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的弊端及根源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的弊端及根源

發布時間: 2020-12-01 06:27:33

1、全球經濟化的好處和壞處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一)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資
2、資本的進入帶來了實用技術、管理經驗和企業創新精神
3、資本的進入有利於我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4、外資進入有助於解決發展中國家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5、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的完善,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化和金融深化
6、資本的進入有利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轉型
(二)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弊端
1、大量外資的進入容易造成債務負擔,可能引發國際債務危機。如1995年墨西哥爆發了重大的國際債務危機。
2、外資進入對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沖擊較大
3、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
4、跨國資本的進入增大了金融市場的投機性和風險度,容易給短期投機資本沖擊較虛弱的發展中國家國內市場造成可乘之機
5、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充滿了動盪和起伏
6、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7、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

2、經濟全球化之利弊論

經濟全球化之利弊論
引言:

自20世紀晚期,隨著冷戰的告終,「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最時髦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些經濟學加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們更加富有,可以過上美好的日子,可以周遊世界享受生活。但是,另外許多經濟學家則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如果經濟全球化真的那麼好,那為什麼國際經濟還是如此混亂?就此,國內外理論界和輿論界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本文就經濟全球化的利弊簡要地予以評析,並探求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當中,我們應該採取的相應對策。

全球化現象: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學術界對何謂經濟全球化,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全球化,甚至認為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表現為世界經濟的美國化;二是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等經濟技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其中,第一種觀點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我認為其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第二種觀點既全面又最接近實際情況,其表現就是當今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漸融入了全球化的經濟浪潮。

我認為,對經濟全球化的理解應該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說,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范疇,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隨著世界市場的出現而出現的。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在全球市場分割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和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只有在各國之間廣泛分工基礎上形成的世界市場,才意味著從根本上消滅了國家間的孤立發展狀態,從而最終形成廣泛的、深厚的世界經濟聯系。任何國家和地區,一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都必然深受來自世界市場的各種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的不斷深化改革轉入了市場經濟軌道,傳統計劃經濟逐漸消失,市場經濟一統天下,市場競爭和市場逐利行為打破了經濟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各國的國民經濟日益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與此同時,作為經濟一體化組織形式的地區經濟集團也迅速發展。到1996年末,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地區經濟集團,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國家。其中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三極,其區域內所實現的進出口總額和經濟總量都佔全世界的80%。而且近年來,各地區經濟集團在壯大自身隊伍的同時,也不斷相互滲透,區域市場邊界不斷向外延伸和相互接軌,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融合和全球化的發展,形成了龐大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在這個體系內,各國間的合作障礙日益減少,滲透和依存關系不斷增強,各個國家程度不同地分享著世界市場上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實現的資源最佳配置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承擔著經濟一體化可能的風險。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無國界經濟的擴大,各國經濟文化也突破了國家和民族界限,從對立、碰撞,走向了滲透、融合。西方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吸收了東方文化的和諧、團隊精神,而東方國家的企業也融入了西方文化鼓勵競爭、鼓勵自我價值實現的成份。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經濟全球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它的產生有其一定的動因:

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後,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通訊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現代交通運輸技術等為主體的現代高技術群的出現,大大加快了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之間的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人流,使相隔數千里、甚至上萬里的世界瞬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人際、組織、民族、國家間交往的時空,為加速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交通工具和手段。

二、發達國家的商品、資本的過剩和技術的超前與其資源、能源、市場、廉價勞動力缺乏之間的矛盾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因。事實上 2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國際化趨勢一直是在逐漸發展著的,大體經歷了商品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三個階段。而經濟全球化只是這種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突變和飛躍。跨國公司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由於它們擁有雄厚的技術資源(據有關資料統計,現在世界科學技術的創新有90%被控制在跨國公司手中)和資金資源,貯存有大量的過剩商品,加之受到本國、本地區生產資源、消費市場和有限廉價勞動力的限制,這就迫使他們要進行商品、資本和技術的輸出。盡管這種輸出客觀上促進了輸入國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的發展,但其主觀動機則是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潤為目的的。因此,在整個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提倡者和推動者。

三、發展中國家為了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和綜合國力上的差距,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不得不投入到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去,這是客觀上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又一內在動因。由於種種原因,20世紀後半期,發展中國家在科學技術、生產力、經濟和社會整體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縮小這一差距,便積極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去,以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來發展本國的經濟。此舉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70年代到 80 年代發展起來的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就是最明顯的例證。正是基於這些後起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才清楚地認識到,只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客觀潮流,採取正確的政策和措施,使自己國家的經濟盡快地、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才能不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當然,發展中國家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這種或積極順應或消極受應的舉措表明實際上他們已被納入到或接近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事實上,若沒有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和秩序的形成則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產力的標准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產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產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家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表現為:

一、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經濟全球化在有效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競爭的原因,在經濟上是由於世界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本的擴張性;在政治上則是由於國家的存在,各國都試圖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別國對自己的依賴,從而較多地獲取收益,較少地付出成本。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形成了統一的全球市場,從而推動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和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一國的角度看,本國企業將突破本國資源和本國市場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有效利用。發達國家可發揮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通過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和轉移,不斷向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並利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以獲取利潤。發展中國家則可通過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本國家和本民族的經濟,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利益需求,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要素的有效組合,客觀上促進了全球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減少或避免了人類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第一,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於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於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導致他們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中國家在許多方面必然處於劣勢。但我們相信,只要發展中國家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迎接挑戰,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建立本民族的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生產出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就一定會在世界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會逐步趨於平等,國家民族經濟也會日漸成熟。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物流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國人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消費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種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所設置的貿易壁壘和防線將會被逐步取消,那種國家壟斷或個人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那種以低劣的質量和服務向消費者漫天要價的情形行將結束。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不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和秩序,而且也對不同民族的文化帶來了程度不同的沖擊。文化的這種碰撞和沖擊將導致全人類都可認同的大文化,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經濟文化」已有了全人類認同的標准。如市場經濟的法則、商品流通的規則等,已被普遍認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認。現在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在抓科學技術和教育,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盡管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學技術的交流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檔的潮流。科學技術文化早已沖破民族國家間的界線,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三,隨著 「經濟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發展,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習慣的傳播與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網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為這種交流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程度不同地吸收這些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填補本民族、本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種表現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制度文化,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正是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反過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要求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就在於減少和取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後,首次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非貨物貿易也納入到多邊規則之中,使擴大多邊自由化的領域以及擴大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核心職能。此外,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投資發展的主流,不僅是發達國家而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積極採取投資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另一方面又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從而使世界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的規范框架和規則也開始形成。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要素缺口,發揮後發優勢,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投資和技術轉讓互相促進,不斷加快。跨國公司為了延長技術的生命周期,擴大技術效用以及給自己的技術尋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術轉讓活動。這種加速轉讓在客觀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化進程,加速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變。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還加快了發展中國家從發達國家引進外資的進程,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資本的不足。再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也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的不足,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愈來愈突破國家的界限,出現了所謂無邊界的企業,從而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人們物質需求得到相對滿足之後,必然較多地關注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公民的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素質將極大提高,希望充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廣泛地要求參加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擁有雄厚實力的獨立利益群體,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提出相應的政治參與要求;日益發達的信息傳媒網路,從技術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選擇權力,宣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識,也使「愚民政策」的體制喪失了基礎。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協調以作為經濟全球化新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所決定的。政治上協調的過程盡管漫長,但卻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更深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跨國公司的投資與技術轉讓活動又把各國的生產經營、銷售和研究與開發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政治領域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協商與對話越來越成為當今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各國之間加強信任與合作,約束國際沖突或至少降低沖突的激烈程度已漸漸成為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首先帶來的是對發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是建立在不平等關系基礎之上的。一方面,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為世界經濟運轉所制定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們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是發展中國家遠不可及的。因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而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具有一定的中長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較長的時間內,是很少或很難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和沖擊,如許多民族企業虧損或倒閉等。

雖然經濟全球化客觀上能導致全球物質財富的增加,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競爭是首要法則,它在創造高效率的同時,必然導致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43倍,到了1994年變為62倍,社會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場發展的原因及結構變動的原因等,但有兩個因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從理論上講,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從中收益,但絕不是利益均沾。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地位使它們依靠價格制定方面的主導權,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場競爭使一些社會政策面臨挑戰。眾所周知,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動力,由競爭帶來的不平衡要靠社會政策來修補。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過勞資妥協來保持社會穩定。但全球化破壞了這一社會契約,以出口和直接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激烈的跨國競爭,正在影響工資和就業狀況, 社會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更為密切,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將不僅取決於本國國內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隨著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不斷擴大,其他國家尤其是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如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制影響到本國。如果本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隱患,這些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出現。即使本國經濟不存在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經濟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經濟全球化就是金融、貿易與投資的全球化,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家立法不全,便於投機;再加上發展中國家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從而給「國際游資」留下可乘之機。於是,西方國家的大量游資不時沖擊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如同戰爭般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傳導給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經常出現不利波動,發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充分說明這一點。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用規則去加以規范、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而規則的制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規則,其實就是對利益沖突的一種界定。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國際經濟組織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操縱,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家來制定。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中雖然有些規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但大部分規則卻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某些產業發展規則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發展該產業的時候制定的,如信息技術產業協議以及勞工標准等。發展中國家一旦發展這些產業就必須遵守他們並未參與制定的規則,並為此而付出代價。此外,盡管發達國家極力倡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但是各國政府為維護本國利益,仍然實施各種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些由發達國家有意制定的貿易標准往往都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這些措施客觀上阻礙著生產要素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市場導向機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發展中國家所應得到的機會與利益無從保障。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的。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蝕,動植物物種的滅絕,海洋與河流道的污染等問題。其中發達國家往往出於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業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國的資源,還污染了他國的環境。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將60% 以上的污染企業建立在海外。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發展中國家由於在企業規模、效率、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競爭,因而造成跨國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充斥國內市場,導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國公司操縱和控制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柱產業和市場,抑制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並面臨匯率風險和償債風險,對西方國家的巨額債務支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經常引發經濟與社會動亂;全球化還會導致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特別是熟練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跨國公司往往在東道國用高薪僱用現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當地實施培訓計劃,從而使發展中國家遭受教育經費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養人才的雙重損失。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家民族企業由於競爭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致使大量工人失業,如果社會勞動保障系統不健全,必然產生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引起社會的混亂。世界銀行於 2004年4月30日發表的《世界發展指數》承認:「經濟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貧窮國家受到損害,使富國和窮國之間巨大差距的擴大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在一個不能打破貧國周期且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於工業化的國家佔世界人口1/6 的人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與此同時,居住在63個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均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這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凸顯不一。這種現象,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文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價值文化、語言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文化等。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妨礙資本、技術和產品跨國界流通的障礙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繼之而來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沖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應採取的政策和建議: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社會生產單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已不行了,須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機器化生產和世界市場形成基礎上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同世界歷史進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都面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與技術更新周期大大縮短,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世界市場對各國經濟的影響更加顯著,國際競爭與合作進一步加深。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各種文化交流日益擴大,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率意識明顯增強。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指責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它是一種趨勢,如果我們不融入這一發展過程,自己將永遠落後。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為競爭的強者。具體來說,應採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歷史潮流,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目前,我國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但是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發展卻比較緩慢,對外投資量尚不到世界對外投資的1%,這既與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和引進外資的規模不相稱,也表明我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我們應一方面要發揮現有技術優勢,擴大對有關國家的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對發展成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考慮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生產。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對它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

二、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經濟全球化有什麼害處

我個人來認為,經濟全球自化會使一些窮國家變富,但世界有不同社會體制,像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是對立的,在合作的同時必將有矛盾,就像前蘇聯,不是解體了么,而作為五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的、而且是最大的中國在邁入世界的同時,也將被資本主義世界視為頭號敵人

4、專家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弊?

發達國家民粹主義盛行,保守政策增多增強,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最大後遺症之一。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佔領華爾街」運動曾一度波及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只是當時還停留在民間層面。經過近十年的積累,民粹主義上升到國家層面,開始成為一些發達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

從柏林牆倒塌到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全球化歷經了一個高潮期。一方面全球經濟秩序從「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轉向全球統一的世界市場;另一方面,伴隨高速經濟增長,全球商品、服務、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與此同時,以「華盛頓共識」為主導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所引發的後果之一是,資本在國民收入中所佔份額不斷上升,勞動所佔份額不斷下降,收入不平等狀況急劇惡化。

收入分配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之所以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顯現出來,根本原因是經濟停滯或增速放慢。在高速增長時期,經濟全球化是一個不斷做大蛋糕的過程,但隨之而來的債務危機和經濟停滯使分配問題成為焦點。尤其是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救助或紓困措施直接刺激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如果說以「佔領華爾街」運動為標志的反全球化指向的是國內收入分配不平等,那麼隨後這些年一批西方政界人士則利用民粹主義傾向,把國內收入分配問題歸咎於外部沖擊,即國家之間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盡管經濟全球化能夠提高全球福利水平是一個客觀事實,所有國家都從中獲益,但在他們看來,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從全球化中獲益相對更大,而發達國家獲益相對過小。這種相對收益分配不均的原因被歸結為規則本身出了問題或發展中國家破壞了現有規則。

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不斷質疑自由貿易原則,倡導所謂的公平貿易原則。他們從多邊主義開始轉向區域主義,少數國家進而轉向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比如,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質疑世界貿易組織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執政伊始就要求對原有的區域貿易協定進行重新談判,直至目前單方面挑起對華貿易爭端。

發達國家出現反全球化浪潮,客觀上反映了其內部全球化受損群體的訴求,但他們並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因此,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必然是錯誤的選擇。對美國這樣的國家而言,打著反全球化的旗號反對多邊主義、倡導「美國優先」,並不意味著它會完全退出全球化,放棄對國際經濟秩序的領導權。相反,它不會輕易放棄來自全球化的收益,只是不願意承擔提供公共產品的責任。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面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想獨善其身或以鄰為壑,其結果都只能是四處碰壁。世界經濟的未來是一個再全球化的過程,即重塑全球經濟秩序與規則,讓經濟全球化的成果造福世界各國人民。這事關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考驗著主要經濟體的大國擔當和責任,註定是一個艱難的博弈過程。內容來源於《 人民日報 》

5、經濟全球化的優勢和缺陷

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

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國內外研究者做過多種表述,從比較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定義,一般可以解釋為這樣一種經濟現象:由於世界各國相繼取消或放鬆對商品、勞務、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國際流動的管制,各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日益加深,進而導致全球范圍內各種生產要素價格趨同。

(一)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地位和主要原因

進入80年代,伴隨著全球經濟自由化和市場化改革,各國的貿易和投資聯系空前加強。自1980年至1996年,全球貿易規模幾乎增長了兩倍。全球貿易額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985年佔29.8%上升到35%。80年代初至1996年,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遠超過國際貿易約5.5%的年均增長速度。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是這一時期經濟全球化最重要特徵之一。1996年,全球跨國公司提供了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40%。與此相關,在過去10餘年裡,世界國際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近30%。經過大規模的跨國兼並和重組,在許多重要的生產領域,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甚至唯一的生產組織者,它們將整個世界納入其統一的生產和銷售網路。

可以認為,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是過去20年裡世界范圍內的技術進步和各國社會經濟變革的綜合反映。

首先,新技術革命的成果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物質基礎。高新技術的產業化使許多原本並不存在的市場迅速浮現,同時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特別是80年代以來現代通信業的革命(互聯網路的迅速商業化運用),大大降低了國際間的通訊費用和交易成本,成為推動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與市場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經濟全球化的制度障礙。80年代初,整個世界進入了一個更加註重市場作用的非管制化時代,各國在取消貿易和資本流動管制方面邁出了相當顯著的步子。1970-1997年,取消經常項目匯總管制的國家由35個猛增至137個,其中大部分是80年代以後完成的。另據統計,1991-1997年,在世界各地,對管制外國直接投資的條例進行了570次自由化的修改。毫無疑問,無論是各國內部的市場化改革,還是貿易和投資領域管制的解除或放鬆,都意味著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一個更有利的制度環境。

再次,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化與創新,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術條件。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不僅交易的制度環境日益寬松,且各種新型的金融工具與交易技術不斷涌現。這些創新,加上電子計算機遠程終端的廣泛運用,加快了交易速度,從而為資金在國際間的快速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外,近10年來,發達國家投資基金的大規模海外擴張,加速了國際資本流動,並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個主要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用於國際投資的資產比重已從80年代末的7%增至90年代中期的10%以上。

最後,以關貿總協定(後改為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代表的國際經濟組織和協調機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始於80年代中期的烏拉圭回合,與過去歷次談判主要限於商品關稅減讓和非關稅壁壘拆除等議題不同,將談判議題擴大到了包括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市場准入、反傾銷規則和建立多邊貿易機構等在內的許多新領域。經過近8年的艱苦談判,各國終於在上述方面基本達成一致,從而為更加廣泛的貿易自由化確立了基本框架。作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導和推動者,80年代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國家已經實現了經常賬戶項下的可兌換。同時,所有發達國家已完全取消資本交易的匯兌限制,許多發展中國家對於資本賬戶的開放也開始越來越積極。近兩年來,對於經濟全球化具有重要意義的兩項多邊協定的談判業已取得明顯進展。其一是《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定》。該協定已從1999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並有首批52個國家宣布加入。其二是世界多邊投資協定。這一主要由經合組織成員國參與、被認為是旨在制定「單一的全球經濟規則」的協定,目前正在談判之中,估計不久也將面世。

(二)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盪的製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於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採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其一,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義匯率下降,導致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減少。由名義貶值引起的實際貶值,又將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進而在國際交換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6、經濟全球化利弊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利弊的經濟學分析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技術、勞動力、自然資源和市場在全球范圍內按照更優方式的重新配置。強勢國家因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市場而受益,弱勢國家則可能喪失原來支配的資源和市場而被邊緣化。經濟勢力最強、技術進步領先的美國是最大受益者,中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受益國。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既可以發揮廉價勞動力和市場潛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又可以彌補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和就業壓力大等方面的劣勢。

一、主動融入全球化進程可以發揮中國的比較優勢

(一) 人口眾多的大國優勢
人口眾多曾是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最大障礙。在全球背景下,這一劣勢正在向比較優勢方向轉化,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一方面,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可以長期維持低工資成本的優勢。另一方面,人口眾多,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自2002年加入WTO,中國的對外開放步入一個新階段,3年來的發展更充分顯示出中國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比較優勢。

一是2002年中國進出口同比增幅僅7.5%,從2002年起中國外貿猛然提速。200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21.8%,2003年增長37.1%,2004年1~10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1.8%,預計全年外貿總額將突破1.1萬億美元大官,將超過日本成為僅詞語美、德兩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3年全球進出口商品貿易總額為15.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為13%,德國為9%,中國不到6%,2004年中國將達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長速度或稍低一點,在今後幾年中,中國將在貿易總額上超過德國,在出口總額上超過美國,2010年後不久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這一預測是建立在中國經濟又很高的外貿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將佔GDP的70%,遠遠高出美國、日本、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大國,日本對外貿易佔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

二是直接利用外資迅速增長。自2002年中國世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突破500億大關以來,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世界上世紀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第一大國。按商務部統計,2004年1~10月份,全國世紀使用外資金額537.81億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50億美元。由於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建立在勞動成本低廉和潛在市場的巨大比較優勢基礎至上,只要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在短期內將沒有國家能夠取代中國的地位。

(二) 勞動力的長期比較優勢
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中國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這早已是公認的事實。值得主義的是這種優勢的長期性,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低成本優勢將長期維持。東亞先期發展國家經驗表明,隨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這類產業很快會因工資成本上升在國際間發生提督轉移。由於中國勞動力供給潛力巨大,許多改革開放之初就已形成的產業,20多年後工資成本仍沒有多大變化。直到最近兩年發達地區的「民工荒」才顯露出工資向上的壓力,距競爭力喪失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況且,這些產業在國內的提督裝一和賦予農民工市民待遇的社會政策改革,將延緩工資成本上升的過程。可以預測,這種競爭優勢維持的時間大體與城市化進程一致。

二是中國在中高技能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優勢開始顯露。
對於中國來說,勞動資源豐富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有利於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的行本;但要維持這一優勢又需要不斷將潛在的勞動供給轉變為現實供給,通過增加各層次勞動力供給來降低工資水平,以維持競爭力,這又會使就業壓力長期化。

歐盟官員分析經濟全球化利弊
歐盟委員會貿易司司長桑德拉說,經濟全球化與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兩個重要問題。人們在經濟全球化問題上的分歧及它所帶來的利弊也不容忽視。(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桑德拉是22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五屆亞歐經濟部長會議上做上述表示的。她是此次會議的歐盟代表、曾任歐盟委員會亞洲關系司司長兩年。

桑德拉說,不論是富國還是窮國都感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擴大,對世界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許多國家從中獲利。新世紀給經濟全球化帶來機會。經濟全球化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高度依存,國際貿易與合作越來越重要。亞歐高層論壇共同討論合作問題,探討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機遇與挑戰,以及中國的投資環境,其討論成果將使亞歐成員受益。

桑德拉說,經濟全球化對生產的提高有促進作用。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在20世紀最後的40年每年達到3.5%。而在19世紀中期還沒有出現單邊或多邊貿易自由化時,每年僅是1%。她說,通過對各個國家的分析可以看出,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對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困是非常有利的。中國和印度就是成功的例子。很多發展中國家利用開放進行對外貿易,使其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製造業已經佔了出口的70%。而在30年前,他們僅僅出口大量的原材料產品。(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但是,她認為,經濟全球化也有一定問題,發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帶來的利益被某些保護方式大大抑制了,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很少進入到最貧困的國家。因此,對窮國家採取輔助性措施,會使各個方面取得最大利益。

她說,實現經濟全球化需要加強貿易、金融等方面標準的設立,所有的國家都應該對實現這個目標作出貢獻。因為最富的國家經濟勢力是最強的,但同時要保證貧困的國家發展經濟,那些國家需要急切的改革。

桑德拉認為,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在降低環境成本、完善市場規則等方面作出努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必須將全部成本考慮進去。經濟全球化有重要意義,但也增加了很多風險,人類現在要尋求將經濟全球化的利益最大化、將風險最小化,在兩者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建立起適應條件變化的規則,以及合理的國內政策。

她說,經濟的發展,對亞洲和歐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亞歐應當共同關注並保持對話,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可持續發展。

為期三天的第五屆亞歐經濟部長會議22日開幕,來自亞歐會議26個成員的代表全部參加會議。

7、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實質和影響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開始形成和90年代迅速發展的原因:

形成原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各個地區之間從隔絕走向交流,世界貿易體系也逐漸建立起來,開始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
迅速發展的原因::(1)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生產技術不斷更新,生產力迅速提高,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2)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3)兩極格局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4)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認可。(5)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6)跨國公司的推動。

表現:
① 國際貿易迅速的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② 國際金融的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③ 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④ 跨國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⑤ 國際組織的建立。⑥ 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等。

經濟全球化的特點與實質:

特點: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資的全球化,消費的全球化。

實質:是發達國家因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所引起的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流動,以尋找更有利的投資場所的過程,即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影響。正面影響:① 經濟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為各國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② 經濟全球化使一些國家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國家能富裕起來。③ 全球化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雖然在這期間存在著增長的風險,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財富在日益增長,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於世界范圍的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使每個民族和民族國家都在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中得到自己應得的一份機會。⑤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家間特別是大國間的協調與合作。⑥ 經濟全球化使南北關系長期以來的緊張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南北經濟交往的規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強。⑦ 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動了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負面影響:① 由於民族國家內部和民族國家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全球化使窮國愈窮,富國愈富,特別是擴大了南北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② 經濟全球化會造成全球生態系統的過度開發與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存。③ 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他們往往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國際規則的便利,沖擊著發展中國家的主權,便利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例證。④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於南方國家間經濟實力有限,經濟結構趨同而缺少互補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使南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