
關鍵詞:工程管理;項目管理

一、傳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工程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採用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施丁單位、物資供應單倫分工協作的體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員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棋越來越大,上程內容越米越復雜,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傳統的以工程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示出其各主要環節設計、施工、物資供應之間互相分割與脫節,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不高,投資效益低下等缺點。
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組織
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也就是說,需要有專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為之服務。這種組織應該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功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有相應的資質、人才、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優秀的項目管理服務,能夠為業主創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英文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委託完成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一種是以FIDIC《設計——建造與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完成僱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這種模式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服務,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近百年來工程承包合同經驗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出版的範本。它反映了建設項目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了業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按照國際工程承包的慣例進行編寫,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學、公正、嚴謹、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三、有關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廣採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採用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採用還不夠普遍,宣傳面也不夠廣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條件範本.對老版本從結構上、定義上和適用范圍上作了較大改進,這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業將起積極作用。我們應盡快組織制定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同範本,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變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一些業主單位和部門主管領導觀念陳舊.地方和部門條塊分割,在項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盡快讓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同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現象,而專門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力量卻十分路弱,能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效益這一點認識不足。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最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種服務。二是對項目管理要求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這一點認識不足。國內有相當多的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可以管理,因而不願意委託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為迅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在我國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較集中,人才資源豐富。把一批骨幹設計院轉變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三)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頒發了《關於建設項目實行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並隨後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又指出:全面實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這使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二點:一是業主責任問題。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本還是「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由於所有權和機制上的各種原因,業主真正關心的或者在決策時實際上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立項階段,他們往往考慮怎樣使項目能被批准,什麼時候能被批准;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附和政府官員的意志;在決策是否推行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本邪門人員安排及利益等。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浪費和腐敗,最終後果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無效投資。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二是業主素質問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一定必須是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業主應該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費用、進度、質量三大控制,他們應該懂得項目的費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費用低到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程度,工程就會出質量事故。進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設周期壓縮到不合理程度,就會不得不增加費用或影響質量;質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質量的標准應是適宜和合格,質量過剩是一種浪費。也就是說,應該用最終創造的效益來衡量和決定項目的合理費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質量標准。當業土盲目拍板一個不合理的費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准,實際上往往已適得其反,埋下了項目失敗的禍根。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到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的協調和控制、項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要代替和過多於預專業化的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又不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方面的許多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成敗,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後,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四)組織開展項目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是分離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還為數不多。我國現有的工程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的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的監理公司主要任務實際上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科學,EPC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技術作為一種科學的先進工具,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發達國家的某些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中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國項目管理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界的當務之急。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應重視和提倡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7、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帶來哪些影響論文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毋庸置疑,經濟全球化並不代表每個國家都能從中受益,它取決於國際制度和規則。在現行的國際制度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經濟全球化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給它們帶來的利益遠多於發展中國家。首先.國際通行的制度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其國內規則的特點,不存在與國外規則的嚴重沖突。其次因為主導著國際制度,發達國家可以使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來自內外製度沖突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從而轉嫁成本,規避風險。再者發達國家通過國際制度、規則極大地發揮了其優勢和保護其劣勢。
最後世界經濟中的「集權」效應,由於他們所具有各種優勢,使得發達國家能夠從全球化中獲得遠比發展中國家多得多的利益。
對於反展中國家而言,就如同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將經濟全球化比喻為「一柄雙刃劍」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
發展中國家利用經濟全球化,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使貿易投資自由化,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實現經濟「趕超夢想」。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大發展、產業大轉移、資本大流動和技術大外溢,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起飛都是非常有利的。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因此,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同時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挑戰。首先發展中國家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方面,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和推動者,掌握著主動權,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大部分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則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不穩固,市場發育不完備,經濟結構相對脆弱,資金匱乏,技術比較落後等,很容易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沖擊而產生國內經濟波動。第二,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第三,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我們忙著追求經濟GDP的增長,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經濟全球化使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使得我們的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會日益尖銳。造成近年來的沙塵暴肆虐……第四,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第五,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最大威脅,是它們的國家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對於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中國家無論譴責或者迴避它都是沒有用的。許多的學者強調,發展中國家應採取經濟的對策,趨利避害,尋求發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發展中國家要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包括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觀念和體制,積極與國際接軌。

8、歷史小論文美國的崛起和經濟全球化兩篇字數大約150一篇

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美國也不例外。
以美國一貫的經濟創新能力,維持現有的、相對穩定的國際秩序和商業環境,對於美國的重要性,遠遠高於「用武力實現擴張並攫取經濟利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的制度,最早確立的共和制,並用憲法確保其穩定,確保了美國的長治久安

9、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寫一篇1000字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