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全球化是否对企业有利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是否对企业有利

发布时间: 2021-03-31 13:59:22

1、全球化是否对消费者有利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二)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2、全球化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

全球化对谁有好处?
尔街日报 参加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年会的政界和商界领袖们多年来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全球化是件好事。

总的来说,这种看法仍是对的。但今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开始嘀咕:对于普通工薪族以及失业人员来说,全球化是否算件好事。

达沃斯今年新出现了一种谨慎看法:全球化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工资止步不前、饭碗日益不牢,这一现实正在发达国家中形成一股对商品、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人员跨境流动的普遍失望之情。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公众的这种担忧有可能发展成一股政治阻力,从而激发贸易保护主义,至少也会导致今后更难达成内容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

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存在焦虑之情,因为我们遇到了一批10年或15年之前根本不存在的竞争对手。”她说,发达国家的政府必须规劝本国的中产阶级,要他们勇于面对持续的变革和挑战,这些人已经习惯了战后数十年来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默克尔是周三抵达达沃斯的。

从理论上说,较不发达国家之所以能从全球化中受益,是因为它们赢得了为富国生产低成本产品的工作机会。而富国之所以也能从全球化中受益,是因为它们不仅能买到便宜的进口产品,还获得了向新兴经济体提供机器设备等较复杂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的机会。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全球化的第一拨受益者是全体大众,而第二拨受益者则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人,仅有一把子力气是无济于事了。

通过威胁说要将生产业务迁移至海外,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公司多年来一直能成功抑制工人的工资涨幅。罗奇说,过去10年中,美国实际劳动收入的增长率大约只有劳动生产率增幅的一半。

原因很简单:随着中国、印度以及前苏联阵营国家融入全球化大潮,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地区的企业在投资地域上有了更多选择。这使它们在与本国工人讨价还价时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院长劳拉"泰森(Laura Tyson)说,由于争夺就业岗位的人增多了,工资水平因而受到了抑制。其结果是,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国民收入中属于企业利润的那一块越来越大,而属于工人收入的那一块则越来越小。因此,劳工的焦虑感正成为影响美国等国选举的一个因素。

前来达沃斯出席会议的其他一些人士则认为,资本与劳动力的矛盾并非问题所在,问题真正出在科技和贸易形态的改变使高技能劳动力日益紧俏,市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减少。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罗戈夫(Ken Rogoff)说,技能型工人的工资在迅速增长,而近几十年来低技能工人的工资增长得非常缓慢。

许多前往达沃斯的商界人士无疑都认为,问题出在人们的感觉上,担心国际贸易会影响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人是在杞人忧天。

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执行长伊斯德(E. Neville Isdell)问道:“我们怎样做才能使政客们明白水涨船必高的道理?”他说,在政治领域,利益集团的声音能压过对全社会共同利益的考量。伊斯德说,我们必须能用一种不那么学术性的方式来解释全球化的益处。

他希望,当美国公司将部分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时美国政府能站出来做这件事,告诉人们由此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够使更多新就业岗位在美国被创造出来。伊斯德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人们对就业安全日益感到焦虑之际,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却一直保持在低水平。

许多前来达沃斯与会的人都同意,问题出在西方社会的工人跟不上当今社会的变革步伐上,当前的现实是就业机会来得快去得也快,工作技能很快就会过时。

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的副董事长威廉"麦克多诺(William McDonough)说,必须从学前教育起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水平。但他也承认,提高教育水平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帮不上那些当前就倍感全球竞争压力的人。

麦克多诺说,向失业工人提供更多援助是一种短期内就能见效的策略。他说:“我认为社会应该向那些全球化的受害者提供更多帮助。”他还说,这类帮助应得到政府的支持。

其他支持措施还包括北欧式的工人再培训项目等。网上经济顾问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董事长努里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使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加大公共领域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量。”

3、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否遵守商业道德对企业而言,有着怎样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道德应该主要体现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这一点最为核心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城市信用的原则。和同为民法的公平原则不同的是,诚实信用的原则是建立在交易道德基础上的当事人之间的公平的较量。也就是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悖于城市信用原则的首要的标准是是否有悖于交易道德,次之为当事人的利益是否因此而失衡。灼见民法中极为重视传统意义上的,局限于当事人双方的商业道德。
而真正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关系问题的一凸显是在古典的自由经济的衰落和以垄断为标志的新的经济模式诞生所致。当人们尤其是消费者较之于垄断体而言,甚至是一般的企业,一般人的实际地位是不对等的,商业道德的遵守与否很可能害于普通人的利益。所以这个时候,也就是在经济法的范畴中的商业道德具有和社会公德很强的关联性。所以为了保护一般人尤其是消费者的利益,许多的商业上的道德被法律化,是企业和经营者商人们必须遵守的规范,否则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企业全球化的好坏?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利弊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经济势力最强、技术进步领先的美国是最大受益者,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受益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既可以发挥廉价劳动力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又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就业压力大等方面的劣势。

一、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可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一) 人口众多的大国优势
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在全球背景下,这一劣势正在向比较优势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方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长期维持低工资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口众多,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自2002年加入WTO,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3年来的发展更充分显示出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比较优势。

一是2002年中国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

二是直接利用外资迅速增长。自2002年中国世纪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大关以来,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上世纪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按商务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世纪使用外资金额537.81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50亿美元。由于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建立在劳动成本低廉和潜在市场的巨大比较优势基础至上,只要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在短期内将没有国家能够取代中国的地位。

(二) 劳动力的长期比较优势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中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值得主义的是这种优势的长期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低成本优势将长期维持。东亚先期发展国家经验表明,随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这类产业很快会因工资成本上升在国际间发生提督转移。由于中国劳动力供给潜力巨大,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形成的产业,20多年后工资成本仍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最近两年发达地区的“民工荒”才显露出工资向上的压力,距竞争力丧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况且,这些产业在国内的提督装一和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社会政策改革,将延缓工资成本上升的过程。可以预测,这种竞争优势维持的时间大体与城市化进程一致。

二是中国在中高技能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开始显露。
对于中国来说,劳动资源丰富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行本;但要维持这一优势又需要不断将潜在的劳动供给转变为现实供给,通过增加各层次劳动力供给来降低工资水平,以维持竞争力,这又会使就业压力长期化。

欧盟官员分析经济全球化利弊
欧盟委员会贸易司司长桑德拉说,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人们在经济全球化问题上的分歧及它所带来的利弊也不容忽视。(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桑德拉是22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做上述表示的。她是此次会议的欧盟代表、曾任欧盟委员会亚洲关系司司长两年。

桑德拉说,不论是富国还是穷国都感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扩大,对世界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许多国家从中获利。新世纪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机会。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高度依存,国际贸易与合作越来越重要。亚欧高层论坛共同讨论合作问题,探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的投资环境,其讨论成果将使亚欧成员受益。

桑德拉说,经济全球化对生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全球经济的增长率在20世纪最后的40年每年达到3.5%。而在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单边或多边贸易自由化时,每年仅是1%。她说,通过对各个国家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是非常有利的。中国和印度就是成功的例子。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开放进行对外贸易,使其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已经占了出口的70%。而在30年前,他们仅仅出口大量的原材料产品。(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但是,她认为,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带来的利益被某些保护方式大大抑制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很少进入到最贫困的国家。因此,对穷国家采取辅助性措施,会使各个方面取得最大利益。

她说,实现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强贸易、金融等方面标准的设立,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对实现这个目标作出贡献。因为最富的国家经济势力是最强的,但同时要保证贫困的国家发展经济,那些国家需要急切的改革。

桑德拉认为,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降低环境成本、完善市场规则等方面作出努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必须将全部成本考虑进去。经济全球化有重要意义,但也增加了很多风险,人类现在要寻求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最大化、将风险最小化,在两者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建立起适应条件变化的规则,以及合理的国内政策。

她说,经济的发展,对亚洲和欧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亚欧应当共同关注并保持对话,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

5、全球化的采购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1、全球范围内采购。采购范围扩展到全球,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自己资源。

2、采购价格相对较低。因为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可以通过比较成本方式,找寻价廉物美产品。

3、选择客户的条件严格。因为全球采购,供应商来源广,所处环境复杂。因此,制定严格标准和条件去进选和鉴别供应商尤其重要。

4、渠道比较稳定。虽然供应商来源广,全球采购线长、面广、环节多,但由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兴起,采购商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而采购供应渠道相对比较稳定。



(5)全球化是否对企业有利扩展资料

采购决策不能孤立地制定,并且不能仅以采购业绩的最优为目标。制定采购决策时应该考虑这些决策对于其他主要活动的影响。因此,制定采购决策需要以平衡所有总成本为基础。例如,在购买一条新的包装流水线时,不仅要考虑初始投资,而且要考虑将来用于购买辅助设备、备件和服务的成本。

此外,供应商还应保证在包装流水线的技术经济寿命内将计划外的停工时间保持在最低水平。供应商卖出设备是一回事,在许多年里同一家供应商对同一套设备进行令人满意的服务则是另一回事。这个例子表明了采购和需要做出的不同类型选择的复杂性。

因此,要在某种环境下做出决策,就要在所有受其影响的领域中使用一种跨职能的,并且以团队为基础的方法。采购和供应战略只有与所有领域和有关的经理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发展。采购和供应经理将会引导这种观点和远景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大举实施兼并,这在提高中国企业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第三,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中国的资源配置优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第四,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机构的监督职能和预警机制也尚不完善,很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
第五,经济全球化正在给国内经济改革带来新的压力,使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7、全球化拓展对企业各方面的促进作用?

加强企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企业员工的认同感

8、全球化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全球化的优点:

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促进和提高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竞争力。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

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全球化的缺点: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拓展资料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全球化可以大大推进本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但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9、全球化对中国有什么利弊?

经济全球化吧?
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