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阻礙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阻礙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發布時間: 2020-11-28 23:05:16

1、阻礙經濟全球化的因素

?

2、二戰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原因:
歷史上,日本憑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並發展起來,特別是二戰後的經濟復甦和繁榮。把其闡述為以下幾點:第一,日本進行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第二,美國扶植日本;第三,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第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教材的闡述如蜻蜓點水式簡略,總有種言猶未盡之感,筆者認為有必要作更為具體而深刻地探究,讓歷史更為鮮活生動,讓學生更能深入問題的本質。
一、美國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現在:
第一,對日本的獨占和政治改造。二戰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長達七年,保證日本領土的完整性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單一性,有利於日本長期穩定發展。美國還對日本進行了以民主、法制為基礎的政治改造。羅伯特?埃德爾斯坦和讓?邁克爾?保羅教授說:「為取得成功,就必須立即進行廣泛的體制改革,即創造性地打破阻礙日本經濟復甦或經濟增長的那些障礙。」①如解散財閥,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業中以家族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財閥企業的一些封建性弊端,為企業間較為平等的競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領導崗位上。農地改革,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農業生產力,擴大農村市場,這使日本進入了一個比較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美國出於在遠東戰略的需要,還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國的「三權分立」原則對日本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政體進行改革。美國的這些措施為日本戰後走上和平建設,集中精力抓發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由於「冷戰」需要,對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給予大力支持。美國放棄了對日本戰爭索賠,撤消了以拆遷日本軍事工業作為戰爭賠償的計劃。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國先後提出兩個新方案,對先前的「賠償方案」進行大幅度修改,將拆遷的工業設備減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乾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賠款。②戰後初期,美國給日本20多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並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鐵礦石等能源和原料。從而促進了戰後日本經濟的振興,並且美國「核保護傘」戰略大大節省了安全防務的費用。
第二、亞洲的兩場局部戰爭為日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特別是朝鮮戰爭,極大促進日本戰後經濟的復甦步伐。戰爭引起了「特需景氣」,侵朝美軍大量向日本廠商進行軍事訂貨和購買廉價勞務,使日本企業積存滯銷的1000-1500萬日元庫存產品一掃而空,並一舉改變了財政緊縮中苦苦掙扎的日本經濟被動局面。據統計,從戰爭爆發到1953年,這種特需收入為12.8億美元,廣義上的特需收入為23.8億美元。日本外匯儲備1949年僅為2億美元,1952年未增至11.4億美元,三年內增長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匯收入中所佔比率到1953年達38.1%之多,20多萬人直接受益於特需生產,總之至1955年,日本特需收入總計達36億美元。特需收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恢復,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帶動了有效需求的增長,而且為增加原料進口和先進技術進口,更新陳舊設備提供了有利條件。朝鮮戰爭的爆發及由此引起的國際局勢的變化,促進了日本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朝鮮戰爭賦予了日本實現擴大進出口上的機會,日本通常出口貿易顯著增加,1950年7月,日本出口總額增長為7400萬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創造了戰後日本月出口額的最高記錄。1950年上半年,日本月平均出口額為5000萬美元,則下半年一下子躍升為8000萬美元。可以說朝鮮戰爭是日本經濟的回生妙葯。③
二、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國家干預和領導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推動,其主要表現形式是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宏觀管理。
第一、政府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通過各種計劃,促進經濟的起飛。如鳩山內閣《經濟自衛五年計劃》,岸信介內閣的《新長期經濟計劃》,池田內閣的《國民經濟倍增計劃》。
第二、政府致力於新產業的培育與開發、指導、調節新型工業的發展。如先後通過《關於合成樹脂工業的育成》、《電子工業振興臨時措置法》、《合成橡膠製造事業特別措置法》,通過這些規劃的實施,不僅調整了產業結構,確立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和對國內經濟生活的調整達到了落實。當然重要的基礎產業,如果市場選擇它,那麼任何形式的政府幹預都是多餘的,對這些產業,政府在確認市場必定不去選擇,便以合適的方法選擇它們,由政府採用法律、金融稅制、中間組織協調利益手段的干預來補足。
第三、政府確定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經濟政策,實現從「貿易立國」至「技術立國」的轉變。日本國內市場狹窄,工業產品依靠大量出口,為此政府提出「貿易立國」的口號,出口貿易增長很快,1960年-1970年,日本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13.6%,而出口貿易平均每年增長16.9%。日本政府認為科技是國力的核心要素,適應新技術革命蓬勃興起的形勢提出「技術立國」的戰略思想。日本重視技術對國家發展的多方面作用,採取了從模仿到創新的經濟技術發展模式。據統計,從50年代至1977年,引進國外技術達2.9萬多項,然後根據本國的經濟特點和技術基礎加以改進、補充和發展,成為「日本化」的新技術。當然,許多人把經濟增長歸功於強大政府幹預,盡管有政府幹預,大部分時期日本的經濟依然是在按自己的規律發展。據一項重要研究,經濟自由仍是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④
三、日本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企業精神的推動。
日本企業實行嚴格而靈活的科學管理制度。50年代,日本許多大企業推行「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工資制」,使職工利益與企業利益有機結合起來,職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職工報酬上的差距,使職工感到只有不斷競爭,不斷創新才能得到高報酬,從而具有壓力感。企業重視對職工的「感情投資」,主動協調勞資關系,培養職工「以廠為家」的敬業精神。這種「日本公司」模式有助於日本培養強大的工業能力。⑤企業管理者重視精神投資。正如索尼公司總經理盛田昭夫所說的「日本優秀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什麼奧秘和秘訣。一個企業的成功,靠的是人而不是某種理論、計劃或政府政策。日本企業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與職員建立良好的關系,培養親如一家、唇齒相依的感情。在日本,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都是那些能使全體員工同甘苦,共命運的企業。除日本之外,我還未發現有哪一個國家採用這套簡易的管理方法。實踐已經有力地證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日本,企業管理者千方百計地培養同勞動者的家族般的感情,不僅關心工人的工作,而且也關心工人的生活;不僅關心工人個人,還關心其家庭。工人生日、結婚、病喪,更是企業「感情投資」的良機。例如,西武集團每年舉行獨特的擦皮鞋儀式,首先由高級職員為新職員擦皮鞋,然後是新職員為前輩擦皮鞋,總社和各分社社長都親臨這一隆重儀式,並由電視台通過衛星向全國轉播,以培養職工熱愛公司的精神,促進同事間的溝通。⑥日本的現代企業精神與日本傳統的家族主義和家庭觀念有密切聯系。日本的家族主義和家庭觀念不同於中國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族制度和家庭觀念,其家庭觀念的出發點是:家庭是一個經營單位。所以既排除了中國傳統的大家族關系和至今盛行的「裙帶風」,又可以比西方的結構更和諧、更密切、更團結,成為一種社會凝聚力。日本學者說:西方社會的單位是個人,由個人集合而成為國家,而日本的社會單位是家,由家而集合成國家。⑦所以日本以「勞資一體」,「以企業為家」的宣傳教育,日本人的家庭本位觀念轉變成了公司本位觀念,形成一種團結奮進的工作精神。
四、日本傳統文化和教育的積極影響。
第一、島國文化環境促進了日本的開放。二戰後的美軍佔領前,外族從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發生過大規模的外族移入的情況,長期安定和相對封閉的環境,使日本人養成一種特殊的民族意識,在他們的觀念和感情中,異民族與日本民族有著鮮明的分界線,自然形成本民族的親和感與凝聚力,同時形成對外民族「內外有別」的心理,這種心理成為當今日本企業團結對外競爭的集團意識的基礎之一,也成為日本樂意吸收外國先進文化的文化,包括敵對國家的先進文化的心理基石。所以傳統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並存性,是一種開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復和體。當然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它總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 ⑧。
第二、輕思辯重實用的文化心理與有效吸收消化外來先進文化成果。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是重現實、重實用、重實踐,日本可以稱為世界先進文化最優秀的繼承者和實踐者。在近現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歐洲近現代科學技術,而且極迅速,極有成效。⑨
第三、他們拒絕失敗,承認羞辱的態度深深根植於其心理中。日本公司文化輕易地容忍低回報,卻很難容忍徹底失敗。⑩而且在日本,一心向學是根深蒂固的傳統,日本公司里,求學氛圍十分濃厚。
第四、日本教育體制是普及型教育體制。江戶時代的教育體制,已初顯義務教育的雛形,明治維新初年的全民義務教育就是以此為基礎。二戰後,日本政府把發展教育作為國策,在財政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實行小學和初中的義務教育,並免費為小學生和初中生提供餐點和教科書,1947年日本政府把義務教育增加了三年,每年要撥出國民生產總值的6%作為教育經費。這提高了國民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水平,為改善國民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政府重視培養人才,教育先行,並且做到人盡其才,學以致用。戰後日本經濟增長的60%,就是靠技術進步取得的。
綜上所述,二戰後,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創造奇跡,是由於其充分結合本國優越的歷史地理文化,並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從而創造更多的優勢來發展自己的結果。

我國充分結合本國優越的歷史地理文化,並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從而創造更多的優勢來發展自己,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媽呀,腦細胞都死光了。其他人別起鬨,我先回答的,你們別搶。兄弟,你可是明眼人,記得給我分!!!感激不盡^_^

3、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1、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多媒體播放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錄象資料,同時要求學生了解:①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時間;②世界貿易組織現在有多少個成員國?③該組織的主要職責和義務有哪些?④它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

在介紹世界貿易組織的基礎上,教師繼續通過多媒體介紹有關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錄象資料,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日益密切。教師指出: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出現了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資本國際化的趨勢。並強調:在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過程中,跨國公司起著主要作用。下面通過對跨國公司的介紹,進一步了解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資本國際化的情況。

2、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起著主要作用

3、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復雜性

①各國、各區域集團間的矛盾和斗爭
美、歐、日三家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70%。它們的集團化經濟是國家壟斷資本進行國際結合的一種形式,是壟斷資本爭奪和分割世界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集團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場上,經濟區域集團化往往以發達國家為主導,資金、技術、人才往往流向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利用其控制的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制定有利於它們的經濟運行規則,強迫別國遵守,以推行其經濟霸權,謀求最大利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集團化組織由於力量薄弱,不可能同大國及其主導下的集團抗衡,甚至有些組織對大國還有一定的依附性,從而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這說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發展經濟方面存在著控制與反控制、掠奪與反掠奪的矛盾。

4、經濟全球化的原因與內容(表現)及其結果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開始形成和90年代迅速發展的原因:

形成原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各個地區之間從隔絕走向交流,世界貿易體系也逐漸建立起來,開始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
迅速發展的原因::(1)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生產技術不斷更新,生產力迅速提高,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2)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3)兩極格局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4)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認可。(5)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6)跨國公司的推動。

表現:
國際貿易迅速的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② 國際金融的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③ 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④ 跨國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⑤ 國際組織的建立。⑥ 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等。

經濟全球化的特點與實質:

特點: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資的全球化,消費的全球化。

實質:是發達國家因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所引起的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流動,以尋找更有利的投資場所的過程,即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影響。正面影響:① 經濟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為各國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② 經濟全球化使一些國家變得更具有競爭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國家能富裕起來。③ 全球化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雖然在這期間存在著增長的風險,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財富在日益增長,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於世界范圍的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使每個民族和民族國家都在經濟和技術的進步中得到自己應得的一份機會。⑤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家間特別是大國間的協調與合作。⑥ 經濟全球化使南北關系長期以來的緊張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南北經濟交往的規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強。⑦ 一些發展中國家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動了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負面影響:① 由於民族國家內部和民族國家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全球化使窮國愈窮,富國愈富,特別是擴大了南北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② 經濟全球化會造成全球生態系統的過度開發與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存。③ 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他們往往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國際規則的便利,沖擊著發展中國家的主權,便利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例證。④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於南方國家間經濟實力有限,經濟結構趨同而缺少互補性,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使南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面臨挑戰。

5、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如下:

1、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2、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3、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4、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5、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5)阻礙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在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紀—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

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對經濟發展的干預作用日益增強。

6、經濟全球化本質原因和內容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原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6)阻礙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擴展資料: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

2、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3、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4、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滯脹而減弱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更加強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作用。

7、經濟全球化阻礙中華傳統文化發展

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發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同時,文化的發展也規范著經濟的方向和促使它的發展。

新的世紀,經濟的全球化向我們展示了文化信息產業的發展特性:

第一,信息資源的最大共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快,文化產業加強了對全球資源的爭奪和分享。無論在出版、報刊、音像、還是在影視、娛樂、廣告和旅遊業中,資本的國際化、技術的國際化、智能資源的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新的信息載體不斷出現,一些現代化程度高的圖書館和資源庫收藏的新載體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包括各種實物和博物資料,如書畫、樂譜、手稿、服裝、電視節目等,涉及與人類文明有關的一切紀錄及其載體。比如法國國家圖書館就已經收藏了200萬件樂譜、音樂家手稿、檔案,90多萬件錄音資料,6.2萬件錄像資料,2.8萬件多媒體資料和30萬份數字化影像資料以及400個唱機設備。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文化從業人員進行文化生產,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為數字化革命強化了知識的編碼過程,各類資料、圖像、音像等都可以編碼化,電子網路則將各種信息資源連接起來,這便可以大大加快可用知識存量的增長速度和知識流量的流通速度,形成一個全球化的信息網路。美國學者J·W·豪斯指出:好萊塢從業人員大量收集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和信息資料,每投入100小時即花費時間成本1500美元(每小時摺合15美元計算),形成的創意和構思平均可產生效益7720美元。難怪英國「滾石」廣播電台不惜巨資,千里迢迢來上海錄制老碼頭工人哼唱的「碼頭號子」,1992年好萊塢安布林娛樂公司從網上獲得了中國雲南祿豐的侏羅紀恐龍化石,以及轟動世界的河南西峽恐龍蛋的資料和圖像,受到極大啟發,攝制出科幻巨片《侏羅紀公園》。為此,他們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商業利潤,上演31個星期國內票房收入達3.4億美元,而海外票房更達破記錄的5.3億美元!

第二,資源配置的國際間合作。文化資源國際化的基礎是工業的大規模分工和全球文化市場的開拓。以往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內部的分工和協作,已經發展成為一系列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分工和協作,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地的文化資源。比如《日本經濟新聞》和《朝日新聞》從1996年2月起同時在香港開設衛星版。設在東京的報社總部每天將排好版的樣報,採用電腦和通訊衛星傳到香港,幾分鍾後,香港的印刷廠和日本的印刷廠幾乎同時開印,再利用香港作為信息中心的優勢,迅速傳播到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實際上也是由7個國家的30多家公司協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製作包給了有16家多國中小技術公司協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音樂製作包給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質量的音樂製作使全片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音樂場面佔有全片的75%長度;又如美國的《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它的48種國際版本發行量達到2800萬份,遠遠超過它在國內480萬份的發行量;針對婦女的美國《大都會》雜志也有36個國際版本,1996年國內發行270萬份,而國際銷售額突破450萬美元。它的北美部負責人說,誰能夠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分工協作,誰就能有效地拓展全球市場!

第三,資源利用的集團組合。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資源,許多文化企業紛紛走向聯合與兼並,形成大的集團。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通過共同使用機器設備、信息網路、交通工具、專業人員等,降低成本,提高產出;(2)通過產權交易、兼並和破產,把效益差的不良資產拋向市場,再把優良資產組合起來,提高資產效益。據統計,從1986年到1990年,美國有400個獨立電視台和電視台集團在產權市場上被出售,等於全美75%的電視台被交換了一次所有權。而1993-1994年間,又有200個以上的電視台進入了產權市場。

聯合與兼並為提高資源利用率,迅速增強文化產業的實力提供了可能,也為產業資本的跨行業滲透提供了重要條件。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不僅採取贊助和政府撥款的形式,更大量地採取參股、控股和資產運作的形式,比如法國著名出版集團Hachette股份的50%為法國經營航天、通訊和高速鐵路業的馬特拉工業大財團所購買,後者投入了大約20多億美元;另一個出版集團Cite的65%股份也被法國通訊公司和電子公司所掌握。1998年初,法國公用事業、建築業和通訊業的巨頭CGE公司投資控制了世界第五大綜合出版集團哈瓦斯集團30%的股份。[3]除此,還有社會投入的多元化和資源投入的無形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中國入世,意味著中國將徹底全面地打開了封閉的國門。在一個充滿競爭的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現代社會,影響人們行為的文化結構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加以改造和轉換,否則,它將阻礙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一個新時代是不可能建築在舊文化上的,但是舊文化卻可能拖延新時代的進程。社會的發展首先是人的發展,中國的現代化也首先是人的現代化。所以,中國在加入世貿,建立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和遵循國際經濟慣例,還應當注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一種能夠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應該包含中西文化的合理內核,又具時代性。它要求人們拋開實用理性的消極方面,剔除理論理性的偏激部分,用理性和科學的方法來審視周圍的一切,追求真理,直面人生而不是埋頭感官享受、玩世不恭;崇尚法治而不是推崇強人政治;要求人的平等、自由和尊嚴而不是趨炎附勢、依傍權力;提倡公開、公平和公正的行為規范而不是欺上瞞下、黑箱操作的舊式文化,如此等等。[4]我們說中國的入世是中華民族一次新的更全面的對外開放,這里就包括人們的文化觀念與思維方式的開放和更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國人文化意識上與國際接軌,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揚已之優抑人之劣,激濁揚清,互通有無,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家庭之中。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入世不僅引起了國人的關心,同時也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接納的這個新成員不同於一般:它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它既有漢民族文化的輝煌,同時又有多民族文化的燦爛;它既是一個經濟上發展中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昨天它曾經影響了世界,今天它要接受世界的影響。中國要全面地認識世界,世界也要全面地認識中國,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雙邊任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還有著閉關鎖國的慘痛教訓,一旦國門真正全面打開時,對於百姓大眾來說總有一種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和不可名狀的滋味。我們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研究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加入WTO,隨著經濟的全面介入,引起文化上的沖突是必定無疑的。文化沖突是不同性質的文化之間的矛盾和對抗。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接觸到另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必然會出現內在的傳統文化與外來的異質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文化沖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化對產生它的環境是適應的,但對其他的環境卻不一定完全適應。[5]這種不適應便產生了矛盾和沖突,而其前提則是相互交流中的比較和差異。

中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注重和諧、秩序,信奉天人合一,不崇尚征服自然,而傾向於順其自然;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重視社會穩定,政治價值優先,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強調對國家和集體的無私奉獻精神,肯定對國家和社會的報恩或獻身意識,肯定上下級的忠誠關系,遵守紀律,官本位,官民一體化,習慣於「人治」,辦事講「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繫上,不突出個人,以家庭為本位,穩定家庭生活。家庭有照顧好成員的職責,重視教育,望子成龍,以儲蓄、勤儉為核心的財富態度,堅守以孝道為中心的家族主義,個人利益服從家族或組織利益,敬業樂群,和睦人際關系,注重個人自我修養,等等。[6]中國傳統文化好比是太極圖,圓滿、優美、包容性強,是內斂型的;而西方傳統文化的圖騰是十字架,即鋒芒畢露,剛勁有力,是發散型的。中國人古代修長城是為了把自己同外界分開,而不是為了向外界進攻,中國近代的開放也是在西方堅船利炮的逼迫下進行的。與此相應的是中華文明在海外大范圍主動傳播的機會較少,對於偶爾傳入的異質文化的整合力卻非常強;而西方由宗教信仰演化而來的「天賦使命」觀,使他們相信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的,因而值得在全世界推廣,這種基督救世文化傳統決定了他們在對外交往中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7]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多,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出來。

第一,事物價值判斷標准上的差異。對相同事件或現象的不同評價,是好還是壞,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有用還是無用,是優良還是低劣,這都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對事物評價的價值觀,而決定這種價值標準的卻是植根於人們頭腦里的文化理念。

最近,由美國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撰寫的著作《誰動了我的乳酪?》風靡世界,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2000萬冊,連續78周蟬聯亞馬遜網上書店最暢銷書榜首!自然,這本字數不到4萬,定價16.8元的小冊子,也在中國的大地上走紅,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開印9次,各種書報的廣告宣傳和書評文章更是不計其數。這是一本什麼樣的著作呢?作者在書中虛構了四個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通過四個角色的演繹,告訴人們如何在今天變革的時代,笑對變化取得成功的方法。道理簡單得很。這本書和他在20世紀80年代與他的朋友肯尼思·布蘭查德合寫的小冊子《一分鍾經理》一樣,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完全是一本通俗讀物。但是,就是這樣的著作卻受到西方人士的青睞,促使年輕的一代和廣大讀者從書中受到教益,正確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作者是一位醫學博士,卻寫了管理方面的著作,這在國人看來又是「不務正業」了。)一年又一年的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評比獎勵,有多少學者為著那厚厚的著作和長長的論文而煞費苦心,因為字數和厚度不夠而被淘汰者更是大有人在;而被出版、發表、評上職稱的作品,又有多大的受眾面,對社會又有多少促進作用,這是參評者和主評者心裡都明白的事情。但是,有關部門至今仍樂此不疲,參與者仍需忙於應付。盡管有了老院士老教授們上書呼籲,要對科普作品予以關注,予以獎勵[8],但是此意始終未能成行。什麼是學問,怎樣做學問,看來中西方的學者和大眾們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文化素質高的人願意接受高深的學問,文化素質低的人喜愛讀通俗的讀物,但是,這在中西方有時卻相反:20世紀80末,在中國大陸曾風行一本由丹麥出版中國翻譯的大書,名字叫《戴尼提:自我心理調節技術》,37萬字,書很專業也不好讀,但是在北京一次發行就是20萬冊。中國的出版商和廣告商還有新聞傳媒,不遺餘力地為其大作宣傳推銷,外國人的錢是賺飽了,但是,對中國人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90年代,中國也出了兩本書,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本是王元化的《思辨隨筆》。要說這兩本書也都不是通俗讀物,也沒有什麼言情,特別是王元化的著作,還有幾分晦澀。但是,在大陸,在年輕人中間卻還很受歡迎,一版再版重印了好多次。一種變革時代的浮躁可見一斑,一種在開放背景下的文化迷亂可見一斑。

對一件物品,除了它自身的經濟價值外,如何把握它潛在的精神意義,中西方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到國外旅遊的人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好不容易買到一件紀念品回國,打開一年原來是中國製造的。筆者曾到歐洲大陸出訪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參觀法國國家第三電視台,客人們回贈給我們的紀念品有手錶和文件包,很精緻也很漂亮。但是,打開文件包一看,在夾縫中卻發現「MADE IN CHINA」的字樣。參觀巴黎艾菲爾鐵塔,在塔頂紀念品購物處購買的卻是中國溫州生產的鐵塔玻璃鏡框。一個國家的標志物,一個國家的新聞媒體,出售和送給客人的物品卻不是本國生產的(這些紀念品不僅是送給中國人),這在中國是不會出現。從來沒有聽說在天安門城樓上出售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的具有反映中國形象的紀念品。但是,外國做到了,而且很坦然。他們完全從商品的價格考慮,只要委託國生產的商品既便宜又精美,他們能賺到錢,顧客又喜歡,請哪個國家生產都行。在這里沒有中國人一般認識的那種狹隘的「愛國主義」等精神的束縛。

人們的文化觀念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在特殊情況下,在緊要關頭,訓練有素的民族也會有它出色的表現。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遭遇恐怖襲擊,讓熱愛和平的人們永遠記下那慘絕人寰的一幕。其中有兩個細節卻更令世人刻骨銘心永誌不忘,因為她揭示著美國民族中最溫馨最光彩的瞬間。

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上大廈,電梯癱瘓,成千上萬的人匯集到唯一的安全通道樓梯上。在最為危急的關口,它竟然暢通無阻,不光身強力壯的人逃了出來,傷員被抬了下來,心臟病發作者被救下來,連盲人牽著導盲犬也從人流中走了下來,幾乎所有從樓梯而下的逃生者都逃了出來。難怪人們要贊美,秩序是文明,是禮儀,秩序更是生命。而為了這秩序,人們經受了怎樣的生與死的考驗。

「9.11」事件中還有第4架飛機,那架飛機上曾經有一個男人用手機給地面上的妻子打過一個電話,最後的一句是,「男乘客投票決定與歹徒搏鬥。」飛機後來在匹茲堡附近墜落,歹徒與乘客同歸於盡。在文明社會中,遭遇劫持,放棄搏鬥是普遍接受的慣例,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不能以別人的生命作為冒險的代價,去完成那一類「英雄行為」。但在獲悉世貿大廈已經被襲擊的前提下,搏鬥則是為了避免更多的生命犧牲,為此打破慣例,不僅是正當的也是正義的。盡管如此,也必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鍾,還能想到相互尊重對方的選擇自由。這就是美國民族在「9.11「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積淀。這種積淀不是一日之功,它正如著名學者朱學勤先生所言:「如果沒有1787年費城制憲以來的200多年積累,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事例。我們也難以否認,沒有憲政環境中一生養成的習慣,就不會在最後一分鍾以那樣謙卑和自然的口氣說,我們投票決定。」[9]再來看看中國大陸上發生的幾次火災和事故,盡管裡面也有我們時常供奉的「人民公僕「,卻很難見到他們在危急中表現出來的大義凜然。1994年11月新疆烏魯木齊一劇場由教育部門組織上千學生觀看演出。突然,劇場因電線短路發生大火,結果有324人死亡,其中有288人為學童。造成這么多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逃生時教育官員和老師不僅沒有很好地組織撤離,有的還為了防止大火燒到自己竟堵住了通道,結果致使不少學生在爭相逃生時互相踐踏致死!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大陸開始注重培養人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這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城市裡在繁華處大都有了指揮交通的紅綠燈,有的設施與外國的也大致相同。但是,在紅燈面前,中國有不少人的表現是與外國朋友大相徑庭的:外國人見了紅燈,不論是有車還是沒車、有人還是沒人,都要站住,不會通行;而我們有些同胞,遇到紅燈,先看有沒有車,如果沒車,可能會通過;如果沒車又有人先過,他保准會通過。西方人心目中的「紅燈」是法律條文和道德約束,「紅燈」和「綠燈」分別代表著「合理合法」與「違法悖理」;而我們有些國人心目中的「紅燈」是「被人看見」,是「目擊者」,只要沒有「目擊者」,紅燈綠燈都是可以通過的。對此,有學者從「人格底線」上進行深刻的闡述:中國人為人處事最在乎他人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他人取向」;而西方人為人處事最在乎法律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法律取向」。在西方人看來,一個人只要不傷害他人,也就是說不違反法律,他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且,一個人越是我行我素,就越是具有好的人格形象,越是具有獨立人格;而對中國人來說,人生道路上的綠燈反倒很少,舉手投足,都要顧忌別人會怎麼說怎麼看,他人的意見對個人行為的規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逆他人意見而我行我素,其代價是人格形象的喪失。這種「他人意見」常常是與「法律意見」相抵牾的,「他人取向」的紅燈常常有意無意地替代了「法律取向」的紅燈。[10]在當今與世界接軌的形勢下,中國的國民應建立起新的價值判斷體系:一方面要繼續尊重「德先生」和「賽先生」,加強民主和科學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應該請進「馬(Market)先生」和「騾(Law)先生」,即加強市場和法制的觀念。用法律的「紅燈」規范人們在市場中的行為,同時對個體在「綠燈」下的合法行為持寬容的態度。從現實的層面考察,這種價值判斷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為個體的人格行為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又可以保證個體自覺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紅綠燈」。全球的現代化從工業化到科技化和信息化,只是物質和工具層面上的歷史進程,並不是人類現代化的全部,更不是現代化的實質。美國學者阿歷克薩·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1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表明,我國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對生活方面的滿意度在很多項目底於西方國家(見表一)。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上也有不少的差別(見表二)。這也是引起中西文化差異和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加入了世貿,在經濟步入全球化的同時,作為人的現代化的任務更加繁重和漫長,這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

由於經濟利益和人們的文化觀念的不同,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異而發生沖突這在國際上是常見的事,我們也不必過分憂慮。如美國和加拿大雖然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且兩國相鄰,交往多年,但分歧仍然存在。

加拿大與美國有將近8900公里共同的邊界線,對多數人來說是共同的語言——英語,來自英國歷史的共同傳統,接近的政治經濟制度、共同的防衛體系,特別是學術和行業的聯系,以及貿易和投資關系。在經濟上,它們是相互之間最大的貿易夥伴——彼此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美國在加拿大的投資,超過世界上任何地方,而加拿大在美國的投資,也比在其它任何國家都多。兩國每年的邊境往來達數千萬人次。然而,在總的友好關系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這兩個北美鄰居之間最傷感情的沖突包括大眾傳播方面的爭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電視率先發展起來,而加拿大是從1952年才開始電視廣播的。由於大多數加拿大人生活在美加邊界以北的沿線一帶,處於美國電視的覆蓋之下,40年代表50年代初,加拿大觀眾廣泛地接收美國電視節目。其後,加拿大線纜系統發展起來,並熱衷於從邊境美國電視台轉播節目信號。從此,在所有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和許多小城鎮,多數居民都可以享受熱門的美國節目且無需付費。加拿大廣告商認識到美國電視節目在加拿大觀眾中的影響,便開始在美國邊境電視台購買廣告時間,這些廣告是針對加拿大消費者的。於是,滾滾財源流入美國電視台,70年代每年達2千萬美元。終於,位於邊界線以南的24家美國電視台捲入了爭議,其中最主要的電視台是3大電視網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3家電視台和在華盛頓州貝靈漢市的一家附屬台。這場爭執被報界稱為「邊境戰爭」,美國電視節目被稱為「特洛伊木馬」。

為了遏制加拿大企業「出口轉內銷」的廣告流向美國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加拿大政府採取了幾種政策法規。70年代中,當政策付諸實施後,美國和加拿大的幾屆政府都介入了長期的國際爭端。

美國和加拿大幾十年的爭論,無礙乎兩大因素,一是經濟利益,二是文化觀念。加拿大擔心自己的文化被美國所吞噬,他們追求的是文化的發展,他們把廣播當作提高文化和民族特徵的工具來使用。他們不承認所謂「簡單的保護主義和沙文主義」的罪名;而美國卻強調自由經濟,市場競爭,藉助實力,建立霸權,他們追求的是消費者的選擇。他們也不承認所謂「帝國主義和商業侵略」的大帽子。[12]由於文化傳統和經濟利益的不同,爭論也許會長期進行下去。但是,隨著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產業都將會促進兩國的發展。這不僅是兩國同時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所然。

由於差異產生沖突是很自然的事,一般來說文化沖突不會像政治沖突那樣升級為戰爭(當然也不排除像科索沃和中東地區由民族和宗教等文化因素引起的戰爭);相反,在相互的交流中,通過彼此的了解和調適達到融合倒是其主流。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因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結合,最終融為一體。這種融合,一是把外來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一樣,充分利用文化傳播這一促進文化發展的動力,不斷地以漢文化為基礎融合我國各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的文化,為自己注入新鮮血液,增添生機和活力,從而使其保持相當長時期的繁榮燦爛;另一種則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異質文化中去。這種融合是在深切了解異質文化的深層意蘊的基礎上,揚棄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既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異質先進文化所達到的時代水平。如滿族在漢化的過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漢文化中。[13]以日本文化與中華文化為例就足以說明世界各國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中促使了文化的融合。據史料記載,日本人來華,「目睹東方文化發祥地的中國,有統一的政治組織,有燦爛如花的物質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對中國文化產生強烈的愛慕與追求」。[14]「必須突進文化母國,直接移植優秀的文化,才能滿足其慾望。」[15]與此同時,從宋代開始,日本有些文化也傳播到中國。如日本的民族繪畫——大和繪在中國廣泛傳播,鋒利的日本刀劍也大量銷往中國。[16]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於其層次的不同,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們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樣的,正如龐朴先生所言:「文化之間的交流過程啟示人們:物質文化因為處於文化系統的表層,因而最為活躍,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處於文化系統的中層,是最權威的因素,因而穩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為深藏於文化系統的核心,規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因而最為保守,較難交流和改變。」[17]不論交流與融合的層次有什麼不同,但是,在交流與融合中,為實現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堅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8、①妨礙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②有利於美國對外經濟的擴張 ③導致世界經濟畸形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②

1個錯誤,推動經濟全球化,其他國家向美國購買商品,跨境貿易,顯然是為了促進經濟全球化。正確的,美國商品出口更多,當然,有利於經濟擴張

==================以下是標准答案==== ==知識========
本題考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響。聯系的知識,形狀,布雷頓森林體系
一方面,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標准和世界貨幣關系的基礎,有利於維護正常
戰後世界貨幣體系的運作。同時,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加強美國在該領域的國際金融
的特權和統治地位,美國擁有世界金融霸權建立在財務方面,美國的優勢。基於對材料
有效的信息,彰顯美國的作用,所以②滿足①③的說法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