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逆全球化下中國能做什麼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逆全球化下中國能做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0-30 23:07:44

1、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國應該怎麼辦

?

2、中美貿易戰一波三折,這對中國有哪些影響?如何看待當今全球化的「逆全球化」趨勢?

全球化的興起,是伴隨新工業革命出現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無法躲開全球化趨勢。中美兩國為什麼聯系那麼緊?就是因為全球化。所以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和歷史趨勢。迄今為止,全球化過程中,美國確實起了領頭羊的作用。其實,許多國家還是希望美國繼續去承擔世界的責任,扮演好世界警察的角色。


但美國現在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它要整頓。從這個意義上,就可以理解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了。客觀地看,在國內問題上,特朗普還是比較理性的。他要解決美國的就業問題、貧富分化問題,重振美國經濟,他通過大規模減稅等政策促使跨國企業回歸本土,提振美國中小企業發展動力,這些措施對美國是管用的。只是在做的方式上,有些是人們不容易接受的,但是要看到他是在想辦法解決問題。
也許奧巴馬任上說了很多漂亮話,許下很多諾言,可是很多事情最終都沒有落實,他只是表達了一種理想。特朗普應當是行動派。他要通過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相對收縮的方式來振興美國經濟,特別是美國鐵銹地帶長期陷入衰敗的經濟。用特朗普競選時的話說,就是要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盡管美國曾經有過孤立主義傳統,但我想大家都不認為特朗普這次能夠把美國再次引向孤立主義,使美國走上完全脫離全球化的道路。

3、特朗普時代逆全球化發展會對中國造成哪些影響

全球化的進程其實和中國當時改革開放有直接的關聯。如果不是中國要改革開放,蘇聯不一定會解體,或者說不至於那麼早就解體了,因為美國可以完全騰出手來對付他,而且你這個這么大一個體積的在蘇聯隔壁的這么一個鄰居突然轉向了。但是我們說中國是不但是全球化的參與者,而且是主要的推動者,所以你如果說我們真的逆全球化了,再把全球化這段歷史拿回來重新看的話,你發現中國是一個主要的推動者,而且呢也是主要的受益者,所以這是奧巴馬說的你們老搭便車,但是我們說是按一定的規則行事嘛。你可以想一下,這個99年中國和美國談判的時候,美國給中國使了多大的絆,使了多大一個圈套,中國不得不鑽,所以本來奧巴馬政府是想的很好,想的怎麼好呢?就是把一個TPP,TPP我其實跟原來在布魯津斯的那些同事和我的上級就問他們說,這個怎麼樣?他們說我們還是最終期待中國加入,很明顯就叫請君入瓮,我們先把這個瓮做好把中國給擱進去,切成幾截給擱進去,所以他老說用國際規則來行事。
但是其實呢搞到最後,你發現每個國家都是很自私的,你比如說中國入世1999年跟美國談,談了半天最後談了第十二條和第十五條,十二條已經到期了就是十二年的,這個十五條呢是反傾銷的一些具體安排,它雖然名字上叫做市場經濟地位,但是和那個意識形態那個市場經濟地位是完全不搭桿的,就是一個反傾銷的具體打官司的時候,用不用你的中國本身的價格來核算你傾銷的幅度,那個替代就是說在中國入世的十五年以內,由於中國不是個市場經濟國家,所以你定上中國產品傾銷的時候,比如說鋼材傾銷的時候,用個第三國的價格來核算,如果第三國的成本比中國高,成中國反傾銷了,中國是傾銷,那麼根據這個來收一個反傾銷稅,現在是美國把它收進雙反叫反傾銷價反補貼。其實歐盟是很清楚的,這個是一個叫日落條款,太陽一下山這條款就作廢,所以現在中國就是強調了,你老讓我說國際規則,現在你明明十多年前定好的規則,你不能說到期你不認了,你說這個事情又有變化,所以歐盟他還是比較聰明的,他第一他認了這個事情,他還說我們得履行這個承諾,但是歐盟又出了一個幺蛾子,他說如果說我真發現你那個價格和國際價格差的比較遠,還有一個國際價格,就他認為一個叫公允的價,但他不是針對中國的,他可能是對全世界的,所以這個還是有空間,但是美國現在就是特朗普上台之後,他認不認這個,但是我們說呢應該說呢,奧巴馬這個任期就得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明年1月1日,那個條款就要自動失效或者是一個情況怎麼樣,但是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會突然發現,有時候和美國打交道就是不好,你本來把這事情都搞定了,他突然四年之後換一個人,他說這事他都不認了,他又出另外的一些東西,所以對於特朗普如果說他真搞這個逆全球化,中國應該怎麼應對,我想我們現在應該有一個預案或者有一些分析,包括英國,你看就是英國特蕾莎梅上台之後,中國和她處的還是相對是比較妥善的。

4、逆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國該怎麼走

近些年來,受歐美政治和經濟形勢的影響,「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席捲全球。特朗普當選後提出的「美國優先」以及英國脫歐等現象都是「逆全球化」的集中表現。

盡管2008年經濟危機後,美歐等國訴諸貿易保護措施的頻率較以往有所上漲,但我認為,逆全球化與全球化並非「二選一」的選項,美國也不可能徹底「閉關鎖國」。在如今資源、人員等要素流動空前繁榮的形勢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無條件地把自己封閉起來。反而,逆全球化也會對全球化產生某些積極的作用。

比如,美國參與全球化就是美國的資本、產業流向世界的各個地方。特朗普上任後,希望兌現競選諾言,重新振興美國工業(即「再工業化」),吸引美國的海外資本迴流本土,我認為這也是全球化。

下一輪美國、中國等大國對國際資本的競爭會加劇,這種競爭也會促進全球化。我們不能說資本流出來是全球化,流回去就不是全球化。歐盟也是一樣。英國脫歐對歐盟是個打擊,英國脫歐後,與歐洲之間的競爭會空前加劇,而這種競爭也會產生全球化。

美國、中國、歐盟等行為體,現在對於全球化均處於一個調整期,而這種調整期是深度的、必須的。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美國的中產階層佔75%以上,而現在卻不到50%。全球化本身沒有什麼錯,只是全球化與主權國家之間發生了沖突。特朗普並不是不想搞全球化,他只知道如今這樣的全球化進行不下去,因為對美國沒有利益可言。

在調整期內,美國政府能對全球化施加影響的空間有限,只能通過貿易保護措施。特朗普上任後,美國吸引資本迴流本土只能用政策,像大規模減稅等政策。但特朗普主導不了美國的資本。全球化基本就是跨國企業資本主導的現象,沒有一個人能夠主導資本的流動,特朗普也是一樣。

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看來,在過去30多年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是顯著的受益者之一。那麼,在逆全球化席捲全球的當下,中國該怎麼走?

去年中國主辦G20峰會,包括今年年初的達沃斯論壇,都表明中國正努力扛起全球化這面大旗,成為全球化的捍衛者與貢獻者,在國際上廣受好評。

接下來,中國還要處理好跟自由秩序、國際經濟秩序的關系。美國、歐洲推動的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飽受詬病,但西方自由主義的經濟秩序並沒有那麼多的意識形態因素,我們需把兩者區分開。

中國應先明確如何與國際自由貿易體制接軌。 如今,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貿易國,完全有能力改革現有的貿易體制,如「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這些不是為了取代世界銀行或者亞行,而只是一個補充。

這幾年,很多人想著去扮演規則制定者的角色。奧巴馬時期,美國參與制定的TPP等也強調寫規則,結果慘遭折戟。美國以前制定的規則有用,是因為美國經濟繁榮、國內市場大,而美國如果國內市場小了、經濟實力沒那麼強了,制定再多的規則也沒用。

中國下一步要推動的全球化不是規則導向的,是發展導向的。我們現在做的「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樣開放性、包容性的倡議,讓其他國家參與進來,在發展的過程中商量規則,這才是行之有效的。

5、美國開始走向一個逆全球化的過程,他們這么做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這是因為一旦實現全球化發展的話,將會使得美國的優勢漸漸都被世界其他國家追趕上來。這是美國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並且如果全球化的發展一旦實現,將會使得各個國家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的緊密。也會使得美國不能夠輕易的對其他國家發動軍事打擊行動,因為一旦發動軍事打擊行動的話,將很有可能威脅到美國自身的利益。

所以美國現在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來阻止全球化的發展,並且在全世界很多的國家都部署了軍事基地。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力量遍布全球。不得不說美國這種方式確實取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的國家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就會選擇和美國合作。當然美國也在這些國家身上賺取了大量的利益。但是這些國家往往自己並不具備發展的權力。

而且這些國家的領土安全都會被綁在美國的戰車上。比如韓國,還有日本這些國家為了能夠應對周邊國家的威脅,才會聽從美國的命令以及安排。但是同時也使得日本和韓國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日本和韓國在經濟方面對美國做出了很大的讓步。日本和韓國通過這種方式向美國交納保護費。這也使得東亞地區一直處在一個對抗的狀態。

其實美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各個地區引起爭議或者是戰亂。只有通過這種方式美國才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並且美國還向這些國家出售軍事武器裝備。

6、面對「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中國應該怎麼做,請從經濟和政治角度給出兩條具體?

面對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中國從經濟學角度上來看,應該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提高開放型經濟的水平,優化對外經濟結構,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從政治學上來說,主要是加強國際的交流與合作,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中國在逆全球化思潮中是獲益還是被害

這個主要應該是不好的影響居多。
現在的中國工業已經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從傳統製造業模式走向信息化,自動化。在這一過程中,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脆弱的,不穩定的,需要更多的市場支持和相對穩定的國內環境。
而如今的逆全球化思想主要出現在發達國家和發展較為落後的國家。前者早就享受到了全球化的好處,由於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興起,它們的市場份額削減,經濟地位受到挑戰,同時,就業崗位被外來勞工取代,社會動盪。公眾想要擺脫全球化帶來的不利影響,英國脫歐就是最好的案例。後者,由於技術水平不高,只能提供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在全球化潮流中處於被剝削的地位,也不想加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中國現如今的新型工業模式,如線上線下結合等,需要更高消費能力的市場,如果失去了歐美市場,不僅新的發展模式會受到打擊,連之前的薄利多銷的廉價生活品出口和代工行業也會受到沖擊。不過,中國對非援助可以相對緩解非洲國家公眾的抵觸情緒,這是互利雙贏的舉措。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具體的可以在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上找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