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世界公民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世界公民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0-11-29 04:53:59

1、英語作文大學生怎樣做個合格的世界公民

h fd好個

2、世界公民的全球化的產物

<

3、全面國際化時代的就業機遇包括什麼

從當前我國經濟實力和國內自費留學中介機構迅猛發展的現實可以看出,我國的出國留學生人數是飛速發展的,其中自費留學生的增速尤為驚人,幾乎成倍增長。這表明,國外高等教育機構對我國的學生有很大吸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海外高校將對我國高校在生源上構成較大的影響。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與我國教育機構在我國境內合作舉辦以我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的活動。從教育部涉外教育監管信息網的統計資料來看,截至2008年7月,允許授予國外和其他地區學位的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共有354個,其中269個是本科教育層次,85個是碩士教育以上層次。由此可見,我國加入WTO後,海外高等教育機構可以進入我國國內,與我國高校直接展開競爭。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帶來了海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通過國際交流,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

隨著大學教育資源的增加,我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毛入學率也在提高。然而,量的增加無法取代質的提高。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十分激烈,人才的質量決定著學校乃至國家的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個國家的經濟不可能孤立發展,這就要求人們應該更加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特點、歷史背景、社會現實。也就是說,經濟全球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國際觀念和意識、理解各國文化傳統、通曉國際經濟貿易、適應國外工作和生活環境、促進整個人類和平且健康發展的「國際人」。因此,擔負未來全球社會建設重任的人,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不僅需要具有超越國境的視野,理解不同國
家的文化和歷史,更需要具有一種世界公民的氣概,要有與世界不同地域、有著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人們共同生存和生活,並具有辨證理解不同價值觀的能力,而大學正是負有培養具有這種素質的人才的
使命。

高等教育國際化對於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水平,拓寬我國高等教育市場,促進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與創新等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對我國高等學校現行的辦學體制、運行機制、專業結構、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資源、教育目標價值取向等方面形成了挑戰。因此,如何把握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價值取向等內容的國際化程度,如何重新定位大學辦學,是當代大學急需思考的問題。

隨著人們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大學面臨著更加繁重的教育與研究任務。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每個學生發現自己的才能,為未來的就業做好准備,這就要求大學開設多樣化、個性化的課程。大學需要更多的變革:一方面要繼續促進基礎知識的進步;另一方面還要促進技術的轉讓。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促使大學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目前我國的大學對優秀大學生尤其是年輕研究人員的吸引力要小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學。科學研究從來就具有國際性特徵。同時,研究資金的籌措也促進了研究人員的國際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聯合為一些跨國的研究項目提供資金,就是為了在國際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各大學都要竭盡所能,顯示自己具備進入全球網路的研究潛力。這種國際聲望將幫助大學吸引最優秀的研究人員,甚至有助於保證該國的技術實力。因此,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已成為當代大學的緊迫任務。

4、什麼是全球化(全球主義的曲解應對全球化)/貝克文集

編輯導讀內容簡介本書試圖將全球化的多重價值、多種含義及其不同領域引入到上世紀末那場舉步維艱的全球化討論中,並進行闡述和評論;它將揭示各種思想陷阱並建議如何盡可能規避這些陷阱,但最主要的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拓展政治上應對全球化的視野。作者在本書中重點要解決的是兩個簡要且棘手的問題:什麼是全球化?如何從政治上構建全球化?盡管自本書德文原版面世已十年有餘,但全球化轟轟烈烈的發展恰恰印證並實踐了作者的觀點和建議。作者簡介本書目錄前言第一部分 導論一、潛在的納稅人二、在世界經濟和個體化之間民族國家喪失了主權嗎?三、全球化恐慌:一場遲來的討論第二部分 什麼是全球化?領域、分歧及其界定四、開拓世界視野:全球化的社會學(一)社會學作為理性的秩序力量:社會集裝箱理論(二)跨國社會領域(三)全球化的邏輯、領域及後果五、跨國公民社會:世界主義視角是怎樣形成的?(一)小結:「方法論的國家主義」及其反駁(二)象徵性策劃的集體抵制:世界公民的主動性和全球亞政治(三)多地婚配:個人生活領域中全球化的突破口(四)如何實現文化間批評?六、世界社會的雛形:不同的視角(一)第三類文化還是全球公民社會?(二)世界主義民主(三)資本主義世界社會(四)世界風險社會:現代樊籠正在開啟(五)作為非民主合法政治的世界社會(六)前景:跨國國家第三部分 全球主義的曲解(一)世界市場?形而上學(二)所謂的自由世界貿易(三)經濟上面臨的問題是國際化而非全球化(四)風險戲劇(五)作為革命的無政治(六)單向思維神話(七)對災難思想的批判(八)黑色保護主義(九)綠色保護主義(十)紅色保護主義第四部分應對全球化(一)國際合作(二)跨國國家或「相容主權」(三)按資分配(四)教育政策的新導向(五)跨國企業家是非民主的,還是反民主的?(六)公民勞動聯盟(七)繼大眾汽車出口國之後將出現什麼?新的文化、政治、經濟目標定位(八)經驗文化、短缺市場和社會自我更新(九)開放的企業家與自主的勞動者(十)反排斥社會契約?七、歐洲作為應對全球化的方案八、前景:歐洲的巴西化精彩書摘

5、經濟全球化需不需要弘揚愛國主義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還需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嗎?
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各國的聯系不斷增強,世界日益變成一個"地球村";跨國組織很多,許多原來被視作為國家界限的東西也被打破了。於是有些學生認為,在今天還要大講愛國主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不是與時代不大合拍?一個國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個國家去工作和尋求發展,這是很正當的,我們很多同學也在考托福,准備出國留學。對於他們來說,是應該做一個愛國者,還是做一個"世界公民"?

歷史表明,現代化的過程本身就包括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深刻矛盾。如何使這兩者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張力,始終是各民族和國家所面臨的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因此,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今天,仍然要強調愛國主義教育,而且必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中去思考。
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弘揚內在統一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說,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走向現代化都離不開本土資源和內在動力,那麼就可以說,愛國主義是各個民族或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最基本的本土資源和最核心的內在動力,它是實現現代性和傳統、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辯證統一的思想基礎。之所以這樣講,是由愛國主義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優良傳統、民族精神的內在聯系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愛國主義在實質上表現為個人與國家或民族間的一種價值關系,表現為一定民族在對待個人利益同國家或民族整體利益之間關繫上所持有的根本觀念和態度。愛國主義作為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內涵,只有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它才獲得了全新的性質,成為一種新型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作為處理個人同國家或民族利益關系的價值准則所提出的價值導向是確定的,這就是把國家或民族利益擺在首要地位,並認定個人的價值只能在為國家或民族利益而奮斗奉獻的過程之中實現,只有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才能獲得關於個人素質、個人能力、個人品格、個人發展完善標准等諸多涉及人的內在需求問題的合理解答和實現途徑,而這一個過程也就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優良文化傳統、民族精神得以形成和涵育護持的歷史過程。
民族精神,一般地說,是指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優良傳統所蘊涵的、通過其民族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而顯現出來的精神風貌或精神狀態。具體而言,通常指的是一個民族群體在其延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而又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的、具有維護民族群體生存與和睦團結、推動民族群體奮進作用的價值系統。民族精神反映了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其基本核心則是對待民族或國家利益的態度,所以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之間本質上是相互感通的。
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幾千年來,愛國主義始終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共中央宣傳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若干理論問題學習綱要》,第124頁,北京,學習出版社1998年版。正是愛國主義使得維護國家的利益更容易獲得人們自覺的認同,在民族或國家同個人之間更容易形成較為親和的關系。民族或國家利益的這種價值定位對於中國傳統的民族精神的定向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以國家或民族整體利益為基礎使中華民族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持久的文化價值選擇與整合機制。民族精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才能夠獲得定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也是通過整合不同氣質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從歷史上看,儒、墨、道、法、釋等都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貢獻。儒家所提倡的人際貴和精神、家族凝聚精神、公忠體國的政治倫理、由己及人的寬容襟懷;道家所強調的豁達大度的人格風范、怡情養性的生活准則、先予後取的處世態度;法家所主張的厲行法治以燭私矯奸、顯現綱紀以俯查國情的治國理念;墨家的以篤行實干為生活態度、以利他均平為理想追求;以及中國佛教的佛性自有、明心見性、祛煩歸靜、息意去欲的思想特質等等,都共同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性因子。而這些具有不同風格和特色的文化分支之所以能夠聚合為一個有機的文化整體,正是文化價值系統自覺選擇的結果。這種價值選擇不是將相互矛盾的文化元素硬性地捏合在一起,而是在一定的利益基礎上深層挖掘各種文化現象背後的基本精神。歷史表明,在中國文化融合定型的過程中,往往正是在關於國家或民族的整體利益的價值認識上,各種文化分支表現出了共同的視野和價值評價標准,並且人們也只有在國家和民族整體利益的基礎上才能夠切實地理解它們構成彌合互補的態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其次,對國家或民族利益的維護構成了中華民族發育、生長、壯大的動力機制。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是一個屢遭磨難的民族,可謂天災頻仍、人禍不斷。但是中華民族卻在艱難困苦中表現出了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氣質,每當國家處於危難關頭,總是能夠空前地團結在一起,同仇敵愾,共度難關,化險為夷,走向新的發展。在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歷史斗爭中,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獲得了不斷超越和提升的巨大內在動力,以至於總是習慣以歐洲中心主義的立場來品評事物的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也不能不對此驚嘆不已!
再次,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正確把握和理解又使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具備了獨特的自我審視的參照系統,即能夠沖破狹隘的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藩籬,表現出天下一家、協和萬邦、與人為善的人文情懷。被稱為20世紀的"世紀智者"的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談到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獨特性時,曾經這樣說過:"到現在為止,我只找到一個答案。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耐心的民族,他用幾個世紀的時間來思考別的國家花幾十年思考的問題。它在本質上是不可摧毀的,而且能等得起。……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並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願意的話,他們的國家將是最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轉引自《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第448~456頁,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0世紀初日本學者渡邊秀方也指出,世界諸民族中大概再沒有中國人那樣渴望和平的了,他們幾千年的歷史,畢竟是渴望和平的歷史。他們很少對別的民族從事侵略的戰爭,他們的戰爭往往是出於對自己文明的維護。
由上可見,愛國主義及其所涵育護持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乃是推動我們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適應時代發展的大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也正是愛國主義及其所涵育護持的民族精神才不斷地激發我國各族人民努力去探尋如何把現代性和傳統、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獨特的現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證明,一個泯滅了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民族或國家,就會失去其生存和發展的能力,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現代化,更不可能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使自己的民族或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將愛國主義與現代化、全球化對立起來
跨入新的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了關鍵階段。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關於實現現代化的話題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而愛國主義精神與現代化的關系就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顯示出了更加重要的意義。首先,中國和世界上許多民族國家都共同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即如何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尋找到最適合本民族現代化發展的道路。其次,中國現代化的後發性使得它在當今世界的經濟結構中往往處於一種弱勢地位,而如何在當今的世界舞台上爭取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這也是對中華民族的一次嚴峻考驗。再次,對於中華民族來說,現代化乃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是創新之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是嶄新的事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必將引發社會深層的變革,而在這種社會大轉折的關頭,能否發掘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將關繫到現代化的成敗。但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一些受到西化論影響的人們卻陷入了一個誤區,他們以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應當放棄過去的以國家和民族為本位的固有觀念和文化取向,理由是今天中國現代化所面臨的時代背景是經濟全球化,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加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合唱中來,而民族主義情結是妨礙中國被世界所接納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對當今西方發達國家所宣揚的"民族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民族國家的傳統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已經過時"、"民族國家的主權觀念"已經成為過時的觀念等,表現出盲目的親附態度,這實際上也就是對中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不要弘揚我們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問題所產生的一種認識上的困惑。應當從這種困惑中解脫出來。
如前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新的時代條件下將愛國主義精神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對立起來,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從理論上看,世界經濟的發展的確生產出了許多超越國家界限的經濟因素和經濟理念,如商品已經成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力量,資本的流動也呈現出超越國界的態勢,以及信息的傳遞和共享、大眾文化的普及等,這些都使得人們產生了在國際經濟領域中平等交往的客觀要求。但是應該看到,世界經濟全球化格局的產生決不是在拋棄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形成的,而是世界各國對於各民族、國家之間利益的相關性和一致性的共識,這並沒有抹殺國家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界限,相反地,它恰恰是出於對本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高度關注。問題的關鍵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民族國家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促進民族傳統的代代相傳,實現本國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所以,那種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發展已經成為一把解構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剃刀"的說法,是十分荒唐的。當今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並存的客觀事實表明,所謂經濟全球化將使民族國家的時代結束的觀念的提出,不過是西方國家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狹隘利益,向全球擴張其經濟勢力所製造出來的一種輿論。
從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來看,將愛國主義與現代化、全球化對立起來的做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中國是一個現代化的後發性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曾經受到過多種敵對勢力的反對、孤立和遏止,但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放棄了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就等於放棄了民族的希望。特別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情況下,西方敵對勢力散布的所謂"中國威脅論"、"人權高於主權"的論調又甚囂塵上,甚至對我國的內政進行野蠻干涉,妄圖阻礙我國祖國統一的進程。這就充分表明,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仍然有許多艱難險阻,有許多需要應對的復雜問題。如果對這種情況懷著天真的幻想,以為現代化可以通過別人"恩賜"的方式來實現,以為可以以放棄自己民族的尊嚴來換得"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到頭來只能把中華民族置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中國將會重新淪為列強的附庸,任霸權主義者宰割。這是已經站了起來的中華民族所不能接受的!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的精神的極端重要性,並不等於說我們只能在國內工作才算愛國。當今,一個國家的人也可以到另一個國家去工作和尋求發展,這是很正常的,這和愛國主義並不矛盾。愛國主義是一種倫理情懷和精神境界,而不是一個狹隘空間或地域分割的概念。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由於各種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因,我國不少同胞遠走他鄉、僑居國外,以求生存和發展,他們很快地融入當地社會生活和人民之中,為僑居國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貢獻。但這並不妨害他們始終胸懷祖國、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以各種形式支持和幫助祖國各項事業的發展。在祖國的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他們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祖國人民也並沒有因為他們僑居國外而視其為異己,相反地,祖國人民和廣大愛國僑胞始終是休戚與共、心心相印,共同體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馬克思主義從來就強調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統一。既然經濟全球化並不抹殺國家或民族的差異和區別,那麼它所昭示就只是今天每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必須自覺地置於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來作出符合自己民族或國家的國情和根本利益的思考和抉擇;每一個當代人在保持自己民族意識的同時,也必須具有全球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講,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和做一個明智的世界公民是完全可以統一的。試想,在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並存的今天,離開了民族和國家的本根,失去了愛國主義精神支柱,那麼所謂全球意識或世界公民也就只能成為一種無本無源的幽靈,它只會把人引向西化論者所預設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
總之,中華民族在追求自己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過程中,決不能淡化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的統一,為中華民族在新世紀的偉大復興,譜寫出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新篇章。

6、學習《世界地理》對我們學校、工作、生活有何意義?

好地理不但有利於考試取得良好的成績,更關鍵的是對任何一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學好地理的現實意義和長久意義:
1、學習地理是完善個人知識結構,培養人文精神的需要
我並不是說擁有了地理知識就一定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地理學科有邊緣化的危險,這很讓人擔憂。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的培養同樣重要。我們都知道暴發戶是很讓人瞧不起的,盡管他們很有錢。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這是至理名言。一個國家也一樣,僅僅經濟的富有並不能保證在國際社會被認可。我們國家現在的主要領導人都是很優秀的,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大家可以從他們畢業的學校和他們的經歷看出。但有一個現象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他們基本上都是理工科畢業的。我們知道在美國大學校長一般都是地理系或歷史系的,而中國的大學校長也一般是理工科的。大概理工科畢業的人一般比較嚴謹,而文科的思想比較活躍吧。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領導人很難犯大錯誤,有沒有開拓精神就很難說了。小說《三國演義》大家都喜歡看,通過羅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幅立體的戰爭的畫卷。沒有足夠的地理素養,羅貫中先生的小說是不會這樣有吸引力的。 書上說,韓信用兵妙,孫子用兵妙,這些都得聯系地理知識才能理解怎麼個妙法。從哪裡走,走到哪裡,在哪裡埋伏,為何這么埋伏,聯繫上了地圖才知曉這仗為啥漂亮。 台灣問題,我當然是希望看到國家統一的。但我們有很多大陸人,動不動就威脅炸爛台灣,這難道有利於國家統一?如果我們考慮一下台灣海峽的寬度最短還有130公里,如果武力收回,需要巨大的海空軍優勢,而我國的海空軍實力較弱,統一談何容易,統一需要大智慧。

2、學習地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須,是培養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必須。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有全球化的地理觀念。中國人的地理意識讓人感到擔憂,我們對世界的很多看法和分析都很有問題。比如地球可以容納100億人,現在已經有70億,快到地球的承載力的極限啦,怎麼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人口問題,怎麼解決越來越少的礦產和能源問題?怎麼解決世界環境問題?怎麼徹底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這些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從何談起,對此漠不關心,包括很多電視節目只重視娛樂,不重視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學習地理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浮躁瘋狂的今天。

3、學習地理是滿足生活的需要。在古代,人們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句話。可見,學好地理就足以在別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學識。大家熟知的一代地理天才諸葛亮就充分的把地理知識運用到軍事當中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話。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盡得10萬良箭。火燒赤壁,一把火燒滅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野心,燒出了三國鼎立的蜀漢王朝。他充分運用地理知識可謂成也地理;蜀軍北伐欲意重振漢室,火困司馬懿,欲想一把火燒掉曹魏的根基。不料,一場大雨澆滅了蜀軍的希望也澆滅了他的信心。他千算萬算卻沒能算到這場大雨可謂敗也地理。一代妖才,成也地理,敗也地理,功敗垂成,徒讓人黯然神傷,讓後人敬仰而又傷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學好地理也很重要,因為現在的地理大綱全是一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知識。不同於繁瑣的化學實驗和苦澀的物理公式,地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的日常交往談論當中,大多數的話題也都是和地理有關聯的,所以學好地理很重要。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地理,做一個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