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钻石模型全球化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钻石模型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22-06-27 09:07:38

1、国内外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

中小企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大企业所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和所创造的国民财富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企业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大企业。

中小企业具有的创造性、灵活性和成长性优势,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重重挑战。中小企业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同样中小企业政策问题也日渐突出。

中小企业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市场占有份额低。这种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机制,但要改变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不利地位,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小企业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专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

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不断广泛和深化,主要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述和实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如外部经济优势、交易成本优势、竞争优势、贸易优势、创新优势等,但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单纯靠某一理论均不能对企业集群问题做出完整、科学的解释。

我国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比较晚,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地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创新网络、产业政策和实证等方面,也有些借鉴了非主流经济学从较新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结合生态学或者社会学的观点,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研究。但总体上说,主要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静态的分析,仅适合于特定时间断面上的线性经济关系研究,许多研究停留于个别案例的事后归纳,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征,较少深入内部机理研究,也缺乏企业集群演化的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更没有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分析。

1.2.2.1 欧美国家中小企业生存理论

随着现代生产大型化、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似乎难以生存下去。一些经济学家曾断言,中 小 企 业 的 活 动 空 间 将 越 来 越 小。比 如,阿 尔 弗 雷 德 · 马 歇 尔 (AlfredMarshall)在 《经济学原理 (第一版)》中即持有这种观点。然而,纵观整个20世纪,虽然发达国家发生了数次企业兼并浪潮,并产生了一些巨无霸型企业,但中小企业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在日本、意大利,中小企业数量一直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即使在以大企业著称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在98%以上。在我国900多万家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企业发展的事实雄辩地表明,中小企业非但没有消失,其发展势头还越来越猛。

欧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学者,对中小企业问题有着很深入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剑桥学派,而剑桥学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分成三个学派,它们分别是最佳规模论、经济进化论、不完全竞争理论。

(1)最佳规模理论。最佳规模理论从规模经济方面论述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可能性。奥斯汀·罗宾逊 (Austin Robinson)在 《竞争的产业结构》中用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中小企业的存在。认为,虽然大规模经营有许多优势,但并非规模越大越好。罗宾逊还认为,小规模经营虽然不能享受大规模经济的好处,但也有管理费用低、决策效率高、职工富有责任心等优势。基于这一理论,小矿生存有着大矿所不具有的优势。小矿的 “小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利用市场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基础。小矿生产机动灵活,可以充分开发边角资源;大规模采掘有利于大矿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适于大矿开发还是适于小矿开发取决于矿产的赋存状况,只要是适合的规模即是最佳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矿的生命力及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中型矿山企业与小矿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不可调和的竞争对立关系转变为协调合作关系;从直接竞争转为协调竞争,从而出现了共同开发矿产资源、共享资源开发效益的深入合作。

(2)经济进化论。最早用经济进化论 (林汉川,2003)思想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他在 《经济学原理 (第一版)》中赞同斯密定理 (通过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但中小企业顽强生存的现实引起了他的注意,而且在归纳古典经济理论时,他发现在规模经济递增和竞争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所谓的 “马歇尔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并解释经济现实,他在 《经济学原理 (第二版)》中借鉴了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马歇尔认为,自然界许多生物都有生命周期,比如一株幼苗吸收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其他营养,会长成参天大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这种状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它终究会因摆脱不了年龄的影响而失去生命力,其他具有青春活力的幼苗又会沿着这一轨迹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 “生成—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马歇尔还指出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管理费用低、决策灵活,同样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 (企业规模愈小,必要信息量愈少)。马歇尔从进化论角度、在中小企业个体层面上考察了其存在的原因,可称为 “个体经济进化论”。在20世纪末期涌现的企业能力理论经济学家中,经济学家安蒂斯·潘罗斯 (E.T.Penrose)秉承了马歇尔的分析,认为企业没有最优的规模,因为企业连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资源,这些资源可用于有效拓展 “邻近”的产品市场,单个企业往往处于由小到大的不断进化之中,周而复始。经济进化论用类比的手法阐释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原因。生物界的新旧更替归根到底是新的原本弱小的企业对曾经强大企业的更替,本质上来说与企业的大小并无实质关系,是企业的个体生命周期与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企业发展的状况是否能够适应所决定的。我国小矿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事实:采掘业中,大中型矿山企业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小矿的发展并不能对大中型矿山企业构成威胁,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大中型矿山。但开展 “垂直型”的协作方式,却能创造出一种行业内部的 “共赢”局面。以大矿为顶点、以小矿企业为基础而组成“垂直型”协作方式。大矿通过技术指导等协作方式,把小矿纳入到生产体系中来。系列化论的核心是通过建立系列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企业的优势,从而创造出大大超过各类企业独立生产经营的生产力,实现双赢。系列化不仅能通过长期持续交易所建立的信赖合作关系,为大矿节约交易成本、生产和管理成本,也能减少小矿企业信息收集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小矿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3)不完全竞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竞争市场和完全的垄断市场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 “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不完全竞争论者的代表人物是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张伯伦特别强调 “产品的差异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由于产品的差异性,不仅大企业能形成垄断因素,中小企业也会形成垄断因素,因此,中小企业会生存和发展下去。罗宾逊夫人则强调了 “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市场的不完全性是指参与竞争企业的条件各不相同,诸如销售时间、销售技巧、运输费用的差异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只要中小企业经营策略得当,同样可以对价格产生影响,拥有竞争优势,这就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存的真正原因。在马歇尔 “外部经济”思想影响下,20世纪世纪50~60年代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理查德·尼尔森 (Richard Nelson)分别指出,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组织活动的基本形式,即 “组织间协调”或 “中间性体制”,也就是一些组织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这样的市场已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市场,而是另外一种含义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单个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与大企业抗衡,但可以结成 “中间性体制”,既能获得外部经济效果,又能获得集体竞争优势,以整体力量与大企业竞争。这样,他们就用另一种含义的不完全市场解释了中小企业的存在,同样可以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不完全竞争理论从现实经济生活出发,证明了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状态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根源。市场不完全性为小矿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单个小矿由于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与大中型矿山企业抗衡,但它们可以结成“中间性体制”,既能获得外部经济效果,又能获得集体竞争优势,以整体力量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并与大型矿山企业竞争。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小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缺乏协作的单个企业将难以生存下去。但是,通过集群内企业所建立的跨区域生产联系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相对固定地融入更大范围的生产经营中,成为大矿山企业生产的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参与大矿企业的生产和流通活动,小矿企业可以与大矿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获得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提高专业化技术水平,并与他们构筑起有能力创新和适应残酷竞争的网络组织。融入区域性生产体系,依靠特定产品的竞争能力赢得在区域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可以帮助小矿企业从低成本竞争的陷阱中走出来,进入以创新、质量和市场应变能力等 “高级优势”为基础的高端竞争轨道。

1.2.2.2 日本的中小企业生存理论

早在 “二战”以前,日本决策层就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尤其是关于中小企业生存理论的研究。“二战”以后,日本调整了对内对外的政治经济政策,政府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关于中小企业生存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高潮。其中,以未松玄六教授的 “最适规模论”,中村秀一郎教授的 “大规模时代的终结论”以及 “环境适应论”最具代表性。

(1)最适规模论。未松玄六教授在 “最佳规模论”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实际发展起了“最适规模论”,用以解释中小企业的存在。未松在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 (1971)中首先区分了最大收益规模的最适规模 (OSMRS)和最大效率规模的最适规模 (OSMES)。前者指以最大收益额所表示的最适规模,强调利润的绝对量;后者指综合考虑平均成本、销售利润率、总资本附加值率等因素时综合效率最大的规模,强调利润的相对量。只有OSMES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体现,但两者往往并不重合。行业不同,企业最适规模也各异,所以一些行业特别适合中小企业的存在。未松详细分析了一些行业大企业未必比中小企业具有竞争优势:①大企业人际关系不融洽;②大企业管理层次多,管理费用和协调费用高;③大企业信息传递渠道不畅;④大企业内企业家精神缺失;⑤大企业规章制度繁杂,决策不灵活。最后未松得出结论: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自然可以调整到最适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与大企业共存并取得不断的发展。最适规模论的突出贡献在于:行业不同,企业所需的最适规模也不同,在某些行业中往往只有中小规模的企业才能生存,在那些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行业尤其不利于大企业的生存。

(2)大规模时代的终结。日本学者中村秀一郎在 《大规模时代的终结———多元化产业组织》中依据日本的经济现实认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兴起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中村指出,日本经济在 “黄金增长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主要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核心,企业在规模上追求大型化。然而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诸多原因,大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大规模时代”已经终结,中小企业将进入结构性大发展阶段。他认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日本自70年代已从重化工业阶段跨入信息化时代。首先,生产力随着科技进步快速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移,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根本概念发生了动摇。其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带动需求结构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与之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了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方式。此外,国家为发展生产力,其产业政策亦向中小企业倾斜,这一切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中小企业蓬勃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3)环境适应论。企业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决定着它的生存和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最激烈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企业并没有因为其雄厚实力而显示出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中小企业也没有因为其力量薄弱而被淘汰。在环境的动荡下,日本中小企业采取专业化协作,组成联合体,增加对外投资等策略,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日本经济学界对大中小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企业能充分发挥大批量生产的优越性,中小企业可在大企业不宜占领的领域发挥作用。而当环境发生激烈变化时,大企业因规模过大,行动迟缓,反应不灵,其适应能力大打折扣,相反,中小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活力和适应能力。回顾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有着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一点不会改变。日本的中小企业生存理论是在欧美中小企业生存理论基础上结合日本中小企业的具体实践而提出来的,融入了许多时代特征。例如:产业结构变动,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以上这些观点和看法对于现代研究中小企业的生存理论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纵观这些理论,我们发现这些理论普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未能发掘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学及社会学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纵观中小企业的主要生存理论,不难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各种类型的小矿,要着眼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善于规避自身的不足和劣势,善于发掘其优势和自身条件,确立正确科学的战略目标,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集群效应,突破技术障碍,以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小企业、小矿发展理论指导实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在众多西方理论基础上提出我国的中小企业、小矿发展理论,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小矿的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企业分散布局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城镇化滞后、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在我国矿山企业发展过程中,行政区划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属的分割造成了 “村级村有,乡级乡有”的分散格局,土地分割细碎化。企业在低水平上散布于各村镇,难以形成集群效应。通过企业集群的形成可以突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解决好农村企业及小城镇发展中对土地的需求问题,也有利于土地集约化的开发。通过促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一定空间尺度上的集中,形成产业的集聚,依托本地经济与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本地发展特点吸引外来相关企业形成本地化的生产网络体系,并加强协作与信赖关系,完善社会综合配套服务,以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1.2.2.3 中小企业发展理论

1998年,迈克尔·波特 (M.E.Porter)在 《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 《集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一文,把企业集群理论推向新的高峰。早在19世纪末,马歇尔就提出了企业集群理论,后来区位经济学家又把这一理论推进了一步。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流派很多,这里主要介绍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和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

(1)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 《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的。他讲的是 “小企业集群”。他解释说,“现在我们要继续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经济,这种经济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所产生的规模。他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2)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工业区位学家韦伯 (A.Weber)在1909年出版的 《工业区位 论 》 一 书 中, 把 区 位 因 素 分 为 区 域 因 素 (Regional Factor) 和 集 聚 因 素(Agglomeration Factor)。他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在高级集聚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就是企业集群。在韦伯看来,企业集群的要素有四个方面:技术设备的发展使生产过程专业化,而专业化的生产部门更要求工业的集聚;劳动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灵活的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有利于集聚的发生;集聚可以产生广泛的市场化,批量购买和销售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效率;正因为如此,集中化可以使基础设施,如煤气、自来水管道、街道等共享,整个 “基础设施”使 “单个企业廉价”是可能的,从而降低 “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同时,一般开支的降低还会促进集中化。韦伯不仅分析了企业集群的集聚因素,还分析了分散因素。他认为,分散要素无非是集聚要素的相反倾向而已。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与否,可以看成是集聚与分散相互作用的结果。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他将社会集聚和意外集聚 (外部经济)看做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计算时没做具体考虑。由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成本分析为依据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工业地域结构,所以,他没有考虑垄断价格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也没有考虑政府和当地社会文化的作用,而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

(3)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体现在他的 《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和 《国家竞争优势》(1990)三部著作中。在该理论中,波特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特征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并由此提出了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的 “钻石模型”,即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4个因素:投入要素状况;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波特认为,当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持续发展时,国家竞争产业会不断增强,反之会有失去优势的危险。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成功的产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这样会提高经营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2、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的政策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文化这一核心因素和六大外围因素构成的六大路径的支撑下,由彼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和较强相互影响的六大外围因素的有机和谐运行决定的。六大路径的通畅和六大外围因素的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高低。由这一钻石模型决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成为一种难于模仿的能力,不可替代的能力,独特的能力,有价值的能力。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应考虑下列政策:
第一,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造就以经理为核心的高水平的企业家群体,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目前,政府鼓励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高等院校的MBA等高层次的学习与进修,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培养高水平经理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培养的人员毕竟是少数,还应该广开教育门路,使企业中更多的贤才得到培训和提高。企业文化是靠企业家来倡导的,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做思想政治工作、协调组织工作等的实干家来协助,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实践。这样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且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来,才能使企业文化得到切实的建设,才能保证作为核心要素的企业文化的高质量,也才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我国要继续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这是形成构建上述钻石模型所需要的外围因素必需的政策条件。只有不断地推进企业制度改革,改革企业的产权制度、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决策体制及管理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型现代企业,才能使企业真正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生产和服务能力的培育。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构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六大科学路径,才能使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可能,并且能够自觉地使这些路径畅通无阻,最终使其核心竞争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第三,我国应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化程度。这是企业必须构建上述钻石模型的经济体制环境条件。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市场体系越完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与企业很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之间的正相关性就越强,就更能使企业深刻认识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才能使企业有意识地通过构建钻石模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政府应通过立法等手段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是竞争压力导致上述钻石模型六大路径必须通畅的政策条件。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市场竞争的公平程度,净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公平的市场竞争越激烈,就越容易形成“优质企业胜出,劣质企业淘汰出局”的态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会想方设法主动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和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就会使企业有可能设计并建设优质的企业文化,使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六大路径的建设和通畅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porter提出钻石模型的时间,相关著作,以及简要评价,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ter)1990 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钻石理论”),发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简要评价:

    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波特的“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波特的理论已经指导了新西兰和其他地方国家竞争力的重新评估。他的观点和亲身参与研究形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如荷兰、葡萄牙、哥斯达黎加和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美国的麻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巴斯克县等地区。上百种集群战略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时代,这种开拓性的研究已经成为衡量未来所有工作必需的标准。

   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对当今国际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及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4、波特的钻石模型包括哪些要素?

波特的钻石模型
1. 生产要素

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的生产要素是指自然的资源,如气候条件、交通设施,资金支持和技术人才等等;高级生产要数是指经过自然资源加工后的资源,如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资源和投入改造的设备等。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与自然赋予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结果。因此,政府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通过提高人口的普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刺激和鼓励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的高级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国家的高级要素质量。

2. 需求状况分析, 包括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

波特十分强调本地顾客的需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为有很高素质的国内消费者,可以激发本国企业改进生产的设备,提高企业的服务,推动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本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仅通对企业加以影响,还有本地高素质顾客的预期需求先于其他的国家,那么也会拉动企业的竞争力。

3. 相关和支持产业。

在许多产业中,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和优势的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尤其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链现象,说明很多优势的产业和其他产业是一种密不可分关系,他和区域间的强势产业一同崛起。

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本国市场的竞争可以让国内企业提高自己的效率、减少成本,形成自己的宏伟战略的目标,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反过来促使它们成为更好的国际竞争企业。

钻石模型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机遇和政府。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以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而言,形成机会的可能情况大致有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

机会是双向的,它往往在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的同时,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机遇”。政府在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中起到提供企业所需的资源,创造发展的环境等责任。

从政府对四大要素的影响看,政府对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政府采购,但是政府采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扮演挑剔型的顾客,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在形成产业集群方面,政府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可以强化它。政府保护会延缓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

5、钻石模型四要素是什么?

钻石模型四要素是:

1、生产要素

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企业所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天然资源、人口、气候以及非技术人工、资金等等,通过被动继承或者简单的投资就可获得;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才、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体系、现代通讯的基础设施等等,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才能获得。

2、需求条件

在钻石模型中,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需求的结构、需求的规模和需求的成长。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构往往比需求规模更加重要。需求结构是指“市场需求呈现多样细分”。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波特认为,单独的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都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对企业而言,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产业能够为本企业提供先进的原材料、相关技术等,这些都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这是波特开出的企业治理三角习题,指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公司,如何应对同业竞争对手等问题。波特认为,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往往同国家环境相关,同产业差异相关。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善用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适应本国特殊环境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融入当地社会,并符合所处产业的特殊情况。

6、国际化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是对国家竞争力的规范解释,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钻石理论重要之处在于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就在厂商的竞争力。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国际化,不仅能增强厂商的竞争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是对国家竞争力的规范解释,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钻石理论重要之处在于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就在厂商的竞争力。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国际化,不仅能增强厂商的竞争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一、钻石模型的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政府政策同样是一大变数,它不是决定性的,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以四大要素(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配合)为基础。

7、波特“钻石”理论,Porter's Diamond

波特钻石理论又称波特钻石模型、波特菱形理论、钻石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绝对优势理论。国家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或称绝 对成本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均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合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如果各国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交换产品,那么它们就能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贸易各国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福利。

(7)钻石模型全球化扩展资料

波特钻石理论内涵

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

产业竞争力比较的范围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

8、国家竞争优势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繁荣是困扰各国研究者和政界精英的难题,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正是为了回答“为什么基于特定国家的企业在特定的领域和产业获得了国际水平的成功”的核心问题。波特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第一,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而另外的国家却失败了;第二,为什么某些国家可以成为它在一个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持续胜利的大本营;第三,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不同的企业和政府选择更好的竞争策略,以及更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自然资源。全书的架构体系围绕这些议题展开。全书共分为4篇(理论篇、产业篇、国家篇、应用篇)13章。
在第1篇(理论篇)中,波特教授开篇便明晰了竞争力的含义和来源,指出生产率(每单位劳动与资金的产出价值)的提高是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紧接着,波特教授展示了增加国家竞争优势的途径和评价其地位的方法的模型工具“钻石模型”。他围绕国家竞争力的评价和构建,将“五力分析”和“价值链”框架中的重要概念有机地应用到本书最为核心的“钻石模型”当中,并对四大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钻石模型”的动态性、互相影响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第2篇(产业篇),波特教授通过展示四个优势国家、四个优势产业的案例,分析了产业竞争力形成并提升的过程和原因。案例中值得借鉴之处包括德国印刷机产业中集群化、专业化的作用;美国医疗检测仪器产业注重内需及其支持性产业的价值;意大利瓷砖产业发展中,国内市场竞争的意义;在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改善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和刺激生产条件两方面起到的恰到好处的作用等。在第2篇中,波特教授还专门提到了服务业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关系和意义。
波特教授在第3篇(国家篇)中,综合运用“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大要素情形和机会+政府两个辅助要素扮演情况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八个国家竞争力消长的现状、原因和前景。其中玩味的是,美国一方面由于其产业多样化位列战后赢家,(其他纳入分析的战后赢家还包括重视贸易的瑞士、重视科教和高标准化的德国、经济重心集中的瑞典)同时由于其天然资源产业比重高、对产业集群表现不佳等原因,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位列衰落的大国行列。另外,在“钻石模型”诸要素中都有上佳表现的日本、意大利和韩国位列新兴国家行列。在这篇中,波特教授还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划分,并指出了四个阶段发展、跨越、循环的过程和规律。
(1) 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基本生产要素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转入下一阶段难度大。
(2) 投资导向阶段:基本生产要素和国内需求成长是优势。
(3) 创新导向阶段:国内需求开始国际化;相关和支援产业发展良好;企业海外拓展。
(4) 富裕导向阶段:社会价值挂帅、经济活力下降;两极化问题。
波特教授在第4篇(应用篇)中,综合讨论了企业战略和政府战略并且依据钻石模型的优劣分析和经济发展阶段评估方法,提出了10个国家的行动指南。

二 “钻石模型”分析方法——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再版前言,就将“钻石模型”为重要分析工具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做了区分和对比。比较优势理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理论,不过它强调的是一国处于相对优势的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而不是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都参与国际竞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竞争力和国家繁荣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作为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包括省、市级别区域的)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及其条件的促成和创建。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以下相互作用,动态连接着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共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四大要素包括:
(1) 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人工素质或基础设施的良莠不齐。
(2) 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除此之外,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产业发展的机会通常要等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和突破,这些机会尝尝是能被企业政府所控。至于政府对“钻石模型”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间接的、深刻的。(政府政策的思考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全书的核心思想,即如何评价和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方法和工具便是“钻石模型”,同时它也贯穿始终,在实证分析中证明了它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所在。综合第3、4篇的作者论述,针对“钻石模型”的各要素有如下一些值得强调说明的地方:

(一)需求要素:强调挑剔的国内消费者
第一,波特十分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第二,波特认为如果一国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话,会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
波特强调国内需求而将国外市场放在“机会”要素中。一般说来,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点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波特强调成熟复杂和苛刻挑剔的消费者而非仅仅追求需求数量,这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顾客促使本地两大电信设备制造厂商——芬兰的“诺基亚(Nokia )”和瑞典的“爱立信(Ericsson)”早在其它发达国家对移动电话需求形成之前就开始大规模投资移动电话技术。结果,“诺基亚(Nokia)”、 “爱立信(Ericsson)”分别位列当今全球移动电话设备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在《领略波特的剑气》一文中曾就此提出疑问: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消费群体,消费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但为什么我们无法形成有持续竞争力的手机研发与制造行业呢?当然每个要素的作用只能解答问题的一部分。

(二)关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波特教授在全书中始终秉持“同业需竞争”的观点,他断言强大的国内竞争者是一项难以衡量的国家资产,并且强调国内同行业中的激烈竞争是该行业产生竞争优势并强劲不衰的重要条件,他反对传统理论有关“国内竞争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观念,认为必须抛弃政府提供的特殊关照,以扶持国内少数企业成长的政策,否则企业将走不出“政府保护——不思创新——竞争无力——进一步保护”的怪圈。诚然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资源,但从长远看,则利大于弊。国内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利于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国内的激烈竞争,也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者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进企业努力“苦练内功”,争取获得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最后,也正是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扩张,力求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占领国际市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书中对无序低效的同业竞争予以了警告,这种无序低效包括在缺乏核心竞争力时的简单价格战,这种粗糙低效的同业竞争不仅不利于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相反是种损害。但遗憾的是波特教授在书中对这方面的着墨不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

(三)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及劣势生产要素的功效
波特教授把生产要素按等级划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则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国家竞争优势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不利的生产要素,即劣势,往往有刺激某些产业或企业通过持续地创新来予以弥补的功效,这会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要素富足型的国家却常常因为动力不足而并不能获得竞争优势。
波特教授与“资源之咒”理论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书中用意大利钢铁制造商和荷兰花卉产业的例子来佐证这一观点,而日本企业受空间所困却创造出了“即时生产”的竞争优势的例子则为了强调学会不一味依赖充沛的资源和舒适的环境来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

(四)“集群效应”的“溢出效应”
波特教授在论述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时,提出了“集群”概念,认为产业集群就像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在纵向和横向之间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来推动和鼓励对方进行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特别是在文化相似、地理位置接近的时候,企业之间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会帮助他们抓住机会、发现和应用新的技术方法,实现显著的集群效应。
另外,波特运用瑞典在制造组装金属产品领域(得益于相关特种技术的领先技术)和美国的电脑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得益于先进的半导体工业技术)的实例说明:在国内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性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能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相关行业和辅助性行业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进行投资的好处,将会在行业之间相互扩溢而产生“溢出效应”,从而有助于这些行业取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

三 政府的作用及其边界的原著阐释与现实思考
波特教授在第3章介绍钻石体系时,把政府作为的辅助因素最后做了介绍,在第12章则通篇论述了政府政策及其影响。他指出政府的政策的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它对钻石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即政府的任一政策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四个关键要素起到增强或削弱的作用。因此波特绝非认同政府无所作为的自由主义思想。但是政府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到哪个程度就够了,这些恰是值得深究的。具体分来,波特对于政府作为的探讨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是针对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探讨,他认为针对某些指定产业的大力扶持,或是建立在补贴基础上的投资对于国家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水平都是无益的,他写道“环视各国,若是政府强力介入的产业,绝大多数无法在国际竞争上立足。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政府固然有它的影响力,但决非主角。”波特认为针对某些产业的补贴恰恰是对其他产业的不公平,其效用是比较差的,搞不好还会走向反面。而他认为政府干预通知只在次级产业中才比较有效。
二是针对政府如何更有效地激励“钻石模型”中的四大要素发挥作用,继而对提升竞争力发挥效用。他特别强调政府的“搭台”角色,即如果能够搭建起很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降低通信和交通成本、重视教育和研发这些基础性工作,这将会对在不扭曲市场价值和发展、竞争规律的前提下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著阐释的逻辑通畅易懂的,但结合现实却发现存有较大差距和可探讨的空间。从政府产业扶持政策来看,以中国的例子,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从来是占主导地位的,持积极介入的。从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到各地产业规划,再到大飞机产业的上马等等实例看,政府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人认为政府对十大产业的扶持恰是对其他产业的不平等待遇,而也有人怀疑政府的举措是否会产生相关产业的本身原动力,进而产生惰性和依赖,这或许与波特教授的观点有些相近,而波特以为的政府更应侧重于普适的制度、环境、基础性架构的搭建或可规避这些困扰。不过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在中国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中国从较多的初级元素向高级要素跨越的过程中,国家集中力量针对一些总量大、产业链条长、对于保障国家产业、金融、社会就业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具有显著地位的产业,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和介入或者是资本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式之一。但至于介入的深度和政府退出的时间点需要掌握恰当,防止相关产业形成过分依赖。
就政府“搭台”角色的阐释,对中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国内吸引投资、发展产业一般的手段有压低(甚至免去)土地价格、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以求投资增加,发展经济。但在教育培训、研发技术支持、发展创业环境等软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例如由于对教育培训的投入不显著,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人才不足,以致于中国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吸引力始终不足。显然中国政府更习惯于在显而易见、出成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直接干预等方面有所作为,但对隐形的、带有长期性的基础性软件环境建设仍是缺乏兴趣且投入不足。叶裕民教授在城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曾介绍过美国田纳西州为了吸引通用公司的企业布局在本州的斯普林山市,除了修建基础设施外,特别提出资助企业进行工人培训,价值为每辆车4美元。这一资助举措培育出来的优秀产业工人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进步都是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价值,而这类举措在中国却是罕见和急需的。

四 原著的几个遗憾之处
显然波特教授如下的这番论述是有依据的,他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每个产业中所向无敌(各自要素禀赋和优势不尽相同),因而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有生产力的领域,即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扩张,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则走出去,而政府对于已经缺乏竞争力的保护性政策都无益于经济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从纯理性的角度来看,波特教授的见解是可以理解并且逻辑成立,但是现实与理想化的设想总是存在着差异。一些产业在国家的存在并不以盈利和提升竞争力为第一目标,如能源性工业(石油石化核能等产业)、国防工业、电力、通讯通信等产业其存在对于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具有重要价值,虽然很多产业其生产率和竞争力水平低下(并不是说没有提升其生产率的必要),但无碍于国家的需要。波特教授此点的论述或可再补充完善。
在构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方面,波特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四种导向并且可以前进也可能相互间循环的四个阶段。全篇以文字叙述为主,而缺乏数据具体的论述,继而感性认识多于量化指标。比如投资导向性的发展阶段,根据八个或十个国家的横向纵向数据实证分析,投资额的比例(占比如GDP)究竟达到什么区间才能算是投资导向型的。事实上量化指标的运用也存在着局限性,但若能以感性的叙述结合起来,或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波特教授大多着眼于在全球现已获得显著竞争力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遇到的经济发展困难特别是升级途径和发展方法的着墨不多。正如波特教授所言,“目前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计划经济型国家都处于生产要素导向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一般而言,能够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迈出并且成功转入下一阶段的国家并不多。”但针对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不公正合理的秩序架构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如何评价和消除、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波特教授没有或者基本较少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