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下中國的文化發展趨勢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下中國的文化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 2020-10-30 22:22:29

1、文化消費全球化的趨勢給中國帶來哪些挑戰

1.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努力推動國際經濟秩序的改革與調整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都與當前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相關聯。經濟全球比已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相互滲透、相互依託,聯系越來越緊密。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各種負面影響,改善國際經濟環境,發展中國家經濟就難於順利發展,甚至可能陷入危機,而發達國家也不可能獲得更廣闊的市場,保持經濟的良性增長。通過不斷地努力來建立一個在權利與義務平衡基礎上的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已成為推動全球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要推動全球經濟健康地發展,發達國家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面臨的困難,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為一些最貧窮的國家減免債務,並扭轉對窮國援助下降的趨勢,而不能只是片面要求發展中國家進行改革。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應在多邊協作領域就金融、貿易和債務問題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在涉及有關新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制定的談判中,要充分協調立場,共同提出一些反映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主張,增強在與發達國家談判中的地位,以促使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逐步得到改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當面對現實,調整立場,「求大同,存小異」,共同努力推進國際經濟環境的調整與改革。這樣做符合世界各國的長遠利益。 2.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 通過參與全球化壯大自己,這是改變發展中國家處於弱勢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徑。在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在世界范圍內正迅速進行。在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如何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不同發展階段自己具有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提高競爭力,找到本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准確位置是發展中國家順利融人全球化潮流的關鍵。這里應解決好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新的國際分工對傳統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現今,已不能僅僅從一些相對不變的有形因素,比如勞動力供應量、土地、其他自然資源狀況來衡量一國的優勢。而應從新的視角來認識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使得那些依靠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生產產品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經濟落後和收入下降的處境,相反,那些成功地縮小了與發達國家在知識、技術方面差距的國家,則從技術進步中獲益,使本國經濟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因此,在新的國際分工條件下,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已成為順利融人世界經濟的重要環節。但這同時也表明,欠發達國家,如何在以巨大努力加速實現本國工業化的同時,跟上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有效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面對這樣雙重的壓力,重新審視過去的發展戰略,進行必要的調整就顯得十分重要。對那些最不發達國家來說,顯然這是十分艱難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它們仍應從本國現有條件出發,加快國內經濟改革與調整,促進本國的市場發育和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由於農業、采礦業仍是這些國家的主導經濟部門,因此,應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繼續推動礦業生產,不斷提高經濟水平;在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引進外國投資和先進技術,優化產業結構,逐步改變資源型出口的經濟結構;不斷擴大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同時加強與本地區及地區以外國家在生產、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在當今經濟區域化、一體化迅速發展的條件下,尤顯重要。

第二,知識經濟的到來意味著勞動者素質的差別對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重視人力資本投資,積極開發人力資源,是保證持續發展和減少貧困,也是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進程雖然沒有促使整體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但高層次管理人員和高技能勞動力的流動大大增強。這一趨勢使發展中國家面臨嚴重的智力外流。這種「自由流動」使發達國家受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像非洲這樣的落後地區受損。自1990年以來,非洲每年流往發達國家的各類人才達2萬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國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約10萬名外國專業技術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萬非洲人才在發達國家工作。為此,積極創造良好的環境,採取各種措施留住本國的技術人才,阻止人才繼續外流,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的另一難題。

2、如何正確認識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

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一體化。在這種趨勢下,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等)走向如何呢?是否也將和經濟、科技一樣逐漸一體化,也就是說逐漸「趨同」呢?這類文化有沒有可能,或者有沒有必要持續多元發展?
文化多元發展的重要意義
多元文化的發展是歷史的事實。三千餘年來,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希臘文化傳統、以孔、老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統、以猶太教先知為代表的希伯萊文化傳統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傳統和非洲文化傳統等始終深深地影響著當今的人類社會。
從歷史來看,文化發展首先依賴於人類學習的能力以及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每一代人都會為他們生活的時代增添一些新的內容,包括他們從那一時代社會所吸收的東西、他們自己的創造,當然也包括他們接觸到的外來文化的影響。這個傳遞的過程有縱向的繼承,也有橫向的開拓。前者是對主流文化的「趨同」,後者是對主流文化的「離異」;前者起整合作用,後者起開拓作用,對文化發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橫向開拓尤其重要。對一門學科來說,橫向開拓意味著外來的影響、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利用和對原來不受重視的邊緣文化的開發。這三種因素都是並時性地發生,同時改變著縱向發展的方向。
三種因素中,最值得重視、最復雜的是外來文化的影響。就拿今天的西方文化來說,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們到處可以聽到或看到非洲的音樂和雕塑,日本的版畫和建築以及古代中國園林裝飾的影響。至於本世紀20年代古埃及法老圖坦克海默(Tutankhamu1343¾¾1325BC.)墓葬的出土在西方電影、時裝、爵士樂、舞蹈包裝、珠寶設計等等多方面所引起的古埃及熱就更是不用說了。直到90年代,埃及金字塔還是美國最著名的游樂場所拉斯維加斯藝術設計思想最重要的靈感資源。恰如英國哲學家羅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較》一文中所說: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已被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1] 。
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歐洲文化發展到今天之所以還有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因為它能不斷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斷得到豐富和更新。同樣,中國文化也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而得到發展的。眾所周知,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大促進中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的發展。可以說中國文化受惠於印度佛教,同時,印度佛教又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其在中國的成就遠遠甚於印度本土。在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結合的過程中,印度佛教中國化形成了新的佛教宗派,如天台、華嚴、禪宗。這些新的佛教宗派不僅影響了宋明新儒學的發展,而且又傳入朝鮮和日本,給那裡的文化帶來了巨大影響。顯然,正是不同文化的差異構成了一個文化的寶庫,經常誘發人們的靈感而導致某種文化的革新。沒有差異,沒有文化的多元發展,就不可能出現今天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
全球化與多元化的關系
從現狀來看,雖然多元文化的現象從來就存在,但「多元化」的提出本身卻是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一般是指經濟體制的一體化、科學技術的標准化,特別是電訊網路的高度發達,三者不可避免地將世界各地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使龐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全球化使某些強勢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將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並」之勢,似乎全球化與文化的多元發展很難兩全。其實,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全球化,多元化的問題顯然也是不可能提出的。
首先是全球化促進了殖民體系的瓦解,造就了全球化的後殖民社會。原殖民地國家取得了合法的獨立地位後,最先面臨的就是從各方面確認自己的獨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正是確認獨特身份最重要的因素。二戰以來,馬來西亞為強調其民族統一性堅持以馬來語為國語;以色列決定將長期以來僅僅用於宗教儀式的希伯萊文重新恢復為日常通用語言;一些東方領導人和學者為了強調自身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了「亞洲價值」觀念等。這些都說明當今文化並未因世界經濟和科技的一體化而「趨同」反而是向著多元的方向發展。後殖民主義顯然為多元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濟全球化和後殖民狀態也在西方社會引起了階段性的大變動,這就是在文化方面以後現代性為標志的後工業社會。後現代性大大促進了各種「中心論」的解體。世界各個角落都成了聯成整體的地球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過去統帥一切的「普遍規律」和宰制各個地區的「大敘述」面臨挑戰。人們最關心的不再是沒有具體實質、沒有時間限制的「純粹的理想形式」,而首先是活生生地存在、行動,感受著痛苦和愉悅的「身體」。它周圍的一切都不固定,都是隨著這個身體的心情和視角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對於多元文化的發展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解放。正是由於這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深刻轉變,對「他者」的尋求,對文化多元發展的關切等問題才被紛紛提了出來。人們認識到不僅需要吸收他種文化以豐富自己,而且需要在與他種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以求發展,這就需要擴大視野,了解與自己的生活習慣、思維定勢全然不同的他種文化。法國學者於連·法朗索瓦在他的一篇新作《為什麼我們西方人研究哲學不能繞過中國?》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他認為:
我們選擇出發,也就是選擇離開,以創造遠景思維的空間。在一切異國情調的最遠處,這樣的迂迴有條不紊。人們這樣穿越中國也是為了更好地閱讀希臘:盡管有認識上的斷層,但由於遺傳,我們與希臘思想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熟悉,所以為了解它,也為了發現它,我們不得不割斷這種熟悉,構成一種外在的觀點[2]。
其實,這個道理早就被中國哲人所認知。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有一首詩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上下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要造成一種「遠景思維的空間」,「構成一種外在的觀點」。要真正認識自己,除了自己作為主體,要有這種「外在觀點」而外,還要參照其他主體(他人)從不同角度,不同文化環境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自己長期並不覺察的東西經「他人」提醒,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還有一種情況是參照者和被參照者並不直接發生關系,但兩者同時存在於某一范圍之內,就會構成一個「文化場」,而產生可以互相說明的對照,這種對照使兩者都顯示出新的特點。這種對照不管是否顯示出來,兩者之間都會發生一種潛在的關系。正如中國古代哲人所說的:我們所以會提出「龜無毛」,「兔無角」這樣的說法,就因為存在著未曾論述的、潛在的、可以用作比照的「有毛」、「有角」的東西,否則就毫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會期望龜變成「有毛」、兔變為「有角」,而是希望在與潛在的參照物的比照中更加認識和發現「無毛」、「無角」之物的特點。這些古老的中國睿智雖然早已存在,但也只有在「後現代」、後殖民狀態的今天才能古為今用、系統化,得到新的發展。
當然,最後,還應提到全球化所帶來的物質和文化的極大豐富也為原來貧困地區的人們創造了在發展物質文化的同時也發展自身精神文化的條件。正是受賜於經濟和科技的發達,人類的相互交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頻繁,旅遊事業的開發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一些偏僻地區、不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文化正是由於旅遊和傳媒的開發才廣為人知和得到發展。盡管在這一過程中,不免會有形式化(儀式化)的弊病,但總會吸引更多人關注某種文化的特色和未來。

保持純粹與互相影響的悖論
一方面是全球化(趨同),一方面是多元化(離異),兩者同時並存,就存在一個悖論:要保存文化的多樣性,那當然是各種文化越純粹、越「地道」越好,但不同文化之間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滲透、吸取,這種互相吸收和補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否有悖於保存原來文化的特點和差異?這種滲透交流的結果是不是會使世界文化的差異逐漸縮小,乃至因混同而消失呢?
首先,從歷史發展來看,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吸收總是通過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來進行的,很少會全盤照搬而多半是取其所需。例如佛教傳入中國,得到很大發展,但在印度曾頗為發達的佛教唯識宗由於其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抵觸過大,很快就已絕跡;又如陳寅恪所指出的:由於與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不能相容,佛藏中「涉及男女性交諸要義」的部分,「縱篤信之教徒,亦復不能奉受」,「大抵靜默不置一語」。[3]法國象徵派詩歌對30年代中國詩歌的影響亦復如是。當時,蘭波、凡爾侖的詩歌被大量譯介,而作為法國象徵主義詩歌傑出代表的馬拉梅在中國的影響卻絕無僅有。這些都說明了文化接觸中的一種最初的選擇。
其次,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接受也不大可能原封不動地移植。一種文化被引進後,往往不會再按原來軌道發展,而是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產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輝煌的結果。希臘文化首先是傳入阿拉伯,在那裡得到豐富和發展,然後再到西歐,成為歐洲文化的基石。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的文化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台、華嚴、禪宗等。這些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又成為中國宋明新儒學發展的重要契機。這種文化異地發展的現象,歷史上屢屢發生。可見兩種文化的相互影響和吸收不是一個「同化」、「合一」的過程,而是一個在不同環境中轉化為新物的過程。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和則生物,同則不繼」,也就是說,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進,才能創造新物,如果全然相同,就不可能繼續發展。如此在不同選擇、不同條件下創造出來的新物,不再有舊物原來的「純粹」,但它仍然是從舊物的基因中脫穎而出,仍然具有不同於他物的獨特之處,因此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其結果並不是「趨同」乃至「混一」如熱學第二定律所規定的,冷熱水混同的程度不斷加大,終於成為溫水而完全停滯不動,而是在新的基礎上產生新的不同。當然,這並不排斥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們(特別是非政治的普通老百姓)會逐漸形成共同的價值標准,如和平發展、環境保護以及某些普世倫理等,這些共同的認知對於人類和平共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即使是這些為數不多的共同認知在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也還有其不同的標准、理解和不同的表現形式。

全球化與多元化進程中的兩種危險
過分強調「離異」或「趨同」,其結果就是「文化孤立主義」或「文化霸權主義」。
取得獨立的民族要求發展自身文化的迫切願望,往往會會導致文化孤立主義。有些人深感文化多元發展遇到的種種阻礙和挫折及其遠非樂觀的前景,唯恐自身民族文化有被淹沒的可能,於是奮起突出彰顯本民族文化,這對於保護和發展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遺憾的是在這一潮流中,封閉、孤立、倒退的文化孤立主義也隨機而生。文化孤立主義無視數百年來各民族文化交往,相互影響的歷史,反對文化交往和溝通,要求返回並發掘「未受任何外來影響的」、「以本土話語闡述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其實,這樣的本土文化只能是一種假設。如果我們說的不是「已成的」、不會再變的文化「遺跡」,如青銅器、古建築之類,而是世世代代由不同人們的創造累積而成的不斷發展的文化傳統,那它就必然蘊涵著不同時代、受著各個層面的外來影響的人們對各種文化現象的選擇、保存和創造性詮釋。排除這一切去尋求本源,必然不會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結果。
文化孤立主義常常混跡於後殖民主義的文化身份研究,但它們之間有根本的不同。後者是在後殖民主義眾聲喧嘩、交互影響的文化語境中,從歷史出發為自身的文化特點尋求定位;文化孤立主義則是不顧歷史的發展,不顧當前縱橫交錯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只執著於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虛構自己的「文化原貌」。由此出發,就有可能導致一種文化上的封閉性和排他性:只強調本文化的優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只強調本文化的「純潔」而反對和其他文化交往和溝通,惟恐受到「污染」;只強調本文化的「統一」而畏懼新的發展,以至對外採取文化上的隔絕和孤立政策,對內壓制本文化內部求新、求變的積極因素,結果是導致本文化的停滯,衰微。其實,即便是處於同一文化內部,不同群體和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也並不相同,強求統一與不變,其結果只能是撲滅生機,帶來自身文化的封閉和衰微。
另一方面,必須看到某種依仗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優勢,處處強加於人,企圖以自己的意識形態一統天下的「文化霸權主義」也還實際存在。科索沃一戰使人更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這種霸權主義也不只是存在於西方,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者並未絕滅,西方中心主義要真正從人們的思想中根除還也需要很長的時期。義大利比較文學研究者,羅馬知識大學的阿爾蒙多.尼茲(ArmandoGnisci)教授在他那篇極有見地的文章《作為「非殖民化」學科的比較文學》中深刻地指出:
「如果對於擺脫了西方殖民的國家來說,比較文學學科代表一種理解研究和實現非殖民化的方式;那麼,對於我們所有歐洲學者來說,它卻代表著一種思考、一種自我批評及學習的形式,或者說是從我們自身的殖民中解脫的方式。這並非虛言,條件是我們確實認為自己屬於一個『後殖民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前殖民者應學會和前被殖民者一樣生活、共存。我說的『學科』與西方學院體制的專業領域毫無關系,相反,它關繫到一種自我批評以及對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改造。這是一種苦修(askesis)。」[4]
與此相反,也還有某些西方政治家公開以自身的意識形態強加於人,並以此作為統治國家的首要決策。例如曾經鼓吹文化沖突將引起世界大戰的亨廷頓(SamuelHuntington)不久前又著文指出,美國的流行文化和消費品席捲全世界,滲透到最邊遠、最抗拒的社會,在經濟、意識形態軍事技術和文化方面居於壓倒優勢,但「要想重新喚起較強的國家特性感,還需要戰勝美國存在的崇尚多樣性及多文化主義的思想」。他甚至得出結論說:「如果多文化盛行,如果對開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識發生分歧,那麼,美國就可能同蘇聯一道落進歷史的垃圾堆!」為了維系這種「共識」,「增強人民之間的凝聚力」,就必須製造一個「假想敵」!這雖然並不代表大多數,但亦可見要戰勝各種「中心論」,走向文化的多元發展實在還有很長的路程。[5]

在全球意識觀照下的文化多元發展
總的說來,在可以預見到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同傳統的文化,特別是在人類文化史上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不同文化還會長期得到繼續發展,當然也很難說一切民族文化都能永世長存。歷史已經證實從長遠來看,一些文化興起,一些文化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目前存在的各種文化,由於種種原因,也可能有一部分會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逐漸衰落而消失。得以長存的首要條件就是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進程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貢獻而有益於其他文化。如果一種民族文化以封閉求發展,只追求回復自身固有的模式,而無視如何將自身獨特的文化,開發為當今世界文化發展的有益資源,從而參與未來世界文化的建設,那就難免被世界所遺忘。
所謂「在全球意識觀照下」也就是在發展自己文化的同時,力求考慮到全球文化發展的需要,研究人類發展中所遭遇的共同問題,為促進這些問題的解決作出自己文化所能作出的特殊貢獻,並以此作為自己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3、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原因及影響、優點缺點

1、全球化對文化的表現

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現融合加深的趨勢,各種族、各國家文明在不斷交流、融合中得到創新和發展。

2、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也成為了必然,各個國家都希望將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個地區。

3、影響:對於一個民族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具有悠久燦爛、獨具特色文明的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化環境下統籌好文化安全和文化開放非常重要。

4、優點: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國家間的競爭已由經濟層面上升到了文化層面,具體體現為文化模式和文化產業的競爭,發展文化產業是繁榮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5、缺點:在文化全球下,經濟實力較弱的,軟實力不強的國家、民族文化容易被吞噬。

(3)全球化下中國的文化發展趨勢擴展資料:

經濟為文化發展注入新動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擴張的必然,只有認同一種文化,才會消費這種文化下面的產品,才會為這個文化下的人製造利潤。

文化又是一個特定地區一種價值觀世界觀的表現,為了減少不同地區之間人們的誤會、誤解,增加信息的流動,人們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體下的文化交流。

這樣一種趨勢造成了全球文化的傳播,我們可能只知道某個國家的一個品牌一種習慣,但是我們對這個國家地區的了解就從這個突破口開始.。

每個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會不遺餘力的推廣自身文化,文化在全球的傳播也就是大勢所趨了,誰若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據先機優勢,誰就能掌握未來商業戰爭的主動權.。

4、全球經濟與文化互動的發展趨勢,對中國企業發展的影響

一、經濟方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跨國企業的不斷進入,世界大鱷的不斷蠶食鯨吞,使中國企業不得不進行一番改革,而在一片改革浪潮中,由以品牌和創新兩個詞尤為突出。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人心,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檔次逐漸提高,中國這一國內市場將會日趨完善,也將會為無數企業的發展創造合理的利潤空間和發展條件。放眼望去,洗發水市場的不斷降價,正是由於國內洗發水品牌的不斷完善,知名度與美譽度的不斷提高,致使國際強勢品牌寶潔和聯合利華的中國市場份額不斷下降,他們不得不做出低價讓步,通過自身的資金優勢,希望能拖垮這些國內洗發水品牌。而國內諸如飄影,雨潔等洗發水品牌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通過創新,通過學習,正向著國際化發展,說不定將來他們也會殺到美國本土去。想必大家都聽過「蝴蝶效應」一詞吧!即太平洋彼岸波濤洶涌的海嘯風暴,其原罪或可追溯到亞馬遜河畔那隻色彩斑斕的七彩蝶不經意間舞動的羽翼。簡而言之,就是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的企業將會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其措施可能會影響全世界。
二、文化方面:
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趨勢,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也影響著國際企業文化發展的動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跨國公司不能進行文化的整合,那麼它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圍內的多種文化中生存下來,也不可能取得輝煌的業績。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其企業文化也要進行中國化改造,同樣中國企業融入世界,也要在自身文化上嫁接具有全球化視野的文化基因,只有如此,中國企業才能適應全球化的趨勢。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道德傳統、生活環境、物質與精神追求等都是不一樣的,對於跨國並購的中國企業而言,如何進行文化融合是一個課題,全球化文化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公司文化層面的融合,另一個則是民族文化層面的融合。而公司文化的融合必須在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下來進行融合。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一門必做的一門課程,也是全球化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戰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的企業文化必須不斷創新。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文化的內涵和文化管理模式都不同於原來僅限於國內市場低層次的競爭,因為塑造企業文化的參照背景發生了變化,企業文化內涵和機制的創新也就勢在必行。

5、全球化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外來文化對中國市場的強烈沖擊、西方文化大舉擴張,外國文化產品不斷擠佔中國文化市場,征服中國的文化受眾,使中國文化面臨削弱自身特色、傾向西化的現實威脅,在理論上對西方文化理論進行話語平移,在創作上對西方文化創作模式進行模仿和復制,由此甚至使西方文化對我國所進行的文化霸權得到部分實現,對當代中國民族精神產生重大的沖擊和威脅,抑制了中國文化合理功能的充分發揮。全球化給中國文化帶來的壓力還體現在中國文化進行國際參與、實現國際化發展方面的重重困難和阻力。
中國傳統文化遭遇了市場經濟的時代洗禮,導致傳統文化架構的崩潰和新的文化孕育和誕生自然經濟的可控性、自足性、低效率,與市場經濟的非控性、開放性,高效率,是根本對立的。中國文化似乎處於從沒有過的質疑、惶恐、浮躁和迷茫之中。
傳統文化生存艱難。當今世界來勢洶涌的全球文化一體化、同質化過程,其實質就是向現代西方高科技文化趨同、被西方高科技文化同化的過程。一些人對自己文化傳統的反省幾乎到了自虐的程度。幾十年來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批判多於繼承,否定多於肯定,缺少認真的總結,更遑論普及。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忘卻速度令人吃驚,對文化問題的質疑卻日益彌漫,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正面臨無以為繼的危機。
歷史在演變,食物在變化,理論由發展,文藝的精典也在不斷擴大、重構和完善,傳統的審美內涵也在有著當代意識的當代人的重新闡釋下而另具新意。中國文學藝術雖然在近一百年裡深受西方文學藝術的影響,但因其固守自身規律而長期循著自身的發展邏輯,在理論方法上變化不大。經過歷史的洗禮,國人藉助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論視角來分析研究世紀末和新世紀初的中國文學藝術的方法逐漸擴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文藝正處在東西方文化互動的沖突與融合當中,中國的文學藝術理論工作者肩負歷史的重任,承擔起了繼承發展中國發展文化的重任,在理論上建構和完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使之在世界大的變革之中立於不敗的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全球化文化的背景下,中國文化的發展,需要我們理性的看待自身的文化傳統,處理好民族性與時代性的關系;也需要我們理性的面對他者的文明,處理好本土文化與全球化的關系。

6、全球化中如何保持中國文化

全球化是世界國與國之間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全球融合的過程中,各國的文化,經濟取長補短,發生變革,結果將會是變得多樣,多元化。
經濟方面各國之間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的關系。
比如美國的波音公司,生產一架波音飛機所需的450萬個零件來自6 個國家的1500家大企業及1.5萬家中小企業。此類跨國公司的建立,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惠互利。
文化方面,各國之間的界限漸漸消失。比如父親節,母親節,聖誕節,感恩節等成為了全球性的節日。
在許多方面,全球化可以稱作是美國化。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人物無人不知,喝著可口可樂,吃著麥當勞快餐的人隨處可見,全球化把美國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也確立了美國的全球化過程中的中心地位,使美國越來越趨向一個全球化的規則制定者。然而全球化並不等同於美國化。全球化和美國化是兩個概念,全球化是各國發展的客觀趨勢,而美國化還只是對於某種趨勢的預測,並沒有得到歷史或現實的有力證明。
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中國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發生了許多改變。
第一, 就是經濟的增長。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所生產的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創造了工作崗位,提高了就業率。但同時也造成了中國就業結構的改變。知識分子流往海外,而國內剩下的大部分則是勞動力。
第二, 是道德觀念的沖擊。中國和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後,西方的法治和道德觀念也進入中國。
第三, 是文化上的影響。中國面向世界的過程中,有些文化傳統及習俗留與不留成為了一大問題。我們到底應該更多的學習西方的文化禮儀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是應該更多的保留我們本國的文化底蘊?在許多方面,中國的文化已經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比如西裝,西餐,歐美流行音樂,美國好萊塢大片等。
現在國人比起「國產」更喜歡「進口」。在這里,我不排除有些「進口」確實比「國產」質量要高,但是如今國人過分追求西方的文化。比如對美國好萊塢大片的熱衷,請客吃飯一定是西餐才顯得高檔,有錢人家的室內裝潢大部分都是歐式復古風格,而對於中國本身的文化傳統閉口不提,更有甚者聲稱中國應當脫亞入歐,全面西化。而我認為,中國的文化與傳統是斷然不可舍棄的。
中國從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君臣等級森嚴的國家,改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舊時代的文化理念是無法在如今的社會形勢下生存的,例如三綱五常等束縛人們思想的條條框框又怎麼能被現代人所認可呢?但是我們可以抹去這些文化存在的痕跡嗎,我們可以否定這些文化存在的價值嗎?這就好比中國出土的歷史文物。依照現在的科學技術,青銅器,瓷器的設計與烘焙自然是比古代的好上千萬倍,但是卻不及它們價值連城。這是因為這些古董所表達的不僅僅是一個時期,人們的科學技術,更是承載了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因此備受現代人的矚目。文化也是如此,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有它在某一時期的價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文化習俗無法無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存,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形式保留並記錄下來,讓後人了解。
雖然時代不同,但我們不能全然否定中國古代的思想理念。如今孔孟之道,莊周之道又有多少人了解?又有多少人研習?《論語》,《孟子》等典籍所講的為人處世的方法,修身養性的理念在如今都非常適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等。所以,就算某些舊文化不具現代社會的生存力,但這類思想是不會被淘汰的。
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著它經過近5000年洗禮發展而成的獨特性,故而中國文化有獨特的吸引力。許多外國學者致力於中國歷史的研究,並著成《中國社會》,《中國與基督教》等書籍,不僅如此,還有人熱衷於研究中國的詩詞歌賦,例如《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一書。
對於那些可以順應社會發展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推廣,得到世界的認可,比如中國的武術,茶道,書法繪畫,風箏工藝等,包括一些特定的中國元素,例如青花瓷,中國紅,中國龍等。
中國文化已經對世界產生了影響。中國元素被應用到了時裝的設計上,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及地區建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中國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功夫熊貓則是採用了中國的武術文化,而成龍歷險記更是採用了中國十二生肖的傳統元素。

7、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

全球化就是人類生活的一體化過程,是超越地區、尤其是超越民族國家主權的一種全球整體性發展趨勢。或者說,它是指「當代人類社會生活跨越國家和地區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展現的全方位的溝通、聯系、相互影響的客觀歷史進程與趨勢」。全球化對我國青年的文化消費影響特別大,很多青年把歐美的流行節目達成自己的娛樂節目,尤其是十年來迅速普及的互聯網,使得美歐製作的娛樂節目在青年的文化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方面在改變舊的體制或在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民族文化面臨西方的強烈沖擊,所以我們要時刻警惕不能讓全球化成為西方化或者美國化,另一方面我們要抓住這次中外文化廣泛交流的機會,在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精華以滋補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的同時,積極傳遞出我們華夏文化所獨有的「智慧之光」,讓世界更加了解我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意識形態,積極地消除個民族國家之間文化上的隔閡/矛盾和對立。在求同存異的情況下,走互融互補的道路。
我們要正視現實,我國是一個文化產業弱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要不斷加強自身品牌的培養,發展和繼承符合民族文化的特色,反映我國社會實踐,適應我國大眾文化品位,具有自身特色和強大競爭力的文化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形成特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擴大影響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要積極學習其他後發展國家發展民族文化的成功經驗,我們要學會充分利用國外的某些先進技術手段更好地為中國文化價值的傳播來服務。中國文化產業要從過去主要依賴國內資源,逐漸發展為依賴國內和國際兩種文化資源。為此,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另外我國也在通過國家政策干預逐年加大對我國文化傳媒產業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只有不斷開拓,創新本民族文化的發展道路,才能直面全球化時代的發展大潮,取得自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能力。
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從未斷裂,說明我們的民族文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個以市場為主宰的文化全球化進程中,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機遇,迅速發展,使我們華夏文明幾千年的光輝歷史,隨著我們的不懈努力,再次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耀眼奪目。

8、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如何繼續與更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國人似乎都不太會利用。雖說在像歐美學習,最後學的四不像。
就拿中國動畫來說,在607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動畫都享譽全球的,而如今,連一部像樣的動畫都做不出來。做出來的動畫也逐漸走向低齡化。這是為什麼?中國的水墨畫,享譽全球,中國剪紙,獨一不二,中國戲曲,源遠流長~~~~~為什麼不加以利用?
我認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我們的傳統文化,將它發揚光大。我們可以用中國文化拍電視,拍電影,製作動畫~~·~~

9、全球化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嗎

全球化是一種概念,全球趨於同質化,國際化,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不但對中國文化,對世界各國文化都是不小的沖擊,可以說是機遇與危險並存的,文化國際化,可能會有些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會被淘汰掉,而神秘是大部分世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種神秘也是進一步發展和保留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