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中国全球化收入不均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中国全球化收入不均

发布时间: 2022-05-22 20:40:38

1、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仍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已经由绝对落后水平转变为相对落后水平,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民主法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公平需求。

1、从经济方面看,首先是收入不平衡,包括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其次是消费不充分,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0%,仍然是世界大国中最低的国家之一,难以满足经济增长对消费的需要。

2、从社会方面看,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3、在教育方面,从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质量和就学机会看,农村还落后于城市,中西部还落后于东部;

4、在医疗方面,从卫生健康投入、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程度及卫生健康水平看,城乡和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5、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率均不够充分,难以满足人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

2、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

四、是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

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使得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五、是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逐渐从国土和军事安全转变为政治安全,再转变为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长期复苏乏力,使得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二)三大不平衡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一、居民收入不平衡

“收入不平衡”主要指居民收入和财富严重分化,以及住房、医疗、社保等资源的可得性在不同人群之间差异过大。首先,中国收入分化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居民收入差距悬殊。截至2015年,前1%人口收入在全社会当年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1.4%,前10%人口收入占比为37.2%,后50%人口的收入仅占全社会收入的16%。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禀赋优势以及政策差异,东南沿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部分城市收入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落后,城乡之间、不同省份之间在居民收入以及教育、社保、居住、环保等社会资源方面的巨大差异。

三、产业结构不平衡

产业结构不平衡是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时代,工业化初期的产业结构已经明显失衡,部分产业占据了过多的资源,制约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1、是当前经济对投资高度依赖,消费占比不足。当前中国固定资产形成占GDP比重高达44%,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中房地产投资的差异更大,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14%,是美国的4倍。

2、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尽管超出50%,但较英美法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服务业中,权重行业为批发零售、交运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占GDP比重远低于美国。

3、是金融行业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发展不足。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已超过美国,但其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失衡,间接融资占比过大,银行业占比达到近80%,远高于美国的42%;而证券业与保险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者合计占比仅20%,远远不及美国。

(1)中国全球化收入不均扩展资料

1、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

3、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2、结合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现实状况谈谈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

1.推行引进来“走出去”
2.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
3.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呵呵,我去高中课本找的...下面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它包括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的全球化(国际化)五个方面的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下定义:“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越来越多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
(3)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其直接动因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跨国公司在数量与质量上的空前发展
(2)国际分工细化深化
(3)国际贸易深化与扩大化
(4)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5)金融体系风险加大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展,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国际经济旧秩序。经济全球化将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有处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且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6、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应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为达到上述目的,关键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7、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A、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关键是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B、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C、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3、31省份最低工资排名出炉,你觉得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工资收入不平衡?

31省份最低工资排名出炉,不同省份的最低工资其实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这里面当然也是有原因导致了全国的工资收入不均衡。

第一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工资政策有所不同。其实在不同的城市上班,你就知道每一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是不一样,而有关的工资政策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这工作的工资肯定要比没有偏远地区的要高很多。因为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所以工资收入相对也会比较高。

第二因为科技因素。在科技越发达的地区就意味着这个地区越先进,那么它的经济条件就越好,所以科技也是影响工资收入的一个原因。而且这个和你从事的工作性质也有关系。尬。刚进入IT行业的工资会比进入其他的普同行业的工资要高上一千多块。所以科技也是影响工资收入不均的一个因素。

第三因为全球化程度不一样。因为现在都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了,越与世界接轨工资就会越高,而全球化程度不高的地区那么工资收入也会偏低。上海,北京这些全球化非常高的大城市他们的工资水平要比落后的小城镇的工资水平要高的多,这是全球化性质决定。全球化高的城市地区其实也意味着他们的科技较为发达,他们的生活水平要好。

我国工资收入不均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严重,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要发展落后的地区的经济。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强了,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大都为发达国家所占有或支
配,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的。
这种“比较优势”说到底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低廉的劳动
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产和获取硬通货就只能处在国
际分工体系的最底层,而长期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
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上过份依赖海外市场
,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也日渐加深。
2.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金融
资本市场的规模日渐扩大,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在国际
外汇市场的交易中,大量“热钱”用于炒汇投机谋利。据统计,90年代
中期国际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而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
交易额不足2%。国际货币交换已与国际贸易中的物品交换相脱节, 规
模庞大的金融活动早已失去了相应的物质生产与产品的支撑。大规模投
机套利活动不仅直接打击了新兴工业国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也没放过
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金
融投机行为导致原来欣欣向荣的东南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灰飞烟灭,整
个亚洲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
国际投机资本的猖獗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以美国为首
的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转移产业及技术时,逼迫发展中国家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开放金融市场。在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发达国
家资本投机财团所支配的财力远大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实力,自然
就能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亚洲金融危机是这些投机资本
破坏全球经济稳步发展的最明显例证。
由国际投机资本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危害了亚洲国家的经济,
而且也危及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以“
信用”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混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就在劫
难逃了。
3.贫富差距加大。许多人对于经济全球化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希望
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上富裕的生活。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对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一部分人利用经济全球化
谋利,而另一部分人被迫接受其后果。前不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
了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逐步缩
小当前世界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报告指出,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拥
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
%,全球电话总数的74%;而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贫困人口在上述几
项上的占有率仅约1%。在平均收入方面,贫富国家之间相差74倍, 而
在1960年,这种差距还仅为30倍。此外,200 名最富有者的资产超过占
世界总人口41%的人的收入总和。在过去4年里,这200名富翁的财产增
加了两倍,达一万亿美元以上,相反,每日收入少于一美元的穷人仍维
持在13亿左右。
通过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提供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
球化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贫富国家并没有能够平等地分
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贫富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对这种趋
势,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经济全球化不是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仅仅是为了某些人牟取高额利润,那么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
家有意义吗?

5、全球化为什么会使贫富差距拉大

郑永年:贫富差异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21世纪资本论》非常重要,我想西方世界包括我们亚洲大家都在看这个书,因为他这种从长历史来看,财富差距拉大的一个大的趋势,财富差异任何时代都存在着,有大有小,这一波的财富差异主要是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化给少数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给很多人,给人没有带来财富,给有些人更是造成了成为全球化的受害者,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全球化给了资本无限的机会,无限的自由,资本能去赚钱的地方就走向,资本流向可以赚钱的地方,但是赚来的钱呢,还是归资本所有,劳动所得像皮科特所说的是很少的一块,主要是这个造成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以前从西方来说,那个中产阶级就是以前的产业革命的,传统产业革命的产物嘛,现在这一波全球化所造成的产业革命的话,使得中产阶级sandwich,中产阶级变成夹心饼,西方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小。资本是可以流动的,但是政府又要生存,政府对资本不能征收很高的税,一对资本征收很高的税,它就跑到其他国家去了,他只能向中产阶级征税,中产阶级本身就是已经很麻烦了,承受着国家的高税收又很麻烦,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果呢?就是现在的经济结构造成的。以前西方人也说,现在的经济结构就是富豪经济,一个经济,就是少数人是富豪,大部分人是比较穷的人。随便举个例子,假设今天我们说大量的富人产生在金融行业,产生在IT行业,那么以前传统的金融行业,因为传统的金融行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嘛,实际传统的经济行业产生了很大一批经理人,中产阶级就很大很多,现在的金融行业,你到华尔街去看看的话,一个投资人,我就几个投资合伙人,就一大批的电脑就行了嘛,所以它产生不了,能产生金融行业,能产生很少数的富豪,但是产生不了中产阶级。IT产业也是一样的,包括我们马云的这个产业,IT产业就说少数人非常富裕,大部分的人还是,因为他现在的知识水平不需要很高,像马云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嘛,少数人很富裕,但是他说雇佣的下面的很,到了底层的话,基本上解决了就业问题,维持生计也没问题,但是要成为中产阶级就比较困难。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因为全球化的变化,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使得产生了一个全球性的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我觉得问题更大,因为中国从历史上,从世界经济史上看,因为国家早期经济起飞,开始发展之后,它的收入差距本身就会拉大,这个也是中国的特点,中国又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并且也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力,中国对中国的挑战更大,又有传统的因素,又有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是四块: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住房,这四块是中产阶级的保障,没有这四块的保障,这个中产阶级根本不牢靠。我就随便给你举个例子,中国是去年还是前年,就是中国政府对贫困线做了调整,从原来的1美元调整到1.5美元,涨了5毛,50美分,中国的穷人马上增加3000万,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现在世界通用水平,如果两个美元的话,那中国的穷人又增加很大一块,表明中国政府实际上也是承认的,就是中国我们还没有做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我们的底数还是穷人太大,少数人顶端是富裕的,1%、2%是富裕的,中间的很小,下面一块太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十八大,现在三中全会也好,四中全会也好,那么强调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我自己个人觉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中国要建成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那就是还没建成。新加坡的贫富分化跟中国一样,甚至比中国,基尼系数的话比中国反而大一点,但是为什么新加坡没有穷人?它因为社会保护的很好,中产阶级很大,25%是比较穷的,但是不是说穷,穷人的话是相对的概念,他们没有人要饭,没有人住不起房子的,因为他们是公共住房,80%多的老百姓都住在政府的组屋里面,又加上医疗、教育,只是他说现金收入少一点,那完全是,所以新加坡实行的就是保底不封顶,你不能封顶,你应当鼓励的人去赚的钱嘛,有了企业政府才有税收嘛,有了企业家才能有就业嘛,但是政府要做好,要把社会保护好,社会稳定了,商业就会正常的进行,这个也是有。我们要正视财富分化这样一个情况,但是你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有些社会解决的好一点,有些社会解决的不好一点。希望能帮到你。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原因,现状及消除措施


1.历史原因.
2.传统工业依赖能源和资源,能源和资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区域差异.
3.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导致的海陆交通枢纽地区的发达.
4.产业主导因素的转移也可以导致地域发展水平的变化,从而使得一些地区和城市建立比较优势,比如现代的金融、软件、生物科技。以上都是不依赖传统区域发展因素的产业,这些产业主导的区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行优势。

我国商业地理的现状从来都被认为是狭长的,一直有5个发动机之说: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东北、成都重庆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区域发展的重心。国家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很明显的,沿海好于中部,东北好于西北。

消除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要素转移和现有的资源及基础条件结合,使用人口转移、政策支持、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或者新兴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7、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

1、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2、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

3、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

4、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从客观因素来看:

1、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

2、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

3、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顺差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7)中国全球化收入不均扩展资料

策略

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要求,协调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调整经济政策,逐步缩减国际收支顺差,协调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完善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由于国内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难以带动就业增长,失业率逐年攀升。

努力拓展投资渠道,改善储蓄转为投资的机制,将充分利用14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即使不依赖引进外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就业机会随之大大增加。

2、完善结售汇制度

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必须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大经常项目开放力度,完善结售汇制度。调整进出口结构,主要是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要考虑适当增加进口。

增加进口要注意优化进口结构。政府要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大石油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进口;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及消费增长带动进口。

大量的顺差给经常项目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放松经常项目中对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增加售汇数量,不仅能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用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且有利于调节外汇储备。

同时,由于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为了防止资本项目从经常项目下汇出,政府还需要规范对经常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真实性审核。

完善结售汇制度,推广意愿结售汇,增加开设外汇账户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从强制结汇转为意愿结汇,这样,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减少外汇买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3、完善汇率机制

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必须完善汇率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实行浮动汇率,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外汇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二是有利于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

三是对汇率敏感的部门受益,有利于企业控制出口产品成本和防止价格上升。四是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五是企业融资会逐渐从银行业转向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实 现融资多元化。六是有利于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兼顾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发展,确立有市场适应性的利率—汇率机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协调利差,常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顺差是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应该降低利率,但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或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时,

考虑到国内利率和外部利率的名义利差或实际利率的利差过大,降低利率会导致资本流出,因此,不能轻易调整利率。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能够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 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实现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需要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一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调整外资的结构。二是引进外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引进外资要注重质量,注重引进高技术企业,引进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外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民族企业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

三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领域和进入的速度,减少资本项目顺差,给民族经济留出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自立于世界民族经济之林。四是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资本项目顺差,不能简单地限制外资进入,还要增加资本的流出。

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既有利于减少资本项目顺差,更有利于企业超越外国设立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4、规范进出口贸易

加强与WTO规则相关的微观经济规制及其政策体系建设,规范进出口贸易。运用WTO规则趋利避害,需要围绕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民族产品、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利用WTO要坚持讲民族经济的政治、讲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政策、讲应对策略的三原则。

同时,做到三要:一要合法,按WTO规则办事;二是要合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使用规则;三要有效,要注重按照规矩办事的实际效果。

5、扩张性货币政策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一是统一国内外企业税赋,取消给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民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民族经济发展增加税源。

二是扩大减税范围,刺激社会总需求。三是适时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实际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维持或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稳定社会和增加消费。

五是增加财政担保贷款或财政贴息贷款,通过财政担保或贴息贷款支持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发 展,以增加供给,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等。

扩张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配合财政公债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扩大货币供给量。三是银行贷款向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鼓励出口,扩大出口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

四是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迅速地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五是适度偏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激活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信托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和发展增加投资渠道,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