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三个阶段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经济全球化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 2021-03-01 17:04:49

1、全球化进程的三个历史阶段

谈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及其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势,目前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品经济的全球化。这一阶段全球化肇始于英国工业革命。由于地理大发现和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商品远销世界各地,并给自身带来巨量社会财富,推动世界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一阶段,商品生产中心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全世界经济活动受这一中心的支配。
第二阶段是资本经济的全球化。这一阶段全球化肇始于电力革命。由于电力的普遍使用,发达国家经济又有了指数级的增长,并推动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哪儿能赚钱,资本就去哪儿。世界的中心是掌握巨量资本的帝国主义国家,各国经济活动均处于帝国注意国家的控制之下。
第三阶段是信息经济的全球化。这一次全球化肇始于二十世纪中期的信息革命,信息网络的建立则是其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的中心是那些掌握了信息网络的国家,谁掌握了信息网络的控制权,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并能获取巨量社会财富。但由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信息网络科技迅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信息网络控制中心地位正在受到冲击,既由实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中心开始转移到中国中心,而中国5G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则使这一对美国中心的冲击加大,中心转移也加速。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于全世界,因而它必将极大增强世界各国的发展能力,而削弱帝国主义国家实施霸权的能力,因此也必然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和支持,而遭到帝国主义中心国家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近期挑起的封锁“华为”之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其目的则在于维护自己的全球化控制权,以便继续剥削和称霸世界。由此可见,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之中,信息霸权与各国人民反信息霸权之争必将是十分激烈的。我们应该对此有充分准备,并保持信息网络优势,为自身和世界人民发展经济服好务。
总之,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张并攫取世界财富的过程,而信息经济全球化则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霸权的过程。今后还会继续发展,内容会更新,意义会变化,其特征亦需人们不断给予关注。当然,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并不是说就把以往阶段的内容完全抛弃了,而是会保留下来,使其继续发挥作用,所以目前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是保留了前两个阶段内容的综合全球化,只是信息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罢了。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将带来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推动世界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也许会以美国霸权的衰落为特点

2、(11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1)阶段: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的“经济全球化”。(1分)
信息: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等落后地区输出工业制造品,中国等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等。(2分)
(2)第一次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以欧洲国家为主;建立大帝国。(2分)第二次全球化:始于二战以后,由美国主导;建立全球性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国家贸易增长迅速。(2分)
(3)第一次全球化: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学习其先进技术,表现为开放通商口岸、建立近代工业等。(2分)第二次全球化:抓住机遇主动应对,表现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2分)

3、经济全球化有哪五个阶段??

从发展历程看,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生产与消费市场形成;
第二阶段:世界金融资本形成;
第三阶段:跨国公司扩张;
第四阶段:信息全球化;
第五阶段:虚拟经济全球化。

4、人类交流发三阶段,1500年三个阶段分别是哪个世界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请回答:(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2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说说中国由此产生的反应是什么?(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事件:新航道的开辟(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的具体航海活动各得1分,不超过2分)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4分)
(2)因素: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8分)
(3)反应: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3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殖民扩张与掠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中国新思想萌发;中国近代化起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6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不仅加快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还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地区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殖民地区原有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壮大,促成殖民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
3.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这一影响在非洲、大洋州、美洲尤为明显。
4.促进了世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1分)
(2)措施:闭关锁国的政策;清统治者的夜郎自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2分)
结果: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分)
(3)二战后国内陷入解放战争时期,继续争取民族独立;(1分)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1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了左倾错误,强调阶级斗争;(1分)
(4)原因:扩大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和消费,扩大就业,缓和社会矛盾,缓解危机。(2分)
(5)中国扩大内需的措施,会一定程度扩大世界贸易,稳定世界经济;
中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提高,稳定中国经济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应加强合作;(任答两点2分)

6、相对于经济全球化,我国同世界的关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7、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第二,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第三,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各国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2.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3.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4.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5.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6.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7.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8.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进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也向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引领经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设备与技术的普及,网络设施的大众化,国家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的竞争。尽管网络经济并非万能,但是有“小超人”之称的香港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提出:“面对这一全新的经济大潮,动作快的人会打败动作慢的人,动作慢的人会打败根本不动作的人”。奥斯特罗姆·莫勒(2003)在《全球化危机?》中指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明天的冲突将发生于争夺信息公路的控制权,也就是使用信息公路的定价权。把电视播发到某地,需要多少钱?从世界的一个地方往另外一个地方打电话需要多少钱?未来的竞争很可能决定于哪些企业最先得到信息,或比较准确地说,是哪些企业最快把信息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选择集装箱运输,由于竞争是激烈的,最早发现新趋势和听到新消息的企业可以提供最优价格和最佳的发送保证。如果在信息方面落后,即使有着最好的船只和最佳的服务的公司也无法取得成功。由此,在经济学中,“丰度”法则(Law of abundance,一个产品一旦被介绍给大批顾客,就开始对顾客增加价值,最终成为顾客离不开的东西,使得企业能对该产品附加许多服务和其他产品,如手机及对其所附加的各种服务等)取代了“递增回报率”的老办法(通过进入更大市场,降低单位成本而获利)。全球化的网络所提供的信息畅通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技术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2000)提供的30年来世界技术转移周期曲线显示:第一产业已从平均10年降低为4年;第二产业已从平均5年降低为2年;第三产业已从平均2年降低为0.5年;而信息软件更从过去的1年降低为2个月。牛文元认为,正是这种转移周期的显著下降,给予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以有力的支撑。技术加速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促使技术逐渐独立出来,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的流动。

第三,高素质人才无国界流动。人是知识与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者与应用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国际人才市场逐步形成,高素质人才依据价值原则进行择业与创业,国界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天牢,他们要么跨越国界从事价值创造活动,要么在一个国度以内,从事着全球化企业的财富创造,企业的竞争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第四,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开放相互兼容,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利用国际资金与市场发展民族经济。同时,各主权国家要求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领先性和政治地位的优越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必然比发展中国家要占有的多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在为更多地分享这块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增大的蛋糕而努力,从而避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极世界,改革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过时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五,各国之间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相互分割的市场一体化,市场的不确定性较过去增强,各国之间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强。区域经济是相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中国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中韩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些都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区域性集团一方面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它成为经济全球化中区域内各国避免风险的一个稳定因素,例如,欧盟统一货币市场就为该区域内成员国避免20世纪末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抵御作用。当然,区域化只是全球化中的一个进程方面,就全球经济发展来看,无论是风险的防御,还是对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和要求,各国之间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

第六,资本在全球的流动比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为明显。截止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这种跨国界的货币流量已经达到全世界每天新增GDP产值的700倍,是全球股票市值总额的10%(牛文元,2000)。就其形态而言,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而且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今天的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基本特点乃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集中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1年出版的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雷涯邻等,2003)(表1-2)。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几乎达到了全球GDP的50%,是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贸易额的两倍多。这些数据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比国际贸易更重要。

表1-2 1982~200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部分指标

(据雷涯邻等,2003)

以上表格数据包括50多个国家(其中24个为发展中国家),他们流入储备(inward stock)超过了100亿美元,而15年以前,只有17个国家(其中只有7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表1-3和表1-4说明了各个地区在1982~2000年之间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动情况。数据反映了发达国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显示了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重要性,2000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了2400亿美元。当然,投资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世界主要的30个东道国吸纳了世界大约95%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储备,世界主要的30个投资国占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储备的99%,而且,大多数为工业化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美国继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国。最近,由于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国际投资商开始将资金投向亚洲。根据200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雷涯邻等,2003),10个接受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中,有8个是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中国、南非等。这些地区的长期投资前景看好。中国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在过去十多年里,吸引了大量来自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表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纳者,同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之一。中国拥有世界近1/4的人口,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未来前景看好。

表1-3 1989~2000年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入的地区分布 (单位:10亿美元)

(据雷涯邻,2003)

表1-4 1989~2000年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地区分布 (单位:10亿美元)

(据雷涯邻,2003)