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貧富差距太大了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貧富差距太大了

發布時間: 2020-10-21 09:14:30

1、急求翻譯, 所以出現了貧富差距過大和兩極分化的問題。 一、 全球化加劇了另一極的貧困 經濟全球化並沒有給

Therefor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and problem of polarization has emerged. First, globalization has intensified poverty on the poor pola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2、淺論經濟全球化與貧富差距之間的關系

C 本題考查運用哲學觀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比,存在著技術、市場競爭、經濟發展體制等多方面的優勢,再加上歷史上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這些都會造成雙方的差距拉大,而其根源是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C項正確。

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什麼

1、推動了各國經濟走向國際化與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

經濟全球化就是這一過程的產物。各國經濟突破國家界限,相互依存、互相 滲透,在所有經濟部門和各個經濟環節上緊密聯系,實行程度不同的合作與調節,並向著資本國際化、貿易國際化、金融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體現,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而地區經濟集團化則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2、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

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3、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

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

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4、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

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

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

5、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與機遇並存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則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給它們帶來的利益遠多於發展中國家。首先國際通行的制度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其國內規則的特點,不存在與國外規則的嚴重沖突。

其次因為主導著國際制度,發達國家可以使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來自內外製度沖突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從而轉嫁成本,規避風險。再者發達國家通過國際制度、規則極大地發揮了其優勢和保護其劣勢。

4、經濟全球化會不會拉大貧富差距簡要回答為什麼

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國際間的大分工。
前一波的經濟全球化是美國主導,主旨是把高端產業(創意、設計、研發、品牌、銷售)放在北美和歐洲及亞洲的部分國家,而讓另一些發展中國家出土地、人力用於組裝和製造,讓欠發提供資源。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北美和歐洲及亞洲的部分國家越來越富裕,而發展中國家把家產(土地環境人力)也糟蹋的快完了,眼看著多年來攢的錢快變成紙了,也想涉足高端產業,不再甘心當製造的工具了。
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美國開始搞製造業回歸。在這一過程中,北美和歐洲掙足了錢,發展中國家賣光家產得來的錢又變成了紙。
貧富差距,變得空前的巨大。

5、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經濟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反過來,它具有促進生產力提高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國可望在全球經濟密切交往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發揮各自優勢;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傳播;可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現「後發優勢」的寶貴機遇;可望更好地解決環境、資源、人口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弊端。
其一,經濟全球化包含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經濟所具有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等缺點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大國利用經濟全球化推行經濟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國際貿易。由此,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局部危機極易引起全球化的動盪甚至危機。
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給每個國家都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台,另一方面,由於不合理的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激化。
二、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
①國際貿易的加快發展,有利於我國擴大出口,發展對外貿易。
②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使我國能夠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一方面可以引進更多資金、技術及先進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參與跨國投資,利用海外資源。
③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中國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的產業向全球轉移的機會,加速自己工業化、信息化的進程,使我國的經濟結構不斷改善和升級。
④可以利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機會改善我國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等。
當然,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來說還意味著挑戰和風險,我們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審時度勢,趨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①著眼於增強綜合國力,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從廣度和深度上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②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競爭,既開放國內市場,允許外商進來,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經濟舞台,開拓國際市場,發展開放型經濟。
③以提高效益為中心,優化進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加強其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國民經濟素質的提高。
④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
⑤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同自力更生的關系,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三)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合作與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
從外向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在更廣闊領域和更深層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僅要堅持「引進來」的政策,還要採取「走出去」的戰略,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
要發展我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產業。由於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勞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就業壓力大,這就需要重點發揮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
(四)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並存與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存和共同發展。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既競爭又合作,既有矛盾斗爭,又要和平共處。社會主義國家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會主義國家既要警惕國際反動勢力「和平演變」的陰謀,又要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科學技術和科技文化交流,吸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切科學的有益的東西為我所用,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全球化為什麼會使貧富差距拉大

鄭永年:貧富差異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21世紀資本論》非常重要,我想西方世界包括我們亞洲大家都在看這個書,因為他這種從長歷史來看,財富差距拉大的一個大的趨勢,財富差異任何時代都存在著,有大有小,這一波的財富差異主要是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化給少數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是給很多人,給人沒有帶來財富,給有些人更是造成了成為全球化的受害者,越來越窮,富國越來越富。全球化給了資本無限的機會,無限的自由,資本能去賺錢的地方就走向,資本流向可以賺錢的地方,但是賺來的錢呢,還是歸資本所有,勞動所得像皮科特所說的是很少的一塊,主要是這個造成的,這樣的一個情況。以前從西方來說,那個中產階級就是以前的產業革命的,傳統產業革命的產物嘛,現在這一波全球化所造成的產業革命的話,使得中產階級sandwich,中產階級變成夾心餅,西方的中產階級越來越小。資本是可以流動的,但是政府又要生存,政府對資本不能徵收很高的稅,一對資本徵收很高的稅,它就跑到其他國家去了,他只能向中產階級征稅,中產階級本身就是已經很麻煩了,承受著國家的高稅收又很麻煩,為什麼會造成這個結果呢?就是現在的經濟結構造成的。以前西方人也說,現在的經濟結構就是富豪經濟,一個經濟,就是少數人是富豪,大部分人是比較窮的人。隨便舉個例子,假設今天我們說大量的富人產生在金融行業,產生在IT行業,那麼以前傳統的金融行業,因為傳統的金融行業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嘛,實際傳統的經濟行業產生了很大一批經理人,中產階級就很大很多,現在的金融行業,你到華爾街去看看的話,一個投資人,我就幾個投資合夥人,就一大批的電腦就行了嘛,所以它產生不了,能產生金融行業,能產生很少數的富豪,但是產生不了中產階級。IT產業也是一樣的,包括我們馬雲的這個產業,IT產業就說少數人非常富裕,大部分的人還是,因為他現在的知識水平不需要很高,像馬雲這個地方也是一樣的嘛,少數人很富裕,但是他說僱傭的下面的很,到了底層的話,基本上解決了就業問題,維持生計也沒問題,但是要成為中產階級就比較困難。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說,我們現在因為全球化的變化,因為產業結構的變化,就使得產生了一個全球性的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對中國來說我覺得問題更大,因為中國從歷史上,從世界經濟史上看,因為國家早期經濟起飛,開始發展之後,它的收入差距本身就會拉大,這個也是中國的特點,中國又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並且也是全球化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中國對中國的挑戰更大,又有傳統的因素,又有現代化的因素。主要是四塊: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公共住房,這四塊是中產階級的保障,沒有這四塊的保障,這個中產階級根本不牢靠。我就隨便給你舉個例子,中國是去年還是前年,就是中國政府對貧困線做了調整,從原來的1美元調整到1.5美元,漲了5毛,50美分,中國的窮人馬上增加3000萬,什麼概念呢?如果按照現在世界通用水平,如果兩個美元的話,那中國的窮人又增加很大一塊,表明中國政府實際上也是承認的,就是中國我們還沒有做成一個橄欖型的社會,我們的底數還是窮人太大,少數人頂端是富裕的,1%、2%是富裕的,中間的很小,下面一塊太大,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十八大,現在三中全會也好,四中全會也好,那麼強調要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我自己個人覺得,中國共產黨的全面小康社會,就是中國要建成一個中產階級的社會,那就是還沒建成。新加坡的貧富分化跟中國一樣,甚至比中國,基尼系數的話比中國反而大一點,但是為什麼新加坡沒有窮人?它因為社會保護的很好,中產階級很大,25%是比較窮的,但是不是說窮,窮人的話是相對的概念,他們沒有人要飯,沒有人住不起房子的,因為他們是公共住房,80%多的老百姓都住在政府的組屋裡面,又加上醫療、教育,只是他說現金收入少一點,那完全是,所以新加坡實行的就是保底不封頂,你不能封頂,你應當鼓勵的人去賺的錢嘛,有了企業政府才有稅收嘛,有了企業家才能有就業嘛,但是政府要做好,要把社會保護好,社會穩定了,商業就會正常的進行,這個也是有。我們要正視財富分化這樣一個情況,但是你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有些社會解決的好一點,有些社會解決的不好一點。希望能幫到你。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以上的全是網上的 和書本知識不符合.我給你高一政治書上的答案吧 絕對權威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它促使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品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查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8、經濟全球化是擴大還是縮小世界貧富差距?

(2014·荊門)某政治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給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麵包屑。材料認為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是貧富差距懸殊。

9、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加快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又拉大了貧富差距。這一看法表明的哲理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