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貿易管理 » 本國貨幣升值進口商如何規避風險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本國貨幣升值進口商如何規避風險

發布時間: 2023-03-26 14:04:54

1、(1)如果美元三個月後升值,出口商如何避免進口對沖外匯風險?

規避匯率風險的方式主要歸類為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險法,譬如採取對己方更有利的幣種和結算方式;通過壓低采購價格、提高出口報價向供貨商或客戶轉嫁或共同分擔匯兌損失風險;在合同中加列匯率條款;當然這種方式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度,是不可取的! 第二種是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工具,為自身提高控制匯率風險能力。

主要的金融工具有遠期結售匯,遠期合同套期保值、貨幣期貨套期保值、貨幣期權套期保值、貨幣掉期、出口寶(匯率鎖定)等 你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規避方式,現在匯率鎖定業務正日漸成熟,你可以選擇它!沒銀行那麼多規定,方便。

2、如何控制匯率國際結算和信用證結算風險

這實在太多了

一.通過貨幣選擇、組合防止外匯風險的原則與方法

1.本幣計價法:以進或出口商以本國貨幣計價(看買賣雙方的地位)。

 2.硬幣計價法:硬幣指其匯率具有上升趨勢的貨幣。出口商或外幣債權人使用硬幣計價,可以使自己得到匯率變動帶來的利益從而規避風險。

3.軟幣計價法進口商或外幣債務人選擇匯率具有下降趨勢的軟貨幣計價,可以使自己避免或減緩匯率波動可能帶來的損失。

 4.多種貨幣計價法  可以一半的貨值用硬幣,另一半貨值用軟幣,使買賣雙方互不吃虧平等互利。  

二.提前收付或拖延收付法:

它是遲收早付或遲付早收法的簡稱,指企業根據有關貨幣匯率的變動情況,變更該貨幣收付日期的一種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提前支付貨款,有債務的公司可以得到折扣。因此,提前付出貨款相關於投資,提前收取貨款相當於借款。提前收付與拖延收付的折扣率由進出口雙方協商而定。

三.平衡法(或平衡抵消法)

指在同一時期內,創造一個與存在風險相同貨幣、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的資金反方向流動。

四.組對法。

某公司具有某種貨幣的外匯風險,它可創造一個與該種貨幣相聯系(維持固定匯率)的另一種貨幣的反方向流動來消除某種貨幣的外匯風險。另一種貨幣雖與某種貨幣流向相反,但金額相同,時間相同。

 平衡法與組對法的區別在於:作為組對的貨幣是第三國貨幣,它與具有外匯風險的貨幣反方向流動。具有外匯風險的貨幣對本幣升值或貶值時,作為組對的第三國貨幣也隨之升值或貶值。 

五.多種貨幣組合法.指在進出口合同中用兩種以上的貨幣來計價以消除外匯匯率變動的風險。

六.價格調整法.

指承擔外匯風險的一方,通過在貿易談判中調整商品價格,以減少使用外幣結算給自己帶來的損失的外匯風險管理辦法。

七。外匯保值法:  1)計價用硬幣,支付用軟幣2)計價與支付都用軟幣但簽訂合同時明確該貨幣與另一硬幣的比價。 3)確定一個軟幣與硬幣的「商定匯率」。

八.利用外匯與借貸投資業務,防止外匯風險的方法:即期合同法、遠期合同法、掉期合同法

........

3、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外向型企業如何規避外匯風險 主要以外匯知識解答

規避外匯風險的主要方式

國際貿易中會運用以下方法規避匯率風險:貨幣選擇法、貨幣保值法、提前錯後法、配對管理法、國際信貸法、外匯交易法、外匯交易法與國際信貸法的結合、投保貨幣風險法。下面重點介紹其中幾種。

2.1貨幣選擇法

– 貨幣選擇法指企業通過涉外業務中計價貨幣的選擇來減少匯率風險的管理方法。具體有以下五種操作:

1、本幣計價法。選擇本幣計價可使經濟主體避開貨幣兌換問題,從而完全避免匯率風險。但是本幣對外國人來說是外幣,這意味著該方法的前提是對方能夠接受從而不至於使企業喪失貿易機會。

– 2、可兌換貨幣計價法。企業採用可兌換貨幣計價本身並不能減少匯率風險,但是它使企業在預測匯率變動於已不利時,能夠通過外匯交易將此後的匯率風險轉嫁出去。

– 3、硬幣計價法。硬幣指其匯率具有上升趨勢的貨幣。出口商或外幣債權人使用硬幣計價,可以使自己得到匯率變動帶來的利益。

– 4、軟幣計價法。進口商或外幣債務人選擇軟幣計價,可以使自己避免匯率波動可能帶來的損失。

– 5、多種貨幣計價法。如果人們在經濟合同中規定以多種貨幣計價,那麼某種貨幣匯率上升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貨幣匯率下降所抵消,交易雙方都可以藉此減少匯率風險。

2.2貨幣保值法

– 貨幣保值法指企業在涉外經濟合同中使用對方可以接受的貨幣支付,同時用某種穩定的價值單位進行保值的匯率風險管理辦法。具體有以下三種操作:

– 1.黃金保值法。企業通過黃金保值條款將簽約日的計價貨幣轉換成一定數量的黃金,在支付日再將特定數量的黃金按當時金價轉換成一定數量的計價貨幣。這樣,無論計價貨幣匯率如何波動,都不會顯著影響雙方的收入或支出。其前提是黃金價格保持穩定。

– 2.一籃子貨幣保值法。企業選擇特別提款權或其它貨幣籃子對合同金額進行保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外匯風險,因為貨幣籃子的價值是相對穩定的。

– 3.硬幣保值法。企業在貿易合同中允許對方用軟幣支付,同時要求對方按硬幣對軟幣的匯率變動相應調整軟幣的支付數量。

2.3提前錯後法

提前錯後法指經濟主體根據自己的匯率預期,通過提前或錯後了結外幣債權債務關系,來避免外匯風險或獲取風險報酬。這種方法是在國際支付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們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拖延收付有關款項也就是通過更改外們資金的收付口期來抵補外們風險的一種方法。具體操作如下表③:

預測外幣上浮

〔本幣軟)
預測外幣下浮

(本幣硬)

出口商(收付外幣)
推遲收匯
提前收匯

進口商〔支付外幣)
提前付匯
推遲付匯

這種方法十分易懂,但是重點之一在於預測匯率趨勢的正確性,重點之一在於企業人員怎樣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之在適時適點的地方讓對方欣然接受,因此,對於該方法可以在跨國公司內部的各企業之間多多採用。

2.4外匯交易法與國際信貸法的結合

涉外經營企業最常用的綜合性匯率風險管理方法是BSI法和LSI法:BSI法(Borrow-Spot-Invest)即:借款——即期外匯交易——投資法。指通過借款、即期外匯交易和投資的程序,爭取消除匯率風險的風險管理方法。LSI法(Lead-Spot-Invest)即:提前結匯——即期外匯交易——投資法。指通過提前結匯、即期外匯交易、投資或借款的程序消除匯率風險的風險管理方法。
2.5衍生工具在規避企業交易風險中的運用

兩方發達國家企業普遍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外匯交易風險,其基本作用是對貿易和投資進行保值。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於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常用的避險工具包括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

遠期外匯是非標准化合約,指外匯買賣雙方簽訂合約,約定在將來一定時期內,按預先約定的匯率、幣種、金額、日期等進行交割的外匯業務活動,交易雙方無須立即收付對應貨幣。

外匯期貨是指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標准化的外匯遠期合約,該合約具有規范的交易單位、指定的交割月份、每日結算及獨特的交割方式。不同的外匯期貨市場對外匯期貨標准化合約的規定略有不同。期貨交易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買賣雙方需要各自交付保證金和傭金,通過經紀信用證交易所,才能買賣外匯期貨合約。

外匯期權是一種選擇合約,其持有人即期權買方享有在合約屆期或之前以規定的價格購買或銷售一定數額的某種外匯資產的權利,而期權賣方收取期權費,有義務在買方要求執行時賣出(或買進)期權買方買進(或賣出)的該種外匯資產。期權的買方獲得的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義務,可以使其到期作廢,損失的只是預付的期權費。

外匯掉期就是在買進賣出即期外匯的同時,再賣出或買進遠期外匯合同。實質上是利用時間差,做兩筆外匯數額相同、方向相反的買賣,是即期交易與遠期交易或者是遠期交易與遠期交易的綜合。通過外匯掉期交易可以消除外匯的全部風險。

三、人民幣升值背景下避險方式的運作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國涉外企業避險形式更加嚴峻。人民幣升值對於我國涉外企業尤其是對外出口企業將產生巨大影響。我國涉外企業的避險方式的運作也將產生新情況,以下是針對人民幣升值背景下避險方式的具體運作。

3.1人民幣升值背景下貨幣選擇法的運作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一般情況下人民幣是絕對的硬幣,我們將基於這一點進行具體操作。建議使用本幣計價、可兌換貨幣計價、多種貨幣計價操作。

3.2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外匯交易法與國際信貸法的結合

當出口商有未來外匯收入的時候為防止應收外幣的匯價波動先即期借入與應收外匯相同的外幣把時間風險轉移到現在,然後與銀行簽定即期合同,將借入外幣賣給外匯銀行換本幣。外幣與本幣的價格波動風險也就不存在了。再次這筆本幣用於投資投資期與應收帳款期一致,這樣到期時用應收帳款償還借款。剩下的是本幣投資連本帶息收回。

當進口商有未來外匯支出時先即期借入本幣。然後與銀行簽訂即期合同賣掉借入的本幣買回外幣用於投資。借款期、投資期均與應付帳款期限一致。這樣應收帳款到期時,用收回的投資支付應付帳款。剩下的是本幣借款的償還外匯風險就消除了。

3.3人民幣升值背景下衍生工具在規避企業交易風險中的運作

在人民幣升值大背景下,運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外匯風險重點在於對於人民幣升值空間的正確預期。以下舉例④說明:

外匯遠期合約的運用:

例如:中國某公司出口一批商品,價值10萬美元。合同規定6個月後收到貨款。為防範6個月後人民幣升值造成匯率損失,該公司與中國銀行簽訂了賣出10萬美元的6個月遠期合約。假定簽訂遠期合約時美元對人民幣的遠期匯率為1美元=797. 20人民幣,6個月後,不管匯率如何變化,該公司履行遠期合約向銀行賣出10萬美元,均獲得7972萬元人民幣。如果6個月後人民幣升值,匯率變為 1 美元=792.10人民幣,若該公司未採用遠期合約規避外匯風險,該公司的利潤將減少51萬人民幣(51=10*(797.20-792.10))。

外匯掉期合約的運用:

例如:我國一家貿易公司向美國出口產品,收到貨款500萬美元。該公司需將貨款兌換為人民幣用於國內支出。同時公司需從美國進口原材料,並將於3個月後支付500萬美元的貨款。此時,公司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做一筆3個月美元兌人民幣掉期外匯買賣:即期賣出500萬美元,買入相應的人民幣,3個月遠期買入500萬美元,賣出相應的人民幣。通過上述交易,公司可以軋平其中的資金缺口,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以上的方法在實踐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加以選擇,將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企業迴避外匯風險的能力,減少因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

4、人民幣升值,企業如何規避風險

人民幣升值如何規避風險?
多種措施應對匯率風險
一些出口企業為應對匯率的不穩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採取了各種積極應對措施。一些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合同時,匯率因素會考慮在內。雙方會規定一個互相都能接受的風險比例作為合同的附加條款。通常雙方各自承擔50%的風險,如果碰到較強勢的國外客商,國內企業所承擔的風險會更大一些。目前企業使用較為普遍的匯率避險方式包括:貿易融資、運用金融衍生產品、改變貿易結算方式、提高出口產品價格、改用非美元貨幣結算、增加內銷比重和使用外匯理財產品等。
貿易融資工具
貿易融資是目前企業採用最多的避險方式。在被調查的樣本企業中,約有31%的企業使用該類方式。[2]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貿易融資可以較好地解決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隨著近年來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企業競爭日益激烈,收匯期延長,企業急需解決出口發貨與收匯期之間的現金流通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出口企業可事先從銀行獲得資金,有效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匯金額,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風險。二是貿易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匯期限較短(一般在1年以內),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一些企業還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金融衍生產品
匯改後,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加快,完善和擴大了人民幣遠期交易的主體和范圍,推出了外匯掉期等金融衍生產品。同時在外匯管理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企業拓寬了匯率的金融避險渠道。調查顯示,2005年運用金融衍生產品企業的佔比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左右。
目前,企業使用金融衍生產品的主要特點如下:一是使用遠期結售匯工具較多。匯改後,遠期結售匯業務范圍和交易主體擴大,銀行間人民幣匯率遠期交易推出,商業銀行擴大對企業匯率避險服務,在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遠期結售匯交易,進一步滿足了企業的避險需求。調查顯示,遠期結售匯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佔比高達91%。二是部分企業運用外匯掉期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工具。自匯改後推出外匯掉期業務以來,福建、廣東、江蘇、山東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業已開始嘗試使用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盡管目前業務量佔比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良好。一些外資企業和在國外有分支機構或合作夥伴的中資企業還通過境外人民幣NDF工具進行匯率避險。

5、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畢業論文)

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指一個經濟實體或個人在涉外經濟活動中,因外匯匯率的變動,使其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價值發生不確定性改變,從而使所有者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它表現在兩個方面:貿易性匯率風險和金融性匯率風險。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一般是用外匯或國際貨幣來計價。在實行浮動匯率制的今天,由於匯率的頻繁波動,生產者和經營者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時,就難以估算費用和盈利,由此產生的風險稱之為貿易性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借貸的都是外匯,如果借貸的外匯匯率上升,借款人就會遭受巨大損失,匯率的劇烈變化甚至可以吞噬大企業,外匯匯率的波動還直接影響一國外匯儲備價值的增減,從而給各國央行在管理上帶來巨大風險和災難,此種匯率風險稱為金融性匯率風險。本文主要討論如何規避貿易性匯率風險。目前,規避貿易性匯率風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遠期合同套期保值
當跨國公司以其主要貿易國的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時,跨國公司與另一方簽訂合同,約定在某一未來日期里,公司向其支付約定數量的貨幣以獲取約定數量的另一種遠期支付貨幣(支付手段),這就是遠遠期合同套期保保值。
絕大多數的遠期套期保值合同是由公司同公司的開戶銀行或其他銀行簽訂的。
假設ABC跨國公司在美國開了一家子公司(H公司),H公司向一家挪威進口商出售了100萬美元的貨物。貨物出售這一天的匯率是9挪威克朗兌換1美元(NK9=US$1),因此貨款總額為900萬挪威克朗。雙方約定在180天之內,進口商支付900萬挪威克朗給出口商。現在H公司就承擔了US$-NK匯率變化的任何風險。如果挪威克朗貶值,比如說11挪威克朗兌1美元,那麼在這180天內,當H公司收到這900萬挪威克朗時,它只相當於818181美元。但H公司的預期是收到100萬美元,匯率的變化造成了181819美元的損失。
在美國的H公司可以利用遠期合同使自己免受此類損失,即在180天之內,向套期保值合同的另一方支付900萬挪威克朗,而與此同時,對方同意向H公司支付100萬美元作為交換。因為在這180天內克朗可能貶值,合同對方會因此而要求風險補償。假設對方要求1%的補償而H公司表示同意,這1%就意味著1萬美元,故對方就只支付99萬美元以換取中方出口商的900萬克朗。和上述克朗貶值H公司只收到818181美元相比,公司損失減少171819美元。
在我們的例子中,稱職的出口商財務經理將在各銀行間做出比較,並找到較為便宜的價格進行交易。挪威克朗並沒有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中交易。如果用於支付的貨幣是那裡的8種交易貨幣之一,即英國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荷蘭盾,法國法郎,日元,墨西哥比索,瑞士法郎,那麼財務經理也應該得到一個國際貨幣市場(IMM)合同的報價。
二、貨幣期貨套期保值
如果財務經理進入商品或證券交易所進行外匯的套期保值(如使用IMM合同),套期保值就涉及期貨合同,而不是遠期合同。在國際貨幣市場,交易貨幣通常被視為商品,並以期貨合同形式交易。期貨合同的套期保值成本與遠期合同不同,不是由某個銀行確定,而是在交易所場內,通過交易各方公開、公平競價形成的。期貨合同由經紀人進行買賣,出口商必須在其經紀人處開立一個保證金賬戶。期貨合同的金額是固定的,如25000英鎊,並且使用標準的交割日期。財務經理可以利用期貨市場中一種貨幣相對價值的上升或下降所帶來的好處,為公司規避外匯風險甚至投機獲利。這主要是通過買進或賣出期貨,建立多頭頭寸或空頭頭寸實現的。
對公司來說,上面所提到的兩種情況都有好的結果,但公司也承擔了風險。短期貨幣價值的波動在走向和幅度上都極不確定。如果貨幣價值走向相反,那些公司(或是財務經理)只能接受不好的結局。那些研究貨幣市場或者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人都很謹慎地對短期走向進行預測。
三、貨幣期權套期保值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
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期權交易事實上是這種權利的交易。買方有執行的權利也有不執行的權利,完全可以靈活選擇。期權又稱約定買賣權,是在期貨交易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常見的是在證券交易所進行的證券期權交易。即購買期權者預付一筆保險金或定金,就可以有權在指定的以後日期(3個月、6個月或9個月)以固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對於預料價格上漲的股票,需要取得購買期權,即有權在股票價格上漲時,以購買期權時的約定價格(相對較低)購買股票;對於預料價格下跌的股票,需要取得出售期權,即在股票價格下跌時,有權以購買期權時的約定價格(相對較高)出售股票。如果股票價格不是按照預料變動,則允許期權作廢。這樣就可以達到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目的。貨幣期權是以貨幣為基礎對象,交易雙方按約定的匯價,就未來某一時期購買或售出某種外匯選擇權而進行的交易。貨幣期權是防止外匯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貨幣期權合約在執行時,以貨幣實物交割,也可以交割價差。貨幣期權的交易原理與其他期權交易相同,以相同的交易價買進看漲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即可構成一筆假設的遠期買進。
貨幣期權發展十分迅速,交易額也越來越大。最早的貨幣期權合約,是1982年11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交易所開始的加拿大元期權合約。隨後,該交易所又成功地引進了英鎊、德國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貨幣期權、1985年荷蘭又引入了歐洲貨幣單位期權,外匯期權數量達200億美元。1988年在全世界交易上市的貨幣期權合約有1800萬個,成為靈活的防止外匯風險和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
四、信貸市場或貨幣市場套期保值
信貸市場或貨幣市場套期保值涉及到信貸——也就是借錢。渴望進行套期保值的公司是借款者。假定某公司三個月後將用到一千萬歐元,那怎麼樣通過貨幣市場來保值呢?操作策略的第一種:我今天假定手頭上有閑散資金,我今天把本幣兌換成歐元;第二種方法:假定自己手頭上沒有錢,需要向銀行借款,今天借人民幣,並把人民幣換成歐元存儲,三個月以後到期了,用歐元支付了,這樣即使歐元升值,你也不需要擔心了。這就是貨幣市場的套期保值。
在利用信貸或貨幣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之前,出口商必須在其所在國家和進口商所在國家之間做一下利率比較,如果出口商在進口商國家的借款利息比它利用這筆錢所獲得的利潤要高得多的話,那麼這種套期保值的成本就可能太大了。
五、貨幣掉期(互換)
掉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本來是一個外幣的資產或者是負債,我跟人家換一下,換成另外一個。比如說一家英國公司和一家美國公司,英國公司在美國有一個投資項目,而且這個投資項目在五年以後會慢慢的收進美元,而美國公司在英國同樣的也有一些項目,會收到英鎊,英國公司來說英鎊比較好,美國公司來說美元比較好,他們兩家通過金融中介的作用來一個互換,按照約定的匯率,今天我美國公司就跟英國公司約定了,五年以後你把你的英鎊換給我,我把我的美元換給你,這個就是所謂的掉期,有些銀行也給企業在做的,把歐元的外債換成美元的債務,然後需要用美元支付,而另外一家企業本身就想用歐元來支付,剛好能找到匹配的兩家企業,通過金融終結起到這個作用,對雙方來講都是鎖定風險。
六、加快付款或推遲付款
我們假定,按照付款合同規定,進口商必須用出口商所在國的貨幣進行支付。如果進口商預測本國貨幣相對於國外供應商的貨幣會升值,則推遲付款利於自己的公司。相反,如果進口商預測本國貨幣相對於國外供應商的貨幣會貶值,則加快付款利於自己的公司。
例如,當匯率是9挪威克朗兌換1美元時,如果進口商同意支付100萬美元,那麼此時它的花費就相當於900萬挪威克朗。如果在付款時,匯率跌到10挪威克朗兌1美元。此時其花費就是1000萬挪威克朗。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商就應提前支付貨款,或者如果可能的話,它就應立即兌換外匯,然後在付款日期到來時用外匯付款。當然,相反的情形就是如果進口商預測挪威克朗將從簽訂購買合同時的9挪威克朗兌1美元的基礎上升值,那麼它就應推遲付款並且推遲把挪威克朗兌換為美元。
不相關公司間的付款:雖然各自獨立的非關聯公司互相之間都可以運用提前或延遲付款措施來化解交易中的外匯結算風險,但是這種做法是以犧牲另一方的利益為代價的。然而,出口商只要能按期足額收到協議約定的貨款,它通常對進口商為保護自己而採用的應對貨幣風險的方法並不關心。相反,處在進口方而又要以出口方所在國的貨幣付款的跨國公司,就應意識到運用提前和延遲付款措施給公司整體帶來的利益。
跨國公司內部各經營單位間的付款:跨國公司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跨國公司,其內部各分支機構間採取提前或延遲付款措施的情況是不同的。不相關公司間國際付款的提前和延遲對出口商通常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它能收到協議規定的貨款。對於各分支機構獨立運作的跨國公司來說,情況也是如此。但對一個在世界范圍內能協調一致的跨國公司來說,提前或延遲付款措施可使公司整體受益。這類公司的整體目標就是在適度范圍內盡可能快地把所擁有的弱勢貨幣兌換成強勢貨幣。因此,獨立運作的跨國公司內部在等待遠期付款的過程中會發生套期保值成本。協調一致的跨國公司內部各分支機構,如果相互間是以弱勢貨幣進行交易,就應立即付款;如果是以強勢貨幣進行交易,就應推遲到付款日期才付款。

6、進出口貿易中如何防範外匯風險

首先是盡量採用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這樣就避免了貨幣的兌換問題,也就不存在匯率風險。但這在我國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在國際上還不是自由兌換的貨幣。其次是出口商品、資本輸出時爭取選用幣值穩定、堅挺的「硬幣」;進口商品、資本輸入時爭取選用幣值疲軟的「軟幣」。這樣,出口商和債權人以「硬幣」作為合同貨幣,當結算和清償時,這種貨幣匯率上升,則會以同樣多的外匯兌換更多的本國貨幣;而進口商和債務人以「軟幣」作為合同貨幣,當結算和清償時,計價貨幣匯率下跌,則會以較少的本國貨幣兌換更多的外匯以用來結算貨款和清償債務。但這種方法有其局限性,一是貨幣的「軟」和「硬」都是相對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即使很受歡迎的「自由外匯」的匯率也有可能發生波動,其軟硬局面會發生改變;二是這只是作為涉外經濟主體在實際涉外經濟活動中力爭的一種可能性。因為進口和出口、資本輸出和輸入都是相對的。在出口時爭取使用「硬幣」,而同時對方作為進口商肯定也會盡量爭取使用「軟幣」,關鍵看雙方的洽談結果。 (三)以遠期外匯交易彌補風險。通過預先決定匯率和金額的遠期交易是一種最直接的彌補風險手段。假定中方一出口企業,預定在三個月後收進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貨款,可與銀行預先約定在三個月後賣出美元。當美元資金一入賬就進行交割,也就是以約定的匯率將美元賣給銀行,換成人民幣,這樣通過遠期外匯交易對可能產生的交易結算風險進行有效防範。這里需要考慮彌補風險的成本,可以通過現時的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比較來決定彌補風險是否有利。如果對結匯期到期時的即期匯率的估計與現在的遠期匯率差別不大,現時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差就是一般的彌補風險成本。 對進行的資本交易,通常也通過預先進行遠期預約來起到彌補風險的作用。一般的資本交易有兩種:套息交易和籌資交易。所謂套息交易是指通過資金調撥賺取利差的交易,它是伴隨著外匯交易的資金移動和為避免在將來特定時候發生反方向資金移動時的外匯風險所進行的遠期外匯交易的組合。籌資交易是以籌集資金為目的的資本交易,如借進外幣貸款或發行外債等,在還款時也會因匯率變動而產生風險,通常也採用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彌補。 (四)慎重考慮出口收匯的結算方式。外貿企業還應根據業務實際,慎重考慮出口收匯的結算方式,做到安全及時,這是對外貿易出口收匯應貫徹的一個原則。一般而言,即期信用證結算方式最符合安全及時收匯的原則;遠期信用證結算方式收匯安全有保證,但不及時,因此匯率發生波動的概率就高,從而削弱了收匯的安全性。至於托收結算方式,由商業信用代替了銀行信用,安全性大大降低。所以,為達到安全及時收匯的目的,要根據業務的實際情況,在了解對方資信的前提下,慎重靈活地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如出口商出售的商品庫存積壓,並且在國際市場價格疲軟,在進口商資信可靠,而且該商品在進口國有一定的銷路,進口國對付匯控制相對不嚴的情況下,出口商也可接受託收方式。 我國還要健全信息網路,對匯率變動進行及時預測和分析研究。對外經濟貿易部門、金融部門、涉外企業等具備條件的設立專門機構或指派專人負責國際金融、貨幣的研究及防範匯率風險工作。對外經濟貿易部門、中國銀行利用現代化的通信設備網路,及時掌握國際市場上外匯變動信息,向涉外企業提供情況和資料。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商務部都先後成立了匯率趨勢研究小組,從事研究西方各國的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預測中、長期匯率變動走勢,分析對我國外貿、外匯、外資工作的影響,提出對策和意見。

7、淺析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

所以,當今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才能規避匯率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成為目前國際貿易企業研究的重點。文章旨在通過筆者對於國際貿易過程當中匯率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建議和措施,更好地促進國際貿易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外貿企業;匯率波動;匯率風險 匯率波動是造成匯率風險的主要原因,頻繁而且劇烈的匯率波動,會給國際貿易企業帶來極大的不變,在他們進行貿易活動時使用外匯,就可能會導致因為匯率變動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的現象發生。所以,當今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才能規避匯率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成為目前國際貿易企業研究的重點。本文旨在通過筆者對於國際貿易過程當中匯率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建議和措施,更好的促進國際貿易企業的發展。 一、當今世界匯率變動的基本形式 在當今的國際貿易活動當中,大部分的貿易活動是以美元為交易貨幣的。所以,在進行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研究過程當中,就需要充分的考慮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動。因為,近年來匯率的變動相對來說較為頻繁,所以就應該在進行貿易結算之前,需要相對准確的估算出所需的費用和最後的盈利,以此來避免因為匯率的變動而帶來的損失。 (一)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 從目前的狀況來說,人民幣面臨著相對較大的升值壓力。很多國家認為,對於人民幣幣值的估計偏低,使得中國對外出口的商品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對於國際上的很多國家的工業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因為人民幣的幣值低估,使得中國每年的貿易都呈現出順差,所以中國的人民幣就應該升值,以便於改善其他國家的貿易狀況。 (二)美元持續的貶值 因為,美元現在屬於在國際的貿易當中所依靠的主要貨幣,在以美元為主體的世界金融體系之下,美元的貶值就意味著其他國貨幣的升值。在這樣的一個體系當中,美國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印製貨幣,來改善自己國內的經濟狀況,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的福利待遇,這必將會造成美國國內的財政赤字。由於,美國的這一思想,就導致其貨幣的發行量越來越多,美元持續貶值動力仍在。 (三)我國缺乏完善的匯率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匯率制度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其匯率較之前的相比彈性增強,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仍舊顯示出明顯的剛性。由於整體的匯率制度的改革,就必然會導致大量的資本流入境內,央行為了進行調節就必須要增加外匯的儲備,這一系列的措施結束之後,就會出現貨幣供應總量,超過應有的標准,潛在的通貨膨脹的壓力隨之增大。 二、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規避風險的現狀 如果想要對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的匯率風險進行規避,那麼首先就要了解我國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現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更好的促進我國企業的國際貿易的發展。 (一)我國企業普遍缺乏規避風險的意識 從現在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進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可以充分地認識到: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對於匯率風險的敏感度相對來說較低,對於風險的防範意識相對大多數的外國企業來說較差。在匯率變動的敏感時期,也就是在人民幣升值之後,我國的很多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都承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損失,但是這些企業並沒有痛定思痛,尋求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辦法。所以,在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當中,我國的大部分的企業,只能是處與一個被動挨打的局面。 (二)我國企業缺乏規避風險的經驗 在經歷了人民幣升值之後,受到國際貿易當中匯率變動影響的一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並沒有取得良好的結果。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的大部分企業的規模相對來說較小,在進行國際貿易的交易當中,通常是採取通過電報辦理匯兌的方式進行資金上的結算。並且多數是在收到匯款之後,馬上進行結算業務,這些都是在短期的范圍內進行的。而像貨幣掉期、期權交易以及貨幣選擇這些金融工具在我國的小型企業國際貿易當中很少採用,這就導致了他們對於國際貿易中的有效的防止匯率風險的經驗相對來說較為的欠缺。 (三)銀行產品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求 在進行國際貿易當中,結算時多數是依靠銀行進行貨款的結算。迄今為止,我國的銀行已經推出了遠期掉期、結售匯等一系列的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在設計上並沒有深入的考慮我國進行國際貿易企業的現狀,就使得銀行規避匯率風險的產品在設計之上顯得不夠合理、期限相對來說較短,門檻相對較高,結構比較單一完全無法滿足我國企業國際貿易的多元化需求,這就造成了很多的中小型企業完全無法享受到這些業務,很難有效地規避匯率風險。 (四)從事匯率風險研究的專業人才偏少 從目前的具體情況來看,在我國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當中,缺少專門從事對匯率風險進行研究的專業人才,這就導致了企業的上層管理人員對於,企業即將面臨的匯率風險沒有一個良好的敏感度,對於企業所要承擔的風險的理解和認識不足,這就造成了企業的很大的損失。 三、國際貿易當中規避匯率風險的主要措施 通過上述對於人民幣升值和美元貶值的分析,就可以充分的看出人民幣升值給我國的國際貿易在進行結匯的時候會造成一種怎樣的匯率風險,如何有效的規避匯率的風險,筆者認為,規避匯率風險需要從微觀和宏觀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微觀層面上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 第一,針對於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問題,就必須要從企業的自身入手,充分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是解決匯率風險的基礎。所以,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就必須要引進一批專業素質較高、技術素質較強的專門人員來對即將要進行的國際貿易進行一定的評估和預測,通過加大信息的投入,對於匯率做出一個獨立的判斷,同時還需要在企業當中樹立起一個合理的風險管理觀念,確定自己最有優勢的產品來進行國際貿易。 第二,在進行國際貿易的結匯過程當中可以選擇多種形式進行,為了更加有效地應對匯率風險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的而損失和不利影響,所以在進行結匯時應該採用外匯期貨交易套期保值、擴大人民幣的結算范圍等方式進行結算。以便於更好地保證我國的企業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之下更好地進行國際貿易,規避由匯率所帶來的風險。 (二)宏觀層面上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 針對於宏觀層面上對於匯率風險的規避,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進行一定的討論,從而減少因為受到匯率的影響,而造成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第一,在宏觀上規避匯率風險需要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相結合。短期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使匯率在短期的范圍之內保持相對平穩,不至於波動過大。這就需要採取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政府必須要堅持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也就是說要給市場一個明確的貨幣匯率變動的規則,讓市場對於貨幣的匯率變動有一定的了解,並預先做出解決措施。其次,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段之內,擴大匯率的浮動區間,並應該承諾在一定的時期之內不會改變,讓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當中有一定的憑借,更好地組織生產。最後,國家通過外匯儲備,促使匯率進行窄幅的反復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規避匯率的風險。但是,這幾個措施治標不治本,不能完全根治匯率風險。 第二,短期措施職能在短期之內緩解匯率風險,所以,如果想更好的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就必須要採取長期措施,來對匯率進行管理和控制,使其按照市場規律來發展。首先,就應該擴大匯率的浮動空間,其浮動空間的擴大,就有利於央行能夠對匯率變化更好的預警,實現內不平衡的目標,同時採取相應的政策,促進對於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其次,市場規律下人民幣進行單邊升值的概率很小,所以在進行國際貿易匯率風險規避當中就應該加強企業的自身實力和對於市場規律的認定,以及進行一定的選擇。最後,企業當中要加強對於匯率的研究,建立出一個完善的貨幣匯率預警的機制,加強對於企業生產的引導,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8、外匯匯率變動進出口企業怎樣規避風險的案例

2009年下半年,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逐漸增大,不少企業已做了相應的准備。但即便如此,匯率依然成為出口企業為之困擾的難題之一。最近,一服裝公司的經理比較頭痛:公司准備向美國出口一批服裝。雙方將在2010年1月1日簽訂合同,約定以美元支付總額為500萬美元的貨款,結算日期為2010年7月1日。目前,匯率為1美元兌人民幣6.85元。由於美元一直貶值,公司結匯後的人民幣收入可能會明顯減少,如何迴避美元貶值所導致的外匯風險呢?如果選用避險工具後,美元卻升值了,又如何處理呢?銀行介紹,目前的匯率風險迴避工具包括遠期、掉期、期權、掉期期權以及它們的組合。具體的使用,要看企業使用外匯的實際狀況。結合該服裝公司的情況,銀行設計了二種方案。1.用遠期外匯交易鎖定匯率,即在7月1日以實現約定的價格(1美元兌人民幣6.80元)結匯。這樣就迴避了匯率變動可能帶來的風險,到時候該企業可以用6.80的匯率換回3400萬人民幣。2.企業買入一筆看跌美元期權。期權的標的是美元兌人民幣,執行價為6.85,期限是6個月,名義本金為500萬美元。按照目前報價,看跌期權的期權費是3萬美元。期權到期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如果低於6.85就可執行看跌期權,如果高,可視情況放棄執行期權,執行期權,企業用500萬美元換回來的是3425萬元人民幣。放棄或執行所付出的成本:3萬美元的期權費,約摺合20.55萬人民幣。如果美元兌換人民幣價格高於6.85時,企業將部分或全部回收期權費,並有可能獲取美元升值後的額外收益。點評:企業要想了解什麼樣的外匯避險工具適合自己,首先必須對自身業務需求和相應風險進行識別,確立風險量化及風險治理目標,然後再選擇相應的外匯風險迴避方案。如果該企業的避險目標就是要避免美元貶值所帶來的風險。那麼以上二種方案均可行。但選擇簡單鎖定遠期結匯匯率的方案一的代價,就是企業要支付相應的貼水點差,約摺合人民幣25萬人民幣。方案二選用期權進行外匯風險迴避,期權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如果美元貶值,可以選擇行權,迴避外匯風險。但如果美元升值時,可放棄行權,只需支付20.55萬人民幣期權費,就可享受美元升值的意外收益。人民幣期權產品,可以通過境外的銀行,如匯豐、摩根大通等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