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全球化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3-06 13:32:30

1、好莱坞电影对世界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the audiences are exposed to the violence and direct attack,so people will become more anctious without hard work,life may become more valueless under the exploding bomb or fierce shots,which is too common in the hollywood movie。
what's more,hollywood movies will rece the influence of other kinds of important culture。

2、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面对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其实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3、好莱坞电影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面对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其实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4、全球化为什么害了好莱坞

在好莱坞,人们无论得意失意,总喜欢把“黄金时代”挂在嘴边。至少是那句中庸的话:这不是最好的时候,但肯定不是最坏的时候。
我们跟那些和好莱坞打交道的中国公司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也听不得半句坏话。“我不知道你的结论从何而来,但我们都知道票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好。”当我提问是否会担心好莱坞好景不长时, TCL 负责娱乐营销部门的张笑在电话那头说道。
这倒是没错,不只是票房,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收入确实持续见好。普华永道在今年 6 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好莱坞电影产业 2014 年在全球收获了 854 亿美元,预计到 2019 年会增长到 1046 亿美元。其中,只有 43% 为票房收入。从营收结构来看,这里已经是全球娱乐中心,而不仅仅是电影中心了。
如果要证明这个行业正蒸蒸日上,迪士尼的股价在过去五年的走势图简直就是最好的缩影。而这家公司 2014 年的主题公园和衍生品营收占到了总收入的 39%。
迪士尼在收购了漫威和皮克斯之后,票房也无失利之虞。这两家公司盛产享誉全球的超级英雄大片和续集片,被各大制片厂争相模仿。它们被特别设计成适合全球观众的口味,而好莱坞的票房也早已不再依赖于美国的本土市场。从本世纪初开始,美国本土的票房就只占到大约 40%。
虽然竞争对手时不时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好莱坞拥有近百年来最大的片库和 IP 数量,保证了续集片可以持续上映。这无疑是最能创造商业价值的那一部分资源。即使亚马逊和 Netflix 要奋起直追,可还是有时间成本横亘在前。
一切水到渠成。基于观众的既有认知制作一部续集大片,持续开发它的衍生品,并且在 TCL 中国剧院超过 900 个坐席的 IMAX 屏幕上放映--你试想一下--这种得意的感觉太容易制造一种黄金时代的幻觉了。
不过,对好莱坞来说,来自华尔街的夸赞未必是件好事。如果想获得好的成绩,就要保证每一部片子的成功。而在大笔投入之前确保自己没有走错棋,几乎是每个大公司都会做的事情。既然即便最有才华的制作人也会失手,诉诸续集和视觉型大片似乎是最安全的做法。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之前一次和乔治·卢卡斯的对谈中表达了一个让人吃惊的观点:如果好莱坞制片厂继续仰赖于大片,说不准某一个暑期档,所有的大片都票房惨淡,那么好莱坞的好日子会不会就此到头?
这很有可能。在好莱坞,票房预测失败的例子正在频繁发生。2013 年上映的 Will Smith 电影 “After Earth”,不仅口碑差,票房也不理想,而这是一部投资相当高的电影,Will Smith 也一直被认为是好莱坞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只要有几部类似的电影出现,大的制片公司很快就会遇到财务困难。”爱泼斯坦说,他在几年前撰写了《好莱坞钱权秘辛》,介绍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背后的商业逻辑。
这里是一组 2014 年的票房数据,有助于我们理解续集片已经在何种程度上占领了好莱坞。去年全球票房排名第一的是派拉蒙出品的《变形金刚 4》,海外票房占比达到 77.7%。紧跟着的还包括同样是续集片的《霍比特人》、《银河护卫队》。今年同样如此。除了《侏罗纪世界》、《速度与激情 7》和《复仇者联盟》之外,《神偷奶爸》的前传《小黄人》凭借全球的营销网络,票房突破了 10 亿美元,这还没算上档期安排在 9 月的中国市场。今年年初上映的《速度与激情 7》,海外票房可以占到 76.8%,其中中国市场的占比超过 1/4,算一算,也已经超出了美国本土的票房。
然后就是该死的全球化。当然,“该死”是我们的说法,美国人至多觉得无可奈何,全球萤幕上都是美国队长和蜘蛛侠,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坏事。电影本身就是文化扩张的一部分,而文化的渗透又会反向促进这一点。我们不打算在这里探讨全球文化趋同的问题,简单来说,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强势地位,让好莱坞得以有今天的影响力,这或许是最值得“马克”的事情。
好在还有另一方面--我们采访的一部分好莱坞人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在被国际化所裹挟。就好像能量守恒,如果你得到了一切,那你到底会失去什么?
除了电影像连续剧一样一集集往下拍,同样让人感到乏味的是出现在国际银屏上的人脸永远都是那几张。“美国的观众已经不太在乎大明星了,但这一套对于海外市场还是相当管用。”爱波斯坦说。以至于批评者会直接指出,好莱坞现在只能拍全球观众能看得懂的电影,而不是遵从一种有创造性的叙事方式。
“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跨过语言的障碍,被不同的国家接受?简单的电影。比如探险动作、漫画英雄人物和奇幻电影。 相对复杂一些的电影对国际市场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发行也就没那么容易。” Mark Harris 就是个持有这类观点的人,他是个 80 出头的纪录片导演,曾经三次获得奥斯卡。
对续集片和超级英雄大片的崇拜,已经影响了编剧之类的创作者的营生。 Tom Abrams 过去是个受雇于制片厂的编剧,现在他被认为不适合给十几岁的青少年写那些炫酷的大场面了。于是,他一面回到大学里任教,一面跑去东欧参与当地的电影制作。
无法完成创造性人才和资本的有效对接,现实就是更多的创作者开始逃离电影市场,进入到过去被认为更缺乏创造力的电视剧。电视制片人 Tim Marx 回忆起过去时说:“20 年前,我可以不停地拍电影, 1000 万美元, 1500 万美元, 2000 万美元, 拍这些片子很有趣,他们不是为国际市场设计的,只是为了美国本土市场。”但现在,因为没有“全球大卖”的压力,电视剧反倒成为了创造力的避风港。
颇有声望的电影人已经急着和好莱坞电影撇清关系了,后者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显然不太体面。 Jan Schutte 去年开始担任美国电影学院 (AFI) 的院长。这所学校距离那个硕大的 “HOLLYWOOD” 招牌只有两个地铁站的路程,因为对学生的训练专业度极高,一些电影人告诉我,那简直就是个“小好莱坞”。可当我把这种说法转述给 Jan 的时候,他感觉受到了冒犯,他飞快地塞给我一本学生毕业作品的小册子,对我说:“你得看看,就知道,我们的电影一点儿都不好莱坞。”
你要说黄金时代从未出现过,这当然不公允。
人们现在习惯称上世纪 70 年代为“新好莱坞”,并认为那是好莱坞创造力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好莱坞电影的决定性力量已经由好莱坞大公司转移到了有创造力的年轻一代的身上。欧洲电影的“电影作者”理论影响了包括马丁·斯科塞斯在内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拍出了《出租车司机》,也拍出了《现代启示录》。
“没错,有时候我会想要回到 70 年代。” Ron Yerxa 打趣说。作为一位资深的独立制片人,他总喜欢开发 “Nebraska” 之类的“小故事”。
但只要稍稍地深入现实,就会意识到,那并不是 70 年代好莱坞的全貌。麦克白在撰写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指出了这一点:那只是一种“幻觉”,那些用来激励“好莱坞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电影的税收激励机制也在 1976 年很快就被取消了。
如果用演化的视角,我们大约可以这样看:1970 年代就好像好莱坞自身机制的一种调试,他们随后确定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大片。如今的续集效应,只不过把当时的机制变本加厉地发挥出来而已。
1972 年,《万象》杂志的一篇报道指出: 1971 年, 52% 的票房收入被 14 部影片获得,在当年发行的 185 部影片中,至少有 1/3 亏本。电影业开始接受了发生在电影市场中的巨大变化,把利润集中为数极少的影片之上,同时提高制片和市场宣传成本。这些大片在当时最大的国际市场--欧洲--为制片厂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利润。
70 岁的 Jeniffer Warren 是个亲历者,在当时,她是个颇有些名气的女演员。“我拍了几部电影,(那是在 1970 年代)后来人们把那叫做电影的‘黄金时代',但我根本不觉得是。”她在洛杉矶西边的私家花园里对我说,“好的品味在别处,而好莱坞只想着赚钱。既然他们看到可以拍大片(赚钱),为什么还要花钱制作小成本电影呢?”
紧接着是大公司的形成。八十年代,众多的好莱坞制片公司被外来的大公司收买,他们在过去完全没有娱乐媒体方面的经验,渐渐的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制作一些能为自己赚大钱的电影。
什么是赚大钱的电影?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上看,减少一切人为的不可控因素,流水作业会让一切利润最大化。爱泼斯坦给我们解释了一个有趣的机制:因为电影在全球同步上映,所以除去西方宗教节日,还必须考虑亚洲国家的周末。最后筛掉一切不利因素,大约有 18 至 20 个周末可供六大公司选择。平均到每家不过 3 个多周末。所有的影院都会把费用提前支付给六大公司,因为营销的计划已经事先做好。既然大家都推高成本的大片,六大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一旦有人破坏游戏规则,整个好莱坞就玩不下去。大家都会避免大片在同一个周末撞车。
“如果你有机会跟迪士尼开一次会,你会觉得那是哈佛商学院的公开课。他们怎么做营销、怎么做调研,资金回转周期有多长。六大公司在电影开拍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电影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上映。”爱泼斯坦说。
酷炫吗?非常。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正是这套机制,它高效、有用,极少出错。电影和电影的观众都一并被流水线化了。
但凡你看过一两部,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超级英雄片或者动作电影会是流水作业的理想基础。二十世纪福克斯一位希望匿名的员工解释说,过去的福克斯超级英雄电影更成人化,故事更关照人类社会,但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漫威的明快色调和卡通气质的人设更有市场”。
眼下好莱坞得到了它想要的:2000 年,美国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票房收入还大体相抵,但这个世纪,美国市场的收入就只占到 40% 。讨论“黄金时代”因此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在这个行业的顶尖六大制片公司里,它们被认为只生产成功的产品,而不是成功的电影。那些它们自己都看不大清出路的电影,可能更会交给与他们有着复杂关系的独立电影公司。只负责成功产品的行业,好莱坞可能会遇到爱泼斯坦说的那个问题:也许某一年的暑期全面崩溃,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它们的辉煌。
可能只有这个时候,你才深切体会到华尔街暗暗的存在。以往我们会想象华尔街对好莱坞施加影响在于投资,但实际上,它们更大的影响在于它控制着成功和赚钱的电影源源不断产生。
有着 20 多年经验的影评人 Ella Taylor 发出了这类抱怨,她说:“制片厂现在只拍给 12 岁的男孩看的电影。”
所以你理解影评人为什么会失业了吧。12 岁男孩看的电影为什么需要影评人!你怪罪报业的没落,怪罪手机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而实际上,是萤幕上的大多数电影已经没有被评论的价值。
迈克尔·沃尔夫 (Michael Wolf) 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娱乐生意是一场赌博,有赌博当然总会有赢家,因此,成功的影片便成为推动娱乐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在过去,成功的影片具有更高的美学意义。斯皮尔伯格在回忆起 1971 年为导演 Monte Hellman 担任助理拍摄 “Two-Lane Blacktop” 时说,这部在商业上不算大获成功、但在影评人中评价甚高的影片“营造了美国人对 66 号公路的情结,成为培养忠实的公路电影粉丝的经典之作”。
但这样的观众教育再也不会有了。有这份闲心,好莱坞大概会认为,不如去好好琢磨中国人都喜欢看什么。眼下,他们还有一点这种自信。

5、如何看待好莱坞电影对世界的影响

我个人特别喜欢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比如星际迷航系列的,一切归于科技的后续发展,经得起推敲!

6、好莱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你知道吗,《杨家将》、《西游记》、《天仙配》,这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未来几年内将全部变成好莱坞大片。据好莱坞知名制片人彼得·罗异透露,遭遇“审美疲劳”的好莱坞已开始了“中国题材”的挖掘工作。《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传统题材影片将很快贴上好莱坞标签。据悉,不久前已在浙江横店开机的《狄仁杰》是好莱坞“入侵”的排头兵,之后还有《天仙配》、《成吉思汗》、《杨家将》等经典中国故事将被重新演绎,美国片商计划在2008北京奥运年,把《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题材也贴上好莱坞标签搬上银幕,而娄烨执导的《苏州河》、张国荣和梅艳芳主演的《胭脂扣》也成了好莱坞重拍的对象。在中国电影迎来百岁诞辰之际,好莱坞此举是为中国电影送来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还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面对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其实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7、说说看好莱坞电影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一说到电影,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美国好莱坞。这也难怪,据权威数据显示回,2017年全球票房答TOP10里,美国电影就占了9席!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影迷,却没看过好莱坞电影,那就好比来北京没登长城,去西安没吃羊肉泡馍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8、好莱坞电影美学特点及其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影响。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 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 “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坞制片制度的产物,它从商业和票房的角度进行影片生产,并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电影创作方法。
类型片的主要特征体现为:
1.情节公式化2.人物定性化3.银幕叙事标准化(类型片大都采用单一的线性结构,以时空转换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较少使用闪回,交叉蒙太奇手法,而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4.视觉形象图解化(如古堡或塔楼象征危险,幽暗的森林隐藏着灾难,实验室里汩汩作响的试管则孕育着罪恶等)
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代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复兴期则出现在新好莱坞时代。经典好莱坞的类型片包括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恐怖片等。
50年代到60年代,由于电视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方面的原因,经典好莱坞的类型片出现了衰退。
好莱坞电影自诞生后不久就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已成为世界电影工业的霸主,活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纵观好莱坞发展史,好莱坞电影美学风格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而之后则可成为新好莱坞时期。
经典好莱坞电影基本成型于上世纪十年代。当时观众的欣赏口味偏向于古典叙事风格,有声技术的运用也使电影中复杂的叙事与流畅的对话成为可能,这一切促成了经典好莱坞电影浓重的戏剧化风格。同时这种风格也符合当时的制片厂制度。由好莱坞巨鳄麦克•塞纳特创造的制片厂制度客观上要求电影必须以迎合最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为目标,而传统的被大众所熟悉的戏剧化美学观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类型电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些被克拉考尔称为迎合观众“深层集体心理”的影片,通过程式化的情节、类型化的人物,迅速占据了观众的视野,科幻、歌舞、犯罪等形式的类型片得以在世界影院中大行其道。
西部片作为最“美国化”的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西部片颂扬、推崇那种粗犷的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体现着善必胜恶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国影坛上长盛不衰。弗雷德•金尼曼拍摄于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西部片的特征,或者说是体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影片的特征。
《正午》讲述的是小镇警长凯恩即将离任,并在当天迎娶未婚妻。就在两人的婚礼进行当中,凯恩被告知被自己抓捕的恶棍已经出狱,并极有可能在一个多小时后联合另外两名枪手回镇上报仇。面对危险时刻,镇上人人自保,不肯向凯恩伸出援手。凯恩在心灰意冷中无奈迎战,并侥幸获得胜利。最后凯恩将警徽扔在地上,在小镇居民尴尬的目光中与未婚妻离开了小镇。影片的叙事极其符合经典好莱坞时期奉行的古典主义叙事,即三一律叙事。影片发生在一个较为封闭的西部小镇;时间精确地被得到控制(甚至片中时间就等同于片外观影时间);剧情流程也是标准的开端到结局,且恰到好处。《正午》追求情节性与完整性,使用封闭式的故事结构,建立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虚构的物化世界,并生动地刻划出警长凯恩这个有血有肉的硬汉形象,上述的所有元素均是经典好莱坞时期电影风格的标签。《正午》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次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剪辑、最佳配乐和最佳歌曲四项大奖。
然而,《正午》虽然在很多方面有着经典好莱坞的影子,但它决不算是一部地道的经典好莱坞电影。事实上这部拍摄于1952年的影片在好莱坞发展史中扮演着新旧两时期转折点的角色。《正午》中最明显异于传统好莱坞影片的莫过于对凯恩这个形象的塑造。传统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代表着绝对的正义与公理,而凯恩在影片中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由于小镇居民不肯帮助这个曾经保卫他们的警长,使得凯恩的对立方不仅是恶棍,甚至还包括了小镇居民。影片对凯恩作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立场与行为,思考自己的何去何从。《正午》中塑造人物避免了过于类型化,对以往的警长形象也有了一定地颠覆,影片还放弃了西部片一贯的大团圆结局,选择了凯恩扔掉警徽离开小镇作为结束,增强了故事的客观性。
《正午》拍摄于1952年,而这恰是好莱坞黄金时期刚刚结束的时间,好莱坞随之进入了一段困顿的低潮期。直至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社会后工业化、后社会化的愈演愈烈,新的社会艺术思潮泛滥。这些新思潮激荡着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取向和接受程度。电影的观众群体也发生了变化,经典好莱坞时期电影的风格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要了。四十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和五十年代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冲击和影响了当时的美国影坛,加速了好莱坞电影的变化。于是以亚瑟•佩恩的《邦尼与克莱德》为代表的一批“新式”的影片应运而生,也拉开了新好莱坞时期的序幕。
1999年萨姆•门德斯的《美国美人》即是一部典型的新好莱坞电影。影片围绕42岁的美国中产阶级莱斯特和他身边人们的生活展开,其中揭露了美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是一部充斥着黑色幽默与辛辣讽刺的影片。影片塑造了莱斯特这个当代美国的边缘英雄形象。从《正午》中的警长凯恩到《美国美人》中的莱斯特,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在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归根结底他们都还是英雄,只是经过时间的变迁,英雄已经从捍卫美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正义、善良、勇敢的保护神,变化成在畸形社会重压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灰色生活中的另类叛逆者。莱斯特虽然在片中有着许多负面描写,但是他却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影片为莱斯特的行为作了有力的解释,使人能够认同他的境遇,而他在社会压力下的所作所为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观影者潜在的反叛心理。《美国美人》中这种假贬实褒的处理是新好莱坞时期描写人物的典型手法。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再是善恶分明的类型化人物,而是具有更加复杂的内心世界。新好莱坞注重人物的立体化与心理化,增加了影片的层次与深度。
《美国美人》淡化了戏剧化叙事,或者说是将戏剧冲突进行了分散。《正午》中一个主要矛盾贯穿始终的叙事方式在《美国美人》中嬗变为几个矛盾事件并行发展:中年危机,社会压力,毒品问题,青少年问题……影片从这些美国社会问题入手,以网状结构代替了传统的线性结构,推动着这个关于“美国的美”的故事向前发展,直达高潮。《美国美人》代表着新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特点,即在继承好莱坞善于讲故事传统的基础上,将影片的故事纳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为影片融入真实性与社会性,使好莱坞电影较之以前更加具有社会意义与深度。
新好莱坞电影还受到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商业电影艺术化、艺术电影商业化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发展的一个趋势,许多欧洲艺术电影的处理方法被用于好莱坞电影中。《美国美人》对于镜头、色彩、光线等细节的处理精彩而独特,颇具作者电影的风采。而影片中传达出的对于社会的关注也传承了新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血液。
从《正午》到《美国美人》,从经典时期到新时期,电影在好莱坞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人物形象或是观念意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一套手法在当代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而更善于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新好莱坞电影却悄然占据了观众的视线。《美国美人》在7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大奖,这说明新好莱坞电影已从当年的边缘逐渐成为主流。好莱坞电影通过自身的调整完成了向后工业时代的过渡,至今仍雄踞世界电影工业金字塔的顶端,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