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跨境退税 » 期末留抵退税如何做凭证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期末留抵退税如何做凭证

发布时间: 2023-04-19 22:58:46

1、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正面回答
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做表把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的账务处理,进项税额留抵在账务上体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若账务上已经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二、详细分析
增值税留抵退税会计分录做表把是增量留抵税额退还计算公式,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等于增量留抵税额乘进项构成比例的百分之六十。留抵退税学名叫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
三、留抵退税是什么?
留抵退税就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其中,销项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指购进原材料等所负担的增值税额。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会形成留抵税额。

2、收到税务局留抵退税怎么做账

留抵退税做账务处理如下:
1、计算应收留抵退税额时候的账务处理是:
借: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2、收到留抵税额退税时候的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
留抵退税缴回怎么处理?
缴回留抵退税款按以下方式操作:
1、 登陆电子税务局网站,点击我要办税,一般退(抵)税管理;
2、准备申请时需要填的数据;
3、在应申报期进行增值税申报和出口退税申报;
4、可在电子税务局申请留抵退税,确认数据后提交申请即可。
纳税人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缴回已退还的全部留抵退税款时,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纳税人在一次性缴回全部留抵退税款后,可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相应调增期末留抵税额,并可继续用于进项税额抵扣。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是以留抵税额的余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留抵税额包括增量留抵税额和存量留抵税额。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是以留抵税额的余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留抵税额包括增量留抵税额和存量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是指留抵退税制度实施前纳税人形成的留抵税额。在确定存量留抵税额时,以纳税人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为标准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五十一条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第七十九条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留抵税额退税怎么做分录

提交留抵退税申请时:借: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应收退税款。如果在申请的当月收到退税款,也可以将以上二笔分录合并,直接做: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留抵退税账务处理

申报表填写:纳税人应在收到税务机关准予留抵退税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当期,以税务机关核准的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冲减期末留抵税额,并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相应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22栏“上期留抵税额退税”。

4、收到留抵退税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第一步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准予留抵退税时,按税务机关核准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分录

第二步在实际收到留抵退税款项时,按收到留抵退税款项的金额做如下会计分录即可。

留抵退税会计分录进项税额留抵在账务上: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若账务上已经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还计算公式: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留抵退税概念留抵退税学名叫”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所谓的留抵税额,简单可理解为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即出现了留抵税额。进项税指的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而销项税,则指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一般而言,形成留抵税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中投资、货物生产周期较长等

5、留抵退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官方正式明确!千万别做错了

留抵退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官方正式明确!千万别做错了!
      今年围绕留抵退税的话题,已经说了很多,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此前,对于留粗敏抵退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期末如何结转,如何报税等等,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回复,只是各大专家有进行分析,我也曾发文说明讨论。
      不过近日,官方对于留抵退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正式明确。来自财政部会计司的政策解读《关于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已经明确,具体内容下图可见。
      下面我将从3个方面向大家进一步做一个解读。
      1、举例来说明财政部会计司明确的留抵退税会计处理方法
      2、月底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做法
      3、留抵退税后续会不会多交增值税附加税?
      一、举例说明会计司的留抵退税会计处理方法
      【例1】A公司20X2年4月底增值税留抵退税100万元,5月16日向税务机关申请留抵退税,经过了核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10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100万元
      20X2年5月20日,A公司收到了留抵退税款100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万元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100万元
      这就是正常退税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接下来是,如果发生退税错误的处理方法。
      20X2年6月22日,税务机关发现退税错误,企业并不符合退税条件,于是要求A公司将退税款交回税务机关,企业交回去后处理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万元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100万元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以上就是根据会计司的解释,举例说明的处理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只是处理了单单留抵退税这一个事项,其实还有后续的期末结转没有说到,下面补充说明。
      5月份申报表
      附表2:
      附表5
      二、月底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做法
      如果20X2年5月无其他事项,那么因为进项税转出退税了,那么当月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就是0.
      假如20X2年6月,公司销售收入实现销项税100万,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00万元
      计算6月份的宴枯增值税时,因为已经无进项了,所以应交增值税就会等100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00万元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0万元
      缴纳6月份增值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三、留抵退税后续会不会多交增值税附加税?
      先说答案是不会,为什么呢?因为在进行税款申报的时候,会把之前留抵退税的部分,从新增增值税税种中剔除掉,所以就不会造成重复缴纳附加税的问题。
      下图为接续上面例子,6月份的申报表主表为:
      申报表附表5如下:
      从附表5中就可以发现,计税(费)依据中,有一列叫“留抵退税本期扣除额”。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留抵退税后,新增增值税,计算附加的基数可以扣除留抵退税的金额,不会重复缴纳附加税的原因,一次性扣不的,可以结转到后旗继续扣岩祥枝,直到扣为止。

6、增值税留抵退税怎么做凭证

一、正面回答
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的账务处理较为简单,进项税额留抵在账务上体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收到退税款对应留抵减少,对应科目进项税额减少。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若账务上已经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则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二、分析详情
所谓的留抵税额,简单可理解为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即出现了留抵税额。进项税指的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而销项税,则指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一般而言,形成留抵税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中投资、货物生产周期较长等。。
三、增值税留抵退税怎么形成
主要是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在时间上不一致造成的,如集中采购原材料和存货,尚未全部实现销售;投资期间没有收入等。此外,在多档税率并存的情况下,销售适用税率低于进项适用税率,也会形成留抵税额。
国际上对于留抵税额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允许纳税人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申请当期退还。同时,允许退还的国家或地区,也会相应设置较为严格的退税条件,如留抵税额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每年或一段时期内只能申请一次退税;只允许特定行业申请退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