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民族化和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民族化和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0-10-26 18:13:52

1、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怎樣弘揚愛國主義

跨國合作日益頻繁,跨國組織越來越多,許多原來被視作國家界限的東西也被打破.一個國家的人可以到另一個國家去工作和尋求發展;我們很多同學也在考托福,准備出國留學.於是有些同學認為,在今天還要大講愛國主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不是與時代不大合拍?其實很多人都存在疑問:在這樣的時代,到底要不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呢?\x0d答案肯定是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雖然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過程.但它卻是一把雙刃劍,使我們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也對國家、人民帶來了負面影響:(1)全球化直接威脅各民族國家的經濟安全,同時也弱化了國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2)全球化對各民族國家的主權會有所削弱. (3)全球化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在對各民族國家進行文化滲透.\x0d提出疑問的同學沒有看到這些不好的影響,並且對經濟全球化產生了誤解.其實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經濟全球化非經濟利益一體化,各民族國家仍然有自己的經濟利益,仍需保護民族工業和品牌,維護國家經濟利益.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強力干預,擊退了外國熱錢勢力.這是香港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危機,堅持國家和政府的主體性,堅決反擊國際邪惡勢力,維護國家、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壯舉和勝利.\x0d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政治一體化,愛國主義仍是當代維系民族國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條件下,一方面,西方強勢國家倚仗其經濟實力推行強權政治,企圖動搖他們作為民族國家主權象徵的政府權威. 另一方面,面對國人的政治淡漠和對政府信心的喪失,如何以一種思想或理論來匯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為中國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能發揮這種作用的,只有愛國主義.\x0d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文化一體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還有,弘揚愛國主義有利於全球化條件下國與國之間關系的處理.\x0d出國留學生回國效力的不到一半.在現階段,一方面要通過改善物質待遇的方式來留住人才,但僅有此是不夠的,另一方面還要藉助愛國主義的旗幟來實現團結人才的目的.如果光靠物質條件的話,我們不可能提供比發達國家更豐厚的物質條件.像錢學森,鄧稼先等,就是在愛國主義的感召下回國效力的.\x0d弘揚愛國主義是改革開放順利發展的需要.愛國主義是抵制崇洋媚外、民族虛無主義的傾向的有力武器.\x0d因此,在全球化的時代應該這樣來弘揚愛國主義:\x0d(1)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加速提高中國的綜合實力 (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積極應對挑戰和風險 (3)以全球視野和開放意識來建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體系.在這樣一個並不太平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堅定不移地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需要廣泛深人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愛國主義教育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是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基礎性工程.而愛國主義教育重點是廣大青少年.而現在在校學習的學生再經過十年八年即將走上社會,他們是新世紀的主角,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將由他們去繪制,變成為現實.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們愛國感情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未來公民的愛國之心,立國之志和報國之舉,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所以,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並把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基礎工程,這對於培養青少年具有愛國的情感、志向和報效祖國的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提高中國民族的素質,增強全體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精神,這樣才能推動全體人民奮發前進的,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如何看待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產業的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觀念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動態性和全面開發性的特徵。
文化民族化和文化全球化是一對矛盾,對於文化民族化,人們比較認同,但對於文化全球化,人們的歧見頗多,因此,有必要在此強調說明。
一、文化全球化的含義
文化全球化亦可簡稱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經濟、政治、觀念的交流、交換、交往日益發展的情勢下,世界各國之間在經濟、政治、觀念等諸多領域內不斷加強合作,形成了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及其趨勢。全球化本質上是超越任何民族、地域、國家制度的限制,使人類活動越來越高度社會化的歷史過程。
二、文化全球化的內容
文化全球化的內容十分復雜,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基本方面:
(一)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礎、動力、主導方面和最主要的內容,它是指各種物質文化生產要素或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以實現生產要素或資源的最佳配置,最終形成投資、生產、貿易、市場、金融全球化的過程。其具體內容包括:第一、生產全球化。從20世紀以來,由於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的推動,各種生產要素大規模、全方位地跨國界流動和配置,在全球化范圍內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分化、細化和體系化,從而使全球的生產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生產活動,僅僅是構成全球生產整體的一部分。第二,金融全球化。「二戰」結束以後,受市場需求和投資利益的驅動,大量的貨幣在發行國之外廣泛流通,國際金融資本的巨量積累和高速流動促進了國際金融組織的形成與發展,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合作與協調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國際金融市場形成並對各國金融形勢產生著愈來愈大的影響。第三,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設立總部,而在其他國家廣泛地設立分支機構,進行跨國越國界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國際性特大企業。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跨國公司日益成為國際經濟領域里的支配力量,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因此,美國著名學者索羅斯將經濟全球化定義為: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全球金融市場及跨國公司對各國經濟日益加強的支配。第四,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當代世界內市場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統一大市場,其重要特徵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並日益融入國際統一市場之中,各國的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統一大市場的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國際貿易組織的形成並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發揮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世界貿易的規模急劇擴大、市場規則的全球統一、市場組織的全球調節、市場結構的全球包容和市場交易的全球發展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世界統一大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內容。
(二)政治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政治力量的結構和國際政治關系的演變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基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引起各國政治交往的范圍的日益擴大和程度日益加深,出現了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相互滲透,國際組織和國際協調力量起著愈來愈大作用的趨勢。各國政治生活也隨之遇到了愈來愈多的相關性問題,比如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現了各國政治生活的共同性。這就是所謂「政治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實質上是一個全球政治協作化的過程,首先表現為各國政治行為的全球協作。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出現了諸如環境、資源、出口、國際犯罪、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各國政府所面臨和關注的共同問題日益增加,需要政府間協商對話、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更是急劇上升,這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條件。其次是法律國際化和各國政策的全球協調。隨著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國際貿易活動的日益頻繁,人類不斷跨越空間障礙以及社會制度和觀念形態等方面的障礙。各國法律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充分的交流、溝通,彼此之間需要相互借簽和吸收優秀法律成果,在法律理念、法律價值觀、執法標准與原則乃至於法律監督等方面達成了更多的共識,被各國政府普遍承認的國際法內容日益豐富。從國內層面看,各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出現了一股以市場為導向的法律改革浪潮,努力使國內立法與國際通行法規接軌,以保證資本的跨國界自由流動和世界范圍的貿易自由。在國際層面,以聯合國為主幹的全球性國際組織在國際立法和執法活動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世界貿易組織通過的以保障市場准入為核心的《服務貿易總協議》(GAT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協議》(TRIMS)可以說是法律全球化的典型例證。同時,各國的政治行為和經濟政策也必須符合國際條約、協定和規范,從而出現了各國政策全球協調的趨勢。第三是政治文化的兼容性日益增強,具體表現為各國在政治心理、政治觀念、政治態度上的相互認識、相互理解、相互滲透、相互認同的程度逐步加深,其政治文化的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
(三)觀念全球化
所謂觀念全球化,即精神文化全球化,相對於經濟、政治全球化而言,也可以稱為狹義的文化全球化。觀念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反映,表現為各國之間,各民族之間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相互傳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認同、相互融合的過程和趨勢。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極大地促進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精神文化全球化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隨著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國際資本的全球流動,統一世界大市場的形成以及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加上現代大眾傳播媒體的大力推動,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之間必然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各個民族優秀文化得以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流與共享,從而形成並加速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實質是全球觀念文化整合化。所謂觀念文化整合化是指不同類型文化之間的互補共處與和諧協同,作為文化全球化重要內容的精神文化整合是一種全方位的整合。從地域上說,包括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整合;從民族屬性上說,包括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整合,從主體層次上說,包括個體文化與群體文化以及人類文化的整合;從文化性質上說,包括自然科學文化與哲學社會科學文化的整合;從文化內在結構上說,包括各國和各民族在價值觀、思維方式、知識結構諸方面的整合等等,所有這些文化整合,構成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內容。
總之,文化全球化是由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觀念全球化三個基本方面構成的有機整體,其中,經濟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礎,政治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保障,觀念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靈魂,三者互為條件,辯證統一,不可分割。
三、文化全球化的特徵
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動態性、全面開放性等基本特徵。
(一)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觀必然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和時代潮流。從根本上講,文化主體之間的聯系是生產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觀趨勢,作為文化全球化基礎的經濟全球化則是物質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逐步造成了社會分工的普遍化,同時也造成了社會交往的普遍化。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方式第一次沖破了民族國家之間的壁壘,使社會分工和社會交往出現了國際化趨勢,由於先進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高度社會化的大工業完全依賴於世界市場、國際交換、國際分工與協作。隨著經濟領域交往的普遍化,必然帶來政治領域和精神文化領域交往的普遍化。有的學者從歷史和現實的全球化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並獲利這一表象出發,否定文化全球化的客觀必然性,這是不科學的,事實上,社會發展客觀必然性的實現正是通過人(包括民族、國家及其政府)的自覺活動而開辟道路的;但決不能因為人的自覺活動而否定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二)文化全球化具有歷史動態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漫長的逐步推進的動態的歷史過程,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17世紀到19世紀60年代,這是全球化的初始階段或萌芽時期。由於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世界市場的開辟以及以蒸氣機為中心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興起,生產力的質變與擴張,便開始出現了「生產與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這一時期的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是國際貿易、商業資本的全球化。當時,「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物質的生產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這一時期,文化全球化處於萌芽狀態。第二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這是全球化的正式形成和緩慢發展階段。由於以電力、汽車、飛機為主要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出現,推動了世界經濟、政治不平衡發展,新興的資本大國同老牌的資本大國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市場,使殖民地經濟「變成了世界金融資本活動的中心環節」。文化全球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了,這一時期,出現了借貨資本全球化,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經濟關系的顯著特點是以商品輸出為主,發展是以資本輸出為主,這是文化全球化正式形成的主要標志。第三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即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來,是文化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原有的殖民地體系瓦解了,以西方國家為主導建立了若干全球性的經濟組織,諸如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後改為「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眾多跨國公司開拓了全球性的消費市場,產業資本也全球化,以跨國公司為中心,把生產搬到國外,利用當地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為世界市場提供商品。由於以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等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發生和發展,形成了生產經營跨國化、信息傳播全球化、科技與產業轉移全球化以及商品、資本、外匯市場全球運行為主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現代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這三種資本形態完備的全球化。然而,經濟全球化不可能只是一種純粹的經濟活動,必然影響到政治、法律和倫理、宗教、文藝、教育和科學及哲學等意識形態領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政治全球化和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趨勢。目前,文化全球化呈現出向深度和廣度加速發展的趨勢。
(三)文化全球化具有全面開放性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跨越空間障礙和社會障礙,逐漸向全球范圍輻射擴展,世界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呈現出從傳統封閉型向現代開放型演變。在以農為本的時代,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把人類社會分割成各個狹隘民族區域,閉塞是各國、各民族文化歷史的特徵。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打破了這種封閉狀態,西方工業世界憑借對農本經濟國家的明顯優勢,向世界各個地區展開猛烈的擴張,打開了一個又一個閉關自守的農本國家的門戶,促使傳統的自然經濟和專制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被強加的。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才主動地走出自我封閉和孤立狀態,主動地打開國門對外開放,實施外向型發展戰略,參與全球化進程。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而且出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全面開放的新景觀

3、全球化理論:對現代性的反思和超越

世紀末總是彌漫著反思的氣氛,人們對於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前途重新進行著思考。在20世紀行將結束的時候,面臨著生死攸關選擇的人類反思意識更加明顯。生態環境惡化,物種滅絕速度加快;資本在全球肆意橫行,由金融投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挑戰著民族國家和國際體制;消費主義盛囂塵上,傳統精神岌岌可危;非西方文明逐漸強大,挑戰著西方中心的地位和意識;溝通不斷擴大,全球意識和共同行動初見端倪,等等,這些現象揭示了啟蒙時代以來由西方創造並且在世界范圍普及的基本價值和制度正在遭遇著一場空前的危機,所謂的現代化和現代性是人類的共歷過程和階段的命題經受著來自各方面力量的質疑和挑戰。80年代興盛起來的全球化理論正是眾多挑戰性力量中的一種。全球化理論並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個理論群。它的發展基本上是和全球化進程同步的。其理論源頭可以追溯到17、18世紀的西歐,在當時興起的現代西方社會科學諸學科的前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關於全球化認知的萌芽。本世紀60年代後,隨著全球化進程取得的實質性推進,全球化理論開始基本成形,羅馬俱樂部的報告和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就是這中間最系統的代表。延自80年代,全球化理論已成燎原之勢,圍繞全球化這一主題社會科學中幾乎所有學科都對它給以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從而形成了一支較全面的隊伍。它的骨幹是一批左翼學者,雖然這些學者彼此間採用的理論視度和方法不同,但是目標卻是共同的,即把對西方現代化和現代性背後所隱藏的西方中心論作為批判的對象,要求實現全球范圍的平等對話和非西方文明地位的越升。並且以此為基礎使一度由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進程轉變為由多文明共同推動的有利於人類生存的進程。因此,全球化理論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簡單的全球化鼓吹者,而是其消極一面的深刻批評者。尤為重要的是,全球化理論特別反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和以西方為模本的全球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全球化理論是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的進一步清肅和對現代化理論的發展。對於患上全球化狂熱症的人和以全球化來掩蓋剝削和壓迫實質的集團來說,該理論無疑會起到解毒和澄清的作用。一、全球化理論的先驅將世界看成一體,主張世界大同或天下一家的思想在人類歷史上淵遠流長。基本上每一種文明都有一套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世界的體系。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等或者用天或者用神來作為世界的起源和歸宿。但是真正從理論上系統闡述這一思想則是人類近代史產物,是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化的產物。因此可以說全球化進程和把世界作為整體思考的方法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曼耐爾(Mennell)說:「任何確認象全球化這樣的主要社會變遷的確切開端的企圖都可能證明是誤入歧途的。」盡管如此,許多學者認為全球化進程大致發端於15世紀的歐洲。當時的航海大發現使人類的腳步可以從一個大陸跨到另一個大陸之上,從而實現了湯因比所說的從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變革」。「西方人從它獲得了好運,獲得了比其他文明更為優先的發展,並迫使其他文明統一於真正單一的世界范圍的社會中。」以輪船為代表的運輸工具的革命為全球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技術物質基礎。遠洋航運的開始,使歐洲特別是西歐與其他文明地區區別開來。在隨後的16、17世紀中,西歐出現了:資產階級這一以追逐利潤根本目的的新興階級;圍繞民族國家(nation-state)形成的包括常備軍、稅收等現代國家制度以及以主權平等為核心的現代國家體系(systemofstates);第一次工業革命使機械力代替了人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的限制;文藝復興運動高揚了理性、進步的旗幟,為西方文明注入了新鮮活力。經歷了這二百多年的變革,西方有能力同時也在本質上要求向世界各地擴張。因此,17世紀以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14年),這兩個世紀中全球化進程的主題是西方國家的對外擴張。這種擴張的動力是資產階級對高額利潤的追求;其支持是能夠全面動員國內資源的現代民族國家和先進科技創造出的軍事武器、運輸工具、通信手段以及更好的醫療保障,其表現形式一是大規模佔領殖民地。到1914年時,英、法、德、比、葡、荷、義大利七國的海外殖民地在數目上達到115個,面積達20453757平方英里,是其領土的20多倍,人口達530493654,是其人口的近三倍。這些國家把殖民地既當作提供豐富資源的產生,又把它作為銷售產品的市場。二是移民浪潮的不斷擴大,到19世紀末,移民浪潮已達前所未有之勢。19世紀20年代共有14.5萬人離開歐洲,到50年代約有260萬人,1900年至1910年間達到了頂峰,共有900萬移民,幾乎每年為100萬人。在軍事武力的支持下,人員、物質以及信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世界范圍的流動。在這一時期中,西方的一些學者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把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看待。如康德在其晚年要在理論上證明世界永久和平的可能;孔德、聖西門等人已經對全球化進行了研究,但是如羅伯遜所說,在經典社會學時期,正是民族國家和民族主義走向成形的時期,他們面臨著「民族化」(nationalization)和「全球化」兩個問題,結果是前者壓倒了後者成為了理論研究的主題。這一時期一些學者的研究確立了現代西方社會科學的基本分析單位——民族國家和分析方法——國家中心論和西方中心論。西方的發展過程和基本的經驗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西方理論的出發點和抽象的基礎。而啟蒙時代所倡導的價值成了西方理論的基本價值。在這一時期中,有三種觀點最值得注意,它們是自由主義經濟學,國際關系理論中的理想主義以及馬克思關於全球化的觀點。自由主義經濟學在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人的鼓吹下,隨著英國殖民領袖地位的確立,戰勝了重商主義,獲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和實踐。持這種觀點的人把國際勞動分工和商品自由交換看作是天意。他們認為自由貿易的發展將克服國家之間的戰爭,最終把永久和平帶給人類,正如著名的自由主義者理查德·科布登所說,自由貿易「按照道德秩序行事,如同宇宙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將人們吸引在一起,將種族、信仰、語言的對立拋在一邊,把我們團結在永久和平的紐帶中。」然而理論上的自由主義經濟原則和現實相差甚遠,以號稱「自由貿易帝國」英國為例子,兩位英國歷史學家J.加拉赫和R.魯濱遜一針見血地說「通常將帝國的自由貿易政策總結為『是貿易而不是統治』,其實它應該讀作『如果可能,是非正式控制下的貿易,如果必要,則是統治下的貿易』。」自由主義中潛藏的邏輯是自由貿易將消滅戰爭,進而帶來人類的永久和平。它把市場歸結為世界成為一體的根本動力。國際關系理論是民族國家和現代國家體系的產物,也是最早系統地把世界作為整體看待的理論之一。甚至有的學者認為,在真正的全球化理論產生之前,只有它把世界作為整體加以研究。國際關系理論中的理想主義與經濟學中的自由主義有許多一致的地方,唯一的區別是後者認為會形成一種世界性的政府來消彌國家間的隔閡和戰爭,以保障世界和平。國際關系理論中著名的現實主義者摩根索認為,隨著領土國家的興起,神聖羅馬帝國從基督教世界的現實政治組織變成了一個空架子和法律虛構,著述家和政治家們開始越益頻繁地思考用什麼來取代西方世界已經失去的政治統一。16世紀的伊拉斯謨,17世紀的蘇利·埃默里、克呂塞、格勞秀斯、威廉·佩恩,以及18世紀的阿貝、德·聖皮埃爾、盧梭、邊沁、康德等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而在這一時期,神聖同盟、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和平會議可以說是為解決這個問題所做的政治嘗試。摩根索分析到,國際關系理論中這種世界統一的觀點大概有三個源頭:⑴從斯多葛學派和早期基督徒時代起,西方文明中就活躍著一種人類道德統一的情感,並且努力尋找一種與之相稱的政治組織。在政治實踐中這表現為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拿破崙帝國的擴張等;⑵建立一個穩定及和平的國際秩序的嘗試,其道德根源可見於前幾個世紀西方世界人類關系中人道和文明性的提高。啟蒙哲學和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要求尊重人的生命和增進人的福利,堅信能夠把法治、和平、秩序擴及到國際范圍之中。⑶商業精神。它把戰爭和國際無政府狀態視為市場活動的非理性干擾。盡管對於馬克思的思想的一致性,西方理論界中頗多爭議,但是,馬克思在全球化理論發展中的貢獻卻是無可否認的。馬克思關於全球化的認識在《共產黨宣言》中體現的最為生動。他在《宣言》中描述了全球化在那個時代產生的影響及其未來的發展。馬克思關於全球化的看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⑴全球化是一個進步的過程,無論是技術上,還是人類發展階段上都是一樣;⑵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經濟發展;⑶全球化造成了各種文明之間的碰撞和交流;⑷全球化為人類的最終的共同解放奠定了基礎。這三種理論都是在西方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不可避免地把西方的發展道路視為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必然歸宿或者必經階段,帶有不同程度的西方中心論的色彩。相比之下,前兩者成為了西方列強對外擴張的理論依據和合理性辯護,與西方的主流的政治經濟進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西方社會的整體形態。尤其重要的是,它們隨著西方力量的強大日益有理論界面轉向世俗層面,成為支配人們日常生活和行為的價值取向和判斷標准。馬克思主義理論雖然也帶有一定的中心論傾向,但是它的立足點是處於弱勢地位的階層,特別是在全球化進程中被剝削並且逐漸自醒的工人階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這種傾向,使之成為了全球化進程中頭腦清醒的堅定的批判者。湯因比把這種帶有西方中心論的認識概括為「文明統一論」,這種認識認為世界各種文明的最終歸宿將是西方文明在世界上的普及。湯因比認為產生這種認識的原因有⑴西方文明在物質和制度方面的世界性勝利。他說「在近代歷史時期,我們自己的西方文明用它的經濟制度之網籠罩了全世界,在這樣一種以西方為基礎的經濟統一之後又來了一個以西方為基礎的政治統一,其范圍也差不多;因為西方軍隊和政府的勝利雖然沒有象西方的工廠主和技術人員的勝利那樣廣泛而徹底,但是也不能不承認現在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成了一種源自西方的單一政治制度的一部分。」;這種勝利也造成了⑵自我中心的錯覺;⑶「東方不變論」的錯覺;⑷進步直線發展的錯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大規模戰爭的形式第一次沖擊了西方文明優越論。在戰後德國學者奧斯瓦德·斯賓格勒出版的《西方的沒落》不僅以其發人警醒的書名提醒了西方人「西方中心」論的虛幻,而且他提出的文明平行發展觀也在理論上沖擊了「西方中心」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的不足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全球化進程也出現了重大變化。這體現為:⑴美國力量的強大,正動搖並逐漸取代著西歐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領導地位;⑵帝國主義成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值得矚目的現象;⑶蘇聯的建立使社會主義制度從理論變成了現實,並且成為了對抗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力量;⑷一些前殖民、半殖民國家實現了政治上的獨立,起碼在形式上縮小了西方的殖民地范圍;⑸西方世界做出了建立世界性政治共同體的初步嘗試。在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倡導下,建立了恢復一戰後世界政治秩序的國聯。可以說,兩戰中間這斷時期是全球化進程由歐洲主導向美國主導,由殖民擴張向更深更廣層次發展的轉折期。在這個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是帝國主義論。其代表人物有列寧、羅莎·盧森堡、希法亭、布哈林等。他們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的帝國主義理論的基礎。此外還有以分析19世紀末英帝國而名聲顯赫的J.A.霍布森(Hobson)。這些人對於帝國主義的分析是相當深刻的,而且給以後大部分的全球體系理論打上了烙印。例如,列寧提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經階段,它的驅動力是利潤降低的鐵律以及尋找積累的新資源的需要。殖民擴張不是因為資本需要增加新的剝削地區,而是由於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爭奪霸權的競爭。列寧對於全球化理論的貢獻在於他使馬克思主義分析擺脫了只研究一國之內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問題,開始把視點轉移到作為全球體系的資本主義層次上。而霍布森則認為帝國主義擴張原因不能簡單歸結為出於經濟考慮,在其背後潛藏的是「返祖沖動」(atavisticimpulses)或者其他文化—歷史因素。二戰結束後,世界進入了「冷戰」時期。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和蘇聯主導的東方陣營開始了漫長的意識形態對抗和軍事武力競爭。新成立的聯合國沒有實際的權力,受兩大國家的操縱。東西方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協調系統。在西方,經濟方面有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以及經合發組織,軍事上有北大西洋工公約組織。在東方,經濟方面上的是經互會,軍事上是華沙條約國組織。兩大陣營的存在實際上把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元結構。一端是發達的西方國家,另一端是經濟獲得發展的蘇東國家,夾在中間的是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這種格局也就是「三個世界理論」所描述的情形。在三個世界的對峙中,現代化理論在西方強大起來。現代化理論的強大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一是美國政治上的霸權和自由經濟的繁榮加強了曾經受到沖擊的「西方中心」論,助長了西方對自己的信心。二是在三個世界的對峙中,地區性研究在美國發展起來,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成了被研究的對象。在這兩個因素的推動下,現代化理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一躍成為50、60年代西方最紅火的理論的。</p>

4、經濟全球化為什麼要弘揚愛國主義

(1)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整體利益的代表者。
第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
第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最強大的行為主體。
第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促進經濟全球化正常發展最具實力的制約力量。
(2)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
1、經濟全球化非經濟利益一體化,各民族國家仍然有自己的經濟利益,仍需保護民族工業和品牌,維護國家經濟利益。
2、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政治一體化,愛國主義仍是當代維系民族國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條件下。
3、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文化一體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文化的發展需弘揚愛國主義。
(3)弘揚愛國主義有利於全球化條件下國與國之間關系的處理。
既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5、經濟全球化情況下為什麼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1.經濟全球化對愛國主義教育帶來的挑戰
(1)全球化直接威脅各民族國家的經濟安全,同時也弱化了國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2)全球化對各民族國家的主權會有所削弱。
(3)全球化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在對各民族國家進行文化滲透。
2.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必須弘揚愛國主義
(1)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整體利益的代表者。
第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組織形式。
第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民族國家仍然是國際社會最強大的行為主體。
第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仍然是促進經濟全球化正常發展最具實力的制約力量。
(2)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
◆經濟全球化非經濟利益一體化,各民族國家仍然有自己的經濟利益,仍需保護民族工業和品牌,維護國家經濟利益;
◆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政治一體化,愛國主義仍是當代維系民族國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條件下,
一方面,西方強勢國家倚仗其經濟實力推行強權政治,企圖動搖他們作為民族國家主權象徵的政府權威。
另一方面,面對國人的政治淡漠和對政府信心的喪失,如何以一種思想或理論來匯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為中國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能發揮這種作用的,只有愛國主義。
◆經濟全球化難以導致文化一體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文化的發展需弘揚愛國主義。
(3)弘揚愛國主義有利於全球化條件下國與國之間關系的處理。
既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3.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如何弘揚愛國主義?
(1)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加速提高中國的綜合實力
(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積極應對挑戰和風險
(3)以全球視野和開放意識來建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體系

6、民族化,全球化與國際化的區別

民族化,全球化基本屬於一個概念好比一個詞(地球村) 比如我們中國是56個民族一個家,全球化也是這個意思全球一個家。國際化往往是指合作的,比如中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